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关于RCU的文档包括两份,一份讲基本的原理(也就是本文了),一份讲linux kernel中的实现。第二章描述了为何有RCU这种同步机制,特别是在cpu core数目不断递增的今天,一个性能更好的同步机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当然,再好的工具都有其适用场景,本章也给出了RCU的一些应用限制。第三章的第一小节描述了RCU的设计概念,其实RCU的设计概念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困难的是产品级别的RCU实现,我们会在下一篇文档中描述。第三章的第二小节描述了RCU的相关操作,其实就是对应到了RCU的外部接口API上来。最后一章是参考文献,perfbook是一本神奇的数,喜欢并行编程的同学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书,强烈推荐。和perfbook比起来,本文显得非常的丑陋(主要是有些RCU的知识还是理解不深刻,可能需要再仔细看看linux kernel中的实现才能了解其真正含义),除了是中文表述之外,没有任何的优点,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参考该书。

二、为何有RCU这种同步机制呢?

前面我们讲了spin lock,rw spin lock和seq lock,为何又出现了RCU这样的同步机制呢?这个问题类似于问:有了刀枪剑戟这样的工具,为何会出现流星锤这样的兵器呢?每种兵器都有自己的适用场合,内核同步机制亦然。RCU在一定的应用场景下,解决了过去同步机制的问题,这也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基石。本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如何解决其他内核机制的问题,另外一部分是受限的场景为何?

1、性能问题

我们先回忆一下spin lcok、RW spin lcok和seq lock的基本原理。对于spin lock而言,临界区的保护是通过next和owner这两个共享变量进行的。线程调用spin_lock进入临界区,这里包括了三个动作:

(1)获取了自己的号码牌(也就是next值)和允许哪一个号码牌进入临界区(owner)

(2)设定下一个进入临界区的号码牌(next++)

(3)判断自己的号码牌是否是允许进入的那个号码牌(next == owner),如果是,进入临界区,否者spin(不断的获取owner的值,判断是否等于自己的号码牌,对于ARM64处理器而言,可以使用WFE来降低功耗)。

注意:(1)是取值,(2)是更新并写回,因此(1)和(2)必须是原子操作,中间不能插入任何的操作。

线程调用spin_unlock离开临界区,执行owner++,表示下一个线程可以进入。

RW spin lcok和seq lock都类似spin lock,它们都是基于一个memory中的共享变量(对该变量的访问是原子的)。我们假设系统架构如下:

当线程在多个cpu上争抢进入临界区的时候,都会操作那个在多个cpu之间共享的数据lock(玫瑰色的block)。cpu 0操作了lock,为了数据的一致性,cpu 0的操作会导致其他cpu的L1中的lock变成无效,在随后的来自其他cpu对lock的访问会导致L1 cache miss(更准确的说是communication cache miss),必须从下一个level的cache中获取,同样的,其他cpu的L1 cache中的lock也被设定为invalid,从而引起下一次其他cpu上的communication cache miss。

RCU的read side不需要访问这样的“共享数据”,从而极大的提升了reader侧的性能。

2、reader和writer可以并发执行

spin lock是互斥的,任何时候只有一个thread(reader or writer)进入临界区,rw spin lock要好一些,允许多个reader并发执行,提高了性能。不过,reader和updater不能并发执行,RCU解除了这些限制,允许一个updater(不能多个updater进入临界区,这可以通过spinlock来保证)和多个reader并发执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rw spin lock和RCU,参考下图:

rwlock允许多个reader并发,因此,在上图中,三个rwlock reader愉快的并行执行。当rwlock writer试图进入的时候(红色虚线),只能spin,直到所有的reader退出临界区。一旦有rwlock writer在临界区,任何的reader都不能进入,直到writer完成数据更新,立刻临界区。绿色的reader thread们又可以进行愉快玩耍了。rwlock的一个特点就是确定性,白色的reader一定是读取的是old data,而绿色的reader一定获取的是writer更新之后的new data。RCU和传统的锁机制不同,当RCU updater进入临界区的时候,即便是有reader在也无所谓,它可以长驱直入,不需要spin。同样的,即便有一个updater正在临界区里面工作,这并不能阻挡RCU reader的步伐。由此可见,RCU的并发性能要好于rwlock,特别如果考虑cpu的数目比较多的情况,那些处于spin状态的cpu在无谓的消耗,多么可惜,随着cpu的数目增加,rwlock性能不断的下降。RCU reader和updater由于可以并发执行,因此这时候的被保护的数据有两份,一份是旧的,一份是新的,对于白色的RCU reader,其读取的数据可能是旧的,也可能是新的,和数据访问的timing相关,当然,当RCU update完成更新之后,新启动的RCU reader(绿色block)读取的一定是新的数据。

