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互联网应用大都是采用 分布式系统架构 设计的,所以 消息队列 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应用系统 内部通信 的核心手段,它具有 低耦合可靠投递广播流量控制最终一致性 等一系列功能。

当前使用较多的 消息队列RabbitMQRocketMQActiveMQKafkaZeroMQMetaMQ 等,而部分数据库RedisMySQL 以及 phxsql ,如果硬搞的话,其实也可实现消息队列的功能。

可能有人觉得,各种开源的 MQ 已经足够使用了,为什么需要用 Redis 实现 MQ 呢?

  • 有些简单的业务场景,可能不需要重量级的 MQ 组件(相比 Redis 来说,Kafka 和 RabbitMQ 都算是重量级的消息队列)

那你有考虑过用 Redis 做消息队列吗?

这一章,我会结合消息队列的特点和 Redis 做消息队列的使用方式,以及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来和大家探讨下 Redis 消息队列的方案。

一、回顾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 是指利用 高效可靠消息传递机制 进行与平台无关的 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

通过提供 消息传递消息排队 模型,它可以在 分布式环境 下提供 应用解耦弹性伸缩冗余存储流量削峰异步通信数据同步 等等功能,其作为 分布式系统架构 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mq_overview

现在回顾下,我们使用的消息队列,一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 三个角色:生产者、消费者、消息处理中心

  • 异步处理模式:生产者 将消息发送到一条 虚拟的通道(消息队列)上,而无须等待响应。消费者订阅 或是 监听 该通道,取出消息。两者互不干扰,甚至都不需要同时在线,也就是我们说的 松耦合

  • 可靠性:消息要可以保证不丢失、不重复消费、有时可能还需要顺序性的保证

撇开我们常用的消息中间件不说,你觉得 Redis 的哪些数据类型可以满足 MQ 的常规需求~~

二、Redis 实现消息队列

思来想去,只有 List 和 Streams 两种数据类型,可以实现消息队列的这些需求,当然,Redis 还提供了发布、订阅(pub/sub) 模式。

我们逐一看下这 3 种方式的使用和场景。

2.1 List 实现消息队列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所以常用来做异步队列使用。将需要延后处理的任务结构体序列化成字符串塞进 Redis 的列表,另一个线程从这个列表中轮询数据进行处理。

Redis 提供了好几对 List 指令,先大概看下这些命令,混个眼熟

List 常用命令

命令 用法 描述
LPUSH LPUSH key value [value ...] 将一个或多个值 value 插入到列表 key 的表头如果有多个 value 值,那么各个 value 值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插入到表头
RPUSH RPUSH key value [value ...] 将一个或多个值 value 插入到列表 key 的表尾(最右边)
LPOP LPOP key 移除并返回列表 key 的头元素。
BLPOP BLPOP key [key ...] timeout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RPOP RPOP key 移除并返回列表 key 的尾元素。
BRPOP BRPOP key [key ...] timeout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BRPOPLPUSH B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timeout 从列表中弹出一个值,将弹出的元素插入到另外一个列表中并返回它;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RPOPLPUSH 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b 命令 RPOPLPUSH 在一个原子时间内,执行以下两个动作:将列表 source 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尾元素)弹出,并返回给客户端。将 source 弹出的元素插入到列表 destination ,作为 destination 列表的的头元素
LLEN LLEN key 返回列表 key 的长度。如果 key 不存在,则 key 被解释为一个空列表,返回 0 .如果 key 不是列表类型,返回一个错误
LRANGE LRANGE key start stop 返回列表 key 中指定区间内的元素,区间以偏移量 start 和 stop 指定

挑几个弹入、弹出的命令就可以组合出很多姿势

  • LPUSH、RPOP  左进右出

  • RPUSH、LPOP  右进左出

127.0.0.1:6379> lpush mylist a a b c d e
(integer) 6
127.0.0.1:6379> rpop mylist
"a"
127.0.0.1:6379> rpop mylist
"a"
127.0.0.1:6379> rpop mylist
"b"
127.0.0.1:6379>

redis-RPOP

即时消费问题

通过 LPUSHRPOP 这样的方式,会存在一个性能风险点,就是消费者如果想要及时的处理数据,就要在程序中写个类似 while(true) 这样的逻辑,不停的去调用 RPOP 或 LPOP 命令,这就会给消费者程序带来些不必要的性能损失。

