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明白的,不明白的,都喜欢这个词。至简背后的繁复有多少人知道呢?这个词是基于古代大一统数理模型产生的。假设数理模型是完美的,那么一个周易图表、一个金字塔就是大道,就可解读万物了,如此至简,这是古人创造的虚拟逻辑。可是,如果你知道古代这些大一统数理模型的数学覆盖死角和数学问题以后,知道它们并不完美,更别说大一统了。这时候就不会再考虑什么大道至简了。大道这个词是数理兼容才有的结果,既然是数理,虽然海纳百川,也会藏污纳垢,有不数学的地方,而且,老子就认识到,“大道唏嘘”。只有基于模糊的大道,才会有至简。
现在模拟一种极端的全仓买卖的操作方式,而且,严格按指标指示,机械性操作。结果会如何?
用三根均线,不用任何其它理论,这已经简化的足够了。再繁复一些,可以让熊市空仓的时间更长一些,那么会显著提高收益率的。但是,那样会不利于说清楚道理。一些人怎么赔的,还是会想不明白。而且,对于大多数散户,这更是散户中的高手操盘方式的数学拟合。能够最后简化到画出三根均线就炒股,并坚持机械化操作的,已经算是学经典理论的高手了。画一堆,并不见得就高明。
经典理论不适合一周以内的操作,因此将操作周期控制在7-60天范围。其中小于7天的操作,本来可以过滤掉大部分,但是这里保留,以说明问题。
找了一只年头较长的股票,随机找的,但是要求它疯狂过,大熊过,有过慢牛,有过缓跌,有过焦灼的中枢(复杂的横盘和顶、底)。也就是股市常见的形态,要都有体现。
那么,我们用一个固定的规矩去与带有随机性的股市抗争,结果是什么?
规矩很简单,3天5天12天均线同时向上,买入。3天5天均线同时向下或12天均线向下这两条符合一条就卖出,直到再次符合买入条件再买入。对于7天以下的短线,这个卖出条件明显滞后的。但就这么规定了。而且,使用的是自然日,而非交易日趋势行情。
执行机械化交易方式。也就是买入指标显示的第二天的收盘价是买入的价格,卖出指标显示的第二天的收盘价是卖出价格,不管当日的价格变化。
全仓操作,没有仓位控制。
对于炒股经验丰富的,知道上面的规定有多么的不合理,不近人情,但是,为求简化解读,就这么规定了。

尽管简化到三根均线,也是很乱的一张图,那根白线,是按机械化执行操作的收益曲线。
我们按照中枢(顶底、调整、衰竭部分)、大牛、慢牛、大熊、慢熊的五种分类方式,进行细节解读,来看看经典理论的高手波段操作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天天赚钱,这想都不用想,连幻想的余地都没有,当下,还没有这样的策略和理论,包括你认为的当世绝顶领先的博弈论和人工智能。你可以用回测的方式试验一下各种策略方法,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不可能的!
操作频率总体在7-60天范围,也就是波段交易。
从上图示例中可以看出,总体收益在提高,20年行情,的确做到了。这还得益于这只股票,整体的最低点在不断提高。
对于回测,很多人幼稚地以为回测高收益的策略就一定是成功的策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回测仅仅代表,在过去的20年,你使用这种方法,你得到到收益曲线。一般人忽略了过去20年这个既定的历史事实,对于未来,你能保证未来20年也像过去20年这样的总体走势吗,这实际就是预测。如果保证不了,那么你的收益曲线就不会是过去20年一样的结果。
但至少,对过去20年这种有坎坷历程的股票,你又采用的波段操作方式,那么,面对未来,同样的年度级别的波段行情,你会得到波段操作类似的结果。
回测都不成功的策略,肯定有问题;回测成功的,也不能保证你什么。别忘了,股市的随机性影响。多炒几年股,一觉起来,封板跌停开盘的个股你会遇到的。
策略指示卖出的时候,机械化交易的意思是第二天你按收盘价卖出,而第二天又是跌板开盘、封板收盘,卖出可能不成交。策略,对于这种情况毫无意义。电脑也会蒙了,怎么执行?
所以说回测也仅仅是一种方法,不是万能的钥匙。
(一)、最简单的部分:大牛部分。
20年有四次大牛的波段。这个指标在这区间表现优异,80分,基本能得到股票涨幅的50-70%。很多经典的理论和指标,在这种行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别忘了,这种行情里面,不懂理论,不懂指标的,也许会利用傻吃躡等的方式,赚的更多,因为他减少了频繁交易。




