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接

人是如何废掉的?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
短期努力无法带来超额回报,因此放弃努力,转而寻求“容易获取短期成就感”的事物。
沉迷于短期成就感,不作长期投入。于是许多人沉迷玩游戏、看爽文等等能获得短期成就感的事情,没有毅力去运动、学习。但实际上,这些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看到回报的事情,会让人生拥有质的飞跃。
不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只看眼前,不看以后,不在自己身上作投资。越是年轻的时候,越是要懂得在自己身上投资,自己给自己的回报是最大的。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只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不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与思考。刷微博、刷知乎,被动接受许多资讯,但不进行自主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转化吸收不够。
知识就像洪水,碎片化的大量知识是更为猛烈的洪水,大量的输入会冲垮一个人的辨别体系。长期接受碎片化知识会冲垮自我已有认知,让人失去主动思考能力,让人变得漫无目的、健忘、行动力低下。知识就像盐,密度太高了人会受不了。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错位成就感有两类:①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来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②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 A 的时间来做事情 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 B 上做得好(如:“炫耀”自己在节假日做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但也仅仅是在节假日才能如此)。
长期且无意义的熬夜。熬夜不仅对身体有多种危害,更直接的是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精神状态和社交心情。无意义的熬夜毁掉的是当天夜晚,更是毁掉了第二个白天。长期熬夜将导致日复一日的低效率生活。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

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没有改进,便也没有剔除糟粕的意识,于是需要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消耗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最后,看上去每天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不仅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进步的空间。
害怕改变,没有勇气及时止损。要么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要么屈服于现实的安稳。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短暂多舛,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工作日随波逐流,休息日躺在床上。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缺乏规划,最终只能“废掉”,泯然众人。
机械工作,拒绝思考。每天机械化地工作,不问为什么,不思考更好的工作方法,工作多年,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没有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无法走出“舒适区”。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过着不满意的生活却不敢放弃,面向多重选择的未来却不敢追求。怕苦怕累怕失败,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

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
凡事总是浅尝辄止,假装自己见闻广博,而实际上空有广度却毫无深度。随着时间流逝,知识渐渐蒸发,仿佛从来不曾学过哪些知识。
不进行总结与输出。不能进行输出的知识永远是别人的知识,只有把知识融入自己的逻辑体系,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输出出来,这份知识才能真正为你所用。

玩物丧志,贪图安逸

作践身体。好的身体意味着充沛的精力、比别人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多的专注力,也意味着用更少的毅力就能坚持更难的事情。
生活习惯毫无节制。饮食无节,饮酒无度,沉迷游戏,拒绝运动,不断放任自己,不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身体和意志都在放任中被消磨。

见异思迁,缺乏专注

眼高手低,读书不多、做事不多,想得太多。不能沉下心来做事,总是梦想自己能做这做那, 寄希望于过去或未来,却不肯在当下付出努力。不读书、不实干,沉浸幻想,患得患失。做了一万个决定,却不肯实施一个。
被外界的琐事占据大部分时间。对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事情逼到眼前就做什么事情,不会判断、不懂拒绝,被一些无意义的琐事占据了大量时间,每天精疲力尽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拖延症、拖延症、拖延症。下午再做吧,晚上再做吧,明天再做吧,下周再做吧,明年吧……

自我封闭,拒绝交流

缺乏“高亲密度社交”。这里的“高亲密度社交”,指的是与真正拥有亲密关系的人,进行高质量的心灵沟通。人生中能拥有几个能够进行“高亲密度社交”的亲友,能够极大程度上减轻压力、缓解抑郁。世界上只要存在一个真正理解你的人,你就永不孤独。请千万珍惜这样的人。

解决办法

每天跑步10公里

在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奥林匹亚旁边的阿尔菲斯河岸,崖壁上镌刻着古老的希腊格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不要想着其它体育锻炼的花样,就一条:跑步。给自己制定目标并坚持下来,形成牢不可破的规律。
终日静坐是万病之源,跑步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质。没有健康的体魄作为保障,一切准备做出的改变都是空中楼阁。

