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分为 6 个等级:

  • Level 0:人工驾驶,无驾驶辅助系统,仅提醒。

  • Level 1:辅助人工驾驶,可实现单一的车速或转向控制自动化,仍由人工驾驶(如定速巡航、ACC)。

  • Level 2:部分自动驾驶,可实现车速和转向控制自动化,驾驶员必须始终保持监控(如车道中线保持)。

  • Level 3:有条件自动驾驶,可解放双手(hands off),驾驶员监控系统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 Level 4:高级自动驾驶,可解放双眼(eyes off),在一些预定义的场景下无需驾驶员介入。

  • Level 5:全自动驾驶,完全自动化,不需要驾驶员(driverless)。

二、自动驾驶基本原理

关于自动驾驶的基本原理,需了解三大关键词:传感器、数据融合(Data Fusion)、100%安全性决策。

1、传感器

自动驾驶需要的传感器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

1.1、摄像头

摄像头是自动驾驶必备的传感器,包括前视、后视和 360 度摄像系统,后视和 360 度摄像头主要提供 360 度外部环境呈现,前视摄像头主要用于识别行人、车辆、道路、交通标志等。

1.2、雷达(RADAR)

自动驾驶需要多个雷达传感器,其功能是无线探测和测距,主要用于盲点检测、防碰撞、自动泊车、制动辅助、紧急制动和自动距离控制等应用。目前的雷达系统主要基于 24GHz 和 77GHz,相较于 24GHz,77GHz 在测量距离和速度时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高的角分辨率,且还具备天线尺寸小、干扰小等优点。

1.3、激光雷达(LiDAR)

LiDAR,即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它是一种基于激光的系统,除发射器(激光器)外,系统还具备高灵敏度的接收器。LiDAR 主要用于测量静止和移动物体的距离,并通过处理提供所检测物体的三维图像。

LiDAR 应用于自动驾驶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克服在雨雪、雾、温度等环境影响下识别较远距离的物体,同时,这玩意成本太高,目前不适合汽车领域的大规模部署。

2、数据融合(Data Fusion)

数据融合就是将不同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数据进行智能化合成,实现不同信息源的互补性、冗余性和合作性,从而做出更好、更安全的决策。比如摄像头具有分辨颜色(识别指示牌和路标)的优势,可易受恶劣天气环境和光线的影响,但雷达在测距、穿透雨雾等有优势,两者互补融合可作出更精确、更可靠的评估和判断。

3、100%安全性决策

一旦出现交通事故,重则导致人身伤亡,因此,自动驾驶对技术安全的要求相当苛刻,需实现接近 100%的安全性。

简而言之,自动驾驶就是通过传感器收集全面的环境信息,再对信息融合处理,并作出接近 100%安全性决策。

目前多数人所谈的自动驾驶,都是基于汽车本地端的传感器、数据融合来实现决策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单凭本地端实现的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

当汽车横穿十字路口时,自动驾驶能预知从左侧高速驶来的大卡车吗?

由于易受雨、雪、雾、强光等环境影响,摄像头能始终准确识别指示牌和红绿灯吗?

再举一个例子。

当自动驾驶在高速路上以 130 公里 / 小时行驶时,摄像机 / 雷达融合无法安全地检测到前方超过 120 米距离外的停车,这将触发超过 5 米每平方秒的紧急制动,这是无法接受的。

总之,道路环境异常复杂,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本地传感系统受限于视距、环境等因素影响,要实现 100%安全性,自动驾驶需要弥补本地传感器所欠缺的感知能力。

简单的理解,本地传感系统让汽车实现了“眼观六路”,但自动驾驶还需要“耳听八方”。

这就需要 C-V2X 闪亮登场。

三、C-V2X 能做什么?

C-V2X,C 即 Cellular,V2X 就是 vehicle-to-everything,指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它是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

C-V2X 指从 LTE-V2X 到 5G V2X 的平滑演进,它不仅支持现有的 LTE-V2X 应用,还支持未来 5G V2X 的全新应用。它基于强大的 3GPP 生态系统和连续完善的蜂窝网络覆盖,可大幅降低未来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部署成本。

与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不同,我们可以把 V2X 视为一种无线传感器系统的解决方案,它允许车辆通过通信信道彼此共享信息,它可检测隐藏的威胁,扩大自动驾驶感知范围,能预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C-V2X 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

C-V2X 能做什么呢?还是继续举例吧。

如上图,道路前方弯道处停有一辆抛锚的汽车,但由于正好处于弯道,汽车本地的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无法检测到,眼看一场车祸正要酿成悲剧。

幸运的是,我们有 V2X。

V2X 通过通信网络共享信息,具有“耳听八方”的能力,此时汽车显示屏上会提示前方有车辆,并启动减速和转向,安全通过。

再来一个案例。

如上图,前方的大卡车挡住了视线,而对面正驶来一辆汽车,此时要超车,毫无疑问是非常危险的。

当驾驶员刚打左转灯准备超车时,V2X 通过显示屏立即提示,前方有来车,不能超车…

直到危险解除后,才顺利超车,安全通过。

四、C-V2X 技术简介

V2X 主要包括 V2N(车辆与网络 / 云)、V2V(车辆与车辆)、V2I(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和 V2P(车辆与行人)之间的连接性。

