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的数字化浪潮逐步加深,云计算成为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云原生(Cloud Native)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角色逐步提升,成为近几年云计算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张图,看看云原生产生的业务背景。

商业模式决定了整个的研发模式,研发模式又决定了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从图中看出,传统应用、互联网应用、VUCA时代的应用,所处的不同时代引发的不同需求,由此带来对技术的不同要求。

以往传统的应用需求是相对固定的,通常以项目化运作,用户的访问量可以预测,容量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应用的特征是,需求持续发展,产品化而非项目制,用户量并非线性往往会有陡增陡降,7x24小时是基本要求;逐渐到现在的VUCA时代,商业边界、业务层面是完全不可预知的,即便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都是巨大的挑战,要求快速地尝试、快速探测、快速的感知,应用是服务化的方式提供,业务敏捷性前提之下,对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布、分布式海量并发、灰度发布和线上测试都是基本诉求。业务的敏捷性持续发布,应用平台的弹性诉求,商业环境的变化,这是整个云原生产生的业务背景。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真正构建云原生能力

云原生时代,在享受架构解耦与云端弹性带来的便利同时,对软件研发与交付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做到云原生的成功,我的总结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以业务的价值交付为中心,达到快速与高效的交付价值,并且在规模化扩展的同时,兼顾可靠性、灵活性等。

三个基本点:

1、架构层面

  • 采用服务化架构/微服务架构实现全面解耦:把系统划分多个功能内聚、粒度合适、业务边界清晰、独立自治的服务/微服务。以(微)服务为单位演进系统架构,演进式的以绞杀者模式,而不是革命式的一次性改造;单个(微)服务以大于一个的无状态进程运行,实现自身的高可用和负载均衡;把业务数据分布到不同的(微)服务中实现数据的垂直切分;
  • 通过API,重用云原生公共服务提供的基础能力和架构能力:内部每个(微)服务须充分利用原原生的公共服务提供底层基础能力,例如微服务管控与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消息队列服务、缓存服务等;内部每个(微)服务须充分利用应用与资源编排服务,实现部署、配置自动化;
  • 通过API,打造生态化经济:API是非常重要的方式,除了定义服务之间的业务边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API的方式做整个生态,数字化转型中比如开放银行,都是这样的思路,搭一个平台,通过各种合作伙伴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是相互进行连接,通过链接和网络的思维来去做这个事情。华为云也在打造自己的API生态。

2、工程层面

  • 系统与环境、流程、配置解耦:与架构层面解耦相匹配,系统和环境、流程、配置等等需要解耦,工程层面也需要去相应的匹配跟解耦。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等价,屏蔽环境差异性;采纳不可变的基础设施(immutable infrastructure);
  • 构建端到端的DevOps研发体系:研发流程标准化、敏捷化;严格的区分构建、分布、运行的准入准出,并进行版本化和自动化;全自动化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自动生成Mock依赖服务);一切皆代码,代码、配置与环境严格分离,并进行版本化和自动化;(微)服务持续交付流水线(按需发布版本);
  • 研发运维一体化:运维和开发互相融合,高度协同,共担职责;自动监控,持续可视化反馈,并最终传导到开发团队;按需实时部署、配置热加载实时生效;
  • 使用自服务、敏捷的云化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以自服务的方式对开发团队提供。依赖底层云化基础设施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提供基础运行资源;使用云监控服务监控自身的运行状态包括基础资源使用状态、自身业务运行状态,同时根据自身运行状态触发相应的运维事件,实现弹性伸缩、故障自愈等关键架构特征;
  • 核心度量外部指标:业务层面的核心的一个业务指标叫TTM,在DevOps有另外一个词叫Lead Time,就是你的前置时间,从业务需求提出来那一刻起,到这个业务需求上线的时间叫前置时间,这个是可以被客户可知的,所以是端到端的业务指标。技术层面,对应的有多个前置时间,工程这一侧的,则是从提交代码那一刻起,一直到代码上线,这段时间是完全工程可控的,理论上应该是控制在分钟级。这个指标,也是华为云最为看重的一个。

3、组织层面

  • 遵循康威定律:应用的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是高度的匹配,单体的应用,逐渐到服务化的方式,到逐渐分布式的模式。组织架构也是转移到自组织,没有一个唯一的中心在里面,自组织团队的敏捷性与多样性需要兼顾。整个团队的规模,典型的就是5-10人规模。
  • 全功能团队:从全功能团队一直到云化的运维团队。以服务为单位组织整个团队,涵盖设计、开发、测试、发布、部署、运维全流程职能;开发人员、发布工程师、IT和运维之间可信合作
  • 云化运维团队:基于云平台的提供的监控、报警等能力,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系统运行时的质量,保障系统可用性和业务无中断的升级、回滚
  • 自主经营,面向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逐渐转型为自主经营的全功能团队。除了技术栈是全功能以外,每一个服务化的团队都需要面向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考虑,除了技术层面的怎么样去产品的设计、开发出来部署,架构层面保持优美,更多的还需要去考虑商业层面的东西,需要考虑服务定位,考虑产品上线以后,运营层面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样的拉新的活动,怎么样促活,怎么样留存。整个团队都需要有商业思维和产品运营的思维。这是整个思维上的转变,去考虑这个服务为什么这么做、谁去用、用的场景是什么,怎样完成商业的闭环。

