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今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潜力的112位全球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s)。来自蚂蚁集团的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何征宇入选了该名单,成为中国互联网工业界代表之一。

作者 | 蚂蚁技术
来源 | 阿里技术公众号

今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潜力的112位全球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s)。来自蚂蚁集团的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何征宇入选了该名单,成为中国互联网工业界代表之一。

成为YGL,是对何征宇个人在基础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一份肯定,也给了更多年轻一代程序员信心——专注计算机底层技术,也是可以闪闪发光的。

在开源和计算机底层系统领域,何征宇早已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大牛。但对更多年轻一代的程序员来说,这个名字还相当陌生。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目前在蚂蚁做什么?我们特别邀请到新晋YGL进行了一场访谈。

“别人家的小孩”,求学路上每一步却充满挑战

不满16岁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供职于谷歌内核组,创立和领导了开源项目gVisor。18年回国,现任蚂蚁集团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入选2021年度全球青年领袖名单。

何征宇有一份标准的中国学霸简历。但他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

我妈最初是长沙望城县(现望城区)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为了让我能去一个更好的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申请调动到了长沙市实验小学担任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最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爸由于异地的原因只有周末回家,所以平时她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独自抚养我的成长。从今天回溯过往,我妈做出的一些判断和牺牲成就了今天的我。

小学毕业以后,何征宇并没有按部就班的小升初、初升高,而是考取了湖南师大附中的超常发展实验班。上世纪80年代,在少年大学生的流行风潮之下,国内开展了超常教育的实验,对早智儿童实施针对性教育。12岁以下的年龄门槛,4年学制完成后去高考,中间不断面临淘汰危机,这就是何征宇人生压力最大的阶段。

我们班最开始有40多人,我记得只有26人参加了最后的高考,每年都有离开的同学。4年里面,我是属于学校里比较调皮的学生,经常被请家长,我妈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要经常来学校“受指导”。但幸运的是,她并没有把一些负面的情绪带给我,而是鼓励和支持为主。
我们班同学很多是前三年寄宿,最后高考一年走读,我却是前三年走读,最后一年寄宿。当时我的感受是被扔到学校去了,家里不管我了,后来才了解到其实是有老师建议我妈,让我到学校去看看别人平常是怎么学习的。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多帮助,否则可能也没有今天的我。

在技术探索之路上,何征宇觉得研究生期间遇到的硕士和博士导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2001年,不满16岁的何征宇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读研期间,申请了魏平为自己的导师。

魏平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技术开发本质上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学术界很多人写完paper就结束了,他一直在强调解决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技术研究者。可能这也是北理工的传统,快毕业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实验室的前辈,虽然做出了红箭-73,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汗马功劳,却从不曾想发表或宣传任何功绩。

硕士毕业后,何征宇申请到了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全奖攻读计算机工程博士。这段海外求学经历,塑造了他做事情的态度。何征宇回忆道:

做博士课题时,突然发现我们的算法特别适合GPU。08年做这个方向的实验室还很少,学校的采购系统甚至不支持采购GPU,我的导师洪波就自己下单攒了一台GPU的机器给我。他说,如果你想做什么,就想办法去做,不管做的东西是新的还是不靠谱的,首要是去尝试。
这件事直到现在对我还有很大影响。我不会去想导师或者主管给我一个任务,而是自己去想一个任务,请导师给我钱或者主管给我资源,自己去推动别人,不要被别人推着走。

博士还没有读完,何征宇就得到了谷歌的实习机会。毕业后,顺利留了下来,求学到求职无缝连接。

其实,每个阶段都有挑战。在谷歌提交第一份代码,就被批判了好几轮。当时,左边一个大神,右边一个大牛,我一个菜鸟,时常怀疑自己根本不够格坐在这里。后来,一个人做项目,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做。等项目做大,要处理团队协同。带团队以后有管理难题。我的团队是一个由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印度人组成,老中青结合的多元化团队,怎么样让大家信服,都是挑战。我也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可信原生:蚂蚁硬核技术部门,立志打造出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领域的TensorFlow