2015 年,3GPP 在 Rel. 14 版本中启动了基于 LTE 系统的 V2X 服务标准研究,即 LTE-V2X,国内多家通信企业(华为、大唐、中兴)参与了 LTE-V 标准制定和研发。2016 年 9 月,首版涵盖了 V2V 和 V2I 的 V2X 标准发布;2017 年 6 月,进一步增强型 V2X 操作方案发布。

在 Rel. 14 中,V2V 通信基于 D2D( Device-to-Device)通信,其为 Rel.12 和 Rel.13 版本中的 Proximity Services (ProSe) 近距离通信技术的一部分。新的 D2D 接口被命名为 PC5 接口,以实现可支持 V2X 要求的增强型功能,这些增强型功能包括:支持高达 500Km / h 的相对车速、支持 eNB 覆盖范围内的同步操作、提升资源分配性能、拥塞控制和流量管理等。

在 Rel. 14 中,LTE-V2X 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通过 PC5 接口点对点通信(V2V)和通过 LTE-Uu 与网络通信(V2N)。

基于 PC5 接口的 V2V 通信也包括两种模式:管理模式(PC5 Mode 3)和非管理模式(PC5 Mode 4),当网络参与车辆调度时称为管理模式,当车辆独立于网络时称为非管理模式。在非管理模式下,基于车辆间的分布式算法来进行流量调度和干扰管理;在管理模式下,通过 Uu 接口的控制信令由基站(eNB)辅助进行流量调度和干扰管理。

C-V2X 还将持续平滑演进到 5G V2X,将对功能进一步增强,以支持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V2X 服务。

除了 PC5 和 Uu 接口,C-V2X 技术构架还包括 V2X 控制功能、边缘应用服务器和 V2X 应用服务器。

C-V2X 技术构架,来源 ngmn V2X 白皮书

V2X 控制功能(V2X control function)位于核心网,其为实现 V2X 通信向 UE 提供必要的参数以执行相关网络动作。

V2X 应用服务器可部署于网络之外,由车企、移动运营商或第三方来运营,从而跨运营商跨车厂,这也解决了过去车企担心的依赖 C-V2X 会导致自动驾驶业务被电信运营商所控制的问题。

边缘应用服务器靠近数据源部署,解决了时延和网络负荷问题,将在许多 V2X 用例(比如实时高清地图更新等)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为何自动驾驶需要5G

目前基于 LTE 的 V2N 已经覆盖了很多车联网用例,比如交通信息提示、地图更新、OTA 固件更新。未来 V2V 和 V2I 将广泛应用于车联网的低时延、远距离通信场景。

你可以将 C-V2X 看成是连接 V2N 和 V2V/V2I 的粘合剂,其依托于成熟的蜂窝网络生态,随着 4G 向 5G 的技术演进,将在未来自动驾驶领域发挥关键的作用。

1、5G的速度是最大的优势

基于 5G 近实时的高清视频传输,V2N 和 V2V 互补(V2N2V),如前所述,让自动驾驶不仅能“眼观六路”,还能“耳听八方”,实现 100%安全性。

2、5G 网络切片技术提供始终如一的 QoS 保障

与互联网“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不同,网络切片可提供始终如一的低时延和高速率服务保障,这对于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自动驾驶领域尤为关键。比如,当汽车行驶于网络拥塞区域(比如演唱会、体育场附近),网络切片技术仍然能优先保障汽车通信的高速率和低时延性能。

网络切片 vs 无网络切片性能监控

3、边缘计算是自动驾驶的未来

5G 核心网控制面与数据面彻底分离,NFV 令网络部署更加灵活,从而使能分布式的边缘计算部署。边缘计算将更多的数据计算和存储从“核心”下沉到“边缘”,部署于接近数据源的地方,一些数据不必再经过网络到达云端处理,从而降低时延和网络负荷,也提升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

这对于时延要求极高、数据处理和存储量极大的自动驾驶领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对于靠近车辆的移动通信设备,如基站、路边单元等或均将部署车联网的边缘计算,来完成本地端的数据处理、加密和决策,并提供实时、高可靠的通信能力。

是的,自动驾驶需要 5G,但说到最后,对于 5G 自动驾驶,挑战在哪里?

想到了两点:

挑战一,网络频繁切换

5G 无线频率更高、覆盖范围小,未来城市的每个灯柱或将就是一个小基站,必然会带来基站间频繁切换的问题而影响自动驾驶能力,怎么破?

