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软件设计师2011上半年上午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在CPU中用于跟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_。

A.地址寄存器(MAR)    B.数据寄存器(MDR)

 C.程序计数器(PC)      D.指令寄存器(IR)

[解析] 本题考查寄存器的基本知识。

    CPU中通常设置一些寄存器,用于暂时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其中,通用寄存器常用于暂存运算器需要的数据或运算结果,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用于访问内存时的地址和数据暂存,指令寄存器用于暂存正在执行的指令,程序计数器中存放待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2、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___。

A.提高从内存获取数据的速度    B.提高从外存获取数据的速度

C.降低操作码的译码难度        D.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

[解析] 本题考查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

    寻址方式是指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在效率和方便性上找一个平衡。立即数寻址和寄存器寻址在效率上是最快的,但是寄存器数目少,不可能将操作数都存入其中等待使用,立即数的使用场合也非常有限,这样就需要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然后使用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及变址寻址等寻址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移入寄存器中。

3、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______。

A.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B.提高数据传输量

C.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    D.减少指令系统的复杂性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有关部件的一组信号线,是计算机中用来传送信息代码的公共通道。采用总线结构主要有以下优点:简化系统结构,便于系统设计制造;大大减少了连线数目,便于布线,减小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便于接口设计,所有与总线连接的设备均采用类似的接口;便于系统的扩充、更新与灵活配置,易于实现系统的模块化;便于设备的软件设计,所有接口的软件就是对不同的口地址进行操作;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4、 原码表示法和补码表示法是计算机中用于表示数据的两种编码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常采用补码来表示和运算数据,原因是采用补码可以______。

A.保证运算过程与手工运算方法保持一致    B.简化计算机运算部件的设计

C.提高数据的运算速度                    D.提高数据的运算精度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表示的基础知识。

    使用补码表示数据时,可以将符号位和其他位统一处理,减法也可按加法来处理,从而简化运算部件的设计。

5、 计算机中的浮点数由三部分组成:符号位S,指数部分E(称为阶码)和尾数部分M。在总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增加E的位数、减少M的位数可以______。

A.扩大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同时降低精度    B.扩大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同时提高精度

C.减小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同时降低精度    D.减小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同时提高精度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表示的基础知识。

    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用以近似表示任意某个实数,一个浮点数a可如下表示:

    a=M×bE

    其中,尾数部分M的位数越多,数的精度越高,指数部分E的位数越多,能表示的数值越大。因此在总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增加E的位数、减少M的位数可以扩大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同时降低精度。

6、 某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干小时可靠度都为R,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______。

A.R+2R/4    B.R+R2/4    C.R(1-(1-R)2)    D.R(1-(1-R)2)2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基础知识。

    由子系统构成串联系统时,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失效就足以使系统失效,其可靠度等于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构成并联系统时,只要有一个子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就能正常工作。

    设每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以R1,R2,…,RN表示,则整个系统用串联方式构造时的可靠度为R=R1×R2…×…RN,整个系统用串联方式构造时的可靠度为R=1-(1-R1)(1-R2)…(1-RN)。

    因此,本系统的可靠度为R(1-(1-R)2)2。

7、 用户A从CA获得用户B的数字证书,并利用______验证数字证书的真实性。

A.B的公钥    B.B的私钥    C.CA的公钥    D.CA的私钥

[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证书和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的相关知识点。

    数字证书是由权威机构——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能提供在Internet,上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权威性电子文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交往中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识别对方的身份。

    数字证书包含版本、序列号、签名算法标识符、签发人姓名、有效期、主体名、主体公钥信息等并附有CA的签名,用户A获取用户B的数字证书后通过验证CA的签名来确认数字证书的有效性。验证CA的签名时使用的是CA的公钥。

8、 宏病毒一般感染以______为扩展名的文件。

A.EXE    B.COM    C.DOC    D.DLL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

    病毒文件名称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示病毒的类型,如Worm表示蠕虫病毒,Trojan表示特洛伊木马,Backdoor表示后门病毒,Macro表示宏病毒等。

    宏病毒感染的对象是使用某些程序创建的文本文档、数据库、电子表格等文件。

9、 在IE浏览器中,安全级别最高的区域设置是______。

A.Internet    B.本地Intranet

C.可信站点    D.受限站点

[解析] 本题考查IE浏览器不同区域安全等级的基础知识。

    在IE浏览器中,安全等级从可信站点、本地Intranet、Internet到受限站点默认情况下依次为低、中低、中、高,逐步提升,如下图所示。

10、 下列关于软件著作权中翻译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翻译权是指______的权利。

A.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

 B.将原软件从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转换成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C.软件著作权人对其软件享有的以其他各种语言文字形式再表现

D.对软件的操作界面或者程序中涉及的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科,语言文字

[解析] 软件著作权中翻译权是指以不同于原软件作品的一种程序语言转换该作品原使用的程序语言,而重现软件作品内容的创作的产品权利。简单地说,也就是指将原软件从一种程序语言转换成另一种程序语言的权利。

11、 某软件公司研发的财务软件产品在行业中技术领先,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为确保其软件产品的技术领先及市场竞争优势,公司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防止软件技术秘密的外泄。并且,还为该软件产品冠以“用友”商标,但未进行商标注册。此情况下,公司仅享有该软件产品的______。