四次牛市表现的细节。还算可圈可点。尽管调整中、逃顶的时候,也会吃亏,但是,总体表现良好。
对于收益曲线白线,水平线的时候,意味着空仓。白线向下跌的时候,意味着持股被套。但是坚持机械化操作的意思,就是,错了也坚决执行。
看到这些曲线的时候你知道那明摆着调整、明摆着顶部,怎么不出局?这个问题机械化执行的方法解决起来,比你想象的复杂。可是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你真的知道持股错了吗?大概率是你不知道。从散户操作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来。
这种行情,懂不懂理论,会不会操作毫无实际意义,就是新闻报道,大妈都炒股赚钱的时候。所以,理论对于这样的行情,有没有,效果差不多。
(二)、第二种情况,慢牛。
对于这只股票,慢牛的阶段可以找到三个。



指标的问题在慢牛中就有所暴露了。
尽管在慢牛波段尚可以盈利,但是盈利能力面对不同的爬升,已经不足股票涨幅的0%到50%。对于慢牛中的调整,甚至会导致亏损的局面。
这个时候,频繁交易导致的恶果已经体现出来了。如果持股,你会得到更高的收益。但这是马后炮式的解读,对于历史上你对该股的操作,没有操作指导意义。只有当你看见慢牛落幕的时候,面对自己的不赔不赚甚至亏损,个别聪明的人才会有所醒悟,早知道,不操作就好了。但这种后悔没有用。而对于沉迷于理论的一些人,会在此时开始寻找理论的毛病,“这理论肯定有问题,这数学模型肯定有问题,”深陷其中,对于接下来的牛市,又乱了分寸,不再使用原来这个“有问题”的理论,结果再次错过大好行情。
这个经验总结是,面对慢牛,减少波段操作的频率,有利。当然,慢牛之后,你跑慢了,一样出问题。慢牛什么时候结束呢?这又是一个理论预测不了的随机性问题。经典理论偶尔会“蒙”正,但是,这需要你经验丰富,足够理解理论,而且还幸运。
慢牛已经这样,慢熊如何?


两次典型的波段慢熊,一次6年,一次三年。相对于四次不到一年的大牛,幸福总是有点短暂。
针对慢牛,这种机械策略,比股价的跌幅减亏30%-50%。已经不再提赚钱的问题了,而是比亏损的程度。
问题出在那里,抢熊市里面的反弹。
技术上做到回避这样级别的熊市,并不难。经典理论大多数指标利用周线趋势,很容易做到。难点在于,3年或者6年不炒股票,你的日子可否能过下去。对于很多散户来说,这是最大的问题。这实际是很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而且炒股已经影响到了现实的生活。没有股票的生活,你竟然接受不了,
尽管减亏,但这是熊市,这种机械化交易策略,赔钱是你看见的。而且这已经是经典理论高手的策略了。
(三)、大熊

