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少民 2010年为《程序员》杂志写了一篇《敏捷测试的方法和实践》,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一年,敏捷测试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我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打开2010年和2011年的“STAREAST Conference at-a-Glance”,输入Agile,2010年显示10个结果,而2011年显示17个结果,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说明敏捷测试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我们还需要真正了解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举一个例子,《敏捷测试:测试人员和测试团队的实践指南》的作者Lisa Crispin在StarEast 2011上有一个演讲——Agile Testing: After the First Year, What's Next? 其中提到,我们从传统开发方法转向敏捷方法,由于开发人员掌握了测试驱动开发(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而测试人员部分地实现了验收测试和回归测试的自动化,所以我们活下来了,但我们在接下来深入实施敏捷测试时,还会面临新的挑战,甚至要克服更大的困难。当测试人员有了一年的经验,并拥有了敏捷方法的价值观、原则和实践之后,我们还不得不考虑如何不断改进持续的发布、如何有效地管理技术债务、如何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更深的敏捷测试技术,例如将“精益(Lean)方法”用于改进敏捷测试的绩效,以及重构自动化测试的设计或脚本以提高投入产出比。 TDD 向ATDD、BDD转化? 以前人们谈到敏捷方法,就会谈到TDD或UTDD(Unit TDD),但是究竟有多少个公司在采用TDD方法来写代码?而在采用TDD开发方法的公司中,又有多少程序员在全面使用TDD方法呢?TDD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一方面,TDD的确是一个好东西,先写测试用例、后写代码,保证程序员第一次就把代码写对,也彻底解决了代码的可测试性问题,在代码层次上把缺陷的预防做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多数项目很紧张,不可能给程序员足够时间去实施TDD,程序员对实现有极大兴趣,而对测试缺乏兴趣,多数程序员也不愿意或不会主动去做TDD。这样,TDD实践还存在较大困难,有比较多的争议。我看到一位作者写道:组里头TDD说了3年,据我所知,看完两本TDD名著,并坚持写单元测试的人只有我一个(我组里有开发人员15名)。

图1 TDD和ATDD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决TDD实施不力,在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ATDD,即验收测试驱动开发(Acceptance Test Driven Development)。从2003年开始,人们逐渐实践TDD,而ATDD 是在2007年Lasse Koskela写了一本书《测试驱动:Java开发人员的TDD和ATDD》 ,才开始引起大家的更多关注。从那时算起也有四年了,但在国内,则是最近一两年的事。当然,我们可以将TDD和ATDD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一种混合的方法模型。TDD和ATDD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描述。 接着,BDD(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r Driven Development)也开始大行其道,那BDD是不是“做得比较好的TDD”呢?概念越来越多,概念的界限就难以确定,BDD可以看成ATDD的延伸,只是BDD更强调用户的视角、用户的行为,为ATDD注入了“Given,When,Then”这样特定的需求描述语言。2009年,BDD创始人在伦敦发表的“敏捷规格、BDD和极限测试交流”中,对BDD给出了如下定义: BDD是第二代的、由外及内的、基于拉动的(pull)、多方利益相关者的(stakeholder)、多尺度的、高度自动化的敏捷方法。它描述了一个交互循环,可以具有带有良好定义的输出(即工作中交付的结果):已测试过的软件。 但这个定义看起来还不够好,至少让我们明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实际上,BDD具有自己特定的“Given,When,Then”行为描述语言,和敏捷的user story极为吻合。所以“Given,When,Then” 行为描述语言才是BDD最显著的特征。

