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学网 作者:孟凌霄、新智元(好困 David)

比起大厂「996」,搞科研的「卷度」可能还更胜一筹。最近,一位曾经被卷坏了身体的博士站了出来,在Science上连发两篇文章。

科研(Study)、社交(Social)、睡眠(Sleep),三者不可得兼?

来自贝尔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郑明徳(音),在Science发文回忆了学生阶段,自己为科研牺牲健康,最后因肠胃病到急诊室报到的经历。

他坦言,好在自己的健康警钟早早敲响,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科研工作者仍在牺牲健康,以换取科研进展。

以下是他的自述:

科研压力与日俱增

抽血和做CT后,医生问了我两个问题,"你的一天怎么安排?一日三餐都怎么吃?"

我回答,我是一名研究生,日程安排得很满,通常要工作到很晚。早餐通常只喝咖啡,午餐和晚餐,一般在学校的快餐店随便打发。

医生被我吓坏了。

我的回答在他看起来就是三个字:「不健康」。

本科期间,过健康生活是比较容易的。

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日常课业,责任比较轻。我住在集体宿舍里,宿管会照管学生的个人生活,告诉我们去哪儿吃饭和锻炼。学校食堂也提供健康的食物。我在宿舍也交到一群朋友,常常参加社会活动。

但在研究生阶段,一切都变了。我专注于论文项目,也尽己所能努力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读研时,我住在校外,没有时间精力买菜做饭,更别说锻炼身体和社交。那时我从中国搬到美国,也很难结交新朋友。我总是一心想成功,却忽视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潜在风险。

有时,我能感觉到思维变得迟钝,但我没有让身心暂时放松,而是靠喝提神饮料来维持体力,继续长时间工作,我习惯性虐待自己的身体。

读博时,随着科研的不断进展,我的体重也暴增。当时我很容易疲劳,能量饮料不再顶用了,一喝就恶心、发冷和颤抖。我经常感冒,偶尔腹痛。

但对此,我总是刻意忽视。

缺乏给导师说“不”的勇气

一天,我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实验室的另一位研究生走到了我的面前。

「你能帮忙吗?」同学恳求道。

就像之前的许多次一样,我答应了。

当时,我已经读了5年博士,正为自己是实验室的资深成员而感到自豪。

但也就意味着,别人一有问题就会跑过来找我。而这就占用了那些本应用在自己研究上的时间,短则几个小时、几天,长则几周。

我很难拒绝这种请求,原因有很多。

当时,我从中国来到美国时间不长,所以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而我的实验室伙伴则是我社交的主要来源。

我担心,如果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就会失去这些「朋友」。

不过,拒绝同组的人其实还算简单。

你要知道,对导师说 「不」才是难于登天!

他们不仅有权力扣留你的研究经费,而且还可以拒绝写推荐信。

导师要求我去指导新的研究人员,于是我带着这些人在实验室泡了一天。

导师要求我去修理坏掉的设备,于是我尽自己所能去解决了这个问题。

导师要求我为自己负责的一个班级去做演示,于是我把实验放在一边,立即按照导师的要求开始工作。

在各种「需求」面前,我不得不加班加点,才能赶上原本的实验进度,而且还需要经常牺牲掉自己的个人生活。

有一次假期,我本来可以回去陪自己的家人,但实际上则是在实验室里花了几个小时修理一台几乎没什么人在用的设备。

健康警钟早早敲响

终于有一天,腹痛难以忍受,把我逼到了急诊室。

当时,我的妻子紧张地坐在我身边,医生诊断我患有肠胃疾病,并明确地告诉我,我必须改变生活方式。没有药物能解决这个问题,长远来看,唯一防止胃病复发、恶化的办法,就是规律饮食、锻炼身体、尽量减少压力。

我担心,如果我在工作中暂时放松,效率就会下降。但听到医生的警告后,我明白自己别无选择。我不再加班到深夜,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放松、睡觉和做饭。我听取了饮食相关的建议,并开始选择有营养、健康的食品。我还放弃了能量饮料,改为喝茶。

另一次警钟敲响,是妻子生下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时,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把自己逼得太累,而且事项优先级排序大有问题。

当时,我妻子正躺在医院病床上刚开始分娩,虽然我就坐在附近,但其实是盯着笔记本电脑写工作报告。几个小时后,我听到我女儿的第一次哭声。她的小手指紧紧地抓着我的时候,我恍然大悟:这是我女儿的出生,我应该全神贯注。

如果我的工作侵入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刻,我显然投入过度了。

改变越早越好

有时,我也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但我在办公室和家里都贴了便条,提醒自己如果不做健康的选择,会有什么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逐步变成了习惯,开始根深蒂固,我注意到生活中的积极变化

四年过去了,现在我不仅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我再也没有被胃痛和疲劳所困扰,即使不喝能量饮料也能够在一整天内保持专注。

现在想来,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不一定是我身体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这个因素,我也可能生病。

但无论如何,我很庆幸我及早发现了问题:我在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注意到,现在有不少研究人员在犯我4年前的错误,如果他们没有我的幸运,到了大病铸成之时,身体才响起迟来的警报,那时一切就为时已晚了。

作为科学家,我们的工作的确很重要,但只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们才有条件能完成这些工作。

