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位置跟踪伺服系统中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

闭环矢量控制系统simulink图​

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系统结构框图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矩角特性

电压方程

机械运动方程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 dq 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定子两相绕组电流由静止坐标系下变换到旋转坐标系下有:

定子两相绕组电流由旋转坐标系下到静止坐标系下的变换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 dq 坐标系中的电磁转矩表达式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两相 SVPWM 的参数推导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两相 SVPWM 的参数推导

电流环PI、速度环PI、位置P控制器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PI控制

PI模型

位置环控制器设计

PID参数计算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线性化和系统其他部分传递函数

简化和假定

电流环部分传递函数

速度环部分传递函数

位置环部分传递函数

PID参数计算方法

计算电流环PI

计算速度环PI

计算位置环P

仿真结果

结尾


在位置跟踪伺服系统中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

闭环矢量控制系统simulink图

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系统结构框图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矩角特性

其中 Nr-转子齿数;L1-定子绕组自感基波分量(假设A,B相定子绕组自感基波分量相等);theta-转子位置的 电角度(电角度=机齿数*械角度); M sr- 为定转子之间互感系数; I m- 为永磁体等效的转子励磁电流;

电压方程

其中 R AR B 表示定子绕组绕 组 A 和定子绕组 B 的内阻, k e为步进电机的反电动势系数,

为转子实际速度

机械运动方程

详细推导参见文献【1】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 dq 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定子两相绕组电流由静止坐标系下变换到旋转坐标系下有:

定子两相绕组电流由旋转坐标系下到静止坐标系下的变换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 dq 坐标系中的电磁转矩表达式

将式 2-(16) 代入式 2-(11) 并简化得:

  由此可知,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电磁转矩在本质上就是由定子电流分量大小与方向来共同决定的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令id=0可知Te可由iq控制
如图中选中部分就是Te方程在simulink中的实现

两相 SVPWM 的参数推导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如图中选中部分

两相 SVPWM 的参数推导

    (为了节省时间只需要知道3-13、3-14、3-15超限定条件情况下和限定条件情况下表3.4这些结论即可)

取如下图 3.4 所示的电路拓扑结构的双 H 桥逆变器。

  在双 H 桥逆变器中,根据功率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 16 个空间
矢量,见表 3.2 ,其中 12 个非零空间矢量 ,4 个零矢量 。图 3.5 为基本 电压空间矢量图。
  经过坐标变换,可得到矢量 U ref 的静止两相正交坐标系下分量 U αU β 如图 3.7 所示。
  根据基本矢量分布图即可确定参考矢量 U ref 所在扇区:若电压参考矢量 U ref 落在第 I
扇区,则有 U α > 0 , U β > 0;若电压参考矢量U ref 落在第 II 扇区,则有 U α < 0 , U β > 0 ;若
电压参考矢量 U ref 落在第 III 扇区,则有 U α < 0 , U β < 0 ;若电压参考矢量 U ref 落在第 IV 扇
区,则有 U α > 0 , U β < 0 。由此可得, U ref 所在的扇区完全可以通过 U αU β 的符号来判断。
为简捷的判定 U ref 所处空间扇区的位置,参考 U ref 在三相矢量空间扇区的位置的判定方法,
做如下假设:

  由于 A 和 B 两个参数不同组合的运算所得到的不同值是与 4 个扇区一一对应的,定
义一参数 N,并且令
  当 U ref 此时所在的是第 I 扇区时,可以得到有 U α > 0 , U β > 0 根据式 3-(2) 可以得到 N
= 4 。同理,可得到 U ref 所处扇区与 N 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表 3.3 所示。
  以 U ref 是此时所处第 I 扇区为例,由图 3.7 所示知,则可以通过非零的相邻矢量 U 1 和
U 2 以及零矢量 U 0 在各自的作用时间内来合成 U ref 。设 T s 为一个 PWM 周期, U ref 等效作用
于非零矢量 U 1 和 U 2 上的时间分别为 t 1 和 t 2 ,在零矢量 U 0 上的作用时间为 t 0。由空间电压
矢量合成的伏秒平衡特性可得:
  由于载波频率很高,所以由 3-(3) 式可得 3-(4) 式:
其中:
  将式 3-(5) 代入式 3-(4) 中并简化,得式 3-(6) : 
  又:
将 3-(8) 代入 3-(7) 中可以得到:
  式 3-(9) 就是以 U ref 在第 I 扇区为例,推导出 U ref 等效作用于 U 1 和 U 2 上的时间计算公
式,同理,可以求出 U ref 处在其它几个扇区上时,其等效作用于相应扇区上相邻基本非零
矢量的作用时间如下:
  当 U ref 此时所处第 II 扇区时, U ref 等效作用于非零矢量 U 2 和 U 3 上的时间分别为 t 1 和
t 2 ,则:

Uref此时所处第 III 扇区时,Uref等效作用于非零矢量 U3 和 U4 上的时间分别为 t1 和

t 2 ,则:
  当 U ref 此时所处第 IV 扇区时, U ref 等效作用于非零矢量 U 4 和 U 1 上的时间分别为 t 1
t 2 ,则:
  由于电机起动瞬间和负载突然变化的瞬间,速度环输出的转矩电流 i q 会在极短时间内
变化很大,电流环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的幅值 V 很有可能超出双 H 桥的直流母线电压而出
现过调制现象,即空间电压矢量幅值在如图 3.7 所示的实线圆之外,所以有必要对电流环
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加以束缚,使电流环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限制在如图 3.7 所示中的实
线圆之内,其限定条件见 3-(13) 式。
  当超出限定条件时,新的给定电压矢量为:
  式 3-(14)中 为约束条件下的给定电压。若在不满足约束条件下有 t 1 + t 2 > T s , 则 t 1 和 t 2 应变成:
  现在令 ,可得到 U ref 在不同扇区下等效作用于相邻基础电压矢
量的时间 t 1 和 t 2 关系如表 3.4 所示。

  为此,本文采用五段式的 SVPWM 来实现矢量调制,其在每个扇区的波形如图 3.8 所
示。
可以看到pwm波形正常

电流环PI、速度环PI、位置P控制器

在simulink中的体现

如图中选中部分

PI控制

  PI 调节是一种线性控制方法,它先将参考值 ( r ( t )) 与实际值 ( y ( t )) 进行比较来产生偏差
( e ( t ))( 即 e ( t ) = y ( t ) - r ( t )) ,然后对偏差进行独立的比例 (P) 放大调节和积分 (I) 控制,最后将两
者的运算结果进行相加作为整个 PI 的调节量 u ( t ) 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在连续时间域中,
PI 控制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K p 为比例系数, T i 为积分时间常数。
  PI 调节器各个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
  比例环节:比例调节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比例的对偏差信号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减小
误差,加快响应。
  积分环节:主要是对系统的历史偏差做出反应,它可以在足够的时间内完全消除误差
从而实现无静差调节。

PI模型

为了在将来配合模糊pid,使用自己创建的pid模型:

位置环控制器设计

PID参数计算

系统结构图如下:

由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可知,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模型是非线性的,因此有必要进行线性化,从而得到电机传递函数进而计算皮带控制器的参数kp、ki。下面推导电机的传递函数。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线性化和系统其他部分传递函数

简化和假定

  近似永磁体磁 链在相绕组中产生的磁链随转子位置按正弦规律变化,即不考虑定子电流对它的影响,不考虑磁滞和涡流效应,只考虑气隙磁导的平均分量和基波分量,忽略二相绕组间互感。电压电流方程、电磁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
式中,ua 、ub 及 i a 、ib 分别为 A 、 B 两相的电压和电流; R 为绕组电阻, L 为绕组电感; k e 为转矩系数; θ 、 ω 分别为电机转动角度及转动角速度; N r 为转子齿 数; T e 为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J 、 B 分别为 负载转动惯量和粘滞摩擦系数。