TDD在写测试用例时,常常会提出“我们应该先测什么”,然后针对测试的条件来填充代码,而BDD则试图换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即问自己“预期的行为是什么?”,可能会写出结构更好的代码。说到底,BDD更关注客户的需求,通过了解客户的不同行为,对客户的需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借助对需求逐渐深入的理解来驱动软件开发。 TDD更重要的价值是其思想,就像传统的制造业,一定是先知道产品的质量标准或验收标准之后,才去设计、制造。从这个思想来看,TDD、ATDD和BDD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实践,我们可以说,ATDD和BDD有一定的进步,但还没有到达完美的地步,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未来,首先就是如何灵活结合BDD、ATDD和TDD来构成一个测试体系,是一个发展方向;其次,就是在BDD、ATDD和TDD最根本的、共同的思想基础上,构成一个全新的、更完善的敏捷测试框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探索式测试的地位 在过去一两年,在敏捷方法中探索式测试(Exploring Test,ET)也是一个热门话题,甚至有些人想用探索式测试来代替传统的用例测试(case-based test)或脚本测试(scripted  test),走向另一个极端。探索式测试是对用例测试的补充,在非敏捷开发方法中也可以使用。只是在非敏捷开发方法中,有较为严格的需求规范和设计文档,有充分的时间去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探索式测试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发现一些隐藏很深的缺陷,并成为一种产品学习的工具以完善测试用例。然而,在敏捷测试中,由于迭代快、需求变化相对频繁,缺乏详细的需求描述文档和足够的设计描述文档,探索式测试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在新功能测试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在敏捷测试中,回归测试应该仍然以用例测试为主,可以这样说,回归测试还是百分之百的用例测试。 探索式测试,实际早在1984年就由James Bach和Cem Kaner提出来,但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才比较热呢?这主要得益于敏捷开发方法的兴起,而敏捷开发方法的兴起又得益于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扩张。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遍,竞争越来越激烈,迫切要求互联网应用产品发布要快,再加上许多互联网产品的开发,都极具创新性、摸着石头过河,其需求不明确,要求开发周期短,频繁发布新的版本,及时获得市场和用户的反馈,不断修正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被测对象,所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探索式测试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测试方法。而且,把测试过程写下来(脚本化)需要时间,在敏捷测试中,时间显得更为珍贵。如果需求变化快,脚本化的测试用例维护成本也过高、甚至是极大的浪费。探索式测试的倡议者还认为,测试执行过程应该是智力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越善于思考、越流畅,我们越有机会发现缺陷。而用例测试方法,有太多的停顿、不够流畅,会破坏这一过程。 在敏捷测试中,当我们没有清晰的可参照文档、没有机会创建测试,我们自然会采用探索式测试。在James A.Whittaker 的《探索式软件测试》出版之后,探索式测试再次被推向高潮,人们觉得有更多成熟的探索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卖点测试法、破坏测试法、地标测试法、收藏家测试法、极限测试法、超模测试法、深巷测试法、配角测试法、强迫症测试法、取消测试法、通宵测试法、混票测试法。 但探索式测试缺乏良好的系统性、复用性,而且有些探索执行最终被证明是没有价值的。而我们关注有价值的探索式测试,将它们记录下来,使之成为固定的测试用例,用于将来的(后继的迭代周期)回归测试。回归测试验证已有功能是否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系统性和很高的覆盖率,确保发布产品的质量,而且回归测试是不断重复的,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越来越多的测试任务,这需要自动化执行、高效率执行回归测试。而这一切,依赖于相对稳定的测试用例。概括起来,敏捷测试可以看成:新功能的(手动)探索式测试 + 脚本化(基于测试用例的)自动回归测试。 敏捷测试的自动化 没有自动化,就没有持续集成,也就没有敏捷。在敏捷测试中自动化测试就更加迫切,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每个迭代(如Scrum中的Sprint)都在增加新的功能,而迭代周期的时间相对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回归测试在时间相对固定的周期内完成。如果没有自动化测试,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过去一年中,敏捷测试的自动化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重构自动化测试脚本以提高产出投入比(ROI)?下面就简单讨论一下敏捷自动化测试框架和敏捷测试工具等内容。 敏捷测试对测试工具要求简单、实用,随时可用,而对敏捷测试来说,自动化测试框架更为重要,它将负责集成各种测试工具,包括单元测试工具和验收测试工具等,还负责与持续集成、缺陷管理系统等整个开发环境集成。作为敏捷测试的自动化框架,一般会选择轻量型、开放类型的框架。说到这种类型的框架,可以参考RobotFramework(http://code.google.com/p/robotframework/)。在最近一年,其版本发布比较频繁,也日渐成熟。RobotFramework是基于Python开发的、可扩展的框架,所以适用于多种接口的复杂软件(如用户接口、命令行、Web Service、编程接口等)的测试。适合敏捷测试的框架还有Thoughtworks Mingle + Cruise + Twist,它能帮助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敏捷项目管理和协同工作、持续集成、测试自动化,允许使用BDD开发模式和Groovy动态语言来编写测试脚本,包括手动和自动方式来创建可复用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结合测试领域特定语言(DSL)实现自动化测试。无论是RobotFramework,还是Twist,它们都支持Selenium 2.0,这也反映了Selenium在敏捷自动化测试中的重要地位。当然,敏捷测试也可以采用类似Selenium 2.0+ WebDriver +PushtoTest那样的组合框架。 敏捷测试工具很多,但对敏捷测试来说,我们更要关注能够适应ATDD或BDD的测试工具,如Cucumber、RSpec、NBehave /CBehave /JBehave、EasyB、JDave等。也可以结合先前熟悉的测试工具开展工作,例如用自己熟悉的WatiN来结合SpecFlow 完成BDD模式的自动化测试。采用传统的微软Visual Studio也是可以的,因为在其 2010版本中,增强了对敏捷测试的支持,包括:

  • 发布了Scrum流程模板Visual Studio Scrum 1.0;
  • 支持“测试优先”的开发,支持ATDD;
  • TDD的插件TestDriven.NET。

敏捷测试管理 基于敏捷测试的管理,更多体现了基于需求测试和基于风险测试的平衡。对于新功能测试,不仅采用探索式测试,还要考虑基于需求的测试方法,借助类似BenderRBT这样的工具,进行需求的因果分析,建立其判定表并进行优化,从而建立非常高效的测试用例,使敏捷测试跟上开发的节奏成为可能。但整个测试周期,包括跨迭代周期的回归测试,都需要对测试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效率和质量上达到平衡,以保证所发布的产品的质量。 敏捷测试的管理,一定不要急躁、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获得改进,特别是从相对传统的测试方法转型到敏捷测试的团队来说,更要逐渐转型,如同敏捷方法本身所追求的“小步快跑”式迭代,这种转型本身也应被视为迭代过程,而不是突然某个早上,一切都变了。在敏捷测试管理中,不要试图通过一个迭代解决所碰到的各种问题,而是一个迭代只解决一两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踏踏实实地、逐步地解决各个问题,即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解决各种问题,使团队转型成功,无论在测试效率和质量上获得质的飞跃。 在敏捷测试管理中,尽管有比较多的原则要支持,例如“以人为本、为客户创造价值、面对面的沟通、简单化、响应变化和享受乐趣”等,但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 持续的质量反馈: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持续关注质量,关注用户需求,发现任何阶段性成果的问题,持续向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等提供质量反馈。
  • 持续改进测试方法,不断学习新方法和提高测试技术能力,不仅和开发人员保持技术同步,而且团队成员能力保持同步成长,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到极致。
  • 让团队具有很高的自我组织能力,每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工作,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让我们享受敏捷测试的乐趣,享受成功! 作者朱少民,网迅(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资深QA总监。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测试认证委员会(CSTQB)资深专家。在软件工程领域颇有建树,先后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出版十多部著作和高校精品教材,如《全程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等。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2011年09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9期杂志 《程序员》杂志订阅火热进行中

敏捷测试的思考和新发展相关推荐

  1. 敏捷测试的精髓都在这里了!

    这些年,敏捷开发已经开始流行,敏捷测试在国内也有了较大进步,加上 DevOps 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测试左移(测试前移)和测试右移(在线测试).例如,大家开始重视软件的持续构建和测试自动化,大量使用体 ...

  2. 你确定懂什么是敏捷测试?

    早在2009年,Lisa Crispin和Janet Gergory就写了一本书<Agile Test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sters and Agile T ...

  3. 测试老司机浅谈软件敏捷测试是否写测试用例?

    件敏捷测试是否写测试用例 敏捷测试是否写测试用例?答案多种化如果是你,你会选用写还是不用写呢? 软件测试时代风起云涌,问题虽小,意义却大,让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经过大家的水深火热的探讨答案出来了, ...

