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rred 模块也不是必备的模块,但是 ajax 模块中,要用到 promise 风格,必需引入 Deferred 模块。Deferred 也用到了上一篇文章《读Zepto源码之Callbacks模块》介绍的 Callbacks 模块。

读 Zepto 源码系列文章已经放到了github上,欢迎star: reading-zepto

源码版本

本文阅读的源码为 zepto1.2.0

Promise/A+ 规范

规范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Promises/A+》 和对应的中文翻译 《Promise/A+规范》,这里只简单总结一下。

promise 是一个包含兼容 promise 规范的函数或对象,promise 包含三种状态 pending 进行中、fulfilled 已完成, rejected 被拒绝,并且必须处于其中一种状态。

pending 状态可以转换成 fulfilled 状态或者 rejected 状态,但是 fulfilled 状态和 rejected 状态不能再转换成其他状态。

promise 必须包含 then 方法,then 方法可以接收两个参数,参数类型都为函数,分别为状态变为 fulfilled 后调用的 onFulfilled 函数和 rejected 后调用的 onRejected 函数。

大致了解 Promise/A+ 规范后,对后面源码的阅读会有帮助。

Deferred 模块的整体结构

;(function($){function Deferred(func) {deferred = {}if (func) func.call(deferred, deferred)return deferred}return $.Deferred = Deferred
})(Zepto)

从上面的精简的结构可以看出,Deferred 是一个函数,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符合 Promise/A+ 规范的对象,如果 Deferred 有传递函数作为参数,则以 deferred 作为上下文,以 deferred 作为参数执行该函数。

done、fail、progress、resolve/resolveWith、reject/rejectWith、notify/notifyWith 方法的生成

var tuples = [// action, add listener, listener list, final state[ "resolve", "done", $.Callbacks({once:1, memory:1}), "resolved" ],[ "reject", "fail", $.Callbacks({once:1, memory:1}), "rejected" ],[ "notify", "progress", $.Callbacks({memory:1}) ]
],state = "pending",promise = {...}deferred = {}
$.each(tuples, function(i, tuple){var list = tuple[2],stateString = tuple[3]promise[tuple[1]] = list.addif (stateString) {list.add(function(){state = stateString}, tuples[i^1][2].disable, tuples[2][2].lock)}deferred[tuple[0]] = function(){deferred[tuple[0] + "With"](this === deferred ? promise : this, arguments)return this}deferred[tuple[0] + "With"] = list.fireWith
})

变量解释

  • tuples: 用来储存状态切换的方法名,对应状态的执行方法,回调关系列表和最终的状态描述。
  • state: 状态描述
  • promise:promise 包含执行方法 alwaysthendonefailprogress 和辅助方法 statepromise
  • deferred: deferred 除了继承 promise 的方法外,还增加了切换方法, resolveresoveWithrejectrejectWithnotifynotifyWith

done、fail和progress的生成

$.each(tuples, function(i, tuple){...
})

方法的生成,通过遍历 tuples 实现

var list = tuple[2],stateString = tuple[3]promise[tuple[1]] = list.add

list 是工厂方法 $.Callbacks 生成的管理回调函数的一系列方法。具体参见上一篇文章《读Zepto源码之Callbacks模块》。注意,tuples 的所有项中的 $Callbacks 都配置了 memory:1 ,即开启记忆模式,增加的方法都会立即触发。包含 resovereject 的项都传递了 once:1 ,即回调列表只能触发一次。

stateString 是状态描述,只有包含了 resolvereject 的数组项才具有。

index1 的项,取出来的分别为 donefailprogress ,所以 promise 上的 donefailprogress 方法,调用的是 Callbacks 中的 add 方法,实质是往各自的回调列表中添加回调函数。

状态切换

if (stateString) {list.add(function(){state = stateString}, tuples[i^1][2].disable, tuples[2][2].lock)
}

如果 stateString 存在,即包含 resolvereject 的数组项,则往对应的回调列表中添加切换 state 状态的方法,将 state 更改为对应方法触发后的状态。

同时,将状态锁定,即状态变为 resolvedrejected 状态后,不能再更改为其他状态。这里用来按位异或运算符 ^ 来实现。当 i0 ,即状态变为 resolved 时, i^11tuples[i^1][2].disablerejected 的回调列表禁用,当 i1 时, i^10 ,将 resolved 的回调列表禁用。即实现了成功和失败的状态互斥,做得状态锁定,不能再更改。

