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探讨传统数据收发不足之后,介绍如何使用带FIFO的串口来减少接收中断次数,通过一种自定义通讯协议格式,给出帧打包方法;之后介绍一种特殊的串口数据发送方法,可在避免使用串口发送中断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1.简介

串口由于使用简单,价格低廉,配合RS485芯片可以实现长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的局域网络而被广泛使用。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多,需要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系统任务也越来越需要及时响应。绝大多数的现代单片机(ARM7、Cortex-M3)串口都带有一定数量的硬件FIFO,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硬件FIFO来减少接收中断次数,提高发送效率。在此之前,先来列举一下传统串口数据收发的不足之处:

每接收一个字节数据,产生一次接收中断。不能有效的利用串口硬件FIFO,减少中断次数。应答数据采用等待发送的方法。由于串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远远跟不上CPU的处理时间,等待串口发送完当前字节再发送下一字节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不利于系统整体响应(在1200bps下,发送一字节大约需要10ms,如果一次发送几十个字节数据,CPU会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应答数据采用中断发送。增加一个中断源,增加系统的中断次数,这会影响系统整体稳定性(从可靠性角度考虑,中断事件应越少越好)。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将结合一个常用自定义通讯协议,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2.串口FIFO

串口FIFO可以理解为串口专用的缓存,该缓存采用先进先出方式。数据接收FIFO和数据发送FIFO通常是独立的两个硬件。串口接收的数据,先放入接收FIFO中,当FIFO中的数据达到触发值(通常触发值为1、2、4、8、14字节)或者FIFO中的数据虽然没有达到设定值但是一段时间(通常为3.5个字符传输时间)没有再接收到数据,则通知CPU产生接收中断;发送的数据要先写入发送FIFO,只要发送FIFO未空,硬件会自动发送FIFO中的数据。写入发送FIFO的字节个数受FIFO最大深度影响,通常一次写入最多允许16字节。上述列举的数据跟具体的硬件有关,CPU类型不同,特性也不尽相同,使用前应参考相应的数据手册。

3.数据接收与打包

FIFO可以缓存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FIFO来减少中断次数。以NXP的lpc1778芯片为例,接收FIFO的触发级别可以设置为1、2、4、8、14字节,推荐使用8字节或者14字节,这也是PC串口接收FIFO的默认值。这样,当接收到大量数据时,每8个字节或者14个字节才会产生一次中断(最后一次接收除外),相比接收一个字节即产生一个中断,这种方法串口接收中断次数大大减少。

将接收FIFO设置为8或者14字节也十分简单,还是以lpc1778为例,只需要设置UART FIFO控制寄存器UnFCR即可。

接收的数据要符合通讯协议规定,数据与协议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我们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协议打包成一帧,然后交由上层处理。下面介绍一个自定义的协议帧格式,并给出一个通用打包成帧的方法。

自定义协议格式如图3-1所示。

  • 帧首:通常是3~5个0xFF或者0xEE
  • 地址号:要进行通讯的设备的地址编号,1字节
  • 命令号:对应不同的功能,1字节
  • 长度:数据区域的字节个数,1字节
  • 数据:与具体的命令号有关,数据区长度可以为0,整个帧的长度不应超过256字节
  • 校验:异或和校验(1字节)或者CRC16校验(2字节),本例使用CRC16校验

下面介绍如何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图3-1所示的格式打包成一帧。

3.1 定义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        uint8_t * dst_buf;                  //指向接收缓存        uint8_t sfd;                        //帧首标志,为0xFF或者0xEE        uint8_t sfd_flag;                   //找到帧首,一般是3~5个FF或EE        uint8_t sfd_count;                  //帧首的个数,一般3~5个        uint8_t received_len;               //已经接收的字节数        uint8_t find_fram_flag;             //找到完整帧后,置1        uint8_t frame_len;                  //本帧数据总长度,这个区域是可选的  }find_frame_struct;

