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中科创达加入了 openEuler 社区,双方联手打造了面向各领域的多个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 的端边协同数字化平台原型,以及面向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的商用发行版——OSWare Edge 发行版等。

中科创达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操作系统为核心,通过端边云协同方案帮助厂商实现智能化改造,并且长期致力于加速开源领域建设,在行业内做出不少标杆性案例。于是,上周我们与中科创达的执行总裁邹鹏程,针对边缘场景的操作系统能力以及与 openEuler 的合作做了深入交流。

边缘场景下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随着硬件和边缘感知的发展,计算和感知逐渐融合,边缘端或者设备端在未来主要会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端侧与云侧将会实现更融合、更紧密的打通。在未来,不管是应用的用户体验,还是整个开发过程、工具、基础设施,都会出现边云界限模糊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未来更多的数据会在边缘侧处理,邹鹏程说,“未来三年可能会有超过一半甚至更多的业务数据在边缘侧处理。”举一个非常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例子,中科创达在做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在工业质检这个细分的领域,90% 以上的数据都在边缘侧来处理。剩余 10% 的数据因为法律法规或企业治理要求,会放在云上。云具有弹性部署、ROI 高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中科创达正在与 openEuler 一起努力,在边缘侧打造类似的智慧行业体验。

这些新的业务挑战与变化将大大促进新形态软件、硬件、边缘场景解决方案和新技术的产生,比如新型边缘算力设备、新型机器人、智能汽车、家庭主机等硬件,又比如车路协同、区块链、NFT 等新型分布式应用,都将会发生很大的技术变革。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边缘端会发展为由许多边缘设备组合形成的边缘集群网络,其上会运行系列边缘组件。这时操作系统将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向上”提供虚拟机做开发平台,方便开发者更好、更方便、更安全、更具扩展的开发分布式应用,赋能工厂、楼宇、车、家居等场景;另一个是“向下”支持分布式设备,来支撑各类异构硬件,像摄像头、传感器、边缘计算主机、云主机等。而具体的边缘组件,比如 AI 模型类开发组件,在分布式硬件场景下,除了运行算法程序外,还需要满足用户在端边云端的分布式数据存储需求。

相较于传统操作系统,我们更多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看分布式操作系统,端边协同的操作系统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邹鹏程说,“具有弹性特点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需要用软件定义去实现企业所希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如果企业不采取这样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那整个开发、部署和维护成本将是非常高的。”

中科创达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 的探索

随着 AI、5G 等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生态逐渐成熟,对智能工业、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园区等垂直领域的设备控制、自主协同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科创达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发布了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端边协同数字化平台原型和面向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的商用发行版产品 OSWare Edge 发行版。

openEuler 22.03 LTS 是欧拉正式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之后发布的首个共建社区版本,此版本也是欧拉首个支持全场景融合的社区长周期版本,满足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嵌入式四大场景的多种不同类型设备部署要求和应用场景,很好地支撑了中科创达在边缘计算场景的解决方案。

中科创达端边协同数字化平台原型与 OSWare Edge 发行版,主要解决的是边缘设备在异构计算等问题。OSWare Edge 发行版,在云原生平台可能很常见,但在边缘侧便显得比较稀缺了。主要原因是其技术上的挑战,相比云端,边缘侧有更复杂的异构形态。在云侧常见的 X86 的服务器和 ARM 服务器这两种形态,采用企业级 Linux 就可以运行。而在边缘侧和设备端,有五花八门的硬件,且形态多样。边缘侧硬件的复杂性,要求必须有一个类似于 OSWare 的操作系统,能够支撑异构硬件,给开发者提供一个更好、更安全的开发环境。

中科创达端边协同数字化平台原型 与 OSWare Edge 发行版的发布都是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 的原因也在于此,openEuler 22.03 LTS 面向不同场景采用统一的 Linux Kernel 5.10 内核,为这两款产品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定、安全的底座,很好的满足了许多场景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高可用的要求。并且 openEuler 系统有很多创新的机制,非常适合企业用户的分布式场景需求。例如 openEuler 对实时内核有强有力的支撑,解决了传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RTOS)融合的问题。

在边缘侧,系统资源相对于服务器来说是少的,很少运行一些在云端如 K8s、Docker 这样的基础设施,而 openEuler 22.03 LTS 提供的 EulerFS 文件系统、内存分级扩展 etMem、轻量级容器 OS,为构建 OSWare 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

总结来说,从技术层面上,openEuler 22.03 LTS 面向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嵌入式实现了统一构建、统一 SDK、统一联接,帮中科创达高效完成了 OSWare Edge 发行版的发布。

