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周代商
    我国历史上,夏商周能够轮流坐庄,先后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因为有先进的生产力撑腰:夏有水利技术,商有青铜技术,周有农业技术。
    商族起源于东夷,周族则发祥于西戎,周是农业部落,在公亶(读旦)父时,他们迁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在泾水和渭水之间),族名也开始叫周。一直在内陆腹地春耕夏耘的周族,不会像来自渤海岸边又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的商族,披着海风,带着贝壳,靠着青铜器和甲骨文,沉醉于科学、技术、预言和政治化巫术,把自己的文明演绎得浪漫而神奇,诡异而绚烂。
    商与周,就像泾水和渭水。两种文明的风格差异,甚至表现于他们对待神袛和祖宗的方式---商人请神喝酒,周人请神吃饭。商的礼器多为酒器,周的礼器多为食器,这已被考古发现所证明。商的祭坛酒香四溢,周的神殿五谷丰登。
    因此,商灵性,周理性;商浪漫,周严谨;商重巫官,周重史官;商重鬼神,周重人文。
    周人开始打商的主意,大约也是在迁到岐下的时候。
    他们的经营和谋划,第一步就是笼络友邦,包括诸羌和诸夏,代表分别时羌族的姜,夏族的召(读绍)。周是以夏族自居的。他们于召族都姓姬,与姜族则是婚姻关系,西周天子更每隔一代就有一位姜姓的王后。姬姓与姜,亲如一家。
    所以周初三公,就是周公、召公、和姜的太公。太公望是太师、周公旦是太傅,召公奭(读是)是太保。他们也都是炎黄后代,因为炎帝姓姜,黄帝姓姬。
    第二步是经营南国。包括周族和召族向南发展为周南和召南,也包括在江汉平原建立据点。此外还有东南吴国,开国君主是文王的两个伯父。布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第三步则是大挖墙角。文王号称西伯,成为商西霸主后不久,就灭了商的若干附庸国,比如密(甘肃灵台)、黎(山西上党)、邘(河南沁阳)、崇(陕西西安)。
    就在周人从西、北、南三面包抄殷商时,东边的夷族也揭竿而起。东夷动手比西周早,结果殷商虽然获胜,却实力大损,元气大伤。武王联合各族一举而定天下。

二 忧患危机
    当时的天下,是各族群组成的松散联盟。中原地区是诸夏,西部地区是诸羌,东有东夷,北有北狄,南方则有百濮和群蛮。其中有部落国家,也有部落和氏族,他们对待商和周的态度也五花八门,各有心思,同时同盟战胜后立即面临“按劳取酬,坐地分赃”的局面。
    事实上,所谓武王伐纣成功,只是端掉了殷商的总指挥部。战败的商人除一部分退到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外,大部分残余势力仍然散步中原盘踞淮岱,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这就不可不防。周人的办法是分而治之。武王先是为殷商遗民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君主是纣王的儿子武庚。然后,他又把商的国土分为三块,分别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各率一支部队进行监视,号称“三监”。
    然而武王绝对没有想到,他一死,傀儡武庚和东方的部落国家,一个个全都反了。而且挑头的,居然就是派出去监视殷人的那三支部队。这在历史上,叫“管蔡之乱”。
    叛乱被周公、召公、和太公之子联手平息,武庚和管叔被杀,蔡叔和霍叔被流放,参与叛乱的殷商贵族则在洛阳进行集中管理。胜利了的周人没有把殷商贵族当作战俘,武庚被杀后,周公把武庚的人民一分为二,组建成两个新的国家。其中一个是殷的旧都商丘封给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国号叫宋,待遇是最高一级的公爵,另一个则给了康叔封(武王和周公的同母弟弟姬封,排行老九),国号叫卫,侯国;不愿臣服的,任其远走他乡。
    这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理性与冷静。
    为什么?因为人心不服。革命的合理性、政权的合法性,这是不能不想,也不能不答的。
    周人给出的答案是“天命”。天命不是运气,而是授权。获得的权利是“居中国”,权力则叫“治天下”。
    按此时民族世界观,高高在上的天就像穹庐一样笼罩四野,所以全世界就叫“普天之下”,简称天下。圆的天扣在方的地上,多出来的四个地方东西南北各一个,叫“四海”。天下就在这四海之内。简称“海内”。正中则为“天下之中”,受天命则居中国,居中国则治天下。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概念,从根本上,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势在必行,从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到文化制度,都要革故鼎新。