A.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权        B.商业秘密权和专利权

C.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    D.软件著作权和商标权

[解析] 由于是软件公司研发的财务软件产品,因此,软件公司享有该软件产品的软件著作权。又由于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是:商业秘密必须具有未公开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商业秘密必须具有实用性,即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商业秘密必须具有保密性,即采取了保密措施。

    综上所述,公司仅享有该软件产品的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

12、 以下编码方法中,______属于熵编码。

A.哈夫曼编码    B.小波变换编码    C.线性预测编码    D.行程编码

[解析]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哈夫曼编码”是一种一致性编码法(又称“熵编码法”),用于数据的无损耗压缩。这一术语是指使用一张特殊的编码表将源字符(例如某文件中的一个符号)进行编码。这张编码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每一个源字符出现的估算概率而建立起来的。出现概率高的字符使用较短的编码,出现概率低的则使用较长的编码,这便使编码之后的字符串的平均期望长度降低,从而达到无损压缩数据的目的。

13、 CIF视频格式的图像分辨率为______。

A.352×240    B.352×288    C.640×480 D.320×240

[解析] 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352×288像素。

14、 由ISO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中,______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标准。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解析] 由ISO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中,MPEG-7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该标准是建立对多媒体内容的描述标准,满足包括静止图像、图形、3D模型、音频、话音、视频以及以上元素组合在一起的合成多媒体信息的应用领域的要求,并兼顾标准的通用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15、 包含8个成员的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最多有______条。

A.28    B.32    C.56    D.64

[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及工具技术。

    软件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受到小组组织形式和规模的影响。若任意小组成员之间均可能有沟通路径,则可用完全连通图来对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建模,最多的沟通路径为完全连通图的边数,即n个成员的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是n(n-1)/2,因此8个成员的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有28条。

16、 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型为______。

A.数据耦合  B.标记耦合    C.公共耦合    D.内容耦合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模块独立性是创建良好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一般采用模块间的耦合和模块的内聚两个准则来进行度量。耦合是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的度量,模块之间的连接越紧密,联系越多,耦合性就越高,而其模块独立性就越弱。一般来说,模块之间的耦合有7种类型,根据耦合性从低到高为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如果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数据参数(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则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如果一组模块通过数据结构本身传递,则称这种耦合为标记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称为公共耦合;若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个模块内部、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或者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上述几个情形之一发生则说明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17、 下列关于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风险是指______。

A.可能发生的事件      B.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C.会带来损失的事件    D.可能对其进行干预,以减少损失的事件

[解析] 本题考查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技术。

    风险是一种具有负面后果的、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通常认为风险具有以下特点:风险是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发生的可能性用风险概率来描述;风险是会给项目带来损失的事件;可能对风险进行干预,以期减少损失。针对每一种风险,应弄清可能减少造成损失或避免损失的程度。对风险加以控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是消除风险。

18、 下列关于项目估算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专家判断方法受到专家经验和主观性影响

B.启发式方法(如COCOMO模型)的参数难以确定

C.机器学习方法难以描述训练数据的特征和确定其相似性

 D.结合上述三种方法可以得到精确的估算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及工具技术。

    项目估算是项目计划和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而。成本超出某个限度可能导致客户取消项目,而过低的成本估算可能会迫使开发小组投入大量的时间却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日前常用的项目估算方法有专家判断方法,该方法受到专家经验和主观性等方面的影响;算法方法,根据某个计算模型来估算项目开发成本,如启发式方法COCOMO模型,但这些模型中的参数难以确定;机器学习方法,如根据过去的项目开发数据,建立分类模型,预测新项目的开发成本,但这类方法难以定义训练数据的特征以及定义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即使结合多种方法,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并不能得到精确地估算结果。

19、 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权重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则里程碑______在关键路径上。

A.1    B.2    C.3    D.4

[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及工具技术。

根据关键路径法,计算出关键路径为0—2—5—7—8—9,关键路径长度为65。因此里程碑2在关键路径上,而里程碑1、3和4不在关键路径上。

算术表达式采用逆波兰式表示时不用括号,可以利用20进行求值。与逆波兰式ab-cd+*对应的中缀表达式是21

20、A.数组    B.栈    C.队列    D.散列表

21、A.a-b+c*d    B.(a-b)*c+d    C.(a-b)*(c+d)    D.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逆波兰式(reverse polish notation,也叫后缀表达式)是将运算符写在操作数之后的表达式表示方法。对逆波兰式进行求值的方法是:从左至右扫描表达式,遇到操作数则压栈,遇到运算符号则从栈中弹出操作数进行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压入栈中,重复该过程直到表达式结束,最后的结果为栈顶元素。由于控制上比较简单,所以逆波兰式更便于计算。

    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为“ab-cd*+”。

    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为“ab-c*d+”。

    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为“ab-cd+*。

    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为“abc*-d+”。

22、 若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规定其程序中的数据必须具有类型,则有利于______。

①在翻译程序的过程中为数据合理分配存储单元

②对参与表达式计算的数据对象进行检查

③定义和应用动态数据结构

④规定数据对象的取值范围及能够进行的运算

⑤对数据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程序中的数据具有类型属性时,就可以规定数据对象的取值范围及能够进行的运算,在运算前便于进行类型检查,也更有利于为数据合理分配存储单元。