  4. 敏捷测试2015新看点

    José Díaz说,敏捷中的软件开发是以测试为基础的.敏捷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团队,这个团队中的开发和测试之前真的没有边界.当前与敏捷测试相关的一些主题是瀑布法到敏捷方法的转换,测试人员技能和获得认证 ...

  5. 老话题新解说:究竟什么是敏捷测试?

    7年前(2013 年),在 InfoQ 发表了相同标题的文章,但这篇文章是全新而作.在回答"究竟什么是敏捷测试"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你了解敏捷开发吗? 如果不了解,那先需要去了解 ...

  6. 高效的敏捷测试第四课 测试的团队协作

    第08讲:借助 Tet Owner 角色,完成团队转型? 三年前的一天,我碰到了一个之前在思科的老同事,问了下他现在软件开发采用的是什么模式? 他回答:"已全面实施敏捷开发模式了,有些团队都 ...

  7. 高效的敏捷测试第十一课 敏捷测试分析、策略和方法

    第26讲:基于上下文驱动思维的测试分析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第 5 部分内容的学习:敏捷测试分析与计划.在这一部分你将学到:测试需求分析.测试风险的识别.测试策略及测试计划的制定.今天先从基于上 ...

  8. 制造业产品开发中应用敏捷Scrum的思考 (下篇)

    上篇作者作为一名机械制造业的从业者,简单介绍了敏捷Scrum,并分享了一些对Scrum理念的理解.下篇以制造业产品开发中应用敏捷Scrum的思考进行了一系列的分享. 点击链接阅读: 敏捷Scrum理念 ...

  9. 神策数据张何津:构建银行数字化运营体系,赋能业态新发展

    本文根据神策数据银行事业部业务咨询专家张何津关于<构建银行运营体系,赋能业态新发展>的直播整理,主要内容包括: 银行数字化趋势解读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银行数字化运营体系构建路 ...

  10. AMA分享回顾丨镜像网络MW对于分布式存储底层系统的思考和后续发展的看法

    ​2020年11月4日15点,藏金阁CryptoPAV邀请到了镜像网络(Mirror World Network)的联合发起人老冯作客,分享关于「镜像网络MW对于分布式存储底层系统的思考和后续发展的看 ...

最新文章

  1. IOS 实现QQ好友分组展开关闭功能
  2. php中的会话控制器,php – codeigniter检查每个控制器中的用户会话
  3. 两顶点的路径长度为k_计算两个顶点之间的所有可能路径
  4. 英国政府采用开源办公套件“GovOffice”
  5. Codeforces 1009G Allowed Letters 最大流转最小割 sosdp
  6. 一个喜爱电影的人能利用什么工具?
  7. 5G Wifi频段及信道介绍
  8. 幸运抽奖系统带后台源码
  9. 台式计算机mac地址查询,计算机mac地址查询
  10. 吴恩达机器学习打卡day6
  11. qq空间留言板删除 php,QQ空间刷留言php代码
  12. 《互联网的那些事之时代》第二回: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3. 【云和恩墨大讲堂】尹涛 - 由DRM引起的ORA-00481错误
  14. FICO凭证错误:BKPFF$PRDCLN800在FI中达到的项目最大编号
  15. java程序设计案例_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16. hadoop中带后缀的多路输出part文件
  17. [光明日报]青年学生怎样把握成功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18. Bad file format reading the append only file: make a backup of your AOF file, then use ./redis-check
  19. TensorFlow实战系列11--卷积层网络结构
  20. 程序功能:创建打印机类Printer,定义抽象方法Print()。 创建针式打印机类DotMatrixtPrinter和墨式打印机InkpetPrinter两个子类,修改测试类,实现该打印机打印。

热门文章

  1. 19、STM8单片机RS485串口通讯实验
  2. 微信小程序-TabBar用法
  3. 最新行政区划代码下载
  4. 0xc0000005 系统应用日志_异常代码: 0xc0000005
  5. QTcpServer. QTcpSocket. QUdpSocket之间的区别
  6. matlab 插值多项式实现
  7. pcan的dbc和project等的配置
  8. windows cmd 快速编辑模式
  9. 使用Md5加密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工具类)
  10. Python的EEMD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