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树

客观世界中许多事物存在层次关系

  • 人类社会家谱

  • 社会组织架构
  • 图书信息管理

为什么数据结构中要采用树?社会管理等要采用层次结构?

分层次组织在管理上具有更高的效率!

举例分析:

数据管理的基本操作之一:查找

如何实现有效率的查找?

查找(Searching)

查找:根据某个给定关键字K,从集合R中找出关键字与K相同的记录

静态查找:集合中记录是固定的

  • 没有插入和删除操作,只有查找    (如查字典)

动态查找:集合中记录是动态变化的

  • 除查找,还可能发生插入和删除

静态查找

在数组中查找元素。

方法1:顺序查找

将元素放在数组中,在数组外用一个结构来指向该数组:

该结构有两个分量:指针指向数组的头,元素的个数:

可以看到,数组元素的存放是从1开始的: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介绍一种技巧:哨兵。

哨兵的作用是不用每次都去判断下标是否到达了边界。

如下是无哨兵和有哨兵的区别:

typedef struct LNode *List;
struct LNode{ElementType Element[MAXSIZE];int Length;
};//顺序查找的一种实现(无“哨兵”)
int SequentialSearch(List Tbl, ElementType K)
{/*在Element[1]~Element[n]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数据元素*/int i;for(i = Tbl->Length; i>0 && Tbl->Element[i] != K; i--);return i;  /*查找成功返回所在单元下标;不成功返回0*/
}

typedef struct LNode *List;
struct LNode{ElementType Element[MAXSIZE];int Length;
};int SequentialSearch(List Tbl, ElementType K)
{/*在Element[1]~Element[n]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数据元素*/int i;Tbl->Element[0] = K;  /*建立哨兵*/for(i = Tbl->Length; Tbl->Element[i] != K; i--);return i;  /*查找成功返回所在单元下标;不成功返回0*/
}

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将关键字K放到了下标0位置处。

顺序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n),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最好情况是第一个就是,最坏情况最后一个才是)。

方法2: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

假设n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满足有序(比如:小到大) 并且是连续存放(数组),那么可以进行二分查找。

【例】假设有13个元素,按关键字由小到大顺序存放。二分查找关键字为444的数据元素过程如下:

1、left = 1,right = 13;mid = (1+13)/2 = 7:   100 < 444;


缩小查找范围:

2、left = mid + 1 = 8,right = 13;mid = (8+13)/2=10:  321 < 444;


又缩小范围:

3、left = mid + 1 = 11,right = 13;mid = (11+13)/2 = 12:    查找结束;


【例】仍然以上面13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序线性表为例,二分查找关键字为43的数据元素如下:

1、left =1, right =13;mid = (1+13)/2 = 7:           100 > 43;


缩小范围:

2、left = 1,right = mid-1 = 6;mid = (1+6)/2 = 3:     39 < 43;


所以要挪动left的位置:

3、left = mid +1 = 4,right = 6;mid = (4+6)/2 = 5:   51 > 43;


说明要寻找的值落在51前面,修改right值:

4、left = 4,right = mid - 1 = 4;mid = (4+4)/2 = 4:     45 > 43;


5、left = 4,right = mid -1 = 3;left > right?   查找失败,结束;


二分查找算法

typedef struct LNode *List;
struct LNode{ElementType Element[MAXSIZE];int Length;
};int BinarySearch(List Tbl, ElementType K)
{/*在表Tbl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数据元素*/int left, right, mid, NoFound = -1;left = 1;    /*初始左边界,数组中是从下标1开始存放数据的*/right = Tbl->Length;     /*初始右边界*/while(left <= right){mid = (right - left)/2 + left;       /*防止溢出,计算中间元素坐标*/if (K < Tbl->Element[mid])   right = mid-1;     /*调整右边界*/else if (K > Tbl->Element[mid])   left = mid+1;      /*调整左边界*/else return mid;         /*查找成功,返回数据元素的下标*/}return NoFound;            /*查找不成功,返回-1*/
}

查找过程中每次都是除以2, 除以2,.... 除以多少次等于1,即,所以结果就是x = logN。

二分查找算法具有对数的时间复杂度O(logN)