作者简介

Mingde Zheng目前在贝尔实验室担任首席科学家,是一名生物医学科学家。

他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生物电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等多学科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开发自然的人机界面技术、物联网设备、人工智能等。

2010年,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

此后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在罗格斯大学获得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GPA一个4.0一个3.9,妥妥的学霸了。

他的研究生研究集中在体外诊断微型设备的设计、制造、建模和实现,用于临床筛选、生物分子传感、药物输送、疾病治疗和支持性细胞/组织培养。

此外,他还与来自化学、航空航天、机械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部门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项目。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prioritized-my-research-expense-my-health-until-i-crashed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felt-overloaded-work-until-i-learned-how-say-no-colleagues

https://www.bell-labs.com/about/researcher-profiles/mingdezheng/#gref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工坊精品课程官网:3dcver.com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3.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4.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5.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6.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7.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8.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9.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10.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11.自动驾驶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实战

12.相机模型与标定(单目+双目+鱼眼)

13.重磅!四旋翼飞行器:算法与实战

14.ROS2从入门到精通:理论与实战

15.国内首个3D缺陷检测教程:理论、源码与实战

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等微信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4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博士Science发文:后悔为科研牺牲健康,“卷”坏身体!相关推荐

  1. 别再SOTA了,那叫“微调”!Science发文炮轰论文灌水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AI算法的发展,真有那么迅猛吗? ...

  2. 读博士以后如果不去科研岗位,那它的意义在哪里?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么么哒- 来源:至道教育商学院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 "读博士以后如果不去科 ...

  3. 硕士开题报告模板、博士专家推荐信、科研课题申报模板大全

     1.科研课题申报模板 一份高质量的申请书,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比如:申请书的写作格式必须符合基金指南.基金管理规定和申请书撰写要求的规定.这是申请能否进入评审程序的门槛,否则可能连课题申报的大门都 ...

  4. 博士生Science发文:很庆幸导师要求每周交工作进展汇报!

    很多研究生为每周开组会.写工作进展汇报而苦恼. 但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Pijar Religia近日在Science网站发文表示,很庆幸读博期间导师要求每周交工作进展汇报. Religia认为,工作周 ...

  5. 28岁成中科院课题组长,最近他接连在Nature和Science发文

    最近,一位青年科学家的事迹引发关注. 2019年6月10日,Nature在线发表题为"Off-target RNA mutation induced by DNA base editing ...

  6. 继Science发文后,Nature也发文评论曹雪涛“误用图片”调查结果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本文转自:募格学术 2021年1月26日傍晚 Nature 网站以头条新闻的方式刊出了题为"著名中国免疫学家没有剽窃和学术造假"的新 ...

  7. 沈向洋博士:三十年科研路,我踩过的七个坑

    ↑↑↑关注后"星标"Datawhale 每日干货 & 每月组队学习,不错过 Datawhale干货 作者:沈向洋,编辑:机器之心 在近日举办的 X-Talk 上,美国工程院 ...

  8. 博士Nature发文:研究生阶段,4点经验助你学术“独立”!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科学网   编译:孟凌霄 从硕士到博士,不是简单的升学,而 ...

  9. 沈向洋博士:三十年科研路,我踩过的那些坑

    转自 | 机器之心 在近日举办的 X-Talk 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小冰公司董事长沈向洋博士分享了自己过去三十多年做科研的体会. 日前,首届 X-Talk 于 2020 年腾讯科学周期间在腾讯北京 ...

最新文章

  1. a*算法matlab代码_导向滤波算法及其matlab代码实现
  2. 图片验证码把我逼成了人工智障
  3. 【PHP】网站防止QQ拦截防红跳转代码
  4. 双显卡只用独显好吗_双动力洗衣机好吗
  5. java calendar类_Java世界最常用的工具类库
  6. day1--numpy
  7. Atitit 乱码的检测与纠正总结 目录 1. Atitit.request 乱码的检测与解决 attilax总结 1 1.1. 乱码的检测,,可以检测,列徐俩个问好?? 1 1.2. 使用常用汉字
  8. CSDN:如何获得C币
  9. 简单循迹小车实验心得_智能小车实验报告
  10. 计算机右键 管理,鼠标右键菜单管理方法?
  11. TVP5150视频解码芯片 调试总结
  12. cmd批处理命令~%dp0与~%dpn1的解析
  13. CSS提高图片清晰度
  14. 八月冲刺月紧张记录(目标400+
  15. 福昕阅读器无法注释问题
  16. cad.net 属性块(二)
  17. oracle索引的一些实践
  18. 【Markdown】编辑器使用技巧大汇总4。集合运算符的表示($\in$ 等),箭头符号的表示($\uparrow$ 等),使用指定的字体,转义字符的输入
  19. Python彩色图片转手绘风格
  20. c语言编写可乐瓶游戏,可乐瓶游戏二十则

热门文章

  1. Arcgis10.1 许可到期解决方案
  2. wrk2入门-http性能压测工具总结
  3. vue v-on绑定多个方法
  4. 优思学院|六西格玛战略管理的三步骤
  5. 记录使用centos7桌面版-添加中文拼音
  6. 深入解析:Android卡顿检测及优化项目实战经验总结,任君白嫖
  7. 【visum工作笔记之十二——交通分布】
  8.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9. 倚天屠龙之建造者模式
  10. 酷狗音乐播放器2014 v7.6.1.0 官方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