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答者: 萌萌小学酥
  • 答者: 咪马
  • 答者: 工藤正男
  • 答者: 一个科学家
  • 答者: Prof.鎏
  • 创新点
  • 写作

边看文献,边在想idea,想到一个觉得很不错的想法开始做,个人有每天抽一部分时间看文献的习惯,然后做到一半突然看到文献几年前就实现了我的想法,瞬间心态崩溃,好几天都没精打采的。发生好几次这种情况,积极性也在一步步减退,该怎么调整呢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732555

答者: 萌萌小学酥

​哇 我来给一个我老板的回答吧:有人做过不要慌!there is room for more than one paper in this topic.
一个好的topic绝对可以容纳不止一篇好paper。恰恰相反,如果是博士生你需要警惕的是那种完全空白的领域。可能是什么大坑13。。

答者: 卷阿
​​ 相反,自己有一个idea,一查文献相关研究都是空白,倒真的要小心了。是发现了新富矿?或者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前人研究的限制条件最近被解决了?还是更有可能的,这个idea里面有未知的坑,导致做不出结果?(目前科研期刊发表的阴性结果很少,浪费了大量重复尝试的时间,需要改变)需要三思而后行。

这倒不是说,做研究要畏首畏尾,只做好做的,但进入空白领域前,和相近领域的同行聊一聊还是有必要的

我老板就从来不慌别人已经做过…除非是别人已经做烂了。这种没必要再做。如果只是有一两篇paper, 其实恰恰相反,可以稍微改改角度接着做。毕竟你只是在想idea, 想想extension很容易。一个好的科研idea应该能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最怕的是那种你实验已经做了,或者paper都写了…来了个一模一样的

答者: 咪马

心态嘛,只能放轻松,告诉自己这再正常不过了,即使生在牛顿的时代,要做开创性的研究也不容易。
然后…不要轻易放弃!!! 别人做过的研究依然是可以做的。idea只是思路,沿着同样的思路,不同的人可能做出有明显差异的事情;在逐步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你有更多机会发现别人没想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有前人尝试过,至少说明你的思路没有大的偏差,继续走下去一般有成果。科研中自以为找到新思路,结果一顿猛操作后发现思路是错的,这个其实也很正常。

原创很难所以可贵,优化研究同样有意义。科研主要是脑力劳动,但做科研最怕的就是一直在想而不动手实施,因为发现他人做过就放弃自己的思路,是很可惜的。

那么可以怎样做呢?

① 追求极致,比前人做得更好,把某项或某几项参数指标提升一丢丢,将原方法中一些简化假设具体一丢丢,把前人理论中某个经验参数用理论公式表达,都是贡献。

② 用同样的方法、思路解决新问题(记得引用原创论文就好),这种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灌水,但是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因为新对象某些属性不同,也很可能需要对原方法进行改进,这也是突破的契机。

③ 如果是博士一二年级,即使完全重复一些前人的工作,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这可以帮助你快速、深入了解自己的课题,少走弯路,这是创新的基础。

博士生的方向选择很重要,传统方向里面,大部分问题都被解决了,留下的都是前面大神们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你可能费了很多努力,最后只做了一点点优化;新的方向,甚至在传统方向里面研究的新处理技术、新材料,出成果会容易很多。当然,传统方向的好处是比较容易找到实际工程应用场景,相应的配套技术比较成熟,就业、创业都相对容易些;看上去高大上的研究一般都是面向未来的,可能你毕业多年都无法实现产业化,这或许是一些所谓”天坑”专业成为”坑”的原因。

答者: 工藤正男

发现自己的idea早就有人做过了,其实很正常,并且不用沮丧。在我眼里这可能是一件好事情, 下面听我慢慢分析一下:

1.你的idea之前有人做过,至少说明你这个idea是可行的,是有研究意义的,是可以做出来东西的,这总比那种做到一半发现做不下去的idea要好

2.恭喜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以我的策略,我会把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先复刻一遍,按照他的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设置把他文章中的内容从头到尾做一遍,然后把你得出来的试验结果和他的论文结果做个对比,看看复现度如何?这样至少可以证明你的试验操作和设备到底靠不靠谱,这一步自证其实是很关键的

3.在做试验的过程中,你要思考有没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比如研究方法不变,研究对象换一换,比如材料换一换,结构换一换等;比如研究对象不变,研究方法上换一换,比如引入一些新设备,新的测试手段等。就是俗话说的“老瓶装新酒”和“新瓶装老酒”一旦有这样两方面的突破后,做试验,处理数据,写文章,一气呵成,早日毕业,走上人生巅峰

