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硬盘和软盘

我们用电脑处理的信息都是保存在磁盘里的。

计算机的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内部存储器(内存),一断电就会把记住的东西忘光,一类是外部存储器(外存),断了电也能记住

内存:存储信息速度快,断电后存储信息全部丢失。

外存:存储信息较慢,断电后存储信息不丢失

磁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盘,一类是软盘。

硬盘的容量比较大,也就是说它能记录的信息比较多,而且一般都装在机箱里面。软盘的容量就相对比较小了,一般放在机箱外面

计算机上有个特殊的地方叫做软盘驱动器,要用软盘的时候就把它放进这个地方,不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拿出来带走。打个比方说,计算机像一个工厂,硬盘就是仓库,可以放很多东西,但是仓库是不能随便搬走的;软盘呢,就是卡车,装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搬运起来很方便

硬盘在机箱里面负责储存数据,而软盘用来搬运数据,硬盘的容量大,软盘的容量小,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另外硬盘的存取速度比软盘快得多。

存取速度,就是我们向磁盘储存数据和从磁盘上得到数据的快慢,这个速度越快,我们等待的时间就越少

硬盘是外部存储器,速度再快也比不上内存,否则计算机就用不着内存了。

硬盘存取速度快于软盘,而内存存取信息的速度又远远的快于硬盘。

一般说来,我们保存文件都是保存在硬盘上,只有在特殊需要的时候才会存到软盘上。而硬盘有很多种大小不同的型号,一般说来,硬盘的容量大约是软盘的几百到几万倍。

因为软盘的容量太小,所以用得越来越少了,近几年用得比较多的是光盘。平时我们用的音乐CD、VCD影碟都是光盘,电脑上用的软件光盘和它们外表看起来是一样的,而且CD和VCD都可以在电脑上使用

现在一般的硬盘容量在3GB到20多GB之间,软盘的容量为1.44MB多,光盘的最大容量大约是650MB,(DVD盘片单面4.7GB)。

MB和GB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电脑里对信息的一种计量单位,1GB大约等于1000MB

那光盘的容量是比软盘大多了。那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软盘呢?光盘是有很多好处,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一般的光盘都是只能读不能写的。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的信息,计算机把它取出来就叫读,我们保存自己的文件或者要修改盘上的信息,这种操作就叫做写。

取出磁盘中的信息叫做“读”;向磁盘中放入数据称为“写”。

其实当我们听录音带时,是在读出磁带上的信息,而用磁带录音乐的时候,就是在往磁带里写入信息,磁盘和磁带的存储原理差不多,所以磁盘上的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改写。

而光盘的存储原理比较特殊,里面存储的信息不能被轻易地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常见的光盘生产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就一直是那样了

有一种特殊的光盘CD-R是可以写的,但需要使用“光盘刻录机”才能把文章写到CD-R光盘上。

我们所说的内部存储器就是内存,而外部存储器都是可以电脑中拆卸下来的。常见的外部存储器有硬盘、光盘、软盘。

在外部存储器中,只有硬盘是装在机箱里面的,而且是最常用的,我们平时使用电脑主要是与硬盘上的各种信息打交道。

我们可以运行的各种程序都在硬盘上,比如记事本,还有用记事本写的文章等等。它们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盘上的。

二: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也就是整个盘上所有东西都焊死在电路板上,是完全固定的。市面上的固态硬盘采用的是MLC或TLC的闪存颗粒。

MLC和TLC是两种不同存储单元的分类,MLC耐用性强、速度较快,不过价格也比较高,TLC耐用性与速度一般,不过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一般使用TLC就足够了,对于经常设计和视频剪辑的朋友,采用MLC颗粒的固态硬盘更好些

机械硬盘即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

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是电磁存储,凭借磁头臂和磁盘转动写入或读取信息。机械硬盘理论上有无限次的写入次数,也因为每个数据都有固定的存储位置,误删数据后比较容易恢复。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①价格不一样②读写速度不同③防摔抗震性

固态硬盘价格要比机械硬盘贵得多,目前市场价格普通的固体硬盘1GB≈1元,还是非常实惠的。

大部分移动机械硬盘读写速度在150MB/s以下,适合作为扩容盘存储文件使用;移动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可达500MB/s以上,更适合运行程序、游戏等重度使用场景。

机械硬盘不要剧烈震动或摇晃。由于磁头运行时离盘片非常近,剧烈震动可能会使磁头摩擦磁片或将磁头打弯,使硬盘损坏。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多个组合而成,所以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所以在发生摔震的情况,SSD固态硬盘丢失数据的概率也要比机械硬盘小。

