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已读”功能

正如网友评论:

“已读对于优势方来说是个想要去掉的功能,而对于劣势方来说是唯一的指望。”

不平等的关系中,一个“已读”便是额外的奖赏。

微博里,“我在角落默默摇动荧光棒”的追星族,看到“已读”,可以得到“我的心意你也可以知道”的小快乐;

购物软件中,等待卖家回应的顾客,通过“已读”可以放心地等待自己的诉求被处理;

给暗恋的人发去关心的消息,哪怕没得到回复,一个“已读”就够人甜上半天……

“功能性”的沟通中,显示是否已读,是种自我安慰的满足方式。

微博已读功能突然下线,原本快乐的双向互动再次变成了没有回应的自说自话,却也给了对社交已经疲惫的群体喘息的机会。

但放在微信,“已读”却可能将增进社交的工具,变成“社交事故”的车祸现场。

当你好不容易熬过死亡星期五迎来周末,你的上司却在微信里临时安排任务。

原本想肆无忌惮地“装死”,一旦手滑点开了对话框,在明确显示的“已读”下,便成了“明目张胆向领导挑衅”。

逃避没了借口,社交情绪也不会被理解。

相同时间段,你在与别人的对话框里的显示是“已读”,很可能被受你冷落的人打小报告。

“你昨晚怎么回他不回我?”

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在“已读不回”下被无限放大。

曾经有起离婚案件,妻子将丈夫对自己 Line(一款类似微信的社交软件)上的多次“已读不回”记录上交,作为丈夫对自己感情冷漠的证据。

法官最后将此予以采纳,判定双方离婚。

已读不回 = 感情无法修复。

更有口难言的是,其实无论“已读不回”,还是“未读”,只要显示,都容易让人伤心。

前者是冷漠暴力,后者是满不在乎。

② 点赞记录公开

“我在现实生活中是高冷的冰山之花,微博点赞的都是沙雕段子。”

“我在微信里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微博点赞全是爱豆的激情小同人文。”

点赞的公开,暴露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喜好、观点。

“小丫头片子还两幅面孔”。

如果点赞公开被微信引进,这种“双面人”的尴尬就由网络与现实的分裂,变成了现实的社交中的bug。

如,你作为已经分手的一对情侣—— A 和 B 的共同好友,本来对两边都保持着友好的社交关系。

他俩互相屏蔽了。但对你都没有。

有天你点赞 A 的朋友圈,B 在你的主页发现后火冒三丈:当初我们分手时 Ta 那么对我,你不是不知道,竟然现在还在给 Ta 朋友圈点赞?!

比前任相见更眼红的,是在朋友的点赞记录里发现各路前任阴魂不散。

点赞记录不仅会暴露隐私,引起纷争,同时也可能是一个“被抓现行”的“帮手”。

再比如,为了保持在父母面前的“乖小孩”形象,精心设置了朋友圈分组可见。

一张人模人样的图书馆自拍附带最佳文案:“秋虫声声伴我读书”,特地发到“家人和亲戚”的分组.

结果回手点赞了一串电竞比赛的战况报告:

“牛X!内牛满面!青春不老我们不散!!!!嗷嗷嗷嗷!!!

要命的是,你点赞的其中一个队友,发朋友圈时配了图:

网吧里全部电脑全在放比赛直播,还有你俩涕泗横流的自拍。

父母看到你的点赞记录给你发微信,点开消息对话框后,留下一条烫手的“已读”语音消息:

“孩砸,你和小同学看的什么书啊?有这么好看?”

点赞记录公开,父母可以通过你的点赞记录顺藤摸瓜发现你闺蜜、伴侣的生活日常;

你的前任可以通过你们共同好友的点赞记录偷偷“视奸”你的生活。

逃不掉的“藕断丝连”。

③ “经常访问的主页”出现在醒目位置

微博用户自己能够看到“经常访问的人”,这个功能本来的是让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去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博主的动态。

现在被很多网友认为是微博最鸡肋的功能之一。

如果出现在微信,最大的尴尬莫过于我们最经常联系的,很可能并不是我们最想联系的。

被工作缠身的你每天都要与上司微信交流几百条,当他出现在“你经常联系的人”,不光是你,所有的人都会发现:原来你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追求你的人对你死缠烂打,当他出现在“经常联系的人”,可能连你的父母都要问一句“你和 Ta 是不是在谈恋爱?”

