高二英语组: 杨雪琪

Module2 Unit3 Reading Who Am I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Reading 中以别致的标题Who Am I?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这篇文章,并努力猜出 “I”是computer,从而对文章的内容印象深刻。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述了computer的产生、发展和现在,并用拟人化的口吻表达了computer乐于为人类服务的精神。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增加另外有关计算机等方面的的知识和相关的词语,并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其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教材处理

紧扣主题设计了Lead-in, Pre-reading, Fast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Discussion and Homework七个教学步骤,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写生掌握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预测课文内容和获取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②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相关的句型和词汇,结合已有知识展开讨论,锻炼思辩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③学生能根据所阅读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短文,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2)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把所学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三、学法分析:

贯彻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点拔,让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技巧预测课文内容和获取信息;对难点的突破主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本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即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从感知--理解--运用一气呵成的效果;促进了他们从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到最后的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这种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用)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实际操作者,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个性发展,这些也正是新课改中所需要的。本课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串点成线,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在进入Unit3 Computers Who Am I? 之前,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Q1: What can computer be used for in our daily life?

Ss: …

[设计说明]

这个问题可引起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可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了解电脑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作用,并让学生初步获得感知,了解未来网络的作用。我们知道,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有了阅读的动机这种氛围下,他们的思维活跃,阅读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Step 2. Pre-reading

接着可借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Q1: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computers, what are they?

[设计说明]

这问题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它既可引导学生运用在Warming up中部分图片呈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尽相同,这一问题使学生在阅读前获得感知,为接受新的语言材料作好思想准备,也就是说它们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运动。常言道“凡事预则立” ,鼓励学生在阅读前预测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这不仅增强学生在随后阅读中想确认自己猜测准确性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而且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预测过程中引出主题,自然而然会联系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Step 3. Fast Reading

在完成Pre- reading这一步教学活动后,在屏幕上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Q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Q2: Where were you in 1642?

Q3: What did you get in the 1960s?

Q4: Since the 1970s, what have your family and you been used to do by billions of people?

[设计说明]

这种目标性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培养学生Skimming & Scanning等阅读技巧。因为它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简略了解计算机基本发展史,由此突出主题:Who Am I?

Step 4. Careful Reading

在学生浏览课文一遍, 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以下表格,进一步实行教育性任务型教学。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详细阅读,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Timeline

Time Events

1642

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built by Charles Babbage.

1936

1960s

Computer was given a family connected by a network

1970s

Now

[设计说明]

这一表格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不仅体现了文章的重点,又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有助于学生概括知识点,便于复习、记忆、复述课文。但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填写这个表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清楚地交代任务,让学生明白怎样填写。第一步是个体学习(Individual work),即让学生看着课文听录音,在每一自然段中画出中心句。第二,录音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填写表格(Groups/Pair work)。第三,最后师生以问答的方式核对答案。在核对过程中,教师可实行个别提问和整体提问相结合,同时运用What happened to the computer in …? 这一问题加以引导。 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和概括知识,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从Column2中可以直接看出计算机基本发展史:calculating machine,analytical machine, universal machin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computer, Internet and now. 总而言之,这种教育性任务型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领悟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实现教师和学生(T-Ss interaction)、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Ss-Ss interaction)。

Step 5.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再有层次地设计问题,也即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阅读。

1.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 given above. (Ask several Ss to show their opinions)

2. What can computer be used for in our daily life?

[设计说明]

这种学习任务和课前复习和导入起到前呼后应的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模仿、运用;同时它可以给学生创造输出机会(Output),操练他们的口语,使其领略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成就感。

Step 6. Discussion

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Computers do more or less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y or why not? ”

Group A (Advantage):

Group B (Disadvantage)

[设计说明]

这一种练习不仅要求学生把本课学习的语言知识有效溶入到生活场景中去。学生在讨论中既复习和深加工语言输入材料,可以相互启发思维,集思广益,让学生在学习后加以反思。这样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使他们懂得合理使用电脑将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或学习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和德育相结合。

