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eefocus.com/communication/312729/r0
  摘要:现实生活中,以太网可谓无处不在,而对它进行测试与分析也是通信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要想透彻掌握以太网测试要领,必须首先了解以太网物理层信号的基本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具体介绍三种速率以太网标准的不同物理层编码规则、完整测试涉及到的共性问题,以及基于力科示波器的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1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AC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接口(MII)。物理层与实际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称作介质相关接口(MDI)。在物理层中,又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根据介质传输数据率的不同,以太网电接口可分为10Base-T,100Base-Tx和1000Base-T三种,分别对应10Mbps,100Mbps和1000Mbps三种速率级别。不仅是速率的差异,同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物理层编码规则而导致对应的测试和分析方案也全然不同,各有各的章法。下面先就这三种类型以太网的物理层编码规则做一分析。
1、1 10Base-T 编码方法
  10M以太网物理层信号传输使用曼彻斯特 编码方法,即“0”=由“+”跳变到“-”,“1”=由“-”跳变到“+”,因为不论是”0”或是”1”,都有跳变,所以总体来说,信号是DC平衡的, 并且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进而恢复出数据逻辑。

图1 曼彻斯特编码规则
1、2 100Base-Tx 编码方法
  100Base-TX又称为快速以太网,因为通常100Base-TX的PMD是使用CAT5线传输,按TIA/EIA-586-A定义只能达到100MHz,而当PCS层将4Bit编译成5Bit时,使100Mb/s数据流变成125Mb/s数据流,所以100Base-TX同时采用了MLT-3(三电平编码)的信道编码方法,目的是使MDI的5bit输出的速率降低了。MLT-3定义只有数据是“1”时,数据信号状态才跳变,“0”则保持状态不变,以减低信号跳变的频率,从而减低信号的频率。


图2 MLT-3编码规则
  100Base-Tx的MAC层在数据帧与帧之间,会插入IDEL帧(IDEL=11111),告诉网上所连接的终端,链路在闲置但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按CSMA/CD,DTE数据终端机会检测链路是否空闲,才会发送数据)。事实上链路绝大部分时间,以IDEL“11111”为主,5Bit IDLE“11111”若每个“1”都跳变的话,MDI信号的频率将会是125MHz,但是经过MLT-3编码后,原来的125MHz变成31.25MHz的信号,使频率变成原来的1/4。FCC要求以太网不能产生过大的EMI,因为链路绝大部分时间是传输IDEL,MLT-3编码会使频率集中在31.25MHz范围,因此,在MLT-3编码前,PCS层会对数据流进行伪随机的Scrambling扰码,使“11111”分散,同时将能量与频谱扩散。
1、3 1000Base-T 以太网编码方法
  1000Base-T在物理层使用5电平4D-PAM编码,每个电平表示5符号-2,-1,0,1,2中的一个符号,每个符号代表2比特信息(其中4电平中每个电平代表2比特位,分别表示00,01,10,11,还有一个电平表示前向纠错码FEC),这比二电平编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能把波特率和所需信号带宽减为原来的一半(125Mbps)。但多电平编码需要用多位A/D,D/A转换,采用更高的传输信噪比和更好的接收均衡性能。
五个符号与电平的映射关系为:-2->-1, -1->-0.5, 0->0, 1->0.5, 2->1。

图3 4D-PAM编码规则
  1000Base-T采用了UTP里所有的4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双工的模式下,加上使用4D-PMA5编码方法实现1000MB/s的数据传输率。每对线的数据率为100Mb/s,经8b/10b编码后变为125Mb/s。每个Baud波特码元代表两个比特的信息,4对线的总带宽为
• 125Mb/s x2 x4=1000Mb/s
所以,尽管是千兆速率,但实际上对示波器的带宽要求只需能高保真采集125MHz信号即可,原因就是每对线上实际传输率是125Mbps。