所以,Redis 还提供了 BLPOPBRPOP 这种阻塞式读取的命令(带 B-Bloking的都是阻塞式),客户端在没有读到队列数据时,自动阻塞,直到有新的数据写入队列,再开始读取新数据。这种方式就节省了不必要的 CPU 开销。

  • LPUSH、BRPOP  左进右阻塞出

  • RPUSH、BLPOP  右进左阻塞出

127.0.0.1:6379> lpush yourlist a b c d
(integer) 4
127.0.0.1:6379> blpop yourlist 10
1) "yourlist"
2) "d"
127.0.0.1:6379> blpop yourlist 10
1) "yourlist"
2) "c"
127.0.0.1:6379> blpop yourlist 10
1) "yourlist"
2) "b"
127.0.0.1:6379> blpop yourlist 10
1) "yourlist"
2) "a"
127.0.0.1:6379> blpop yourlist 10
(nil)
(10.02s)

如果将超时时间设置为 0 时,即可无限等待,直到弹出消息

因为 Redis 单线程的特点,所以在消费数据时,同一个消息会不会同时被多个 consumer 消费掉,但是需要我们考虑消费不成功的情况。

可靠队列模式 | ack 机制

以上方式中, List 队列中的消息一经发送出去,便从队列里删除。如果由于网络原因消费者没有收到消息,或者消费者在处理这条消息的过程中崩溃了,就再也无法还原出这条消息。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消息确认机制。

为了保证消息的可靠性,消息队列都会有完善的消息确认机制(Acknowledge),即消费者向队列报告消息已收到或已处理的机制。

Redis List 怎么搞一搞呢?

再看上边的表格中,有两个命令,  RPOPLPUSHBRPOPLPUSH (阻塞)从一个 list 中获取消息的同时把这条消息复制到另一个 list 里(可以当做备份),而且这个过程是原子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业务流程安全结束后,再删除队列元素,实现消息确认机制。

127.0.0.1:6379> rpush myqueue one
(integer) 1
127.0.0.1:6379> rpush myqueue two
(integer) 2
127.0.0.1:6379> rpush myqueue three
(integer) 3
127.0.0.1:6379> rpoplpush myqueue queuebak
"three"
127.0.0.1:6379> lrange myqueue 0 -1
1) "one"
2) "two"
127.0.0.1:6379> lrange queuebak 0 -1
1) "three"

redis-rpoplpush

之前做过的项目中就有用到这样的方式去处理数据,数据标识从一个 List 取出后放入另一个 List,业务操作安全执行完成后,再去删除 List 中的数据,如果有问题的话,很好回滚。

当然,还有更特殊的场景,可以通过 zset 来实现延时消息队列,原理就是将消息加到 zset 结构后,将要被消费的时间戳设置为对应的 score 即可,只要业务数据不会是重复数据就 OK。

2.2 订阅与发布实现消息队列

我们都知道消息模型有两种

  • 点对点:Point-to-Point(P2P)

  • 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Pub/Sub)

List 实现方式其实就是点对点的模式,下边我们再看下 Redis 的发布订阅模式(消息多播),这才是“根正苗红”的 Redis MQ

redis-pub_sub

"发布/订阅"模式同样可以实现进程间的消息传递,其原理如下:

"发布/订阅"模式包含两种角色,分别是发布者和订阅者。订阅者可以订阅一个或者多个频道(channel),而发布者可以向指定的频道(channel)发送消息,所有订阅此频道的订阅者都会收到此消息。

Redis 通过 PUBLISHSUBSCRIBE 等命令实现了订阅与发布模式, 这个功能提供两种信息机制, 分别是订阅/发布到频道和订阅/发布到模式。

这个 频道模式 有什么区别呢?

