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关注 「奇妙的 Linux 世界」

设为「星标」,每天带你玩转 Linux !

作者:Dustin Specker
译者:米开朗基杨
译者简介:KubeSphere 布道师,目前就职于青云科技 KubeSphere 团队,是一名云原生技术爱好者,专注于 Kubernetes 与 KubeSphere 等云原生技术干货分享。

Kubernetes 中的 Service 就是一组同 label 类型 Pod 的服务抽象,为服务提供了负载均衡和反向代理能力,在集群中表示一个微服务的概念。kube-proxy 组件则是 Service 的具体实现,了解了 kube-proxy 的工作原理,才能洞悉服务之间的通信流程,再遇到网络不通时也不会一脸懵逼。

kube-proxy 有三种模式:userspaceiptables 和 IPVS,其中 userspace 模式不太常用。iptables 模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服务多的时候产生太多的 iptables 规则,非增量式更新会引入一定的时延,大规模情况下有明显的性能问题。为解决 iptables 模式的性能问题,v1.11 新增了 IPVS 模式(v1.8 开始支持测试版,并在 v1.11 GA),采用增量式更新,并可以保证 service 更新期间连接保持不断开。

目前网络上关于 kube-proxy 工作原理的文档几乎都是以 iptables 模式为例,很少提及 IPVS,本文就来破例解读 kube-proxy IPVS 模式的工作原理。为了理解地更加彻底,本文不会使用 Docker 和 Kubernetes,而是使用更加底层的工具来演示。

我们都知道,Kubernetes 会为每个 Pod 创建一个单独的网络命名空间 (Network Namespace) ,本文将会通过手动创建网络命名空间并启动 HTTP 服务来模拟 Kubernetes 中的 Pod。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模拟以下的 Service 来探究 kube-proxy 的 IPVS 和 ipset 的工作原理: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app-service
spec:clusterIP: 10.100.100.100selector:component: appports:- protocol: TCPport: 8080targetPort: 8080

跟着我的步骤,最后你就可以通过命令 curl 10.100.100.100:8080 来访问某个网络命名空间的 HTTP 服务。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推荐提前阅读以下的文章:

  1. How do Kubernetes and Docker create IP Addresses?![1]

  2. iptables: How Docker Publishes Ports[2]

  3. iptables: How Kubernetes Services Direct Traffic to Pods[3]

注意:本文所有步骤皆是在 Ubuntu 20.04 中测试的,其他 Linux 发行版请自行测试。

准备实验环境

首先需要开启 Linux 的路由转发功能:

$ sysctl --write net.ipv4.ip_forward=1

接下来的命令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创建一个虚拟网桥 bridge_home

  • 创建两个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dustin 和 netns_leah

  • 为每个网络命名空间配置 DNS

  • 创建两个 veth pair 并连接到 bridge_home

  • 给 netns_dustin 网络命名空间中的 veth 设备分配一个 IP 地址为 10.0.0.11

  • 给 netns_leah 网络命名空间中的 veth 设备分配一个 IP 地址为 10.0.021

  • 为每个网络命名空间设定默认路由

  • 添加 iptables 规则,允许流量进出 bridge_home 接口

  • 添加 iptables 规则,针对 10.0.0.0/24 网段进行流量伪装

$ ip link add dev bridge_home type bridge
$ ip address add 10.0.0.1/24 dev bridge_home$ ip netns add netns_dustin
$ mkdir -p /etc/netns/netns_dustin
echo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 tee -a /etc/netns/netns_dustin/resolv.conf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ip link set dev lo up
$ ip link add dev veth_dustin type veth peer name veth_ns_dustin
$ ip link set dev veth_dustin master bridge_home
$ ip link set dev veth_dustin up
$ ip link set dev veth_ns_dustin netns netns_dustin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ip link set dev veth_ns_dustin up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ip address add 10.0.0.11/24 dev veth_ns_dustin$ ip netns add netns_leah
$ mkdir -p /etc/netns/netns_leah
echo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 tee -a /etc/netns/netns_leah/resolv.conf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ip link set dev lo up
$ ip link add dev veth_leah type veth peer name veth_ns_leah
$ ip link set dev veth_leah master bridge_home
$ ip link set dev veth_leah up
$ ip link set dev veth_ns_leah netns netns_leah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ip link set dev veth_ns_leah up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ip address add 10.0.0.21/24 dev veth_ns_leah$ ip link set bridge_home up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0.0.0.1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0.0.0.1$ iptables --table filter --append FORWARD --in-interface bridge_home --jump ACCEPT
$ iptables --table filter --append FORWARD --out-interface bridge_home --jump ACCEPT$ iptables --table nat --append POSTROUTING --source 10.0.0.0/24 --jump MASQUERADE