当何征宇逐渐习惯谷歌的生活。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当时,蚂蚁面临技术架构升级,急需高手加入,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经过深思熟虑,何征宇选择回国,加入了蚂蚁,负责可信原生技术的开发工作。

可信原生是何征宇团队提出的全新理念,一种利用现代化基础技术来构建可信生产环境的方法,其关键技术包括云原生,安全容器,机密计算,可信硬件,小程序运行时等。

我们回顾蚂蚁技术发展、业务特性的观察可以发现,前15年的技术发展历程,无论是从买Oracle数据库,自己写PHP,还是交易量上来以后成本负担不起转而开始去IOE自己做OceanBase、中间件、IoT等各种技术,本质上都是在解决功能性的问题,解决可用性的问题。
当我们成为了国民级应用,解决了大部分功能可用性的问题以后,国民级应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性就是可靠性,不能出现服务的不稳定,不能在上下班、用餐时间让用户无法支付。所以过去几年,蚂蚁集团投入了大量的技术、资源和人力去做到真正的系统可靠。
这引出了又一个问题:下一个时代,什么更重要?
我们看到互联网上一端是流量,一端是数据。数据未来的核心问题是隐私保护问题,系统是否足够安全的问题。在可用、可靠的基础上,带来了可信的问题。对基础设施而言,安全的系统应该是可信的,基础设施之上长出来的应用应该是天然可信的,而不是对应用开发者提出很多安全方面的要求。
我们希望可信原生的技术,能够像TensorFlow这样的AI框架降低工程师运用AI技术的门槛一样,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师构建安全,可靠的应用的门槛,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加规模化的应用。可信是从安全可靠出发,原生是从效率成本出发,我们希望把底层的复杂与麻烦留给自己,把便捷留给上层的应用开发者们。

带着这样一个使命,何征宇打造出关注内核、芯片、服务器技术、中间件技术、小程序运行时技术等底层硬核技术的可信原生技术部。从硬件的芯片设计到运维管控系统,计算机底层技术栈都有涉及。同时,几乎蚂蚁所有的业务线都是其客户,所有部门对其技术都会有所要求。

两年多过去,可信原生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蚂蚁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Kubernetes生产集群之一,率先在金融场景推进了云原生“零信任”安全可信生态的建设;深入开源社区,在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OpenStack基金会、CCC机密计算联盟等都有参与贡献;蚂蚁开源的Occlum成为CCC旗下唯一来自中国的项目,并主导在IEEE成功立项“基于TEE的安全计算”国际标准;联合平头哥研发的可信芯片已交付使用,并通过自研内核,虚拟机等技术,广泛服务于蚂蚁链,OceanBase,金融云等核心产品。

可信原生团队为何有如此战斗力?他认为原因是这样:

我们专注用技术的能量、产品的能力去解决最普适的问题和痛点,使我们的技术能够被业务大规模复用,帮助蚂蚁技术的全局提高。
我非常鼓励大家去挑战技术上的不可能。我始终相信创新来自于聪明的脑袋,技术是脑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所以也有相对宽松的时间要求和工作负担。文化上崇尚开放、担当和高标准。

给年轻一代的建议:注重实践,专注基础技术,做长期主义者

国内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步入职场以后,通常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感。对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脱节尤为明显。何征宇结合自己中美两段求学经历的对比,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美国的本科生更强调实践,中国的本科生实践偏少。步入职场以后,最大的脱节其实不是理论的区别,也不是聪明才智的区别,而是实践的区别。对于高校学生,我的建议是你在校时就应有所准备,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要准备去适应。
参与开源项目的建设,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开源,不仅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窗口,也是从学术界到工业界的窗口。在这过程中可以结识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也能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甚至获得实习、工作的机缘。我们经常去开源社区看,有没有优秀的苗子可以吸纳到团队。相比短暂的面试,开源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对候选人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在当下的中国,开源已经成为了技术圈关注的焦点,不管是科技公司还是学术组织亦或是高校群体甚至个人,都在踊跃地参与到开源的社区和文化中。学生群体如何更好地参与开源?

