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电脑是双硬盘,一个128G固态,一个1T机械,win10系统在固态盘,由于固态盘剩下的体积太小了,只能把ubuntu安装在机械盘。查看了网上的双硬盘安装教程,反映有开机无法正常引导的情况。看了easybcd和easyuefi安装步骤繁琐,尝试用u盘启动盘安装,第一次按了之后界面只有壁纸和鼠标也无法打开终端,网上查了是efi问题。重装之后开机很正常,开机选择进入ubuntu还是windows,不用狂按F12进入BIOS选择。每个人电脑不一样,仅供小白安装参考。

1.做U盘启动盘

这一步很简单,和安装win10系统一致。具体步骤可以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9629343/article/details/82353087
我用的是UltraISO做启动盘。至于ubuntu系统,可以在网上随便下载,本文安装的是ubuntu16.04

2.系统分区

这一步就是在要Ubuntu系统的磁盘上,分出一块区域。本文是把Ubuntu安装在机械盘,在机械盘上分出了120G作为Ubuntu安装盘。具体步骤百度搜索磁盘分区就可以了,就是点我的电脑-磁盘管理-新建磁盘就可以了

3.安装Ubuntu

将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之后,会有grub引导进入安装Ubuntu,点击install Ubuntu即可。
1.进入安装第一个界面选择第一个“使用ubuntu而不安装”加载到试用版进入如下界面

2.点击桌面左上角选择“Install Ubuntu 16.04.4LTS”双击打开进入安装。
3.在welcome界面选择“English”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界面。
4.在wireless界面选择“I don’t want to connect to a wi-fi network right now”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界面。
5.在preparing to install Ubuntu界面,啥也不选,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界面。
6.在installation type界面,选择最下方something else,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界面。(一定选择最下方的才能把ubuntu装到刚开始新建的磁盘分区中)
7.进入分区界面。分区一定要谨慎。我一共分了4个区,分别是
(1)主分区(Primary),空间起始位置(Beginning of this space),use as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Ext4journaling file system),挂载点/。用于安装系统和软件,大小30-50G
(2)逻辑分区(Logical),空间起始位置(Beginning of this space),use as为swap area。充当虚拟内存,设置的8G。
(3)逻辑分区(Logical),空间起始位置(Beginning of this space),use as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Ext4journaling file system),挂载点/boot。设置的200M
(4)逻辑分区(Logical),空间起始位置(Beginning of this space),use as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Ext4journaling file system),挂载点/home,相当于“我的文档”,大小为剩下的部分。
8.创建完分区之后,界面最下方“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选择了刚创建的挂载点为/boot的分区,选择“Install Now”。
9.接下来之后就会进入安装了。
安装结束之后拔掉u盘重新启动,进入

可以随意选择进入Ubuntu或者windows。
PS 创建分区界面最下方的一定别忘记选择。

关于双硬盘安装双系统相关推荐

  1. 双硬盘安装双系统,配置显卡驱动,安装cuda,pycuda

    本文主要记录了在双硬盘笔记本电脑自带的Windows10之外安装ubuntu18.04,并安装NVIDIA显卡驱动与cuda 和 pycuda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软硬件清单: 128G SSD + ...

  2. 双硬盘安装双系统(win10+ubuntu14.04)

    本人双固态(240g+120g),想安装双系统.240g安装Windows 10系统,120g安装ubuntu 14.04. 具体操作如下. 1.先插入Windows系统盘,重启电脑按F8(具体电脑按 ...

  3. 微星 GL62M 7RD SSD+HDD双硬盘 安装双系统(win10+ubuntu 16.04)

    觉得已经用了五年的华硕笔记本速度有点慢,加上想跑跑机器学习平台,入了一个微星本,本想现在的新电脑的兼容性应该还不错,但是折腾了5,6遍,翻阅好多教程才安装成功.发现好多教程还是用的很古老的挂载/boo ...

  4. win10双硬盘安装双系统ubuntu20.04

    1 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查看自己的windows是哪一种启动方式 二.制作启动U盘 三.分配空间给ubuntu和启动引导 四.安装ubuntu 总结 前言 本文只适合,win10系统是装在固态硬 ...