比较激烈的波段熊市有3次,三次的表现都是减亏50%左右。跌的越狠、越激烈,减亏比例越大。有技术的还是比没技术的强一些。
但是,这种简单策略,在熊市中盈利,是不可能的任务。
现在看相对于这些牛熊的小一级的中枢行情。也就是顶底,横盘调整和底部或顶部的衰竭阶段。这些都是所谓的中枢,需要选择方向的位置。
这种行情,看似波段幅度有限,实际是消耗盈利最大的地方。也是技术派最头疼的地方。对于技术派来讲,明知道这就是中枢区域,但是做到在2-6个月的这种中枢期间,空仓不操作,耐心的等待的,只有电脑。大多数散户就是做不到。
通过上面行情的这种小一级中枢的收益显示,每张图中基本都有。大约有30-50%的浮动盈利,会在这种中枢中消耗掉。(散户另外一部分损失大多发生在熊市的逆势操盘。)
这种方法的回测结论是:不到牛市不下手,中枢期间休息,熊市少操作。这样有利于盈利。什么样的时候是牛市呢?这个问题,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描述,电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说出来,这又成了难题。各种理论又无话可说,这又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预测环节理论问题。我们常常说的牛市、熊市竟然是无法用数学拟合方式准确描述出来的。一般只有牛露出半个身子,理论才会跳出来叫唤,你看牛来了。牛头则隐藏在熊市中,如何分辨?程式化交易也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理论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通常我们说的牛市,是已经发生了的,或正在进行的牛市的后半场的一种解读。面对未来这个预测环节,牛市在哪里?
你发现熊市的尾巴,就看见了牛头。熊市的尾巴是什么样呢?熊市的尾巴之后肯定是牛头吗?历史行情告诉你,不一定。可以是一段长达几年的漫长的横盘。
只有把理论解读和预测环节分开,你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
理论与现实总是有些差距。不靠理论不行,全靠理论,有时候一样靠不住。这就是股市理论的现状。“讨厌的”博弈论看到的随机性影响的事实,并没有最后将其解决。基于不确定的预测,你的唯一性操作除了选择所谓的历史行情回测大概率成功性检测的方式,暂时别无选择。但这种方法,依然没有肯定性和唯一性。只能告诉你,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你大概率成功了。可是什么样才是条件具备的未来呢?
老花眼的经典理论看不清7天以内;博弈论短视,只能看到不到一天,中间的空白区,留给散户去郁闷吧。
对于小于7天的行情,技术含量最低的实际就是日内交易。对于存在杠杆的t+0市场,日内交易有利可图。这是博弈论选择的主战场。看似很牛,但是实际找了个拟合技术的软柿子。2-7天这个区域,博弈论和经典理论不分伯仲,胜败均有,并没有明显的理论指导操作的优势。7天以上,经典理论占优势。
大多数散户选择了最不该恋战的战场,2-7天的交易频率。数学拟合告诉你,这区间,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同时也是技术还未解决的战场。这是技术高手以及未来理论涉猎、挑战的主战场,你有进入这个门槛的准入证吗?
一些人幻想着利用倒仓来解决亏损问题,对于随机性影响较大的日短线,熊市的这种方法,一个低开就让你美梦破灭,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而对于牛市,回测的结果告诉你,减少交易次数才更有利。
悠闲的不炒股状态下炒股,大部分时间空仓,或者不操作,才是股市战略性意义的真正高手。巴菲特做到了,这是神级的炒股状态,心急的人做不到。
以上检测指标的方式,实际也是读者检测一个新指标的方法,不要只看到这个指标在牛市波段的片面表现,要考虑到这个指标在各种行情情况下的表现。
(四)、对于个股,是否存在一招成仙的情况呢?
存在。这也就是选股公式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认为哪种形态或模式,具有大概率、肯定性的操作意义,并且经过历史的考验,回测的考验,这种一招仙的现象,在股市中存在。
