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技术:
自动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组件是扫描处理,这是条形码系统的“眼睛”。扫描仪从视觉上收集条形码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可用的信息。现在较为流行的有两种扫描仪:手提的和定位的。每种类型都能使用接触和非接触技术。手提扫描仪既可以是激光枪(非接触式的),也可以是激光棒(接触式的)。定位扫描仪既可以是自动扫描仪(非接触式的),也可以是卡式阅读器(接触式的)。接触技术需用阅读装置实际接触条形码,这样可以减少扫描错误,但降低了灵活性。激光枪技术是当前最流行的(65%),速度超过激光棒。

1.扫描技术的作用
    
    相对而言,可改进订货准备和处理,排除航运差错,减少劳动时间,改进记录保存,减少实际存货时间。 
    
    对承运人而言,运费帐单信息完整,顾客能存取实时信息,改进顾客装运活动的记录保存,可跟踪装运活动,简化集装箱处理,监督车辆内的不相容产品,减少信息传输时间。 
    
    对仓储而言,可改进订货准备,处理和装置,提供精确的存货控制,顾客能存取实时信息,考虑安全存取信息,减少劳动成本,入库精确。 
    
    对批发商或零售商而言,单位存货精确,销售点价格精确,改进注册付款生产率,减少实际存货时间,增加系统灵活性。

2.扫描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领域 
    
    第一种应用是零售商店的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int of sale,POS)。除了在现金收入机上给顾客打印收据外,POS应用可在商店层次上提供精确的存货控制。POS可以精确地跟踪每一个库存单位(stockkeeping unit ,SKI)出售数,有助于补充订货,因为实际的单位销售数能够迅速地传输到供应商处。实际销售跟踪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并可去除缓冲存货。除了提供精确的再供给和营销调查数据外,POS还能向所有的渠道内成员提供更及时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利益。
    
    第二种应用是针对物料搬运和跟踪的。通过扫描枪的使用,物料搬运人员能够跟踪产品的搬运,储存地点,装船和入库。虽然这种信息能够用手工跟踪,但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容易出错。在物流应用中更广泛地使用扫描仪,将会提高生产率,减少差错。

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讯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之间的EOS系统,EOS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1.EOS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① 对于传统的订货方式,如上门订货、邮寄订货、电话、传真订货等,EOS系统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的出错率,节省人工费。

②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

③ 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

④ 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

2.企业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① 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这是有效利用EOS系统的前提条件。

② 商品代码的设计。在零售行业的单品管理方式中,每一个商品品种对应一个独立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对于统一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商品则采用本企业自己规定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的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③ 订货商品目录帐册(Order Book)的作成和更新。订货商品目录帐册的设计和运用是EOS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

④ 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和EOS系统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MRP(物料需求计划):
1.MRP原理
    
    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对于庞大而复杂的生产系统,MRP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具有很高的难度,必须有强有力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实行集中控制,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MRP的逻辑原理如下图所示:
    
    (1)MRP的输入
    
    主生产进度计划(MPS),根据营销计划、BOM和工艺规程决定成品出厂时间和各种零部件的制造进度。它决定了产成品与零部件在各个时间段内的生产量,包括产出时间、数量或装配时间和数量等。
    
    产品结构文件BOM(bill of material)。它反映新产品的层次结构,即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和数量组成。根据BOM可以确定该新产品所有零部件的需要数量、需要时间以及相互关系。
    
    产品库存文件,包含原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的库存量、已订未到量和已分配但还没有提取的数量。根据物料需求计算结果所需的物料量,首先考虑库存量,不足部分再进行采购。

(2)MRP的输出
    
    MRP系统可以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输出各种内容和形式不同的生产和库存控制报告。一般包括零部件出产计划、原材料需求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工装设备需求计划、发出订货计划、已发出订货调整、生产与库存费用预算报告和各种统计报告等。由MRP逻辑原理图可见,物料需求计划主要产生新产品投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生成制造任务单和采购订货单,再据此组织产品的生产和物资的采购。

