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InvisibleUp
译者 | 弯月
出品 | CSDN(ID:CSDNnews)

Web3 不是去中心化。

虽然我觉得这一点很明显,根本不需要通过一篇文章来说明,但我也是迫不得已,因为突然之间各大科技巨头,比如 Reddit、推特和 Discord 等公司都决定全力以赴投入 NFT(非同质化代币),以实现“去中心化”。

尤其是 Reddit 让我特别生气。2020 年 5 月前后,Reddit 在/r/FortniteBR 和 /r/CryptoCurrency 上启动了“社区代币”系统,这两个子版块我从未访问过。根据某位 Reddit 开发人员的推文(现已删除),他们计划将 Reddit 的积分转换为这些社区代币。Reddit 的总体计划与这三大科技公司全力倡导的计划相同(推特似乎为上传的图像添加了 NFT 标签,而 Discord 在公众强烈抗议后搁置了他们的计划),所以我打算详细讨论一下他们关于此事发表的声明。

概括来说,Web 1.0 是一个伟大的去中心化前沿,而 Web 2.0 是许多有各种缺点的围墙花园,我同意这些观点。而如今 Reddit 加入“Web3”的大潮,声称希望通过分配基于以太坊的加密货币,将网站的投票权返还给用户。而我将在本文中揭穿他们的这些说法。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乘坐“网站时光机”回到 80 年代,也就是互联网诞生之时。当时,互联网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阵营:大学/军用 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与其他拨号调制解调器。

ARPANET(现代互联网的鼻祖)的设计明确考虑了网络冗余和路由灵活性。这样,即便重要城市或战略数据中心被摧毁,只要 A 点到 B 点之间存在路径(即使是通过无线微波连接),电子信息就可以传输。但这种网络有一些缺点,主要是各种文件共享服务(例如 Gopher、FTP 以及之后的HTTP)仍然需要依赖主机服务器。如果美国加利福尼亚遭到核武器攻击和/或入侵,你就无法访问斯坦福大学的任何文件。但与此同时,电子邮件、IRC 尤其是 Usenet 等协议的发展确保了互联网上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传输,从而在整个网络中建立了唯一的真实信息来源。

除了专业的 ARPANET 之外,还有一些技术黑客和专业公司也创建了电子公告板系统。但是,通常这些系统的管理员会在他们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程序,而其他计算机用户则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与之通信。两台计算机之间需要通过电话网络建立一对一的连接。这自然会引发一个问题:如果想与另一台计算机通信,就需要断开当前的连接,并拨通另一个号码。通常只有下载和重新上传重要的信息时,才会采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因此造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就像现在的 Web 2.0 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多种解决方法,其中之一就是 UUCP(Unix-to-Unix copy,UNIX之间的复制协议)。公共 UNIX 服务器连接到了一系列的服务器,因此你只需登录到公共服务器,就可以手动为消息指定传输路径,将其传输给特定的服务器或用户。早期的电子邮件地址为:www-beaver!teltone!dataio!holley。后来,互联网得到普及,任何服务器都可以自由连接到其他服务器,这种方法自然就被抛弃了。还有一种方法更受业余 BBS 运营商的欢迎,那就是 FidoNet。这种协议实现了 BBS 之间的消息和数据同步,无需承担通过同一地区内的专用根交换机进行长途通话带来的费用。

在远程提供中央服务之前,所有的这些早期的数据交换标准一起构成了互联网。随着时间的推移,BBS 被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所取代,你只需要拨打本地号码,就可以访问全球互联网服务,例如电子邮件、Usenet、万维网等。其中一些服务提供商发展壮大,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比如 AOL 提供了独特的内容、图形界面和围墙花园,而 Geocities(前身为 Beverly Hills Internet)迅速抛弃了除网络托管组件之外的一切。但最终,围墙花园一败涂地,取而代之的是不依赖于 ISP 的开放标准,如今的 ISP 都在努力维护和改进宽带基础设施,不再提供任何自家的服务。

案例研究:Usenet(分布式的互联网交流系统)

我们可以将 Usenet 看作 Reddit 的早期版本,因为它是一个拥有各种“新闻组”的网络。虽然 Usenet 的一个常见用途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新闻,但也被用于许多不同的在线社区,比如兴趣爱好或各个热门主题。如今,Usenet 的使用已经背离了最初的目的,甚至成为了盗版电影和软件的下载地。虽然如此,你仍然可以通过 Google Groups 浏览 Usenet 上的讨论,或通过 Eternal September 阅读新闻。