电流环部分传递函数

  实际运行中,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旋转反电 势调节过程远大于电流调节过程,且在转速较低的 系统中,可以不考虑旋转反电势的影响。 因此,依据 方程( 1 ) 和( 2 ) 可得到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A 、 B 两相 电压到电流的传递函数,如式( 6 ) :
  为了简化电磁转矩表示,引入 D-Q 坐标变换, D- Q 坐标变换按照公式( 7 ) 定义:

  因此,电磁转矩方程转换为( 8 ) :
  D-Q 坐标变换后二相混合步进电动机电压到电
流的传递函数不变 。
  电流环中还包括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驱动部分,驱动电路一般为微步 H 桥驱动,二相绕组中的电流给定波形分别为正余弦波形,通过反馈比较, 使绕组中实际电流跟踪给定电流波形。其中, H 桥驱动电路的传递函数用式( 9 ) 表示:

式中, K H 表示 H 桥驱动电路的电压, T H 为 H 桥时间常数,包括 H 桥死区时间 、 开关开通关断时间延迟等。
电流pi环节

速度环部分传递函数

  首先讨论负载传递函数,伺服控制系统的负载机械运动方程为:
  其中, T L 为负载转矩 。 当 T L = 0 时,由式( 11) 可得负载传递函数如式( 12 ) 所示:
以上推导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传递函数,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如图 所示:
转速控制为 PID 控制器

位置环部分传递函数

PID参数计算方法

计算电流环PI

被控对象开环传递函数

令Tcp=0.0001(pwm延迟时间),Ta=0.012/0.67,k1=1/0.67,k1oc=1(电流环的反馈回路),kcp=110(pwm放大)

则PID控制器

由于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

得到

计算速度环PI

速度环:

由上一步可知电流环闭环:

于是速度环开环传递函数:

T2=0.00352/0.001,k2=ke/0.001

同理于电流环:

=k2

计算位置环P

速度闭环传递函数:
位置开环传递函数:
得到位置kp:
计算完参数后给定位置阶跃信号系统反应:

仿真结果

给定位置信号:

仿真结果:
放大后:
可以看到系统优越的跟随特性

结尾

下载地址:

matlab2019b版本:closed_loop_control_system_for_stepping_motor.slx_二相步进电机数学模型-嵌入式其他资源-CSDN下载

matlab2016b版本:closed_loop_control_system_for_stepping_motor2016a.slx_二相步进电机数学模型-嵌入式文档类资源-CSDN下载

文件名:closed_loop_control_system_for_stepping_motor.slx

版本:2019b

参考文献:

[1]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高 性能闭环驱动 系统研究 汪全俉
[2] 两相 SVPWM 技术在位置跟踪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刘源晶,杨向宇,赵世伟
[3]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传递函数模型推导 徐文强,闫剑虹

其他关于步进电机控制仿真的文章: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建模仿真含模型文件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建模仿真含模型文件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_步进电机矢量控制和细分控制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含仿真文件)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含仿真文件)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_步进电机 矢量控制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simulink仿真简单的驱动器建模(含模型文件)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simulink仿真简单的驱动器建模(含模型文件)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_simulink 步进电机驱动器

相关文章:

使用simulink仿真连续(离散)线性定长系统全维渐进状态观测器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

使用drem对控制系统进行参数估计simulink仿真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

对给定干扰信号的simulink数字控制系统仿真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_simulink扰动信号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含仿真文件)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_步进电机数学模型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建模仿真含模型文件_Giiwedin的博客-CSDN博客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含仿真文件)相关推荐

  1.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建模仿真含模型文件

    目录 细分原理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电磁转矩方程 对Te方程简单的理解 细分控制的推导 细分系统总体图 正弦电流的仿真simulink实现 关于PWM电流控制(或SVPWM控制) 关于模型中如何控制细分 ...

