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机整合的商业意义。如果T有200万销售量,捆绑了t1 和t2一起销售,就能带动t1和t2的产量,降低其成本,提升其利润,提升T的竞争力(可稍降价) ;这称为<硬硬结合>。然而捆绑销售,免不了会增加总售价,提高顾客的负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软硬结合,就是目前产业的赚钱秘方。

<软硬结合>不仅是T里的软、硬件结合,还要促进T与t的紧密结合。例如,T+t1, T+t2, T+t1+t2形成三种<硬硬组合>,如果再加上行业(如家庭健康)知识,则不同组合都能支撑更多的行业应用情境,也就是提供更广泛的App软件开发题材和内涵。当 App价值超过T+t1售价提升时,赢家秘方就出现了。

本书缘由:高焕堂于2013年在日本退休之前,基于日本师徒制的要求而传承给下一代架构师的架构思考技术(俗称设计心法)。25年来他专精于A段(投资决策前)架构设计,退休闲暇将之写成中文,欢迎大家指教。

目录:請看目錄

欢迎访问 =>高老师的ADT技术论坛

高焕堂:MISOO(大数据.大思考)联盟.台北中心和东京(日本)分社.总教练

ee                                                                                 ee

<<看上一集-------看下一集>>

[#1651]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产业里的企业,都各有差异化、独特化的想法和藉之提升利润的压力。然而一个产业(X)的迈向差异化,藉之提高利润;往往带给另外两的产业(Y和Z)的不方便和成本提高,因而另外两的产业合力诱导X产业迈向标准化,让两个产业获利,X利润又下降。如此周而复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52]一支完全跨平台的HTML5-based App,能执行于各种平台上,无论它多美好,用户体验多么美好,都不是某的特定平台的亮点。

[#1653]回复kss_: 古谚语:女为悦己者容。App本身的亮点,只是孤芳自赏!! 不是平台的亮点 却是app的亮点。再如,一朵可随意插在各种花瓶的花,就不会是该花瓶的亮点了,不是吗?

[#1654]@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关于<平台、App与用户>三角爱恋关系,有没有人能试试解析以下这两句话,并解释为何两句话都是正确的,两者并不互相冲突:1. 如果App没有与平台携手的话,可能会失去取悦大量用户的机会;2. 如果App愈能跨平台的话,愈能获得取悦用户的机会。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655]<App、平台与用户>三者是相依的三角结构。跨<平台>可成为<App>取悦<用户>的亮点。何不放宽视角, App也可以成为平台的亮点(老婆成为先生的亮点),岂不是让App更有价值呢?

[#1656]其实,<平台 + App> 才能真正取悦用户;正确途径是: Step-1. App先成为平台的亮点,两者携手; Step-2. 然后由App出面取悦用户。事实上,App没有与平台携手的话,最大困境在于:可能失去取悦大量用户的机会;但是许多人却认为:App愈能跨平台,愈能获得机会取悦大量用户。

[#1657]#架构师思维练习# 基于<平台、App和用户>三角关系。如果采取 "outside-in"视角,把平台看成限制、困扰,自然偏于<跨平台>,对于平台的差异化、独特性就想去之而后快,少了包容之心。所以应该多一个"inside-out"视角,就如同人有两只眼睛,看未来事物就会正确一些。

[#1658]@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设计思维练习# <平台、App、用户>三者关系是甚么呢? 下列两种关系,合者较合理呢? 1) <用户>使用<App>,而且<App>调用<平台>。 2) <用户>使用<平台>,而且<平台>调用<App>。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659]如果拿<先生、老婆、小孩>来比喻<平台、App、用户>是合理的话,则幸福家庭的展现就是:老婆必须是先生心中的亮点;才能成为小孩心中真正、圆满的亮点。

[#1660]HTML5电视是个不错的噱头,有利于电视机产业智能化初期吸引更多内容(展现于App),然而由于标准化的副作用,让硬件厂商的电视产品API(功能)同质化、拼价格,日趋薄利。于是硬件厂商开始推出自己专属的差异化API,才能留住App展现独特性亮点,HTML5逐渐变成一个小交集(共同API),HTML5 电视又退色了。

[#1661]我百思不解:为何那么多人千方百计要去<屏蔽>硬件的创新差异化呢? 想想,都没有创新、独特性的硬件支撑,哪来的IT产业和产品呢? 为什么要对平台差异化、硬件独特性这样恨之入骨呢? 于心何忍呢?

[#1662]FireFox OS和之前的Chrome OS是基于<从云看端>的视角,非常偏向互联网时代的思维,而不是移动时代的思维;似乎也不是未来智能(家庭、城市)时代的思维。数年前,Chrome OS 推出时,我就建议它最好合并到Android里。

[#1663]不同的平台就如像不同的地面,是非常稀松平常的呀,例如沙滩、平地和雪地等不同的地面,它们之间的差异化不是很合理吗? 让HTML5去追逐极端跨平台,就像在沙滩、平地和雪地上铺上一层柏油路面,让汽车可以不换轮胎就能到处行驶。为何要如此误用柏油路、践踏HTML5呢?