2.MRP的特点
    
    需求的相关性 
    
    在流通企业在,各种需求往往是独立的。而在生产系统中,需求具有相关性。例如,根据订单确定了所需产品的数量之后,由新产品结构文件BOM即可推算出各种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数量,这种根据逻辑关系推算出来的物料数量称为相关需求。不但品种数量有相关性,需求时间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决定也是相关的。

需求的确定性 
    
    MRP的需求都是根据主产进度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文件精确计算出来的,品种、数量和需求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不可改变。
计划的复杂性 
    
    MRP系统的功能目标是随时可以掌握计划状态、储存状态和供货状态,涉及多方面的计划、文件及其时间上的有机衔接,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货物跟踪系统:
货物跟踪系统是指物流运输企业利用物流条形码和EDI技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品种、数量、货物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货物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提高物流运输服务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向货主取货时、在物流中心重新集装运输时、在向顾客配送交货时,利用扫描仪自动读取货物包装或者货物发票上的物流条形码等货物信息,通过公共通讯线路、专用通讯线路或卫星通讯线路把货物的信息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进行汇总整理,这样所有被运送的货物的信息都集中在中心计算机里。货物跟踪系统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顾客需要对货物的状态进行查询时,只要输入货物的发票号码,马上就可以知道有磁货物状态的信息。查询作业简便迅速,信息及时准确。
    
    第二,通过货物信息可以确认是否货物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中,能即时发现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货物交付给顾客的情况,便于马上查明原因并及时改正,从而提高运送货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第三,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提供差别化物流服务。
    
    第四,通过货物跟踪系统所得到的有关货物运送状态的信息丰富了供应链的信息分享源,有关货物运送状态信息的分享有利于顾客预告做好接货以及后续工作的准备。
    
    建立货物跟踪系统需要较大的投资,如购买设备、标准化工作、系统运行费用等。因此只有有实力的大型物流运输企业才能够应用货物跟踪系统。但是随着信息产品和通讯费用的低价格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中小物流运输企业也开始应用货物跟踪系统。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美国,物流运输企业建立本企业的网页,顾客通过互联网与物流运输企业也开始建立本企业的网页,通过互联网从事物流运输业务。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它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具备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的特征,能够实时、全天候为全球范围内的陆地、海上、空中的各类的目标提供持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速度及精确时间信息。
    
    1.GPS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GPS的物流功能
    
    (1)实时监控功能
    
    在任意时刻通过发出指令查询运输工具所在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速度等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出来。
    
    (2)双向通讯功能
    
    GPS的用户可使用GSM的话音功能与司机进行通话或使用本系统安装在运输工具上的移动设备的汉字液晶显示终端进行汉字消息收发对话。
    
    驾驶员通过按下相应的服务、动作键,将该信息反馈到网络GPS,质量监督员可在网络GPS工作站的显示屏上确认其工作的正确性,了解并控制整个运输作业的准确性(发车时间、到货时间、卸货时间、返回时间等等)。
    
    (3)动态调度功能
    
    调度人员能在任意时刻通过调度中心发出文字调度指令,并得到确认信息。

可进行运输工具待命计划管理,操作人员通过在途信息的反馈,运输工具未返回车队前即做好待命计划,可提前下达运输任务,减少等待时间,加快运输工具周转速度。
  
    可进行运能管理,将运输工具的运能信息、维修记录信息、车辆运行状况登记处、司机人员信息、运输工具的在途信息等到多种信息提供调度部门决策,以提高重车率,尽量减少空车时间和空车距离,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能。
    
    (4)数据存储、分析功能
    
    实现路线规划及路线优化,事先规划车辆的运行路线、运行区域,何时应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将该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备以后查询、分析使用。
    
