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又到了一年中吃蟹的季节。

正如每年都会发生的一幕:电商巨头和物流老玩家们再度上演了一场大闸蟹争夺战,被消费者戏称为 “纸螃蟹”的蟹券再度进入消费旺季,围绕真假“阳澄湖大闸蟹”的口水战也再度流行起来……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大闸蟹养殖面积占比过半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的农业部门牵手拼多多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等大闸蟹优质产区联合成立了“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拼多多也适时推出了帮助蟹农们进驻电商渠道的“长三角新蟹农计划”。

面对大闸蟹行业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这种自上而下的“区域联盟”会是改变大闸蟹市场现状的方法论吗?

01 从蟹农到蟹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下大闸蟹的行业乱象。

外界对大闸蟹诟病最多的无外乎真假难辨的“阳澄湖大闸蟹”。根据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阳澄湖只有16000亩水面可供养殖大闸蟹,每年的产量稳定在1500吨左右,市值大概为3亿元。然而市场上每年宣称为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额约为300亿元,占到了整个大闸蟹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做一个换算的话,市面上99%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冒牌货,甚至出现了留学蟹、洗澡蟹、化妆蟹等各种名目。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不无简单:有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价格至少可以飙涨20%以上。

其中的始作俑者是否是想要卖高价的蟹农呢?答案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在大闸蟹的流通渠道中,一只螃蟹从池塘爬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一级收购商、二级收购商、批发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冗长的中间链条可以说是大闸蟹层层加价、以假乱真的直接诱因,一些中间商还会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提前预售蟹券等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蟹农,典型的买家多花钱,卖家少挣钱,中间商赚足了差价。

问题的根源恰恰在于大闸蟹的流通方式,大闸蟹是渠道为王的产业,利益链条和分配模式几乎固化。当前电商渠道的占比还不到4%,而传统的线下渠道已经积重难返。所以长三角在推动大闸蟹产业的一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时候,最首要的动作正是加速大闸蟹产业的线上转型。

以拼多多推出的“新蟹农计划”为例,无论是为商家开辟入驻绿色通道、进行产区个性化电商培训,还是百亿补贴、限时秒杀、县市长直播等流量扶持,核心都在于蟹农的身份转变:从产业链最末端的蟹农,到直接触达消费者的蟹商。

从蟹农到蟹商的身份转换背后,有两个直接的利好:

一是缩短大闸蟹的流通渠道。蟹农直接将大闸蟹快递给消费者,省却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既有效规避了中间商的加价、造假乱象,也降低了普通消费者选购大闸蟹的成本,可谓是双赢的选项。

二是帮助蟹农打造品牌和IP。“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被滥用,本就是产业结构不平衡的表现,蟹农们通过电商平台卖蟹的同时,也在打造不同地区的品牌和IP,对各个产地的大闸蟹进行合理定价。

不过,相较于大闸蟹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蟹农到蟹商的身份演变还只是第一步,想要改变大闸蟹的产业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电商的“作用力”
毕竟大闸蟹的电商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十年前的2010年就有蟹农开始尝试电商渠道。

但“新物种”往往有两面性,可能是一个行业持续上行的驱动引擎,也可能是人性黑暗面的放大镜。早期的电商平台向蟹农们抛出了橄榄枝,却也因为标准和规范的缺失,成了价格战、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乱象滋生的温床。

比如蟹绳潜规则的盛行,由于大闸蟹的售价往往按照“螃蟹+捆绳”的重量计算,给不少商家留下了操作空间,捆蟹的绳子越来越粗,捆蟹时绕的圈数越来越多,乃至直接采用吸水性强的棉线,甚至出现“了半斤蟹绳半斤螃蟹”的情况。

再比如以次充好的现象,顾客在电商平台上选购时,只能通过图片、文案等判断大闸蟹的好坏,以至于一些品质很差的蟹打起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号,然后标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上线销售,掀起了一场场劣币驱逐良币的价格战。

在这样的局面下,电商渠道中的大闸蟹逐渐有了被污名化的迹象,不足4%的市场占比就是最直接的例证。从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传递出的信号来看,除了将蟹农转变为电商的渠道革命,另一个重心正是制定线上化流通的产业标准。

