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开关电源知识脉络

  • 一、实现直流电压变换的方式
    • 基本开关拓扑
    • 增强型开关拓扑
    • 隔离型开关拓扑
  • 二、隔离型电源的原边拓扑结构
    • 推挽式电路
    • 双管正激式电路
    • 电流馈式推挽电路
    • 桥式电路
  • 三、隔离型电源的原边去磁电路
    • 辅助绕组复位
    • RCD钳位电路复位
  • 四、隔离型电源的原边整流电路
    • CCM模式PFC
    • DCM模式PFC
    • CRM模式PFC
  • 五、隔离型电源的副边拓扑结构
    • 全波整流
    • 全桥整流
    • 多路输出的副边拓扑
  • 六、开关电源的性能指标
    • 开关电源的损耗问题
    • 开关器件的损耗
      • 通态损耗
      • 开关损耗
  • 七、开关电源的控制策略
    • 衡量控制策略好坏的指标
    • 分析控制策略好坏的方法
    • 几种传统的DC/DC控制策略
    • 环路补偿环节的设计

一、实现直流电压变换的方式

实现电源直流稳压输出的基本方式包括线性稳压电源LDO开关稳压电源SMPS。LDO通过将部分能量消耗在内部三极管实现稳压,SMPS通过将部分能量存储在储能元件(例如电感)然后间接释放实现稳压。

基本开关拓扑

最基本的三类开关拓扑为BuckBoostInverting Buck-Boost。可以通过伏秒平衡来计算各类拓扑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伏秒平衡是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电感间隔存储、释放能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在电路中即电感电流具有纹波,纹波与电感感值、频率、占空比、输入电压有关。

增强型开关拓扑

将基本的开关拓扑进行两两组合,可以构成新的拓扑,常见的有CukSepic电路。Cuk、Sepic拓扑的共同特点是电路中有一个储能电容,储能电容可以起到隔离输入输出的功能。两者进行比较,Cuk输入输出反极性,Sepic输入输出正极性。

隔离型开关拓扑

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供电一般是市电,属于强电,通过引入变压器组成隔离型拓扑,实现输入输出不共地,提升安全等级。根据变压器原边、副边不同的电路结构,可组成不同的隔离型拓扑。

二、隔离型电源的原边拓扑结构

最基本的原边拓扑结构有正激式反激式。正激式电路的缺点是变压器无法自然磁复位,推挽式与双管正激式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推挽式电路

对于推挽式电路,相当于两个正激电路交替工作,两个开关的占空比不能高于0.5,但电感电流占空比可以接近1。推挽电路的好处是两个开关管共地,便于驱动,变压器无需专门复位电路。坏处是开关管承受两倍电源电压,变压器需要四个绕组两个抽头。

双管正激式电路

双管正激引入两个二极管反接变压器,构成变压器磁复位电路,由于变压器复位电压为电源电压,与励磁电压相同,开关管占空比需要小于0.5,使得能量回馈至电源。双管电路好处是开关管承受电压小。坏处是高端开关管需要高端侧驱动。

电流馈式推挽电路

电流馈式推挽电路可以理解成将副边绕组的滤波电感放到了原边。由于原边有电感,便于限制输入端的短路电流以及尖峰电流。由于副边可以不放置电感,仅需要一个原边电感就可以提供多路输出,且输出阻抗小,便于负载调整率以及多路交叉调整率。

桥式电路

当需要处理更大功率时,为了降低对开关管的设计苛求,提出了半桥和全桥结构。对于半桥结构,原边绕组一端连接电位中性点,另一端连接半桥,同样开关管占空比小于0.5,电感占空比可达1。由于母线电容存在,起到自然隔直作用,如果开关特性不完全对称,母线电容直流电压偏移可自动实现伏秒平衡。对于全桥结构,较半桥而言,由于原边电压增大一倍,功率也增大了一倍,如果开关特性不完全对称,需要增加隔直电容来平衡变压器伏秒积。

三、隔离型电源的原边去磁电路

可以发现,隔离式电源拓扑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变压器能够磁复位。变压器磁通复位理解成变压器中能量需要周期性释放,即励磁电流在开关管断开后要有续流回路。基于这种理解来分析正激拓扑,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流流过励磁电感;开关管关断后,副边二极管反偏励磁电流无法续流。对于无法通过电路模态自然复位的拓扑,系统的复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辅助绕组复位、另一种是RCD钳位电路复位

辅助绕组复位

先介绍辅助绕组复位,开关管导通阶段辅助绕组回路二极管反偏截止,开关管关断后,励磁电流通过辅助绕组续流,在辅助绕组上感应出的电流回馈至电源中。这种复位方式的好处是复位磁能能返回电源,坏处是变压器成本增加,由于复位电压等于励磁电压,开关管占空比小于0.5。