  2.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细分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闭环矢量SVPWM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ID:6915666764175444

  3. 两相步进电机FOC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采用针对两相步进电机的SVPWM控制算法,实现FOC矢量控制,DQ轴解耦控制

    两相步进电机FOC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1.采用针对两相步进电机的SVPWM控制算法,实现FOC矢量控制,DQ轴解耦控制- 2.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电流环采用PI控制,转速环分别采用PI和 ...

  4. 两相步进电机FOC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两相步进电机FOC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 1.采用针对两相步进电机的SVPWM控制算法,实现FOC矢量控制,DQ轴解耦控制- 2.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电流环采用PI控制,转速环分别采用PI和 ...

  5. 基于simulink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的电压型PWM整流器仿真

    目录 1.算法描述 2.仿真效果预览 3.MATLAB部分代码预览 4.完整MATLAB程序 1.算法描述 双闭环矢量控制的电压 型PWM整流器的 PI参数整定是 一项极其重要却又十分依赖经 验的工作 ...

  6. PWM/转速单闭环/转速电流双闭环电机控制Simulink仿真

    PWM/转速单闭环/转速电流双闭环电机控制Simulink仿真 实验室之前一直在用BBB板和ARM板通过驱动器控制电机,最近实验室新买了一台DSPACE平台,具有运行参数可视化.实时性高等特点,但由于 ...

  7. 两相步进电机矢量控制之Multisim开环仿真

    两相步进电机矢量控制之Multisim开环仿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测试得两相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 其中:两相步进电机步距角1.8°,旋转频率5Hz.欢迎探讨.

  8. 三相逆变器双pi控制器参数如何调节_单相逆变电源的电压双闭环矢量控制新方法,解决传统方案的不足...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宋崇辉.徐涛.王振环.刁乃哲.陈宏志,在2019年第16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论文标题为"单相逆变电源电压双闭环 ...

  9. 异步电机(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模型,框架为双闭环矢量控制,电流环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

    异步电机(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模型,框架为双闭环矢量控制,电流环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电机模型为自行搭建的模型,控制器程序可完美运行. 可,有相关文献参考 ID:92406568622217 ...

最新文章

  1. ML 05、分类、标注与回归
  2. js 编码、解码与asp.net 编码、解码
  3. 禁用人脸识别四个月后,旧金山人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4. python:数据库连接操作入门
  5. Linux下使用fstatfs/statfs查询系统相关信息
  6. 面试小结170308
  7. 创业需要的学习能力不是读书考试做题也不是所谓的思维格局
  8. [FFmpeg] 常用命令
  9. 5行代码识别各种验证码
  10. [含论文+源码等]基于java+ssh+mysql实现的共享自行车租赁|出租管理系统
  11. 指纹识别传感器市场仍将持续上涨
  12. 苹果待处理订单要多久_苹果官网准备发货到发货要多久呀?
  13. dhcp计算机毕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论文)dhcp在校园网中的应用.pdf
  14. 宝宝培养 IOS APP 上线
  15. Android逆向writeup,[原创]腾讯apk逆向系列WriteUp
  16. Windows及Linux 下tftp 服务器安装及使用
  17. WINBUGS对随机波动率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与比较
  18. 微信小程序——video视频全屏展示
  19. Houdini实现AO效果
  20. 充分利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热门文章

  1. 地磅称重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全套如何选择和功能介绍
  2. 中国海底光缆分布详细图
  3. 美食杰项目(四)美食详情页
  4. SET FOREIGN_KEY_CHECKS命令
  5. Struts2 2.5.2的套路
  6. 2015年本科毕业第一份工作
  7.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归纳
  8. Eclipse切换SVN账号操作
  9. Revit二次开发之批量修改族名称及族类型名称
  10. PMP ACP NP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