2测试参数说明
  负责制定以太网标准化规范的是IEEE学会下属的802.3委员会,该规范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标准测试流程,包括需要分析的参数集、测试工具的使用、结果如何判定等,目的是保证世界上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以太网产品能满足“互操作性”。三种速率以太网物理层由于编码方法不同,自然而然也就有完全不同的测试规程。下面逐一解释标准测试集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
2、1 10 Base-T测试项目
 1DOV Mask and Voltage Test(差分输出电压的模板以及电压测试)
• DOV Mask MAU Ext for external MAU testing ( MAC 模块与PHY模块分离情况下的差分输出电压模板测试)
• DOV Mask MAU Ext Inv for external MAU testing of the negative-going pulses ( MAC 模块与PHY模块分离情况下的差分输出电压负脉冲模板测试)
• DOV Mask MAU for internal MAU testing ( MAC 模块与PHY模块集成情况下的差分输出电压负脉冲模板测试)
• DOV Mask MAU Inv for internal MAU testing of the negative-going pulses( MAC 模块与PHY模块集成情况下的差分输出电压负脉冲模板测试)
 2Link Test Pulse Mask (链接脉冲测试)
• Link Test Pulse head Mask (链接脉冲帧头模板测试)
• Link Test Pulse tail Mask (链接脉冲帧尾模板测试)
 3TP_IDL Mask Test (空闲信号模板测试)
• TP_IDL Head Mask(空闲信号帧头模板测试)
• TP_IDL Tail Mask (空闲信号帧尾模板测试)
4Output Timing Jitter (输出抖动测试)
• Output Timing Jitter 8 BT (触发点后8 bit的抖动测试)
• Output Timing Jitter 8 BT (触发点后8.5 bit的抖动测试)
2、2 100Base-Tx测试项目
 1 Mask Test (眼图/模板测试)
 2 Jitter(抖动测试)
 3 Duty cycle distortion (占空比失真)
 4 Amplitude, Symmetry, and Overshoot(信号幅度,对称性,以及过冲测试)
 5 Rise and Fall Time(信号上升,下降时间测试)
 6 1000Base-Tx测试项目
 7 测试模式1:模板测试、峰值电压测试、衰落测试
模式1信号是由+2,然后接着127个0,-2,然后接着127个0,+1,然后接着127个0,-1,然后接着127个0,接着是128个+2,128个-2,128个+2,128个-2,最后是1024个0。
验证的目的是:
 接口有否驱动足够的能量将信号传送100米距离。
 上升时间是否足够快得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交换
 接口有否发射过多的EMI, 超过FCC Class A的要求
 信号是否对称, 即A与B, C与D是否对称

图4 模式1各点示意图
  4对测试模式1信号的F点500nS后的G点以及H点500nS后的J点,测量他们的电压验证插入磁损耗是否过大。规范要求,G点的幅度需要大于73.1% F点的幅度,同样J点的幅度需要大于73.1%H点的幅度。
  5测试模式2:主模式抖动
  6测试模式3:从模式抖动
  7测试模式4:波形失真测试、共模输出电压
3、测试配置
3、1 示波器的选择
  110/100M 以太网电口测试
  要求示波器带宽高于400MHz,支持型号有力科WaveRunnerXi-A,WavePro7Zi,WaveMaster8Zi。
11000M 以太网电口测试
每路数据线传输速率是125Mbps;
示波器主机带宽至少为 1GHz;
支持型号包括 WaveRunner 104Xi-A,204Xi-A;WavePro7Zi,WaveMaster8 Zi。
3、2 测试夹具
  测试夹具的主要功能是将双绞线信号转换成示波器能够直接识别的探头或通道信号。
  测试工程师提供的新型以太网测试夹具TF-ENET-B,具有优势特性包括:
同* 时支持10/100/1000Mbps三种 以太网速率级别
4免探头设计,只需使用SMA线缆,降低费用,操作便利
5高信号质量转发,支持全部以太网测试项目

图5 无需探头的TF-ENET-B测试夹具
3、3 测试激励生成
  802.3标准委员会规定,完全测试以太网必须DUT(被测设备)发出专门的测试报文,物理层PHY芯片内部都有测试寄存器。底层驱动设计工程师通过编程置位此寄存器,PHY芯片就会向UTP线路上发出特定的测试序列报文。有些厂商,比如Intel和Realtek公司提供高层应用软件,允许测试人员能够直接操作以Intel(或RealTek)以太网芯片为核心处理单元的网卡,并驱动该网卡发送特定测试序列报文到双绞线,示波器采集这种测试序列并加以后处理与分析!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相关推荐

  1. 以太网口差分电平_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

    1 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 链路控制子层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 MAC 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 ...

