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这片,我也就不谈其如何的好,演员演技如何,剧情如何,因为论及时代爱情相关的,我心里已经装下了《云水谣》这样的片子,或许“味”不对,也就没了共鸣,也就不懂逢迎,也就不会提及其精髓。

  说真的,或者与“悲情”二字有关的,它们也总格外能煽动人的情绪,但将悲剧卖钱的,过于张扬了。

  《唐》改自《余震》,本应正名为《余》,但冯为了票房,忘了根本,单单是这点,便显得很强大――但仅限于经济学上的营销,它惦着了国人的愚昧,与仅存的怜爱之心,多么的不容易呀。

  更可恶的是将它标记在中国人的疼痛之上的人,所谓夸口的五亿,那嘴脸就让人不寒而“裂”,是的,肝胆俱裂。如果一个电影人能忘了立足之本,那作品也就没有了灵魂。从这一手法上,我看到了“敛财”,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谢谢,咱又愤了……)

  扣去这样的经济学成份不说,咱说别的。比如说,我这人听歌与看文章,从来不会被歌手与作家的名声吓到,甚至我反其道而行,从来便不追捧他/她们,我知道错了,因为我不应罔顾,我应是先看其人,再看其作品,这样才会心神宁静。至于你是如何,那是你的习惯,你当然大可以写下来的。

  其实,夸夸三段,说的并不具体,它只说了三个问题:一片名不符,二营销广告好,三导演精明,总结下就是心理落差大,老话就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成正比了”。

  咱不说这些皮毛的,看片!这部片,就是把胳膊ps一下,转过身对着我说,瞧见了吧,比你大腿粗,我说是――当我看到细节太过于毛糙,我只看到了几分钟的地震场面,余下的是儿女情长,我油然生起比看80年代的《渴望》还要少吸引力200%的想法,我啪的一声,倒地,打起呼噜;说真的,小样,咱还不稀钣类――对不起,我喜欢《2012》的效果。

  很多人早早就看了这片子,Ruby更绘声绘色说“从入场哭到剧终”,这样的话让我一直很迷糊,因为很难得有一部片子能让我伤感到剧终,虽然亦承认有很多东西让我感动并持续影响我的人生,其中不乏影片,只是《唐》还不至于如此。

  与其将《唐》当成灾难片,倒不如当成年代电视剧看,但是那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了――其实叫《余震》,有多好呢?

  片子我还是没看完,之所以这样,甚至产生不屑,对那些眯着小眼睛瞎评的,说这片多好,那我也只好翻个白眼,从身边匆匆过去,连个回头也不可能的了――这倒是与看作品不顾其人有相反的味道了。

  其实,片子的死角的出现,总是有根深蒂固的原由的……

  这样的物质年代,世态炎凉,麻木、彷徨、迷失等等种种人性的残缺面在经济社会里显得突兀,物质的年代标榜过多了美丽的东西,以至于存活其间的人从未有过满足,能宽解我们灵魂的东西,在一开始就被大家远远的舍弃――在起点。

  这样的经济年代,其实足以感动人们的还是有很多的,只是能从精神层面深深撼动我们内心的,却从来和多数人所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无关,或者,这只是我这样的年龄段的人所应有的思想,它显得片面而单薄了。――不,这样的话仅能得到极少数人的认可,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或许,这样的话,是偏激的,也是排外的,但更是我所信奉的,无需别人无谓的反驳。

  撼动我们内心的,除了唯美的美丽,还有残酷的悲伤。当看到很多很多辛酸的生活场景时,我们会黯然神伤,每个时代都会有让我们悲从中来,不能自己,甚至悲恸而泣的时候,因为我们曾经年青,我们从别人的现在找到了过去的影子,隐藏于我们思想中的怜悯会蹦出来。

  每个人都有某些难以割舍的爱恨与过往,对我们来说,它们是刻骨铭心的,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一直走到共同消亡。但是,正因为我们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作家,我们无法将所见所闻所悟的都描绘得入木三分,再给别人搬上银幕,去感动更多的人,有人做到了,那是他的能耐,这点我们都要佩服。因此客观上说,这样的片子是受欢迎的,催人泪下的,是国人心中的悲情片吧?只是这儿又是一个学问了。

  是什么学问?那就是:从《唐》,可以看出很多平民的生活哲理,从《唐》外,可以看出社会很多龌龊的商业哲理,前者我们说那是生活,某种病态,后者我们说那是……经济学、营销手法、心理学的完美操作?

  其实,那什么也不是,因为,与我这辈子无关,或者,与你有关,那么,请细品,看它一百次,再写本《厚黑学》出来?

  

--------------------------------------------

以下补充1113,25th,Aug.

