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十四:M3——徕卡的震撼
  引言:1954年4月在联邦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摄影器材展上,徕卡M3发布,一举震撼了整个世界,让那些因为战争的缘故得以照抄徕卡的相机制造工厂目瞪口呆,M3作为德国相机的代表,几乎让所有日本对手都感到绝望……

  有很多人认为徕卡M3是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照相机,在很多关于徕卡的著作中,人们往往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褒赞徕卡M3,在1954年4月发布的徕卡M3以取景器可以和装上的镜头耦合,并将取景窗和对焦框合二为一,而惊艳四座。1970年代的设计潮流革命开创者卢吉•克拉尼(Luigi Colani,1928-)在被问及对于以徕卡M3为代表的徕卡M系列相机的外形设计有何看法时,他只是说:“上帝啊,请不要做任何的改变!”。


徕卡M3,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照相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徕兹公司新的小型照相机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因为受到战事的影响,徕兹不得不放弃新相机的推出计划,转而生产军需订单产品,但徕卡的设计工作者还是千方百计的避开军方监控,悄悄的进行着新型小型照相机的研发。

  前面说到,由于德国战败,徕兹公司的大批相机设计图纸被掠走,相机专利也大多成为废纸,很多国家公开仿制徕卡的相机,各方面条件都更加迫切的要求徕兹公司生产出一款革命性的新型相机,各种设计和技术需要与之前的徕卡相机完全区分开。


徕卡M3,无论是设计、性能还是工艺,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战后徕兹公司的工厂重新开始投入生产后,对外界宣称主要还是以IIIc为主要机型(1950年开始生产IIIf),但此时要面对包括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的众多仿徕卡相机的竞争,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相机设计制造经验的徕兹公司岂肯善罢甘休,从1948年开始,他们将精力都集中到了新型相机的研发上,这款相机就是正在秘密孕育中的徕卡M3。

  1953年,日本王储明仁(就是今天的明仁天皇)对前联邦德国进行访问,陪同的还有日本工业界高层的代表,访问团提出希望参观威兹勒的徕卡工厂,其实那时徕卡M3已经在秘密进行组装,并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测试,但是为了不让日本访问团察觉到,徕兹公司十分谨慎的暂停了徕卡M3的组装工程,将所有的相关机器锁在盥洗室内,并在原先组装徕卡M3的生产线上组装徕卡IIIf,以防日本的访问团察觉。可见当时德国人对日本人还是有很强的戒心。

  徕兹希望通过这款新型相机,建立一整套庞大的摄影器材体系,因此新型相机的设计改变了过去的很多设计和思维习惯。1954年4月在联邦德国科隆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摄影器材展(也就是今天的Photokina)上,徕卡M3发布,一举震撼了整个世界,让那些因为战争的缘故得以照抄徕卡的相机制造工厂目瞪口呆。


徕卡M3的出现,将当时所有旁轴相机都远远甩到了身后

  M3的金属机身不但坚固强悍,而且工艺精湛,各方面的规格参数都是当时的顶级水平,堪称一台完美的相机。M3首先是革新了卡口系统,镜头卡口从L39的螺口改成了插刀式的M口,对准位置将镜头插入卡座,顺时针旋转30度即可,大大加快了更换镜头的速度;新的掀开式机背,方便了更换胶卷的步骤。M3还是第一款将取景窗和对焦框合二为一的徕卡相机;取景器的亮度大大提高,而且放大率高达0.91倍,并设计了3个取景框,分别对应50mm、90mm和135mm镜头的取景范围,在装上镜头后会自动调整,这一功能在当时独步天下;卷片方式也从原来的旋钮转动式改成了更直接的拨杆式(后期的型号还将过片与快门上弦的过程合并)。这一系列的改变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旁轴相机设计,将所有仿徕卡的相机制造厂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徕卡M3生产时间长达14年,总产量高达22万余台

  徕卡M3后来一直生产到1968年,产量高达22万余台,其中1955年就生产了近5万台(对比一下前文中佳能IV S b2的产量,不难看出其中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其历史地位不言自明。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徕卡M3长时间地站在35mm旁轴相机的顶峰位置,一方面为徕卡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行业地位,让几乎所有旁轴相机生产厂家(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难以望其项背,只得避其锋芒另辟蹊径;而另一方面,M3太成功了,以至于徕兹公司一直沉醉其中,之后再也没有推出影响力超过M3的机型,并贻误和忽视了单反相机的开发,加之人力成本高涨等原因,最终被日本相机超越,陷入经营困境直到今天。


1954年底尼康推出的首台24x36片幅的相机——尼康S2

  回到正题,日本光学在M3发布之后对即将发售的新机型进行了紧急完善,当年12月,推出了首台24x36mm片幅的相机尼康S2,带50mm f/2镜头的售价为68,500日元。尼康S2拥有放大率为1倍的取景器,并设计有回卷拨杆和快速过片杆等创新设计,确实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虽然设计和制造上已经是日本光学当时的最高水平,客观地说要比佳能IV S b2的新颖很多,但依然远不是M3的对手。御手洗毅以“打倒徕卡”为理想,但M3的出现,显然让佳能离目标更远了。


尼康S2代表了当时日本旁轴相机的最高水平,但仍然远不是徕卡M3的对手

  御手洗毅认识到,靠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一旦别人有了创新,最终还是会落到别人的后面。但是面对M3的强势,佳能不能未战先怯,于是他们又投入了新型号的开发中。日本光学同样也是如此,同样要开发比尼康S2更强悍的机型还还击德国对手。