使用移动硬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避免摔和强烈震动移动硬盘,防止物理损坏硬盘

②不要随便移动正在使用的移动硬盘;正在使用的移动硬盘正在高速转动,移动容易导致数据损坏。

③养成使用完移动硬盘,选择安全弹出的习惯,避免直接拔出。

④如果连续使用移动硬盘,中间最好停顿10秒钟左右再重新使用。

三: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是计算机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其中还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的总线。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CPU 是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资源(如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 进行控制调配、执行通用运算的核心硬件单元。CPU 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最终都将通过指令集映射为CPU的操作。

对于CPU而言,影响其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主频、 CPU的位数、CPU的缓存指令集、CPU核心数和IPC(每周期指令数)。所谓CPU的主频,指的就是时钟频率,它直接的决定了CPU的性能,可以通过超频来提高CPU主频来获得更高性能。而CPU的位数指的就是处理器能够一次性计算的浮点数的位数,通常情况下,CPU的位数越高,CPU 进行运算时候的速度就会变得越快。21世纪20年代后个人电脑使用的CPU一般均为64位,这是因为64位处理器可以处理范围更大的数据并原生支持更高的内存寻址容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而CPU的缓存指令集是存储在CPU内部的,主要指的是能够对CPU的运算进行指导以及优化的硬程序。一般来讲,CPU 的缓存可以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缓存性能直接影响CPU处理性能。部分特殊职能的CPU可能会配备四级缓存。

通常来讲,CPU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所谓运算逻辑部件,主要能够进行相关的逻辑运算,如:可以执行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术运算操作以及地址运算和转换等命令,是一种多功能的运算单元。而寄存器部件则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地址的。控制部件则是主要用来对指令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而计算机的内存又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储存器(ROM)。两者的区别在于,随机存取存储器能够与CPU直接的进行数据的交换,也可以将其称为主存。对于RAM可以随时的进行读写,而且这个过程的速度很快,因此由于主存所具有的这个优点也往往将其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而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存储器,使用者对于其内部存储的资料没有改变的权限也无法对其进行删除,并且在电源关闭以后资料并不会消失。这种内存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那些资料不需要经常变更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

对于中央处理器来说,可将其看作一个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其主要任务是加工和处理各种数据。传统计算机的储存容量相对较小,其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且处理效果相对较低。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随之出现了高配置的处理器计算机,将高配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对提高计算机CPU的结构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处理器中的核心部分就是控制器、运算器,其对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寄存控制、逻辑运算、信号收发等多项功能的扩散,为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奠定良好基础。

集成电路在计算机内起到了调控信号的作用,根据用户操作指令执行不同的指令任务。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如下图,关键操作在于对各类数据的加工和处理。

传统计算机存储容量较小,面对大规模数据集的操作效率偏低。新一代计算机采用高配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CPU在结构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央处理器以运算器、控制器为主要装置,逐渐扩散为逻辑运算、寄存控制、程序编码、信号收发等多项功能。这些都加快了CPU调控性能的优化升级。

CPU总线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快的总线,同时也是芯片组与主板的核心。人们通常把和CPU直接相连的局部总线叫做CPU总线或者称之为内部总线,将那些和各种通用的扩展槽相接的局部总线叫做系统总线或者是外部总线。在内部结构比较单一的CPU中,往往只设置一组数据传送的总线即CPU内部总线,用来将CPU内部的寄存器和算数逻辑运算部件等连接起来,因此也可以将这一类的总线称之为ALU总线。而部件内的总线,通过使用一组总线将各个芯片连接到一起,因此可以将其称为部件内总线,一般会包含地址线以及数据线这两组线路。系统总线指的是将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的线路,是将系统的整体连接到一起的基础;而系统外的总线,是将计算机和其他的设备连接到一起的基础线路。

运算器是指计算机中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其中算术逻辑单元是中央处理核心的部分。

(1)算术逻辑单元(ALU)。算术逻辑单元是指能实现多组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组合逻辑电路,其是中央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术逻辑单元的运算主要是进行二位元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在运算过程中,算术逻辑单元主要是以计算机指令集中执行算术与逻辑操作,通常来说,ALU能够发挥直接读入读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处理器控制器、内存及输入输出设备等方面,输入输出是建立在总线的基础上实施。输入指令包含一 个指令字,其中包括操作码、格式码等。