某文件管理系统在磁盘上建立了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系统的字长为32位,磁盘上的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那么4096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23个字中描述;若磁盘的容量为2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1MB,那么位示图的大小为24个字。

23、A.129    B.257    C.513    D.1025

24、A.600    B.1200    C.3200    D.6400

[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题意,系统中字长为32位,可记录32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这样0~31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个字中描述,32~63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2个字中描述,……,4064~4095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28个字中描述,4096~4127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29个字中描述。

根据题意,若磁盘的容量为2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1MB,那么该磁盘就有204800个物理块(即200×1024),位示图的大小为204800/32=6400个字。

系统中有R类资源m个,现有n个进程互斥使用。若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那么当m、n、w分别取下表中的值时,对于表中的①~⑥种情况,25可能会发生死锁。若将这些情况的m分别加上26,则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m

n

W

3

2

2

3

3

2

5

2

3

5

3

3

6

3

3

6

4

2

25、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26、A.1、1和1    B.1、1和2    C.1、1和3    D.1、2和1

[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25)的正确答案是C。分析如下:

    情况①不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3,进程数等于2,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2。若系统为2个进程各分配1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1,则可以保证1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另一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②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3,进程数等于3,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2。若系统为3个进程各分配1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0,则无法保证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故系统会发生死锁。

    情况③不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5,进程数等于2,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3。若系统为两个进程各分配两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1,则可以保证1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另一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④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5,进程数等于3,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3。若系统为3个进程分别分配2、2和1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0,则无法保证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故系统会发生死锁。

    情况⑤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6,进程数等于3,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3。若系统为3个进程各分配2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0,则无法保证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故系统会发生死锁。

    情况⑥不会发生死锁:已知系统资源R的数目等于6,进程数等于4,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2。若系统为4个进程各分配1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2,则可以保证2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剩余2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试题(26)的正确答案是D。分析如下:

    情况②:若将m加1等于4时,系统为3个进程各分配1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1,则可以保证1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另一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④:若将m加2等于7时,系统为3个进程各分配2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1,则可以保证1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另两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⑤:若将m加1等于7时,系统为3个进程各分配2个资源,系统可供分配的剩余资源数等于1,则可以保证1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运行完毕。当该进程释放资源后又能保证另两个进程运行完毕,故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某系统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某进程有6个页面,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4个存储块,其页面变换表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状态位等于I/O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不在内存。当该进程访问的页面2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27的页面。假定页面大小为4K,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3C18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的页帧号为28

页 号

页帧号

状态位

访问位

修改位

0

5

1

1

1

1

0

0

0

2

0

0

0

3

2

1

1

0

4

8

l

1

1

5

12

1

0

0

27、A.0    B.3    C.4    D.5

28、A.2    B.5    C.8    D.12

[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当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需要置换页面,置换页面的原则如下表,即最先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位为00的页,其次是访问位和修改位为01的页,然后是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0的页,最后才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1的页。因此本题当该进程访问的页面2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5的页面。

置换顺序

访问位

修改位

1

0

0

2

0

1

3

1

0

4

1

1

由于3C18H=3000+0C18,因此该地址对应的页号为3,根据页面变换表,经变换后的页帧号为2。

29、 为了有效地捕获系统需求,应采用______。

A.瀑布模型    B.V模型    C.原型模型    D.螺旋模型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即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品的一系列活动。软件过程模型可以帮助开发团队理解开发过程,形成对开发中的活动、资源和约束的共同理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个过程进行裁翦等。瀑布模型从一种非常高层的角度描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的活动,并且提出了要求开发人员经过的事件序列。该模型适用于项目丌始时需求已确定的情况。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它说明测试活动是如何与分析和设计相联系的。原型模型允许开发人员快速地构造整个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以理解或澄清问题。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因此原型模型可以有效地引发系统需求。螺旋模型把开发活动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以将风险减到最小并控制风险。

30、 关于过程改进,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软件质量依赖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其中个人因素占主导作用

B.要使过程改进有效,需要制定过程改进目标

C.要使过程改进有效,需要进行培训

D.CMMI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过程改进模型,仅支持阶段性过程改进而不支持连续性过程改进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开发过程极大地影响所生成的产品质量,因此改进过程将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也是进行过程改进的前提和理念。软件质量依赖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其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的,开发技术、过程质量、成本时间和进度也是影响因素。另外,要使得过程改进有效,需要制定过程改进的目标,还需要对开发人员进行培训。CMMI是SEI将已有的几个CMM模型结合在一起,使之构成“集成模型”,即成熟度模型,该模型支持阶段性过程改进和连续性过程改进。

31、 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并不取决于______。

A.潜在错误的数量        B.潜在错误的位置

C.软件产品的使用方式    D.软件产品的开发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可靠性指的是一个系统对于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给定条件下无失效运作的概率。根据定义,软件可靠性与软件的潜在错误的数量、位置有关,与软件产品的使用方式有关,而软件产品的开发方式不决定软件产品的可靠性。