[#1664]愈来越多的家庭Android设备上市,例如三星Android烤箱、相机等等。像<广电>机构如愈快构思打造一个能整合家庭里众多Android设备的<Android设备整合软件平台>就愈能在智能家庭发展上具有高度话语权。

[#1665]@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一般架构师用心于改善客户的系统架构和设计,而杰出架构师努力改变自己的思考视角和视野。杰出架构师想领导团队开创产品的不一样生命,仰赖自己对它有主见的思考。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666]回复卑微草民: <忽略实际情况,偷换概念,而只夸大美好的愿景,对已对人都是没益处的。> 所以才称为<<草船借箭>>呀。大家创造美好梦想、共同彩绘将来美景,一起努力梦想就成真。苹果、谷歌、联想、小米、富士康、腾讯各大公司大家都来筑梦,这是2012年的<<实际情况>>呀,并没有偷换概念呀!!

[#1667]@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人们有两种选择:1) 力求TV内部简单、删除差异化,制造模块化;因而接口自然简单。 2) 内部百花齐放,激发创新差异化,自由组合出与众不同;然后透过精致的<减法设计>,封装内部复杂,呈现简单的接口外貌,让用户操作TV时拥有<从简单叫出复杂>的满足感。更多新思维:http://t.cn/8FqOSGr

[#1668]Frank-Lin:认同高老师“草船借箭”的思想,软件要在适当的时机抢占控制权和话语权,现在对SmartTV而言的确是一个好时机,实际上360桌面、小米、浏览器都是在争夺入口点,也就是控制权。

[#1669]@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人们有两种选择:1) 力求TV内部简单、删除差异化,制造模块化;因而接口自然简单。 2) 内部百花齐放,激发创新差异化,自由组合出与众不同;然后透过精致的<减法设计>,封装内部复杂,呈现简单的接口外貌,让用户操作TV时拥有<从简单叫出复杂>的满足感。更多新思维:http://t.cn/8FqOSGr

[#1670]产业的实情是:在TV产业里,中国现有三个第一,就是<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消费大国、第一出口大国>,这产业并非三岁小孩了,应该带领全球迈向智能家庭的美好境界;贡献更多我们的能力和热情。

[#1671]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用户需要什么,而是市场机制提供哪些给用户挑选其一。就像台湾的选举,总是两个烂苹果选其一,而美其名为用户!!

[#1672]@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人们有两种选择:1) 力求TV内部简单、删除差异化,制造模块化;因而接口自然简单。 2) 内部百花齐放,激发创新差异化,自由组合出与众不同;然后透过精致的<减法设计>,封装内部复杂,呈现简单的接口外貌,让用户操作TV时拥有<从简单叫出复杂>的满足感。更多新思维:http://t.cn/8FqOSGr

[#1673]<人们的选择条件是简单、趋同的,但对"智能"的需求是多样的> 这是很合理的。电视机可以是端、可以是云,可以亦端亦云,任人选择。手机屏可以成为电视的一个小屏,手机屏可以满足<人们对"智能"的需求是多样的>。

[#1674]基于Android是开源、开放的平台,人人都能扩充其平台的新API来呈现底层硬件的<硬硬结合>的新功能,并且呈现给上层的行业API开发者,以及App开发者。这又称为:以软硬结合带动硬硬结合。以软件促进硬件层的创新和独特化,以硬件创造软件的大量复制。

[#1675]<电视的核心在于简单。> 是的,电视要简单好用,让用户觉得单纯可爱,外表呈现楚楚动人。然而,当IT产业(如联想、富士康等)与TV产业汇流,让TV加上智能,这个<加法>动作会让TV变复杂了。所以当今的<减法设计>蔚为风潮,让用户操作TV时拥有<从简单叫出复杂>的高度驾驭感和无限满足感。

[#1676]回复JReverence: 这是内容、电视、终端、智能四个元素,人人的组合不同。用户是否真的有决定权,或是只有<自我否决权>而已。例如台湾选举,人人被迫从两个烂苹果选择其一,顶多只能放弃投票(自我否决)而已。

[#1677]@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IBM:软硬结合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价值独>>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系统科技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强调:软硬结合意味着,软件一定运行在硬件平台上才能具有价值,而硬件如果离开软件也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一定是携手并进的。

[#1678]<外表简单化>与<内部智能化>逐渐相遇而抱在一起了。SONY走在先、苹果iPod发杨光大、iPhone集大成。这个潮流已经走入家庭,是否淹没了TV,人人对未来发展观点有所不同。更多新思维:http://t.cn/8FqOSGr

[#1679]软硬结合于TV平台:<智能电视将是未来彩电产品的形态,目前厂商正逐渐从硬件制造商向硬件+软件+内容与服务的综合供货商转变。“由硬件到软件,软硬件整合已成为智能电视的关键成功要素。”

[#1680]Sony 部长根岸史明表示,电视发展应当追求的是画质和本原,而不是一味追求智能化。一直以来,电视机的发展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不断追求高画质、大屏幕的“技术派”或者说“硬件派”路,另一种是追求软件和内容的“软件派”或者说“智能派”。