RCD钳位电路复位

RCD钳位电路复位的原理是:开关管导通阶段复位电路不工作,开关管关断后,励磁电流通过二极管向电容充电,变压器中的磁能转移到电容中,然后再通过电阻消耗掉。由于复位电压为电容电压,根据励磁电感的伏秒平衡可知,电容(复位)电压可随占空比变化以保证复位成功,这页使得开关管占空比不受限制。另外,由于电容的钳位作用,开关管电压也能被钳位。

反激电路理论上可通过副边输出电压复位,但变压器实际存在漏感,漏磁电流同样也需要释放,否则会引起开关过程电压尖峰,这种情况存在于绝大部分隔离拓扑中,同样通过RCD吸收电路来复位。

四、隔离型电源的原边整流电路

原边绕组的供电由市电整流后提供,对于不控整流电路,由于整流管只有当输入电压大于输出电压时才能导通,因此整流管的输出电流呈脉冲型,导致输入电流不呈正弦,这种由非线性器件引起的波形失真会给电网带来谐波问题。当输出电容越大,输出电压越稳定,电流脉冲越窄,THD越大,另外,同样负载功率下,脉冲越窄,电流峰值越大,造成的电路损耗也会增加。

针对这种问题,采用开关电源技术对不控整流输出进行斩波,使得输出电流跟随正弦半波,从而使得电网电流正弦。该使用什么开关拓扑呢?由于整流电路输入电压大小在0~Vm之间变化,而输出要稳定在一个直流量,因此需要采用升压电路结构,例如Boost,这种技术称为功率因数校正(PFC)

CCM模式PFC

PFC的模式有三种:CCM、DCM、CRM。CCM模式固定频率fs,改变占空比D,控制电感电流平均值实时跟随正弦电压,由于Boost输入电压为正弦半波,占空比需要根据当前输入电压实时改变,控制复杂。并且由于需要实时跟踪,电感感值要大,从而实现电流纹波小。

DCM模式PFC

DCM模式固定频率fs和导通时间Ton,由于导通时间固定,根据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电流自动上升与电感电压成比例的值,之后令其下降至零,保证电感电流平均值与电压成比例。由于无需实时跟踪,电感取值小,但电流纹波大

CRM模式PFC

CRM模式是固定导通时间Ton,但当电感电流下降至零时开始下一次的导通,即开关频率不固定。

五、隔离型电源的副边拓扑结构

上文介绍了原边电路的不同拓扑,其实副边整流电路也有不同选择,主要有三种应用拓扑:全波、全桥、倍流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

全波电路副边绕组需要中心抽头,绕组设计较为复杂,副边绕组由于分时导通,利用率低,但由于有电位静点存在,共模噪声低,另外整流管只需两个,每个管子承受两倍电源电压,电感电流频率是开关频率两倍。

将全波整流电路经过星-三角对偶变换,可形成倍波整流电路。较全波整流,倍波整流无需中间抽头,绕组利用率高。

全桥整流

全桥电路副边绕组无需中间抽头,绕组利用率高,但电路无电位静点,共模噪声高,整流管需要四个,每个管子承受一倍电源电压。全桥电路电感电流频率与开关频率相同。

多路输出的副边拓扑

在实际应用中,副边电路常常需要多路输出,如果每路带载情况不同,例如当主控输出重载,辅助输出轻载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

  1. 主控回路二极管和杂散参数导致输出电压降低,
  2. 辅助回路的电感电流更容易进入断续模式,输出电压上升

这两点原因使得主控输出电压低于辅助输出,使用交叉调整率指标来衡量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多路输出电源的交叉调整率,常用的手段是将多路电感进行耦合,存在耦合时,电感电压由两路电流协同产生,致使每一路电流纹波降低,使得轻载路不至于进入DCM状态,提高交叉调整率。

六、开关电源的性能指标

对于开关电源,效率是一个重要指标,电源工程师们会想尽各种手段来降低开关电源损耗

开关电源的损耗问题

开关电源中的损耗包括开关器件损耗、二极管损耗、电容损耗、磁性元件损耗(包括铜损与铁损)、PCB寄生参数导致的损耗以及控制回路损耗。其中部分损耗与功率(电流)无关,例如控制回路损耗、磁性元件铁损,部分损耗与功率(电流)成一次方,部分损耗与功率(电流)成二次方,因此绘制出来的开关电源效率曲线通常为抛物线。

