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只要够大

就够震撼

超模君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2020年最奇葩论文,打假网站看了都无语,原来外国人更擅长中医》,里面讲到的那篇奇葩论文,可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竟然还发在了1区TOP刊!

论文论证了新冠肺炎爆发是上天注定的,而佩戴软玉护身符可以预防新冠......

虽然这篇论文越读越荒谬,但人家在逻辑上实现了完美自洽。更神奇的是,无论你再怎么感觉到荒诞,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而且人家论文发表程序正当。

对于发一篇SCI磨3年的人,简直想直接抱大腿求秘笈,不能不研究门道。

还别说,超模君翻()阅()群()书()后真发现了诀窍!(特别声明:下文是为了警示,可不是为了教人钻漏洞)

不走寻常路

1996年,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很好奇:

假如他在一篇论文中错误地使用一些科学和数学术语,整理成一篇宏伟但完全荒谬的论文,使审核编辑的观念“不明觉厉”,然后把它发表出来会出现什么结果。

出于以上好奇,他故意写出了愚蠢的论文《超越边界:迈向量子引力学的变革诠释学》,结果《社会文字》期刊(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竟然在未经同行评议的情况下决定刊登它。

此后不久,索卡尔亲自揭穿了这个科学骗局,这件事沦为了业界笑柄。

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吃瓜在前线的《纽约时报》立即把这个“笑话”刊登在自己的头版,随即它像一场大火一样蔓延到西方各大媒体的头部版面。整个知识界都轰动了,原来论文还可以这样写!

按说出过这样的事,以后关于论文的审核应该更严谨才是。

但是鲁迅他老人家诚不欺我,“只要你想钻漏洞,三丈厚的城墙也有蚂蚁帮你钻”。

鲁老师,对不住

双胞胎博士

索卡尔事件刚过去没几年,又发生了The Bogdanoff Affair(波格达诺夫事件)。只不过,波格达诺夫事件的主人公双胞胎——伊戈尔·波格达诺夫(Igor Bogdanoff)和格里奇卡·波格达诺夫(Grichka Bogdanoff)可没有索卡尔那么“高尚”。

伊戈尔·波格达诺夫和格里奇卡·波格达诺夫是数学物理学家,除此之外,这对双胞胎还是法国的电视明星。

如果你认为五官可以代表三观,那么请你记住这句话。

1949年,双胞胎兄弟出生于加斯科涅的一座城堡中,他们自称是俄罗斯和奥地利贵族的后裔,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年轻的时候,他们在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应用数学。

毕业后,两个人一起制作了科学电视节目“Temps X”(“ Time X”),亲自担任编剧、制作人和主持人。这一节目获得巨大成果,两个人凭借着帅气的外表和聪明的头脑圈得大量粉丝,并获得“爱因斯坦兄弟”的美誉。

除了是荧屏明星之外,波氏兄弟还是作家,主要写科幻小说。在1991年,他们与法国哲学家让·吉顿博士合作出版了畅销书《上帝与科学》。双胞胎兄弟在这本书中自称为博士,但他们并不是。

《上帝与科学》

《上帝与科学》出版后,弗吉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特林·轩恩·唐(Trinh Xuan Thuan)博士起诉他们剽窃。唐博士声称波氏兄弟抄袭了他1988年的著作《秘密旋律和人类》中的文章。

兄弟俩反驳,认为唐博士的内容是从吉顿博士早先的的著作中“借”来的。根据后来波氏兄弟提供的文件,此案最终于1995年在庭外和解。

奇怪的是,大约在《上帝与科学》出版后不久,波氏兄弟渐渐销声匿迹了。

直到2002年,吃瓜在前线的《纽约时报》用头版刊登了“波格达诺夫事件”,人们才终于知道,原来这对当年四十岁的双胞胎是去攻读博士学位了。

波格达诺夫事件

波氏兄弟先是在法国波尔多大学读了两年应用数学,接着转学去了法国著名的布尔戈尼大学,研究理论物理。

直到1999年6月26日,弟弟格里奇卡以最低档成绩勉强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哥哥伊戈尔则未能通过答辩。但是,答辩委员会决定,如果他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可以再试一次。

在以后的两年中,波氏兄弟在理论物理刊物上发表了5篇论文。2002年7月8日,哥哥也如愿以偿地获得法国布尔戈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这本来算不得一件大事,毕竟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伊戈尔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却引起了同行前辈的注意,并且掀起了数学物理学界的一场大讨论。