【※】11个元素的二分查找判定树

从下标为1的地方开始放元素,放到下标为11的地方。二分查找某个元素的过程一定是按照这样的层次结构来的:

  • 判断树上每个结点需要的查找次数刚好为该结点所在的层数;  (比如位于4号位置,则比较3次)
  • 查找成功时查找次数不会超过判定树的深度
  • n个结点的判断树的深度为
  • ASL = (4*4 + 4*3 + 2*2 + 1)/ 11 = 3  (平均成功查找次数)

2. 树的定义

树(Tree):n ( n≥0)个结点构成的有限集合。

当n = 0时,称为空树

对于任一棵非空树(n>0),它具备以下性质:

  • 树中有一个称为“根(Root)”的特殊结点,用表示;
  • 其余结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其中每个集合本身又是一棵树,称为原来树的“子树(SubTree)”

上图树T的根就是A,由如下四个子树构成:

2.1 ※树与非树?

(多了C-D的连线,无法切分为不相交的集合)

(多了C-E的连线)

(多了D-G的连线)

  • 子树是不相交的;
  • 除了根结点外,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 一棵N个结点的树有N-1条边。 (每个结点都有向上的一根连接父结点的线,除了根结点,所以是N-1)

树是保证结点连通的最小的连接方式(即边最少)。

2.2 ※树的一些基本术语

  1. 结点的度(Degree):结点的子树个数       --如上图:结点A的度为3,B为2,C为1,D为3,F为0,...
  2. 树的度:树的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数       --如上图:A和D的度都为3,所以树的度为3
  3. 叶结点(Leaf):度为0的结点
  4. 父结点(Parent):有子树的结点是其子树的根结点的父结点
  5. 子结点(Child):若A结点是B结点的父结点,则称B结点是A结点的子结点;子结点也称孩子结点
  6. 兄弟结点(Sibling):具有同一父结点的各结点彼此是兄弟结点。
  7. 路径和路径长度:从结点路径为一个结点序列的父结点。路径所包含边的个数为路径的长度
  8. 祖先结点(Ancestor):沿树根到某一结点路径上的所有结点都是这个结点的祖先结点。
  9. 子孙结点(Descendant):某一结点的子树中的所有结点是这个结点的子孙。
  10. 结点的层次(Level):规定根结点在1层,其他任一结点的层数是其父结点的层数加1。
  11. 树的深度(Depth):树中所有结点中的最大层次是这棵树的深度。

3. 树的表示

如图的一棵树,能否用数组实现?

==>用数组实现:就是把这些结点按顺序用数组存起来,难度大,因为难以分清结点的父结点和子孙结点等。

用链表实现:

==>每个结点用个结构来表示

存在的问题:每个结点的结构不同,不知道结点有几个子孙结点,为程序实现带来了难度。

另一种思路:每个结点的结构设计为相同的,如都同A一样,设计为3个指针域,那么假设有n个结点,就一共需要3n-1个指针域,但是n个结点实际上就只有n-1个指针域不为空。这种思路也不行。

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3.1 儿子-兄弟表示法

树上的结点结构统一。

FirstChild指针指向第一个儿子,NextSibiling指向下一个兄弟结点。

例如:

将这个表示方法旋转45°

旋转45°后的这棵树每个结点都有两个指针,每个结点最多两个儿子,这种树叫做二叉树。

4. 二叉树

4.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T:一个有穷的结点集合。

这个集合可以为空

若不为空,则它是由根结点和称为其左子树右子树的两个不相交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具体五种基本形态

□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顺序之分

(这也是与度为2的树的区别)

4.2 特殊二叉树

  • 斜二叉树(Skewed Binary Tree)

  • 完美二叉树(Perfect Binary Tree) / 满二叉树(Full Binary Tree)

  • 完全二叉树(Complete Binary Tree)

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对树中结点按从上至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 1 ≤ ≤ n)结点与满二叉树中编号为结点在二叉树中位置相同

(这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所以,不是完全二叉树。

4.3 二叉树的几个重要性质

  • 一个二叉树第 i 层的最大结点数为
  • 深度为k的二叉树有最大结点总数为:   ()---完美二叉树可以达到
  • 对任何非空二叉树T,若表示叶结点的个数、是度为2的非叶结点个数,那么两者满足关系