32、 软件______是指一个系统在给定时间间隔内和给定条件下无失效运行的概率。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维护性    D.可伸缩性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可靠性指的是一个系统对于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给定条件下无失效运作的概率。软件可用性使之在给定的时间点上,一个软件系统能够按照规格说明正确运行的概率。软件可维护性是在给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使用规定的过程和资源完成维护活动的概率。

33、 高质量的文档所应具有的特性中,不包括______。

A.针对性,文档编制应考虑读者对象群

B.精确性,文档的行文应该十分确切,不能出现多义性的描述

C.完整性,任何文档都应当是完整的、独立的,应该自成体系

 D.无重复性,同一软件系统的几个文档之间应该没有相同的内容,若确实存在相同内容,则可以用“见**文档**节”的方式引用

[解析] 本题考查文档与软件维护。

    文档是指某种数据媒体和其中所记录的数据。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大量的信息要记录和使用,因此文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可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提高开发效率、作为开发人员在一定阶段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提高对软件运行维护和培训的有关信息、便于用户了解软件功能和性能等各项指标。

    高质量的文档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针对性,文档编制应考虑读者。按不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决定怎样适应他们的需要;精确性,文档的行文应该十分确切,不能出现多义性的描述。同一项目几个文档的内容应该是协调一致,没有矛盾的;清晰性,文档编写应力求简明,如有可能,配以适当的图表,以增强其清晰性;完整性,任何文档都应当是完整的、独立的,应该自成体系;灵活性,各个不同软件项目,其规模和复杂程度有着许多实际差别,不能一律看待;可追溯性,由于各开发阶段编制的文档与各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生成的文档,随着开发工作的逐步延伸,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在一个项目各开发阶段之间提供的文档必定存在着可追溯的关系。

34、 在软件维护阶段,为软件的运行增加监控设施属于______维护。

A.改正性    B.适应性    C.完善性    D.预防性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维护技术。

    在软件开发完成交付用户使用后,就进入软件运行/维护阶段。软件维护活动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4种类型:改正性维护,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软件运行.的外部环境或数据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修改软件的过程;完善性维护,在软件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而进行的维护活动;预防性维护是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等,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35、 下图所示的逻辑流,最少需要______个测试用例可实现语句覆盖。

A.1    B.2    C.3    D.5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技术。

    语句覆盖是一种白盒测试技术,指的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题中的逻辑流的输入是一个数组a,只要存在某个a[i]>a[j]的情况,则该测试用例下可以覆盖所有的可执行语句,因此至少需要1个测试用例即可。

36、 在改正当前故障的同时可能会引入新的故障,这时需要进行______。

A.功能测试    B.性能测试    C.回归测试    D.验收测试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技术。

    功能测试检查软件是否能实现需求中指定的那些功能。性能测试是测试软件的安全性、精确性、速度和可靠性。回归测试用于识别在改正当前故障的同时可能会引入新的故障。验收测试是客户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他们对需求的理解。

37、 面向对象分析的第一步是______。

A.定义服务    B.确定附加的系统约束    C.确定问题域    D.定义类和对象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应用问题的理解,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面向对象分析包含5个活动:认定对象、组织对象、描述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定义对象的操作和定义对象的内部信息。而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是理解问题域的概念,其结果将影响整个工作。经验表明,从应用定义域概念标识对象是非常合理的。因此,面向对象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问题域。

38、 下列关于一个类的静态成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类的静态方法只能访问该类的静态数据成员

B.静态数据成员可被该类的所有方法访问

C.该类的对象共享其静态数据成员的值

D.该类的静态数据成员的值不可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开发中静态成员的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静态成员的含义是所修饰的成员是属于类的,而不是属于某对象的。静态数据成员对该类只有一份,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静态数据成员,可被该类的所有方法访问,其值可以修改,但是不论是通过对象还是类对静态数据成员值的修改,都会反应到整个类。类的静态方法只能访问该类的静态数据成员。

UML的设计视图包含了类、接口和协作,其中,设计视图的静态方面由3940表现;动态方面由交互图、41表现。

39、A.类图    B.状态图    C.活动图    D.序列图

40、A.交互图    B.对象图    C.通信图    D.定时图

41、A.状态图和类图    B.类图和活动图    C.对象图和状态图    D.状态图和活动图

[解析] 本题考查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知识。

    通常是用一组视图反映系统的各个方面,以完整地描述系统,每个视图代表系统描述中的一个抽象,显示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的方面。UML2.0中提供了多种图形,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表现系统视图。

    类图展现了一组对象、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象图展现了一组对象以及其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在类图中所建立的事物的实例的静态快照。序列图是场景的图形化表示,描述了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交互活动。通信图和序列图同构,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结构组织。状态图展现了一个状态机,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它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活动图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展现了在系统内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它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序列图、通信图、交互图和定时图均被称为交互图,它们用于对系统的动态方面进行建模。

42、 UML中关联的多重度是指______。

A.一个类中被另一个类调用的方法个数

B.一个类的某个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的次数

 C.一个类的实例能够与另一个类的多少个实例相关联

D.两个类所具有的相同的方法和属性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开发的基本知识。

    进行面向对象设计时,类图中可以展现类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在类图中图示关联中的数量关系,即多重度。表示数量关系时,用多重度说明数量或数量范围,表示有多少个实例(对象)能被连接起来,即一个类的实例能够与另一个类的多少个实例相关联。