你悄悄在微信联系默默暗恋的人,本是一段美好的懵懂故事,但当“最近联系的人”变成公开的,一场自我满足的暗恋却变成了极易被发现、调侃的“苦恋”。

我们自己的生活,在这些功能面前,彻底沦为一场公开表演。

非现实世界

互相留点“装死”空间

哲学家叔本华说,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所思所想都会给予主动的高度的重视。

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系统,他们都无法绝对地漠视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会把他人眼中的自我画像放大再放大。

而在社交网络的扩大下,生活的展示与评价被集中在朋友圈,也让人们学会了伪装。

一边努力从对方的朋友圈、头像里寻找蛛丝马迹,一边精心设计着自己发朋友圈的频率、内容、哪些人可见。

发了旅游、美食、打卡自拍希望有人点赞,看到别人的,又常常选择性失明。

刷一次朋友圈,脑补出好几场大戏。

与其步步紧逼,不如,给彼此留一点“装死”的空间。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的 Thuy-vy T. Nguyen 曾进行过一个独处对人情绪影响的实验。

开始之前两组完成一份当下情绪体验问卷,之后实验对象被分为两组。

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实验组的被试可以随心所欲走动或放松,只需要保持清醒,但无法使用任何电子设备,无法进行任何社交活动;

对照组的被试则与研究助手进行社交活动。

之后,所有被试者再次填写情绪问卷。

独处的被试,无论是积极情绪(如兴奋)、还是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均有下降。而参与社交互动的被试的情绪没有变化。

结果发现,独处一般对人的情感体验有失活作用,可以减少情绪的高唤醒效应——人们可以利用独处来管理情绪。

社交软件里的人们,总是带着一颗八卦和看客的心,好奇地想知道别人的生活,但也在营造着被别人窥视的生活,互相侵占着彼此的空间。

唯独,没留出自己和自己沟通的机会。

各退一步,各自保留一点隐私和神秘感,留出释放情绪的独处时间。

人都需要活得像“刺猬”。太远了容易感到冷漠,太近了则会扎到彼此,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更容易相互取暖。

别被软件彻底绑架了

日本街头有这样一个标牌:

不立即回消息就会失去的友情,称不上是真正的友情。

也许是真的。也许,只是种自我安慰。

即便社交软件占据了现代人生活的很大部分,但如果真成了一种判断标准,怕是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心生失望。

这是把对人性与特定沟通习惯的失望,转嫁到了某个特定的人身上。

社交软件里的交流无法完全代表一段感情的分量;而在真正的亲密关系里,没有任何一款社交软件,能够代替面对面的沟通。

你讲了一个笑话,你若是在我面前,我一定笑得拍自己大腿,或者拍拍你的背,说你真逗;

可若是再微信上,无论多么好笑,我都只能回复“哈哈哈”。

线上的沟通中,存在“透明度错觉”,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透明无阻的。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

在无法真实感受对方情绪的社交工具中,信息会有损耗,让人不自主地猜忌。更何况,“已读”二字,能表达的信息十分有限。

或许只是碰巧,或许只是个人习惯不同,“已读不回”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在关系中的态度,

不小心点开一段对话,机器认定的“已读”,真不一定意味着你走进了对方的世界;点赞记录,也不应该决定对一个人的全部看法。

网上适当“装死”,回到现实,心中那真切的存在感才最珍贵。

简介:网易公开课(ID:open163)传播属于全人类的知识,一个实现自我提升的平台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anghong/p/9970314.html

【总结整理】已读功能---摘自《馒头商学院》相关推荐

  1. IM热门功能讨论:为什么微信里没有消息“已读”功能?...

    本文原文由"狼和哈士奇"原创分享,本次内容有改动. 1.引言 张小龙说:微信消息不做"已读"和"未读"的功能,是因为要给人撒谎的机会,这才符 ...

  2. qq文件对方接收后一定会有提示吗_为什么微信、QQ不推出已读功能?因为它敢出网友就敢卸载...

    12月14日,腾讯 QQ突然发起了一个"很吓人"的调查--你希望 QQ 出已读功能吗? 在短时间内,有 超过3000 人参与,其中有 2660 人(71.6%)投票 "你 ...