而从开源层面,openEuler 社区的所有伙伴也都表现出了十分开放的心态、创新精神,这直接促进了中科创达在边缘侧的基础设施的构建。在 OSWare Edge 发行版的发布过程中,中科创达在 openEuler 社区与国内外不少开发伙伴深度交流,得到了很多技术层面的启发。

与其它开源操作系统相比,openEuler 的优势显而易见,稳定、安全、场景支撑、开放灵活的社区氛围让中科创达成为了 openEuler 忠实的合作伙伴。

中科创达与 openEuler 的结缘并非偶然,未来同行之路还很长

邹鹏程谈到中科创达与 openEuler 的合作契机时说道,“并非是突然发生,是整个研发团队的深思熟虑。”

在与 openEuler 合作之前,中科创达首先投入了鸿蒙系统。因为鸿蒙引领了分布式全场景、微内核的发展,所以中科创达与鸿蒙做了许多技术、生态以及业务上的深度合作,也对华为各产品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两年前,中科创达正式了解到“新一代操作系统”概念的 openEuler。在这之前,在服务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中科创达创始团队,一直想找一个时机将过往服务器领域的经验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团队觉得云计算一定要与边缘侧和端侧紧密结合起来。openEuler 让他们觉得时机已到,于是果断选择合作。此后,鸿蒙与 openEuler 形成合力,解决了中科创达一直想要解决的“分布式、云边端一体”的问题。

接下来,中科创达还将基于 openEuler 做更多的事。在技术维度上,中科创达将与 openEuler 社区一起做技术创新。包括在实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组件领域的技术革新,将云端基础设施向边缘侧做融合与迁移。同时,基于 Edge SIG 工作组进一步扩大边缘技术的丰富性,提升操作系统的边云协同和可靠性、可用性,是中科创达与 openEuler 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另外,中科创达还将与 openEuler 聚焦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研发,像新型机器人、汽车以及新型智能硬件芯片层面的技术革新。

从社区层面,中科创达将全力支持 openEuler 社区合作和社区推广。例如读书会、对外合作、联合推广等。邹鹏程谈至此,非常认真的说道,“openEuler 社区不只是一个理念,它切切实实地为客户带来价值,中科创达也是被提供价值的客户之一。”

“当前只说发展没有意义,我们还要看到自身的不足,这也是中科创达未来要与 openEuler 一道解决的问题。从社区、Workshop、技术共研多个层面降低大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成本,通过平台与技术的加持,共同去打造更健康、更有特色的操作系统。”邹鹏程如是说。

openEuler 对操作系统的意义,并不只停留在“国产”层面

openEuler 是覆盖全场景的创新平台,目前已支持 X86、Arm、RISC-V 多处理器架构,并在努力拓展支持 PowerPC、SW64 等更多芯片架构,持续地完善多样化算力生态体验,不断创新分布式、实时加速引擎和基础服务,结合边缘、嵌入式领域竞争力探索,打造全场景协同的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

openEuler 实现了从代码开源到产业生态的快速构建,在引领内核创新,夯实云化基座的基础上,面向计算架构互联总线、存储介质发展新趋势,为政府、银行、电信、能源、证券、保险、水利、铁路等千行百业核心业务提供支撑,构筑安全可靠数字基础设施底座。

谈及 openEuler 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意义,邹鹏程说,“如果讨论 openEuler 的价值,不应该只局限在国产操作系统层面,任何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都不应只停留在地域层面。openEuler 目前不仅有来自中国的用户,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openEuler 为打造端边云协同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是最有前景的底座之一,是多元的、创新的、可靠的。”

此外,邹鹏程认为 openEuler 为操作系统领域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交流模式:“openEuler 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式创新”。openEuler 设置了一条基线,它统一了系统“什么时候开发”、“什么时候发布”等,将芯片、操作系统发行版、应用厂商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号召在一起。包括 SUSE、麒麟等也加入进了这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联盟。openEuler 在商业和技术层面,为开发者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健康良好的环境,让全世界开发者都愿意参与。

操作系统的未来离不开创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如今,我们聊操作系统很喜欢带上“创新”二字,操作系统发展了这么多年,创新并非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旧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操作系统的创新,和软件、硬件等其他领域的创新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操作系统本身更为复杂。而具体到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应用层面,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让微内核更好地支撑复杂的应用”,是学术界和企业界一直在努力的课题。这个问题在未来的解决方案可能是“融合状态”,也可能是“多系统”,但无论怎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技术演进过程。

操作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生态发展的问题。生态是由“创新”和“开放”这两者驱动的。未来,如果操作系统领域的众多开发者和企业能共同打造一个“开发理想国”,大家在这里协同创新,积极贡献想法、场景、技术,无论在硬件、本地、端侧或边侧设备,无论在边缘还是云端,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每个人都能以这种开放、乐观的心态做技术创新,那操作系统的未来将非常值得期待。

中科创达邹鹏程:与openEuler的结缘并非偶然,操作系统的未来离不开创新相关推荐

  1. 中科创达副总裁孙力:AI视觉仍在路上,平台需求胜过算法

    从2018年AIoT产业布局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趋势: 边缘计算不断被强调,存储.计算的布局重点从云端回到边缘侧: AI被不断强调,整个行业从强调IoT连接到AI赋能: 产业落地提上日程,各类行业 ...