Step 7. Homework

请你根据此次讨论作书面总结,说明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利弊。

利 弊

快速处理枯燥的数学问题。 长时间使用对身体有害。

储存大量信息。 很多小孩贪玩电脑游戏。

连接因特网,方便人们交流。 有人利用网络行骗。

提示:1、不需要逐字翻译,围绕以上要点进行合理的想象。

2、尽量运用你在课文中学会的词汇和句型。

3、字数在80-120之间。

[设计说明]

写作任务是客观地介绍本次讨论的情况,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导,巩固了语言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技能,运用了学习策略从而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动笔前先帮助他们简要地回顾写作中可能用到的连接词和其他词语,这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高中计算机第三单元教案,Module2 Unit3 Reading Who Am I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英语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1. 英语必修二计算机,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计算机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计算机>,供大家学习参考! Unit 3 计算机 Who Am I 我是谁? Over time I have been ch ...

  2.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学论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简介:本频道涵盖关于数学教学和论文和五年级的范例,免费给你学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提供有关参考文献. 摘 要:小学3-6年级学生处在小学中高段,经过低段数学的理论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 ...

  3. 高一计算机二进制,高中信息技术《二进制及其转换》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二进制及其转换>教学设计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二进制及其转换>教学设计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人 ...

  4. 六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 ...

  5. 高二计算机原理公开课教案,《山羊兹拉特》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 掌握情感的处理方式--节制. 2.体会作品所蕴含的尊重生命.万物生而平等,与其他生灵友好和谐相处等情感. 3.体会悲悯情感. 4. 把握小说的情节.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并探 ...

  6. 五年级上册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同学,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 ...

  7. 怎样用计算机求立方根的近似数,立方根教学设计人教版.doc

    立方根教学设计人教版 立方根教案人教版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够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并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

  8. 初中人教版计算机考试试题,人教版初中英语试卷试题

    人教版初中英语试卷试题 初中英语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一起来做题检测一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版初中英语试卷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单项填空(15分) 1. ...

  9. 人教版计算机英语单词,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完美打印版).pdf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完美打印版) 初中英语汇总大全 我的个性化教案 初中英语 单词汇总 每天进步一点点 初中英语汇总大全 我的个性化教案 七年级英语单词表 Starter Unit 1 this/ ...

最新文章

  1. Python 2大限来了!113天后自生自灭,官方不再维护更新 | 附升级指南
  2. python输出二进制数_二进制中1的个数(python)
  3. 全球及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格局及经营趋势研究报告2021-2027年
  4. Qt网络编程之UDP编程练习(20200219)
  5. opencv机器学习ml模块简介
  6. Ubuntu 平滑升级到PHP7
  7. c++ 定时器_「正点原子Linux连载」第十九章定时器按键消抖实验
  8. 【电力负荷预测】基于matlab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LSTM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含Matlab源码 1560期】
  9. Html静态页面更新,解决浏览器缓存不更新问题
  10. Windows下java后台运行以及停止
  11. Android 回声消除
  12. Ebbinghaus English Memory ( 艾宾浩斯英语记忆 ) 程序 之 设计思路 与 代码实现
  13. 塑料制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14. ChIPseeker包对ChIP-seq peaks可视化
  15. 高洛峰2015年新版视频发布
  16. 超微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超微服务器bios设置
  17. python爬虫从入门到实践pdf百度云_PYTHON网络爬虫从入门到实践.pdf
  18. ​数据科学家必须了解的事:中心极限定理
  19. 程序的两种执行方式,静态语言和脚本语言
  20. 计算机网络工程报告,计算机网络工程实习报告

热门文章

  1. gmtime和localtime的区别
  2. 企业抄表系统在世界500强博世(湖南)的应用案例
  3. PEG功能化涂层修饰载玻片(生物芯片)
  4. .引用 引用 windows 快捷键大全 窗口最大化快捷键,最小化,重命名等
  5. 自由泳单程连续游了三次,爽阿
  6. PAT A1098 Insertion or Heap Sort
  7. 【BZOJ2716】【Violet 3】天使玩偶
  8. JavaScript(js)网页–下拉菜单制作
  9. android linearlayout背景色,Android LinearLayout选择器背景颜色
  10. hisi及unbuntu编译open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