简单来说,你可以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将消息发送到新闻组服务器,然后就可以供全世界的用户随意查看了。你可以回复话题中的其他消息,或直接给帖子的作者发送电子邮件。评论展开来是树状的视图,与 Reddit 的评论系统非常类似。新闻组服务器可以选择托管某些新闻组,并定期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同步,以保持最新状态。Usenet 消息与如今的 FidoNet 系统也很类似。在我看来,这是当时设计非常精美的系统。

然而,Usenet 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良好的管理。Usenet 上的大多数新闻组都未经过审核,这在当时没问题,但后来各种劣质信息打破了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定。由于 Usenet 固有的去中心化特性,因此追溯并删除消息的工具的作用非常有限。虽然理论上系统版主可以发送取消消息,然后由 Cancelbot 等工具自动完成,但这在当时是有争议的,因为有人认为这侵犯了言论自由。另一种选择是有审核的新闻组,消息首先发送给新闻组管理员,经批准后再发布出来。

由于大型二进制文件的激增导致 ISP 关闭服务,还有垃圾邮件太多无法及时处理,最终导致 Usenet 基本覆灭。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涌现了大量有审核机制的留言板和博客,但这些网站最终被 4chan、Reddit 或Facebook 等社交媒体淘汰。

案例研究:IRC

IRC 的全名是 Internet Relay Chat(互联网中继聊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设计的即时消息协议。最初,该协议的目标是每个用户都可以访问同一个网络,但不久之后,社区的分裂导致出现了多个相互竞争的网络,例如 FreeNode(现在的 Libera Chat)、EFnet 和 IRCnet。个别较小的网络,比如 tilde.chat,至今仍然存在。

IRC 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同一个 IRC 网络中的多个服务器可以同步并托管相同的频道,并在服务器之间转发消息。你只需连接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后端就会选择合适的服务器转发消息。你可以连接到任何客户端,与当今复杂和/或专有协议相比,IRC 是一种简单且开放的协议。此外,根据需要附加机器人(保存消息供以后查看的机器人,因为 IRC 没有提供消息历史记录)也非常容易,因为这些只不过是经过特殊编程的客户端。

IRC(通常)只能发送文本消息,并且没有用户注册、消息回滚或其他聊天应用程序(如 MSN、Slack、Matrix 或 Discord)的强大机制。2003 年,随着新一代的应用程序出现,IRC 开始走下坡路,尽管至今仍然常用于开源技术社区和 Twitch.tv 聊天等服务的后端。

案例研究:IPFS

IPFS 的全名是 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这是一个中心化的协议。它解决了文档和文件只有唯一真实来源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允许任何人托管文件副本,以提供网络冗余。

IPFS 的工作方式有点笨拙,本质上是使用文件的哈希作为其永久地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IPNS 与 DNSLink 相结合就可以为 DNS 条目提供一个静态地址,改地址可以用来引用 IPFS 上的任何文件。

这个案例研究很简短,因为没有太多需要探讨。IPFS 就是托管文件。Neocities 支持该协议。让人意外的是,大多数 NFT 产品都托管在其上。唯一真正的问题是,当托管某个文件的所有主机都消失的时候,这个文件就丢失了,但这不是一个可以实际解决的问题。IPFS 本身很好。

Web3 的“去中心化”概念

上述,我们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了 20~40 年前的各种协议,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现在的情况。蓬勃发展的加密领域有一个概念: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布式自治组织)。Ethereum.org 形容说:“这是一个由其成员集体拥有和管理的互联网原生企业”。从表面上看,DAO 有点像工人合作社。

以太坊作为一种加密货币,主要作用是执行以太坊虚拟机上的代码。坦白说,这是一个奇怪的架构(基于栈,深度为1024,256 位字,这很奇怪),其状态可以在全球每个以太坊的矿工之间共享,其输入和输出是代币,包括同质化代币(以太币等)和非同质化代币两种。

通过智能合约将硬性规则存储到区块链上,就可以要求投票决定项目的所有投资。这里的投票(以及代码、资金和其他一切)都是完全透明的,而构成 DAO 的智能合约是不可变的。

我不打算在本文中讨论智能合约的优点及其陷阱(包括最大的 DAO, The DAO,由于代码错误而被黑客入侵并清除了资金,需要以太坊网络的硬分叉来拯救投资者),我觉得讨论实际的应用会更有趣。

案例研究:Decentraland

下面,我们来讲一个例子 Decentraland。这是一个 DAO,目标是创建虚拟世界(元宇宙)。

Decentraland 允许用户对生态系统内的各种政策和变量进行投票,例如添加新的可穿戴设备、分配给某些项目的拨款、市场费用、内容服务器等。此外,还有一个安全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拥有放弃现有合同,支持修正错误的合同的权力。

