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th Hacker在国内外的互联网界近几年都是比较火热的词,互联网巨头Facebook也许是践行Growth Hacker最好的公司。然而概念吵的火并不等于做的好,如何落地Growth Hacker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最近从twitter上挖到一篇文章,推荐了MobileGrowthStack,该文章维护着关于做Growth Stack的框架,为想要落地Growth Hacker的公司提供帮助。其最主要的输出应该就是下面这样图。

稍微简单的描述下这样图。该技术栈有三个层次,分别用来实现三个主要的目标。

  • 新用户(Acquisition)
  • 留存 (Engagement/Retention)
  • 变现 (Monetization)

而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最底层也是最核心的第四层:分析和洞见(Insight & Analytics)。下面就参考mobilegrowthstack对Insight&Analytics的分析来看看ReactNative在这其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Insight & Analytic

还是觉得有必要将mobilegrowthstack关于这一层的描述翻译出来。

Insight & Analytics 层是该Growth Stack中最重要的一层该层主要依赖于大量的高质量数据和指标,来模型化、指导growth活动,以便发现影响和机会。

安装归因

在Web的世界中,一般可以使用浏览器的Cookie来跟踪用户,分析其安装来源,但native Apps中跟踪用户用的是设备唯一的ID,例如IDFA或者Android ID。因为React Native还是需要一个Native的壳,因此这一部分和Native APP是基本一致的。

DeepLink分析

ok,DeepLink这个词有点太时髦了,一般我还是习惯把他叫做Schema跳转,从app外跳转到app内的特定页面,app内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都可以叫做Schema跳转。React Native其实在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Native APP的构造比较复杂,建设完善的Schema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虑到现在需求变更的速度,想要保证Schema的时效性的确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然而结合Native和React Native,做一点点微创新,可以让这一切变得非常美好。因为Schema拉起的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页面,我们可以让这个页面内包含一个React Native的RootView,然后在Schema的参数上带上module的名字,通过这个module在拉起该页面的时候展示不同的single page app。

其他的比如追踪schema跳转的来源、以及其他一些属性和Native都是一样的,但显然要简单的多,毕竟我们现在天生有了Module这个属性来区分不同的页面,我们所需要维护的,仅仅是一个Schema链接,仅此而已。

事件追踪

这里的事件是比较通用的概念,也许大家更加熟悉的概念就是埋点。埋点就是将用户的一些操作记录下来,后台分析用户的操作,最终通过展台的方式提供给app开发者做决策。react native可以复用native的埋点方式,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做过埋点的开发者都知道,埋点是一项极其琐碎的事情,非常容易出错,当我们遗漏或者埋错了点的时候,React Native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因为可以在发现错误之后实时的修改埋点错误,让数据变得准确。这个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活动分析

这一块其实跟DeepLink和事件追踪非常相关的,在我们通过活动推广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这一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ROI怎么样?这都是需要数据分析的,React Native除了具备在DeepLink和事件追踪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构建活动的敏捷性。因为活动有其特殊性,时效短、变化快,因此当前我们大部分活动都是采用H5来实现的,H5实现的最大弊端就是体验相比于Native会逊色一些,而React Native的出现,就是折中了H5的动态性和Native的体验,that's what he borned for。自然React Native在这方面优势很大。

App Store分析

这一块是Native APP特有的,App的开发者大多时候都被版本所累。用户不愿升级,最新版本都已经10.0还有用户在使用1.0,没有办法。React Native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React Native部分依赖于Native,所以其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相比于Native,那不要好太多,也许我以前的10个版本,我现在两个版本就可以搞定了。只要用户安装了我们的app,我们就可以一直让用户享用最新最好的特性,让用户和我们都摆脱升级的烦恼。

ASO关键词跟踪

搜索关键字对于React Native来说也许是个问题。应用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免费的广告平台,我只要把我的APP放上去,用户就可以在应用市场上搜索到,这对开发者来说的免费的曝光,而React Native的弱化版本会使得这个优势丢失,尤其是创业小公司。不过,你依然可以直接用React Native的离线包来打造一个新版本APP,然后去发版,写一些新的关键词,没有人会反对你这么做的。