  3. qq文件对方接收后一定会有提示吗_QQ要增加消息已读功能,你是否赞成?

    昨天腾讯QQ在微博发起了一项投票:你希望QQ出已读功能吗? 497人参与了投票,结果是不出意外的有近一半的人投反对票. 其实道理很简单,QQ一个交友聊天工具出这样的功能,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例如,当你的 ...

  4. 肺功能曲线图怎么看_QQ或将推出已读功能?!你怎么看?| 微博报

    QQ回应推出已读功能 12月14日上午,腾讯QQ官方微博发起了一项投票,内容是"你希望QQ出已读功能吗?"关于这个问题QQ给网友们提供了三个选项:1.立刻马上搞快点!2.你出我就卸 ...

  5. Android ListView点击之后保持更换的背景色,实现已读功能

    因为项目中有这样的需求:一般消息类或者资讯类的界面,都有类似于网易客户端的点击之后更换背景色,并且保持这个颜色,表示已读取该条信息.这个功能一开始觉得已经实现了,在我的另一篇博客上有:点击打开链接 后 ...

  6. 3.27发送私信以及设置已读功能

    发送私信 是在 消息 页面 然后用 异步请求 发给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给 发送 成功or失败的提示. 当然也可以 给某人私信: 要自动带上 当前目标的名字 1.发送私信功能 1.1在数据访问层dao中 ...

  7. IM热门功能讨论:为什么微信里没有消息“已读”功能?

    本文原文由"狼和哈士奇"原创分享,本次内容有改动. 1.引言 张小龙说:微信消息不做"已读"和"未读"的功能,是因为要给人撒谎的机会,这才符 ...

  8. 借助Zotero标签功能实现已读功能

    1.添加"已读"标签 2.右键标签,给标签指派颜色 3.以后读完文献,单击之后就能标记为已读

  9. 微信小程序 一键已读功能实现

    页面展示效果如图 需求:点击全部标记已读 样式改变 按钮'全部标记已读'以及右上角条数消失 右上角条数显示实际未读条数 当未读大于99条时 显示··· 页面布局.wxml <!-- 通知公告 - ...

最新文章

  1. pandas使用normalize函数将dataframe中的时间(time)数据列转化为日期(date)数据列(例如,从2019-12-25 11:30:00到2019-12-25)
  2. Linux什么是文件IO,linux中文件IO
  3. 《碟中谍4:幽灵协议》蓝光1080P 720P首发!!汤姆克鲁斯主演
  4. 互联网公司职级和薪资一览!
  5. 网游云上网络优化方案
  6. MFC开发IM-第二十篇、MFC添加自定义消息
  7.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pdf,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11.pdf
  8. 正态分布下含绝对值的期望求解 -- 待验证
  9. Android library快速构建上传jcenter
  10. 6.跑步者--并行编程框架 ForkJoin
  11. 2019年中秋读者福利,你中奖了吗??
  12. excel小技巧 生成递增时间区间
  13. yolo数据集剪裁:切割目标框并将该框内的其他目标一并提取并转为可用数据集
  14. 灵悟礼品网上专卖店——客户端的登录功能开发
  15. 声明式事务、SpringMVC详解
  16. 寄存器(RAL)模型中的write方法
  17. Adobe Acrobat XI经验总结(更于2022.5.11)
  18. 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
  19. 微信公众号抓取 操作手机相关操作 ②
  20. Python urllib.urlencode

热门文章

  1. 阿里云网盘公测_“永不限速”的阿里云网盘开始公测预约!或将支持度盘一键迁移?...
  2. 我的世界刷铁机java版_我的世界:刷铁机其实很容易制作,但是有一个特殊的限制条件!...
  3.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三十天| 332.重新安排行程(跳过)、51. N皇后 、37. 解数独
  4. Windows XP系统服役13年今正式退休
  5. Java开发环境!java实现excel导入数据库
  6. 教你快速输入六角符号
  7. css center元素,[译]CSS 居中(Center)方法大合集
  8. 综合实验一 狐狸逮兔子
  9. excel填充序列_EXCEL里如何快速填充成千上万个序号呢?
  10. 联发科mtk和骁龙730哪个好_联发科Helio P90对比高通骁龙730,到底谁是真八核?-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