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当回首往昔之时,你是否仍为很多事而唏嘘不已?你是否仍为很多人而感慨万分?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当荣耀伴随着灾难而生,喜悦伴随着泪水绽放,一切繁华和苦难都逐渐褪去颜色,但是总有一些画面,定格在我们内心深处,成为永远都抹不去的记忆。如果说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好明天的路,那么让我们总结过往、吸取经验、甩掉包袱、揣着满满的希望踏上新的征程吧。

一、城头变幻大王旗 RV770上演绝地反击

无论哪个产业,风起云涌、变幻莫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去年还在呼风唤雨的NVIDIA如今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而连续几年都抬不起头来的ATI反而在被AMD收购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翻身仗——天,完全变了。

在G80与R600的对决中,NVIDIA毫不费力就让ATI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一时间颇有些孤独求败的味道。不过好景不长,2007年底的G92核心虽然着实经典,但NVIDIA此后的混乱也就是从它开始的:核心升级型号不变、核心不变升级型号、改进工艺不换型号、变换工艺微调型号、一个核心多个型号、类似型号多个核心……NVIDIA变戏法般地搅乱了无数人的大脑,让本来就不容易记住的显卡产品线更加云山雾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并入AMD旗下的ATI却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沿用多年的字母后缀命名法,改而只使用简单的四位数字,一眼就能分清产品系列与档次。

历史进入2008年年中,世道就完全不同了:NVIDIA继续高端大核心策略,将GT200带到了玩家面前,性能上达到新巅峰的同时价格也达到了惊人的649美元;卧薪尝胆的ATI则反其道而行之,赌博式的小核心策略显现出了奇效,能效优异RV770核心配合性价比政策,顿时让NVIDIA措手不及,只能迅速降价,偏偏雪上加霜的是移动核心又曝出封装缺陷问题,造成了金钱和信誉的双重损失。

再往后,NVIDIA GT200后续乏力,“马甲政策”也是广为诟病,而ATI就凭借一颗RV770核心上下纵横、如鱼得水:高端卡皇性能无可匹敌,中端性能价格都非常诱人,低端实惠而且实用,集成显卡也将两大对手完全甩在身后。再加上AMD的一体化平台做靠山,ATI就这样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甚至让NVIDIA往日的铁哥们儿耕昇乃至讯景都拜倒在了自己的石榴裙下。

不过就像AMD与Intel的长年拉锯战一样,ATI和NVIDIA之间的此起彼伏也丝毫不值得奇怪,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正是这样的反复竞争才不断让我们享受到更超值的新产品。虽然ATI现在热得发烫、NVIDIA跌入低谷,但谁又能精确地预言明天会如何呢?不管你是A饭还是N饭,都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明智的。

二、爱妻登场 Intel Core i7再攀新巅峰

与显卡领域相比,处理器产业今年虽然也不算平淡,但总体还是比较缺乏悬念。从Pentium 4时代觉醒过来的Intel丝毫没有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和空间,依托雄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实力频频出招,如同磁悬浮列车一般急速前进。

在Tick-Tock策略的指挥下,上半年开始普及的Penryn可以说是45nm新工艺小试牛刀,也是“扣肉”辉煌的延续。无论是桌面、笔记本还是服务器,多个系列大量型号的新品不断面世,完全占领了各个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霸道得似乎有些不讲理,但却令人不得不叹服不已。

临近年底,Nehalem又一次敲响了前进的钟声,显然也更具分量。被亲切地称为“爱妻”的Core i7系列尽管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但却是Intel实力和形象的最佳体现,也是争夺竞争制高点的利器。尽管有很多人批评Intel在抄袭对手的先进技术,但不管怎么说,产品内部使用什么技术对终端消费者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带来更好的能效表现,当然最好还有更低的价格。

在今年内,基于Nehalem的新品暂时只有三款,但Intel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进入2009年后,新架构就将出现在服务器领域,而那块利润最丰厚的市场正是这一代新品的攻关重点,弹性多核心设计、QPI直连总线、大容量三级缓存等改进都是为此而生。虽然服务器市场距离普通用户比较遥远,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在桌面和笔记本上收复失地、独步天下之后,Intel就要开辟第二战场了。