国内的博士生其实就是在玩“老瓶装新酒”和“新瓶装老酒”的科研游戏,大部分老师也是这个套路,所以不要轻易尝试“新瓶装新酒”,也不要轻信导师给你的“新瓶装新酒”研究方向,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很可能是个大坑

最后总结一下,福祸相依,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往往会沉浸在不好的情绪里,而忽略了不好背后的好。

答者: 一个科学家

首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idea”和别人撞车概率之低,是你无法想象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发现你的“idea”被别人做了,其实很大的可能性是,你当初提出的这个“idea”并不完整。

如果你按照我下面要介绍的这个标准去提一个idea,你真的不会担心有人跟你提出相同的idea。我跟很多同学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idea之所以跟别人重合,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深思熟虑。有的时候看到一篇新发表的论文就拍自己大腿,后悔地说当初我怎么就慢了呢?我怎么没快点把这个idea发表了呢?可是大家认真想一想,你有没有真的去把这个idea做出来?我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往往不是直接就能想到的,而是要通过实验才发现自己最初的idea并不能在实际中直接使用。而是需要我们克服一些之前没想到的困难才可以。

说实话,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很多同学身上都发生过。可能你当时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瞬间想到了一个非常原始和初级的idea。然而一个真正的idea应该按照下面的顺序将以下的信息逐个表达出来:1,idea的背景。2,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3,别人是怎么做的。4,别人的方法中存在什么问题。5,别人的方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者信息,并利用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来避免前人的问题。7,你的方法里面真正的挑战是什么。8,为了克服挑战,你提出的具体的设计是什么。

1,idea的背景。我们在做研究都有一个大的背景。比如说我现在研发一个大推力的火箭。那么我的背景如果用一句话来讲,可以是:将货物或者人类,通过火箭送入太空已经不再是一间稀奇的事情。

2,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具体的研究问题和背景有时候容易混淆。这个具体的问题指的是你的论文直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特别宽泛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大推力火箭的idea里面,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可以是: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成熟,人们利用火箭实现了登陆月球和建立空间站。为了建实现征服太空的梦想,如何一次性将更多的货物送入太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了,这个具体的研究问题还可以换成别的。我暂时拿这个举这个例子。其实,一个idea可以对应解决不同的研究问题。而在论文里面写的不同的研究问题,就将决定这个idea的定位,还有这篇论文的档次高低。以后我会找出一个新的说法让大家看一下区别。

3,别人是怎么做的。这里面要列举一下别人的科研工作。请大家注意,这个可不是参考文献里面随随便便列举一些论文。这里应该是你真正理解的几种方法。比如在我的idea中,我可以说:为了一次发送更多的货物,现如全世界设计了三种大推力的火箭:第一种是前苏联的联盟号火箭,这个火箭利用了多个发动机的技术将100吨的货物送入了和平号空间站。第二种是美国的土星五号,利用了分级火箭的技术将100吨的货物送去了月球。第三种是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利用了捆绑火箭的技术,将100吨货物送入了火星。

4,别人的方法中存在什么问题。这里我们需要把别人的方法中的最致命的问题提出来。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的论文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十分的关键!千万别和2混淆!

在我们这个idea里面,我们找到的上述三种方案中的问题是:随着火箭运送货物重量的增加,需要携带的燃料也越来越多,相应的火箭整体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火箭推力的要求将变得更大,对于火箭设计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5,别人的方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在idea中将别人方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只有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一条,那么读者就会不明白为什么你的方法一定从理论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我们做了大量实验证明你的方法比别人好,读者也不会相信我的方法一定比别人的好,因为原理上说不通。

回到我们的例子,我们发现导致别人方法里面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希望火箭发射以后就会一直将货物送到太空,发射过程中火箭不会停下来休息,因此火箭发射一次就需要装载好全程的燃料。比如说发射100吨的货物到500公里外的太空,一趟需要200吨的燃料,于是乎火箭的推力就得至少是100+300=300吨。火箭的推力有2/3消耗在了推进燃料上面。推进的效率只有1/3。

6,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者信息,并利用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来避免前人的问题。这一条就很有意思了。这一条是我们的idea的核心。只有引入了新的信息和观察到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并加以利用,我们的方法才可能比别人的方法好!

