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C++/Java 等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配,它们又可分为前缀操作(++i 和 --i)与后缀操作(i++ 和 i--),彼此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别,各有不同的用途。

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在接触 Python 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它不提供 ++ 或 -- 的操作呢?在我前不久发的《Python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就有不少同学在调查问卷中表示了对此话题感兴趣。

Python 中虽然可能出现 ++i 这种前缀形式的写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增操作符,此处只是两个“+”(正数符号)的叠加而已,至于后缀形式的“++”,则完全不支持(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本期“Python为什么 ”栏目,我们将会从两个主要的角度来回答: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 (PS:此处自增指代“自增和自减”,下同)

首先,Python 当然可以实现自增效果,即写成i += 1 或者 i = i + 1 ,这在其它语言中也是通用的。

虽然 Python 在底层用了不同的魔术方法(__add__() 和 __iadd__() )来完成计算,但表面上的效果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的问题可以转化成:为什么上面的两种写法会胜过 i++,成为 Python 的最终选择呢?

1、Python 的整数是不可变类型

当我们定义i = 1000 时,不同语言会作出不同的处理:

C 之类的语言(写法 int i = 1000)会申请一块内存空间,并给它“绑定”一个固定的名称 i,同时写入一个可变的值 1000。在这里,i 的地址以及类型是固定的,而值是可变的(在一定的表示范围内)

Python(写法i = 1000)也会申请一块内存空间,但是它会“绑定”给数字 1000,即这个 1000 的地址以及类型是固定的(immutable),至于 i,只是一个名称标签贴在 1000 上,自身没有固定的地址和类型

所以当我们令 i “自增”时(i = i + 1),它们的处理是不同的:

C 之类的语言先找到 i 的地址上存的数值,然后令它加 1,操作后新的数值就取代了旧的数值

Python 的操作过程是把 i 指向的数字加 1,然后把结果绑定到新申请的一块内存空间,再把名称标签 i “贴”到新的数字上。新旧数字可以同时存在,不是取代关系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C 中的 i 就像一个宿主,数字 1000 寄生在它上面;而 Python 中的 1000 像个宿主,名称 i 寄生在它上面。C 中的 i 与 Python 中的 1000,它们则寄生在底层的内存空间上……

还可以这样理解:C 中的变量 i 是一等公民,数字 1000 是它的一个可变的属性;Python 中的数字 1000 是一等公民,名称 i 是它的一个可变的属性。

有了以上的铺垫,我们再来看看 i++,不难发现:

C 之类的语言,i++ 可以表示 i 的数字属性的增加,它不会开辟新的内存空间,也不会产生新的一等公民

Python 之类的语言,i++ 如果是对其名称属性的操作,那样就没有意义了(总不能按字母表顺序,把 i 变成 j 吧);如果理解成对数字本体的操作,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它会产生新的一等公民 1001,因此需要给它分配一个内存地址,此时若占用 1000 的地址,则涉及旧对象的回收,那原有对于 1000 的引用关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只能开辟新的内存空间给 1001

Python 若支持 i++,其操作过程要比 C 的 i++ 复杂,而且其含义也不再是“令数字增加1”(自增),而是“创建一个新的数字”(新增), 这样的话,“自增操作符”(increment operator)就名不副实了。

Python 在理论上可以实现 i++ 操作,但它就必须重新定义“自增操作符”,还会令有其它语言经验的人产生误解,不如就让大家直接写成i += 1 或者 i = i + 1 好了。

2、Python 有可迭代对象

C/C++ 等语言设计出 i++,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三段式的 for 结构:

for(int i = 0; i < 100; i++){

// 执行 xxx

}

复制代码

这种程序关心的是数字本身的自增过程,数字做加法与程序体的执行相关联。

Python 中没有这种 for 结构的写法,它提供了更为优雅的方式:

for i in range(100):

# 执行 xxx

my_list = ["你好", "我是Python猫", "欢迎关注"]

for info in my_list:

print(info)

复制代码

这里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它关心的是在一个数值范围内的迭代遍历,并不关心也不需要人为对数字做加法。

Python 中的可迭代对象/迭代器/生成器提供了非常良好的迭代/遍历用法,能够做到对 i++ 的完全替代。

例如,上例中实现了对列表内值的遍历,Python 还可以用 enumerate() 实现对下标与具体值的同时遍历:

my_list = ["你好", "我是Python猫", "欢迎关注"]

for i, info in enumerate(my_list):

print(i, info)

# 打印结果:

0 你好

1 我是Python猫

2 欢迎关注

复制代码

再例如对于字典的遍历,Python 提供了 keys()、values()、items() 等遍历方法,非常好用:

my_dict = {'a': '1', 'b': '2', 'c': '3'}

for key in my_dict.keys():

print(key)

for key, value in my_dict.items():

print(key, value)

复制代码

有了这样的利器,哪里还有 i++ 的用武之地呢?

不仅如此,Python 中基本上很少使用i += 1 或者 i = i + 1 ,由于存在着随处可见的可迭代对象,开发者们很容易实现对一个数值区间的操作,也就很少有对于某个数值作累加的诉求了。

所以,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其实这两种“自增”写法并没有胜出 i++ 多少,只因为它们是通用型操作,又不需要引入新的操作符,所以 Python 才延续了一种基础性的支持。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各种各样的可迭代对象!