(2)中间寄存器(IR)。其长度为 128 位,其通过操作数来决定实际长度。IR 在“进栈并取数”指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执行该指令过程中,将ACC的内容发送于IR,之后将操作数取到ACC,后将IR内容进栈。[2]

(3)运算累加器(ACC)。当前的寄存器一般都是单累加器,其长度为128位。对于ACC来说,可以将它看成可变长的累加器。在叙述指令过程中,ACC长度的表示一般都是将ACS的值作为依据,而ACS长度与 ACC 长度有着直接联系,ACS长度的加倍或减半也可以看作ACC长度加倍或减半。

(4)描述字寄存器(DR)。其主要应用于存放与修改描述字中。DR的长度为64位,为了简化数据结构处理,使用描述字发挥重要作用。

(5)B寄存器。其在指令的修改中发挥重要作用,B 寄存器长度为32位,在修改地址过程中能保存地址修改量,主存地址只能用描述字进行修改。指向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就是描述字, 因此,访问数组中的其它元素应当需要用修改量。对于数组成来说,其是由大小一样的数据或者大小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且连续存储,常见的访问方式为向量描述字,因为向量描述字中的地址为字节地址,所以,在进行换算过程中,首先应当进行基本地址 的相加。对于换算工作来说,主要是由硬件自动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齐,以免越出数组界限。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 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与反向的主令装置。控制器由程序状态寄存器PSR,系统状态寄存器SSR, 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等组成,其作为“决策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发布命令,发挥着整个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协调与指挥作用。 控制的分类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两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其中组合逻辑控制器结构相对较复杂,但优点是速度较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的结构简单,但在修改一条机器指令功能中,需对微程序的全部重编。

四:I/O设备

io设备指的是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Input /Output ,简称I/O),指的是一切操作、程序或设备与计算机之间发生的数据传输过程。

输入输出设备是数据处理系统的关键外部设备之一,可以和计算机本体进行交互使用。如:键盘、写字板、麦克风、音响、显示器等。因此输入输出设备起了人与机器之间进行联系的作用。

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数据、指令及某些标志信息等输送到计算机中去。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置,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

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形、图像、声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按功能可分为下列几类:

①字符输入设备:键盘;

②光学阅读设备:光学标记阅读机、光学字符阅读机;

③图形输入设备:鼠标器、操纵杆、光笔;

④图像输入设备:数码像机、扫描仪、传真机;

⑤模拟输入设备:语言模数转换识别系统。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把计算或处理的结果或中间结果以人能识别的各种形式,如数字、符号、字母等表示出来,因此输入输出设备起了人与机器之间进行联系的作用。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

显示器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图文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使文字与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打印机也是PC机上的一种主要输出设备,它把程序、数据、字符图形打印在纸上。

控制台打字机、光笔、显示器等既可作输入设备、也可作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I/O)起着人和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计算机和计算机的联系作用。

五:内存(内部存储器或主存储器)

内存(Memory)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也称内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它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它是外存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在内存中进行,内存性能的强弱影响计算机整体发挥的水平。只要计算机开始运行,操作系统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从内存调到CPU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CPU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计算机整体运行快慢的程度。

内存条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存储器。它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港台称之为记忆体)

内存又称主存。它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特点是存取速率快。

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但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

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是在内存中进行。好比在一个书房,存放书籍的书架和书柜相当于电脑的外存,我们工作的办公桌相当于内存。

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大量数据存储在外存上,把一些临时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内存是暂时存储程序以及数据的地方。当我们使用WPS处理文稿时,当你在键盘上敲入字符时,它被存入内存中。当你选择存盘时,内存中的数据才会被存入硬(磁)盘。

六:size_t和ssize_t

①size_t、ssize_t的类型

size_t是一些C/C++标准在stddef.h中定义的。这个类型也是一个整型。size_t的真实类型与操作系统有关。

在32位系统中被普遍定义为: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为无符号整型,长度为4个字节。而在64位系统中定义为:typedef unsigned long size_t;为无符号长整型,长度为8个字节。

ssize_t是有符号整型,在32位机器上等同与int,在64位机器上等同与long int.

②size_t和ssize_t作用、区别

size_t一般用来表示一种计数,比如有多少东西被拷贝等。例如:sizeof操作符的结果类型是size_t,该类型保证能容纳实现所建立的最大对象的字节大小。 它的意义大致是“适于计量内存中可容纳的数据项目个数的无符号整数类型”。所以,它在数组下标和内存管理函数之类的地方广泛使用。

而ssize_t这个数据类型用来表示可以被执行读写操作的数据块的大小.它和size_t类似,但必需是signed.意即:它表示的是signed size_t类型的。

两种类型更像是对int和long类型按照使用方向进行的功能性划分

74-内存和外存的知识点相关推荐

  1. 内存和外存的主要区别_内存与外存的关键区别有哪些?