开关器件的损耗

本节主要讨论开关器件的损耗问题。开关损耗由通态损耗与开关损耗构成。

通态损耗

通态损耗由开关管通态内阻Rds(on)产生热损耗,降低通态损耗只能改变开关管工艺减小内阻实现。

开关损耗

由于开关的动作不是瞬间完成的,开关暂态动作过程会带来损耗。分为开通损耗与关断损耗,开通损耗主要是由开通时寄生电容被强制短路导致,关断损耗主要由关断时寄生电感强制开路带来的。

开关导通前有部分能量存储在开关管的寄生电容中,开关一导通,电容被短接,能量直接通过开关管释放,消耗在开关管内阻上。开关关断前有部分能量存储在开关管的杂散电感中,开关一关断,电感被开路,能量瞬间通过开关管释放,造成电压尖峰。

降低开关损耗的关键点在于:待开关两端电压过零后开关再导通,可以消除开通损耗;待开关两端电流过零后开关再关断,可以消除关断损耗。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外加电感,使其与开关管体电容谐振,电流流过体二极管,实现在开关导通前(开关死区时间)电压降为零,达到零电压开通。

七、开关电源的控制策略

除了关心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控制策略也值得阐说。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稳定输出。通过引入一个高增益控制系统来实现,从好的一面来说,由于是高增益,故当系统保证稳定时,将迫使误差信号为零,输出电压跟随参考电压。从坏的一面来说,由于是高增益,很小的输入误差信号就会产生很高的输出,系统十分灵敏。因此对于高增益系统,提高控制精度的同时,同样需要保持系统稳定。

控制领域最可怕的问题是系统失稳,系统失稳是指由于被控对象存在固有极点,若在截止频率前系统相位超过180度,由于反馈信号接在控制系统反相端,总相移超过360度,对于系统出现的噪声会正反馈放大,系统最后失去稳定。

针对上述问题,引入了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常用的保证系统稳定的控制手段,在提供高增益以保证精确输出电压的同时,补偿一定的相位,保证系统的稳定。

衡量控制策略好坏的指标

控制的好坏通过稳态特性动态特性来衡量。

稳态特性包括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当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也会变化,好的电源需要将这种变化降至最低,通过负载调整率指标来衡量,负载调整率实际上反应了电源的内阻抗。电压调整率用于衡量输入电压变化所造成的输出电压偏差比。

动态特性包括过冲(大小、时间)和跌落(大小、时间)。

分析控制策略好坏的方法

通过环路分析来判断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好坏,具体步骤如下:

  1. 建立主功率电路以及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2. 构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开环传函伯德图。
  3. 进行伯德分析,如果系统的相位裕度控制在45 ~ 60度,增益裕度控制在-6 ~ -12dB,在工程上认为系统稳定。还有另外一种直观的判别方法,若幅值曲线以不大于20dB/十倍频的斜率穿越0dB轴线,然后以-40dB衰减。也就是穿越频率前等效成一个主要极点其作用,穿越频率后等效成两个极点起作用,认为系统稳定。

几种传统的DC/DC控制策略

  1. 滞环控制。采样输出电压,经过一个滞环比较器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当输出电压升至滞环上限,关断开关管,电压开始降低,直至降到滞环下限,重新打开开关管,电压开始上升。这种控制策略十分简单,成本低,其开关频率由环宽决定。
  2. 恒定导通时间控制。一旦检测到输出电压降到规定最低值,驱动开关导通,然后开通恒定时间后(通过单稳态电路控制时长)关断开关管。
  3. 电压单环控制。直接通过调节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采样输出电压,与内部参考值一起通过误差放大器产生控制信号,通过比较器将控制信号与锯齿波比较,产生PWM波控制开关占空比。由于采用振荡器产生固定频率脉冲,开关频率固定,简单的反馈网络补偿即可以实现电压精确控制。
  4. 电感峰值电流控制。将电压控制中的锯齿波改为电感电流信号,即为峰值控制模式,当输出电压降低,电感电流斜率增大,占空比增加,从而提升输出电压。
  5. 电感平均电流控制,采用误差放大器产生电压误差信号,再与电感电流信号比较后产生控制信号,最终产生PWM驱动波形。由于有“平均”环节,抗噪声能力强。

环路补偿环节的设计

最基本的环路补偿电路是电阻电容构成的纯模拟网络,工程上有三类基本补偿电路。在此不详细展开。

第Ⅰ类补偿网络为RC单极点补偿网络,设计较小的截止频率,迫使系统强迫稳定。由于Ⅰ类补偿网络会使得系统响应十分缓慢,实际中并不适用,常用于首次调试电路时测试系统静态特性。

第Ⅱ类为双极点单零点补偿网络,适用于电流模式控制电路。

第Ⅲ类为双极点双零点补偿网络,适用于绝大部分场合。

DC/DC开关电源知识概述相关推荐

  1. DC/DC开关电源设计

    DC/DC开关电源设计视频讲解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v411y7jM?t=156 一.电源概述 主要内容: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的概念理解 1 ...