C-RAN(Cloud RAN)构架可大幅降低切换开销。

挑战二,天线怎么安装

今天的 5G 手机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天线太多,手机空间太小。未来的汽车也将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掐指算一下,未来的汽车将有多少无线系统?LTE V2X(5.8-5.9GHz)、卫星定位(1.57GHz,1.1-1.2GHz,1.6GHz)、蓝牙(2.4GHz)、WIFI(2.4GHz,5GHz)、3G/4G 网络(700MHz-2.6GHz)、雷达(76-77GHz)、5G NR(3.3-4.9GHz、6-80GHz)、无线充电等等。

这么多天线系统,在安装时必须考虑汽车的挡风玻璃、金属壳对无线信号的衰减影响,怎么破?

目前还没有成套的解决方案,但是可以预期的是,不久的将来,新材料天线、与车体集成的天线将应运而生,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简单谈谈5G/C-V2X技术与自动驾驶的关系相关推荐

  1. 一场“交通进化”将至: 5G带给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哪些升级?

    来源 :腾讯科技 作者:李俨 美国高通公司技术标准高级总监 5G时代已经来临,走向商用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腾讯科技联合优质科技CP以及行业专家推出"5G局中局"系列文章,为你解读5 ...

  2. 5G车联网技术对自动驾驶的赋能

    浅谈5G车联网技术对自动驾驶的作用 当前我们整个社会正处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阶段,5G的诞生将会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从技术的角度看5G,它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无线技术和网络 ...

  3. 数字孪生技术在自动驾驶测试领域的应用研究概述

    来源:汽车测试网 作者:王庆涛 周正等 摘 要: 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自动驾驶测试领域的应用.旨在构建高度开放的数字孪生自动驾驶测试平台,结合仿真测试工具.通信设备.真实测试车辆等功能单元,形成丰富的测 ...

  4. 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感知与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论文研读--Deep Learning Sensor Fus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 Perception and Localization: A Review 深度学习传 ...

  5. 安霸Alberto Broggi :计算机视觉技术驱动自动驾驶的发展 | 2019 AI+智能汽车创新峰会...

    雷锋网新智驾按:4 月 18 日,雷锋网新智驾联合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9 AI+智能汽车创新峰会",本次峰会作为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同期活动之一,邀请到了来自学 ...

  6. 安霸Alberto Broggi :计算机视觉技术驱动自动驾驶的发展 | 2019 AI+智能汽车创新峰会... 1

    雷锋网新智驾按:4 月 18 日,雷锋网新智驾联合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9 AI+智能汽车创新峰会",本次峰会作为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同期活动之一,邀请到了来自学 ...

  7. 计算机应用飞机自动驾驶,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自动驾驶空中失效的影响分析与决策...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自动驾驶空中失效的影响分析与决策 (5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9.9 积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自动驾驶空中失效 ...

  8. Apollo进阶课程 ⑥ | 高精地图与自动驾驶的关系

    目录 1)高精地图与自动驾驶 2)什么是高精地图 3)高精地图与导航地图 4)高精地图---无人驾驶的核心基础模块 5)高精地图与定位模块的关系 6)高精地图与感知模块的关系 7)高精地图与规划.预测 ...

  9. 自动驾驶系统关系与自动泊车原理

    自动驾驶系统关系与自动泊车原理 自动驾驶系统关系 图1. 自动驾驶系统关系 2.关键算法解析--自动泊车 图2. 关键算法解析--自动泊车 外侧转角α和内侧转角β如下关系式 后轮内侧转弯半径R1,后轮 ...

最新文章

  1. 如何用 TensorFlow 实现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2. java变量初始化0.00
  3. 多核 CPU 和多个 CPU 有何区别
  4. boost::mp11::mp_set_difference相关用法的测试程序
  5. 关于编译错误 fatal error C1083: Cannot open precompiled header file
  6. 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靠什么去滋润
  7. JavaFX UI控件教程(二十八)之UI控件的自定义
  8. android画布缩放 移动demo,Android:画布无法缩放
  9. 北大OJ(POJ 3237)鸡兔同笼
  10. (转)使用Spring配置文件实现AOP
  11. html ie浏览器写入内容,js在IE下创建本地文件,并读取内容
  12. socket编程学习笔记:关于TCP Test Tool的安装和使用
  13. Visual Studio下载安装编写C语言
  14. linux查看pci设备枚举,Linux 枚举PCI设备
  15. 用计算机算出身高,身高预测公式计算器靠谱吗
  16. 制作mac系统引导盘
  17. 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刷题--第五章.字符串的调整II
  18. 用旭日图展示数据的三种方法
  19. MPLS原理和配置实验
  20. No 和 Not 的区别

热门文章

  1. linux fpga通信,基于Linux的FPGA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2.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Body parameters cannot be used with form or multi-part encoding
  3. 使用HttpClient消费ASP.NET Web API服务
  4. c#泛型作为返回类型的写法
  5. Android下屏保程序的开发
  6. Android应用实现文件关联
  7. mysql设置停止二进制文件的操作_window下使用二进制文件对mysql数据库备份及恢复(再现用户操作)...
  8. winxp不加载oracle服务器,WinXP系统开机提示“windwos不能加载用户的配置文件”怎么办...
  9. oracle select 行数据_【赵强老师】什么是Oracle的数据字典?
  10. Maximum Subsequence Value CodeForces - 1365E(规律+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