    易失性VS非易失性.内存,例如随机存取内存(RAM),是具有易失性的.这意味着当系统断电时,数据就会丢失.与之相反,外部存储是非易失性的,因此即使没有电源,它也能保存数据. 性能和容量.在大多数情况下 ...

  2. CPU、处理器、内存、外存、寄存器、缓存的区别

    1.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单元,即CPU属于处理器. 2.CPU中有寄存器,因此寄存器的速度最快!内存.外存统称为CPU的"外存". 3.高速缓 ...

  3. 主存、辅存、内存、外存、存储器:名词解释

    主存.辅存.内存.外存.存储器:名词解释 现代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而存储器的存在对于计算机来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CPU的内部,存在着许多的 ...

  4.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外存详解

    一)内存与外存的含义 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 ...

  5. 目前使用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简述计算机内存和外存区别及常用外存有哪些

    处理速度:内存快,外存慢. 存储容量:内存小,外存大. 断电后:内存RAM中的信息丢失,外存中的信息不丢失. 什么是内存 什么是内存呢?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 ...

  6. 文件是存储在计算机外存上的,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doc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引言:存储器是计算机的第二个子系统.它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无限可复制性,即其存放的数据被取出后,原来存放的数据依然存 ...

  7. CPU,缓存,内存,外存全解析

    CPU,缓存,内存,外存结构图如下: 一:缓存 定义:凡是位于速度相差较大的两种硬件之间,用于协调两者数据传输速度差异的结构,均可称之为Cache 被扩充概念:如今缓存的概念已被扩充,不仅在CPU和主 ...

  8. 9.16 内存、外存与外设

    9.16 内存.外存与外设 按速度排列 寄存 缓存 内存 外存 存储分类 内存 又称主存: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存取速度快 包括:RAM.ROM.cache等 外存 又称辅存:除CPU缓存和内存 ...

  9. 在计算机中存储器是由内存和外存的区别,简述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有何区别与特点?内存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简述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有何区别与特点?内存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答案:4  信息版本: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19-10-06 02:44 已解决 2019-10-05 13:10 简述计算机的 ...

  10. 计算机内存和外存的特点,内存与外存的主要特点

    内存与外存的主要特点是: 内存储器:计算机存储常用或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所有执行的程序和数据须先调入内存可执行,容星小,存取速度快,价格贵. 外存储器:存放暂进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大,存取速 ...

最新文章

  1. 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
  2. 自己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JSON解析器
  3. SqlServer过滤字段中的中文
  4. 看别人情侣空间显示服务器繁忙什么意思,调查13000位80后年轻人,他们的感情状态究竟如何?...
  5. Exchange 2010升级补丁时的服务状态变化
  6. linux :Tar 命令参数详解
  7. 1分钟实现Autodesk Vault登录对话框
  8. paip.语义分析--单字词形容词表180个
  9. 2021工程伦理慕课答案
  10. 证件照处理工具,软件虽小,但是功能强大!(证件照工具,都用得上)
  11. Java实现在线打开word文档加盖印章/盖章/签名功能
  12. Wi-Fi连接握手包抓包
  13. 《CODE》读后笔记——第14~20章
  14.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复现之十九:基于YOLOv5网络模型的人员口罩佩戴实时检测
  15. 用了python抢购京东茅台脚本,为什么你还是抢不到茅台?教你这样设置时间,提升成功概率
  16. 中央电大c 语言程序设计本科试题,中央电大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A试题2010年7月.doc...
  17. 运城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运城学院学子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18. css斜条纹背景——linear-gradient
  19. Drupal9.1.8通过phpStudy安装后除首页其他页面均404处理
  20. HTML 星空动图背景(canvas+JS)

热门文章

  1. 热更新你都知道哪些?
  2. 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补贴政策及申报条件重点,补贴20-100万
  3. IDA动态调试夜神模拟器
  4. SQL一对多,子表关联查询
  5. [CF1284G]Seollal
  6. android 隐藏输入法
  7. 图片太大不要慌,简单的调整图片大小
  8.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和 ROE详解
  9. Pdf+Word+Visio+MATLAB输出的3维图像不清晰
  10. Nature证实:学术界刮起离职潮!大批学者涌向工业界,互助文档日均20个学者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