到明年下半年以及后年初,主流和入门级桌面用户也能亲自享受新架构了。再往后,还有32nm,还有Westmere和Sandy Bridge……

三、羿龙低迷AMD拆分 期待来年再战江湖

将近半个世纪以来,AMD虽然从来没有能够真正击倒Intel,但始终没有放弃,不屈不挠地一直抗争到今天。遗憾的是,由于发展策略、技术实力等各方面的原因,AMD处理器业务在64位与双核心的辉煌之后逐渐低迷,新架构和新品牌也未能及时带来新转机。

2007年底,AMD推出了收购ATI后的首个一体化桌面平台“蜘蛛”,其中的Radeon HD 3000系列显卡和7系列芯片组都是不错的产品,唯独Phenom X4/X3处理器拖了后腿,不但性能完全无法媲美Intel Core 2系列,功耗也普遍偏高,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TLB Bug,直到今年一季度末B3步进的新版本才开始上市,但此时Intel 45nm Penryn系列已经逐渐铺开,新架构Nehalem也呼之欲出,迫不得已之下AMD再次祭出性价比武器,避开Intel高端锋芒,转而争夺中低端市场。

年中时候,AMD又发布了一体化笔记本平台“美洲狮”(Puma),目的自然是挑战Intel的迅驰。虽然迅驰早已深入人心、遍地开花,呈垄断态势,美洲狮的处理器也是弱项,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笔记本市场也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收购ATI虽然让AMD具备了全平台产品线,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现在又赶上全球经济危机。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之后,AMD断然采取了轻资产策略,将赖以为本的晶圆制造业务分拆出去。此举虽然摆脱了债务,但基本上也算是把自己的一半卖给了中东石油富豪。回首AMD创始人桑德斯曾经的豪言壮语“是爷们儿就得有晶圆厂”,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充满斗士精神的AMD显然不会就此倒下。一体化平台策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而且还会继续深入、深化。现在,采用45nm工艺、架构经过优化的第二代Phenom II已经准备就绪,很快就会正式亮相,配合久经考验的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和7系列芯片组组成新平台“龙”(Dragon)。从目前泄漏的大量消息看,新版羿龙非常值得期待:主频更高(3GHz)、功耗更小、温度更低(4GHz/29℃)、超频空间更大(6.2GHz)……虽然性能上还不足以抗衡Core i7,但握有成本和平台优势,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出击也是AMD的一贯长项,况且Core i7的中低端版本还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乃至后年。2009的处理器大战,必将更精彩。

四、通用计算绽放光芒 物理加速获得新生

没有最核心的处理器业务做支撑,引以为傲的显卡和芯片组业务又陷入了深深的低迷,2008的NVIDIA可以说是流年不利,但也不是没有收获,特别是通用计算和物理加速两大技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且前景广阔。

整个业界都已经清醒地意识到,GPU图形核心的规模和性能空前强大,继续单纯发展3D性能是不会有前途的,而NVIDIA在这场变革中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006年底就提出了通用计算架构“CUDA”,简单地说就是利用GPU强悍的浮点性能和灵活的可编程性去执行一些通用目的的繁重计算任务,解放CPU。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和沉淀,这一技术在今年开始绽放光芒,无论是专业场所还是民用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们身边的不少应用程序也都陆续加入了对它的支持,只要搭配一块新型号NVIDIA显卡就能获得数十倍乃是上百倍的性能提升。最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新鲜出炉的通用计算标准OpenCL和CUDA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NVIDIA的新机遇。

除了软件方面的推动,NVIDIA还发布了专门的Tesla品牌,旗下拥有一系列通用计算加速卡和高性能整机系统,目标直指高性能计算领域。虽然首批产品反响一般,但今年的第二代新品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特别是在第32次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中,一套采用了Tesla技术的系统高居第29位。这是NVIDIA的胜利,也是GPU的新生。