频道我们可以先理解为是个 Redis 的 key 值,而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类似正则匹配的 Key,只是个可以匹配给定模式的频道。这样就不需要显式的去订阅多个名称了,可以通过模式订阅这种方式,一次性关注多个频道。

我们启动三个 Redis 客户端看下效果:

redis-subscribe

先启动两个客户端订阅(subscribe) 名字叫 framework 的频道,然后第三个客户端往 framework 发消息,可以看到前两个客户端都会接收到对应的消息:

redis-publish

我们可以看到订阅的客户端每次可以收到一个 3 个参数的消息,分别为:

  • 消息的种类

  • 始发频道的名称

  • 实际的消息

再来看下订阅符合给定模式的频道,这回订阅的命令是 PSUBSCRIBE

redis-psubscribe

我们往 java.framework 这个频道发送了一条消息,不止订阅了该频道的 Consumer1 和 Consumer2 可以接收到消息,订阅了模式 java.* 的 Consumer3 和 Consumer4 也可以接收到消息。

redis-psubscribe1

Pub/Sub 常用命令:

命令 用法 描述
PSUBSCRIBE 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订阅一个或多个符合给定模式的频道
PUBSUB PUBSUB subcommand [argument [argument ...]] 查看订阅与发布系统状态
PUBLISH PUBLISH channel message 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频道
PUNSUBSCRIBE 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退订所有给定模式的频道
SUBSCRIBE 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
UNSUBSCRIBE 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指退订给定的频道

2.3 Streams 实现消息队列

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有个缺点就是消息无法持久化,如果出现网络断开、Redis 宕机等,消息就会被丢弃。而且也没有 Ack 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假设一个消费者都没有,那消息就直接被丢弃了。

后来 Redis 的父亲 Antirez,又单独开启了一个叫 Disque 的项目来完善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做起来,github 的更新也定格在了 5 年前,所以我们就不讨论了。

Redis 5.0 版本新增了一个更强大的数据结构——Stream。它提供了消息的持久化和主备复制功能,可以让任何客户端访问任何时刻的数据,并且能记住每一个客户端的访问位置,还能保证消息不丢失。

它就像是个仅追加内容的消息链表,把所有加入的消息都串起来,每个消息都有一个唯一的 ID 和对应的内容。而且消息是持久化的。

redis-stream

每个 Stream 都有唯一的名称,它就是 Redis 的 key,在我们首次使用 xadd 指令追加消息时自动创建。

Streams 是 Redis 专门为消息队列设计的数据类型,所以提供了丰富的消息队列操作命令。

Stream 常用命令

描述 用法
添加消息到末尾,保证有序,可以自动生成唯一ID XADD key ID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
对流进行修剪,限制长度 XTRIM key MAXLEN [~] count
删除消息 XDEL key ID [ID ...]
获取流包含的元素数量,即消息长度 XLEN key
获取消息列表,会自动过滤已经删除的消息 XRANGE key start end [COUNT count]
以阻塞或非阻塞方式获取消息列表 XREAD [COUNT count] [BLOCK milliseconds] STREAMS key [key ...] id [id ...]
创建消费者组 XGROUP [CREATE key groupname id-or-] [DESTROY key groupname] [DELCONSUMER key groupname consumername]
读取消费者组中的消息 XREADGROUP GROUP group consumer [COUNT count] [BLOCK milliseconds] [NOACK] STREAMS key [key ...] ID [ID ...]
将消息标记为"已处理" XACK key group ID [ID ...]
为消费者组设置新的最后递送消息ID XGROUP SETID [CREATE key groupname id-or-] [DESTROY key groupname]
删除消费者 XGROUP DELCONSUMER [CREATE key groupname id-or-] [DESTROY key groupname]
删除消费者组 XGROUP DESTROY [CREATE key groupname id-or-] [DESTROY key groupname] [DEL
显示待处理消息的相关信息 XPENDING key group [start end count] [consumer]
查看流和消费者组的相关信息 XINFO [CONSUMERS key groupname] [GROUPS key] [STREAM key] [HELP]
打印流信息 XINFO STREAM [CONSUMERS key groupname] [GROUPS key] [STREAM key] [HELP]