  5. ASUS华硕w50v 双硬盘安装双系统 win10+Ubuntu18.04 uefi模式下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

    电脑型号 ASUS w50v x6300 (500g+128gssd) 最近要用到Linux系统 就想在我的华硕笔记本上安装Ubuntu也出现了这个牌子或型号可能会出的问题记录一下 方便以后回看 我的 ...

  6. windows10 ubuntu16.04 双硬盘安装双系统安装

    windows10与ubuntu16.04 在装双系统前首先介绍一下我的电脑硬盘的情况64G SSD + 1T机械 目标:安装win10 20H1到SSD,安装ubuntu16.04到机械盘,并将机械 ...

  7. DELL戴尔Win10双硬盘安装Ubuntu20.04双系统(附带ROS安装教程)

    DELL戴尔Win10双硬盘安装Ubuntu20.04双系统(附带ROS安装教程) 1.安装场景及注意事项 1.1.确认电脑的引导方式 1.2.关闭电脑BitLocker硬盘保护 2.安装步骤 2.1 ...

  8. 在带有双硬盘的Windows10系统上安装Ubuntu16.04系统

    最近在看深度学习,需要使用TensorFlow跑程序.虽然在Windows系统上也可以使用GPU进行加速,好不容易安装将近两天在Windows10上成功配置GTX1080TI + Anaconda3 ...

  9. GPT分区安装Linux双系统,UEFI+GPT双硬盘安装Win10+Ubuntu16.04双系统

    安装环境 SSD+HDD双盘,Win10安装在SSD里,HDD分出来60G安装Ubuntu 自行百度你的主板是否支持UEFI启动方式,如果不支持下文不适用. Win10 下载Win10安装镜像.烧盘等 ...

  10. UEFI + GPT双硬盘安装win10和Ubuntu16.04双系统

    机型配置:HP暗影精灵III代(i5-7300HQ 8G 128GSSD+1T GTX1050Ti 4G) 系统:自带win10家庭版 本文适用于GPT硬盘的笔记本,MBR的可以先转化为GPT格式或者 ...

最新文章

  1. shell --- awk规范 系统总结
  2. 再不参与就晚了!!2020年结束前最后一波内测福利!人人有份!
  3. Redis进阶-string底层数据结构精讲
  4. WinCE项目-UPS电源管理系统
  5. 计算机专业在沈阳有什么发展,985 计算机专业在全国 TOP10 在沈阳
  6. Java设计模式学习总结(11)——结构型模式之装饰器模式
  7. Git 经常使用命令合集
  8. Sberbank Russian Housing Market比赛总结
  9. 华为hs8145v5如何改桥接_Linksys VelopAX5300和AC3900套装 Mesh组网实战 - 桥接
  10. Bex5文档服务器,WeX5/BeX5 UIServer的缓存机制
  11. MFC之映美精双目相机保存图片
  12. 软件开发技术文档的编写模块
  13.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d 切换负载均衡策略
  14. 客户协作 over 合同谈判
  15. 吴恩达——机器学习 局部加权回归(Loess)
  16. 解除带宽限速,提升电脑网速
  17. 简历c语言项目,C/C++:如何介绍简历中的项目?
  18. IDEA中Translation怎么使用
  19. NOIP练习赛题目1
  20. TCP Socket Client 测试工具,并发测试

热门文章

  1. 百度地图 截图java_我从百度地图静态图API中通过url获取到的图片,用java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图片上的百度logo去掉呢...
  2. 24节气—霜降文案、海报 , 秋将去,降初霜。
  3. 冰雪经济下,全民滑雪进入国际化的“黄金时代”
  4. PAT A1154 Vertex Coloring ——多少楼台烟雨中
  5. 35岁腾讯员工被裁员感叹:北京一套房,存款700多万,失业好焦虑! 凡尔赛还是事实?
  6. YOLO基础教程(三):视频处理
  7. 计算机应届生的面试经验
  8. C4D动画如何提交云渲染农场快速渲染?
  9. 上网行为安全之流量管理技术
  10. Tilera发布首款100核心CPU TLE-G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