    可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汇报运输工具的运行状态,了解运输工具是否需要较大的修理,预先做好修理计划,计算运输工具平均天差错时间,动态衡量该型号车辆的性能价格比。
    
    可进行服务质量跟踪,在中心设立服务器,并将车辆的有关信息(运行状况,在途信息,运能信息,位置信息等用户关心的信息)让有该权限的用户能异地方便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可对客户索取的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用相对应的地图传送过去,并将运输工具的历史轨迹印在上面,使该信息更加形象化。
    
    依据资料库储存的信息,可随时调阅每台运输工具的以前工作资料,并可根据各管理部门的不同要求制作各种不同形式的报表,使各管理部门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及提出新的指示。

3.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 
    
    据丰田汽车公司的统计和预测,日本车载导航系统的市场在1995年至2000年间将平均每年增长35%以上,全世界在车辆导航上的投资将平均每年增长60.8%,因此,车辆导航将成为未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已有数十家公司在开发和销售车载导航系统。
    
    (2)用于铁路运输管理
    
    我国铁路开发的基于GPS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GPS和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可实现列车、货物追踪管理。只要知道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就可以立即从近10万公里的铁路网上流动着的几十万辆货车中找到该货车,还能得知这辆货车现在何处运行或停在何处,以及所有的车载货物发货信息。铁路部门运用这项技术可大大提高其路网及其运营的透明度,为货主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用于军事物流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首先是因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在军事物流中,如后勤装备的保障等方面,应用相当普遍,尤其是在美国,其在世界各地驻扎的大量军队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对后勤补给提出很高的需求,在战争中,如果不依赖GPS,美军的后勤补给就会变得一团糟。美军在20世纪末的地区冲突中依靠GPS和其他顶尖技术,以强有力的、可见的后勤保障,为保卫美国的利益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国军事部门也在运用GPS。

ASS(自动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ed Sorting System)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自动分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系统的作业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物流中心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或货主通过各种运输工具送来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品卸下并按商品品种、货主、储位或发送地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将这些商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如指定的货架、加工区域、出货站台等),同时,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物流中心按配送指示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庞大的高层货存架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出库,将从不同储位上取出的不同数量的商品按配送地点的不同运送到不同的理货区域或配送站台集中,以便装车配送。

2.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
    
    (1)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 
    
    由于采用大生产中使用的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同时由于自动分拣系统单位时间分拣件数多,因此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能力是人工分拣系统可以连续运行100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7000件包装商品,如用人工则每小时只能分拣150件左右,同时分拣人员也不能在这种劳动强度下连续工作8小时。 
    
    (2)分拣误差率极低 
    
    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误差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所输入分拣信息的准确性大小,这又取决于分拣信息的输入机制,如果采用人工键盘或语音识别方式输入,则误差率在3%以上,如采用条形码扫描输入,除非条形码的印刷本身有差错,否则不会出错。因此,目前自动分拣系统主要采用条形码技术来识别货物。 
    
    (3)分拣作业基本实无人化 
    
    国外建立自动分拣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工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因此自动分拣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基本做到无人化。分拣作业本身并不需要使用人员,人员的使用仅局限于送货车辆抵达自动分拣线的进货端时,由人工接货;由人工控制分拣系统的运行;分拣线末端由人工将分拣出来的货物进行集载、装车;自动分拣系统的经营、管理与维护。
    
    如美国一公司配送中心面积为10万平方米左右,每天可分拣近40万件商品,仅使用400名左右员工,这其中部分人员都在从事上述第一项和后两项工作,自动分拣线做到了无人化作业。

3.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 
    
    控制装置的作用是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根据分拣信号的要求指示分类装置、按商品品种、按商品送达地点或按货主的类别对商品进行自动分类。这些分拣需求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可通过条形码扫描、色码扫描、键盘输入、重量检测、语音识别、高度检测及形状识别等方式,输入到分拣控制系统中去,根据对这些分拣信号判断,来决定某一种商品该进入哪一个分拣道口。 
    