不求完美,放手去干

不管怎么样,先做了再说。许多人做事之前会顾虑很多,如果这样做不是最好的选择怎么办,如果这件事不适合我怎么办,如果不能成功只是浪费时间怎么办。能进行这样的思考固然是好事,但更多时候会让我们陷入犹豫不决、只思考不行动的怪圈。这个时候,不如先什么都不顾虑,想做的事情就做了再说,在行动中慢慢调整方向,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大多数问题是只有你真正去做了才会发现的,行动之前的空想没有太大的意义。

改变环境

认清自己真正的“舒适区”,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有些人总是跳不出自己的“舒适区”,但你想过没有,这所谓的“舒适区”是你真正喜欢的吗?是不是不愿走出安稳的被迫选择?是不是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所以不敢向前迈出一步?“心甘情愿”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大动力,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的“舒适区”。

建立正反馈

给自己足够的阶段性奖赏。为什么读书的时候,我们能坚持学习,通过考试;打网游的时候,我们能坚持打怪,实现升级,可面对自主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锻炼身体等等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很难坚持下来呢?究其原因,是这些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见成效,不像背几天书就能通过考试,打几个怪就能升一级一样,能在短期内看到切实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足够的阶段性奖赏,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让枯燥漫长的过程被成就感填满,每一个小小的成就感,都是不断坚持的动力。

学会拒绝,懂得取舍

不要让自己的工作、生活被没有意义的琐事占据。拒绝不想去的饭局、不想逛的街、不想聊的天,并不会让你失去真正的朋友。拒绝没有效率的杂事、建立简洁的工作模式,反而会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独立思考,坚持输出,哪怕没有意义

坚持思考,坚持输出。将学到的知识、自己的思考、动人的故事等等,所有你觉得有趣、有用的东西写下来。输出、输出、输出,通过这个过程,输入进脑海中的知识才能真正融入你的逻辑习惯于思维体系,为你所用。输出不仅能帮助你梳理、巩固知识,锻炼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出来还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坚持几个月,它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造轮子也是一种锻炼,不要觉得“前人已经做过,自己再做就没有意义了”。

投资自己

健康和智慧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不要吝啬在自己身上的投资。打个比方,很多人愿意给车买很贵的保险,却不给自己购买保险;愿意花大价钱去保养车,却不愿意花钱保养自己的牙齿。给自己的投资才是最超值的投资,试着把以前用在物品上的钱用在自己身上吧,花钱学习,花钱护理自己的身体,花钱为自己的将来购买一份保障,多爱自己一些,为自己而活。

关闭碎片信息输入阀门

  • 微信朋友圈关掉
  • 没用的APP卸载掉
  • 整理知乎上关注的话题、问题和人

了解自我

情绪低落会让人寻求短期快乐

为什么情绪失落时你很难再坚持为什么情绪低落更容易使你屈服于诱惑?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决定真的改善心情吗?遭遇挫折的时候自我批评和自我原谅哪个更有助于你重拾信心?你了解的解压方法有哪些?你有没有在幻想未来的自己,因为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会带来诱惑,让你一直拖延和不去做某些事。多项研究表明:情绪低落会使人更容易屈服于诱惑,不管你信还不信。其实这和压力勾起欲望机制相似,自我怀疑,焦虑,抑郁等我们可以称作情绪低落,也可以称作压力。压力就相当于是我们人体的应激反应,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我们的大脑会做出相应的指示来保护我们的人生安全。但那只是一部分,我们的大脑同样希望我们精神愉悦,压力来临之下,通过大脑的指令会促使我们机体分泌更多的压力荷尔蒙,这个压力荷尔蒙又会促使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我们称之为快乐因子。但多巴胺只是带领我们去追求快乐,却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快乐。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去选择打游戏?因为大脑得知我们不快乐时,会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只要你的大脑和某种奖励联系起来,你就会去选择这种方式。之所以会联系起来,是因为之前的经历告诉你它曾带给你快乐。再回到多巴胺上来,因为它只是引导你去追寻快乐,并不能让你感受快乐。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打完游戏后仍感内心空虚,甚至情绪比以前更差了。换句话说,这种方式是在逃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虚假希望综合征