在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dustin 中启动 HTTP 服务: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python3 -m http.server 8080

打开另一个终端窗口,在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leah 中启动 HTTP 服务: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python3 -m http.server 8080

测试各个网络命名空间之间是否能正常通信:

$ curl 10.0.0.11:8080
$ curl 10.0.0.21:8080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0.0.21:8080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curl 10.0.0.11:8080

整个实验环境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

安装必要工具

为了便于调试 IPVS 和 ipset,需要安装两个 CLI 工具:

$ apt install ipset ipvsadm --yes

本文使用的 ipset 和 ipvsadm 版本分别为 7.5-1~exp1 和 1:1.31-1

通过 IPVS 来模拟 Service

下面我们使用 IPVS 创建一个虚拟服务 (Virtual Service) 来模拟 Kubernetes 中的 Service :

$ ipvsadm \--add-service \--tcp-service 10.100.100.100:8080 \--scheduler rr
  • 这里使用参数 --tcp-service 来指定 TCP 协议,因为我们需要模拟的 Service 就是 TCP 协议。

  • IPVS 相比 iptables 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轻松选择调度算法,这里选择使用轮询调度算法。

目前 kube-proxy 只允许为所有 Service 指定同一个调度算法,未来将会支持为每一个 Service 选择不同的调度算法,详情可参考文章 IPVS-Based In-Cluster Load Balancing Deep Dive[4]


点击上方图片,打开小程序,『美团外卖』红包天天免费领!

创建了虚拟服务之后,还得给它指定一个后端的 Real Server,也就是后端的真实服务,即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dustin 中的 HTTP 服务:

$ ipvsadm \--add-server \--tcp-service 10.100.100.100:8080 \--real-server 10.0.0.11:8080 \--masquerading

该命令会将访问 10.100.100.100:8080 的 TCP 请求转发到 10.0.0.11:8080。这里的 --masquerading 参数和 iptables 中的 MASQUERADE 类似,如果不指定,IPVS 就会尝试使用路由表来转发流量,这样肯定是无法正常工作的。

测试是否正常工作:

$ curl 10.100.100.100:8080

实验成功,请求被成功转发到了后端的 HTTP 服务!

在网络命名空间中访问虚拟服务

上面只是在 Host 的网络命名空间中进行测试,现在我们进入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leah 中进行测试: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curl 10.100.100.100:8080

哦豁,访问失败!

要想顺利通过测试,只需将 10.100.100.100 这个 IP 分配给一个虚拟网络接口。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目前我还不清楚,我猜测可能是因为网桥 bridge_home 不会调用 IPVS,而将虚拟服务的 IP 地址分配给一个网络接口则可以绕过这个问题。

dummy 接口

当然,我们不需要将 IP 地址分配给任何已经被使用的网络接口,我们的目标是模拟 Kubernetes 的行为。Kubernetes 在这里创建了一个 dummy 接口,它和 loopback 接口类似,但是你可以创建任意多的 dummy 接口。它提供路由数据包的功能,但实际上又不进行转发。dummy 接口主要有两个用途:

  • 用于主机内的程序通信

  • 由于 dummy 接口总是 up(除非显式将管理状态设置为 down),在拥有多个物理接口的网络上,可以将 service 地址设置为 loopback 接口或 dummy 接口的地址,这样 service 地址不会因为物理接口的状态而受影响。

看来 dummy 接口完美符合实验需求,那就创建一个 dummy 接口吧:

$ ip link add dev dustin-ipvs0 type dummy

将虚拟 IP 分配给 dummy 接口 dustin-ipvs0 :

$ ip addr add 10.100.100.100/32 dev dustin-ipvs0

到了这一步,仍然访问不了 HTTP 服务,还需要另外一个黑科技:bridge-nf-call-iptables。在解释 bridge-nf-call-iptables 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下容器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

基于网桥的容器网络

Kubernetes 集群网络有很多种实现,有很大一部分都用到了 Linux 网桥:

  • 每个 Pod 的网卡都是 veth 设备,veth pair 的另一端连上宿主机上的网桥。

  • 由于网桥是虚拟的二层设备,同节点的 Pod 之间通信直接走二层转发,跨节点通信才会经过宿主机 eth0。

Service 同节点通信问题

不管是 iptables 还是 ipvs 转发模式,Kubernetes 中访问 Service 都会进行 DNAT,将原本访问 ClusterIP:Port 的数据包 DNAT 成 Service 的某个 Endpoint (PodIP:Port),然后内核将连接信息插入 conntrack 表以记录连接,目的端回包的时候内核从 conntrack 表匹配连接并反向 NAT,这样原路返回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链路:

但是 Linux 网桥是一个虚拟的二层转发设备,而 iptables conntrack 是在三层上,所以如果直接访问同一网桥内的地址,就会直接走二层转发,不经过 conntrack:

  1. Pod 访问 Service,目的 IP 是 Cluster IP,不是网桥内的地址,走三层转发,会被 DNAT 成 PodIP:Port。

  2. 如果 DNAT 后是转发到了同节点上的 Pod,目的 Pod 回包时发现目的 IP 在同一网桥上,就直接走二层转发了,没有调用 conntrack,导致回包时没有原路返回 (见下图)。

    由于没有原路返回,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就不在一个 “频道” 上,不认为处在同一个连接,也就无法正常通信。

开启 bridge-nf-call-iptables

启用 bridge-nf-call-iptables 这个内核参数 (置为 1),表示 bridge 设备在二层转发时也去调用 iptables 配置的三层规则 (包含 conntrack),所以开启这个参数就能够解决上述 Service 同节点通信问题。

所以这里需要启用 bridge-nf-call-iptables :

$ modprobe br_netfilter
$ sysctl --write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1

现在再来测试一下连通性: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curl 10.100.100.100:8080

终于成功了!

开启 Hairpin(发夹弯)模式

虽然我们可以从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leah 中通过虚拟服务成功访问另一个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dustin 中的 HTTP 服务,但还没有测试过从 HTTP 服务所在的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dustin 中直接通过虚拟服务访问自己,话不多说,直接测一把: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100.100.100:8080

啊哈?竟然失败了,这又是哪里的问题呢?不要慌,开启 hairpin 模式就好了。那么什么是 hairpin 模式呢?这是一个网络虚拟化技术中常提到的概念,也即交换机端口的 VEPA 模式。这种技术借助物理交换机解决了虚拟机间流量转发问题。很显然,这种情况下,源和目标都在一个方向,所以就是从哪里进从哪里出的模式。

怎么配置呢?非常简单,只需一条命令:

$ brctl hairpin bridge_home veth_dustin on

再次进行测试: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100.100.100:8080

还是失败了。。。

然后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搞清楚了启用混杂模式后为什么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混杂模式和下面的选项要一起启用才能对 IPVS 生效:

$ sysctl --write net.ipv4.vs.conntrack=1

最后再测试一次: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100.100.100:8080

这次终于成功了,但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启用 conntrack 能解决这个问题,有知道的大神欢迎留言告诉我!

开启混杂模式

如果想让所有的网络命名空间都能通过虚拟服务访问自己,就需要在连接到网桥的所有 veth 接口上开启 hairpin 模式,这也太麻烦了吧。有一个办法可以不用配置每个 veth 接口,那就是开启网桥的混杂模式。

什么是混杂模式呢?普通模式下网卡只接收发给本机的包(包括广播包)传递给上层程序,其它的包一律丢弃。混杂模式就是接收所有经过网卡的数据包,包括不是发给本机的包,即不验证 MAC 地址。

如果一个网桥开启了混杂模式,就等同于将所有连接到网桥上的端口(本文指的是 veth 接口)都启用了 hairpin 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启用 bridge_home 的混杂模式:

$ ip link set bridge_home promisc on

现在即使你把 veth 接口的 hairpin 模式关闭:

$ brctl hairpin bridge_home veth_dustin off

仍然可以通过连通性测试: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100.100.100:8080

优化 MASQUERADE

在文章开头准备实验环境的章节,执行了这么一条命令:

$ iptables \--table nat \--append POSTROUTING \--source 10.0.0.0/24 \--jump MASQUERADE

这条 iptables 规则会对所有来自 10.0.0.0/24 的流量进行伪装。然而 Kubernetes 并不是这么做的,它为了提高性能,只对来自某些具体的 IP 的流量进行伪装。

为了更加完美地模拟 Kubernetes,我们继续改造规则,先把之前的规则删除:

$ iptables \--table nat \--delete POSTROUTING \--source 10.0.0.0/24 \--jump MASQUERADE