3、适用的场景

我们前面说过,每种锁都有自己的适用的场景:spin lock不区分reader和writer,对于那些读写强度不对称的是不适合的,RW spin lcok和seq lock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seq lock倾向writer,而RW spin lock更照顾reader。看起来一切都已经很完美了,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相比之下,存储器件的速度发展较为滞后。在这种背景下,获取基于counter(需要访问存储器件)的锁(例如spin lock,rwlock)的机制开销比较大。而且,目前的趋势是:CPU和存储器件之间的速度差别在逐渐扩大。因此,那些基于一个multi-processor之间的共享的counter的锁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性能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RCU机制应运而生(当然,更准确的说RCU一种内核同步机制,但不是一种lock,本质上它是lock-free的),它克服了其他锁机制的缺点,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RCU的使用场景比较受限,主要适用于下面的场景:

(1)RCU只能保护动态分配的数据结构,并且必须是通过指针访问该数据结构

(2)受RCU保护的临界区内不能sleep(SRCU不是本文的内容)

(3)读写不对称,对writer的性能没有特别要求,但是reader性能要求极高。

(4)reader端对新旧数据不敏感。

三、RCU的基本思路

1、原理

RCU的基本思路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体现:

RCU涉及的数据有两种,一个是指向要保护数据的指针,我们称之RCU protected pointer。另外一个是通过指针访问的共享数据,我们称之RCU protected data,当然,这个数据必须是动态分配的  。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有两种,一种是writer,即对数据要进行更新,另外一种是reader。如果在有reader在临界区内进行数据访问,对于传统的,基于锁的同步机制而言,reader会阻止writer进入(例如spin lock和rw spin lock。seqlock不会这样,因此本质上seqlock也是lock-free的),因为在有reader访问共享数据的情况下,write直接修改data会破坏掉共享数据。怎么办呢?当然是移除了reader对共享数据的访问之后,再让writer进入了(writer稍显悲剧)。对于RCU而言,其原理是类似的,为了能够让writer进入,必须首先移除reader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怎么移除呢?创建一个新的copy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RCU writer的动作分成了两步:

(1)removal。write分配一个new version的共享数据进行数据更新,更新完毕后将RCU protected pointer指向新版本的数据。一旦把RCU protected pointer指向的新的数据,也就意味着将其推向前台,公布与众(reader都是通过pointer访问数据的)。通过这样的操作,原来read 0、1、2对共享数据的reference被移除了(对于新版本的受RCU保护的数据而言),它们都是在旧版本的RCU protected data上进行数据访问。

(2)reclamation。共享数据不能有两个版本,因此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去回收旧版本的数据。当然,不能太着急,不能reader线程还访问着old version的数据的时候就强行回收,这样会让reader crash的。reclamation必须发生在所有的访问旧版本数据的那些reader离开临界区之后再回收,而这段等待的时间被称为grace period。

顺便说明一下,reclamation并不需要等待read3和4,因为write端的为RCU protected pointer赋值的语句是原子的,乱入的reader线程要么看到的是旧的数据,要么是新的数据。对于read3和4,它们访问的是新的共享数据,因此不会reference旧的数据,因此reclamation不需要等待read3和4离开临界区。

2、基本RCU操作

对于reader,RCU的操作包括:

(1)rcu_read_lock,用来标识RCU read side临界区的开始。

(2)rcu_dereference,该接口用来获取RCU protected pointer。reader要访问RCU保护的共享数据,当然要获取RCU protected pointer,然后通过该指针进行dereference的操作。

(3)rcu_read_unlock,用来标识reader离开RCU read side临界区

对于writer,RCU的操作包括:

(1)rcu_assign_pointer。该接口被writer用来进行removal的操作,在witer完成新版本数据分配和更新之后,调用这个接口可以让RCU protected pointer指向RCU protected data。

(2)synchronize_rcu。writer端的操作可以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完成更新操作之后,可以调用该接口函数等待所有在旧版本数据上的reader线程离开临界区,一旦从该函数返回,说明旧的共享数据没有任何引用了,可以直接进行reclaimation的操作。

(3)call_rcu。当然,某些情况下(例如在softirq context中),writer无法阻塞,这时候可以调用call_rcu接口函数,该函数仅仅是注册了callback就直接返回了,在适当的时机会调用callback函数,完成reclaimation的操作。这样的场景其实是分开removal和reclaimation的操作在两个不同的线程中:updater和reclaimer。

四、参考文档

1、perfbook

2、linux-4.1.10\Documentation\RCU\*

RCU基础 - linux内核锁(七)相关推荐

  1. Docker基础: Linux内核之Cgroups(1)

    作为开源Container技术代表的Docker,它跟Linux内核的Namespace和Cgroup两大特性密不可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理解Linux的这两大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 ...