User Segmentation

用户分组的概念其实很早就已经有了,最简单的就是区分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一般来说,针对付费用户,我们会提供更多的特性或者更爽的体验。传统上做这件事主要依赖的还是后台来控制开关,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针对新用户,或者免费用户,我们需要内置很多他们可能很久以后才会用到,甚至永远不会用到的特性,导致包体积变大,而包体积变大这件事儿,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影响。那我自己来说,16G的机器一旦空间不够,那哪些不太常用的APP总是我删除的首选。使用React Native的好处就在于,对于当前用户用不到的feature,我不用内置代码,我可以让新用户已非常小的代价下载app,然后再他使用的过程中逐步的更新其app,让其能享用更多的特性。当前这一切的前提是后台需要对用户有足够的信息,能够支持做这样的决策。

用户分组分析

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组,超越总用户、MAU、DAU等数据去对用户进行细粒度的分析主要依赖的是后台的数据分析,无论什么web、native还是react native都是一样的。

内容分析

again, react native提供动态化的内容更容易。

情感追踪

客户满意度很重要,因为很可能有意见领袖在使用,一言不合直接就将App搞死在萌芽状态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用户满意度调查是件挺重要的事情,让app在应用市场的评论数和分数都提升是件很重要的事情。react native可以在特定时候通过自定义的popup,让用户参与满意度调查,并进一步引导其到appstore评论。这里和native最大的不同在于,该popup中显示的是可以实时更新的内容,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接近H5的表现,却拥有Native的体验。在有新特性和内容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引导用户反馈。

用户测试

在项目早期,找真人测试原型或者在雏形初现的时候找真人现场体验反馈。这个native、web还是react native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A/B测试

A/B testing对于Grouth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做好A/B testing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用户的分组是否合理、衡量的指标是否合理、如何制定A/B Test方案等等都会影响结果,甚至影响用户体验。

A/B Testing最传统的方式可能就是后台控制开关,针对A用户开启A特性的开关,针对B用户开启B特性的开关,所有的A/B Testing都必须预先规划好,然后发版,然后测试,再统计结果。这个流程是非常非常长的,尤其是iOS,经过审核上架再到用户升级,可能2周就过去,这个是非常不敏捷的。react native能在这方面提供非常好的帮助,因为其动态性,分分钟就把一个页面改了。结合后台的用户分组,能非常快的试错。react native简直可以说是A/B Testing的不二之选,快速试错,快速响应。

界面流

native的app跟踪界面流主要是在界面出现的时候埋点,界面销毁的时候再埋一个点,然而因为native的实现的多样性,想要跟踪完整的界面流是比较麻烦的。遗憾的是,react native虽然有schema机制,能应对大部分的界面跳转,但其还是存在很多不能解决的界面跳转问题,因实现而已。

转化漏斗

这个在Growth中还是很有名的,可以根据关键路径创建各式各样的漏斗,来优化用户留存和体验。

账单和收入报告

无论做什么,对钱一定要敏感而且有良好记录,要不然总有一天你会死定的。

Growth建模

将团队内对Growth的认知模型化,这样才能传承,才能不断的优化。

用户终生价值建模

LTV是对一个用户终生能对APP产生多少价值的建模。相当于贴现计算。

Growth统计

Growth建模是为了预见未来,而Growth统计则是为当下和历史的数据的总结。比如
活跃用户 = 新用户 + 反复出现的用户 - 某段时间内上线的用户

性能分析

对CPU、Battery、Network以及Crash等等的性能跟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移动端的用户来说。其实这里面Native和react native是各有利弊的。比如native无论是在CPU、Battery还是在Memory上都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react native在crash上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其大部分异常都会在js层面被捕获,仅仅导致该页面不能使用,而不会导致整个app不能使用。

总结

两句话:

  • 如果你已经在使用React Native,那么还犹豫什么,赶紧落地Growth,做真正的Growth Hacker。
  • 如果你想尝试落地Growth,那么还犹豫什么,赶紧尝试使用React Native。

参考文献

  • What Is The Mobile Growth Stack?
  • 互联网营销和分析专用名词速览安利

react native在growth stack中的角色思考相关推荐

  1. 在React Native和Node.js中验证iOS订阅收据

    交易收据:订阅管理的关键要素 (Transaction receipts: the key element of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Transaction receip ...

