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端路由一直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不管是日常的使用还是面试中都会经常遇到。本文通过实现一个简单版的 react-router 来一起揭开路由的神秘面纱。

通过本文,你可以学习到:

  • 前端路由本质上是什么。
  • 前端路由里的一些坑和注意点。
  • hash 路由和 history 路由的区别。
  • Router 组件和 Route 组件分别是做什么的。

路由的本质

简单来说,浏览器端路由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网页跳转(和服务器没有任何交互),而是纯粹在浏览器端发生的一系列行为,本质上来说前端路由就是:

对 url 进行改变和监听,来让某个 dom 节点显示对应的视图。

仅此而已。新手不要被路由这个概念给吓到。

路由的区别

一般来说,浏览器端的路由分为两种:

  1. hash 路由,特征是 url 后面会有 # 号,如 baidu.com/#foo/bar/baz。
  2. history 路由,url 和普通路径没有差异。如 baidu.com/foo/bar/baz。

我们已经讲过了路由的本质,那么实际上只需要搞清楚两种路由分别是如何 改变,并且组件是如何监听并完成视图的展示,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不卖关子,先分别谈谈两种路由用什么样的 api 实现前端路由:

hash

通过 location.hash = 'foo' 这样的语法来改变,路径就会由 baidu.com 变更为 baidu.com/#foo。

通过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这个事件,就可以监听到 hash 值的变化。

history

其实是用了 history.pushState 这个 API 语法改变,它的语法乍一看比较怪异,先看下 mdn 文档里对它的定义:

history.pushState(state, title[, url])

其中 state 代表状态对象,这让我们可以给每个路由记录创建自己的状态,并且它还会序列化后保存在用户的磁盘上,以便用户重新启动浏览器后可以将其还原。

title 当前没啥用。

url 在路由中最重要的 url 参数反而是个可选参数,放在了最后一位。

通过 history.pushState({}, '', foo),可以让 baidu.com 变化为baidu.com/foo。

为什么路径更新后,浏览器页面不会重新加载?

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平常通过 location.href = 'baidu.com/foo' 这种方式来跳转,是会让浏览器重新加载页面并且请求服务器的,但是 history.pushState 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 url 改变,但是不重新加载页面,完全由用户决定如何处理这次 url 改变。

因此,这种方式的前端路由必须在支持 histroy API 的浏览器上才可以使用。

为什么刷新后会 404?

本质上是因为刷新以后是带着 baidu.com/foo 这个页面去请求服务端资源的,但是服务端并没有对这个路径进行任何的映射处理,当然会返回 404,处理方式是让服务端对于"不认识"的页面,返回 index.html,这样这个包含了前端路由相关js代码的首页,就会加载你的前端路由配置表,并且此时虽然服务端给你的文件是首页文件,但是你的 url 上是 baidu.com/foo,前端路由就会加载 /foo 这个路径相对应的视图,完美的解决了 404 问题。

history 路由的监听也有点坑,浏览器提供了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事件,但是它只能监听到浏览器回退和前进所产生的路由变化,对于主动的 pushState 却监听不到。解决方案当然有,下文实现 react-router 的时候再细讲~

实现 react-mini-router

本文实现的 react-router 基于 history 版本,用最小化的代码还原路由的主要功能,所以不会有正则匹配或者嵌套子路由等高阶特性,回归本心,从零到一实现最简化的版本。

实现 history

对于 history 难用的官方 API,我们专门抽出一个小文件对它进行一层封装,对外提供:

  1. history.push。
  2. history.listen。

这两个 API,减轻用户的心智负担。

我们利用观察者模式封装了一个简单的 listen API,让用户可以监听到history.push 所产生的路径改变。

// 存储 history.listen 的回调函数let listeners: Listener[] = [];function listen(fn: Listener) {  listeners.push(fn);  return function() {    listeners = listeners.filter(listener => listener !== fn);  };}

这样外部就可以通过:

history.listen(location => {  console.log('changed', location);});