CRUD 工程师上线

增删改查来一波
# * 号表示服务器自动生成 ID,后面顺序跟着一堆 key/value
127.0.0.1:6379> xadd mystream * f1 v1 f2 v2 f3 v3
"1609404470049-0"  ## 生成的消息 ID,有两部分组成,毫秒时间戳-该毫秒内产生的第1条消息# 消息ID 必须要比上个 ID 大
127.0.0.1:6379> xadd mystream 123 f4 v4
(error) ERR The ID specified in XADD is equal or smaller than the target stream top item# 自定义ID
127.0.0.1:6379> xadd mystream 1609404470049-1 f4 v4
"1609404470049-1"# -表示最小值 , + 表示最大值,也可以指定最大消息ID,或最小消息ID,配合 -、+ 使用
127.0.0.1:6379> xrange mystream - +
1) 1) "1609404470049-0"2) 1) "f1"2) "v1"3) "f2"4) "v2"5) "f3"6) "v3"
2) 1) "1609404470049-1"2) 1) "f4"2) "v4"127.0.0.1:6379> xdel mystream 1609404470049-1
(integer) 1
127.0.0.1:6379> xlen mystream
(integer) 1
# 删除整个 stream
127.0.0.1:6379> del mystream
(integer) 1
独立消费

xread 以阻塞或非阻塞方式获取消息列表,指定 BLOCK 选项即表示阻塞,超时时间 0 毫秒(意味着永不超时)

# 从ID是0-0的开始读前2条
127.0.0.1:6379> xread count 2 streams mystream 0
1) 1) "mystream"2) 1) 1) "1609405178536-0"2) 1) "f5"2) "v5"2) 1) "1609405198676-0"2) 1) "f1"2) "v1"3) "f2"4) "v2"# 阻塞的从尾部读取流,开启新的客户端xadd后发现这里就读到了,block 0 表示永久阻塞
127.0.0.1:6379> xread block 0 streams mystream $
1) 1) "mystream"2) 1) 1) "1609408791503-0"2) 1) "f6"2) "v6"
(42.37s)

可以看到,我并没有给流 mystream 传入一个常规的 ID,而是传入了一个特殊的 ID $这个特殊的 ID 意思是 XREAD 应该使用流 mystream 已经存储的最大 ID 作为最后一个 ID。以便我们仅接收从我们开始监听时间以后的新消息。这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于 Unix 命令tail -f

当然,也可以指定任意有效的 ID。

而且, XREAD 的阻塞形式还可以同时监听多个 Strema,只需要指定多个键名即可。

127.0.0.1:6379> xread block 0 streams mystream yourstream $ $
创建消费者组

xread 虽然可以扇形分发到 N 个客户端,然而,在某些问题中,我们想要做的不是向许多客户端提供相同的消息流,而是从同一流向许多客户端提供不同的消息子集。比如下图这样,三个消费者按轮训的方式去消费一个 Stream。

redis-stream-cg

Redis Stream 借鉴了很多 Kafka 的设计。

  • Consumer Group:有了消费组的概念,每个消费组状态独立,互不影响,一个消费组可以有多个消费者

  • last_delivered_id :每个消费组会有个游标 last_delivered_id 在数组之上往前移动,表示当前消费组已经消费到哪条消息了

  • pending_ids :消费者的状态变量,作用是维护消费者的未确认的 id。pending_ids 记录了当前已经被客户端读取的消息,但是还没有 ack。如果客户端没有 ack,这个变量里面的消息 ID 会越来越多,一旦某个消息被 ack,它就开始减少。这个 pending_ids 变量在 Redis 官方被称之为 PEL,也就是 Pending Entries List,这是一个很核心的数据结构,它用来确保客户端至少消费了消息一次,而不会在网络传输的中途丢失了没处理。