  2. matlab的dc程序,基于MATLAB的数字式DC/DC开关电源系统建模

    2009 年 3 月 25 日第 26 卷第 2 期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Mar. 25 , 2009 , Vol. 26 No. 2 收稿日期 :20081217 作者 ...

  3. 开关电源DC/DC的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感纹波电流、电流纹波率

    开关电源DC/DC的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感纹波电流.电流纹波率 开关电源DC/DC 认识DC/DC 判断DC/DC的类型 交流电流 伏秒数和纹波电流的关系 直流电流 影响电感电流的情况 电感纹波电流 ...

  4. AC/DC、DC/DC转换器知识

    首先,我们过一下AC(交流)和DC(直流)的概念. 何谓AC 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的首字母缩写. AC是大小和极性(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电流极性在1秒内的变化次 ...

  5. [专业名词·硬件] 2、DC\DC、LDO电源稳压基本常识(包含基本原理、高效率模块设计、常见问题、基于nRF51822电源管理模块分析等)·长文...

    综述先看这里 第一节的1.1简单介绍了DC/DC是什么: 第二节是关于DC/DC的常见的疑问答疑,非常实用: 第三节是针对nRF51822这款芯片电源管理部分的DC/DC.LDO.1.8的详细分析,对 ...

  6. 半桥dcdc变换器matlab,450W多路DC/DC变换器设计方案

    1 概述 450W多路DC/ DC 变换器是一种直流变换开关电源,其输入电压为直流27V ,电源输出分别为直流±20V 10A 和5V 10A 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电源的输入与输出隔离,且输出电源的± ...

  7. DC/DC电源模块介绍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有降压和升压两种,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8. DC/DC电源模块是什么?有何特点

    一.电源模块是什么?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有降压和升压两种,专用集成电路( ASIC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 ...

  9. (转)搞定DC/DC电源转换方案设计,必看金律十一条

    [导读] 搞嵌入式的工程师们往往把单片机.ARM.DSP.FPGA搞的得心应手,而一旦进行系统设计,到了给电源系统供电,虽然也能让其精心设计的程序运行起来,但对于新手来说,有时可能效率低下,往往还有供 ...

最新文章

  1. 数据结构(05)— 线性单链表实战
  2. linux 上使用wc -l命令快速查看文件内容有多少行,以及如何匹配指定字符查看多少行
  3. 旧文重发:做人、做事,做架构师——架构师能力模型解析
  4. .net ajax 怎么写,.NET学习篇--Ajax中Url的写法
  5. 零基础初学c语言常见的10个错误
  6. 2018 蓝桥杯省赛 B 组模拟赛(五)题 F题
  7. 2345浏览器网址_清理流氓网站2345.com劫持浏览器
  8. 怎么样eclipse发达国家多重聚合关系maven项目和使用git管理
  9. 个人收集的资源(0th) IDM绿化版(免费免积分)
  10. 计算机小键盘的基本知识,电脑入门——第2章_计算机键盘操作基础概述.doc
  11. 欢迎大家访问吐槽人网 http://www.tucaoman.com/
  12. 吴恩达深度学习工程师系列课程笔记(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 - deeplearning.ai)
  13. windows server 12 r2用Hyper-v安装centos7
  14. 腾讯自选股如何实现单位小时内完成千万级数据运算
  15. Python 利用多线程进行爬虫(一)
  16. 客户端需求多变,怎么合理设计服务端API版本?
  17. 2020年全球及中国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情况分析,本土企业加速布局,未来可期「图」
  18. Elasticsearch 6.x Mapping设置
  19. 三十六、moved异常说明及操作
  20. java备忘录代码和解释_Java备忘录

热门文章

  1. 移动互联网Pinterest战役打响 鲜淘铺推摇一摇功能
  2.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3. 读书·2019(15本)
  4. 生成Code128A,Code128B,Code128C,EAN128条码
  5. windows 7、office 2007 微软官方原版MSDN
  6. Microsoft Office 2007的安装
  7. 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官网
  8. 数据加密,国际软件标准,零封全球黑客,书生云20年庆典上的看点解密
  9. html阅读模式怎么进入word模式,电脑Word2013阅读模式功能的使用方法介绍
  10. 对于脚本木马的免杀(特别针对安全狗的V3.0)的经验副过狗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