Decentraland 经营着一种名为 MANA 的同质化代币,用于所有系统内的交易。虽然使用 Snapshot 进行投票时不收取交易费用(即 gas 费用),但投票的权重取决于用户拥有的游戏代币数量。从理论上来说,拥有大量代币的老用户自然比新用户更重要,这个系统与标准加密货币中的所有权证明非常相似。

DAO 常见的投票结构是平方投票法,但并没有证据表明 Decentraland 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投票法是求出每个投票的平方作为货币,比如 1 票 = 1 美元,2 票 = 4 美元,3 票 = 9 美元,以此类推,目的是为了判断一个人的偏好程度,而不是单纯的二元是与否。如果每个投票者都拥有相同的票数,则这种投票法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将其与货币挂钩,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该系统的整个模型就是从人为造就的稀缺资源中获利。在 Decentraland 中,针对某块土地、衣服或其他东西的投票,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的数字字节,完全可以自由复制或扩展。我厌恶 NFT 的原因有很多,但尤其厌恶人为造就稀缺资源的概念,早在 NFT 问世之前,人为造就稀缺资源就通过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污染着数字世界,束缚着流行文化与草根艺术家。

我们的经济体系没有将自然视为恩赐给这个世界的礼物,需要负责任地使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可持续性,而是将其视为可被开发至极限的资源。为了增强互联网产品的价值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无节制的能源需求,最终都是灾难性的,对人类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回报是否大于投入。

显然,Decentraland 没有抛弃这种理念。如果 DAO 不能从平台交易中获得足够的利润来维持经营,那么Decentraland 服务器本身也运行不下去。此外,当然所有的投票都由Decentraland 中受益最多的人决定,他们并不关心投票机制是否公平,他们更愿意投票给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财富的选项,因此必然会造就一个既不平等也不公平的虚拟社会。

所以,我认为,Decentraland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平台,但受早期主流平台的影响,其本身具有固有的层次结构。从本质上来看,Decentraland 只是一个网站,只不过带有一系列管理者。该系统没有使用区块链,而是使用了存储在 Decentraland 服务器上的企鹅俱乐部货币或 Steam 钱包的现金,而且拥有公司内部强制执行的书面合同,除此之外,它与其他系统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 Decentraland 的服务器关闭,则其上的任何东西都将失去价值,而且其上的任何东西在这个生态系统之外都没有价值。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这是去中心化。

案例研究:Reddit 社区积分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 Web3 与社交媒体网站的发展趋势。

Reddit是一个类似于 Usenet 的集中式系统,与去中心化有着明显的不同。Reddit 托管了各个 subreddit,并提供管理工具,既支持赞成/反对的形式,也支持 subreddit 的管理。Reddit 严格禁止操控赞成/反对投票,而且网站管理员有工具可以禁止这种行为。因此,subreddit 社区完全由用户来决定哪些是最佳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放到最前面显示,而无论这些内容来自临时的匿名用户还是活跃的成员。这是 Reddit 的基础,而且到目前为止运转良好。

然而,随着社区积分的引入,Reddit 声称是为了让社区成员成为“最喜欢的社区的主人”,就像股东拥有公司的股权一样。积分只是衡量声誉的标准,也是炫耀“财富”的一种方式,比如用于投票,或使用徽章、表情符号、GIF 等福利。投票是不具约束力的公投,计算方式有两种:一人一票,或者每个积分一票。投票时不消耗积分。每四周 Reddit 网站会为每个用户发布一份列表,其中记载了他们获得的积分。使用每个积分一票的投票方式,该列表上的积分就会发生变化。

很明显,Reddit 连远程去中心化都称不上。而对于 Decentraland,则众人说法不一。在 Reddit 的系统中,你甚至不能给新的管理者投票。当然,你也不能建立一个自己的subreddit 服务器,然后托管一个社区;或者从 Reddit 主网络中建立分叉,自行建立一个单独的 subreddit;也不能摆脱 Reddit 管理员。无法否认,Reddit 是一家需要盈利的企业,只不过人们有一种错觉,才会购买虚假的互联网积分。

推特和 Discord 的情况也差不多。二者也不是去中心化,除非它们允许第三方客户端使用相同的协议连接到第三方服务器。
Web3 不是去中心化。任何依赖于某个组织的系统都不是去中心化的。这些系统的目标无外乎是为所有者创造利润,因此都不是去中心化的。所以,我们可以不要假装它们是去中心化了吗?