例如,选择的股票,符合上述机械化交易的条件同时,(尽管上述这个策略回测的结果看似并不理想)增加对熊市甚至慢牛的规避条件,大盘怎么样不说,个股条件符合就可以。如果和大盘同步,更理想。那么,这个选股条件,会表现出比上述情况优异的表现,会吃到一点牛尾巴。因为,这个选股公式,只找已经在牛市中的股票,也就是牛后半身的股票,如果能够见好就收,这实际就是一个完整的策略。若再加上回避下一级中枢的条件,那就更好了。尽管不会天天有这种“好”股票,好事情,但是,一出手,就能有所收获,夫复何求?这也就是学理论的意义了。
一般十年中,你有大约2年的这种交易期间,再回避中枢,也就是2-4个月的有利交易时间。你能找到个股的这个交易时间,你已经成功了,这是选股思路。
一些技术介绍往往将形态在选择点(共振点)的时候就买入,这风险很大,学了江恩理论、三角洲理论之后,你就明白这种风险是什么了。在共振点开启的行情,可以是顺势的,也可以是虚晃一枪之后,大幅反向运行。这也是一些选股公式会选出第二天大幅低开股票的原因。
对于股市,学了更多的技术后,你会发现,多休息,才是赚钱的法宝。
四维理论依然还是解决不了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挑衅明天的唯一性预测,这曾让笔者无法入眠,现在终于释怀了。看了十一年的经典理论,现在又了解了一点博弈论,原来暂时都解决不了啊。笔者的四维时空拟合理论居然和它们一样解决不了,可以了,可以释怀地安稳睡觉了。这心态不好,不利于理论进步。
还有一个问题,预测明天的涨跌重要吗?对于炒股来讲,只要你方法得当,明天并不重要!这是《机械化交易理念》那本书的“绝对性”的极端思路,现代的程式化、人工智能、高频交易思想的基础;但是对于理论,这是圣杯!笔者终于大肚地把争取这个圣杯的机会让给别人了!
(五)、预测明天为什么是最难的
随便找一个经典的趋势性指标,例如macd、kdj、roc之类的。预测一周以后,使用这样的指标,基本就可以实现大概率的成功。当然,运气不佳,恰逢拐点,那可能会错误或滞后。这就是所谓的若存若亡的惯性原理。对于一周以上的这种级别,惯性原理会大于随机性的影响,所有这种预测可以成功。直到中枢区,随机性造成的影响改变了第一个一周,才开始形成趋势性的改变。所以,利用这种方法,你不可能100%日线级别判断成功,而且,相对于精准,一般会滞后至少三天以上。三天,对于激烈的行情,你知道后果是什么。滞后的时间与指标中隐含的数字设置有关。
但是惯性原理,对于小于一周的预测,就会出现所谓的惯性与随机性影响博弈的问题,谁输谁赢是未知数。这时候感官上会看到,有时候有惯性,有时候没有惯性。猜测日线级别rsi这种敏感指标的拐点,你就会深刻体会这种惯性若有若无的感觉。至于日内,如果按波动比率考虑,随机性相对来说反倒表现的不是很强烈(这是相对于日内高频交易而言),因此,使用经典理论的所谓的惯性方法,只要你向下级别转化指标的方法是正确的,日内倒仓也是可以大概率实现的。只要躲过早盘半小时左右的资金博弈争夺就可以了。当然,日内出现随机性突变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例如日内公布的某种信息的影响,或者你没看到信息,成交量却出现非常规的异动,都会导致随机性的影响超过惯性原理。因此,即便盘中预测一小时以后,你一样会被随机性搅局而无法实现预测正确率100%。
对于明天,信息在停盘后公布或被消化,这不仅包括国内影响,还包括道琼工业、黄金、石油、美元兑人民币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会导致大盘的高开或低开,甚至是大幅的高开、低开。通过轮中轮观察,你会发现,第二天开盘的位置,会出现在同角度的下一圈或下一个三角(正方)处。这代表着该点时空总函数未变,但价格发生了改变。时间由于规定每天就开盘那几个小时有效,不考虑日与日间的停牌时间,时间变量相当于没有变,所以股市至少包含了一个时间、股价没有表现出来的影响变量。这是间接数学拟合高开、低开的方法。当然,使用别的技术,例如支撑线的技术,你会发现,有时候的低开,直接开到支撑线位置。跌破,半天下跌,而支撑住,半天反弹。
为什么是半天?
中午休息,一样影响时空函数。下午开盘,一样需要消化中午停盘期间的随机性。通过这种级别角度线的观察,你会发现,直到下午收盘,角度线的意义才恢复。整个下午,角度线居然是可以有效,可以无效的一种状态。但是在收盘的一瞬间,它变得肯定又有效了。这就是利用经典方法看到的这种级别的随机性,你没看到,说明向下转化角度线的方法出现错误并使用错误。