[#1681]@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基于PhoneGap框架,我们可以开发三种插件:1)平台插件;2)行业插件;3)客户(App)插件。平台插件就是因平台而异的插件;行业插件就是因行业而异的插件;App插件就是因客户而异的插件。其效益是:抽换平台插件就能让App跨平台;也能抽换App就能让行业插件跨客户。更多新思维:http://t.cn/8FqOSGr

[#1682]回复卑微草民 <内容不是电视机厂商的业务> 就商业经营而言,只要有合法牌照,而且有利润,彩电厂当然会去独立经营或合作经营内容业务,合理的商业行为。

[#1683]<<电视发展渐生两条路:日企追画质中企追智能>> http://t.cn/zW1RH0X。 对SONY最好的路线是:基于日本强大的硬件创新底蕴,做好智能化平台,提供创新型平台API,支持精选、优质的App,软硬结合出超级特色。不应该在软件输了人,就避退到自己熟悉的碉堡里。

[#1684]大家来思辨TV与IT的关系以及目前的TV与IT两个产业的汇合,对未来TV产品和产业发展,是很重要的。商业观点和市场机制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1685]<<IBM:软硬结合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价值独>>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系统科技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强调:软硬结合意味着,软件一定运行在硬件平台上才能具有价值,而硬件如果离开软件也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一定是携手并进的。

[#1686]回复卑微草民: 你比较有兴趣的是:<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我只是关心 IT与TV两个产业汇流的发展,以及在Android平台上TV智能化的深入技术和商业模式。虽然<是与不是>有助于思辨,但产业发展常常并非在<是与不是>中二选其一。

[#1687]虽然有许多人认为电视机不是计算机,不要将行业服务融入到电视机里;然而家庭是健康场所,而且电视机在家庭里,属于刚性需求(必备家具);让电视机也能担任家庭健康信息管理者,也属于合理的IT架构设计,不是吗?

[#1688]这种架构设计,能有效将行业里宝贵的、行业通用性的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表达于行业插件里,并封装起来。然后让各App共享及复用这些通用性插件,快速开发因客户而差异的App。然后充分发挥当今流行的App Store市场机制,迅速与用户接触。这种趋势很可能将大大影响目前的企业软件开发的分工模式。

[#1689]电视也是家庭信息的重要载台之一。对于将行业知识或服务带入家庭里,TV仍是非常重要的渠道,更是软件开发者能魅力四射的家庭舞台。搭配HTML5-based的Web App的跨平台特质,更扩大行业软件服务的市场和商机。

[#1690]从家庭(Family)心灵角度来看,老人和年轻人都是时时刻刻互相关怀的,心灵联系在一起的。让大屏与小屏互动,让在外游子们随时能透过小屏与家中的长辈、妻小联系、玩游戏同乐,不亦美乎?

[#1691]卑微草民:<代际联系中最有意义的方式是"在一起"> 游子吟传颂千古,"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的(虚拟)心灵相会,牵动了万万人心,在当今的TV + IT产业大潮流下,新时代的"虚拟相会"更能心理一线牵。

[#1692]为什么在附图的PhoneGap架里,还会有App插件呢? 理由是:相对上,WebView/其它 View扮演Client角色;而PhoneGap则扮演Server角色。一般而言,不同客户的业务逻辑的差异化是常见的,但Client并无法完全吸纳此变异,也需要表现于Server的插件里。例如你写手机App时,也常常需要在云端撰写一些特殊服务。

[#1693]人们常从<产品>视角看TV,习惯于从<内容>看TV,喜欢从<用户>角度看TV。这是众多重要观点之一。如果从<产业>(非产品)观点来看,TV既是内容产业,也是网络产业,也是IT产业等。例如,TV是个绝佳的家庭硬件载台,TV产业的销售渠道正是可协助<软件产业>将软件带数亿家庭中。

[#1694]中国是家天下,如果从Social-network衍生出精致的Family-network(家庭网络),你觉得如何? Family-network可以成为Social-network里的一种特殊节点(Node),此时智能TV将扮演关键的角色了,是吗?

[#1695]卑微草民: <如果可以无视用户需求,为产业而产业。> 用户与产业两个视角兼顾,用户代表消费者的<需求>,产业代表投资生产者的<需求>;产业的发展轨迹往往是这两种<需求>互相激荡出来的弯路,不会依循单方需求而直线发展。

[#1696]有人提问:为什么图中的线条箭头是从下层的Android平台指向上层App呢? 其理由是:用户所接触的触摸屏是硬件,当硬件驱动程序接到用户按键(如button)事件时,就会往上传送到Android平台层。然后透过WMS(WindowManagerService)传送到View和App。只是对许多人来说,解释用户直接操作App是比较容易体会的。

[#1697]http://t.cn/zWB1nT5:<移动互联网的热浪袭人,苹果凭借乔布斯精心打造的iphone,依靠<<“软硬合体”>> 的模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化身的“阿凡达”,吸金纳银,将微软和Google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纳入腹中。>

[#1698]<行业插件>是跨客户的,也就是说,<行业插件>是该行业里的稳定的、通用性的,可适用于不同客户的。至于,Java App和App插件则是因客户不同而有差异的部份。

[#1699]软件开发团队就能将人员分为两个小团队:1)行业插件开发团队;2)Java App & App插件小团队。基于此架构,两个小团队就能分工合作了。随着分工合作愈来愈顺利,当业务扩大了,Java App & App插件开发工作量愈大时,就能将Java App & App插件开发工作外包出去了。