大家不要为了开源而去开源。举个例子,大家在学校里做可以把实践性项目和开源结合起来。当你想要去解决一个问题,寻找解法,可以从GitHub开始,看看有没有人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如果能在他人的方法、开源项目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的同时,为社区做一些修复和添加的工作,帮到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我之前在谷歌做的项目叫gVisor,开源后,很快就有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学生选择了这个项目做为自己的课程作业。最后,这些学生真的做出了一些性能优化的工作。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参与开源项目的方法。

当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很多时候仍是在以就业为最终目的去开设技术方向的课程。何征宇认为学生还是应该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未来的技术赛道。

挑选工作,不是市场上什么火就做什么,那未必是你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在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无论是人工智能、数据库,还是操作系统,在学生时代都可以多了解一些。
我发现,真正做计算机核心技术的人,必须要有操作系统、编译器这些基础软件相关知识。我在谷歌基础设施的大老板Urs是做编译器出身,Jeff Dean也是做编译器出身。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是计算机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就好像不学数学就没法学会计。
我的感受是,技术的力量能够很快塑造出一个个平台,而平台的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去引导、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你追求的用户时长之上的东西是什么,用户爱你的原因是你真正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还是你引发了一些人性的弱点,这都是平台、科技公司需要去思考的地方。

对于目前国内年轻程序员普遍感叹的“别更新了,学不动了”的技术更迭现状,何征宇也有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所谓技术发展更迭快,这些都是表象,大家还是要看本质的东西。
技术发展越快、从业人员越多的地方,越有能力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被依赖性越小,才有机会快速发展被迭代。而像Windows这样操作系统的迭代就很慢,又比如70年代出现的Unix,它的API、接口到今天还被很多人依赖。
快的部分一定是在上面,慢的部分一定是在底层。在上面负责应用开发的同学,我建议还是要多看行业里,大量的程序员都在关注什么,要有从众的心理。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探索计算机的本质,必须往下走。在中国越来越看重核心技术、基础软件的趋势之下,这个领域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何征宇鼓励年轻一代的程序员真正沉下心来做技术。他在谷歌见到过很多爷爷级程序员,Kubernetes,Go语言这些世界级的技术都是作者们在四五十岁以后做出来。

程序员不是青春饭。随着当下中国对底层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程序员的发展通道、职业长度只会越来越好。扎根基础技术领域的程序员,到了40岁左右,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领域,做出核心关键贡献。

在我团队,有一个最大的奖励是十倍奖。不是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而是你做的事情能带来数量级的,革命性的提升。我鼓励大家一定要有切换赛道的概念。如果你每天做的工作只有百分比的优化,体现不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想要真正做出数量级的提升,一定是找到了更有效的方式。
我也敞开大门欢迎包含计算机专业在内各个领域的理工科同学加入。如果你想沉下心来,是一名长期主义者,能够从底层技术中发现乐趣,期望做世界级的技术,希望成为10倍程序员,欢迎来我们团队。

备注: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创立了全球青年领袖论坛,旨在培养青年领袖的责任感,塑造更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严峻挑战。该论坛目前拥有1400多位全球青年领袖现任和往届成员,活跃在逾120个国家。姚明、刘翔都曾因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贡献入选。


免费领取电子书

《名人堂》

如何通过数字化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服务?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阿里巴巴CIO学院专访了10位证券、电商、水务、航空等行业领袖企业CIO,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扫码加阿里妹好友,回复“名人堂”获取吧~(若扫码无效,可直接添加alimei2020、alimei5、alimei6、alimei7)

原文链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8329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入选2021全球青年领袖榜单,蚂蚁何征宇的技术人生相关推荐

  1. 可信原生负责人入选“2021年度全球青年领袖”名单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今公布了最具潜力的112位全球青年领袖(年龄在40岁以下),来自蚂蚁集团的研究员兼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何征宇入选了该名单,是国内入选的互联网工业界代表之一. 全球青年领袖论坛由世界经 ...