尽管这个低开、高开的位置,我们通过上述技术,可以提前预期几种可能性,但是,会是哪种可能性,这依然不可预期的,只能评估。你需考虑停盘期间所有的可能信息影响带来的综合影响结果,对股市点位造成的影响。这即便是当下大数据的情况下,依然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当然,这依然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这个工程有点大,而且很难全面。因为,第一,你搜集的信息可能不全;第二,你分配的每个信息影响权重可能不恰当。第三、随机的事件的影响你可能无法搜集,例如开盘前的1分钟,某火山爆发,导致某大型矿山的开采造成影响,导致某期货价格出现异动。你收集不到的信息,不代表别人收集不到,不代表它不影响市场。那么,这个模型就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也就是存在第三条所说的随机性事件会影响准确的问题。
如果粗略估算,那还用模型吗?道琼工业下跌昨晚50点,上证低开大约5点左右,你随便找一段时间,算算这两个因素的连带影响,这也是一个简单模型,就能大概评估。但是,对于道琼工业小于30点的下跌,上证指数可以“面无表情,置之不理,”平开,这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是说,你的评估也是一个大概,无数学拟合准确意义。
当你关注外围影响的时候,却忽视了国内信息的影响,那就会更大错特错了。因为外围影响的权重还是要比国内的小,小多少才合理?不确定!
对于周以内、日内和隔日(明天)的随机性影响的情况,对于经典理论是这样,对于博弈论呢?情况也是一样的。以上的问题,博弈论依然解决不了。博弈论是司马懿,后知后觉,就如指标方法一样,先有数据,才有迭代影响之后的未来计算结果。而经典理论在这一点上,因为有一定的条件性预测意义,反倒有可能不基于随机、迭代,而利用惯性原理形成概率性的预测,但是不要在拐点处“较真”理论,因为拐点处的拟合意义是随机性积少成多影响了惯性,这一点经典理论干脆就没考虑随机性的影响。
博弈论,研究随机性的,还是被随机性搅了局。由于日内惯性原理可能的存在,那么细腻的博弈论这时候是占准确性的便宜的,对于日内的拟合,要比经典理论精准、细致。尽管也不能达到数学意义的100%契合程度。例如你拟合的是分时线,那么分笔线的随机性一样在搅局。你拟合的分笔线,那更接近混乱(浑沌),而非数学意义的混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年100美元/桶的石油价格是如何出现的,就是一个人为了上新闻,看石油在99.99徘徊,故意买了这一手100凑数,结果他上新闻了,石油价格也就到了100美元/桶。这种随机性如何拟合?
这个“惯性”是否存在非常关键,如果不存在,经典理论和博弈论都会面临尴尬。这个所谓的惯性,就是趋势性或者规律性不改变这个前提条件。你能保证“惯性”肯定存在吗?
博弈论可以通过快速的重复性的机器学习等方法,接近拟合标的物还是可以实现的。而对于未来的预测,它是基于随机性中带有特征的信息不可变的前提画出来的。这又出现拟合问题,它可能忽略了迭代因素,例如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前面对随机性的数学拟合表达你也看到了,股市的随机性不是绝对的随机,里面是有迭代、分形等信息。那么,这种信息会导致随机性出现趋势性的改变。也就是说,如果每一秒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完成学习并画出下一秒,那么迭代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因为你上一秒的预测是有误差的。未来的下一秒会根据实际数据出现不断的调整、改变。而非开始画的唯一性的漂亮的未来。由于日内的随机性影响可以小于惯性影响,那么也就是博弈论日内博弈会占优势,尽管结果暂时看依然并不完美,但是,只要设备运算速度足够快,快到买卖的操作发生在迭代因素影响出现趋势性改变之前,那么它就成功了。当然,这还没考虑交易的费用。因此,笔者说,高频降频才会最后成功。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现在你需要一整栋大楼的硬件设备,以保证运算足够快。而经典理论在这个日内交易区间,很优雅,只需一台个人电脑,看5分钟趋势线,嘲笑博弈论,“你忙什么呢。”
(六)、一种线性显示未来可能性的方法