  后人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历程时,往往把1955~1973年定义为“高速增长期”,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奇迹”。从1955年开始,日本本土相机市场的需求也开始快速增长,35mm相机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理研光学推出的第一款35mm相机Ricolet

  由于以佳能、日光等为代表的焦平面快门35mm相机定位较高、操作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从1950年代中期起,价格低廉的镜间快门35mm相机市场快速增长。1953年10月,理研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了旗下第一款35mm相机Ricolet,这是一款廉价普及型35mm相机。理研光学本来以生产超小型和双反相机为主,加入到35mm相机的混战中后机型普遍定位偏低。


富士推出的第一款35mm相机Fujica 35M

  而本来以生产中画幅相机和高级双反为主的富士也在1957年推出了第一款35mm相机Fujica 35M。加上原来的千代田、小西六和奥林巴斯等厂商,35mm相机市场一片火热,然而代表35mm相机最高水平的无疑还是徕卡M3,而非日本的佳能或者尼康。

  国内国外的竞争,使得有远大志向的日本相机厂商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请关注连载下一节——《转型——从旁轴到单反》。

  连载第十四节完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iasys/archive/2009/06/03/1495390.html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四)相关推荐

  1.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

    对手--雨后的春笋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 作者:木木 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虽然不及美国轰炸其本土前1944年的水平,但和1937年相比无疑高出许多.当时占领日本的盟军,以经济 ...

  2.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五)

    连载十五:转型--从旁轴到单反 <单反相机的传奇> 作者:木木 引言:1950年代初,主流照相机有两类:旁轴和双反.然而还有一种类型的照相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就是单镜 ...

  3.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六)

    连载十六:执着--旁轴的坚持 引言:旭光学在单反上的惹眼表现,不可能让其他相机大厂无动于衷,然而以高档旁轴相机起家的佳能,面对徕卡和日本光学的远击近攻,仍然在旁轴相机的开发上不遗余力,并且获得了意想不 ...

  4.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八)

    连载十八:天壤--单反的困局(上) <单反相机的传奇> 作者:木木 引言:1960年,日本第一届照相机展览会举行,当年就有多达19种单反相机登场亮相,1950年代末期,日本单反相机市场可谓 ...

  5.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二)

    Kwanon--迷一样的观音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二) 作者 木木 精机光学研究所挂牌半年后,也就是1934年6月,第一台相机"Kwanon"试制出品.即使 ...

  6.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三)

    德国--徕卡与35mm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三) 作者:木木 由于前面两篇写的都是佳能的"前传",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交待较少,为了让大家尽可能多地了解当时德国 ...

  7.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六)

    汉斯--商业化的开始(上)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六) 作者:木木 前两天简单介绍了一番德国和日本当年照相机行业的情况后,让我们回到佳能上来.1934年秋天吉田五郎离开精机光学后 ...

  8.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五)

    群雄--逐鹿的年代(下)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五) 作者:木木 接上节,后来并成日本相机五巨头中,我们已经介绍了除佳能之外的另外三家,下面就简单说说美能达. 美能达创始人田鸠一 ...

  9.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七)

    汉斯--商业化的开始(下)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七) 作者:木木 接上篇,我们把"Hansa"和"Canon"的由来仔细介绍一番. 近江 ...

最新文章

  1. datasnap的客户端回传机制
  2. 发布到服务器接口404_接口测试怎么做?
  3. AOSP6.0.1 launcher3入门篇—解析launcher.java文件
  4. MySQL的安全设定
  5. html2cavans
  6. Pycharm使用---Black代码格式化工具
  7. 2011—2018年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历年真题
  8. Vivado 查看HLS生成IP的资源和最高频率
  9. matlab常用函数,命令
  10. 中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电脑维修部
  11. Windows内核原理与实现之 NDIS(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
  12. Spark 第一讲 Scala安装配置
  13. 简单有趣的互动小游戏介绍:好玩的密室脱逃H5互动小游戏
  14. 为元宇宙提供动力的关键技术驱动力
  15. 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现状及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16. chromebook刷机_某些Chromebook无法获得Linux应用。 这是您可以做的
  17. 从开辟蓝海到保卫蓝海(一)
  18. SINS/GNSS组合导航仿真应用详细版(基于PSINS工具箱 )
  19. Ubuntu下利用安装包手动安装Apache和Php
  20. thinkphp开发流程之四 ——数据库的配置以及表模型的创建和使用

热门文章

  1. opencv 修改图像像素
  2. IPAD/IOS 访问限制密码找回方法(设置-通用-访问限制-密码的非刷机找回方法)
  3. pandas使用to_feather函数将dataframe保存为feather文件(需要依赖pyarrow包)提升大文件读取效率、pandas使用read_feather函数读取feather文件
  4. VB打包时出现没有注册类,怎么解决,蟹蟹各位大神
  5. mac数字键盘错乱_苹果电脑键盘打不出数字解决办法
  6. 高精度反正切函数的实现
  7. 做了五套登录页,晒一下 自己比较满意的~ oh yeh~
  8. 闲置kindle改为电子墨水屏时钟——本地静态页面无需联网
  9. 教师基本功训练计算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方案
  10. IC 拔取器 rework 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