  2. 曦智科技沈亦晨入选2022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日前,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2年"全球青年领袖"名单,曦智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亦晨博士获选,他将与来自全球42个国家的其他109位青年领袖一起,加入到为期三年的领导力培 ...

  3. 全球畅销手机榜单出炉:除三星、苹果外,仅有一家国产品牌入选

    对于手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甚至有些人已经用过好几个手机品牌,上十款手机了.可是你知道全球最畅销的手机是哪几款吗?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根据知名数据统计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公布的全球畅销手 ...

  4. 元宇宙iwemeta:2021年企业领袖榜公布,曹德旺为终身成就奖

    每年评选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是我们对商业史的一种标记,也是对企业家们尽量公允的一种评价. 这是20年来的第一次,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北京疫情防控的原因,没能在12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如约而至.不过, ...

  5. 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来源:学术头条 2022 年 1 月 25 日,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简称"AI 2000"), ...

  6. 报道 | AI 2000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美国领跑,中国第二,德国第三...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运筹OR帷幄』原创 作者:运筹OR帷幄整理 编者按 AI 2000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以下称为 AI 2000)由清华大学研发,检索了19世纪以来全 ...

  7. 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 AI 2000 正式发布

    2022 年 1 月 25 日,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简称"AI 2000"),由清华大学计算机 ...

  8. AMiner发布: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来源:学术头条 2022 年 1 月 25 日,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简称"AI 2000"), ...

  9. 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发布,中国占据两大榜首

    2022 年 1 月 25 日, 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 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简称"AI 2000"),由清华大学计算 ...

最新文章

  1. 引才125人!博士副处级待遇,硕士正科级,全部事业编​!限这些高校……
  2. 2019第十四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3. plotly基于dataframe数据绘制股票OHLC图
  4. Android关于AndroidManifest.xml详细分析
  5. 估值指标方法20190805
  6. python基础笔记_python基础笔记
  7. ajax跨域问题解决(spring boot)
  8. python中的数据成员有两类_Python类和对象
  9. POJ 3597 Polygon Division (DP)
  10. sql server 存储过程中拼接sql,转义单引号
  11. 基于android的个人记账系统,android平台的个人记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12. 空间分析——SatScan软件简明教程
  13. Android逆向工程:MIUI系统大揭秘:去不掉的小米账号!
  14. 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角度输出
  15. 基于Web SCADA平台构建实时数字化产线 - 初篇
  16. 从[USER SERVICES CLIENT]下载的sentinel-3数据在SNAP中打开没有地理坐标的解决办法
  17. 如何判断是否受到DDOS攻击?被攻击该如何解决?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0039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0039(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004)参考资料...
  19. RuntimeError:a leaf Variable that requires grad has been used in an in-place
  20. 软件版本号讲解:什么是Alpha,Beta,RC,Release

热门文章

  1. 讲讲 Python Launcher 是什么鬼东西?
  2. 双十一!教你用Python感知女朋友的情绪变化?
  3. 用锤子发射导弹,程序员的世界你不懂
  4. 一个没法商用,但是好玩有趣的 Python 手绘图形库!
  5. Python安装第三方库太慢?配置好这个速度飞起
  6. 入门 | 32 个常用 Python 实现
  7. 推荐一位零基础转 Python 的大佬
  8. 一键拼出你的微信好友图片墙!
  9. java gc 触发_Java GC种类和触发时机
  10. mysql ---- innodb-1- 体系结构、文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