再说物理加速。Ageia公司早在2005年初就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花了不短的时间研发PhysX物理加速卡,但始终有些干打雷不下雨的味道,未能赢得广泛支持。进入2008年,NVIDIA毅然将这家公司收归旗下,并将物理技术与自家GeForce显卡融合在一起,送给了用户又一个免费大礼包。更重要的是,凭借NVIDIA在游戏业界的影响力,这种做法迅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且不乏EA、THQ、2K Games这样的游戏业大腕。相比之下,Intel和AMD都准备依靠自身的处理器提供物理加速,但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什么效果。

总的来说,曾经发明了GPU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的NVIDIA已经转型为一家视觉计算技术公司,在短期内无法涉足CPU世界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思路,再一次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成为开路先锋。

五、小身段赢得大世界 阿童木掀另类风潮

在桌面和笔记本领域收复失地后,Intel又瞄准了潜力无穷的超便携市场,推出了该公司史上最小的Atom处理器,由其推动的Nettop特别是Netbook已经风靡全球,也标志着Intel又一次掘金成功。

华硕Eee PC虽然在2007年年中就已诞生并且迅速窜红,而昵称“阿童木”的Atom处理器及其平台直到大半年后才出炉,不过Intel倡导的Netbook概念和Eee PC如出一辙,二者走到一起堪称天作之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借着Eee PC吹起的东风,Netbook概念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看到Eee PC大放异彩,看到Atom凌动登场,各大PC厂商很快就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到了Netbook领域。宏碁、惠普、戴尔、微星、东芝、三星、联想、明基、工人舍、索尼、富士通、NEC、爱普生、高通……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都不肯缺席,特别是宏碁的Aspire One,到今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出货量甚至已经超越了Eee PC,甚至传闻说苹果都不想放过这个金苹果。

除了PC厂商,Netbook的诱惑也让各大软硬件厂商难以抵抗:VIA、AMD、ARM都不想让Atom独美,Windows XP和Linux亦杀得天昏地暗,就连NVIDIA也是先找上VIA,后来又积极地拿出强大的离子平台,直指Intel自家平台的软肋(芯片组),试图分一杯羹。一个小小的本本,让整个业界闹得不可开交。

其实,Netbook的成功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迫切的用户需求不无关系:现如今人们普遍有了一台乃至多台电脑,不过笔记本距离真正的“笔记本”还差很远,这时候身为第二辅助机的Netbook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性能虽然不算强大但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或联网、或办公、或娱乐。

相比之下,号称要把互联网装进口袋里的MID就惨淡了不少,和之前微软提出的UMPC一样至今没什么起色,而且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会有多大转折。

六、高清大战瞬间落幕 蓝光前途路漫漫兮

Blu-ray(BD)和HD DVD之间的高清光盘格式大战持续了整整六年(2002.2.19-2008.2.19),但最终结局来得却显得有些突然和意外。刚刚过完2008年新年,HD DVD阵营就瞬间坍塌了,而之前我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很可能还要再打上两三年。

面对前景广阔的高清世界,在DVD之争上结下梁子的索尼东芝谁也不肯让步,都拿着自己的标准在业内展开公关,也都成立了各自规模庞大的阵营,不过内容为王,最后决定一切的还是好莱坞。这期间,索尼的老谋深算完全显现无遗,先后斥巨资收购的哥伦比亚和米高梅两大影业在好莱坞占优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惜代价将BD播放器捆绑在PS3游戏机里也成功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上下齐发力,索尼最终取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华纳兄弟倒戈只是一个致命的导火索而已。

而东芝呢,虽然HD DVD技术本身亮点不少,播放机上市后的低价也非常诱人,但业界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好莱坞只有环球一家坚定地站在这一边。值得一提的是,微软和Intel两大巨头宣布支持HD DVD的时候一度掀起轩然大波,但他们只能统治IT界,到了消费电子领域根本没有话语权,特别是微软虽然为Xbox 360提供了HD DVD光驱,但始终都是松散的外置式。