稍微小结下:Python 不支持自增操作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整数是不可变类型的一等公民,自增操作(++)若要支持,则会带来歧义;另一方面主要因为它有更合适的实现,即可迭代对象,对遍历操作有很好的支持。

如果你觉得本文分析得不错,那你应该会喜欢这些文章:

写在最后:本文属于“Python为什么”系列(Python猫出品),该系列主要关注 Python 的语法、设计和发展等话题,以一个个“为什么”式的问题为切入点,试着展现 Python 的迷人魅力。部分话题会推出视频版,请在 B 站收看,观看地址:视频地址

公众号【Python猫】, 本号连载优质的系列文章,有Python为什么系列、喵星哲学猫系列、Python进阶系列、好书推荐系列、技术写作、优质英文推荐与翻译等等,欢迎关注哦。

python为什么不能自动语法_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不提供 ++ 操作符?...相关推荐

  1. python自增_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不提供 ++ 操作符?

    文章来源: Python猫 作者:豌豆花下猫 在 C/C++/Java 等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配,它们又可分为前缀操作(++i 和 --i)与后缀操作(i++ 和 i--),彼此存在 ...

  2. c++提供的可有效分配对象空间的运算符是_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不提供 ++ 操作符?

    在 C/C++/Java 等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配,它们又可分为前缀操作(++i 和 --i)与后缀操作(i++ 和 i--),彼此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别,各有不同的用途. 这些语言的使 ...

  3. 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不提供 ++ 操作符?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在 C/C++/Java 等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 ...

  4. Python 为什么不支持 i++ 自增语法,不提供 ++ 操作符

    在 C/C++/Java 等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配,它们又可分为前缀操作(++i 和 --i)与后缀操作(i++ 和 i--),彼此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别,各有不同的用途. 这些语言的使 ...

  5. python真值是什么意思_Python 为什么能支持任意的真值判断?

    本文出自"Python为什么"系列,请查看全部文章 Python 在涉及真值判断(Truth Value Testing)时,语法很简便. 比如,在判断某个对象是否不为 None ...

  6. python实现qq自动点赞_Python实现QQ自动点赞

    用python做一个QQ自动点赞神器,上代码: 1 def QQZan(qq): 2 browser = webdriver.chrome() 3 browser.maximize_window() ...

  7. python可视化界面自动生成_python生成界面

    广告关闭 云服务器1核2G首年99年,还有多款热门云产品满足您的上云需求 前言对于一些 python 脚本,我们想把它打包给其他人使用,不是黑色的命令行框,而是打包成一个有界面的程序包给别人,让普通用 ...

  8. python写一个自动登录脚本_Python 脚本登录交换机实现自动配置备份

    Python 脚本登录交换机实现自动配置备份 一.Python脚本 ssh = paramiko.SSHClient() ssh.set_missing_host_key_policy(paramik ...

  9. python写一个自动登录脚本_Python 实现自动登录+点击+滑动验证功能

    需要用到的库有selenium,还需要安装Chrome浏览器驱动,具体如何安装我就不详述了 在这里我模拟了csdn的登录过程 ** 1**.首先打开网页,用户名+密码登录,然后定位用户名输入框,和密码 ...

最新文章

  1. matlab中数据可视化,matlab的数据可视化
  2. android 六边形简书,深入理解六边形架构
  3. 北航java大作业,北航成人继续教育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JAVA——大作业.doc
  4. 好代码是管出来的——使用Jenkins搭建CI服务器
  5. erlang的dict源码解析(1)
  6. 洛谷 | P1219 八皇后(DFS)C++
  7. 电机学感应电动机重点知识总结(现有题目中反映的)
  8. 离散傅里叶变换终极推导
  9. 八位超前进位加法器八位行波进位加法器
  10. 悬置线高通滤波器设计
  11. 【免费】抖音去水印教程保存本地相册方法
  12. java提取图片文字
  13. Mac解决docker kubernetes一直starting
  14. 《挚爱》简谱,网上没找到,自己写了个,非专业,敬请指教!
  15. Android - 一种相似图片搜索算法的实现
  16. smb.php如何使用,win10smb1协议怎么开
  17. 2020中科大大数据学院 计算机专硕
  18. 写一个php简单的递归函数
  19. 新一届CMO获奖名单公布:人大附中、上海中学霸榜,深圳中学选手夺魁
  20. java实现两个时间的累加_java List 相邻两个数据累加,可以用stream的collectors.reducing实现么...

热门文章

  1. Linux环境变量的修改(永久,暂时)
  2. LINQTOSQL作为底层ORM框架后,我们的数据基类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3. 多款 Linux 发行版悄然放弃支持 PowerPC
  4. PCA与LDA两种降维方法原理的简要对比
  5. c++ socket启动网卡接口
  6. ACE之Proactor模式使用实例
  7. Flask实战2问答平台-发布问答功能完成
  8. python自动测试u_自动化测试——Selenium+Python之下拉菜单的定位
  9. STL标准库-容器-set与map
  10. ASP中SQL语句参考及记录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