[#1700]在TV智能化潮流下,<内容为王>还是真的吗? 过去,电信或有线网络是内容的传送者;电视终端是内容的呈现者;软件在这环境里没有空间。如今TV智能化,软件是智能的支柱,逐渐在智能TV环境里扮演要角。此时,许多人只看到软件扮演服务者角色,却没洞悉出软件已经变成控制者了。很可能<软件为王>才是真的。

[#1701]@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TV+智能>属于加法性质的软硬结合,本质上很可能会让TV变得复杂一些。当人们无法驾驭复杂时,有两种选择:1) 删除智能;例如曾经与Google合作开发Google TV的 SONY公司都认为TV不需要太智能。2)精致设计;透过减法设计,以简单外貌封装复杂本质。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702]许多人看带电视终端时,认为它是音视频内容的呈现载台;这是没错的。只是并没有看到电视终端也是软件的运行载台。内容的创意在云端,软件的创意在终端,<内容+软件>的创意引领TV观众的选择。

[#1703]今天有人问到:在手机/Pad、PC和TV三屏的竞争态势里,TV屏逐渐站下风。为什么高老师倡导<软硬结合于智能TV平台>呢? 我的回答是:如果不要拘泥于音视频呈现终端的传统视角,而从家庭云(Family Cloud)的视角看来,显然地,TV就占有最佳地位了。剩下的议题只是需不需要建立家庭云罢了。

[#1704]为什么我说:在<软硬结合于手机/Pad>战役里,国内输给了美国和韩国;而在<软硬结合于智能TV>新战场里,则大有胜出的机会。前者属于单机产品,软件执行于单一终端硬件里,独特化来自软件、内容创意;而后者属于多机整合,软件跨越大小屏,主导大小互动,创意可来自硬硬的特殊组合。

[#1705]<软硬结合于多机联动、多屏互动>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应用于家庭里,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因为家庭里将会有各式各样的(Android)智能设备,如冰箱、烤箱、其它电器等等。

[#1706]<软硬结合于多机联动、多屏互动>并不一定要整合于智能TV平台里,然而智能TV平台属于家庭的刚性需求,具备<不移动>、<不缺电>等特性,目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兵家不仅是TV厂商、内容厂商,也涵盖360行,各行各业的软件开发、服务提供者。从过去电视购物、客厅买股票等,将会有更多商务进入客厅。

[#1707]<软硬结合于多机联动、多屏互动>通称为<软硬结合+硬硬组合>,意谓着,硬件之间透过通信接口(如USB、WiFi等)互相衔接;而软件者控制和整合这些硬件功能,提供整体服务给用户。由于这种跨硬件的软件与硬硬组合型式和通信协议息息相关,具有不跨平台本质。因此,附图里的框架和插件开发技术就变得很关键!!

[#1708]这是全世界最佳的软硬结合之地;然而这地区的硬件厂商像煮饭的长工;至于软件开发公司像煮菜的长工;两个长工难以将菜和饭整合到餐桌上,因为都想从员外捞到小利,而不会去思考合作。

[#1709]@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360行业,各行业API(如家庭健康)能透过HTML5/PhoneGap框架,来与Android平台API整合起来,就能将行业服务洒到数亿个家庭里。如图,这行业API既能支持HTML5/Web App,也能支持一般的Android App。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710]还是有人提问:<软硬结合>与<软硬结合>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见仁见智的。我认为,整合的亲密度较高,而结合则较低。例如,把鲜花(软)插在花瓶(硬)上,这是结合。如果把花晒干并想办法把它烧在花瓶上,这是整合。<花瓶 + 干燥花 + 鲜花>三层的精致组合技术,就通称为<软硬结合技术>了。

[#1711]将<花瓶 + 干燥花 + 鲜花>三层组合型式,对映到附图上。你可以发现:花瓶就是Android终端/TV平台;干燥花是行业插件;而鲜花就是<Java App + App插件>了。

[#1712]关于<软件开发者的第一杯咖啡谁付钱>的问题了。昨天我与一位吴总裁喝咖啡时,我建议聪明的软件长工主动像硬件长工说:<你不需要出钱就可以免费得软件>。吴总裁则建议:<聪明的硬件长工会想付钱>。那么,由VC投钱吗? 他为何愿意? 所以问题很简单:谁付?