你患有“虚假希望综合征”吗?当我们面对罪恶感、焦虑和压力感到倍受打击时,我们会想到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决定作出改变。研究表明:我们最容易作出决定的时候恰恰也是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比如暴饮暴食,熬夜追剧,疯狂购物之后,我们内心有些失落,觉得浪费了光阴。这时候我们似乎很喜欢下决定,决定做出改变,好像一下子就有了控制感和放松感,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犯错误的人,只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发誓改变会让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喜欢想象改变之后的生活,幻想改变之后的自己。不幸的是,就像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一样,改变的承诺也很少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切实际的乐观可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但接下来我们就会感到失落。作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作出改变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获得。当我们第一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取代最初决定改变时的良好感觉。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会再度引发曾经的罪恶感、抑郁和自我怀疑,而承诺改变的情绪慰藉作用也消失了。这时,大多数人会彻底放弃努力。只有当我们感觉失控,需要再次拥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发誓作出改变。于是,这个循环又开始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虚假希望综合征”。

悦纳自己

尝试与自己对话如果你认为提升意志力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狠一点,这么想的或许不止你一个,但是,你错了。众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如果你遭遇挫折或失败,请试着与自己对话,试着包容自己,自我谅解。因为当遇到挫折时你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怎么安抚这种感觉,应该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试着包容接纳自己,而不是负有极强的罪恶感,自我批评,怎么恶狠狠的逼自己长记性。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批评反而会削弱自控力,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一样,它会让你立刻寻求安慰,比如疯狂购物,陷入游戏无法自拔。所以再难的时候,请试着原谅自己,因为自身的对抗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情况。

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策略:让大脑不再产生压力反应虽然很多流行的解压方法没什么用,但有些策略的确管用。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有效和无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因为它们不像释放多巴胺的物质那样让人兴奋,所以我们往往低估了它们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忽略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起作用,而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下一回,当你面对压力,即将作出缓解压力的承诺时,可以考虑尝试一下更有效的解压方法。

不要让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

你是否经常幻想着未来美好的自己,来妥协现实当中自己的不完美。你总想着,以后会变好的。因为未来的自己带有不确定性,这边充满了诱惑,它让你变得拖延,变得有借口。从而忽视现在需要努力,需要付诸实践的自己。如果我们真的指望未来的自己能这么好,我们确实可以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做好所有的事。但更典型的情况是,当我们到了未来,理想中“未来的自己”却不见了,最后作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即便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自控力,我们仍然愚蠢地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面临冲突。“未来的自己”会被你一直推向未来,就像“天降救星”一样,在最后的时刻出现,拯救那时的自己。所以不要让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试着安排自己的生活,让它变得有节奏,内心安宁就好,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要总找主观原因