  写了这篇日志后,结合这几天发生的一些琐事和另一篇先前写的日志,昨晚在床上翻了一小时才入寐,思考是否自己变得阴暗面过多了:麻木而不自知,偏激而矫狂,固执如斯,是否自己如所想般而显得过于愤了,是否在别人的嘲讽中沦陷了心中的平静,又是否被别人硬生生地接回了这个恶心人的现实社会,以至于我的日志中满满的全是地震后的片片废墟?思索伸向四面八方,收回来时我最终没得出答案――并非没有否定的勇气,而是找不到说服的理由。是否我要说一句“I was lost...  ”?

  让自己信服和执迷的反思,便是肯定了自己的观点后,理性地否定别人。

  如果别人是错的,如果让一个个脆弱得一阵微风吹过都会打起哆嗦,如果纸醉金迷的人终于都一个个感动得泪满盈眶……跳了出来,或许并不是自己的麻木、固执以至于不懂戏分,而是别人的更多不是,只是社会形态中如行尸的他们太需要能足以感动的东西了,而《唐》就像对着他们的额头“砰”的开了一枪,所有的恐慌及背后的悲伤一古脑子跃然纸上……

  对于《唐》,别人的拒理力争,终究让我难以叹服,那反驳中显出的道理不充分与过于牵强的“为了……”目的,始终让我保持了自己的观点,执拗得像一棵将枯的老树?

  片子终究是看完了,带着心中的疑问,也就看了不下近百个“百姓”(俗称无abcd等等的P民,也就是不带政治色彩的那一群体)的影评,以及十几篇所谓的影评文章,回头一想,不改初衷。

  和我料想的一般,这片子让群体二极分化了。一类追捧着说这片是国人的“神作”,用我的话说,“它的高度足以和文化革命中的狂热一般,令人难以反驳”,原谅我言语的枯竭吧;一类被《辛》那样的佳作"after shock“过的便失望连连,与我一般用鄙夷的眼神怀疑这片子是否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我站在后者,难怪眼里全是“戏说”。

  最后,我忘了,这片名的英文是"after shock“,这正是《余》的翻译,我想鬼佬会原谅一个连母语都表达不清,却英文不敢含糊(是要入奥的原因吧?别和我说了,说正名为《唐》才有票房保证,有种的,把英文那几个小字抹了,找个更堂皇的字词,惊天动地的吓上我等一回?thx)

  将开头的十分钟去掉,将末了的十分钟去掉,《唐》又能在告诉我们什么?试图让我们反思母爱,人性,讽刺残疾的身心带着莫多的病态,或者,是身残志坚那样的东西。和谐人的主旋律,歌颂人的东西,说到底,它不就是一部长度二小时的片子,给强硬地扣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头衔?

  片子制作,听说唐山政府是有巨款资助的(网上的话),片子出来,听说各单位是有组团观看的,听说的东西,从左耳进来,右耳出去了。

  片子,它就是一部片子,在B与Y之间游荡,算不上我要的极致。

  如果,如果,它不那般,我就也不会这样言语。

 

  我喜欢的影评(摘自网络):

  A:

  《唐山大地震》是正在院线公映的一部作品。尽管影片中的角色们哭成一片,可是作为一个(或许是少数)观众,我哭不出来。因为,这部影片没有给我提供一个哭的理由和依据。因为,这部影片,轻了,尽管它把自己打扮得很重。丧亲之痛,只要是正常人都有,这不能成为获得普遍感动的理由,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意外罹难――比如地震中丧生。这部影片倾力描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母亲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条件下做出了一个绝望的选择,救儿子。此后,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母亲负罪,女儿负怨,直至最终完成心灵的救赎。按照通常的理解来看,生命的救赎,导致了心灵的负罪;生命获得救赎之时,正是心灵开始负罪之时。当生命与心灵都完成救赎之时,人,便得救了。

  我很失望。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没看到对生命的悲悯。即便是按照它所勾勒的“救赎”而言,我同样没看到母亲与女儿在悲悯这样的高度上达成和解。我看到的是,母亲几乎终其一生的负罪感和没玩没了的自虐,看到的是女儿死而复生之后的内心的仇怨和对亲情的拒绝。这样看来,大地震,小感情,我哭不出来。

  至真,至爱,至善,都足以感动人心。遗憾的是,《唐山大地震》都没有,它小了,轻了,比如我们看到的意料中的宝马、电话和那个电器修理工。这部作品,甚至还不如《天下无贼》那部片子好。我以为是这样。

  或许,我期待太高?