  2. 以太网网口信号测试软件,以太网网口流量测试,吞吐量测试

    以太网网口流量测试,吞吐量测试 现在有很多硬件平台理论上支持千兆以太网接口,但实际传输速率远远低于千兆,并且丢包率很高.近我做了一些以太网吞吐量和丢包率方面的优化工作,有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 ...

  3.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PMA测试和IOP测试属于Layer 1(物理层)

    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tests. 基于OPEN-alliance,TC8里的TC1 IOP, interoperability tests. 基于OPEN- ...

  4. 电口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原理与过程

    电口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原理与过程    关键字: 以太网  物理层  一致性测试 1.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 ...

  5. 车载以太网 | 测试之实锤-1000BASE-T1物理层PMA测试实践

    前言 车载以太网测试之实锤系列,之前我们已经从环境设备组成.被测对象组成再到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分享了完整的PMA测试.IOP测试.TC8中的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过程,也分享了TC8-SOM ...

  6. TZT3818Y 静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www.tztiot.com 1.概述 TZT3818Y 静态信号测试系统是全智能化的巡回数据采集系统.每台仪器 8, 16,24 通道可选,每个测量通道都可以测力.位移或应变.测量时,通过仪器内 置 ...

  7. 关于以太网物理层测试

    随着汽车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驾驶连接性的体验度日益关注,导致了人们对汽车通讯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种新车载通讯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汽车以太网因成熟的设计开发技术以及网联智能化等优势 ...

  8. TZT3826E静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1.概述 TZT3826E静态信号测试系统是全智能化的巡回数据采集系统.每台仪器60.40测点可选,适用于测点相对较集中的模型及其他试验,实现对应变应力.力.压力.扭矩.位移.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系统 ...

  9. TZT3822EN静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1.概述 TZT3822EN是一款液晶屏静态应变测试仪,每台包括10个测量通道,每个测量通道都可以测力.位移或应变.测量时,通过4.3英寸液晶屏或电脑软件实现采样控制和数据的分析等功能.系统可广泛用于 ...

最新文章

  1. 推荐 8 个常用 Spring Boot 项目
  2. Springboot+Apollo
  3. Java IdentityHashMap isEmpty()方法与示例
  4. k近邻算法(KNN)-分类算法
  5. Nacos发布0.5.0版本,轻松玩转动态 DNS 服务
  6. python中文词云图代码_Python简单实现词云图代码及步骤解析
  7. 飞鸽传书2011绿色版使用简介
  8. DouPHP 1.5 Release
  9. LY.JAVA面向对象编程.形式参数和返回值
  10. string的一些常见函数
  11. ECharts力导向布局图增加滚动条
  12. 4x4矩阵键盘c语言,4X4键盘矩阵键盘程序
  13. ENVI学习总结(十五)——遥感影像分类与应用
  14. Qt QT_BEGIN_NAMESPACE
  15. 7z解压crc错误_7-Zip - 常见问题解答(FAQ)
  16. 提取智慧树试卷_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7. 使用OpenCV和Python进行人脸识别
  18. ios 高德挪动地图获取经纬度_IOS 地图移动中心点获取
  19. 【小白学Java】D19》》》Collection集合
  20. 联合循环——23(屋顶防雷,盘柜中性点地排)

热门文章

  1. 贝塞尔Bezier曲线的使用
  2. python 推导式练习题
  3. 信号完整性之眼图(eye)理解(二)
  4. 两种典型频谱仪架构介绍
  5. TC358860XBG EDP/DP TO DAUL MIPI DSI
  6. python 通讯录 字典_Python实现命令行通讯录
  7. android程序突然崩溃如何调试,Android应用开发android 调试崩溃Unable to instantiate application的解决方法...
  8. 看过这100个知识点,模电其实也不难
  9. ARMv8 Linux内核head.S源码分析
  10. layui.table(表格)跨页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