    分类装置的作用是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分拣指示,当具有相同分拣信号的商品经过该装置时,该装置动作,使改变在输送装置上的运行方向进入其它输送机或进入分拣道口。分类装置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推出式、浮出式、倾斜式和分支式几种,不同的装置对分拣货物的包装材料、包装重量、包装物底面的平滑程度等有不完全相同的要求。 
    
    输送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送带或输送机,其主要作用是使待分拣商品鱼贯通过控制装置、分类装置,并输送装置的两侧,一般要连接若干分拣道口,使分好类的商品滑下主输送机(或主传送带)以便进行后续作业。 
    
    分拣道口是已分拣商品脱离主输送机(或主传送带)进入集货区域的通道,一般由钢带、皮带、滚筒等组成滑道,使商品从主输送装置滑向集货站台,在那里由工作人员将该道口的所有商品集中后或是入库储存,或是组配装车并进行配送作业。 
    
    以上四部分装置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配合人工控制及相应的人工处理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分拣系统。

4.自动分拣系统的适用条件 
    
    二次大战以后,自动分拣系统逐渐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投入使用,成为发达国家先进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流通中心所必需的设施条件之一,但因其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因此,在发达国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流通中心不用自动分拣系统的情况也很普遍。在引进和建设自动分拣系统时一定要考虑以下条件: 
    
    (1)一次性投资巨大 
    
    自动分拣系统本身需要建设短则40-50米,长则150-200米的机械传输线,还有配套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这一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动辄2万平方米以上,而且一般自动分拣系统都建在自动主体仓库中,这样就要建3-4层楼高的立体仓库,库内需要配备各种自动化的搬运设施,这丝毫不亚于建立一个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硬件投资。这种巨额的先期投入要花10-20年才能收回,如果没有可靠的货源作保证,则有可能系统大都由大型生产企业或大型专业物流公司投资,小企业无力进行此项投资。 
    
    (2)对商品外包装要求高 
    
    自动分拣机只适于分拣底部平坦且具有刚性的包装规则的商品。袋装商品、包装底部柔软且凹凸不平、包装容易变形、易破损、超长、超薄、超重、超高、不能倾覆的商品不能使用普通的自动分拣机进行分拣,因此为了使大部分商品都能用机械进行自动分拣,可以采取二条措施:一是推行标准化包装,使大部分商品的包装符合国家标准;二是根据所分拣的大部分商品的统一的包装特性定制特定的分拣机。但要让所有商品的供应商都执行国家的包装标准是很困难的,定制特写的分拣机又会使硬件成本上升,并且越是特别的其通用性就越差。因此公司要根据经营商品的包装情况来确定是否建或建什么样的自动分拣系统。

P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销售时点信息(Point of Sale)系统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POS系统最早应用于零售业,以后逐渐扩展至其他如金融、旅馆等服务行业,利用POS系统的范围也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下面对POS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说明。

一、作业水平
    1、收银台业务的省力化
    商品检查时间缩短
    高峰时间的收银作业变得容易
    输入商品数据的出错率大大减低
    职工培训教育时间缩短
    店铺内的票据数量减少
    现金管理合理化

2、数据收集能力大大提高
    信息发生时点收集信息的信赖性强化数据收集的省力化、迅速化和实时化.

二、店铺营运水平
    1、店铺作业的合理化
    提高收银台的管理水平贴商品标签和价格标签、
    改变价格标签的作业迅速化、
    省力化销售额和现金额随时把握检查输入数据作业简便化店铺内票据减少

2、店铺营运的效率化
    能把握库存水平人员配置效率化、作业指南明确化
    销售目标的实现程度变得容易测定
    容易实得时间段减价
    销售报告容易作成
    能把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的信息
    货架商品陈列、布置合理化
    发现不良库存
    对特殊商品进行单品管理成为可能
 