3.2 初始化数据结构,一般放在串口初始化中

/** * @brief    初始化寻找帧的数据结构 * @param    p_fine_frame:指向打包帧数据结构体变量 * @param    dst_buf:指向帧缓冲区 * @param    sfd:帧首标志,一般为0xFF或者0xEE */  void init_find_frame_struct(find_frame_struct * p_find_frame,uint8_t *dst_buf,uint8_t sfd)  {       p_find_frame->dst_buf=dst_buf;       p_find_frame->sfd=sfd;       p_find_frame->find_fram_flag=0;       p_find_frame->frame_len=10;            p_find_frame->received_len=0;       p_find_frame->sfd_count=0;       p_find_frame->sfd_flag=0;  } 

3.3 数据打包程序

/** * @brief    寻找一帧数据  返回处理的数据个数 * @param    p_find_frame:指向打包帧数据结构体变量 * @param    src_buf:指向串口接收的原始数据 * @param    data_len:src_buf本次串口接收到的原始数据个数 * @param    sum_len:帧缓存的最大长度 * @return   本次处理的数据个数 */  uint32_t find_one_frame(find_frame_struct * p_find_frame,const uint8_t * src_buf,uint32_t data_len,uint32_t sum_len)  {       uint32_t src_len=0;  

     while(data_len--)       {           if(p_find_frame ->sfd_flag==0)                                 {   //没有找到起始帧首               if(src_buf[src_len++]==p_find_frame ->sfd)               {                   p_find_frame ->dst_buf[p_find_frame ->received_len++]=p_find_frame ->sfd;                   if(++p_find_frame ->sfd_count==5)                           {                       p_find_frame ->sfd_flag=1;                       p_find_frame ->sfd_count=0;                       p_find_frame ->frame_len=10;                   }               }               else               {                   p_find_frame ->sfd_count=0;                    p_find_frame ->received_len=0;                }           }           else            {   //是否是"长度"字节? Y->获取这帧的数据长度               if(7==p_find_frame ->received_len)                             {              p_find_frame->frame_len=src_buf[src_len]+5+1+1+1+2; //帧首+地址号+命令号+数据长度+校验  

                 if(p_find_frame->frame_len>=sum_len)                   {   //这里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应用不一定相同                       MY_DEBUGF(SLAVE_DEBUG,("数据长度超出缓存!\n"));                       p_find_frame->frame_len= sum_len;                        }               }  

             p_find_frame ->dst_buf[p_find_frame->received_len++]=src_buf[src_len++];  

             if(p_find_frame ->received_len==p_find_frame ->frame_len)                               {                   p_find_frame ->received_len=0;              //一帧完成                     p_find_frame ->sfd_flag=0;                   p_find_frame ->find_fram_flag=1;   

                 return src_len;               }           }       }       p_find_frame ->find_fram_flag=0;       return src_len;  } 

使用例子:

定义数据结构体变量:

find_frame_structslave_find_frame_srt;

定义接收数据缓冲区:

#define SLAVE_REC_DATA_LEN  128uint8_t slave_rec_buf[SLAVE_REC_DATA_LEN];

在串口初始化中调用结构体变量初始化函数:

init_find_frame_struct(&slave_find_frame_srt,slave_rec_buf,0xEE);

在串口接收中断中调用数据打包函数:

find_one_frame(&slave_find_frame_srt,tmp_rec_buf,data_len,SLAVE_REC_DATA_LEN);

其中,rec_buf是串口接收临时缓冲区,data_len是本次接收的数据长度。

4.数据发送

前文提到,传统的等待发送方式会浪费CPU资源,而中断发送方式虽然不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但又增加了一个中断源。在我们的使用中发现,定时器中断是几乎每个应用都会使用的,我们可以利用定时器中断以及硬件FIFO来进行数据发送,通过合理设计后,这样的发送方法即不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也不会多增加中断源和中断事件。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对所有应用都合适,对于那些没有开定时器中断的应用本方法当然是不支持的,另外如果定时器中断间隔较长而通讯波特率又特别高的话,本方法也不太适用。公司目前使用的通讯波特率一般比较小(1200bps、2400bps),在这些波特率下,定时器间隔为10ms以下(含10ms)就能满足。如果定时器间隔为1ms以下(含1ms),是可以使用115200bps的。