[#1713]我这两年努力寻找<谁付第一杯咖啡钱>解决方案。现有的一般VC,支持App Store-based的应用开发,多偏于单机(如手机)的应用开发,偏于文创,并非软硬结合,VC与件开发者多谈长期运营利益;缺乏短期获利空间。

[#1714]<花瓶 + 干燥花 + 鲜花>三层组合型式,从不同视角看来,其内涵有所不同。就Google公司而言,<硬件/Linux驱动>是花瓶;<Android平台>是干燥花,<位于Android之上的软件>是鲜花。就专精于行业软件服务的公司而言,<Android平台>是花瓶;<行业插件>是干燥花;而<Java App + App插件>是鲜花。

[#1715]<花瓶 + 干燥花 + 鲜花>三层组合型式,从不同视角看来,其内涵有所不同。就Linux基金会而言,<硬件>是花瓶;<Linux&驱动>是干燥花,<位于Linux Kernel之外的软件(位于 User Space里)>是鲜花。此时,鲜花 = { Android平台 + 行业插件 + App插件 + Java App(或HTML5 App) }。

[#1716]@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这就是当今VC并无有效解决开发者的短期利益问题。我的解决之道就是将<硬件长工>邀请进来成立联盟,在开发之前先谈好<软硬结合营销策略>从软件给予硬件增值中,或得短期利益,删减对长期利益的仰赖。

[#1717]硬件厂商就像银行(如工行),而软件开发者就像店家(如7-Eleven);当今的VC只投资于店家,然后想与店家分享的营业利润,不仅不与硬件厂商协商,更想要跨硬件平台,阻碍硬件厂商的创新利益。这是当今VC无法在App Store机制下,协助开发者有效获利的主因。我们更需要的是像Visa或中国银联的组织。

[#1718]<具有中国特色的软硬结合之路>是甚么呢? 他与美国Apple、韩国Samsung的软硬结合之路有何区别呢? 大家都知道,优良软硬结合产品来自幕后精致的垂直产业整合。美国Apple由乔帮主领军的<帮派内>产业垂直整合。韩国三星是<公司内>的产业垂直整合。我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该是<银联联盟内>的产业垂直整合。

[#1719]为什么,我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软硬结合之路>是采取<银联式>的产业垂直整合途径呢? 因为国内硬件和软件厂商都扮演长工角色,没有Apple的员外角色。也没有像三星一般兼具<软件、硬件、设计>的研发生产大企业。然而,寻求VISA或银联模式来将硬件和软件长工整合成为一个垂直产业联盟,也是大有可为的。

[#1720]有人提问:依据附图,使用HTML5/JavaScript撰写Web App,这个Web App具有跨平台特质。此时应用开发者还需要撰写Java App插件吗? 我回答:有些情况是需要的。请留意,对于Android平台来说,应用程序(AP) = { App + 插件 }。 所谓应用开发是指AP开发,而不仅是App开发而已。大多数人是无法分辨这个的。

[#1721]#IT+Design Thinking# 一般架构师用心于改善客户的系统架构和设计,而杰出架构师努力改变自己的思考视角和视野。杰出架构师想领导团队开创产品的不一样生命,仰赖自己对它有主见的思考。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722]#IT+Design Thinking# 架构师致力于提升系统和客户的价值;但却大多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身价百倍。杰出架构师:先有思考才看系统;而不是看了系统才思考,或模仿别人,然后把自己变成别人。更多新思维:http://t.cn/8FGlU1n

[#1723] (((软件+内容)+电信) = 服务)的产业思维是2000年之前的PC时代(软硬分离)的软件外包产业思维。2005年之后,((((硬件+软件)+内容)+电信)+服务) 则是移动终端时代的主流思潮,没有优先将硬件产业纳入亲密伙伴产业(只想利用或屏蔽其创新差异化)的软件媒体产业园大多获利空间日益缩小。

[#1724]@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软硬结合高手过招,谁是拉拉队?>> 在智能TV产业里,这几年过于强调彩电厂商联合制订标准。我一直提出:TV产业厂商像男生,软件企业像女生;不要一群男生抱在一起论<标准>;而是赶快去结婚成家立业。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25]那就是软硬结合技术了,如果体感3D游戏让用户别无选择,才是赢家,讨好用户只能卖便宜、让用户捡便宜;不能让用户<占便宜>。

[#1726]软硬结合就是这样呀,软硬分离是以前PC时代的思维:认为硬件应该符合标准,软件也符合标准,各自为政才是正道。如今这已经是过时的思维了。软件要发挥硬件特性替它加值,硬件要捆绑软件来保护软件的大量复制权。

[#1727]苹果封闭,只有美国企业(苹果公司)才有软硬结合机会。谷歌的Android开源,开放给东方国度的企业(如今的韩国三星)有了软硬结合机会。崇尚软硬分离的国度,只能在低价范围内抢鸡骨头;在苹果与三星的全球对抗舞台中,只有当拉拉队拍手鼓掌的份了。

[#1728]<<软硬结合高手过招,谁是拉拉队?>>欧洲艺术气质高、优雅浪漫,认为韩国(三星)的<设计>远不如美国(苹果)的设计,不足以让影响用户的区别。美国则讲求务实,强调功能结构,认为韩国模仿美国的造型。结果,软硬结合双雄各占欧、美,分庭抗礼。即使是热衷于<标准>的日本,也只能当拉拉队。

[#1729]<软硬结合高手过招,谁是拉拉队?>> 从<软硬结合+设计>潮流而观之;在设计上,苹果优于三星;在软硬结合上,三星却优于苹果。所以,<无论法庭最后对苹果起诉三星侵权一案作出何种判决,苹果对三星的依赖性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是合理的推论。有趣的是,连HTC可能逐渐退居拉拉队伍里面。