大约在2002年10月22日,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学家马克·尼德麦尔给自己的物理学同道们(其中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泰德·纽曼)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透漏了双胞胎兄弟通过垃圾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内幕。

泰德·纽曼又把邮件发给了美国数学物理学家约翰·拜艾兹(John Baez),拜艾兹一读兄弟俩的论文就怒了:

约翰·拜艾兹

“我向您保证,即使我从事拓扑量子场论,并且知道它们所使用的几乎所有术语的含义,波格达诺夫的论文对我来说都是胡说八道。他们的期刊文章使问题更加明确。您可以轻松获取这些内容,因为它们被附加到包含这些内容的PDF文件中。有些部分似乎几乎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越仔细地阅读它们,它们就越没有道理...最终我要么开始大笑,要么就头疼。”

很快,双胞胎的论文就在物理学的圈子里火了,他们的论文被扒了出来。

双胞胎兄弟的论文名录如下:

Grichka Bogdanov和Igor Bogdanov,时空初始奇点的拓扑场论,古典引力和量子引力18(2001),4341-4372。

Grichka Bogdanov和Igor Bogdanov,《普朗克尺度的时空度量和KMS条件》,《物理学年鉴》,295(2002),90-97。

Grichka Bogdanov和Igor Bogdanov,《普朗克尺度的KMS时空》,Nuovo Cimento,117B(2002)417-424。

伊戈尔·博格达诺夫(Igor Bogdanov),“惯性的拓扑起源”,捷克斯洛伐克物理学杂志,51(2001),1153-1236。

同专业的朋友可以找到论文看看

同行前辈看了之后纷纷表示: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

在双胞胎博士的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学术语”(不止关于宇宙大爆炸前),不是物理学专家的人看到它们并不会觉得“奇怪”

可实际上,他们所写的只是表面上看似合理的句子的混搭。他们使用了正确的学科术语,但写的东西没有逻辑,没有意义。

欢迎数学高手评论区解读表情包

既然他们写的这些论文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写它们呢?

最初,那些最先批评他们的学者中,有人怀疑这对双胞胎是不是像索卡尔“骗局”一样,是为了显示出期刊和博士学位授予过程中的缺陷而故意为之。

可当记者联系上波氏兄弟后,得到的回复是他们的否认。

于是,这一切无疑都指向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就是要用这些垃圾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铺天盖地的批评朝双胞胎博士砸下,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博士生顾问丹尼尔·斯特恩海默却出面维护他们,向公众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波氏兄弟”。

丹尼尔·斯特恩海默

在丹尼尔眼里,波氏兄弟智商很高,他们是非常固执的“神童”,不喜欢墨守成规,非常特立独行。他们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是“爱因斯坦的兄弟”。

''They don't deserve so much interest, they don't deserve so much hatred.''(他们不应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他们不应当得到那么多的仇恨。)


但是显然,波氏兄弟很喜欢被关注。伊戈尔和格里奇卡这对双胞胎成功取得博士学位后,他们又回到了电视节目上,而且非常乐意受人瞩目。

自从他们的科幻小说出名之后,波氏兄弟两个开始迷恋整容手术。高高的颧骨,尖长的下巴,他们的粉丝中有人认为波氏兄弟是外星人。

请问五官还代表三观吗?

他们出现在综艺节目、红毯庆典、新书签售等各大场合,博士学历让他们浑身镀上了一层金光。“学术黑料”不但没让们他们自惭形秽,反而让他们名利大增。

在萧邦(Chopard)150周年庆典上,

伊戈尔(Igor)和格里奇卡·波格达诺夫(Grichka Bogdanoff)

当年发表了他们论文的期刊,有的在多年之后承认确实审核不当,但是论文并没有被撤回。尽管他们的论文被很多同道大佬认为狗屁不通、胡说八道,但是他们没有抄袭,更没有人能证明他们错了。

如今波氏兄弟赚得盆满钵满,日子过的可自在了。

话说到这,超模君灵光一现,如果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又能逻辑自洽,只要不能被证伪,谁还能拦住我博士毕业?

写在最后

何谓数学?

数学家Eduardo曾这样回答

“数学是永恒,是真理,是一切的答案。”

为了探寻趣味数学奥秘

真切感知理性之美

超模君精心打造了一款

数学文化圈艺术收藏品

《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

数学艺术礼

原价199

团购价139

所有购买《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的朋友,只需再加1元,就可换购价值69元精美数学文创产品公式之美帆布袋1件!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爱因斯坦兄弟”事件轰动纽约时报!双胞胎乱写博士论文,整容后越黑越红,竟然名利双收..........相关推荐

  1. 纽约时报网站获22万付费读者 称收费试验成功

    点评: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纽约时报网站获22万付费读者 称收费试验成功",第一说明报纸不会灭亡,只是生存空间搬到了互联网.第二说明互联网不在坚持免费共享,让创作者获得利益,是促 ...