(表示只有一个儿子的结点)

该结论的证明:

结点总个数:

总的边数:(每个结点有向上的边一条除了根结点) (不同类型结点向下的边的条数)

4.4 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类型名称:二叉树

数据对象集:一个有穷的结点集合

若不为空,则由根结点和其左、右二叉子树组成。

操作集:BT∈BinTree,Item∈ElementType,重要操作有:

  1. Boolean IsEmpty(BinTree BT): 判别BT是否为空
  2. void Traversal(BinTree BT): 遍历,按某顺序访问每个结点
  3. BinTree  CreatBinTree(): 创建一棵二叉树

常用的遍历方法有:

  • void Pre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先序----根、左子树、右子树
  • void InOrderTraversal(BinTree BT)中序---左子树、根、右子树
  • void PostOrderTraversal(BinTree BT)后序---左子树、右子树、根
  • void LevelOrderTraversal(BinTree BT)层次遍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4.4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 顺序存储结构

完全二叉树:按从上至下、从左到右顺序存储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父子关系:

        

  • 非根结点(序号i > 1)的父结点的序号是;    ------如C结点,它的父结点是4/2 = 2 ,即B;如S结点,它的父结点5/2 = 2,即B
  • 结点(序号为)的左孩子结点的序号是,(若,否则没有左孩子);  -----如S结点,5*2 = 10大于9,就不存在
  • 结点(序号为)的右孩子结点的序号是,(若,否则没有右孩子);

一般二叉树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但会造成空间浪费......

     补全为完全二叉树--->

补全为完全二叉树后可以用数组存储,但是有很多都是空的,会造成空间浪费。

2.链表存储

数据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BinTree;
typedef BinTree Position;
struct TreeNode
{ElementType Data;BinTree Left;BinTree Right;
};

4.5 二叉树的遍历

4.5.1  二叉树的递归遍历

(1)先序遍历

遍历过程为:

①访问根结点

②先序遍历其左子树;        ---递归地遍历左子树

 ③先序遍历其右子树。        ---递归地遍历右子树

void Pre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if(BT){printf("%d", BT->Data);PreOrderTraversal(BT->Left);PreOrderTraversal(BT->Right);}
}

(左边部分的顺序是:ABDFE,右边是CGHI)

先序遍历===>   A B D F E C G H I

A  (B D F E)  (C G H I)

(2) 中序遍历

遍历过程为:

①中序遍历其左子树;

②访问根结点;

③中序遍历其右子树。

void In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if(BT){InOrderTraversal(BT->Left);printf("%d",BT->Data);InOrderTraversal(BT->Right);}
}

(左边部分的顺序:D B E F,右边顺序:G H C I)

中序遍历==> D B E F A G H C I

(D B E F)  A  (G H C I)

(3)后序遍历

遍历过程为:

①后序遍历其左子树;

②后序遍历其右子树;

③访问根结点。

void Post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if(BT){PostOrderTraversal(BT->Left);PostOrderTraversal(BT->Right);printf("%d", BT->Data);}
}

(根结点左边部分顺序:D E F B  右边部分:H G I C)

后序遍历==> D E F B H G I C A

(D E F B)  (H G I C)   A

归纳总结

每个结点都会被碰到三次,第一次碰到就输出的叫做先序,第二次碰到输出的叫做中序,第三次碰到输出的叫做后序。

4.5.2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

※ 中序遍历非递归遍历算法

一开始碰到A的时候不能输出,那么遍历完了怎么知道又回到这里来了呢?所以用堆栈。

碰到A,因为是中序,所以A入栈;因为是中序,先遍历左子树,所以B入栈;继续往左,D入栈;再往左没有了,所以就要往回走,往回走就是pop一个元素,也就是D被pop出来被打印。D无右孩子,又往回走,所以pop B,B打印出来;B因为有右孩子,所以碰到了F,此时还不能print F,所以F 入栈;再往左走,碰到E,E入栈;E无左子树,所以堆栈抛出E,E无右子树,所以往回走,抛出F, F无右孩子,所以继续抛出堆栈中的A。