[#1730]@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把完整的应用软件(简称AP)切分成为三部份:AP框架 + API + App。然后取得API的制订权(主导权)。AP框架与硬件平台(含OS)结合,促成平台API与上述API互相融合为一,强力<框住>众多App软件。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31]<按标准而分工 vs. 整合出独特性><在PC时代以企业办公室为主要市场,软硬产业分工为主流,强调<标准与通用性>才能易于分工与组合,节省成本。2007年以后,移动终端为主要市场,软硬产业整合为主流,强调<独特性、与众不同>才能创造高度易用性,并且高质量高价高获利。

[#1732]#架构师思维练习# 为什么苹果、谷歌、微软都要提供应用框架API 呢? 为什么他们不专心做好平台API (如传统OS) 就好呢? 为什么App开发者只做半套(只写应用子类)呢? 例如,当你写HTML5-based的Web App时,结合了别人写的Java插件,才成为完整的App。谷歌也没有收取框架API费用,为何它要如此做呢?

[#1733]把完整的应用软件(简称AP)切分成为三部份:AP框架 + API + App。然后取得API的制订权(主导权)。这是在未来10年内,基于App Store机制强力影响下,各个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企业,都必须熟悉的基本<套路>,它将强力影响到软件企业内部的团队分工,也影响到外包的分工策略。

[#1734]@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一样的公式:(((((设计 + 内容 + 软件 + 通信 + 硬件 + 服务)))),剩下的只是看这些括号如何摆对位置而已了,各行业各有对其最有利的括号摆法。例如,((设计 + (内容 + 软件 + 通信) + 硬件) + 服务)这样对谁最有利呢?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35]#架构师思维练习# 把完整的应用软件(简称AP)切分成为三部份:AP框架 + API + App。然后取得API的制订权(主导权)。AP框架与硬件平台(含OS)结合,促成平台API与上述API互相融合为一,强力<框住>众多App软件。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36]<<软硬结合心理篇>>S软件公司与H硬件厂两者如何进行<软硬结合>呢? 这含有多个层面:产品面、组织面、心理面、金钱面等。第一关就是心理面:到底H主动去找S ,还是S该主动去找H呢? 从经验得知,H几乎不会出钱去卖应用软件(但会想要内容)。既然H不给聘金,所以S也不想去找H谈婚事。

[#1737]#IT+Design Thinking# 一样的公式:(((((设计 + 内容 + 软件 + 通信 + 硬件 + 服务)))),剩下的只是看这些括号如何摆对位置而已了,各行业各有对其最有利的括号摆法。例如,((设计 + (内容 + 软件 + 通信) + 硬件) + 服务)这样对谁最有利呢?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38]<<软硬结合心理篇>>既然H几乎不会出钱去卖应用软件(但会想要内容),于是由S软件公司主动去找H硬件厂谈谈<软硬结合>也是可行的,但是S最好也主动说出来:我不需你(H)给我聘金,也就是S提出:S不会想从H赚任何一块钱。这样就能开始谈恋爱、谈结婚了。你觉得合理?

[#1739]@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软硬结合心理篇>>在软硬结合过程中,对用户心理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心中有个假设(assumption):认为客户不会多付钱去支持软硬结合的独特化产品。其实这种假设不一定是持久成立的。很多情况下,用户不一定要<捡便宜>,只要产品能让用户<占便宜>时,用户常常喜欢付较高金额的。

[#1740]我举过了美国威士(Visa)或中国银联,为了整合银行、店家和消费者,VISA并没有让银行吃亏一块钱呀! 我也举例过,软件产业像木瓜树,硬件产业像小鸟,木瓜树并没有像小鸟收取任何一块钱。

[#1741]人们有这种反思是可喜的。因为产业的发展路线常常是利益挂帅、弱肉强食的结果;反思什么是对的,是必要的;但是想想当今环境情势下(例如三星输掉了专利战争),产业会如何走弯路,也是同样重要。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42]@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 <<软硬结合心理篇>> 在软硬结合过程中,对IT产品的消费族群的演变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2000年之前,办公室人员是IT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以<数据收集>为任务。2000年之后,消费族群则转移到以<数据消费>为主,包括医生、老板、销售等。在当今IT与TV产业汇流下,上述改变可能影响智能TV消费族群。

[#1743]<H能够为S提供的运营环境>是真的,所以就这项软硬合作而言,S是获利者,因此<劝软件开发者S放弃向H索要佣金>的做法是合理的。<想进入的年轻人要多些自己的思考--前景灿烂>也要有感激H的贵人相助,创造多赢互惠。

[#1744]@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Framework --(支持)-->Open API --(支持)-->App Store>> App Store市场机制是建立在Open API概念的软件开发分工策略上。而Open API又建立于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的软件实践架构上。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45]所以我提出<草船借箭>商业策略。基于6家TV厂各有超过1000万的年产量,只要H与S软硬结合好了,H的产量带动S的运营空间、S带动H增值,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投资。

[#1746]电视云可以服务它的终端:手机。电视云的主要服务对象,可能不是电视前面的观众(用户),而是电视的买主(如天天忙碌于家庭之外的家长们)。

[#1747]例如,手机以Browser透过Internet去浏览TV里的网页,或启动TV里的App去打开TV的Camera, 每三分钟拍一张Picture等各式各样的应用。