这样的方式感知到路由的变化了,并且在 location 中,我们还提供了 state、pathname、search 等关键的信息。

实现改变路径的核心方法 push 也很简单:

function push(to: string, state?: State) {  // 解析用户传入的 url  // 分解成 pathname、search 等信息  location = getNextLocation(to, state);  // 调用原生 history 的方法改变路由  window.history.pushState(state, '', to);  // 执行用户传入的监听函数  listeners.forEach(fn => fn(location));}

在 history.push('foo') 的时候,本质上就是调用了 window.history.pushState 去改变路径,并且通知 listen 所挂载的回调函数去执行。

当然,别忘了用户点击浏览器后退前进按钮的行为,也需要用 popstate 这个事件来监听,并且执行同样的处理:

// 用于处理浏览器前进后退操作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 => {  location = getLocation();  listeners.forEach(fn => fn(location));});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 Router 和 Route 组件,你就会看到它们是如何和这个简单的 history 库结合使用了。

实现 Router

Router 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 Provider 把 location 和 history 等路由关键信息传递给子组件,并且在路由发生变化的时候要让子组件可以感知到:

import React, { useState, useEffect, ReactNode } from 'react';import { history, Location } from './history';interface RouterContextProps {  history: typeof history;  location: Location;}export const RouterContext = React.createContext(  null,);export const Router: React.FC = ({ children }) => {  const [location, setLocation] = useState(history.location);  // 初始化的时候 订阅 history 的变化  // 一旦路由发生改变 就会通知使用了 useContext(RouterContext) 的子组件去重新渲染  useEffect(() => {    const unlisten = history.listen(location => {      setLocation(location);    });    return unlisten;  }, []);  return (          {children}      );};

注意看注释的部分,我们在组件初始化的时候利用 history.listen 监听了路由的变化,一旦路由发生改变,就会调用 setLocation 去更新 location 并且通过Provider 传递给子组件。

并且这一步也会触发 Provider 的 value 值的变化,通知所有用 useContext 订阅了history 和 location 的子组件去重新 render。

实现 Route

Route 组件接受 path 和 children 两个 prop,本质上就决定了在某个路径下需要渲染什么组件,我们又可以通过 Router 的 Provider 传递下来的 location 信息拿到当前路径,所以这个组件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当前的路径是否匹配,渲染对应组件。

import { ReactNode } from 'react';import { useLocation } from './hooks';interface RouteProps {  path: string;  children: ReactNode;}export const Route = ({ path, children }: RouteProps) => {  const { pathname } = useLocation();  const matched = path === pathname;  if (matched) {    return children;  }  return null;};

这里的实现比较简单,路径直接用了全等,实际上真正的实现考虑的情况比较复杂,使用了 path-to-regexp 这个库去处理动态路由等情况,但是核心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实现 useLocation、useHistory

这里就很简单了,利用 useContext 简单封装一层,拿到 Router 传递下来的history 和 location 即可。

import { useContext } from 'react';import { RouterContext } from './Router';export const useHistory = () => {  return useContext(RouterContext)!.history;};export const useLocation = () => {  return useContext(RouterContext)!.location;};

实现验证 demo

至此为止,以下的路由 demo 就可以跑通了:

import React, { useEffect } from 'react';import { Router, Route, useHistory } from 'react-mini-router';const Foo = () => 'foo';const Bar = () => 'bar';const Links = () => {  const history = useHistory();  const go = (path: string) => {    const state = { name: path };    history.push(path, state);  };  return (    
       go('foo')}>foo       go('bar')}>bar    

  );};export default () => {  return (    

结语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小伙伴们已经搞清楚了前端路由的原理,其实它只是对浏览器提供 API 的一个封装,以及在框架层去联动做对应的渲染,换个框架 vue-router 也是类似的原理。

喜欢的老铁,加个关注!今后会分享更多的前端干货,欢迎点赞转发关注[比心]

本文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sl1673495/react-mini-router

监听router_深入揭秘前端路由本质,手写 mini-router相关推荐

  1. 前端面试高频手写代码题

    前端面试高频手写代码题 一.实现一个解析URL参数的方法 方法一:String和Array的相关API 方法二: Web API 提供的 URL 方法三:正则表达式+string.replace方法 ...