三 奠基者
    夏尚黑、商尚白、周尚红。周天下,也是红色江山。
    周之前,炎帝从西边来。周之后,秦人也往东方走,而且做始皇帝。周秦汉唐,政治和文化中心一直在西边,太阳也都是由西往东移。这才有西周和东周,西汉和东汉,西晋和东晋。但无一例外,西在前,东在后。唐以后,则是南北移动。
    整部中国史,更重要的是政治概念和文化概念。只有延续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政权,才有资格自居中国,不管在西边还是东边,南方还是北方。如果是外族入主中原,则一要天下一统,二要变夷为夏,否则是没人认账的。两大条件,第二个更重要,第一个则可打折,半统天下也行。因此,匈奴人的汉或前赵等等只能叫五胡,鲜卑人的北魏、契丹人的辽和女真人的金,便都算正式王朝,元和清当然更是。因为他们虽非汉族政权,却是文化中国。
    中华文明的底色和基调,是周人奠定的。国家制度,辛亥革命前只变了一次,时间在战国到秦汉。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则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清,这就是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前者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后者以纲常理论为核心。正是它们,决定了我们民族及其文化和文明的精神气质。
    更重要的是,由于20世纪以前,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是基本不变或者精神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便表现出惊人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正如一位西方史学家所指出,过去世界上多数地方的兴衰更替,不但是王朝更是整个文明。一种文明湮灭了,另一种文明在原地建立并兴盛起来。结果,便没有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国家是那些古老文明的直系子孙。
    相反,中国虽然也不断改朝换代,它的历史却像家史一样,可以通过单一线索由近及远。原因则在于周人完善了从夏代开始的家国体制。把天下变成了可以更换家长的大家庭,周武王举起殷商的白旗就是象征。
    西周,是中华文明的定音鼓。
    周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但在世界范围内,周制度和周文化却又是特例。除了民主制的希腊是个异类,世界各民族都选择了君主制,也都以君权神授为通例。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便自称是“天神的后裔”。周人却说“君权天授”。天授和神授,又区别吗? 有。神授是宗教性的,天授是伦理性的。更重要的,周制度和周文化并非只是君权天授,而是一整套完整严密的体系。这套体系生于忧患,却表现出惊人的智慧,不能不让人由衷佩服,叹为观止。
  
四 新制度
    周人的聪明,就在于“力”与“德”两手都用,而且用的智慧。对大国,他们示威,大国就不敢作对;对小国,他们示柔,小国就甘愿附庸。形成广泛统一战线,天下归心,“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
    他们的德,其实是逼出来德。实际上,道德与其说是一种品质或境界,不如说是一种智慧。说白了,它只是在“通过损人来利己”和“通过利人来利己”之间,做了明智的选择,是“聪明的自私”。但这种聪明的自私,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这才成为全人类共识。周人的独到之处,则是在新政权诞生之际,把它变成了治国理念和施政纲领。这就是“以德治国”。
    从逻辑上讲,既然“君权天授”,当然要“以德配天”;既然“以人为本”,当然要“敬天保民”。但德能治国吗? 怎么治?
    显然,以德治国,就是周人的政治思想。但道德既然在心里,怎么治国?唯一的办法,是把无形之德变成有形之物,让它看得见,做的了,也行得通。
    周人解决了这个问题。看得见的是圣人。从此,被尊为圣人的,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周武、周公、孔子,无一不是道德高标。
    改朝换代要有依据,以德治国要有榜样。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但,禹汤文武,只是统治者的榜样;后来的孔子,只是读书人的榜样。教化大众的“平民圣人”还没出现,而实施以德治国,就不但要靠“看得见的力量”,还要有“行得通的手段”
    什么呢? 礼乐。
    为什么说“周公制礼作乐”?因为周公让夏商也有的礼乐脱胎换骨。礼就是礼器,即祭礼;乐就是乐器,即乐舞。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礼乐。周公要做的事情,当然并不仅仅是把夏商的祭礼和乐舞重新编排一遍,而是要实现质的飞跃和变化,从而把它们变成一种制度,变成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维持秩序和安定人心的工具。因此商的礼乐是仪式,周的则是制度。
    祭礼和乐舞都是由序的。在祭祀仪式上,接受致敬和礼拜的天神、列祖列宗谁坐主席,谁算列席,要有一个序列;参加祭祀的人,谁是主祭,谁算助祭,也要由一个序列。如此才能行礼如仪。至于乐舞,也必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起承转合,井然有序,才能斐然成章。
    秩序,是礼的本质,礼的精神。
    礼既然是秩序,那就可以用来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这就是周公的礼,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就是每个人由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比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然后,各自安分守己,就不会动乱。这是西周社会的定海神针。因此,它必须被确定为制度,这就是礼制;必须被应用于政治,这就是礼治;必须成为普遍的教育,这就是礼教;必须成为类似于法律的东西,这就是礼法。
    礼制、礼治、礼教、礼法,这就是周人的礼的制度。
    但这里有问题:问题在于不平等。因为所谓礼乐制度,说到底就是“以等级定秩序”。按此,人与人之间是由高低贵贱之分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都不平等。而且,正因为不平等,才有秩序,叫“尊卑有序”。这就无法让人心理平衡了。人人生而平等,凭什么有的尊,有的卑?
    这个问题显然必须解决,否则就不是秩序井然,而是愤愤不平了。周公的办法,是用“乐”来调和。组织的原则就是和谐,和谐则是多样统一。这也正式礼和乐必须构成同一个制度的原因所在。礼辨异,乐统同;礼讲多样,乐讲统一;礼维持秩序,乐安定人心。这就是周公的“制礼作乐”。
    由圣人崇拜,就有了“看得见的力量”;由礼乐制度,就有了“行得通的手段”。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工程逐步建立起来,而按照这个系统建设的就是中华礼乐文明。因为“君权天授”,所以要“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所以要“以德治国”;因为以德治国,所以要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即“以礼立序,以乐致和”。
    天授是旗帜,人本是纲领,德治是“一个中心”,礼乐是“两个基本点”,这就是周公的思想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周人创立了四大制度---井田、封建、宗法、礼乐。井田是经济制度,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会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井田顾民生,封建从民意,宗法敦民俗,礼乐安民心。至此,周文化和周制度的核心框架,全部搭建完毕。
    创新是智慧的。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封建制是上层建筑,同时也都是巩固政权的手段。封建制把姬周和异性、中央及地方捆绑在一起,井田制则把民生和民心、人民和土地捆绑在一起。
  