不过话又说回来,索尼和BD赢得了高清战争,却还没有赢得整个世界。马上就一年了,可时至今日我们身边的BD播放机和碟片依然寥寥无几,空有诸多高清电视机却没有片源。对大多数投身高清娱乐的用户来说,接触BD技术最多的机会还是欣赏网上流传的Remux影片。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失去了直接竞争对手的BD早已经松懈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推出新品并不断降价,自然无法更好地吸引用户;第二,也是最关键的,现在和DVD时代已经是两个世界,无孔不入而又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让播放机和碟片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在DVD+HD DVD完败之后日本方面为何又要推出DVD+BD二合一光盘?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为的就是尽快吸引用户从DVD转向BD。

就像乔布斯说的:“BD赢了,那又怎么样呢?”——言下之意自然就是,看看我们的iTunes吧。

七、固态硬盘铺天盖地 机械硬盘艰难度日

固态硬盘不是2008年的新概念,但却是在这一年开始真正腾飞,产品日益丰富、性能越发出色、价格不断下滑;相比之下,传统的机械硬盘则是疲态尽显,前进速度明显慢了很多。

读写速度飞快、体型轻巧、防震抗冲击、零噪音、低功耗……与年近半百的机械硬盘相比,基于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的品质几乎是完美的(暂且不算基于RAM的),也能充分满足处理器、内存等其他部件飞速发展的需要、消除系统瓶颈。一年来,各大存储厂商纷纷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固态硬盘产品,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固态硬盘还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便是容量。机械硬盘已经达到海量的1.5TB(2TB也现身了),640GB满大街都是,而消费级固态硬盘才刚刚做到512GB,主流的还是128GB乃至64GB。另外比较矛盾的是固态硬盘的两种类型,其中单层SLC性能更好但容量提升困难,多层MLC容量可以更高但性能又稍差。

另外一点就是价格了。虽然固态硬盘平均每GB的价格已经从2007年初的15美元迅速降到3美元,但机械硬盘却只需要1元人民币左右,差异非常明显,只能期待固态硬盘技术、工艺、产能等方面的继续改进了。现在除了少数发烧友,还是只有企业客户才能充分享受固态硬盘的快感,很多厂商的主要目标也都是企业级领域。

作为核心电脑部件里的唯一机械结构产品,传统硬盘已经渐渐成了夕阳,早就跟不上邻居们前进的脚步了,现在也就剩下容量和价格的优势了,而且不幸的是,随着容量的提升,可靠性又无法让人放心,比如近日希捷大容量硬盘的频频故障以及1.5TB硬盘的“卡机”,都让人揪心。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必然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

顺便提一下可能已经被大家遗忘的混合硬盘。这种基于机械硬盘、加入闪存缓冲芯片的混合型产品虽然概念不错,但并没有什么突出优点,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昙花一现便彻底失踪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八、中国曙光全球十强 龙芯迎来全新机遇

2008年11月17日,这应该是个值得国人骄傲的日子,因为在沉寂了四年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前十名里又出现了中国的身影,这就是曙光5000A。

不过回头一想又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套高性能计算系统使用的核心处理器、操作系统等组件都是进口货。虽然能制造这种超级计算机的国家没几个,我们没必要盲目自卑,但依然无法摆脱“装机者”角色的尴尬,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就会受制于人。

当然,我们不是没有自己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特别是龙芯这些年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龙芯的性能还是相对不足,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配套软硬件,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商用。

令人振奋的是,曙光5000A上榜后仅仅十天,有关方面就确认下一代曙光6000会在两年后使用多核心龙芯处理器,并且有信心继续排在全球前十名行列。虽然曙光公司在AMD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上海”的发布会上也表示会继续加强与AMD的合作,又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但这显然是龙芯的一次全新机遇,也是国产处理器产业化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事事都走在世界前列,但这并不现实,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需要一步一步地积累。落后不可怕,我们一直在努力。