    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1、资本周转率
    可以提前避免出现缺货现象库存水平合理化商品周转率提高

2、商品计划的效率化
    销售促进方法的效果分析
    把握顾客购买动向
    按商品品种进行利益管理
    基于销售水平制定采购计划
    有效的店铺空间管理
    基于时间段的广告促销活动分析

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贸易”。以往世界每年花在制作文件的费用达3000亿美元,所以“无纸化贸易”被誉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

1.EDI系统要素
    
    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件、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一个部门或企业若要实现EDI,首先必须有一套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其次,为使本企业内部数据比较容易地转换为EDI标准格式,须采用EDI标准;另外,通信环境的优劣也是关系到EDI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2.EDI标准
    
    EDI标准是整个EDI最关键的部分,由于EDI是以事先商定的报文格式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因此,制定统一的EDI标准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开发EDI得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必须把EDI标准放在首要位置。EDI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标准,代码标准,报文标准,单证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通信标准,安全保密标准。
    
    在这些标准中,最首要的是实现单证标准化,包括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所记载信息标准化以及信息描述的标准化。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是指按照国际贸易基本单证格式设计各种商务往来的单证样式。在单证上利用代码表示信息时,代码应处位置的标准化。目前,我国已制定的单证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许可证、原产地证书、装箱单、装运声明。 
    
    信息内容的标准化涉及单证上的哪些内容是必需的,哪些不一定是必需内容。例如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同样的单证上所记载的内容项目不完全一致。

3.EDI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EDI是一种信息管理或处理的有效手段,它是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进行运作的有效方法。EDI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讯网络资源,提高贸易伙伴间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EDI主要应用于以下企业:
    
    制造业:JIT即时响应(JustInTime)以减少库存量及生产线待料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贸易运输业:快速通关报检、经济使用运输资源,降低贸易运输空间、成本与时间的浪费。
    
    流通业:QR快速响应,减少商场库存量与空架率,以加速商品资金周转,降低成本。建立物资配送体系,以完成产、存、运、销一体化的供应线管理。
    
    金融业:EFT电子转账支付,减少金融单位与其用户间交通往返的时间与现金流动风险,并缩短资金流动所需的处理时间,提高用户资金调度的弹性,在跨行服务方面,更可使用户享受到不同金融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以提高金融业的服务品质与项目。 
    
    EDI应用获益最大的是零售业、制造业和配送业。在这些行业中的供应链上应用EDI技术使传输发票、订单过程达到了很高的效率,而这些业务代表了他们的核心业务活动--采购和销售。EDI在密切贸易伙伴关系方面有潜在的优势。

DRP(配送需求计划):
DRP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称。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2.DRP的原理
    
    DRP在两类企业中可以得到应用。一类是流通企业,如储运公司、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中心等。这些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不一定搞销售,但一定有储存和运输的业务,它们的目标是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原则下,追求有效利用资源(如车辆等),达到总费用既搞生产又搞流通,产品全部或一部分自己销售。企业中有流通部门承担分销业务,具体组织储、运、销活动。这两类企业的共同之处:

(1)以满足社会需求为自己的宗旨;

(2)依靠一定的物流能力(储、运、包装、搬运能力等)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3)从制造企业或物资资源市场组织物资资源; DRP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输入三个文件,输出两个计划。

其中输入文件是:

·社会需求文件,包括所有用户的订货单、提货单和供货合同,以及下属子公司、企业的订货单,此外还要进行市场预测,确定一部分需求量。所有需求按品种和需求时间进行统计,整理成社会需求文件;

·库存文件,对自有库存物资进行统计表。以便针对社会需求量确定必要的进货量;

·生产厂资源文件,包括可供应的物资品种和生产厂的地理位置等,地理位置和订货提前期有关。
其中输出计划是:

·送货计划,对用户的送货计划,为了保证按时送达,要考虑作业时间和路程远近,提前一定时间开始作业,对于大批量需求可实行直送,而对于数量众多的小批量需求可以进行配送;