五 “一箭三雕”大封建
    所谓“东夷”,就是生活在今天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的氏族、部落和部落国家。武王伐纣后,他们也不服周。利益,是关键的关键。
    反对周公的三股主要力量,同样是利益的驱动。殷人是要夺回失去的江山,东夷是要趁机捞一把,管叔则是不满周公的大权独揽。因为按照“兄终弟及”的殷商传统,摄政称王的应该是他。因为武王姬发是老二,周公姬旦是老四,而管叔姬鲜是老三啊。
    而,武庚、管叔、东夷只是出头的椽子,其他不动声色但心怀鬼胎者也不在少数。面对如此局面,唱道德高调是没有用的,一味地武力镇压也不是长久之计。山雨已来之际,更需要地是政治智慧。
    周公地办法就“分封诸侯”。
    所谓分封,包括分和封。分地是殷商地盘,封地是自家兄弟。换句话说,就是把殷商地土地和人民,封给姬周地嫡系部队和同盟军。这当然首先是为了分化瓦解对付殷商地残余势力。
    原殷商王族被置于洛阳(成周);贵族迁至殷的旧都商丘,这里建立了新国家宋;殷都朝歌封给了周公的弟弟康叔姬封,建立了卫国,同时分到了殷商的七个部族,基本都是制陶等专户技术人才。分到了殷商部族的还有周公之子伯禽、成王之弟唐叔姬虞、召公之子姬克。伯禽分到六族,叔虞分到九族,姬克也分到六族,他们这三只队伍去进行“远距离殖民”,并为天子守门户。伯禽的国号叫鲁(山东),叔虞的叫唐(后来叫晋,山西),姬克的叫燕(北京)。
    总之,周公成功了。他瓦解了殷顽势力,控制了战略要地,酬劳了功臣盟友。实在是一举三得,一箭三雕。邦国形成了。
    邦国制度的核心,是“封建”,这是战国以前的“国际秩序”。封就是封邦,建就是建国。所有的邦国都包括城市和周边广大农村。城市叫国,加上农村叫邦。国是都城,邦是全境。
    周,也是邦国,不过是最大最高级的。周的国君称王,因此是王国,其他的邦国之君,或为公,或为侯。侯是很多的,所以叫“诸侯”。总体而言,是“一个天下,许多邦国,一个天子,许多元首”。等到战国,诸侯们纷纷称王,邦国制度就解体了。
    当然,周天下再理论上和名义上是周和周王的,周联盟的成员国不是“加盟国”,而是“隶属国”。其次,周王国与诸侯国,周天子与各国君,是君臣关系,并不能平起平坐。第三,各诸侯国的主权和治权,至少在名义上都是周天子授予的,天子对他们不但要封,而且要建。建,也许比封更关键。
    什么是“建”?建就是建国,它包括三个内容:授土、授民、授爵。
    封,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建,就是厘定君臣关系。为什么是君臣?因为诸侯是天子所封,大夫是诸侯所立。前者叫“封邦建国”,后者叫“封土立家”。所以,诸侯是天子之臣,大夫是诸侯之臣。大夫的家,诸侯的国,都自治。大夫有权自行管理采邑,叫“齐家”,诸侯不干预;诸侯有权自行治理封国,叫“治国”,天子也不过问。但,大夫除了齐家,还有义务协助诸侯治国。诸侯也有义务在发生动乱时,奉天子之命南征北战维持秩序,叫“平天下”。
    周天子名义上上“天下共主”。大夫的家和诸侯的国,则共同组成真正的政治实体,即“家国”。家国变成国家,要到战国。秦汉以后,国家与天下合二为一,邦国就变成了帝国。从此,天下只设郡县,不封诸侯,封建制和邦国制寿终正寝。