关注七大领域,持续优化交付粒度,加快交付速度,提升交付质量

云原生架构下DevOps的落地与转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从团队模型、分支模型、测试模型、技术架构、部署模型、基础设施、数据库模型等七大领域进行相应的匹配,持续优化交付粒度,加快交付速度,提升交付质量。以发布频度为抓手,从100天发布一次,逐步的十倍速增长,到10天发布一次。在这两个阶段点,从七个维度来看,需要匹配与采纳的实践是什么。

这是一张能力演进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业务当前所需要的发布节奏是怎样,当十倍速的走到下一个节点,方向在哪里,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的采纳。

持续交付实施框架

华为内部有很多的优秀实践,华为云DevCloud就是生于云长于云的DevOps实践。华为云DevCloud从成立至今,软件的规模、团队的管理以及人员之间沟通的复杂性都急剧上升。通过云化、微服务化、容器化和流水线自动化等工程实践,以及敏捷、DevOps,全功能团队等管理实践,整体规模上升的同时,版本编译、版本构建成功率、系统回归测试、研发作业时间、资源复用率等指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是支撑云原生架构的最佳组织和工程实践。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云原生2.0时代下,DevOps实践如何才能更加高效敏捷?相关推荐

  1. 云原生2.0时代,华为云DevOps立体运维实践

    摘要:随着云原生2.0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及个人选择使用云原生技术来构建业务,云原生技术给业务构建.交付带了便利的同时,对运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12月,中国DevOps社区峰会在北 ...

  2. 媒体声音|阿里云数据库:一站式全链路数据管理与服务,引领云原生2.0时代

    简介:引领云原生数据库技术持续创新 这几年,云原生已成为阿里云的另一个标签,不仅最早布局云原生技术,拥有大量客户实践,更打造出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尤其是数据库产品线,已进入云原生2.0阶段,通过全链 ...

  3. 阿里云数据库:一站式全链路数据管理与服务,引领云原生2.0时代

    这几年,云原生已成为阿里云的另一个标签,不仅最早布局云原生技术,拥有大量客户实践,更打造出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尤其是数据库产品线,已进入云原生2.0阶段,通过全链路的技术支撑能力,奔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

  4. 向云计算要技术红利,华为云定义云原生2.0时代

    进入2020年以来,以容器.Kubernetes和微服务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开始颠覆业界对从2006年开始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的认知.在2019年的时候,业界还对云原生技术处于热议阶段,主流厂商纷纷推出 ...

  5. 云原生2.0时代:企业更应了解一下容器安全

    摘要:云原生2.0时代,任何企业都可以成为"新云原生企业",作为云原生的代表技术之一的容器,每个企业都应该对容器安全有所了解.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升级,云计算的发展已 ...

  6. 云原生的本质_云原生2.0的逻辑之辩,如何让每个企业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云计算的滚滚浪潮始于2006年,AWS的成立让公有云成为了整个云行业的标杆,也形成了云原生的技术洪流,推动了企业上云和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开启. 作为云时代的技术基础,云原生能力自然功不可没,但对于云原 ...

  7. 从ON到IN,云原生2.0带来哪些改变?

    作者 | 中国软件网 陈杨 校对 | 中国软件网 暻 从2006年首次提出到今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早已进入下半场,混合云模式成为企业上云.用云共识. 2013年,来自Pivotal的Matt ...

  8. 华为这台「技术暴力输出机」,亮出「云原生2.0」,研发效率飙升10倍!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云原生 (CloudNative),这个概念最近着实有点火,而且火得一塌糊涂.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 从名字上 ...

  9. 华为云“创原会”:40+技术精英论道云原生2.0

    摘要:在这个全新时代,云原生技术如何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如何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看40+技术精英齐聚"创原会"论道云原生2.0. 当前云原生进入了技术与产业.生态大融合,规模化大发展 ...

最新文章

  1. mysql 常用命令集_mysql 常用命令集锦[绝对精华]
  2. windows下安装多个tomcat服务
  3. 旧式计算机,西雅图计算机博物馆 “复活”1973年老式计算机
  4. 百炼OJ - 1004 - 财务管理
  5. 665C. Simple Strings
  6. Nvidia GPU驱动与CUDA、Ubuntu内核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日志
  7. 屏幕持续升级!一加8斩获DisplayMate A+评级
  8. jdbc批量更新_用集算器更新数据库的技巧
  9. ubuntu ssh服务器与客户端的文件互传
  10. webpack配置_webpack的配置
  11. NOIP 2005 等价表达式 (TYVJ P1060)
  12. 中国计算机学会 信息学奥赛,信息学奥赛指南ll家长篇〈一〉
  13. 八爪鱼爬虫采集天猫商品数据教程
  14. STM32串口DMA方式发送数据
  15.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的应用--搬家具。
  16. python实现电商平台秒杀商品脚本程序
  17. selenium+chrome使用webrtc音频或视频时,默认开启麦克风和摄像头
  18. 年终盘点,蔚来终于失去互联网造车老大地位,被小鹏取而代之
  19. Camtasia2023简单易用的电脑录屏视频剪辑软件
  20. 符合ASTM标准的雨流计数法及其不同的改进方法

热门文章

  1. ocdma相干非相干_非相干系统是什么意思
  2. 二倍图三倍图什么意思_为什么说我们需要软件架构图?
  3. Ionic Cordova 环境配置window
  4. 问题-Delphi编译时提示缺少delphi自己的单元文件
  5. java基础--IO流之File类
  6. 作战手册-2011-12-18
  7. leetcode 208 python3
  8. 深度学习——简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和概念补充
  9. java单例模式7种_Java 单例模式的7种写法
  10. 北大OJ(POJ 3237)鸡兔同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