在我们这个火箭发射的idea里面,我找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是用火箭径直将货物一次性送入太空,而是通过接力的方法去运送货物,那么每一段接力的火箭携带的燃料可以减半,因此火箭的推力就不需要那么大了,火箭推进的效率就提高了。具体地讲,发射100吨的货物到500公里外的太空,一趟需要200吨的燃料。现在我们分两阶段接力。第一阶段由火箭将货物运到250公里高度。由于火箭不需要飞500公里高,因此燃料只要之前的一半,也就是100吨。于是乎第一段火箭的推力只需要100吨货物+100吨燃料=200吨。当第一段火箭发射的同时,第二段的火箭也一同发射,只不过第二段火箭这时候只装载着燃料。第二段火箭飞到了250公里高度的时候,接替第一段火箭,然后将货物继续送入500公里的太空。由于第二段火箭在前250公里飞行时没有货物,而加载货物以后也只需要飞250公里,因此第二段火箭消耗的燃料肯定小于一次性将100吨的货物发送到500公里外的太空所需燃料,也就是200吨。所以,第二段火箭的推力肯定小于300吨!于是乎,我们找到了一种节省火箭推力,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这一方法里面虽然两段接力下来,总体消耗的燃料肯定要大于200吨,但是每一段火箭的效率提高了,因此,两段接力的火箭的推力都可以小于300吨。换个角度讲,如果我们两段火箭的推力都是300吨,那么我们肯定可以将大于100吨的货物发送到太空!

7,你的方法里面真正的挑战是什么。如果一个idea里面没有任何挑战,那将这个idea的创新性将大打折扣。同时,一个没有挑战的idea一定很容易被别人想到。然而,我不是在这里劝大家一定要去硬生生地编造一些挑战出来,而是要真真切切地有挑战才可以。

比如在我们这个火箭发射的故事里面,我刚刚讲了我们可以用接力的方法去提高火箭发射的效率。然而这个idea并没那么简单,如果你仔细思考你就会发现,火箭接力的核心是火箭可以在空中完成接力的动作。这一动作的完成相当的困难。想要完成这个动作,我们一定需要对火箭的姿态有非常精准的控制才可以。如果控制出现微小的偏差,别说接力了,火箭可能直接就歪倒掉落下来。

8,为了克服挑战,你提出的具体的设计是什么。这个就是你的idea最最最关键,也是你论文里面真正的干货了。

在我们这个故事里面,想要精准地控制好火箭的姿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知道elon musk的火箭可以回收。回收火箭的过程中,火箭下落的时候也需要精准的姿态控制。于是我们可以借鉴火箭回收的技术来设计我们的火箭姿态控制。于是在elon musk火箭回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应火箭接力的,精准的火箭姿态控制技术。当然了,由于我是学计算机的,我不是研究火箭的,具体的技术我在这里还真的不会编。我就是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idea,这里需要详细阐述到底这个姿态控制技术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你提出一个idea真的包含了这么多的信息么?我猜,一个最原始的idea可能只是包含了这8条信息里面的两三条而已。如果想真的提出这种idea,就需要你坚持把这个idea做下去,并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把这8条信息补全。其实我感觉这个提问的同学真正后悔的不是自己idea被别人做了,而是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把这个idea做下去,而不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当然了,如果大家好奇一个idea应该怎么提出来,请看这里:
写给还在为论文纠结的博士和硕士们:一个好的idea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你研究了好几年却什么也没提出来?
谢谢大家!

答者: Prof.鎏


发现自己的 idea 是别人已经做过其实很正常,你能想到的别人当然也能想到。

对于社科和商科的同学面言,可能idea的重要性直接关联着研究的开展,那么选择一个新颖性的idea 确实十分重要,如果发现idea 别人有人做过,要么继续做 literature review寻找其他创新点,要么深入阅读相关文献,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发掘创性点。作为商科和社科同学来讲,基于idea的数据收集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idea能够落地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和难度。

其次,对于理工科类的同学而言,我觉得 idea 和实验比起来,实验其实比 idea 更重要。作为实验科学,通过实验现象去发现新的idea 其实才是最有意义的。发现新现象的同时还要发掘背后的科学问题和机理,才能研究深入。拿我自己举例吧,我之前一个博士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一个新的现象,然后我们通过这个新的现象查找了相关文献,结果这个现象其实早就有人发现了,而且也发表了不错的文章。但是,我们深入阅读文献发现这个现象虽然已经发表,但是所有人对这个现象背后的机制解释都不够完善,或者说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决定沿着这个现象去揭示相关的机理。大概经过了5个月左右的机理研究,利用实验,理论和计算相结台的研究手段,终于证明了我们 propose的机理。最后,这篇论文发表在相关领域顶级期刊(If>10)

所以,idea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论文水平和档次的决定因表,怎么去做,怎么把这个科研问题做好,才是科研的本质。Idea 在你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或者开题报告阶段的作用更大。

有了这个认识,我认为调整心态就自然不在话下了,idea并没有你想象的如此重要,先动起手起来再说。

创新点

idea实现了,但感觉创新点不够,可以看看这篇

深度学习中创新点比较小,但有效果,可以发(水)论文吗?