一个人的状态会越来越糟糕,本质上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持续的给予他负性的反馈。
现在的很多人特别热衷于“时间管理”“个人提升”,殊不知这些所有的尝试,在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要素的前提下,全部都是缘木求鱼,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痛苦,有的人觉得自己很拖延,有的人和周围的人际关系有问题,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潭死水毫无乐趣。他们也做了很多针对的这些问题的努力,比如去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学习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做那些能够让他们“快乐”的事情等等。但是迄今为止,他们的这些努力基本都是无效的。
至于原因,就要归结于一个基本要素——“情境管理”。
人是情境的产物。我们所有的认知和思维都会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我们不断地从外部情境得到反馈,不断地受到外部情境的暗示,不断地因为外部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境。
其实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隐含的“时空假设”。这种时空假设会随着我们当下的境遇不断地变化。但也会随着我们固化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而不断地“固化”。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床上玩游戏躺了两天,但如果你出去散散步5分钟,在这两种情境下,你的心理状态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躺在床上玩游戏时,你对世界的“时空假设”会越来越狭隘,你关注的、你想要的、你觉得和你有关联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当这种狭隘缩小到只剩下你和游戏这两个小小的“颗粒”时,你隐含的“时空假设”就等同于不存在了。这个时候你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周遭的一切好像都和你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你就没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你不想做,事实上处于这个情景下你除了继续打游戏也的确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因为在你现在的“时空假设”里,打游戏时唯一和你有联系的事情了。
你在一家公司上班,做了5年。工作内容没变化,人际关系没变化,自己的生活也没变化。于是在这5年的时间里,你对自己未来的“时空假设”就被固化和局限在这家公司、这个职位给你的自我认知中。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丧失了锐利”“磨平了棱角”,本质上是因为在你的时空假设里,世界就只有这么大了。
不管你主观上、或是通过互联网看到多么大的世界,你的潜意识也不会相信——因为在你的时空假设里和你有关系的就只有这么一点大的世界,在你固化的生活情境之外的一切,你潜意识里都认定了那些和你没有关系
有些人在一家固定单位工作了好多年,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他们也很想做出改变和突破,也想做出新的尝试,但总是不敢,也总是迈不出那一步。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并没有把那个更大的世界当成是属于你自己的“时空假设”。
如果一个人的时空假设是苍白的,狭隘的,渺小的,那么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无聊、无趣、和无意义的。当这个人的时空假设里连他自己都没有了的时候,他就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抑郁也就因此而生了。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时空假设”都是隐含在潜意识之中,所以这从未引起过我们的重视。但事实上它又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地图。我们会通过不断地经历和成长,不断地修正和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地图。
很多人会说,人的确是会受到情境影响,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受到外部情境的限制。更成熟的态度是,令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强,令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境,而不是受到情境的干扰。我们理解“时空假设”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为了令我们能够超脱情境的限制,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为情境所影响。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心智需要在健康的、且能够给予我们正性反馈的情境下,才能培养为健康的。就像一个小孩子,他需要先经受父母的呵护和照顾,逐渐拥有健康的心智和体魄之后,他才能够接受高强度的锻炼,成为一个强者。我们处理自身和情境的关系也是同理。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受有意识的对于情境影响的认知训练,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凭借自己的认知和意志力去对抗情境的影响。
更成熟的做法是,先有意识地改变我们的外部情境,令情境多数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正性的反馈,我们处于一个舒服而健康的生活情境中时,才能能够将我们的“时空假设”固化为是健康的,然后我们才能够用我们这个健康的、稳固的时空假设,去驾驭环境。
怎样将我们的生活情境改造为健康和舒服的?

  • 拓展生活情境的丰富性,多尝试新的生活。
  • 远离总会给你带来负性反馈的生活情境。
  • 创造能够给你带来正性反馈的情境,并尽可能的将他们固化下来。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eiyinfu/p/10272826.html

[抄]人是怎么废掉的相关推荐

  1. [转]【人是怎么废掉的?】

    作者:曾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07087/answer/3219133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 ...

  2. 和 IT 同仁共勉:人是怎么废掉的

    一.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 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 ...

  3. 拳王虚拟项目公社:普通人是怎么废掉的?

    1.想法很多,但只是想想的人,容易废掉.也想当博主拍volg!可是拍摄好麻烦,剪辑好累.想当微博大咖被很多人点赞鼓励!欸,不知道写什么,好废脑子.嗯!看完这篇文章我以后也要像这样努力改变!推出界面,打 ...