43、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设计模式______。

A.以复用成功的设计

B.以保证程序的运行速度达到最优值

C.以减少设计过程创建的类的个数

D.允许在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面向对象的概念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

每一个设计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样,就能重复地使用该方案而不必做重复劳动。设计模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设计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复用成功的设计。


设计模式44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相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下图为该设计模式的类图,其中,45用于定义实现部分的接口。

44、A.Bridge(桥接)    B.Composite(组合)    C.Facade(外观)    D.Singleton(单例)

45、A.Abstraction    B.ConcreteImplementorA  C.ConcreteImplementorB    D.Implementor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

    Bridge(桥接)模式将对象的抽象和其实现分离,从而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抽象类定义对该抽象的接口,如上图中Implementor,而具体的子类则用不同方式加以实现,如ConcretelmplementorA和ConcreteImplementorB。Composite(组合)模式是结构型对象模式的一个实例。它描述了如何构造一个类层次式结构,这一结构由两种类型的对象所对应的类构成,其中的组合对象使得用户可以组合基元对象以及其他的组合对象,从而形成任意复杂的结构。Facade(外观)模式则描述了如何用单个对象表示整个子系统。Singleton(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产生唯一的一个实例。

46、 以下关于Singleton(单例)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它描述了只有一个方法的类的集合

B.它描述了只有一个属性的类的集合

C.它能够保证一个类的方法只能被一个唯一的类调用

 D.它能够保证一个类只产生唯一的一个实例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

    例如,通常用户可以对应用系统进行配置,并将配置信息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应用系统启动时首先加载配置文件,而这一配置信息在内存中仅有一份。为了保证这一配置实例只有一份,采用Singleton(单例)模式,以保证一个类只产生唯一的一个实例。

47、 ______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A.Adapter(适配器)模式    B.Command(命令)模式

C.Singleton(单例)模式    D.Strategy(策略)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

    Adapter模式是将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Command模式将请求封装在对象中,这样它就可作为参数来传递,也可以被存储在历史列表里,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Singleton(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产生唯一的一个实例。策略模式(Strategy)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这一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48、 以下关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先进行语法分析,再进行词法分析

B.在语法分析阶段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C.语义分析阶段的工作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密切相关

 D.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的工作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密切相关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处理的基础知识。

    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其中,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可以省略。

    程序中的错误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语法分析阶段不能发现语义错误。

    语义分析阶段主要处理语法正确的语言结构的含义信息,可以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无关。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的工作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49、 下图所示为一个有限自动机(其中,A是初态、C是终态),该自动机可识别______。

A.0000    B.1111    C.0101    D.1010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处理的基础知识。

    从有限自动机的初态到终态的路径上的标记形成其可识别的字符串。

    对于题中的自动机,0000的识别路径为A→B→B→B→B,不能到达终态C,所以0000不能被该自动机识别;1111的识别路径为A→A→A→A→A,不能到达终态C,所以1111也不能被该自动机识别;1010的识别路径为A→A→B→C→B,结束状态不是终态C,所以1010不能被该自动机识别;0101的识别路径为A→B→C→B→C,存在从初态到终态的识别路径,所以0101可以被该自动机识别。

50、 传值与传地址是函数调用时常采用的信息传递方式,______。

A.在传值方式下,是将形参的值传给实参

B.在传值方式下,形参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表达式

C.在传地址方式下,是将实参的地址传给形参

D.在传地址方式下,实参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表达式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一个函数被调用时,可能需要接受从外部传入的数据信息,传值调用与引用调用(传地址)是函数调用时常采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传值调用是将实参的值传给被调用函数的形参,引用调用的实质是将实参的地址传给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某医院数据库的部分关系模式为:科室(科室号,科室名,负责人,电话)、病患(病历号,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科室号,住址,联系电话)。假设每个科室有一位负责人和一部电话,每个科室有若干名职工,一名职工只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可以为多个病患看病;一个病患可以由多个医生多次诊治。

科室与职工的所属联系类型为51,病患与医生的就诊联系类型为52。对于就诊联系最合理的设计是53,就诊关系的主键是54

51、A.1:1    B.1:n    C.n:1    D.n:m

52、A.1:1    B.1:n    C.n:1    D.n:m

53、A.就诊(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情况)

B.就诊(病历号,职工姓名,就诊情况)

 C.就诊(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时间,就诊情况)

D.就诊(病历号,职工姓名,就诊时间,就诊情况)

54、A.病历号,职工号    B.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时间

C.病历号,职工姓名    D.病历号,职工姓名,就诊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知识。

    试题(51)、(52)考查数据库联系类型方面的基本概念。根据题意,“每个科室有若干名职工,一名职工只属于一个科室”,因此科室和职工的所属联系类型是1:n,由“一个医生可以为多个病患看病;一个病患可以由多个医生多次诊治”,得知病患和医生的就诊联系类型是n:m。

试题(53)、(54)考查数据库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诊联系是多对多联系,对于多对多联系只能转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模式的名称取联系的名称,关系模式的属性取该联系所关联的两个多方实体的码及联系的属性,关系的码是多方实体的码构成的属性组。另外,由于病患会找多个医生为其诊治,因此就诊关系模式设计时需要加上就诊时间,以便唯一区分就诊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即就诊关系模式的主键为(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时间)。