·订货进货计划,是指从生产厂订货的计划,对于需求物资,如果仓库内无货或者库存不足,则需要向生产厂订货。当然,也要考虑一定的订货提前期。 
以上两个文件是DRP的输出结果,是组织物流的指导文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

2.GIS技术的应用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G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分析的工具软件。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1)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2)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
    
    (3)分配集合模型: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4)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RF(射频技术):
1.射频技术原理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射频系统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可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 
    
    近年来,便携式数据终端(PDT)的应用多了起来,PDT可把那些采集到的有用数据存储起来或传送至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便携式数据终端一般包括一个扫描器、一个体积小但功能很强并带有存储器的计算机、一个显示器和供人工输入的键盘。在只读存储器中装有常驻内存的操作系统,用于控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
    
    PDT存储器中的数据可随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操作时先扫描位置标签,货架号码、产品数量就都输入到PDT,再通过RF技术把这些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

2.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适用性
    
    RF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我国RF的应用也已经开始,一些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口使用RF可以不停车收费,我国铁路系统使用RF纪录货车车厢编号的试点已运行了一段时间,一些物流公司也正在准备将RF用于物流管理中。

3.射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
    
    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波斯尼亚的"联合作战行动中",不但建成了战争史上投入战场最复杂的通信网,还完善了识别跟踪军用物资的的新型后勤系统,这是吸取了"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大量物资无法跟踪造成重复运输的教训,无论物资是在定购之中、运输途中、还是在某个仓库存储着,通过该系统,各级指挥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所有的信息。该系统途中运输部分的功能就是靠贴在集装箱和装备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实现的。RF接收转发装置通常安装在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如门柱上、桥墩旁等),以及仓库、车站、码头、机场等关键地点。接收装置收到RF标签信息后,连通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中心信息数据库中。

QR(快速反应系统):
从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纺织服装的进口急剧增加,到80年代初期,进口商品大约占到纺织服装行业总销信量的40%。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纺织服装企业一方面要求政府和国会采取措施阻止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另一方面进行设备投资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即使这样,价廉进口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仍在不断上升,而本地生产的纺织品市场占有率却在连续下降。为此,一些主要的经销商成立了“用国货为荣委员会”,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国产纺织品的优点,采取共同的销售促进活动,另一方面,委托零售业咨询公司Kurt salmon从事提高竞争力的调查。Kurt salmon在经过了大量充分的调查后指出,虽然纺织品产业供应链全体的效率却并不高。为此,Kurt salmon 公司建议零售业者和纺织服装生产厂家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系统(quick response)来实现销售额增长。

2.QR的作用
    
    快速反应关系到一个厂商是否能及时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信息技术提高了在最近的可能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和尽快地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这样就可减少传统上按预期的顾客需求过度地储备存货的情况。快速反应的能力把作业的重点从根据预测和对存货储备的预期,转移到以从装运到装运的方式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方面上来。不过,由于在还不知道货主需求和尚未承担任务之前,存货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移动,因此,必须仔细安排作业,不能存在任何缺陷。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应用QR的初衷是为了对抗进口商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结果。相反,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业员全球化,QR系统管理迅速在各国企业界扩展。航空运输为国际间的快速供应提供了保证。现在,QR方法成为零售商实现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随着零售商和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竞争方式也从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之间的竞争。

现代化物流对应术语解释相关推荐

  1. C#毕业设计——基于C#+asp.net+sqlserver的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程序源码)——翻译系统

    基于C#+asp.net+sqlserver的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程序源码)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基于C#+asp.net+sqlserver的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设计与实 ...

  2. 物流仓储行业专业术语解释

    一.五大管理系统 OMS 订单管理系统(Order Management System)是对客户下达的订单进行管理及跟踪,同时把处理后的订单指令通过EDI接口传送至仓储管理系统(WMS)或车辆调度系统 ...