redis-group-strucure

Stream 不像 Kafak 那样有分区的概念,如果想实现类似分区的功能,就要在客户端使用一定的策略将消息写到不同的 Stream。

  • xgroup create:创建消费者组

  • xgreadgroup:读取消费组中的消息

  • xack:ack 掉指定消息

# 创建消费者组的时候必须指定 ID, ID 为 0 表示从头开始消费,为 $ 表示只消费新的消息,也可以自己指定
127.0.0.1:6379> xgroup create mystream mygroup $
OK# 查看流和消费者组的相关信息,可以查看流、也可以单独查看流下的某个组的信息
127.0.0.1:6379> xinfo stream mystream1) "length"2) (integer) 4  # 共 4 个消息3) "radix-tree-keys"4) (integer) 15) "radix-tree-nodes"6) (integer) 27) "last-generated-id"8) "1609408943089-0"9) "groups"
10) (integer) 1  # 一个消费组
11) "first-entry" # 第一个消息
12) 1) "1609405178536-0"2) 1) "f5"2) "v5"
13) "last-entry"  # 最后一个消息
14) 1) "1609408943089-0"2) 1) "f6"2) "v6"
127.0.0.1:6379>
按消费组消费

Stream 提供了 xreadgroup 指令可以进行消费组的组内消费,需要提供消费组名称、消费者名称和起始消息 ID。它同 xread 一样,也可以阻塞等待新消息。读到新消息后,对应的消息 ID 就会进入消费者的 PEL(正在处理的消息) 结构里,客户端处理完毕后使用 xack 指令通知服务器,本条消息已经处理完毕,该消息 ID 就会从 PEL 中移除。

#  消费组 mygroup1 中的 消费者 c1 从 mystream 中 消费组数据
# > 号表示从当前消费组的 last_delivered_id 后面开始读
# 每当消费者读取一条消息,last_delivered_id 变量就会前进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mygroup1 c1 count 1 streams mystream >
1) 1) "mystream"2) 1) 1) "1609727806627-0"2) 1) "f1"2) "v1"3) "f2"4) "v2"5) "f3"6) "v3"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mygroup1 c1 count 1 streams mystream >
1) 1) "mystream"2) 1) 1) "1609727818650-0"2) 1) "f4"2) "v4"
# 已经没有消息可读了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mygroup1 c1 count 2 streams mystream >
(nil)# 还可以阻塞式的消费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mygroup1 c2 block 0 streams mystream >
µ1) 1) "mystream"2) 1) 1) "1609728270632-0"2) 1) "f5"2) "v5"
(89.36s)# 观察消费组信息
127.0.0.1:6379> xinfo groups mystream
1) 1) "name"2) "mygroup1"3) "consumers"4) (integer) 2  # 2个消费者5) "pending"6) (integer) 3   # 共 3 条正在处理的信息还没有 ack7) "last-delivered-id"8) "1609728270632-0"127.0.0.1:6379> xack mystream mygroup1 1609727806627-0  # ack掉指定消息
(integer) 1

尝鲜到此结束,就不继续深入了。

个人感觉,就目前来说,Stream 还是不能当做主流的 MQ 来使用的,而且使用案例也比较少,慎用。

写在最后

  • 当然,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业务上避免过度复用一个 Redis。既用它做缓存、做计算,还拿它做任务队列,这样的话 Redis 会很累的。

  • 没有绝对好的技术、只有对业务最友好的技术,共勉

以梦为马,越骑越傻。诗和远方,越走越慌。不忘初心是对的,但切记要出发,加油吧,程序员。

参考

  • 《Redis 设计与实现》

  • Redis 官网

  •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2244418

  • https://www.cnblogs.com/williamjie/p/11201654.html


往期推荐

Spring Boot集成Redis,这个坑把我害惨了!

硬核Redis总结,看这篇就够了!

Socket粘包问题终极解决方案—Netty版(2W字)!

关注我,每天陪你进步一点点!

Redis 消息队列的三种方案(List、Streams、Pub/Sub)相关推荐

  1. Redis 消息队列的三种方案选型

    文章目录 Redis 消息队列的三种方案选型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简称 MQ) 消息队列使用场景 Redis 消息队列应用背景,选型思考 Redis消息队列发展历程 在Redis中提 ...