  2. 值得学习的Linux内核锁(一)

    在linux系统当中存在很多独占性的资源,他在同一个时间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常见的有打印机.内存或者系统内部表现等资源.如果打印机同时被两个进程使用,打印结果就会混乱输出结果:如果一个内存资源被多个进 ...

  3. 不属于linux内核锁的是,Linux内核中的锁

    1. 为什么要保证原子性 处理器分两种:cisc(复杂指令集,可以直接在内存上进行操作,如x86,一条汇编指令可以原子的完整读内存.计算.写内存)和rics(精简指令集,所有操作都必须是在CPU内部进 ...

  4. 锁 - linux内核锁(零)

    经典博客: 术道经纬 - 知乎 目录: 一.铺垫知识 1.指令执行流 2.上下文 3.抢占 二.内核锁基础知识 1.为什么要用锁?why 2.锁保护什么?what 3.锁是如何保护资源的?How 三. ...

  5. linux内核锁机制学习

    在现代操作系统里,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个内核执行流在执行,因此内核其实象多进程多线程编程一样也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各执行单元对共享数据的访问.尤其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更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不同处理器上 ...

  6. 原子操作 - linux内核锁(一)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原子操作是指一个实际运行的操作不可分割,这个运行必然会被执行并完成而不会被另外一个任务或者事件打断.也就说,它是最小的执行单位,不可能有比它更小的执行单位 ...

  7. 自旋锁 - linux内核锁(二)

    自旋锁用于处理器之间的互斥,适合保护很短的临界区,并且不允许在临界区睡眠.申请自旋锁的时候,如果自旋锁被其他处理器占有,本处理器自旋等待(也称为忙等待).进程.软中断和硬中断都可以使用自旋锁.自旋锁是 ...

  8. Linux内核锁实现原理,linux 大内核锁原理

    大内核锁(BKL)的设计是在kernel hacker们对多处理器的同步还没有十足把握时,引入的大粒度锁. 他的设计思想是,一旦某个内核路径获取了这把锁,那么其他所有的内核路径都不能再获取到这把锁. ...

  9. Docker基础: Linux内核命名空间之(1) mnt namespace

    作为开源Container技术代表的Docker,它跟Linux内核的Namespace和Cgroup两大特性密不可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理解Linux的这两大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 ...

最新文章

  1. C++利用二级指针做函数形参来进行修改实参的实例分析
  2. Strategy_Requirement2
  3. debug控制台内容消失 idea_IDEA 乱码问题(解决方案篇)
  4. python爬虫和信息收集_python爬站长之家写一个信息搜集器
  5. 浅谈JavaScript错误
  6. 改变UITextField PlaceHolder的字体和颜色,不影响正常输入
  7. mysql中主从_MySQL的主从
  8. 线性拟合polyfit_6.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量和线性回归(2)
  9. 一句话讲明白 WebAssembly、微前端等技术背后的核心
  10. 将PowerShell连接到SQL Server –使用其他帐户
  11. BAT 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为何陷入技术焦虑的怪圈?
  12. 一份值得收藏的ACL 2020参会笔记:重要论文与NLP领域的发展趋势解读
  13. 帆软单元格以HTML显示内容(点击更改herf值和onclik值)
  14. 诛仙服务器状态查询,《诛仙2》3月19日服务器数据互通公告
  15. python简明教程_05
  16. 科目二 侧方位停车 流程记录 LTS
  17. 虚拟机安装win7出现错误
  18. 201871010132——张潇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第二周学习总结
  19. 软工-点赞和取消点赞
  20. DKN: Deep Knowledge-Aware Network for News Recommendation

热门文章

  1. python命令行是是什么意思_python里什么是终端?
  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例
  3. 文本翻译免费软件-word免费翻译软件
  4. python中urllib2用法_python的urllib2包基本使用方法
  5. 网络适配器如何设置?
  6. 性能测试——Controller
  7. 遭遇WPS演示生成的PPT在PowerPoint 2010中不能显示背景的问题
  8. 第九章 从推销员干起
  9. oracle trunc年,Oracle TRUNC函数的正确用法
  10. TableStore-什么是表格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