  2. 纽约时报网站八月下旬遭黑客攻击的细节

    原文地址:http://blog.jobbole.com/47429/#wechat_redirect 伯乐在线导读:2013年8月27日(美国东部时间),包括Twitter.<纽约时报> ...

  3. 纽约时报称刘强东卷入悉尼嫩模性侵案 京东回应:深表同情

    据<纽约时报>报道,备受澳大利亚关注的"徐龙伟性侵案"已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周一宣判,中国公民徐龙伟(音译))被裁定7项罪名成立.而曾试图回避该案的一名"中国 ...

  4. 《纽约时报》发文评选掀起区块链革命的10位代表性人物,吴忌寒上榜

    区块链是一项技术,能够实现权力和信息的分散,中央机构将不再掌握控制权.在区块链行业,很多人都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日,<纽约时报>就发文评选了掀起了区块链革命的10位代表性人 ...

  5. 深度解析纽约时报个人叙事赛

    本期赛事分析,我们邀请到了纽约时报忠实读S导师(达文学术英语及竞赛 Senior  Instructor)为学生做了详细的纽约时报个人叙事赛分析.希望能够让参赛选手在后续纽约时报竞赛中有更好的理解!& ...

  6. 纽约时报订阅_在家创新:《纽约时报》的创客周

    纽约时报订阅 Maker Week is an annual tradition: New York Times employees in Data, Design, Marketing, Produ ...

  7. 《纽约时报》如何打造新一代推荐系统

    <转载>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38182?spm=5176.100239.blogcont54403.24.cdrYaA 作者:Alexande ...

  8. 纽约时报个人叙事赛及纽约时报学生评论赛选哪个?

    当你想到<纽约时报>,你可能会想到头条新闻.但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一些专栏专门讲述个人故事,主题从爱情.家庭到校园生活,如何跟动物相处到如何克服焦虑等真实故事.特此,纽约时报设置了个人叙事赛 ...

  9. 纽约时报全景爆料 Facebook :混乱和危机

    西雅图IT圈:seattleit [今日作者]宇直 宇宙第一直男 <纽约时报>本周三发表爆炸性报告,揭露了一年多以来,Facebook面临的内忧外患. 在短短的十多年内,Facebook吸 ...

最新文章

  1. 下拉菜单被挡住了,DIV置于最底层的方法
  2. Tensorflow— 使用inception-v3做各种图像的识别
  3. 关于html5的使用简单总结
  4. MySQL之INSERT
  5. [CLPR] 定位算法探幽 - 边缘和形态学
  6. 大数据WEB阶段 使用mybatis是多值传递问题
  7. 基本算法--冒泡排序
  8. mac命令行安装htop
  9. [java] 找出字符串中出现最多的字符和出现的次数
  10. C语言复习一(内存对齐、大小端)
  11. 在BAE上部署Pomelo
  12. Android修行手册 -初识Chip
  13. cf虚拟服务器设置方法,CF和GA免费顶级域名申请注册及修改DNS域名解析方法
  14. Windows启动过程详解
  15. 利用MPU6050 + OLED屏显示3D矩形效果
  16. 基于机智云物联网平台4孔插座开源
  17. Summernote 上传图片至 SMMS 图床 Api
  18. 企业级微信小程序实战详解
  19. 一个屌丝程序员的青春(三七九)
  20. 微信小程序实现雪花飘落的效果

热门文章

  1. gRPC in ASP.NET Core 3.x - gRPC 消息定义
  2. 《ASP.NET Core 微服务实战》-- 读书笔记(第3章)
  3. China .NET Conf 2019-.NET技术架构下的混沌工程实践
  4. ASP.NET Core SignalR:集线器Hub
  5. 程序员修神之路--做好分库分表其实很难之二
  6. 微软开源Bing搜索背后的关键算法
  7. 微信开发必看,使用.Net Core 开发微信跨平台应用
  8. PuppeteerSharp: 更友好的 Headless Chrome C# API
  9. .NET Core 使用 HttpClient SSL 请求出错的解决办法
  10. bigfile.to服务器位置,Cloudera Manager 迁移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