  • 遇到一个结点,就把它压栈,并去遍历它的左子树;
  • 当左子树遍历结束后,从栈顶弹出这个结点并访问它;
  • 然后按其右指针再去中序遍历该结点的右子树。
void In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BinTree T = BT;Stack S = CreatStack(MaxSize);  /*创建并初始化堆栈S*/while( T || !IsEmpty(S) ){while(T)       /*一直向左并将沿途结点压入堆栈*/{Push(S,T);   //-->第一次碰到该结点T = T->Left;}if (!IsEmpty(S)){T = Pop(S);  /*结点弹出堆栈*/     //---->第二次碰到该结点printf("%5d", T->Data);     /*访问(打印)结点*/T = T->Right;     /*转向右子树*/}}
}

※ 先序遍历的非递归遍历算法?

void Pre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BinTree T = BT;Stack S = CreatStack(MaxSize);  /*创建并初始化堆栈S*/while( T || !IsEmpty(S) ){while(T)       /*一直向左并将沿途结点压入堆栈*/{printf("%5d", T->Data);     /*访问(打印)结点*/Push(S,T);T = T->Left;}if (!IsEmpty(S)){T = Pop(S);  /*结点弹出堆栈*/T = T->Right;     /*转向右子树*/}}
}

※ 后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自己编写)

void Post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BinTree T = BT;Stack S = CreatStack(MaxSize);BinTree PrePop;  //记录上次出栈的结点while( T || !isEmpty(S))  /*若树的结点未访问完或堆栈不空*/{while(T)  /*先遍历左子树*/{Push(S,T);   T = T->Left;}T = Pop(S);   /*while结束,说明左子树已经遍历完毕,就要往回走,就弹出栈顶结点*//*栈顶结点是否能输出,取决于该结点是否有右孩子,如果没有,就可以直接输出*///此处分两种情况:1是该结点右结点为空;2是该结点的右结点上次已经访问(输出)过,即是下面的返回结束往回走了 if( !T->Right || T->Right == PrePop) {printf("%5d", T->Data);PrePop = T;T = NULL;          //将结点置为空,以便可以继续从堆栈中弹出结点} else      /*如果有右孩子且该右孩子未被访问过,则该结点重新入栈,并转向右子树*/{T = Push(S,T);  T = T->Right;     /*转向右子树*/}}
}

4.5.3 层序遍历

二叉树遍历的核心问题:二维结构的线性化

  • 从结点访问其左、右儿子结点
  • 访问左儿子后,右儿子结点怎么办?
    • 需要一个存储结构保存暂时不访问的结点
    • 存储结构:堆栈(保存自己)、队列(保存右孩子)

队列实现:遍历从根结点开始,首先将根结点入队,然后开始执行循环:结点出队、访问该结点、其左右儿子入队

视频描述:层序遍历二叉树的过程

步骤如下:

1、初始状态

2、从根结点开始,把A放到队列中

3、接下来开始做循环:队列中抛出一个元素(A),把左右儿子放进去(B C)---遍历的结果就为A了

4、又从队列中抛出第一个元素B,输出B,然后把B的左右儿子(D F)放入队列

5、再从中抛出元素C,将其左右儿子(G  I)放入队列

6、抛出D,D没有左右儿子就没有元素要放到队列中

7、进一步循环,抛出F,将F的左儿子E放入队列

8、.....

层序遍历=> A B C D F G I E H

访问顺序:

层序基本过程:先根结点入队,然后:

①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②访问该元素所指结点;

③若该元素所指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非空,则将其左、右孩子的指针顺序入队。

void LevelOrderTraversal(BinTree BT)
{Queue Q;BinTree T;if (!BT) return;  /*若是空树,则直接返回*/Q = CreatQueue(MaxSize);  /*创建并初始化队列Q*/AddQ(Q, BT);  //根结点放入队列中while(!IsEmpty(Q)){T = DeleteQ(Q);printf("%d\n",T->Data);  /*访问取出队列的结点*/if(T->Left) AddQ(Q, T->Left);if(T->Right) AddQ(Q, T->Right);}
}

