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微信的WebApp产品观

字数2271  阅读94  评论0  喜欢6

自从入行以来,本人的产品经理工作一直以移动端网站为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WebApp。接触的时间久了,对WebApp这种产品形态产生了较多的认识和感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给在这个方向上有工作需要的同学,带来一些帮助。

WebApp与NativeApp的对比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网上的分析文章一搜一大堆,我相信只要是合格的移动产品经理,对这个问题都能回答的八九不离十。所以关于WebApp与NativeApp,我只想谈其中一点,也就是它们之间差距最大的地方:NativeApp需要下载安装,而WebApp不需要。

最开始我以为这是WebApp的优势所在,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原来这世上,你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会成为埋藏在另一个地方的祸根。NativeApp初次使用的门槛高,但一旦下载,产品就能在用户的手机桌面获得一个稳定的入口,只要不卸载,用户和产品就有可能产生持续的连接,这是WebApp所办不到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通过手机浏览器把网站保存在桌面这个功能,90%的用户要么不会,要么不习惯。

WebApp虽然在便捷性上胜出,但在入口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上却输的彻底。过去业界一直在谈论WebApp与NativeApp之争谁胜谁负,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是NativeApp压倒了WebApp,手机浏览器也不再是移动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入口。而且智能手机时代发展到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基本已经建立,个人认为WebApp再翻盘的机会也不大。

为什么还要做WebApp

Web端和客户端是互联网的两种最典型的产品形态,PC时代Web端更强盛,智能手机时代则是客户端更主流。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一强一弱的格局,但谁也没有能力把另一方打垮、消灭,反而会相互融合,产生新的产品形态(Hybrid APP)。

所以,哪怕不是目前的主流,WebApp依然有它的生存空间,也能活的很好。这也是我目前依然从事WebApp产品工作的意义。那么,哪些领域和场景是适合WebApp发展的呢?我的经验是:轻体验、轻入口、重传播、重转化。

怎么理解呢?就是指那些对产品体验要求没那么高,不在意用户是否每天固定访问(相对而言),重视单个页面的传播率和转化率的领域。比如媒体、微商、官网、营销活动等等。

另外,很多互联网公司产品都是横跨多个平台的,虽然从战略意义上讲,手机web端往往只能排第三,要么PC端第一,要么APP第一。但谁不敢忽视手机web端给其他平台产品带来的传播和引流作用。

面向微信的移动网站设计

写到这里,其实一个结论已经呼之欲出:社交网络是满足WebApp特性最好不过的生长土壤。社交网络用户基数大,传播效应强,内容时效性短,天生就适合WebApp的使用场景,所以我们在微信中越来越多地看到别人分享的网站链接,以及各种花哨炫酷的H5网页活动。

相信很多细心的产品同学应该能留意到,同一款产品,在微信上和手机浏览器上会是不一样的两个版本。那么,为什么要面向微信单独设计一个产品版本?基于微信的WebApp和基于手机浏览器的WebApp有哪些差异?这也是我这篇文章要重点向大家说明的内容。

微信是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具核心地位的一款APP,也是最大的移动流量入口。它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创业者完全有必要单独设计出一个版本,来迎合微信的产品特性,或者说是,适应微信生态里的游戏规则。在微信内使用WebApp,实际上就是用微信内置的浏览器来打开网页,它与其他浏览器上的WebApp,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注册登录

浏览器上的WebApp只能通过邮箱或手机号注册登录,没办法像PC站点或NativeApp那样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相关的接口迟迟没有放开。但微信内网页可以通过授权,获得用户的微信ID、头像、名称等,从而达到免注册登录的效果。这一操作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进一步使用产品功能的门槛,给WebApp获取注册用户带来方便。所以在设计微信内WebApp的注册登录时,必须要把微信登录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2.导航设计

NativeApp通常会采用底部一级导航,顶部二级导航的信息架构,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一、二级导航在上有很好的区隔,同时底部一级导航更方便用户点击。但对于WebApp而言,浏览器窗口本身就占据了屏幕不少的空间,再把导航固定显示的话,内容展示的区域就更小了。比如淘宝WebApp在iPhone5s上就会是这样的效果:

尤其是浏览器底部操作栏,跟WebApp的一级导航放在一起,感觉非常别扭,所以WebApp采取这种导航结构的并不多见。但在应用在微信内的WebApp就不一样,它的设计可以趋同于NativeApp,因为微信内置的浏览器底部没有固定显示的工具栏,同时,把底部导航设计得和微信APP一致,会让用户以为并没有脱离微信,从而产生熟悉感和安全感。

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点击某些公众号的底部菜单,明明已经跳转到某个外部WebApp上了,但感觉上还是像停留在公众号里面。

3.头部设计

对于一个网站来说,头部设计是要花很大精力的,它代表了一个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别是网站logo,老板可能会纠结好长时间。微信内WebApp在这一点上就又不一样了,因为微信自带了一个头部,同时还会显示当前的网页名称。所以,一般的网站在微信内会出现两个头部,一个是微信的,一个是自己的,显得冗余并浪费空间。比如唯品会:

我们再来看看京东是怎么做的:

京东很巧妙地把原本属于头部的品牌logo、搜索框放在了banner图上,同时加大了banner的高度。这样既避免了双头部的美观问题,又让banner图更大更有冲击力。果然还是儿子最懂爹的心事啊。

用于微信的WebApp,采用无头部设计会在视觉上感觉更清爽。参考案例:

4.分享

从浏览器打开的WebApp,是没办法把某个页面分享到微信的。所以几乎每个NativeApp都会在内容页提供分享按钮,但在对应的WebApp上,很少有这个按钮,这也就意味着浏览器内的WebApp缺失传播功能。这一点在微信上得到了弥补,微信网页通常会提供分享操作,但这个操作并不是真的把该网页分享出去,而是出现一个弹出层提示:点击微信右上方的分享按钮。

这种曲线救国的分享方式,想必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吧。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都是微信给逼的啊。。

WebApp在微信和手机浏览器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很多都是Web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不顺畅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公司或产品从商业利益出发,主动设置的障碍。技术上的问题,到最后肯定都不是问题。但人为的因素,就很难说了。毕竟在互联网的江湖里,什么样的竞争手段都出现过,而封锁与封杀,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有关微信WebApp设计的差异,就先分析归纳到这里。以上我所说的,当然不是事情的全部,等我产生新的灵感之后,再分享给大家吧。

作者:李翔  微信号:haoyuebinghe,电商产品经理  以梦喂马 便得自由

面向微信的WebApp产品观相关推荐

  1. 【转载】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和菜头作为的特邀自媒体参加了<腾讯大讲堂>的一场特别讲座,这场讲座的主角是微信之父,被誉为超级产品经理的张小龙,从Foxmail.QQ邮箱再到微信的华丽转身. 在这篇整理内容中,你将能够获 ...

  2. 【重温经典】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这篇文章源于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张小龙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这是他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 ...

  3. 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对人性的洞察如此恐怖!

    [写在前边] 微信价值观的提出背景是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张小龙出任微信事业群总裁. 作为总裁自然要做总裁该做的事情,提出愿景.给出规则.提供方法论等等. 于是有了微信的七个价值观.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 ...

  4. 网易云易盾推出面向微信小程序的大数据反作弊产品

    近日,国内领先的业务风控服务网易云易盾对外推出面向微信小程序的大数据反作弊产品,源于网易20年的核心业务风控技术与全面稳健的策略模型,有机整合了设备指纹.IP画像.规则引擎等八大能力,可广泛应用电商营 ...

  5. 产品经理,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产品观?(转)

    本文章转载主要用于个人学习所用,非盈利性质.若文主杜绝此类行为,请告知本人,谢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wNjI2MA==&mid=4 ...

  6. 认识本质:黑天鹅、关键时刻与张小龙的产品观

    认识本质:黑天鹅.关键时刻与张小龙的产品观 最近接触与学习到的几个思想,总结学习下. 『黑天鹅』帮你认识世界的本质,『关键时刻』帮你认识商业的本质,张小龙则是从产品的本质出发来做工具的. 『黑天鹅』这 ...

  7. 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如何设计多轮语音技能

    本系列文字是一位创业者的投稿<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老曹尽量不做变动和评价,尽量保持系列文章的原貌,这是第2篇. 设计语音技能跟软件开发一样集体协作完成,本文主要讨论,产品经理在业 ...

  8. 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寻找语音交互的业务场景

    本系列文字是一位创业者的投稿<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老曹尽量不做变动和评价,尽量保持系列文章的原貌,这是第一篇. 这是一个创业者的复盘,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创业者成长的心路 ...

  9. 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如何做好“多轮对话管理”

    本系列文字是一位创业者的投稿<面向NLP的AI产品方法论>,老曹尽量不做变动和评价,尽量保持系列文章的原貌,这是第3篇. 看着这个标题我就想笑,原来的标题是,如何做好多轮对话管理,然后我就 ...

最新文章

  1. python自定义线程
  2. HTML特殊字符编码对照表
  3. java arrays.sort() c_5.4 (Java学习笔记)集合的排序(Collections.sort(),及Arrays.sort())...
  4. zabbix的日常监控-自动发现端口并监测(服务器开启的所有端口或监控指定端口)(十三)...
  5. 20145217《网络对抗》 恶意代码分析
  6. 网络上常用的一些网站
  7. 一加9硬件规格全曝光:120Hz流体屏+双重快充
  8. mysql isolation_mysqltx_isolation
  9. redis-cli 命令总结
  10. 大约ActionContext.getContext()使用体验
  11. 服务器 'xxx' 上的 MSDTC 不可用。
  12. ae 导出html5,AE脚本-导出json格式的Web动画工具 Bodymovin v5.7.0 + 使用教程
  13. Mujoco雅克比-逆运动-传感器
  14. 2019美联社写作指南为区块链相关术语提供指导
  15. 永久代和元空间的区别
  16. 不忘初心Windows11精简版
  17. 谷歌Android笔记本,运行安卓+Chrome OS合体新系统:谷歌Pixel 3笔记本被曝光
  18. 网络变压器的线间电容(CWW)及网络变压器线圈分布电容(CD)
  19. windows 10 安装 jdk15 教程
  20. ICT案例——园区网配置

热门文章

  1. 浅谈2D游戏设计模式2- WZ文件详解(UI.WZ)之MapLogin.img(1)
  2. 在代码注释里 插入专属定制 Banner(超简单)
  3. cad lisp 螺栓_最近学习关于lisp语言来开发CAd的小插件
  4. c语言圈复杂度switch,干货|C语言switch\/case圈复杂度优化重构
  5. 好好搭搭机器人编程视频_小学生“玩转”机器人 自学编程制作40多个作品
  6. onmouseover 、onmouseout和onmouseenter、onmouseleave的区别
  7. FreeSql执行存储过程的使用方式
  8. python svm核函数_机器学习算法实践-SVM核函数和软间隔
  9. 【C语言】跳台阶问题【递归】
  10. vue-video-player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