在状态变更后,同时将 tuples[2] 的回调列表锁定,要注意 disablelock 的区别,具体见《读Zepto源码之Callbacks模块》,由于这里用了记忆模式,所以还可以往回调列表中添加回调方法,并且回调方法会立即触发。

resolve/resolveWith、reject/rejectWith、notify/notifyWith 方法的生成

deferred[tuple[0] + "With"] = list.fireWithdeferred[tuple[0]] = function(){deferred[tuple[0] + "With"](this === deferred ? promise : this, arguments)return this
}

这几个方法,存入在 deferred 对象中,并没有存入 promise 对象。

resolveWithrejectWithnotifyWith 方法,其实等价于 CallbackfireWith 方法,fireWith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为上下文对象。

从源码中可以看到 resolverejectnotify 方法,调用的是对应的 With 后缀方法,如果当前上下文为 deferred 对象,则传入 promise 对象作为上下文。

promise 对象

.state()

state: function() {return state
},

state 方法的作用是返回当前的状态。

.always()

always: function() {deferred.done(arguments).fail(arguments)return this
},

always 是一种省事的写法,即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执行回调。调用的是 deferred 上的 donefail 方法。或许你会有疑惑,donefail 方法,上面的分析中,明明是 promise 的方法,为什么 deferred 对象上也有这两个方法呢,这个下面会讲到。

.promise()

promise: function(obj) {return obj != null ? $.extend( obj, promise ) : promise
}

返回 promise 对象,如果 obj 有传递,则将 promise 上的方法扩展到 obj 上。

.then()

then: function(/* fnDone [, fnFailed [, fnProgress]] */) {var fns = argumentsreturn Deferred(function(defer){$.each(tuples, function(i, tuple){var fn = $.isFunction(fns[i]) && fns[i]deferred[tuple[1]](function(){var returned = fn && fn.apply(this, arguments)if (returned && $.isFunction(returned.promise)) {returned.promise().done(defer.resolve).fail(defer.reject).progress(defer.notify)} else {var context = this === promise ? defer.promise() : this,values = fn ? [returned] : argumentsdefer[tuple[0] + "With"](context, values)}})})fns = null}).promise()
}

promisethen 方法接收三个参数,分别为成功的回调、失败的回调和进度的回调。

then整体结构

then 简化后,可以看到以下的结构:

return Deferred(function(defer){}).promise()

返回的是 deferred 对象,deferred 对象上的 promise 方法,其实就是 promise 对象上的 promise 方法,所以 then 方法,最终返回的还是 promise 对象。所以 promise 可以这样一直调用下去 promise().then().then()....

Deferred 调用

var fns = arguments
return Deferred(function(defer) {...
})
fns = null

这里的变量 fnsthen 所传入的参数,即上文提到的三个回调。

最后的 fns = null ,是释放引用,让 JS 引擎可以进行垃圾回收。

Deferred 的参数是一个函数,上文在分析总体结构的时候,有一句关键的代码 if (func) func.call(deferred, deferred) 。所以这里的函数的参数 defer 即为 deferred 对象。

执行回调

$.each(tuples, function(i, tuple){var fn = $.isFunction(fns[i]) && fns[i]deferred[tuple[1]](function(){var returned = fn && fn.apply(this, arguments)if (returned && $.isFunction(returned.promise)) {returned.promise().done(defer.resolve).fail(defer.reject).progress(defer.notify)} else {var context = this === promise ? defer.promise() : this,values = fn ? [returned] : argumentsdefer[tuple[0] + "With"](context, values)}})
})

遍历 tuplestuples 中的顺序,跟 then 中规定 donefailprogress 的回调顺序一致。

所以用 var fn = $.isFunction(fns[i]) && fns[i] 来判断对应位置的参数是否为 function 类型,如果是,则赋值给 fn

deferred[tuple[1]] 是对应的是 donefailprogress 。所以在 then 里,会依次执行这三个方法。

var returned = fn && fn.apply(this, arguments)

returnedthen 中三个回调方法执行后返回的结果。

if (returned && $.isFunction(returned.promise)) {returned.promise().done(defer.resolve).fail(defer.reject).progress(defer.notify)
}

如果回调返回的是 promise 对象,调用新 promise 对象中的 promise 方法,新 promise 对象切换状态时, 并将当前 deferred 对象对应的状态切换方法传入,在新 promise 切换状态时执行。这就实现了两个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交流。

var context = this === promise ? defer.promise() : this,values = fn ? [returned] : arguments
defer[tuple[0] + "With"](context, values)

如果返回的不是 promise 对象,则判断 this 是否为 promise ,如果是,则返回 defer.promise() ,修正执行的上下文。

然后调用对应的状态切换方法切换状态。

promise 对象与 deferred 对象

promise.promise(deferred)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deferred 对象上并没有donefailprogress 方法,这是从 promise 上扩展来的。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拥有 promise 对象的所有方法的 deferred 对象,为什么还要一个额外的 promise 对象呢?