这是结合经典理论中的指标和三角洲四天循环、以及股市分形特征形成的5分钟趋势图未来显示,也就是利用经典理论借鉴博弈论线性拟合的思路。
(注:这是笔者另外一个研究方向,但是由于编程所扰,进展缓慢。发布出来,供同仁借鉴,以走到更远。这就是利用经典理论的优势及惯性原理部分,结合博弈论的研究方向。)
红色竖线后面,是未来四天的可能性。未来,笔者选择了涨、跌、横盘三种可能性,也就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利用角度尺,你可以将这种涨跌调整到一个适度的趋势角度。譬如,上涨未来数据采用慢牛行情线性回归下限函数规律形成虚拟数据。图中使用的是三角洲方法,调用历史上类似的数据。综合一下,用慢牛线性回归下限虚拟数据遍历历史,找到历史上相似度最高的四天曲线部分,并折算成百分比,接在现在行情末端,那么未来最小上涨可能性的虚拟数据就出来了。当然,找这种数据相似度的方法,会需要硬件的足够强大,才能产生迭代向前的意义,因此笔者借用三角洲的经典方式,也是受硬件的限制。
这里只画出未来四天,这也是综合考虑经典理论的强项以及博弈论的软肋产生的结果,当然有效概率预测意义的,只有未来一天。而这一天,你还要留神低开造成的不可预测的影响。因为你会发现,每天的数据的迭代都会造成未来趋势改变的可能性。
(注:分形理论将趋势性范围控制在144个自然日,理论就会借助经典理论的结果,效力提高。这也是兼容。)
当然如果这是自然日行情之下的5分钟趋势图,这种方法会取得进一步的预测意义。同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你需考虑周末,没有显示的三角洲循环的补充显示。指标不用考虑这个因素,它会自动形成自然日情况下的5分钟表达。但是,这种软件至今还未出现。而笔者用python尚未达到这样的转换能力。
如果这是像比特币一样的全年没有休息的连续行情,这种方法在没有了隔日低开这个因素搅局,那么就会堪称当下意义的完美。
这个指标的显示是变动的,利用了迭代的方法。当下每一根k线确定后,未来会适度改变。如果小一级(快速线)的改变不影响副图滞后(大一级的慢速线)的指标的变色,那么你就可以保持当前的持股或空仓状态。未来每根k线变成当下的时候,都可能会造成快速线的不断的改变,但是慢速线可以不改变。而我们关注的是慢速线的表达。
在5分钟,如果关注小一级细节,这会造成频繁交易,结果就会产生高频带来恶果,演变成纯粹的博弈。而借用慢速线,降低高频的频率,理论效力会大增。这种显示,所有指标依然具有以前经典指标的背离等特殊意义,而这种可能性的背离,会提前四天告诉你!四天啊!虽然是可能性,但是在关注当下和关注未来变化的两个前提下,机械化交易可以得到肯定性的操作指令,这是最关键的。
这种未来可能性被简化为三种,你需要做的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三种可能性的未来中,利用if,选择出一种给电脑下达指令。
在日线及周线级别,由于所谓的惯性原理,这种方法将经典理论条件预测性的意义产生的效能大大提高和简化。利用经典理论这种条件预测性意义,但是又无需预测未来,只关注当下的操作状态。直到看见了未来变成当下以后再考虑你的决策。当然,基于5分钟趋势行情,它“居然”会滞后5分钟决策,你可能不满意。而对于t+1市场,这已经足够了。对于t+0的高频的日内操作,建议通过这种方法,降低高频频率,你会省下几百亿美金的硬件需求。
这个指标,也会让你明白,未来的唯一性,是不可能的。用可视化结果打经典理论一个耳光。博弈论画出来的未来的那根线,唯一、漂亮、“完美”,但只要你交卷了,你的答案就是不完美的,也不会是现实的未来。
第二天的高开、低开因素,对于博弈论同样是不可言状的痛。抛开日内的随机性影响,只说高开、低开因素的模拟,这需要另外一个极其全面的因素及权重模型才可模拟影响结果,这一点博弈论也做不到。对于它来讲,这是随机性的因素之外出现了另外一个随机性的因素。多了一个维度。因此,博弈论现在也被困在日内,无法跨越到明天。
这都是理论性的、唯美式的、绝对性的数学思考。如果仅考虑操作,大不了出现反向随机进行止损,正向随机持有就可以解决。对于高频的交易,手续费、交易费已经成了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考虑这方面的影响了。解决的办法也有,对可能的波动幅度分级,不同幅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四维理论使用了这种思路,但是是基于经典理论。
明天不清楚,说清楚后天,那简直就是笑话。这种笑非常正常,嘲笑到股市理论的软肋上了,戳到它的心尖上。你讥讽的笑即便是今天,依然无比正确。
后天不清楚,说可能、大概、差不多知道一周以后的部分未来信息,这不是笑话,这是数学拟合结论。如果因为这个你笑了,甚至嘲笑了,只能证明你对股市理论的无知,你并不懂股市理论的数学拟合意义。
偶尔蒙正几年后的大顶,这有概率成功的可能性。这也是数学拟合结论。当你不嘲笑上一条的情况的时候,你也可能做到。
股市就这么奇妙,就是这么任性。
老子《道德经》中形容道,“道,可道,非常道。”意译:可以说清楚的道理,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道。道实际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可以说得清,后来变成自然科学;另一部分说不清,无法验证,后来变成哲学、宗教、迷信。而西方至今不区分这两种道的区别,西方没有数理这个词,数理和数学并不区分。这一点需要留神。