给定关系模式R<U,F>,U={A,B,C},F={AB→C,C→B}。关系R55,且分别有56

55、A.只有1个候选关键字AC    B.只有1个候选关键字AB

C.有2个候选关键字AC和BC    D.有2个候选关键字AC和AB

56、A.1个非主属性和2个主属性    B.2个非主属性和1个主属性

C.0个非主属性和3个主属性    D.3个非主属性和0个主属性

[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55)的正确答案是D。根据函数依赖定义,可知AC→U,AB→U,所以AC和AB为候选关键字。

    试题(56)的正确答案是C。根据主属性的定义,“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叫做主属性(Prime attribute),否则叫做非主属性(Nonprime attribute)”,所以,关系R中的3个属性都是主属性。

57、 设下三角矩阵(上三角部分的元素值都为0)A[0..n,0..n]如下所示,将该三角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即行下标不小于列下标的元素)按行优先压缩存储在容量足够大的数组M[]中(下标从1开始),则元素A[i,j](0≤i≤n,j≤i)存储在数组M的___A___中。

[解析] 本题考查数组存储的基础知识。按行方式存储时,元素A[i,j]之前的元素个数为(1+2+…+i+j),由于数组M的下标从1开始,因此,存储A[i,j]的是M[1+2+…+i+j+1],即。

58、 对n个元素的有序表A[i,j]进行顺序查找,其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即在查找表中找到指定关键码的元素时,所进行比较的表中元素个数的期望值)为______。

A.n    B.(n+1)/2    C.log2n    D.n2

[解析] 本题考查顺序查找方法。

    假设从前往后找,则所找元素为第1个元素时,与表中的1个元素作了比较,所找元素为第2个元素时,与表中的2个元素作了比较,……,所找元素为第n个元素时,与表中的n个元素作了比较,因此,平均查找长度等于(1+2+…+n)/n。

59、 在______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A.完全二叉树    B.二叉排序树    C.线索二叉树    D.最优二叉树

[解析] 本题考查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在平衡二叉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虽然在结构上都符合二叉树的定义,但完全二叉树、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与最优二叉树的应用场合和概念都不同。

    线索二叉树与二叉树的遍历运算相关,是一种存储结构。

    二叉排序树的结构与给定的初始关键码序列相关。

    最优二叉树(即哈夫曼树)是一类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由给定的一个权值序列构造。

    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和最优二叉树在结构上都不要求是平衡二叉树。

    在完全二叉树中,去掉最后一层后就是满二叉树,而且最后一层上的叶子结点必须从该层的最左边开始排列,满足任意一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条件,因此在形态上是一个平衡的二叉树。

60、 设一个包含N个顶点、E条边的简单无向图采用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矩阵元素A[i][j]等于I/O分别表示顶点i与顶点j之间有/无边),则该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为______。

A.N    B.E    C.2E    D.N+E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每条边会表示两次,因此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为2E。

61、 对于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采用散列函数H(Key)=Key mod 13构造散列表(哈希表)。若采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顺序地探查可用存储单元),则关键字59所在散列表中的地址为______。

A.6    B.7    C.8    D.9

[解析] 本题考查散列表的基本概念。

    对于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和散列函数H(Key)=Key mod 13,采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构造的散列表如下表所示:

 

62、 要在8×8的棋盘上摆放8个“皇后”,要求“皇后”之间不能发生冲突,即任何两个“皇后”不能在同一行、同一列和相同的对角线上,则一般采用______来实现。

A.分治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设计技术。

    N-皇后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计算问题,该问题基于一些约束条件来求问题的可行解。该问题不易划分为子问题求解,因此分治法不适用;由于不是要求最优解,因此不具备最优子结构性质,也不宜用动态规划法和贪心法求解。而系统搜索法——回溯法可以有效地求解该问题。

63、 分治算法设计技术______。

A.一般由三个步骤组成:问题划分、递归求解、合并解

B.一定是用递归技术来实现

C.将问题划分为庀个规模相等的子问题

D.划分代价很小而合并代价很大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设计技术。

    分治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算法设计技术(设计策略),该策略将原问题划分成n个规模较小而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决这些子问题;然后再合并其结果,最终得到原问题的解。分治算法往往用递归技术来实现,但并非必须。分治算法最理想的情况是划分为k个规模相等的子问题,但很多时候往往不能均匀地划分子问题。分治算法的代价在划分子问题和合并子问题的解上,根据不同的问题,划分的代价和合并的代价有所不同。例如归并排序中,主要的计算代价在合并解上,而在快速排序中,主要的计算代价在划分子问题上。

64、 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用递归式表示,若用表示,则正确的是___A___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分析技术。

    用主定理可以很容易算出该递归式。主定理给出了求解形如T(n)=aT(n/b)+f(n)的递归式的一般方法。比较和f(n)中n的最高次幂的关系,考虑三种情况:若存在某常数ε>0,有,则;若,则;若,则。题中,a=6,b=5,属于第一种情况,因此有