promise 对象上没有状态切换方法,所以在 then 中,要绑定上下文的时候时候,绑定的都是 promise 对象,这是为了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将执行状态改变。

$.when

$.when = function(sub) {var resolveValues = slice.call(arguments),len = resolveValues.length,i = 0,remain = len !== 1 || (sub && $.isFunction(sub.promise)) ? len : 0,deferred = remain === 1 ? sub : Deferred(),progressValues, progressContexts, resolveContexts,updateFn = function(i, ctx, val){return function(value){ctx[i] = thisval[i] = arguments.length > 1 ? slice.call(arguments) : valueif (val === progressValues) {deferred.notifyWith(ctx, val)} else if (!(--remain)) {deferred.resolveWith(ctx, val)}}}if (len > 1) {progressValues = new Array(len)progressContexts = new Array(len)resolveContexts = new Array(len)for ( ; i < len; ++i ) {if (resolveValues[i] && $.isFunction(resolveValues[i].promise)) {resolveValues[i].promise().done(updateFn(i, resolveContexts, resolveValues)).fail(deferred.reject).progress(updateFn(i, progressContexts, progressValues))} else {--remain}}}if (!remain) deferred.resolveWith(resolveContexts, resolveValues)return deferred.promise()}

when 方法用来管理一系列的异步队列,如果所有的异步队列都执行成功,则执行成功方法,如果有一个异步执行失败,则执行失败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传入非异步方法。

一些变量

var resolveValues = slice.call(arguments),len = resolveValues.length,i = 0,remain = len !== 1 || (sub && $.isFunction(sub.promise)) ? len : 0,deferred = remain === 1 ? sub : Deferred(),progressValues, progressContexts, resolveContexts,
  • resolveValues:所有的异步对象,用 slice 转换成数组形式。
  • len: 异步对象的个数。
  • remain: 剩余个数。这里还有个判断,是为了确定只有一个参数时,这个参数是不是异步对象,如果不是,则 remain 初始化为 0 。其他情况,初始化为当前的个数。
  • i: 当前异步对象执行的索引值。
  • deferred: deferred 对象,如果只有一个异步对象(只有一个参数,并且不为异步对象时, remain0 ),则直接使用当前的 deferred 对象,否则创建一个新的 deferred 对象。
  • progressValues: 进度回调函数数组。
  • progressContexts: 进度回调函数绑定的上下文数组
  • resolveContexts: 成功回调函数绑定的上下文数组

updateFn

updateFn = function(i, ctx, val){return function(value){ctx[i] = thisval[i] = arguments.length > 1 ? slice.call(arguments) : valueif (val === progressValues) {deferred.notifyWith(ctx, val)} else if (!(--remain)) {deferred.resolveWith(ctx, val)}}
}

updateFn 方法,在每个异步对象执行 resolve 方法和 progress 方法时都调用。

参数 i 为异步对象的索引值,参数 ctx 为对应的上下文数组,即 resolveContextsresolveContextsval 为对应的回调函数数组,即 progresValuesresolveValues

if (val === progressValues) {deferred.notifyWith(ctx, val)
}

如果为 progress 的回调,则调用 deferrednotifyWith 方法。

else if (!(--remain)) {deferred.resolveWith(ctx, val)
}

否则,将 remain 减少 1,如果回调已经执行完毕,则调用 deferredresolveWith 方法。

依次处理异步对象

if (len > 1) {progressValues = new Array(len)progressContexts = new Array(len)resolveContexts = new Array(len)for ( ; i < len; ++i ) {if (resolveValues[i] && $.isFunction(resolveValues[i].promise)) {resolveValues[i].promise().done(updateFn(i, resolveContexts, resolveValues)).fail(deferred.reject).progress(updateFn(i, progressContexts, progressValues))} else {--remain}}
}

首先初始化 progressValuesprogressContextsresolveContexts ,数组长度为异步对象的长度。

if (resolveValues[i] && $.isFunction(resolveValues[i].promise)) {resolveValues[i].promise().done(updateFn(i, resolveContexts, resolveValues)).fail(deferred.reject).progress(updateFn(i, progressContexts, progressValues))
}

如果为 promise 对象,则调用对应的 promise 方法。

else {--remain
}

如果不是 promise 对象,则将 remian 减少 1

if (!remain) deferred.resolveWith(resolveContexts, resolveValues)
return deferred.promise()