老子对我们的启发就是:股市的道不要引申为这个广义的道。需要把其中说不清的部分剔除,这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如果保留说不清楚的部分,那么宗教、哲学、迷信就涌进来。面对股市理论尴尬的现状,这需要勇气。孔子的忠告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面对未来,我们依然很无知,对于某些特殊领域或范围甚至知之甚少。这才是智慧的结论。西方物理的基本粒子模型号称受到《周易》的启发,那么《道德经》给你一点股市理论的启发也是正常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里面的道依然是广义的道。但对于股市的理论这个道理,由于不了解,无知造成的,把股市的道理理解为广义的道,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大道唏嘘,说得也是人心中类似宗教信仰意义的广义的道。如果把股市的理论加上股市理论解决不了的部分,就是完整的股市的道。这样理解的股道就包括了玄学。因此搞理论的,需要把玄学这部分抛弃掉。通过数学拟合验证,至少暂时数学是无法完成这个完整的道的解读和拟合的。股市理论说不清楚的地方,现在也还是在用哲学、宗教、迷信来解决。而搞理论的,是要把说的清楚的部分利用验证的方式努力扩大,而不是借用这些非理论的手段掩盖说不清楚的地方。经典理论“无耻”“无知”地借用了这种非理论手段,混淆视听,很害人。而博弈论由于你了解的少,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虽然它研究的是纯粹意义的数学性多层次间接拟合。当你盲目地扩大理论可解读的部分,超过了理论说得清楚的地方,不一定是理论的问题,往往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你的盲目崇拜与无知造成的非理论性引申害了你,不见得是理论害了你。
现代的数学如此努力,却也依然造成让你嘲笑的股市理论局面,得出这种“不知道明天却可能知道一周以后的妙论”,老子的无奈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把当时说得清楚的和说不清楚的写在了一起,那就是《道德经》。结果就是:后世将数学部分抛弃或弱化、逻辑部分被哲学利用、解释不清的地方被宗教、迷信、玄学利用。老子解释不清的地方,现代的科学家也依然仅仅是在逼近,并未解决清楚。例如从无到0到1这个过程,或者1这个分形扩大、缩小到底影响范围的极限在哪里?现在都还处于多层次间接拟合数学模型阶段,并未证实。《道德经》关于分形、迭代、分叉(分多叉)理论的定性探讨你看到了吗?不要以为这是西方近代的发明或者发现,近代数学解决的仅仅是定量表达的问题。当时的知识状况,认知能力,他扔下一本书就跑也是正确的。他知道他的思考逻辑是正确的,是面对现实状况的,尽管结论并不完美,基于当时的知识现状,他尽力了。但是,笑他的人会太多,他想到了,一走了之吧。
西方真正把大一统数理思想上升到正式哲学地位的是牛顿。古希腊时期产生古代西方哲学,是基于的简单的数理和万物皆数原理,而且是试图脱离数理的困扰,利用数学独立成哲学,并不具有数理影响人文的绝对意义。只有牛顿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居然利用的是他在自然科学中的“万有引力”的发现,将数理正正式式地推向西方哲学。而这个工作,老子提前完成了。老子的证据就一个,说不清楚的水,意向性地定性表达。
而如今,我们已经在反省数理介入人文带来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西方这件事情还没有做,科学家在欧拉的启发下,还在“奋力地”利用弦理论、膜理论这类多层次的间接拟合方法试图完成牛顿的物理大一统的梦想,而数学的大一统欧拉已经做完了,仅仅是发现数学大一统了又怎么样呢?无非数学游戏!因此你可能没太注意西方完成的这项工作。西方追寻了几千年,这样的结果,原来如此而已,真没什么好说的。好在数学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西方沿着欧拉的方向理科走的太远了,并依然乐在其中;就如古代中国沿着周易的方向文科走的太过一样。
因此,即使谦虚地说,中国的文科我们也超前了一些。
明天,至今还是股市理论的痛,至少对于理论研究者,会造成彻夜无眠的骚扰。散户的贪心,人性的弱点,造成很多散户懵懂地闯入2-7个自然日这个理论是非时间区。
欲速则不达,是股市哲学。是凡在股市中说哲学的地方,往往就是数学拟合解决不了、说不清楚、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
那么,现在预测股市明天的依据的是什么?
所谓的股市信息论?这不靠谱,太哲学,因为你所考虑的信息及信息影响,永不全面。当然,不全面的信息,也够展示一整天,还仅仅只说简单的、主要的内容。而这一整天的信息,不会给你一个准确的未来的数学结论。信息的海洋不仅仅说信息量大,海洋是什么?海纳百川,也可藏污纳垢。信息可以真真假假。而且海是最大的水波,需四维拟合才能表达动态。四维方法预测未来,结果就会是不唯一的。你可以利用扔钢绷的方法,和这样秉持信息论的学者pk,你有赢他的概率,这是数学拟合的道理。
一些简化的词的描述,实际是有很大信息量。如经济泡沫,把经济形容成一个颤颤巍巍动态的球,何等形象?数学家考虑这个泡沫的放大缩小怎么表达,经济学家考虑这个泡沫的稳定性。而球体这种放大缩小的运动,以前我们都是按三维考虑的,有了相对论,我们知道,三维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四维拟合的。而四维的超体,别看函数很简单,几何形态是变化莫测,没有静态的唯一性的。
一些人通俗地解读博弈论,将博弈论简单地变成了博弈,也就是赌博,这是无知。这无形中将股市陷入不可知的境地,这种通俗化,将投资变为了赌博,结果可想而知。