  B:

  中新网8月3日电

  冯小刚执导的大片《唐山大地震》,上映仅一星期就话题不断,先是被质疑票房造假,现在又被观众发现电影细节频穿帮,尤其时空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对此,法媒甚至质疑,是因为导演冯小刚不够严谨,才会发生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台湾“今日新闻”消息,虽然《唐山大地震》吸金功力确实惊人,但一天三变的票房数字,仍让该片蒙上“造假”的阴影,冯小刚对“虚报票房”之事一再否认,甚至在微博上痛批“是有人嘴太脏”;然而,不论票房有无造假,频频穿帮的镜头却不是否认就可以不存在的。

  所谓的穿帮镜头是指,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际,竟出现1990年代才有的红牛饮料,以及19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安特自行车;甚至,片中还有人正在看1997年央视春晚的电视节目,就连剧中唱的《走进新时代》,其实也是在地震发生后半年才有;此外,电影中人物所用的第4套人民币,也是1987年4月才发行。

  其实,冯小刚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曾向社会大众广泛收集该时代的对象当道具,只是没想到还是发生了穿帮的意外。最让网友诟病的是片中时间和常识的错误,网友批评,这些不合逻辑的情节,不仅让他们看片时不能进入剧情,还感到非常疑惑。

  他们抨击,剧中人物方达是踩着三轮车载他的养父,“但从杭州火车站到之江距离那么远,连坐车都要超过1小时,是存心想踩死人吗?”另外,方达最后开着宝马功成返乡,但他明明只有一只手臂,“可以如此随意的开车吗?对考驾驶证(驾照)可能也有困难吧?”

  还有人发现,方达和老婆争吵的那场戏中,橱柜上放了2009年才走红的南韩玩偶METOO;剧中是军人的陈道明,竟然可以留大鬓角;片中到了1986年时期,也出现了1988年才实行的军衔制服。

  《唐山大地震》因时空背景错乱,被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评为“令人啼笑皆非”,也质疑该片会犯下这么多错误,是因为冯小刚的制作态度不够严谨。网友更直言,除了时空逻辑有问题,在演员化妆上也非常敷衍,“历经沧桑的老人,不过是多了副眼镜外加不化妆而已。”

  C:

  1.一段人与灾难博斗,而且根本谈不上胜利的惨痛历史,在电影中被轻巧的偷换成了生活剧中常见的各种家庭矛盾,让你如同在看那部室内剧《渴望》。而真正的矛盾――人与灾难,则被抛弃了。 (想不到有人和我一样会想到《渴望》,看来是同省且年纪相仿的?――by luo)

  2.看过这个破电影之后,你会忘了真正的“唐山大地震”。忘了官方数字下的24万人的罹难。忘了有关地震是否曾经被预测的种种是是非非。

  3.哭不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太悲惨了,太让人不能接受了,所以要回避、和谐、修改

  4.太多的事情,已经随死者而去。而活者亲历所见的,很多都深埋心底,说出来的,在经历一次次改编后,一次次为艺术和思想服务后,也可能面目全非。

  5.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拿灾难开涮,网友还特别将片名更为《溏山大地震》。

  6. 唐山大地震时我才只有两岁,而且我家离唐山很远并不知道当时发生的情景。这次有机会能看到当时真实的情节,当然不容错过,带领全家去看影片了。当放映到一位普通母亲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而且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被同时压在一块楼板下面,撬儿子这边,女儿被压在下面,橇女儿那边,儿子被压在下面,在面对艰难的抉择时,母亲的纠结,我不禁被影片的场面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被压着楼板下面的女儿不停敲石头求生的愿望被母亲一句“救弟弟”而打碎时,我更是泪流满面。小姑娘是那么想的生存下去,可是面对母亲选择弟弟放弃自己,是多么的伤心。但是她母亲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很伤心,可惜她太小不能理解母亲。
     但最终女儿也在32年后与母亲相认了,也原谅了母亲。故事也算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不知道真实的版本是咋样?小女孩真的是死里逃生了么?有点点怀疑。
  7.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总觉得思维空空的,客观的说,这部影片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可以说是一次炒作,甚至可以谈得上是一次人性的炒作。本身观众想看的是什么?是地震的震撼还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又或是震后重者的人生路……大家更多的是纪念怀念还是好奇呢?冯导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痛彻心扉,没有经历过的人始终无法知道那种揪心的煎熬。但是冯导最终只是表达了一个母亲对一个女儿的愧疚和一个女儿对她母亲不能释怀的情愫,似乎有点跑题或者说没有把握重点了。要知道,这种情愫不是在地震以后才会有的唯一的感情。
生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一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回味,揭疤需要勇气,走下去需要涅�的毅力……
总之在这部影片里,我没有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可能……
我想要的不仅仅是眼泪,太商业的东西就会少很多内心湿湿的暖流,我想要的是那股穿越时空流经彼此灵魂暖流。