65、 用插入排序和归并排序算法对数组<3,1,4,1,5,9,6,5>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则分别需要进行______次数组元素之间的比较。

A.12,14    B.10,14    C.12,16    D.10,16

[解析] 本题考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数组分为两个部分,已排好序部分和未排序部分。其主要步骤为:开始时,第一个元素在已排好序部分中,其余元素在未排序部分。然后依次从未排序部分中取出第一个元素,从后向前与排好序部分的元素进行比较并将其插入到已排好序部分的正确位置。直到所有元素排好序。

    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数组划分为子问题,对子问题求解,然后合并解。其主要步骤为:将数组分为两个相同规模的子数组,分别包含前n/2个元素和后n/2个元素;递归地排序这两个子数组;合并排好序的两个子数组,依次比较两个排好序的子数组的元素,得到整个数组的排好序的序列。

根据上述算法思想和算法步骤,可以得到题中实例的比较次数分别为12和14。

ARP协议属于66协议,它的作用是67

66、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67、A.实现MAC地址与主机名之间的映射

B.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变换

C.实现IP地址与端口号之间的映射

D.实现应用进程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变换

[解析] ARP是网络层协议,它的作用是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变换。IP地址是分配给主机的逻辑地址,在互联网中表示唯一的主机。另外,每个主机还有一个物理地址,通常用网卡地址(MAC地址)来表示主机的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区别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从网络互连的角度看,逻辑地址在整个互连网络中有效,而物理地址只是在子网内部有效;从网络协议分层的角度看,逻辑地址由Internet层使用,而物理地址由子网访问子层(具体地说就是数据链路层)使用。

    由于有两种主机地址,因而需要一种映像关系把这两种地址对应起来。在Internet中用地址分解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来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像。ARP分组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硬件类型

协议类型

硬件地址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

操作类型

发送结点硬件地址

发送结点协议地址

目标结点硬件地址

目标结点协议地址

 各字段的含义解释如下:

 ·硬件类型:网络接口硬件的类型,对以太网此值为1。

 ·协议类型:发送方使用的协议,0800H表示IP协议。

 ·硬件地址长度:对以太网,地址长度为6字节。

 ·协议地址长度:对IP协议,地址长度为4字节。

 ·操作类型:1—ARP请求,2—ARP响应,3—RARP请求,4—RARP响应。

 通常Intemet应用程序把要发送的报文交给IP协议,IP当然知道接收方的逻辑地址(否则就不能通信了),但不一定知道接收方的物理地址。在把IP分组向下传送给本地数据链路实体之前可以用两种方法得到目标物理地址:

 ①查本地内存中的ARP地址映像表,其逻辑结构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这是IP地址和以太网地址的对照表。

 ②如果在ARP表中查不到,就广播一个ARP请求分组,这种分组经过路由器进一步转发,可以到达所有连网的主机。它的含义是“如果你的IP地址是这个分组中的目标结点协议地址,请回答你的物理地址是什么”。收到该分组的主机一方面可以用分组中的两个源地址更新自己的ARP地址映像表,另一方面用自己的IP地址与目标结点协议地址字段比较,若相符则发回一个ARP响应分组,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硬件地址,若不相符则不予回答。

IP地址

以太网地址

130.130.87.1

129.129.52.3

192.192.30.5

08 00 39 00 29 D4

08 00 5A 21 17 22

08 00 10 99 A1 44

68、 下面关于集线器与交换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

B.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形成一个广播域

C.集线器的所有端口组成一个冲突域

D.集线器可以起到自动寻址的作用

[解析] 集线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是从一个端口接收信息,并向其他端口广播出去。集线器不解释所传送信息的含义,也不能识别任何协议数据单元。集线器的各个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即只能有一个端口发送数据,如果有两个以上端口同时发送,就冲突了。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能识别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并根据数据链路层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任何一对端口之间都能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的各个端口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是冲突域,即可以有多个端口同时发送数据而不会出现冲突。

69、 “三网合一”的三网是指______。

 A.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B.物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

C.物联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D.物联网、电信网、互联网

[解析] “三网合一”是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进行整合,实现业务互联互通的一种网络解决方案。

70、 要使4个连续的C类网络汇聚成一个超网,则子网掩码应该为______。

A.255.240.0.0       B.255.255.0.0

C.255.255.252.0    D.255.255.255.252

[解析] 把4个C类网络汇聚成一个超网地址,使用的网络掩码为255.255.252.0。

Ravi, like many project 71, had studied the waterfall model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s the primary software life-cycle 72. He was all set to use it for an upcoming project, his first assignment. However, Ravi found that the waterfall model could not be used because the customer wanted the software delivered in stages, something that implied that the system had to be delivered and built in 73 and not as 74.

The situation in many other projects is not very different. The real world rarely presents a problem in which a standard process, or the process used in a previous project, is the best choice.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an existing process must be 75 to the new problem.