  3. 机器学习笔记06—术语解释

    术语解释 数据集(data set): 所有记录的集合 实例或样本: 每一条记录 属性或特征: 例如,西瓜的色泽等称之为一个属性 特征向量: 一条记录,如果在坐标轴上表示,每个西瓜都可以用坐标轴中的一 ...

  4. 宽依赖和窄依赖_Spark术语解释及宽窄依赖执行原理,代码分析

    1. 术语解释 2. 窄依赖和宽依赖: RDD之间有一系列的依赖关系,依赖关系又分为窄依赖和宽依赖. 窄依赖: 父RDD和子RDD partition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或者父RDD一个partit ...

  5. property field java_Java 中 field 和 variable 区别及相关术语解释

    原标题:Java 中 field 和 variable 区别及相关术语解释 先说一下 field 和 variable 之间的区别: class variables and instance vari ...

  6. 物联网协议之CoAP协议开发学习笔记之术语解释

    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们天天坚持. -Zhiyuan 此文章主要总结CoAP协议的术语解释: 只在网上找到了[RFC2616] 的解释,但是这些都是通用的 本文档要求读者熟悉[RFC2616]中讨论 ...

  7. linux名词解释目录文件,linux的常识及术语解释

    linux的常识及术语解释 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3-10 10:42:18   作者:jb51.net   我要评论 一.填空题: 1. 在Linux系统中,以 文件 方式访问设备 . ...

  8. 深度学习(二)——深度学习常用术语解释, Neural Network Zoo, CNN, Autoencoder

    Dropout(续) 除了Dropout之外,还有DropConnect.两者原理上类似,后者只隐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总的来说,Dropout类似于机器学习中的L1.L2规则化等增加稀疏性的算法,也 ...

  9. 【转】刨根究底字符编码之二——关键术语解释(下)

    关键术语解释(下) 如前所述,现代字符编码模型共分为5层,下面分层进行简要介绍. 一.第1层 抽象字符表ACR (Abstract Character Repertoire抽象字符清单):明确字符的范 ...

最新文章

  1. Python imp模块 实际使用中的坑
  2. jsoncpp在vs2013上的编译
  3. C#在异常中获取HttpStatusCode用法
  4. 05-树7 堆中的路径 (25 分)
  5.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思想】动态规划
  6. [Swift通天遁地]五、高级扩展-(11)图像加载Loading动画效果的自定义和缓存
  7. 网站数据是怎么存取在mysql_数据是怎么存储在mysql?
  8. office插件开发_Office神插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9. activiti启动流程实例,添加进businessKey
  10. 小米商城首页仿写+课程总结报告
  11. SDN相关组织之ODL(opendaylight)
  12. java如何设置控制台打印的字体颜色、背景、字体样式(idea设置打印字体样式)工具类 - 附插件方式
  13. 在线靶场-墨者-安全意识1星-WEB页面分析
  14. 【教育小程序案例】线下培训机构辅导教育
  15. 【ANSYS】Ansys APDL建模示例 轴承座练习
  16. python 12306抢票_Python爬虫实战:12306抢票开源!
  17.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数据安全治理?
  18. Postman+Newman:自定义测试报告展示内容
  19. 利用计算机实现音乐节拍的实时自动跟踪,基于自适应白化音乐节拍实时跟踪算法.doc...
  20. 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热门文章

  1. gaussdb200 理论
  2. 一看就懂的贪吃蛇游戏(c++实现)
  3. JavaSE自学笔记016_Real(多线程)
  4. 美光消费级3D SSD:最大2TB
  5. Linux配置PHP环境
  6. Oracle中的索引
  7. 小程序引用公共js,不看可惜了!!
  8. VMware虚拟机配置环境变量及MySQL
  9. 双闭环pid matlab仿真,SPWM波控制单相逆变器双闭环PID调节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10. 华为ENSP模拟器简易路由交换机分段划分V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