九、价格狂跌一泻千里 落寞内存无异白菜

在2007年持续下跌了差不多一年后,按照历史惯例,内存价格应该在2008年逐步反弹了,业界机构和厂商也都乐观地预计第一季度就会止跌回升。

但是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一年下来内存价格的跌势甚至比往年更甚,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内存变白菜的架势。举例来说,年初时候一条DDR2-667 1GB还要140块钱左右,现在只需70块就能轻松拿下。正好,Windows Vista系统又是一个吃资源大户,没有2GB内存跑不顺畅,于是现在新装机用户少于2GB就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很多人直上4GB。这也好,顺道推动了64位技术的普及。

面对这种局面,消费者的兴奋已经渐渐成了麻木,而DRAM和内存厂商都是一肚子的苦水无处倒,比如说华亚科、南亚、力晶、茂德这四大台湾DRAM厂商,在头三个季度一共亏损了27.5亿美元之多,全年下来可能高达34亿美元。自救乏术,偏偏又赶上全球经济危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再这样下去弄不好真的要关门大吉了。

虽然DDR3即将开始普及,但仍需时日,而且不能指望它是救世主。我们知道,内存产业的投入和风险都是相当高的(当然回报也很高),因此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利润,即使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各大厂商也不会主动减产,只能继续扩大产能、改进工艺(普及不利的Vista也难辞其咎),于是形成恶性循环:DDR2不赚钱,又哪里有资本去投产DDR3呢?

再从消费者角度讲,这种无底洞似的降价也不全然是好事。现在内存颗粒的现货价格已经大大低于制造成本,而内存条零售价又跌个不停,所以很多产品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了。花很少的钱买到大容量内存看似赚了,但背后隐藏的危机也不能忽视,“便宜没好货”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十、液晶与宽屏的世界 CRT转瞬成明日黄花

2008年里身价暴跌的不止有内存,还有显示器,而且不仅仅是降价这么简单:液晶显示器价格令人不可思议地不断探底、普屏沦落宽屏成风、16:9不可阻挡地崛起、面对面看了几十年的CRT显示器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在2007年用上19寸宽屏液晶还是挺上档次的事情,但很快就拿不出手了,现在怎么着也得来个20或者22寸,更有很多人直接迈向了24寸,毕竟仅仅一年时间买19寸的钱就能换台24寸了,不断创造新低的XX99元、X99元也让人没法不动心——君不见,28寸都跌破2000大元了。

一方面能给面板切割带来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更符合人眼视觉体验,所以宽屏完全取代普屏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而且正在坚定地从16:10迈向16:9。据有关机构预计,到近在眼前的2010年,90%的笔记本屏幕和67%的台式机液晶显示器都将采用16:9规格。

为什么16:9这么火?其实也就很简单。更高的面板切割效率促使厂商不惜一切代价地推动新规格,而在高清狂潮势不可挡的今天,这种显示器在欣赏720p、1080p节目时候也拥有天然优势,能完美点对点满屏播放,不会像16:10那样还会留下两条黑边。哦对了还有一点,现在有些从主机平台移植而来或者更专注于主机平台的游戏能完美支持16:9分辨率,但在传统的16:10比例下却是要么拉伸要么黑边,就像当前流行的《PES 2009》、《NFS Undercover》。

最后再来缅怀一下已经迅速随风飘散的CRT吧。曾经的钻石珑,曾经的特丽珑,曾经的大块头,现在只能在专业领域或者二手市场里也可以找到,以后也只有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作者:上方文Q
来源:51CTO

媒体观察:08年度十大硬件新闻相关推荐

  1. 王子健荣获2019年度十大自媒体作者称号,写作对人有多大帮助?

    这两天很开心,发现自己成为了驱动号2019年度十大自媒体作者.未来我将会继续努力,持续不断地输出优质内容. 驱动号作为垂直科技自媒体平台,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好地传播,在商业与内容的平衡中,走出一条 ...

  2. 微软公司2010年度十大新闻

    1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T业巨头微软公司(Microsoft)在2010年表现不俗,几乎美国每个家庭至少购买了一件微软产品.从智能手机,游戏机,娱乐软件,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一直到搜索引擎 ...