写作

落实到论文写作可参考
Paper Writing Tips

做科研想 idea 发现早就有人做过了,该怎么调整心态?(附创新点提出,创新点较小,论文写作的方案)相关推荐

  1. 人大副教授:本科生一定要做科研吗?九大灵魂拷问

    学术如苦旅,我亦是行人.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与本科生的接触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对于科研的困惑或者误区,所以想大概介绍一下本科生的科研之路第一脚该从哪里走起.所以本篇文章的定位不是侧重学术性,也不会侧重于 ...

  2. 知乎万赞回答:什么工具能做可视化大屏,还能做数据地图?

    好多人跟我说vue.python.Pyecharts做可视化大屏,绝对有一套. 我看了一下,其实一般般,就像我在问答里说的那样,门槛不低,基本上是程序员在做. 现在对于可视化的要求,大屏是一方面,数据 ...

  3. 热议:老公今年已经34周岁想读博,以后做科研,怎么办?

    有网友提问:我们有一个三岁儿子,在某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大概50万,我的年收入在二十七八万左右.房子每个月贷款8000,如果他读博我们的收入基本是要减半,而且孩子慢慢长大,教育也是一笔比较大的花销,好 ...

  4. 热议:老公今年已经 34 周岁,现在想读博,以后做科研,是否应该支持他读?...

    点击上方[全栈开发者社区]→右上角[...]→[设为星标⭐ 点击领取全栈资料:全栈资料 有网友提问:我们有一个三岁儿子,在某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大概50万,我的年收入在二十七八万左右.房子每个月贷款8 ...

  5. 热议:老公今年已经 34 周岁,事业一直不太顺利,现在想读博,以后做科研,是否应该支持他读?...

    来自: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4041798 有网友提问:我们有一个三岁儿子,在某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大概50万,我的年收入在二十七八万左右.房子 ...

  6. 热议:老公今年已经34周岁,事业一直不太顺利,现在想读博,以后做科研,是否应该支持他读?...

    有网友提问:我们有一个三岁儿子,在某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大概50万,我的年收入在二十七八万左右.房子每个月贷款8000,如果他读博我们的收入基本是要减半,而且孩子慢慢长大,教育也是一笔比较大的花销,好 ...

  7.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想做科研,一定要进实验室吗?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在本科阶段若能加入团队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对今后保研.考研以及找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岛主今天就来谈一谈计算机专业本科 ...

  8. 想玩游戏?要先有人做游戏

    最近一直在讲游戏相关的问题,但也只是从玩家层面来讲游戏在云计算技术发展.硬件提升等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游戏,对于游戏的开发制作并没有涉及,而这些才应该是游戏行业发展的基础,毕竟没人做游戏,设备. ...

  9. 这是我拼命做科研的原因,2018年最感人的一个真实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因为一次意外的走失,3岁女孩肖佳慧被人贩子拐走,由南昌教师家庭的娇娇女变成湖南衡南农村一对贫困农民的养女.直到17岁,她才终于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她用了6年 ...

最新文章

  1. 记录最近的一些遇到的前端面试题
  2. mysql常见问题记录
  3. 第8篇:Flowable快速工作流脚手架Jsite_请假实战_查看历史任务
  4. C语言课后习题(19)
  5. 3d 多相机分流_徕卡电影四摄的华为Mate30 Pro到底有多猛?开箱了解一下!
  6. USB设备的插入检测
  7. linux获取文件名最后一位,获取出文件最后一位是1 或者0 若果都是1 代表是正确的 如果有0代表错误...
  8. Python多线程学习资料1
  9. linux bridge - mac和vlan转发
  10. 影响世界的100个管理定律
  11. python实现压缩,解压文件,使用密码解压文件。
  12. 网站域名假墙处理方法 内含cloudflare API自动更换IP的php脚本
  13. 2017年腾讯笔试题目
  14. 关于本学期学计算机基础专业的收获,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学期总结-20210420001228.docx-原创力文档...
  15. 京东登录注册页面的简单实现——(仿)
  16. HTML的div作用
  17. 用python刷网页浏览量_使用python刷文章阅读量
  18. 基于SpringBoot的影视/短视频网站系统
  19. 联想拯救者bios找不到启动盘
  20. 用FE-固定效应模型能做因果推断吗?

热门文章

  1. div在屏幕中如何实现居中效果
  2. Jeesite引用fullcalendar实现日程排班
  3. 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电子地图简介 什么是电子地图
  4. linux ubuntu 下禁用/启用touchpad
  5. 安装vue-cli遇到npm ERR! code ECONNREFUSED问题
  6. File::Stamped 时间戳log文件
  7. 通过kafka发送和接收消息
  8. 基于 ESP32 的蜘蛛机器人
  9. 专利申请找一家代理机构都有哪些好处
  10. 2021 技术展望 | 走向未来的实时生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