六 “天下为家”宗法制
    秩序贯穿着各个制度。井田是经济秩序,宗法是社会秩序,封建是政治秩序。这就一要明差异,二要定等级。井田制区分公私,于是有公田、私田;宗法制区分嫡庶,于是有嫡子、庶子;封建制区分君臣,于是有人、有民。人是贵族,民是平民和奴隶,这是阶级。天子是超级贵族,诸侯是高级贵族,大夫是中级贵族,士是低级贵族,这是贵族“等级”。此外,还有公侯伯子男,是诸侯的五等“爵级”。可见秩序即等级。
    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以及“嫡长子继承制”。
    依照宗法制,贵族的次子和庶子,也可以开宗立派。只不过嫡长子立的叫大宗,次子和庶子立的叫小宗。小人,就是“小宗之人”,君子,就是“君主之子”-- 这应该是君子和小人的本义。但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就产生了第二种含义:君子是贵族,小人是平民。贵族与平民是阶级,也是等级。由于是等级,后来又指品级,也就是君子高贵、高尚、高雅,小人粗俗、低俗、庸俗。君子有三高,小人有三俗。再后来,变成了指道德的品类:君子是好人,小人是坏人。
    大夫有采邑。采邑是周的基层政权组织,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县,规模相当于现在的乡。采邑中有村社,大一点的或者还有庄园、牧场和森林。家臣都是士,职务各有分工,最高为宰,是大夫的大管家。家臣“只知有家,不知有国”,不是忠于国君,更不是忠于天子,而是忠于大夫。这是周制度里的一个大窟窿。原本希望家国一体,结果变成家国对立,原本用于维稳的手段,却变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

《易中天中华史 - 第三卷 奠基者》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LoadRunner 没有告诉你的》之三——理发店模型
  2. 从指南针到北斗:中国导航系统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3. Visual C++ 编译器选项
  4. java十分钟速懂知识点——引用
  5. java mvc学习_史上最全的SpringMVC学习笔记
  6. HH SaaS电商系统的商品系统设计
  7. 【CodeForces - 1062C】Banh-mi (贪心,数学,找规律,快速幂)
  8. 今晚直播丨2020年全国首场12c OCM直考揭秘
  9. Spring-Data-JPA--增删改查2——自定义接口查询
  10. (转)Inno Setup入门(十七)——Inno Setup类参考(3)
  11. python爬取b站403_使用Python爬取B站全站视频信息
  12. 抛出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LayoutParams cannot be cast to andr异常
  13. 通信原理及matlab仿真实验指导书,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2015.pdf
  14. html访问域名跳转,根据访问的域名跳转到指定目录的代码
  15. 【MTK 6737】Modem编译
  16. 社群发现算法--强连通和连通在关联图谱中的应用
  17. Typora常用快捷键(详细)
  18. 磁卡、ID卡、IC卡、M1卡、CPU卡的理解区分
  19. putty下载linux文件到本地windows
  20. NBUT - 1225~NEW RDSP MODE I(快速幂+倒推)

热门文章

  1. 安卓点击加减号实现数字加减功能
  2. .tsv文件批量导入mysql
  3. 爱奇艺自研QAV1编码器,将在4K高清画质为用户节省36.6%的流量
  4. php框架大全图解_图解ThinkPHP5框架(四):一张图彻底吃透框架配置(终结版)
  5. 学习linux的好助手-linux命令解释工具
  6. leetcodeMysql练习记录(一)
  7. 【化学信息学】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8. 09-git-强制回退代码
  9.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天|LeetCode977.有序数组的平方、LeetCode209.长度最小的子数组、LeetCode59.螺旋矩阵II。
  10. CorelDRAW个版本软件下载,呕心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