  2. 大道至简——React Native在直播应用中的实践

    声明:本文来自「七牛云主办的架构师实践日--亿级移动应用架构最佳实践」的演讲内容整理.PPT.速记和现场演讲视频等参见"七牛架构师实践日"官网. 嘉宾:卜赫,七牛云布道师. 责编: ...

  3. Android之React Native 中组件的生命周期

    React Native 中组件的生命周期 概述 就像 Android 开发中的 View 一样,React Native(RN) 中的组件也有生命周期(Lifecycle).所谓生命周期,就是一个对 ...

  4. React Native工程中TSLint静态检查工具的探索之路

    背景 建立的代码规范没人遵守,项目中遍地风格迥异的代码,你会不会抓狂? 通过测试用例的程序还会出现Bug,而原因仅仅是自己犯下的低级错误,你会不会抓狂? 某种代码写法存在问题导致崩溃时,只能全工程检查 ...

  5. 【云原生】在 React Native 中使用 AWS Textract 实现文本提取

    ⭐️ 本文首发自 前端修罗场(点击加入),一个专注 Web 技术.答疑解惑.面试辅导.职业发展的社区.现在加入,即可参与打卡挑战,和一群人一起努力.挑战成功即可获取一次免费的模拟面试机会,进而评估知识 ...

  6. 简析在React Native中如何适配iPhoneX

    欢迎大家关注[跨平台开发那些事]公众号,定期推送跨平台开发技术实践. 一.介绍 iPhone X 发布也有一段时间了,独特的 "齐刘海",以及 "小嘴巴" 带给 ...

  7. 最火移动端跨平台方案盘点:React Native、weex、Flutter

    本文原文由"恋猫月亮"原创发布,原题为<移动端跨平台开发的深度解析>,本次重新整理后,为了优化阅读体验,内容略有改动,感谢原作者的无私分享. 1.前言 跨平台一直是老生 ...

  8. 从零学React Native之13 持久化存储

    数据持久化就是指应用程序将某些数据存储在手机存储空间中. 借助native存储 这种方式不言而喻,就是把内容传递给native层,通过原生API存储,详见从零学React Native之05混合开发 ...

  9. react native windows 搭建(完整版)

    声明:用windows 搭建的react native只能开发安卓应用 1.准备安装java jdk,以及Android SDK 传送门: java   JDK   Android SDK(自行寻找) ...

最新文章

  1. NLP实践:对话系统技术原理和应用
  2. (转载兼整理)Linux 2.6 下通过 ptrace 和 plt 实现用户态 API Hook
  3. PDF阅读器Foxit Reader 2.2简体中文版
  4. Docker搭建自己的GitLab
  5. 所有的service报红但不报错_从一个应用报错来看centos系统的/tmp目录自动清理规则...
  6. 苹果官网再度开售iPhone SE:这是在为新品清库存了?
  7. ArcGIS JavaScript API本地部署离线开发环境
  8. matlab2c使用c++实现matlab函数系列教程-diag函数
  9. HTML学习---HTML状态码
  10. PPAPI开发之路(一)环境配置
  11. 大数据之实时流处理常用框架
  12. iOS 音乐播放器demo讲解
  13. 迅雷离线下载分享网站
  14. 2007年个人回忆与总结
  15. 两种三角形的打印方法
  16. 微信域名网址强制跳转至浏览器打开指定HTML网页
  17. RNA-seq流程报告
  18. VM安装win7系统一直失败,可能是镜像文件不对
  19. 201621123030《Java程序设计》第3周学习总结
  20. 叼丝装备之服装必备----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热门文章

  1. python远程执行exe_python远程执行命令
  2. linux Ubuntu 如何以root身份打开文件管理器
  3. 密码忘了?不要紧,Python轻松给你找回来
  4. c语言指令文件命名,C语言--在命令行输入文件名字并打印文件内容
  5. 华为查看存储正在计算机,华为手机怎么看内存使用情况
  6. D365 CRM Power Platform 前端开发概览
  7. 网页中设定表格边框的厚度的属性_网页设计与开发第6章试卷及答案资料
  8. 书籍 沉浸室学习方法_沉浸式学习法
  9. 高性能的“高”,从何而来?今天来谈一谈高性能服务器
  10. 手机删除的文件怎么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