  8.一首颂扬我党伟大战绩的颂歌
一部赞扬我党强大执行力与反应力的作品
只是这样的颂扬是建立在无数人不情愿的眼泪之上
建立在强奸了无数人同情与感伤之上
徐帆和陈道明让整部戏变得生动
张静初木讷的千篇一律的表情让我感到无奈,她几乎毁了整部戏
汶川题材得勉强,情节的俗不可耐
原谅一个母亲,真的不需要经历这样的一场表演
血液里的东西不会因为怨恨而割舍
不过整部作品的前20分钟还是肯定的

 ……

《唐山大地震》这片…… [By Luo]相关推荐

  1. 中国超算项目获戈登贝尔奖:首次高分辨率精确模拟唐山大地震

    来源:澎湃 概要:北京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美国丹佛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付昊桓等共同领导的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 ...

  2. hdu-5834 Magic boy Bi Luo with his excited tree(树形dp)

    题目链接: Magic boy Bi Luo with his excited tree Time Limit: 8000/4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

  3. ***引发《唐山大地震》 在线下载瞬间中毒

    金 山毒霸云安全实验室近日截获了多组以提供热播影片"唐山大地震在线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线观看"."唐山大地震电影下载"等为名的恶意网址.截 ...

  4. 唐山大地震 昨夜万人首映 尚雯婕演唱《23秒,32年》使观众情绪得以第二次温暖爆发...

    今天尚雯婕同学非常可爱,非常漂亮,唱了两遍<23秒 32年>,真好听.我们还想听,大家都没好意思说哈,大家出来后都说应该在拍我们鼓掌时让雯婕再唱一遍才对呵 主办方要求的节目播出前不能放照片 ...

  5. HDU 5834 Magic boy Bi Luo with his excited tree 树形DP

    Magic boy Bi Luo with his excited tree 题目连接: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5834 Descript ...

  6. 罗雪娟(Luo Xuejuan)

    姓名:罗雪娟(Luo Xuejuan) 籍贯:浙江 性别:女 生日:1984.1.26 身高:1.67米 体重:61公斤 项目:游泳 昵称:罗罗 辉煌战绩 罗雪娟和齐晖是目前中国女子泳坛乃至世界泳坛的 ...

  7. 大国之殇,唐山大地震44周年 | 地质灾害数据可视化

    ""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包含着无尽悲欢,也见证着无数奋起.从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满目疮痍,到今天奋翅于冀东沃野的现代化城市,唐山40年的沧桑 ...

  8.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是如何披露的?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全晓书)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但这一数字的"解密"却在三年之后.作为这篇"迟到新闻"的记者,原新华社副总编辑徐学江 ...

  9. HDU 5834 Magic boy Bi Luo with his excited tree

    树形dp. 先dfs一次处理子树上的最优解,记录一下回到这个点和不回到这个点的最优解. 然后从上到下可以推出所有答案.细节较多,很容易写错. #pragma comment(linker, " ...

最新文章

  1. mybatis中的TypeAliasRegistry
  2. PHP-fpm 优化问题
  3. 写linux程序测试吞吐量,Linux下测试磁盘性能(IO、吞吐量)
  4. R 包的安装,使用,更新
  5. python是基于什么的内存管理方式_python的内存管理机制是什么?
  6. ibatis Dynamic总结(ibatis使用安全的拼接语句,动态查询)
  7. 应届生还是研究生?与大学生的MSN谈话二
  8. Win Server 8中的利器:微软在线备份服务
  9. 基本图像分类与目标检测网络要点总结
  10. Vue使用Iconfont图标库
  11. Android 利用重力感应调整手机模式
  12. 飞秋2013设置后无法保存配置问题
  13. 在Mac上阻止相机和麦克风的方法
  14. Sugar BI 增强分析能力全场景解析与分享
  15. geoip2配置及使用
  16. python-数据分析-(12)pandas数据清洗、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处理常见方法
  17. 最新云开秒赞系统公益版网站源码
  18. bzoj2754:[SCOI2012]喵星球上的点名 (后缀数组+离线+树状数组)
  19. PAT日志 1035
  20. 设置EXCEL的默认打印机

热门文章

  1. Qt QSS常用样式总结
  2. 体重指数计算器 (Body Mass Index Calculator)
  3. JAVA(JNA)内联汇编之外挂编写(魔域宝宝出征CALL)
  4. Vue实现自定义表格合并
  5. 南辕北辙: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断想
  6. 轻量级跨平台文本编辑器notepad--
  7. windows之C# 桌面截图
  8. 阿里云 ECS+wamp+阿里云DNS验证方式配置微赞https
  9. 快速入门GUI-guider
  10. matlab 感兴趣区域,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