譬如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定了“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填补了大闸蟹的电商销售标准,并且首次在业内推出了大闸蟹“足斤足两”概念:商家承诺足斤足两之后,将在标题页和详情页显示足斤足两标签;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以对螃蟹去绳后称重,损耗高于行业标准以上(失水率超过7%),平台将会进行赔付。

按照拼多多在“新蟹农计划”中给出的目标,将在五年内帮助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倘若拼多多和有关部门可以在源头上杜绝大闸蟹的行业乱象,培养一大批严格遵守标准的大闸蟹品牌,不乏改善大闸蟹现有的产业链结构的可能,上演良币驱逐劣币的一幕。

可以参考的两组数据是:2020年618期间,拼多多平台上的农产品订单量高达3.8亿单,同比增长136%,其中近75%的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用户;拼多多“市县长直播间”累计成交量已经超过3.96亿单,卖出的农副产品总计超过23.8亿斤,超过26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直连全国近7亿消费者。

两组数据背后承载的是电商的“作用力”,通过加速供需两端的产销对接,电商正在进一步重构农副产业的利益分配链条,逐渐摆脱传统中间商分销的模式制约,借助互联网加速农业的标准化和产值增长,让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回流生产端和消费者。

千亿规模且争议频频的大闸蟹,正是农业产销模式升级的一隅。

03 为何是长三角?
至于率先迈出第一步的为何是长三角和大闸蟹,不难从两个维度找到合理的解释。

首先,从大闸蟹产业链本身来看,已经走向了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

在“退养还湖”的号召下,大闸蟹养殖已经开始从湖泊转向池塘,即便是最负盛名的阳澄湖也将在2021年退网。言外之意,两三年后的大闸蟹将以塘蟹为主,然而外界的认知依旧停留于阳澄湖大闸蟹,进而催生出了诸多市场乱象。作为大闸蟹的主要产区,长三角需要逐步扭转外界认知,打造有市场号召力的区域新品牌。

同时在传统大闸蟹产业链畸形的利益分配机制下,蟹农长期处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末端,经常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尽管整个大闸蟹的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蟹农走出池塘走进工厂,况且现在的蟹农基本都是老一辈的人,年轻一辈几乎燃不起养蟹的兴趣。等待大闸蟹产业的不仅仅是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的问题,养蟹这门手艺也可能面临无人接手的窘境。

所幸长三角地区正在推动大闸蟹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并准确抓住了产业链条中的两个核心因素:一方面打造统一的区域农业产业标准,从源头上根除大闸蟹行业的种种弊病;一方面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超短链的产销平台,将过去生产和销售对接升级为生产和消费直接对接,将利润留给蟹农而非中间商。

当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包邮区,长三角地区完善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也是大闸蟹产业升级的前提因素之一。

其次,就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而言,离不开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联动。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除了阳澄湖以外,长三角地区还有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大闸蟹的优质产区,可绝大部分产区的大闸蟹很难卖出好价钱,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以至于被一些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

如果缺少不同产区的有效联动,这样的现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沦为利益驱动下无休止的猫鼠游戏。可以确定的是,类似的问题俨然不是大闸蟹的专利,其他农产品或多或少存在相似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将大闸蟹的渠道搬到线上,给予流量、运营和管理上的全方位支撑,联动优质产地成立优品联盟,再到培养新蟹农并制定线上化流通产业标准。这样的一整套特色农产品一体化样本,所适用的对象恐怕不局限于大闸蟹,而是加速区域农业一体化的通用模式。

折射到整个经济层面上,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被摁下“快进键”,还需要不同地区强化区域间的联动,找准不同的定位和产业方向,避免出现内卷化的无序竞争。看似平凡的大闸蟹,或许也是读懂长三角一体化内涵的窗口。

04 写在最后
2019年初的时候,沪苏浙皖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其中与零售、物流有关的部分明确提到:在长三角建设世界领先的人货场一体化新零售网络,共同打造新零售“试验田”和“竞技场”;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重点在快速消费品、农产品、药品等适用领域。

回头来看,长三角的大闸蟹产业正是零售和物流的集合体。

当零售的基础设施加速一体化之际,大闸蟹的商业模式也需要适应新的产业形态,从过去无序、无分工的分散业态,转向有统一的产业标准、价值链联动的现代农业。长三角的农业部门、积极求变的蟹农以及作为平台的拼多多,再次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相关推荐

  1. 冲量在线荣获2021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实施案例奖,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指导,长三角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联盟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论坛在长三角地区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城市数字化 助力一体化"为主题,旨在瞄准未 ...