  4. 为什么你不想学习?只想玩?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废掉的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子,还是你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上学的时候总有很多光辉历史,学年名列前茅,或者单科目大佬,但是虽然慢慢地长大了,你开始懈怠了,开始废掉了... 什么?你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 ...

  5. 微软新员工吐槽:技术含量一般,好后悔拒绝了阿里,感觉要废掉

    在互联网论坛社区,一名刚入职微软半年的新员工吐槽称:应届生去微软的azure,感觉技术含量一般,日子过得太轻松了,当初校招拒绝了阿里,现在好后悔,半年不到又不能跳槽,北邮人论坛上说年轻过的太轻松迟早要 ...

  6. 废掉一个程序员最好的方法,让他忙碌着,忙碌到没时间思考

    文|洪生鹏,来自|爱开发 01 好友老张最近又跳槽了,薪资比之前翻了一番,电话里说要请我们吃饭,印象中老张几乎是一年一跳.老张是一名java程序员,工作6年已经跳槽4次了.加上这次算5次了. 对于程序 ...

  7. 别让自己变为一个废掉的程序猿

    零,题记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标志是什么? 有人说是无所事事,终日啃老;有人说是沉溺游戏,卧床不起;可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下一个废掉的人,刚好是看似勤奋忙碌的你. 一,沉浸在舒适区里,每天做着无效的努力 前 ...

  8.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

    1 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之前的我并不相信人会这么轻易地堕落,直到 ...

  9. 废掉一个产品经理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天天画原型

    最近有朋友向我抱怨:回顾两年产品生涯,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忙着画原型,Axure倒是用的更顺手了,其他一点长进都没有. 很多同学都会陷入这种看似很忙很充实的工作节奏,实则没有成长. 产品经理,一直闲 ...

最新文章

  1. Android进程级别
  2. centos7.2下安装mysql5.7数据库
  3. 有些小银行利息高,非常受欢迎,为什么不在全国开网点?
  4. 11g oracle xe启动_详解Oracle等待事件的分类、发现及优化
  5. tp框架中引入php文件,Laravel框架及ThinkPHP框架超级简单的公共文件引入(保留变量)...
  6. Linux: Apache 安全设定
  7. SpringBoot 工程目录 整合mybatis-neo4j(注解类型)
  8. k8s核心技术-Pod(调度策略)_影响Pod调度(资源限制和节点选择器)---K8S_Google工作笔记0025
  9. 苹果承认使用谷歌云存储 iCloud 数据,但确保无隐私问题
  10. 艾伟_转载:Cookie是什么?用法是怎样?与SESSION有什么区别?(二)
  11. c语言创建json串,Jquery通过JSON字符串创建JSON对象
  12. 软硬负载之间的对比及优缺点
  13. Java中File类的separator属性
  14. (7)数据结构-基本队列实现
  15. 8086汇编语言(一) 汇编语言源程序
  16. 计算二叉树叶子结点个数 C/C++
  17. 讯飞语音转写json结果格式化,提取文字(基于python)
  18. Ubuntu零基础教学-Ubuntu下如何创建.txt记事本文件
  19. 泰坦尼克号乘客生存情况分析之第二部分特征工程
  20. 【电脑办公软件】万彩办公大师教程丨TextDiff文本比较工具

热门文章

  1. SYSTEM表空间过大问题
  2. 【DotNet加密方式解析】-- 好文收藏
  3. 关于ASP.NET与CLR相互关系的一些总结
  4. 执行NET 命令无法使用超过20个字符的组名或用户名
  5. loadrunner协议选择
  6. Android 中Base64的操作
  7. pyspider抓取数字货币价格bitcoin
  8. 数据分析工具测评!被Excel打过的“耳光”,现在可以还回去了
  9. 帆软报表插件开发之fine-decision中的LogInOutEventProvider扩展
  10. HTML限制输入个数,如何使用CSS(或jQuery,如果需要)限制输入HTML输入的字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