  3. 香港科大三项研究登榜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

    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举办,获得香港八所大学响应支持的"2020年度香港十大创科新闻"近日完成评选.经过院校推选.十余位在港两院院士组成顾问小组协助筛选名单,然后由两千名公众选出&qu ...

  4. 美国国家地理09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国家地理新闻"网站最受欢迎的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已经新鲜出炉.在此次十大科学发现排行榜上,巨蟒.长着透明脑袋的鱼."幽灵船"残骸以及一些最 ...

  5. 2008年度十大科技突破

       导语:据<连线>杂志报道,尽管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但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止,且重大创新屡见不鲜.今年,许多科技产品得到了重大改进.苹果iPhone手机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笔记本变成上网本(n ...

  6. 美刊评出2009年度十大发明

    年年月月,都有无数发明狂人在忙碌.他们可能无法治愈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员上火星,但其作品对现实的影响一样深远.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据此评选出 2009 年度十大发明,包括使用整形技术不会污染水 ...

  7. 2011年度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人物

    年度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人物(国外篇) Dennis Ritchie 如果在Google上搜索Ritchie的简历,你会发现虽然有很多结果,但内容却相差无几.对于Ritchie的生平,我们能够确认的部分 ...

  8. 回顾 | 2018年十大AI新闻 中国继续占据主导优势

    来源:网易智能 摘要:普华永道(PwC)估计,到2030年,AI领域的发展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本次评选出2018年十大AI新闻,它们囊括各个领域,有好有坏,从AI突破和新投资,到失信和隐 ...

  9. 2018年《环球科学》十大科学新闻出炉:霍金逝世、贺建奎事件位列前二

    来源:量子位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定义2018年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进步"与"反思".中国科学在持续进步,克隆猴"中中"与"华华&q ...

最新文章

  1. SpringBoot (八) :Spring Boot多数据源(JdbcTemplate)配置与使用
  2. matlab与python交互_Python和MATLAB交互的基本操作
  3. SAP Spartacus 的 CSS 架构
  4. 160 - 13 badboy
  5. js正则检测输入内容为数字,包括负数,整数,浮点数,亲测可用.JS检测整数,js检测浮点数,js检测负数,js检测数字,js限制输入框只输入数字,解决H5 number类型只能输入正数问题.
  6. 简单的ajax上传商品功能使用SevletFileUpload和FormData
  7. 【自用】手工编译lnmp环境
  8. linux的/proc文件_Linux中“ / proc”文件系统指南
  9. 使用js生成条形码以及二维码
  10. How Tomcat Works读书笔记之升级架构
  11. 黑马程序员2022年最新软件测试学习路线
  12. QT Opencv 抽奖系统
  13. 4G标准LTE成争执焦点 中兴华为或以和解收场
  14. 音量控制面板项目说明
  15. Unity优化篇——mesh合并
  16. L1-034. 点赞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GPLT
  17. 小米怎么和计算机连接网络设置密码,小米3C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
  18. 微软TTS服务器,微软TTS,Neospeech TTS 简单使用
  19. 计算机主机后面的usb哪个不可接入,电脑主机上的USB介面前面有两个,后面有四个,但是只能用两个...
  20. Vue、elmentUI国际化 vue-i18n项目实行简繁体切换

热门文章

  1. Photoshop 技能167个(学完它,你可以去相馆做高级设计师了)
  2. Dagger2 进阶
  3. 日常上网必备趣味,实用的100个网站
  4. linux之tomcat安装及前端部署
  5. 基础2-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颅内和头皮脑电图数据分析的广义癫痫预测
  6. DSPE-PEG-Biotin,CAS:385437-57-0,磷脂-聚乙二醇-生物素可延长循环半衰期
  7. 企业文件防泄密整体解决方案
  8. 60GHz通信标准简介
  9. 2019阿里巴巴内推首轮面试总结
  10. 源代码VS业务的悟道——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