【例】遍历二叉树的应用:输出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

  • 在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中增加检测结点的“左右子树是否都为空”。
void PreOrderPrintLeaf(BinTree BT)
{if (BT){if(!BT->Left && !BT->Right)printf("%d", BT->Data);PreOrderPrintLeaf(BT->Left);PreOrderPrintLeaf(BT->Right);}
}

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也类似,在printf前加入判断语句即可。


【例】求二叉树的高度。

(利用后序遍历来实现)

int PostOrderGetHeight(BinTree BT)
{int HL, HR, MaxH;if(BT){HL = PostOrderGetHeight(BT->Left);   /*求左子树的深度*/HR = PostOrderGetHeight(BT->Right);  /*求右子树的深度*/MaxH = (HL > HR)? HL : HR;      /*取左右子树较大的深度*/return (MaxH + 1);   /*返回树的深度*/}else return 0;
}

【例】二元运算表达式树及其遍历

叶结点代表运算数,非叶结点是运算符号。

※三种遍历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访问结果:

  • 先序遍历得到前缀表达式:++a*bc*+*defg
  • 中序遍历得到中缀表达式:a+b*c+d*e+f*g        ----->!!!!中缀表达式会受到运算符优先级的影响!!!!如果给定一个表达式树,要求输出正确的中缀表达示,可通过加括号的方式解决该问题(输出左子树的时候加左括号,左子树输出完毕加右括号)
  • 后序遍历得到后序表达式:abc*+de*f+g*+

【例】由两种遍历序列确定二叉树

已知三种遍历中的任意两种遍历序列,能够唯一确定一个二叉树呢?

答案是:必须要有中序遍历才行!

没有中序的困扰:

  • 先序遍历序列:A  B
  • 后序遍历序列:B  A

这样确定的二叉树不是唯一的。比如:  两棵树都是满足条件的。

因为先序是:根、左、右;后序是:左、右、根。难区分左和右分别是哪些,左、右的边界在哪里也不知道。

※  先序和中序遍历序列来确定一棵二叉树

【分析】

  • 根据先序遍历序列第一个结点确定根结点
  • 根据根结点在中序遍历序列分割出两个子序列
  • 左子树和右子树分别递归使用相同的方法继续分解。

中序遍历序列中根据根结点就找到左子树的结点个数,在先序序列中就可以从根结点往后数,得到左子树的边界。再根据先序序列中左子树的第一个结点,得到左子树的根结点,在中序序列中就得到了左子树的根结点,从而可以得到左子树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依此类推。

【例】先序序列:a     b c d e      f  g h i j

中序序列:   c b e d   a  h g  i  j  f

==>根据先序序列可知,a是整棵树的根,然后到中序序列中找到a,所以可以知道左子树为cbde,到先序序列中从根结点往后数4个,可以知道是bcde。所以知道了左子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同理右子树也相同。

※ 类似地,后序和中序遍历序列也可以确定一棵二叉树。

5. 小白专场:树的同构

5.1 题目

03-树1 树的同构 (25 分)

给定两棵树T1和T2。如果T1可以通过若干次左右孩子互换就变成T2,则我们称两棵树是“同构”的。例如图1给出的两棵树就是同构的,因为我们把其中一棵树的结点A、B、G的左右孩子互换后,就得到另外一棵树。而图2就不是同构的。

图1

图2

现给定两棵树,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是同构的。

输入格式:

输入给出2棵二叉树树的信息。对于每棵树,首先在一行中给出一个非负整数N (≤10),即该树的结点数(此时假设结点从0到N−1编号);随后N行,第i行对应编号第i个结点,给出该结点中存储的1个英文大写字母、其左孩子结点的编号、右孩子结点的编号。如果孩子结点为空,则在相应位置上给出“-”。给出的数据间用一个空格分隔。注意:题目保证每个结点中存储的字母是不同的。

输出格式:

如果两棵树是同构的,输出“Yes”,否则输出“No”。

输入样例1(对应图1):

8
A 1 2
B 3 4
C 5 -
D - -
E 6 -
G 7 -
F - -
H - -
8
G - 4
B 7 6
F - -
A 5 1
H - -
C 0 -
D - -
E 2 -

输出样例1:

Yes

输入样例2(对应图2):

8
B 5 7
F - -
A 0 3
C 6 -
H - -
D - -
G 4 -
E 1 -
8
D 6 -
B 5 -
E - -
H - -
C 0 2
G - 3
F - -
A 1 4

输出样例2:

No

限制: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4 MB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5.2 题意理解

给定两棵树T1和T2。如果T1可以通过若干次左右孩子互换就变成T2,那我们称两棵树是“同构”的。现给定两棵树,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是同构的。

输入格式:输入给出2棵二叉树的信息:

  • 先在一行中给出该树的结点数,随后N行
  • 第i行对应编号第i个结点,给出该结点中存储的字母、其左孩子结点的编号、右孩子结点的编号。
  • 如果孩子结点为空,则在相应位置上给出“-”。

###输入样例:

8  (第一棵树)
A 1 2
B 3 4
C 5 -
D - -
E 6 -                              
G 7 -
F - -
H - -

=======>输入数据每一行对应一个结点,编号依次是:对应的二叉树为:
8  (第二棵树)
G - 4
B 7 6
F - -
A 5 1
H - -
C 0 -
D - -
E 2 -

=======>同理,输入数据每一行的编号依次:,对应的二叉树为:

可见,不要求根结点作为第一个结点输入。

5.3 求解思路

  1. 二叉树表示
  2. 建二叉树
  3. 通过判别

5.3.1 二叉树表示

(1)最常见的表示方法(链表):

(2)用数组表示(补全成完全二叉树):

(3)用结构数组表示二叉树:静态链表  (物理上的存储是数组,思想上是链表的思想)

每一列是数组的一个分量,包含了三个信息:结点本身的信息保存的字母,Left和Right指向左右儿子的位置的下标。用-1表示指向空的结点。

数据结构定义:

#define MaxTree 10
#define ElementType char
#define Tree int
#define Null -1    //为了区分关键字NULL(0),自定义的代表的是-1struct TreeNode
{ElementType Element;Tree Left;Tree Right;
}T1[MaxTree], T2[MaxTree];

Left和Right是下标,不是指针,所以没有左右孩子时,Left和Right都为-1,而不是NULL。

数组中ABCD的顺序不一定,可以随意变换。如上面的那棵树,还可以表示成:

同样一棵树在结构数组中的静态链表表示方法不唯一,这就是灵活性。

如何通过静态链表确定根结点呢?

上面的四个结点分别放在0、1、3、4下标对应的位置上,哪些在结构体数组中出现,哪个没出现。B的左右孩子时4和3下标对应的结点,A的右孩子是0对应的结点,也就是0、3和4被用到了,只有1没有被用到。所以1对应的结点就是根结点。

5.3.2 程序框架搭建

                               

int main()
{Tree R1,R2;R1 = BuildTree(T1);  //T1和T2是此前定义的结构数组,全局变量R2 = BuildTree(T2);if(Isomorphic(R1,R2))printf("Yes\n");else printf("No\n");return 0;
}

5.3.3 如何建二叉树

按照题目意思以及输入样例:

8
A 1 2
B 3 4
C 5 -
D - -
E 6 -
G 7 -
F - -
H - -

先输入结点的个数,然后依次输入结点存储的字母,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的编号,所以代码如下:

Tree BuildTree(struct TreeNode T[])
{...scanf("%d\n", &N);  //输入结点的个数if(N){......for(i = 0; i < N; i++){scanf("%c %c %c\n", &T[i].Element, &cl, &cr);  //将左右孩子编号以字符形式输入,之后再处理成整型......}......Root = ???  //如何确定根结点是哪个?T[i]中没有任何结点的left(cl)和right(cr)指向它。只有一个。}return Root;
}

BuildTree函数的目的是创建一棵树,返回树的根结点。那么这个根结点是什么呢?可以按照之前说的,扫描一遍这个结构数组,看哪个下标对应的结点没有任何结点指向它。