[#1748]@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从<用户>视角只看到Smart TV潮流的侧面,基于<IT软硬结合>与<智能>的密切关系,以及IT公司(联想、富士康等)都积极介入智能TV产品,这是IT公司迈入智能家庭的一个舞台,从whole family来看,与从单一用户来看,会有不同的。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49]智能TV的<智能>是来自软件,不是来自云端或内容,所以从软件开发者或软件产业来看智能TV,会是一个新的视角,能看到原来从内容或用户视角所没看到的。例如,Android TV提供给软件开发者一个绝佳的平台,更提供一个把软件迅速洒到千万家庭的绝佳销售渠道,只是<电视人>似乎不太在意智慧与软件罢了。

[#1750]我百思不解,为什么大家在谈及电视时,都很关心内容(如音视频)产业、和用户的体验等等;但却大多不关心<软件产业>的体验和利益,在<智能>终端潮流下,这样会失去一个观察产业细微动态变化的重要视角,因为忽略了智能时代的<软件>关键地位。

[#1751]为什么智能TV商业策略上,要特别强调大小屏互动呢? 让大屏服务观众(TV用户),而是手机小屏服务的买主(TV买主)。乍看之下,似乎有些舍本逐末。然而,从内容&音视屏看来,这是<剑走偏锋(逐末)>;从软件产业看来,这是<以偏(末)助正(本)>,恰好有助于帮忙解决目前TV App欠缺的窘境。

[#1752]从<用户>视角只看到Smart TV潮流的侧面,基于<IT软硬结合>与<智能>的密切关系,以及IT公司(联想、富士康等)都积极介入智能TV产品,这是IT公司迈入智能家庭的一个舞台,从whole family来看,与从单一用户来看,会有不同的。

[#1753]<<日本的智能TV之路>> 日本总务相川端达夫就直言,为避免日本智能电视产业走上智能手机的不归路,日本企业必须强化智能电视技术联动合作意识,并共同推出一个具有全球号召力的智能电视国际标准,从而重树日本电子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维持领先水平。

[#1754]飞机架构设计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将一群<不会飞>的模块,巧妙地组<合>,让他们都变成<会飞>的整体。此外,个别模块的unit test必须合格,否则没人赶搭飞机了。软件质量与测试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55]@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杭州李云 : 模块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软件开发的理解和活动实施,比如单元测试方面。传统的思维是以打桩的方式将被测模块与其它模块隔离开来,以便“更方便”地实施单元测试。真的一定要这样做吗?这样做真的是最优的吗?适当地运用“合”的思想,而非“分”的思想,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756]杭州李云:说这句话时,想到了高焕堂 老师,他曾就架构设计方面说过类似的话。

[#1757]所以要找到:对企业<有利润>的,而且能让用户<占便宜>的,就是好的商业策略。

[#1758]@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如果将软件与内容、服务分离开来。使用HTML5开发的Web App可以跨平台,使用Java开发的Native App不便跨平台。那么,使用HTML5编程的开发者,与使用Java编程的开发者,你认为何者能获得较高的<编程酬劳>呢? why?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59]<<商业策略设计的误区>> 今天我在微博说:最适合用户的,不一定对企业利润最有益。也有人响应说:<不适合用户的,没人买单,对企业也不会有利润>。表面上看来这个响应是蛮合理的,其实是个误区。因为在商业实务里,决策不是在用户所适合的范围下寻找的。而是从企业有利的范围里寻找能让用户占便宜的。

[#1760]<服务与设计>都可以呈现于软件质量上,也可以硬件质量上。为何一定要坚持:<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用户>的传统思维呢? 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服务>,还有许许多多感情、感觉心理需要,例如像iPad一样的<好玩、好摸、好抱>,难道<好玩、好摸、好抱>也是服务吗?

[#1761]站在内容的视角看来,软件愈能跨平台,愈有利于让内容的普遍流传,内容收益也愈大。但是,内容收益愈大,是否表示软件编程者收益能同倍加大呢? 这就是软件<复制权>归属的问题,也是软件产业(并非内容产业)是否能蓬勃茁壮的关键所在。只是许多人偏爱内容产业,比较不关心软件产业,或者不想去区分它们。

[#1762]@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我在HTML5峰会 提到:HTML5的跨平台特质,如果只是拿它来省成本,那么只能提供用户<捡便宜>的便宜货。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63]我猜TV平台的差异化,可能还是热门议题,随着芯片、平台标准化可能也是议题。前天有位彩电厂经理提到:做好TV生态链的共同平台之后,上层的应用、服务就能有无限发挥的空间了。先寻求底层标准化,来实现上层多样化和跨平台,可能是乌托邦想法。

[#1764]<不追求底层标准化> 欲创造HTML5 App跨平台性。其做法是由Browser吸收平台差异化、创造API标准化。因此当App跨到新平台时,Browser会被抽换掉。例如汽车,轮胎吸收陆地的差异化,把轮胎(T)拔掉,得接口(I),获得上层引擎(E)的跨平台(陆地)。可参考 EIT造形设计。

[#1765]IT业者往往喜欢追求平台的稳定性和标准性。然而,平台差异化是本质性的,无法删除的。反而必须以高度弹性的插件(Plugin)去吸收它,例如浏览器的JavaScript插件、PhoneGap的Java插件等。所以,在追求上层HTML5跨平台时,得先用心于弹性吸收底层平台差异化(非标准性)。