然后添加针对具体 IP 的规则:

$ iptables \--table nat \--append POSTROUTING \--source 10.0.0.11/32 \--jump MASQUERADE

果然,上面的所有测试都能通过。先别急着高兴,又有新问题了,现在只有两个网络命名空间,如果有很多个怎么办,每个网络命名空间都创建这样一条 iptables 规则?我用 IPVS 是为了啥?就是为了防止有大量的 iptables 规则拖垮性能啊,现在岂不是又绕回去了。

不慌,继续从 Kubernetes 身上学习,使用 ipset 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把之前的 iptables 规则删除:

$ iptables \--table nat \--delete POSTROUTING \--source 10.0.0.11/32 \--jump MASQUERADE

然后使用 ipset 创建一个集合 (set) :

$ ipset create DUSTIN-LOOP-BACK hash:ip,port,ip

这条命令创建了一个名为 DUSTIN-LOOP-BACK 的集合,它是一个 hashmap,里面存储了目标 IP、目标端口和源 IP。

接着向集合中添加条目:

$ ipset add DUSTIN-LOOP-BACK 10.0.0.11,tcp:8080,10.0.0.11

现在不管有多少网络命名空间,都只需要添加一条 iptables 规则:

$ iptables \--table nat \--append POSTROUTING \--match set \--match-set DUSTIN-LOOP-BACK dst,dst,src \--jump MASQUERADE

网络连通性测试也没有问题:

$ curl 10.100.100.100:8080
$ ip netns exec netns_leah curl 10.100.100.100:8080
$ ip netns exec netns_dustin curl 10.100.100.100:8080

新增虚拟服务的后端

最后,我们把网络命名空间 netns_leah 中的 HTTP 服务也添加到虚拟服务的后端:

$ ipvsadm \--add-server \--tcp-service 10.100.100.100:8080 \--real-server 10.0.0.21:8080 \--masquerading

再向 ipset 的集合 DUSTIN-LOOP-BACK 中添加一个条目:

$ ipset add DUSTIN-LOOP-BACK 10.0.0.21,tcp:8080,10.0.0.21

终极测试来了,试着多运行几次以下的测试命令:

$ curl 10.100.100.100:8080

你会发现轮询算法起作用了:

总结

相信通过本文的实验和讲解,大家应该理解了 kube-proxy IPVS 模式的工作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用到了 ipset,它有助于解决在大规模集群中出现的 kube-proxy 性能问题。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疑问,欢迎和我进行交流。

参考文章

  • 为什么 kubernetes 环境要求开启 bridge-nf-call-iptables ?[5]

脚注

[1]

How do Kubernetes and Docker create IP Addresses?!: https://dustinspecker.com/posts/how-do-kubernetes-and-docker-create-ip-addresses/

[2]

iptables: How Docker Publishes Ports: https://dustinspecker.com/posts/iptables-how-docker-publishes-ports/

[3]

iptables: How Kubernetes Services Direct Traffic to Pods: https://dustinspecker.com/posts/iptables-how-kubernetes-services-direct-traffic-to-pods/

[4]

IPVS-Based In-Cluster Load Balancing Deep Dive: https://kubernetes.io/blog/2018/07/09/ipvs-based-in-cluster-load-balancing-deep-dive/#ipvs-based-kube-proxy

[5]

为什么 kubernetes 环境要求开启 bridge-nf-call-iptables ?: https://imroc.cc/post/202105/why-enable-bridge-nf-call-iptables/

原文链接:https://dustinspecker.com/posts/ipvs-how-kubernetes-services-direct-traffic-to-pods/

本文转载自:「云原生实验室」,原文:https://tinyurl.com/p28tf5j6,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ditor@hi-linux.com。

你可能还喜欢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如何使用 Jenkins Pipeline 流水线优雅的部署 Kubernetes 应用


『美团|饿了么』外卖红包天天免费领,吃饭省钱杠杠滴!

更多有趣的互联网新鲜事,关注「奇妙的互联网」视频号全了解!

万字总结,体系化带你全面认识 Kube-Proxy IPVS 模式的工作原理相关推荐

  1. Linux - 一篇带你读懂 Curl Proxy 代理模式

    curl 是一个很有名的处理网络请求的 类Unix 工具.出于某种原因,我们进行网络请求,需要设置代理.本文讲全面介绍如何为 curl 设置代理 设置代理参数 基本用法 -x, --proxy [pr ...