本方法主要思想是:定时器中断触发后,判断是否有数据要发送,如果有数据要发送并且满足发送条件,则将数据放入发送FIFO中,对于lpc1778来说,一次最多可以放16字节数据。之后硬件会自动启动发送,无需CPU参与。

下面介绍如何使用定时器发送数据,硬件载体为RS485。因为发送需要操作串口寄存器以及RS485方向控制引脚,需跟硬件密切相关,以下代码使用的硬件为lpc1778,但思想是通用的。

4.1 定义数据结构

/*串口帧发送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uint16_t send_sum_len;          //要发送的帧数据长度        uint8_t  send_cur_len;          //当前已经发送的数据长度        uint8_t  send_flag;             //是否发送标志        uint8_t * send_data;            //指向要发送的数据缓冲区  }uart_send_struct;  

4.2 定时处理函数

/** * @brief    定时发送函数,在定时器中断中调用,不使用发送中断的情况下减少发送等待 * @param    UARTx:指向硬件串口寄存器基地址 * @param    p:指向串口帧发送结构体变量 */  #define FARME_SEND_FALG 0x5A          #define SEND_DATA_NUM   12  static void uart_send_com(LPC_UART_TypeDef *UARTx,uart_send_struct *p)  {       uint32_t i;       uint32_t tmp32;  

     if(UARTx->LSR &(0x01<<6))                      //发送为空       {                  if(p->send_flag==FARME_SEND_FALG)           {                                       RS485ClrDE;                             // 置485为发送状态  

             tmp32=p->send_sum_len-p->send_cur_len;               if(tmp32>SEND_DATA_NUM)                 //向发送FIFO填充字节数据               {                   for(i=0;i                 {                       UARTx->THR=p->send_data[p->send_cur_len++];                   }               }               else               {                   for(i=0;i                 {                       UARTx->THR=p->send_data[p->send_cur_len++];                   }                   p->send_flag=0;                                   }           }           else           {               RS485SetDE;           }       }  }  

其中,RS485ClrDE为宏定义,设置RS485为发送模式;RS485SetDE也为宏定义,设置RS485为接收模式。

使用例子:

定义数据结构体变量:

uart_send_struct uart0_send_str;

定义发送缓冲区:

uint8_t uart0_send_buf[UART0_SEND_LEN];

根据使用的硬件串口,对定时处理函数做二次封装:

void uart0_send_data(void){   uart_send_com(LPC_UART0,&uart0_send_str);}

将封装函数uart0_send_data();放入定时器中断处理函数中;

在需要发送数据的地方,设置串口帧发送结构体变量:

uart0_send_str.send_sum_len=data_len;       //data_len为要发送的数据长度uart0_send_str.send_cur_len=0;              //固定为0uart0_send_str.send_data=uart0_send_buf;    //绑定发送缓冲区uart0_send_str.send_flag=FARME_SEND_FALG;   //设置发送标志

5.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种高效的串口数据收发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在当前处理器任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占用资源少,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新的思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zhzht19861011/article/details/4852239

往期精彩

HEX文件格式详解

C语言常用的一些转换工具函数收集

一个超酷的开源uHand2.0机械手掌项目

居民身份证阅读器产品开发学习心得(再谈标准-软件-协议)

ESP8266实战贴:使用HTTP POST请求上传数据到公有云OneNet

觉得本次分享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随手点[在看]并转发分享,也是对我的支持。

rxtx串口事件不触发_一种串口高效收发思路及方案相关推荐

  1. ffmpeg如何在结尾添加帧_一种“视频帧对齐”的测试方案实践

    点击蓝字?关注[测试先锋],不再迷路!一起成为互联网测试精英,前瞻测试技术-导语全参考清晰度测算的时候,输入两个视频帧序列,但是视频帧序列没有对齐,怎么知道丢了哪帧?又怎么知道补回哪一帧?今天介绍一种 ...