Tree BuildTree(struct TreeNode T[])
{...scanf("%d\n", &N);  //输入结点的个数if(N){for(i = 0; i < N; i++) check[i] = 0;  //数组check对应于n个结点for(i = 0; i < N; i++){scanf("%c %c %c\n", &T[i].Element, &cl, &cr);  //将左右孩子编号以字符形式输入,之后再处理成整型if(cl != "-")   //左儿子不为空{T[i].Left = cl-'0';check[T[i].Left] = 1; //如果某个结点的left指向了某个位置,就将该位置的check设置为1.}elseT[i].Left = Null;if(cr != '-')  //右儿子对应的编号{T[i].Right = cr-'0';check[T[i].Right] = 1;}elseT[i].Right = Null;}//循环结束后,check数组中对应的值还是为0的就是根结点for(i = 0; i < N; i++)if(!check[i]) break;   Root = i  }return Root;
}

5.3.4 如何判别两二叉树同构

int Isomorphic(Tree R1, Tree R2)
{if(R1 == Null) && (R2 == Null)   //两棵树都是空的return 1;if((R1 == Null) && (R2 != Null)) || ((R1 != Null) && (R2 == Null))) //其中一棵树为空,另一棵树不为空return 0;    if(T1[R1].Element != T2[R2].Element)  //根结点不同return 0;      if((T1[R1].Left == Null) && (T2[R2].Left == Null))   //都没有左孩子return Isomorphic(T1[R1].Left, T2[R2].Left);if(((T1[R1].Left != Null) && (T2[R2].Left != Null)) && (T1[T1[R1].Left].Element == T2[T2[R2].Left].Element))  //如果左孩子同时不为空,且Element都相同return (Isomorphic(T1[R1].Left, T2[R2].Left)  && Isomorphic(T1[R1].Right, T2[R2].Right));  //判断左边同构,右边是否同构else //这个else包含的情况://1、两棵根结点的左子树的Element不同,则判断左边和右边同构,右边和左边同构。//2、一棵树的左子树为空,另一棵树的右子树为空,也要这样判断return (Isomorphic(T1[R1].Left, T2[R2].Right) && Isomorphic(T1[R1].Right, T2[R2].Left));
}

5.3.5  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Tree 10
#define ElementType char
#define Tree intstruct TreeNode
{ElementType element;Tree left;Tree right;
}T1[MaxTree], T2[MaxTree];Tree buildTree(struct TreeNode T[]);
int isomorphic(Tree t1, Tree t2);int  main()
{Tree r1,r2;r1 = buildTree(T1);r2 = buildTree(T2);if (isomorphic(r1, r2))printf("Yes\n");elseprintf("No\n");return 0;
}Tree buildTree(struct TreeNode T[])
{int n;scanf("%d\n", &n);Tree root = -1;if(n) {Tree check[MaxTree];int i;char cl,cr;for(i = 0; i < n; i++)check[i] = 0;for(i = 0; i < n; i++) {scanf("%c %c %c\n", &T[i].element, &cl, &cr);if(cl != '-') {T[i].left = cl - '0';check[T[i].left] = 1;} else {T[i].left = -1;}if(cr != '-') {T[i].right = cr - '0';check[T[i].right] = 1;} else {T[i].right = -1;}}for (i = 0; i < n; i++){if(!check[i])break;}root = i;}return root;
}int isomorphic(Tree r1, Tree r2)
{if(r1 == -1 && r2 == -1)return 1;if((r1 == -1 && r2 != -1) || (r1 != -1 && r2 == -1))return 0;if(T1[r1].element != T2[r2].element)return 0;if(T1[r1].left == -1 && T2[r2].left == -1)return isomorphic(T1[r1].right, T2[r2].right);if((T1[r1].left != -1) && (T2[r2].left != -1)&& T1[T1[r1].left].element == T2[T2[r2].left].element)return isomorphic(T1[r1].left, T2[r2].left) && isomorphic(T1[r1].right, T2[r2].right);elsereturn isomorphic(T1[r1].left, T2[r2].right) && isomorphic(T1[r1].right, T2[r2].left);}

ctrl+z 结束输入。

运行结果:

MOOC 数据结构 | 3. 树(上)相关推荐

  1. MOOC 数据结构 | 4. 树(中)

    1. 什么是二叉搜索树 查找问题: 静态查找与动态查找 针对动态查找,数据如何组织? 二叉搜索树:一棵二叉树,可以为空:如果不为空,满足以下性质: 非空左子树的所有键值小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非空右子树 ...