  2. 一文带你了解人脸检测算法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脸识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图像分析领域最有前途的应用之一.人脸检测可以考虑人脸识别操作的很大一部分.根据其强度将计算资源集中在持有人脸的图像部分.图片中的人脸检测方法很复杂,因 ...

  3. 肝了4.5万字,手把手带你玩转JavaScript(建议收藏)

    江哥手把带你玩转 JavaScript 分为 5 期,大概 15 万字,建议点赞,关注,收藏,防止失联. 本期为第一期入门篇,4.5 万字. 什么是JavaScript? JavaScript简称JS ...

  4. 学习最新大厂付费视频时整理的万字长文+配图带你搞懂 MySQL

    万字长文+配图带你搞懂 MySQL MySQL SQL的介绍 SQL分类 MySQL语法 创建数据库 修改.删除.使用数据库 DDL查询数据表 DDL创建数据表 修改数据表结构 删除数据表 DML添加 ...

  5. 万字多图,搞懂 Nginx 高性能网络工作原理!

    在单进程的网络编程模型中.所有的网络相关的动作都是在一个进程里完成的,如监听 socket 的创建, bind.listen.再比如 epoll 的创建.要监听事件的添加,以及 epoll_wait ...

  6. python学习Day14 带参装饰器、可迭代对象、迭代器对象、for 迭代器工作原理、枚举对象、生成器及生成表达式...

    复习 函数的嵌套定义:在函数内部定义另一个函数 闭包:被嵌套的函数 -- 1.外层通过形参给内层函数传参 -- 2.返回内部函数对象---->  延迟执行, 开放封闭原则: 功能可以拓展,但源代 ...

  7. matlab通过“ideal_lp设计理想高通滤波器_常见低通、高通、带通三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      更多内容推荐        请关注为星标 □ 广播科技 滤波器是对波进行过滤的器件,是一种让某一频带内信号通过,同时又阻止这一频带外信号通过的电路. 滤波器主要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 ...

  8. k8s组件说明:kubelet 和 kube proxy

    k8s的node节点需要安装三个组件:docker/kubelet/kube proxy pod是存储容器的容器,但容器不止docker一种. CRI:container runtime interf ...

  9. 一文读懂:常见低通、高通、带通三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滤波器 滤波器是对波进行过滤的器件,是一种让某一频带内信号通过,同时又阻止这一频带外信号通过的电路. 滤波器主要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三种,按照电路工作原理又可分为无源和有源滤波器两大类 ...

最新文章

  1. MapReduce编程实例之自定义排序
  2. 代码的演化-DI(理解依赖注入di,控制反转ioc)
  3. java 输入框输入1到9_java程序设计  习题答案1到9
  4. excelutil java_JAVA实现Excel的读取--ExcelUtil工具类
  5. 关于OC-省市区习题
  6. Gym 101915J(并查集)
  7. 基于Bootstrap的Asp.net Mvc 分页的实现(转)
  8. POJ3080 ZOJ2784 UVALive3628 Blue Jeans题解
  9. 博客园 使用锚和书签制作目录
  10. 好项目,不私藏!适用于单片机开发的开源轮子
  11. 安全专业委员会发言_企业安全委员会发言
  12. E900V21E_mv310芯片_RTL8822BSwifi_卡刷固件
  13.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考研818真题,北京工商大学考研真题汇总
  14. GPIO口配置为上拉,下拉输入
  15. 小米AX6S刷OpenWrt和开启OpenClash,及刷回官网固件
  16. 【方案开发】电子血压计方案开发设计
  17. linux系统启动的第一个进程是,CentOS6开机启动过程详解
  18. union all会过滤掉重复的数据
  19. SCI投稿及Accept之后的流程
  20. RemObjects(一)客户端远程调用服务端接口过程

热门文章

  1. 绩效管理工具OKR与GRAD
  2. 图像风格迁移cvpr2020_CVPR 2018:一种交互式纹理迁移通用框架
  3. 鸡兔同笼,今又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面,动物的头的总数是35,动物的脚的总数是94,问你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提示:利用二重循环解决问题
  4. 求解答:UKF对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报错
  5. leetcode *210. 课程表 II(拓补排序)(2020.5.17)
  6. 微型计算机输入设备 写出六种,计算机一级考试word题及答案
  7. 一些DDR4内存的科普
  8. 气传导和骨传导耳机哪个好?简单科普这两种蓝牙耳机
  9. 书论51 朱文长《续书断》
  10. 后半生,你越活越好的7个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