  2. rxtx串口事件不触发_STM32F0单片机快速入门七 串口(UART)操作从轮询到中断

    1.从轮询到中断 很多同学都不喜欢用中断,而偏爱用轮询的操作方式. 这是不是和我们的天性有关呢?每个人都喜欢一切尽在掌握中,肯定都不喜欢被打断.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正在跟别人说一件事,然后突然有个 ...

  3. swiper 上滑触发_四种方式快速实现上滑触底加载效果

    在智能小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上拉加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加载效果,最近也收到了一些开发者在开发上拉加载时遇到的问题,今天的内容就为您介绍一下如果想实现下述效果的上拉加载,我们需要如何去做.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 ...

  4. labview串口数据采集并显示_一种NB-IoT冶金节点温度采集与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大型高炉出铁量大,冶金生产环境恶劣,导致铁水沟侵蚀日益严重,需人工定期对冶金沟道部分进行温测,其准确度不高,生产成本高,安全保障低[1].为了能够对高炉冶金沟道进行全方位测温,掌握铁水沟道的温度和腐蚀 ...

  5. java 串口判断报文完整_如何判断串口接收完成一帧数据

    1 使用定时器判断 这种方式建立在两帧数据不可能连续发送的基础上,也是modbus判断帧结束的方式,在接收到第一个字节的时候打开定时器,如果继续接收到数据则更新定时器,在被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定 ...

  6. 串口屏应用案例_大彩串口屏在呼吸机上的应用方案

    一.产品概况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它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 ...

  7. usb检测串口是哪个角_怎样测试串口和串口线是否正常

    一步:把串口线或者USB转串口线插到计算机上. 二步: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接着选择串口,串口线和 USB 转串口的端口号查看路径: 电脑上--右键--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COM 和LPT) ...

  8. python串口上位机画图_温度传感器+I2C+串口+PC上位机(pyserial)例子

    温度传感器+I2C+串口+PC上位机(pyserial)例子 例子写的有点乱,主要是学习: 温度传感器DS18b20,E2PROM,I2C, 串口读写,PC上位机(pyserial)数据显示 Seri ...

  9. mybatis+mysql分库分表_一种简单易懂的 MyBatis 分库分表方案

    数据库分库分表除了使用中间件来代理请求分发之外,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在客户端层面来分库分表 -- 通过适当地包装客户端代码使得分库分表的数据库访问操作代码编写起来也很方便.本文的分库分表方案基于 M ...

最新文章

  1.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Factory
  2. SqlParameter的用法
  3. 苹果正式推iOS 4.2可使iPad支持多任务
  4. 程序员过关斩将--面试官再问你Http请求过程,怼回去!
  5. java并发编程(2)——wait和notify解析
  6. 互联网1分钟 |1204
  7. Istio Pilot 源码分析(一)
  8. 在.net 2.0 中执行分布式事务:隐式事务篇(SQL Server 与 Oracle)
  9. LeetCode 727. 最小窗口子序列(滑动窗口)
  10. mysql新增表字段回滚_MySql学习笔记四
  11. 中文编程汉语编程开发的大型管理软件案例
  12. Unity WebGL与IIS小坑
  13. 如何查看sqlserver数据库文件位置
  14. NVIDIA 控制面板闪退问题解决
  15. xtwpro2编程器_zadig v2.4编程软件下载|XTW100编程器软件(附USB驱动) - 驱动无忧
  16. OSM地图本地发布-如何生成各省市矢量地图
  17. iphone拍照标注转发微博应用--Gurgle 发布
  18. JeecgBoot新增一个module
  19. Android心率测试
  20. leetcode 78.不含重复元素数组的子集

热门文章

  1. 开启ntp_飒,NTP时钟服务器在银行大楼系统方案
  2. ZooKeeper的安装和API
  3. Think in Java第四版 读书笔记10 第16章 数组
  4. TikZ绘图示例——尺规作图:直角的画法(一)
  5. spark java api通过run as java application运行的方法
  6. mysql 存储汉字_MySQL存储汉字
  7. 串口上升时间标准_国家电网公司时钟同步标准.pdf
  8. 微服务 java9模块化_Java9系列第8篇-Module模块化编程
  9. 在linux centos 7上安装maven
  10. Java基础04 编译与反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