  2. 小白前端之路:手写一个简单的vue-router这几年,好像过的好快,怀念我的大学生活。 - 连某人 大三实习生,之前写过简单MVVM框架、简单的vuex、但是看了vue-router的源码(看了

    这几年,好像过的好快,怀念我的大学生活. 连某人 大三实习生,之前写过简单MVVM框架.简单的vuex.但是看了vue-router的源码(看了大概)之后就没有写,趁着周末不用工作(大三趁着不开学出来 ...

  3. 高级前端必会手写面试题及答案

    循环打印红黄绿 下面来看一道比较典型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来对比几种异步编程方法:红灯 3s 亮一次,绿灯 1s 亮一次,黄灯 2s 亮一次:如何让三个灯不断交替重复亮灯? 三个亮灯函数: functi ...

  4. 社招前端必会手写面试题集锦

    查找字符串中出现最多的字符和个数 例: abbcccddddd -> 字符最多的是d,出现了5次 let str = "abcabcabcbbccccc"; let num ...

  5. 高级前端常考手写面试题(必备)

    实现单例模式 核心要点: 用闭包和Proxy属性拦截 function proxy(func) {let instance;let handler = {constructor(target, arg ...

  6. 前端面试高频手写题目

    高频手写题目 面试高频手写题目 1 实现防抖函数(debounce) 防抖函数原理:在事件被触发n秒后再执行回调,如果在这n秒内又被触发,则重新计时 手写简化版: // func是用户传入需要防抖的函 ...

  7. 百度前端必会手写面试题整理

    请实现一个 add 函数,满足以下功能 add(1); // 1 add(1)(2); // 3 add(1)(2)(3):// 6 add(1)(2, 3); // 6 add(1, 2)(3); ...

  8. 前端常考手写面试题汇总

    实现一个函数判断数据类型 function getType(obj) {if (obj === null) return String(obj);return typeof obj === 'obje ...

  9. 社招前端常考手写面试题总结

    手写 Promise const PENDING = "pending"; const RESOLVED = "resolved"; const REJECTE ...

最新文章

  1. 提高建模效率,改变手工作坊式生产,AutoML的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如何了?
  2. assume用法及意思_英语单词Think, Suppose, Assume, Presume的区别
  3. Just write about
  4. 多线程的那点儿事(之读写锁)
  5. 服务器宕机不再愁!Docker 内置功能帮您解决
  6. [转]在EntityFramework6中执行SQL语句
  7. 关于软件测试学习的心得
  8. 线性渐变和放射性渐变
  9. 区块链与商业银行中的区块链运用
  10.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1. c语言 乱码转化为16进制_编码格式介绍及C语言处理汉字编码
  12. 微信小程序实现下载功能(以下载视频为例)
  13. 内网穿透工具-Ngrok
  14. 解决Git出现rpc failed 问题
  15. 【酒店管理系统】(一)需求分析
  16. 论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
  17. 83事件对象的作用——阻止事件默认行为
  18. 【ES】windows启动
  19. 解锁网易云音乐的灰色歌曲、会员歌曲
  20. 基于SpringBoot与LayUI的后台管理系统

热门文章

  1. LIBCMTD.lib与libcpmtd冲突的解决方法。
  2. (转)Web Services使用多态(XmlInclude) ,支持自定义类型
  3. 转载(四).Net Framework中的委托与事件
  4. 虚拟机 NAT模式与桥接模式的区别
  5. JSP中get和post请求方式的区别及乱码解决方法
  6. 计算机院校人气排名,2019高校人气排行榜_最具人气大学排行榜7月榜单发布 清华大学排第一...
  7. 查询 oracle_ORACLE数据库查询语句
  8. php流程控制作业题,php流程控制
  9. 查看ie保存的表单_小学信息技术gt;搜索保存网页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板
  10. 海上瓶子下有东西吗_洗衣液瓶子我从来不扔,瓶身这样剪几刀,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大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