  2. 区块链+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科创板,上海向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出邀请

    区块链行业是2018年 全球当之无愧的"最热门"科技,然而在最近却进入了"寒冬 ".诸多区块链创业团队反应融资越来越难,自己从几个月前的资本宠儿摇身一变不吃香了 ...

  3. 推动长三角信创产业发展 华云数据承办的“十四五”规划系列座谈会信创专场顺利召开

    2021年11月19日,在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信创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地区信创产业生态建设,由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安徽省信创 ...

  4. 科技赋能长三角,移动云铸造“数字鱼米之乡”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长三角,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核心区域,作为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的经济带,长三角积极发挥科技数字创新和产业升级变革的先锋作用,打造科技.创 ...

  5. 赋能长三角 海尔COSMOPlat再造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新样本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5G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支撑整个商业环境的工业体系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不仅冲击着B端现有的商业体系,也为城市区域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 ...

  6. 【行业案例】域乎科技:“数”写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度——域乎科技链接未来,做数字时代的奠基人(智慧上海2020总第24篇)

    2020年12月10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征集.筛选.梳理,确定了56个由运营商.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建设的智慧城市优秀应用案例,并形 ...

  7. 政策重大升级、成立最强行业联盟,上海要做长三角区块链产业发展领头羊?...

    作者:邱祥宇 互联网时代,上海错失了阿里巴巴.区块链时代,上海还会错失下一个"阿里巴巴"么? 6月21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在上海联合主办 ...

  8. 长三角一体化行动计划:布局世界级新零售网络

    阿里新零售正成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动能. 新零售新消费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省市经济半年报中被重点提及.日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文 ...

  9. 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中新社上海1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徵)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上海市长应勇27日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上海要全力 ...

最新文章

  1. 列举窗体控制台应用程序中的3中控件_今天来点枯燥的,Visual C#的Windows窗体运行过程...
  2. css:text-align:justify的用法
  3. CLR Via C# 3rd 阅读摘要 -- Chapter 28 – Primitive Thread Synchronization Constructs
  4. 【Python金融量化 2- 100 】股票量化分析基本知识
  5. 轻松理解之SpringBoot实现原理
  6. FactroyBean方式配置bean
  7. 一个python发包的脚本
  8. Matlab高级绘图功能
  9. CPU上跑到 33 FPS 的简单轻量级人体姿态估计网络
  10. 双11小米手机、AIoT销售成绩公布,雷军笑了
  11. Win7 系统解压安装
  12. 基于Ant在NetBeans 11.0中创建并使用第三方库(jar包)
  13. 一道线性代数证明题:若AX=0的解空间为U,则U的正交补是由A的行向量组张成的
  14. 微软拼音 快捷输入 自定义格式的时间和日期
  15. 术语-MOSS-微软协作工具:MOSS(微软协作工具)
  16. LoRaWan 硬件和信道特点 TDMA的MAC协议优势
  17. 从贝叶斯定理到概率分布:详解概率论基本定义
  18. C++实现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19. 嵌入式学习:裸机开发_L4_官方SDK开发LED实验
  20. CF赛后总结——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热门文章

  1. Python 基础之面向对象
  2. MaxCompute 图计算用户手册(上) 1
  3. Java——IO流超详细总结
  4. 使用Opencv中的SVM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
  5. 为什么python文件读不出来_python文件为什么读不出来
  6. 就是这么zhuai,从Jar包冲突搞到类加载机制
  7. ICPC 2018 南京 Mediocre String Problem
  8. 2018-2019 ACM-ICPC南京 M. Mediocre String Problem(SAM+PAM)
  9. vue中使用百度编辑器Ueditor
  10. shell脚本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