  2. Redis实现消息队列的4种方案

    Redis作为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常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代理.它支持数据结构,如 字符串,散列,列表,集合,带有范围查询的排序集(sorted sets),位图(bitmaps),超级日志(hyp ...

  3. php redis消息队列用哪种好,phpredis提高消息队列的实时性方法(推荐)

    搜索热词 数据库存贮都用list形式 要存2个队列 1个用作消息队列保存到数据 还有个 就是用来实时读取数据在redis $redis->lpush($queenkey,json_encode( ...

  4. Redis实现消息队列的几种方式

    Redis消息队列的几种方式 1 基于rpush+lpop list类似于java中的linkedList .如果插入头或者尾的话,时间复杂度为O(1),在其他地方插入需要O(n).查询也是一样.所以 ...

  5. Redis消息队列三种方案

    什么是消息队列: 消息(Message)是指在应用间传输的数据,消息可以包括简答的文本字符串,也可以有嵌入对象等,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是一种应用间的通信方式,用来监视消息是否发送成功 ...

  6. redis消息队列,你还不敢用?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关于消息队列 1.应用场景 2.如何设计消息队列 二.Redis 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1.基于 List 的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2.基于 zset 的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3.基于 Str ...

  7. Redis(十二) - Redis消息队列

    文章目录 一.Redis消息队列 1. 消息队列 2. 基于List结构模拟消息队列 3. 基于PubSub的消息队列 4. 基于Stream的消息队列 - 单消费模式 4. 基于Stream的消息队 ...

  8. Python 全栈系列122 redis消息队列搭建

    说明 不太喜欢rabbitmq之类的消息中间件,出问题不太好调试.打算使用redis替代. 内容 1 安装 1.1 版本 以docker方式安装,可以作为每台主机的一个标配.(其他的标配数据库还有mo ...

  9. Redis消息队列——Redis Stream

    文章目录 消息队列 为什么不使用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来实现消息队列 Stream 消息队列相关命令: 消费者组相关命令: Stream最简单的生产.消费模型 Stream 优点/ ...

最新文章

  1. SAP Cloud for Customer里Sales Order和Sales Quote的建模方式
  2. vue-cli脚手架的.babelrc文件
  3. OpenCV的数据类型——辅助对象
  4. Android 应用开发(18)---在运行时请求权限
  5. 基于Verilog的4-PAM
  6. Swift 2.2 最基本的多线程
  7. 专访徐勇州:腾讯云全球化布局势如破竹,构建全球24小时无差别服务︱大咖访谈录...
  8. 一生受用的8个国外电子书免费下载网站(值得收藏
  9. ep100的flash程序寄存器理解
  10. python 风玫瑰图_【求助】风玫瑰图
  11. Excel求和怎么操作?如何运用sum函数进行求和
  12. 如何评价杭州阿里、海康、网易等组成 HR 联盟?
  13. 未转变者服务器保存红字警告,未转变者3.0怎么设置自己开的服
  14. java集合终极总结
  15. Android 源码编译生成framework.jar
  16. MyBatis学习笔记之三
  17. 图像处理:高斯滤波算法
  18. 日本杂货连锁店Loft首家海外直营店于上海开业
  19. SpringBoot+JWT+Shiro+MybatisPlus后端脚手架
  20. 通过虚拟磁盘技术给电脑安装双系统或多系统

热门文章

  1. 手机耗电统计app_华为手机有哪些功能关掉比较好?
  2. java emoji显示乱码_Java 解决Emoji表情过滤问题
  3. ant design vue 树形控件_官宣!vue.ant.design 低调上线
  4. Ubuntu18使用docker快速安装oracle 11g
  5. MIP 技术交流分享(3月15日)
  6. Flutter 使用动画播放一组图片
  7. Kibana中的Coordinate Map地图报索引错误的问题
  8. PowerDesigner导出表为Excel(转)
  9. 8266获取网络时间
  10. python代码风格检查工具──pyl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