A development process, even after tailoring, generally cannot handle change requests. To accommodate change requests without losing control of the project, you must supplemen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a requirement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71、 A. customers        B. managers     C. users          D. administrators

72、 A. activity           B. procedure     C. process       D. progress

73、 A. parts             B. modules      C. software      D. a whole

74、 A. parts            B. modules      C. software      D. a whole

75、 A. modified         B. used         C. suited        D. tailored

[解析] 本题考查英语的基本知识。

    和许多项目经理一样,Ravi研究了作为主要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过程的瀑布模型,但是,他发现瀑布模型不能满足要求,原因是客户希望软件分阶段提交。也就说明系统必须按照部分构建和交付系统,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这种情况在很多其他项目中也类似。现实世界中,很难有一种标准的过程或在前期的项目中使用的过程作为目前项目的最佳选择。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适应性,需要针对新的问题,对已有开发过程进行裁剪(针对新的问题,做适应性修改)。但是,即使经过裁剪,一个开发过程也很难应对变更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变化的需求而不失去对项目的控制,必须用需求变更管理过程对开发过程进行补充。

中级软件设计师2011上半年上午试题相关推荐

  1. 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师2011年上午试题总结

    1.若某条无条件转移汇编指令采用直接寻址,则该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PC(程序计数器),以获得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从而实现程序执行过程的自动控制功能. 2.常用的I/O接口的编址方法有两种:一 ...

  2. 中级网络工程师2017上半年上午试题答案完整版

    单项选择题 1.CPU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常将源操作数和结果暂存在______中. A.程序计数器(PC.    B.累加器(AC. C.指令寄存器(IR) D.地址寄存器(AR) B[解析] ...

  3. 【中级软件设计师】—(摆烂记点单词)计算机专业英语单词总结(四十三)

    [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题)计算机专业英语单词总结(四十三) 这些单词都是我随便做的几篇真题里的不太熟悉的单词,这五道题唯一的一个技巧就是看那个空的前面一句和后面一句,有的题目会在前面一句或者后面一 ...

  4. 2021上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 经验分享

    2021上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 经验分享 为什么考 软考资讯 自身情况 备考过程 考试 感想 为什么考 一开始好像是有些招聘需要一些专业证书,当时看到这个证书觉得可能 ...

  5. 软考-2021年上半年中级软件设计师备考经验分享(已过!)

    这篇文章算是我整个软考的回顾吧,先在此声明,这篇文章不仅适合于准备下半年考试的同学也同样适合于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些迷茫的,不知道现在该做些什么的同学阅读. 对此我会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讲述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

  6. 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2014下半年上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2014下半年上午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总线系统由______组成. A.CPU总线.内存总线和IO总线   B.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C.系统 ...

  7. 中级软件设计师考试(软考中级)计算机专业英语

    文章目录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考试题目简介 二.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汇总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考试题目简介 在中级软件设计师考试中(上午),计算机专业英语主要以完形填空的形式,即一篇英文文章,有5道选择题, ...

  8.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备考建议

     前言 首先我说一下个人对这个考试的一个感受看法,我觉得软件设计师考试并不难,主要是不要被内心的恐惧吓倒,考试中心态真的很重要! 一.中级软件设计师科目包括: (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考试时间为1 ...

  9. 2022下半年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过关经验

    目录 1.重要内容 2.考情分析 3.视频笔记 1.重要内容 软考官网: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 刷题:软考通app.软考真题app.软考刷题王(微信小程序).希赛网app. zst_2001软考中级 ...

最新文章

  1. 成为技术领导者——解决问题的有机方法
  2. acess dao示例
  3. 在CentOS6.8下安装Docker
  4. 最大流问题的Ford-Fulkerson模板
  5. java基础篇---网络编程(IP与URL)
  6. 前端学习(2634):修改webstrom颜色
  7. JQuery.autocomplete扩展功能:实现多列自动提示
  8. macos安装vscode_如何使用VSCode进行PostgreSQL开发及调试
  9. Android 应用基础知识和应用组件
  10. 前端:JS/25/DOM官方定义,DOM分类,HTML节点树(节点关系,节点类型,),核心DOM中公共的属性和方法(节点访问,查找DOM节点,节点属性,节点的创建,追加和删除)
  11. python基础——python容器的有序性和可变性总结
  12. 未来两年九大信息安全威胁
  13. access统计各职务人数_2019年一建通过人数超15万?一建证书真的不值钱了?
  14. PostgreSQL 收缩膨胀表或索引 - pg_squeeze or pg_repack
  15. MySQL ERROR 1064 (42000)
  16. 怎么压缩pdf文件大小并保持清晰度?
  17. 真c++ 从二叉树到红黑树(1)之二叉树节点类及遍历详解
  18. Android密钥证书管理相关介绍
  19. CMSIS-RTOS2 入门教程 [2]——RTX_Config.h配置
  20. 微信小程序蓝牙BLE开发实战——案例(二)

热门文章

  1. 微信小程序(看文档写实例四)微信小程序课堂宝APP实现签到子页面布局及课程视频播放页面
  2. 计算机记忆装置最基本单元,works.ppt
  3. android 中downloadmanager学习
  4. java的面试题总结
  5. SpringCloud Gateway获取post请求体(request body)
  6. xboxone硬盘坏的表现_直视问题,教你怎么正确判断自己的移动硬盘出了什么故障...
  7. android推箱子需求分析,推箱子需求分析.doc
  8. APP安装个性化的优点
  9. 设定头像编辑器右侧预览头像个数、尺寸、标签等
  10. Go 语言如何从 Channel 读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