如果无参数,或者参数不是异步对象,或者所有的参数列表都不是异步对象,则直接调用 resoveWith 方法,调用成功函数列表。

最后返回的是 promise 对象。

系列文章

  1. 读Zepto源码之代码结构
  2. 读 Zepto 源码之内部方法
  3. 读Zepto源码之工具函数
  4. 读Zepto源码之神奇的$
  5. 读Zepto源码之集合操作
  6. 读Zepto源码之集合元素查找
  7. 读Zepto源码之操作DOM
  8. 读Zepto源码之样式操作
  9. 读Zepto源码之属性操作
  10. 读Zepto源码之Event模块
  11. 读Zepto源码之IE模块
  12. 读Zepto源码之Callbacks模块

参考

  • Zepto源码分析-deferred模块
  • Promises/A+
  • Promise/A+规范
  • jQuery的deferred对象详解

License

最后,所有文章都会同步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欢迎关注,欢迎提意见:

作者:对角另一面

读Zepto源码之Deferred模块相关推荐

  1. 读Zepto源码之Ajax模块 1

    Ajax 模块也是经常会用到的模块,Ajax 模块中包含了 jsonp 的现实,和 XMLHttpRequest 的封装. 读 Zepto 源码系列文章已经放到了github上,欢迎star: rea ...

  2. zepto ajax php实例,读Zepto源码之Ajax模块

    Ajax 模块也是经常会用到的模块,Ajax 模块中包含了 jsonp 的现实,和 XMLHttpRequest 的封装. 读 Zepto 源码系列文章已经放到了github上,欢迎star: rea ...

  3. 读Zepto源码之操作DOM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这篇依然是跟 dom 相关的方法,侧重点是操作 dom 的方法. 读Zepto源码系列文章已经放到了github上,欢迎sta ...

  4. 读 zepto 源码之工具函数

    对角另一面 读 zepto 源码之工具函数 Zepto 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函数,下面来一一解读. 源码版本 本文阅读的源码为 zepto1.2.0 $.extend $.extend 方法可以用来扩展目 ...

  5. 读zepto源码之工具函数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Zepto 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函数,下面来一一解读. 源码版本 本文阅读的源码为 zepto1.2.0 $.extend $.e ...

  6. 读Zepto源码之代码结构

    虽然最近工作中没有怎么用 zepto ,但是据说 zepto 的源码比较简单,而且网上的资料也比较多,所以我就挑了 zepto 下手,希望能为以后阅读其他框架的源码打下基础吧. 源码版本 本文阅读的源 ...

  7. Zepto源码分析-event模块

    源码注释 // Zepto.js // (c) 2010-2015 Thomas Fuchs // Zepto.js may be freely distributed under the MIT l ...

  8. 试读angular源码第三章:初始化zone

    直接看人话总结 前言 承接上一章 项目地址 文章地址 angular 版本:8.0.0-rc.4 欢迎看看我的类angular框架 文章列表 试读angular源码第一章:开场与platformBro ...

  9. nginx源码分析之模块初始化

    在nginx启动过程中,模块的初始化是整个启动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而且了解了模块初始化的过程对应后面具体分析各个模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看来,分析源码来了解模块的初始化是最直接不过的了,所以下面主要 ...

最新文章

  1. ERP成分简介--听觉感觉反应
  2. 数据可视化组队学习:《Task05 - 样式色彩秀芳华》笔记
  3. 【Linux系统编程】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4. 嵌套For循环性能优化
  5. MyBatis复习(二):mybatis-config.xml核心配置文件
  6. 运行MYSQL数据库命令时connetion Timeout expired异常问题
  7.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提取
  8. 希尔伯特变换(1)-基础理论
  9. java 软件流程图使用什么_流程图怎么画,教你正确使用流程图模板
  10. 信号完整性(SI)电源完整性(PI)学习笔记(十四)有损线、上升边退化与材料特性(一)
  11. 语音芯片播报方案选型补充说明
  12. 计算机科学概论第三版重点,计算机科学概论重点.doc
  13. True Type 文件格式规范
  14. serialport串口通信
  15. Java读取MARC元数据 代码
  16.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学而篇12
  17. 关于‘-[UIViewController _loadViewFromNibNamed:bundle:] loaded the “XXXView“ nib but the view outlet wa
  18. 如何使用 transform 来跟踪你最近的客户订单
  19. BFS算法 蓝桥杯长草问题
  20. 关键绩效指标KPI项目

热门文章

  1. CAD能打开PDF格式吗?这样做可以快速实现
  2. ArcGIS矢量数据模型
  3. css 预处理器 less sass
  4. 富阳天空之城在哪里?
  5. idea插件安装包下载
  6. 如何实现罗克韦尔PLC AB1756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
  7. String Similarity
  8. 矩阵运算-克罗内克积⨂ Hadamard乘积 2022年3月24日
  9. bootstrap实现导航栏的响应式布局,当在小屏幕、手机屏幕浏览时自动折叠隐藏
  10. 终端便捷ssh(免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