  2. 融合智能将成时代方舟?中科创达技术大会向未来答疑

    人如一叶扁舟,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会显得那样渺小.那么什么才是时代的洪流呢?智能化毫无疑问会是其中之一.今年在全球受到疫情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智能化发展脚步不退反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了智能产 ...

  3. 问题总结两天来两场实习面试(中科创达、华为)

    查了好多资料,发现还是不全,干脆自己整理吧,至少证保在我的做法正确的,以免误导读者,也是给自己做个记录吧! 昨天下午去的中科创达口试 今天下午刚刚结束为华的练习生口试,月五二号去上机试笔,月五八号通知 ...

  4. 中科创达孙力:不迷信 AI 算法,智能视觉如何转型升级?

    作者 | 若名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 近日,中科创达副总裁孙力在 Thunder World 2018 嵌入式 AI 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主要分享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视觉的传统技术和 ...

  5. 专访中科创达王璠:怎样做好嵌入式人工智能的算法开发?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不管是学术圈还是工业圈,大家都认同一个趋势,那就是在很多应用场景上计算需要落地到设备上,让设备拥有智能化--即嵌入式的AI,这个是人工智能领域新开辟出的一个分支. 中科创达技术总监 ...

  6. 中科创达C++ 二面(hr面,30min,offer)

    中科创达C++ 二面(hr面,30min,offer) 面试官问 自我介绍 技术面已经过去一周了,你对技术面试的总体感觉怎么样呢 问一下,你现在秋招的面试的进程怎么样了呢 目前收到了多少offer呢? ...

  7. 专访中科创达软件工程师龙辉:Idea赋予实践的演进之路

    智能化时代到来,让身边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开始向智能化转变,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的目光,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idea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将自己的Idea赋予实践绝非易事.为此,中科创 ...

  8. 中科创达C++ 一面(技术面、24min、offer)

    中科创达C++ 一面(技术面.24min) 面试官问 自我介绍 你个人是想往哪一方面发展呢? 项目问题balabala 你对STL这一块了解吗,简单说一下你了解的呢 STL这些容器库中共有的一些方法有 ...

  9. 亚马逊云科技 + 英特尔 + 中科创达为行业客户构建 AIoT 平台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正加速迈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中国本土 AIoT 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的不懈努力让产品不断成熟,加之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抢占更广阔的市 ...

最新文章

  1. springboot 集成jpa_基于Spring Boot+JPA Restful 风格的数据
  2. Error: EACCES: permission denied, symlink
  3. 每日两SQL(2),欢迎交流~
  4. 所有人都可以是开发人员——《Office 365开发入门指南》视频教程即将上市
  5. 要养成良好的书写SQL的习惯
  6.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7. ffmpeg系列-协议操作解析-AVIOContext,URLContext,URLProtocol,HTTPContext
  8. 练习|Django-单表
  9. python官方中文库_新鲜出炉!Python 3.9 官方中文文档详解!
  10. 用于文本去重(相似度计算)的Simhash算法学习及python实现(持续学习中)
  11. globalThis is not defined 解决方案
  12.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防科大)-第四章-指令级并行
  13. 学生机房虚拟化(六)使用Clonezilla克隆Linux系统
  14.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文摄影照片
  15. 蓝牙BR/EDR和Bluetooth Smart的十大重要区别
  16. 【视觉注意力机制】SE、CBAM、ECA三种可插拔注意力模块结构实现与详解
  17. 新冠病毒又变种了, Lambda病毒比Delta病毒更危险
  18. Linux动态链接库编程入门
  19. FL Studio12中Fruity Blood Overdrive插件使用教程
  20. SC8701同步升降压控制芯片

热门文章

  1. 【NLP】关键词共现/属性共现矩阵
  2. 4.STM32F407ZG按键输入
  3. 使用STM8S105K4T6C 模数转换器的12通道
  4. C#入门4——计算自由落体运动
  5. 6. Z 字形变换(给定字符串,画N后逐行拼接成新字符串)
  6.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懂一点高阶(中台)产品思维
  7. convert函数用法小结---转载
  8. jq里的event对象
  9. 第七章软件结构的健壮性——测试与测试优先编程
  10. 编写Java程序,使用Swing事件处理机制实现用户登录和英雄信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