#四、股市操作方法大道可否至简?相关推荐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

    1 .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 1 )有效性   ( 2 )方便性   ( 3 )可扩充性   ( 4 )开放性 2 .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 ) OS 作为 ...

  2.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课后习题-第四章网络层-习题中的简答题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 ...

  3. 《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

      一.大道至简与愚公移山 ======= <大道至简>一书最初的领悟来自那张EHM图.这个故事我在书中已经讲过:在一次Delphi.NET培训的准备工作中,我顿悟"语言只是工具 ...

  4. 海尔简爱s11怎么进入bios_海尔简爱S11笔记本安装win10系统操作方法

    海尔简爱S11的外观设计走了简约的路线,金属质感浓厚的外壳实际上是手感温润的复合材料,"Haier"的logo以特殊的反光工艺隐藏在笔记本A面的右上角.海尔简爱S11的色彩主视觉被 ...

  5. 怎么重置imac_如何重置Mac Pro?四种重置Macbook Pro的方法

    点击苹果菜单,选择"休眠",让你的MacBook进入休眠模式.在机器进入睡眠模式后,按下某一按键唤醒它. 故障: 你想让文件继续运行,而不是关闭计算机. 解决方案: 让你的MacB ...

  6. 知乎ajax采集,胖鼠采集WordPress插件教程-WP自动采集和发布简书,微信公众号,知乎等任意网站...

    WordPress本来是一个博客,但是由于功能强大.用户众多,发展到现在Wordpress已经成为了一个CMS平台了,甚至有一些企业建站都用了Wordpress,真的是无处不在.Wordpress用于 ...

  7. 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项目四组件布局 课后习题

    <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主编/黄寿孟 易芳 陶延涛 湖南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四.填空题 五.简答题 1.请简单地介绍微信小程序flex布局的使用. 2.如何 ...

  8. 《道德经》的三个重要版本

    关于<道德经>的版本,可能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浙江书局重刊华亭张氏原本(简称"王弼本"."王注本"." ...

  9. 奇偶校验器真值表_全加器+奇偶校验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全加器和奇偶校验电路 实验类型: 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 ...

最新文章

  1. 前端性能毫秒必争方案(一)HTTP请求
  2. python语法手册-《Python 手册》pdf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3. WebService的两种方式SOAP和REST比较 (转)
  4. echarts饼图扇区添加点击事件
  5. junit jndi_使用Spring创建用于JUnit测试的JNDI资源
  6. 前端MVC框架之 Angular
  7. uniapp ---- 添加分页
  8. 算法学习(二)快速排序(上)
  9. vue实现树形结构增删改查
  10. IIS与Tomcat的区别
  11. 鸿蒙系统首发仪式,鸿蒙系统首发终端荣耀智慧屏正式亮相
  12. 一段挺有用的小SCRIPT
  13. D触发器实现JK触发器
  14. 前端JS计算文件MD5
  15. VIOS挂载ISO文件
  16.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杂志石油石化物资采购杂志社石油石化物资采购编辑部2022年第16期目录
  17. 教程:BootToGecko系统虚机与实机开发环境搭建及FirefoxOS设备使用和开发网站推荐;
  18. DurIAN模型介绍
  19. python爬虫 破解js加密有道词典案列的两种方式以及思路总结
  20. 报装广州电信光纤宽带需要什么流程

热门文章

  1. HDOJ 5144 NPY and shot 简单物理
  2. Android Studio中的 Image Asset Studio(图标生成工具)
  3. 微型计算机2019年度金奖产品,【MC 2019年度评选获奖产品展播】华硕/ROG DIY精品斩获多个大奖...
  4. 互联网创业盈利模式指南
  5. ESP8266及AT指令学习笔记
  6. 强烈推荐,建议收藏,Java经典书籍汇总!分享Java那些口口相传的好书籍
  7. java毕业生设计超市货品进销存系统前台计算机源码+系统+mysql+调试部署+lw
  8. map和filter方法对于稀缺数组的处理
  9. 美信监控易:石油销售公司全省IT一体化运维解决方案
  10. 十字路口通行优先权,十字路口通行规则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