  2. 浙大2020年Mooc数据结构笔记--第三讲 树(下)

    浙大2020年Mooc数据结构笔记–第三讲 树(下) 〇.前言 这几天开始跟着学数据结构,鉴于当初数据结构实在学的太弱,加之这项工作算是为大家之后复习.机试铺路.确实是一个迫切需要做的大规模工作.行胜 ...

  3. 【图解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全面总结(上)

    目录 一.前言 二.树的概念和定义 三.二叉树 1.基本概念 2.基本形态 3.性质 4.满二叉树 5.完全二叉树 四.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 2.二叉链表 3.三叉链表 一.前言 学习目标:理解树和 ...

  4. 数据结构显示树的所有结点_您需要了解的有关树数据结构的所有信息

    数据结构显示树的所有结点 When you first learn to code, it's common to learn arrays as the "main data struct ...

  5. 数据结构-王道-树和二叉树

    [top] 树和二叉树 树:是\(N(N\geq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N=0\)时,称为空树,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在任意一棵非空树中应满足: 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的结点. 当\(N>1 ...

  6. (八)数据结构之“树”

    数据结构之"树" 树是什么? 什么是深度/广度优先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口诀 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口诀 二叉树的先中后序遍历 二叉树是什么 先序遍历算法口诀(根 > 左 > ...

  7. 数据结构之树:树的介绍——9

    数据结构之树,介绍篇 树的基本定义 介绍:树(tree)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颗倒挂着的的树,使用树这种结构可以描述生活中很多的事物,如族谱,单位的组织架构,xml,html ...

  8. 【数据结构】 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性质

    前言:本章内容主要是数据结构中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性质的引入. 文章目录 树的概念 树的特点: 树的常用术语: 树的表示: 代码创建: 树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叉树的概念 特殊的二叉树 满二 ...

  9. 【技术点】数据结构--B树系列之B+树(五)

    文章目录 前言 B+树的结构 Key & Data 叶子节点保存数据:减少I/O的设计 中间节点的索引作用 链表的作用:范围查询 B+树的操作 插入 删除 B+树总结 B*树 总结 前言 前面 ...

最新文章

  1. eselasticsearch入门_ElasticSearch入门学习-基础示例(1)
  2. 参数无效_Shell 脚本启动如何传递参数
  3. JDK的安装与环境变量配置
  4. Web安全实战训练营
  5. 编程方法学4:计算机科学发展简史
  6. ORACLE TEXT LEXER PREFERENCE(三)
  7. PythonGIS可视化—Matplot basemap工具箱
  8. php workman 多线程,workerman如何多线程
  9. java定时任务什么时间e结束_Java定时任务
  10. js实战代码系列—带你玩jQuery带你飞
  11. 骁龙865确定:年底发布 支持5G!
  12. 防止按钮连续重复点击
  13. .NET笔试题(关于迭代的:遍历XML中的FileName)
  14. 全面了解CCD摄像机
  15. A.7链表练习题——集合的交差并
  16. 9.高性能计算 期末复习
  17. Uniapp 应用消息通知插件 Ba-Notify
  18. Kafka从入门到精通学习笔记
  19. 魔点人脸识别闸机系统落地郑州中心客运站
  20. 网络安全 期末复习 (山东农业大学)

热门文章

  1. 逍遥安卓-完整命令行
  2. Django—中间件详解
  3. XXL-JOB调度中心HA及高可用方案
  4. orbslam2稠密地图转octomap
  5. 怎么能避免浏览器请求超时_如何防止session超时
  6. JSON转换:实体类和JSONObject互转,List和JSONArray互转(fastjson版)
  7. dubbo教程总结(springboot+dubbo)
  8. wireshark抓包分析数据怎么看 wireshark使用教程
  9. 分享两个实用APP给你
  10. 金蝶云星空与管易云对接集成其他入库查询打通其他入库单新增完结接口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