参考链接:

---------------------
作者:CSDN资讯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csdnnews/article/details/122452835?spm=1000.2115.3001.5927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内容解析By:CSDN,CNBLOG博客文章一键转载插件

[转]Web3 是去中心化的“骗局”?相关推荐

  1. Web3 是去中心化的“骗局”?

    作者 | InvisibleUp 译者 | 弯月 出品 | CSDN(ID:CSDNnews) Web3 不是去中心化. 虽然我觉得这一点很明显,根本不需要通过一篇文章来说明,但我也是迫不得已,因为突 ...

  2. NFT + DeFi ,Web3.0去中心化网络时代的下一个风口?

    前言: 对于区块链世界来说,2020是非常重要的一年,ETH 2.0来临,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兴起.衰落及再次回暖,以及PayPal等机构入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DeFi项目中,一直默默稳定崛起的 ...

  3. 微软:警惕 Web3 和去中心化网络中的“冰钓”威胁

     聚焦源代码安全,网罗国内外最新资讯! 编译:代码卫士 微软提醒称,随着区块链和 DeFi 技术强调将安全性构建到去中心化 web 早期阶段的需求激增,警惕 Web3 中出现的威胁,包括"冰 ...

  4. 【ArchSummit】Web3.0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技术剖析

  5. SocialFi 何以成就 Web3 去中心化社交未来

    GameFi .NFT 的热浪不断--Web3 时代崛起的新星除了游戏.金融以外,你想到社交了吗? 随着 DeFi 的发展,区块链开发者们对 Web3 和去中心化理念的理解越发清晰和深刻,Social ...

  6. J9数字论:区块链+DAO3: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

    Web3的去中心化,实质上在追寻一种极度的平等,这也是越来越多人被其吸引参与的根源之一. 然而技术的平等,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平等,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每个人的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毫无疑问,某些 ...

  7. CESS 测试网上线!首个提供多元应用场景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

    频繁的骚扰电话,不明所以的诈骗短信-日常生活中隐私泄露问题无处不在,谁泄露了个人隐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上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 ...

  8. 从“语义网”到“去中心化”,Web3.0到底是个啥?

    什么是Web3.0,为什么近两年这个概念又再一次火出了圈,但凡A股上市公司正在做或者准备做的业务与它沾上边,总会有那么几次异动. 这个概念到底是金融市场布下的骗局,还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在大家的眼 ...

  9. Minima:为什么 Web3 需要完全去中心化

    我们邀请了来自Minima的Jonathan MacDonald关于 Web3 的话题来谈论 Web 3,他建议只有在完全去中心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而加密世界还没有 – 还没有! 他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 ...

最新文章

  1. tsp问题 python_ortools tsp问题
  2. 第十五周程序阅读-范型程序设计(6)
  3. 关闭antimal_i wanna be the brown animal键位怎么操作玩法攻略
  4. BERT在多模态领域中的应用
  5. 假如 Go 能说话,听听 GMP 的心声
  6. Jmeter中的变量(三)
  7. Android检测网络是否正常代码!
  8. ios tabtar 使用方法_Appium界面自动化测试(13)(iOS/Python):元素定位及操作
  9. 赵学军: 理想主义者的下一城
  10. 极客时间_算法训练营(代码实现汇总)
  11. 贵州大学计算机网络试题,贵州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doc
  12. 运动目标检测的四种方法
  13. 基于layui 下拉多选 三级联动省市区demo
  14. 从链家爬取北京各区二手房房价进行分析并实现数据可视化
  15. 指纹识别-传感器原理
  16. wps打开服务器文件很慢,wps打开速度慢怎么办-wps打开速度慢解决方法 - 河东软件园...
  17. java禅道_使用Java+Excel统计禅道上问题处理情况
  18. java集合框架学习笔记
  19. CAN节点报文丢失超时时间检测CANoe自动化脚本实现
  20. 犹豫许久还是在 CSDN(程序员之家) 开通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

热门文章

  1. 【配置文件】大家来谈谈这个log4j到底有什么用?
  2. 如何预热Web API,减少初次执行时间
  3. Win11推送加速!
  4. 如何在 Docker 环境下自动给 .NET 程序生成 Dump
  5. .NET Core 基于 Grafana Loki 日志初体验
  6. 使用SQL Server分区表功能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
  7. .NET 中依赖注入组件 Autofac 的性能漫聊
  8. 企业级精致 Blazor 套件 BootstrapBlazor 介绍
  9. 重学ASP.NET Core 中的标记帮助程序
  10. Source Generator:C# 9 将迎来编译时元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