[#1766]我在HTML5峰会 主要提出HTML5对智能TV影响的三个面向(X, Y, Z轴)---1) 端云整合:HTML5和TV两者亦端亦云TV不只是端,还是云;2)软件分工: HTML5框架激发软件分工新模式; 3) 软硬结合:HTML5框架促成更深入的软硬件整合。 当这三个面向一起看,得出新型的商业模式。想想,真的有些哲学味道。

[#1767]这里的<笑话>,简单说就是:在#html5峰会# 里我先上场主讲,高老师主张App像淑女,不要摆在App Store里,让人家挑三检四的;而是可以谈恋爱、自己挑选,然后嫁入豪门。随后,有位美女测试师则认为App Store是让女生更多自由选择的好场所。

[#1768]因而我主张,如何将HTML5的特质,加上获利(赚钱)思维,打造高价、高质量、高获利的产品,却能提供用户<占便宜>的机会。值得留意的是:后者提供的<用户体验>值远高于前者,你相信吗?

[#1769]在html5在路上 峰会上,几乎都以<跨平台、省成本>来说服开发者。其实需要跨过的平台并不会超过8个。反之,以<跨买主、创获利>来说服。例如航空业有超过10家航空公司都是买主,各有不同的业务逻辑。如果App能跨10买主,增加10倍收入,不是吗? 增加10倍收入,与减少8倍成本,你如何选择?

[#1770]@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有一个硬件厂商X,还有一个内容提供商Y。兹设想,如果一位第三方开发者Z,基于X的API而开发了一支App,然后放在Y的App Store里给 Y的用户群付钱或免费下载。你猜猜,在这整个供需链条里,到底X的话语权较大,还是Y厂商的话语权较大呢?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71]<跨平台 与 跨客户>。为什么WebView幕后有Java插件呢? 因为Java插件可以抽换,让Web App(WebView+JavaScript)可以<跨平台>。同理,JavaScript模块也是WebView 的另一种插件。因为JavaScript插件可以抽换,让WebView+Java插件可以<跨买主>或<跨客户>。

[#1772]例如,WebView/PhoneGap是一个框架,它提供两组API:1)与Java插件衔接的API;2)与JavaScript插件衔接的API。由于前者是跨平台的;后者是跨客户的。表面上两者的关注点及感兴趣的企业是不相同的。但是,从软件框架设计的视角看,两着却是可以顺畅整合在一起的,可以支撑一个美好的软硬结合商业模式。

[#1773]掌握完整API,又掌握完整App Store是具有最大话语权的。只是许多公司都无法掌握<完整>API和App Store。就要看其完整度而制定不同的最佳策略。

[#1774]乐视可能掌握<不完全>的API和<不完全>的App Store, 就得特别小心,掌握<不完全>的全部,不一定是拥有最多!!

[#1775]@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行业API逐渐融入而成为平台的一部份,平台的<行业知识含量>愈来愈高,App开发负担愈来愈低。这是AppStore机制逐渐成熟的发展方向。更多新思维:http://t.cn/8FbhmdD

[#1776]一个企业如果在1)掌握自己的API,与 2)掌握自己的APP Store (来容纳第三方开发者的APP)之间二选一。你会建议该企业如何抉择呢? 为什么?

[#1777]<软硬结合>与<软硬结合>有何区别呢? 其实,这是见仁见智的,例如我认为软、硬之间的<整合>比<结合>具有更紧密的关系(如附图)。然而,有人认为<融合>比<结合>紧密;而<结合>比<整合>紧密。你认为如何呢?

[#1778]许多人没有发现<平台(Platform)>一词的涵意逐渐在改变中,就像Application(应用程序)一词的涵意也在改变中。例如,在Android环境里,许多人分不清App与APK的细腻区别。开发者以HTML5或Java撰写App,但是用户下载到手机的却是APK,并非只是App而已。

[#1779]@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在App Store(应用商店)机制流行的今天,App开发者、App Store经营者、API拥有者,都是这个机制下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我认为API拥有者最具有话语权(如附图),你认为合理吗? 然而许多人都在争逐另两项(App 和 Store),你知道为什么吗?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o3HIo

[#1780]AppStore只是企业组织层面的机制,App像儿童,AppStore像幼儿园。拥有AppStore并无法有效掌控和避免App的来去自如(随意离我而去),所以必须仰赖系统层面的对接(API接口),App + API + platform(平台)。拥有Platform + API + AppStore三者,就能主宰天下,或独霸一方。如Apple、Google是也。

[#1781]在PC时代重视硬件接口,移动时代重视通信接口,智能时代重视软件接口(API),如附图。掌握软件API,封藏通信接口,支撑内容标准,将能一言九鼎,你相信吗?

[#178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软件开发人员新资也提升,从成本面来看,这是<不利于>软件服务外包。所以软件外包企业,逐渐地不能以<替客户企业节省成本>为要诉求了。于是,新兴软件园,得思考替客户产品和服务<增值>,软件园除了提供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之外,商业咨询、产业知识、商业模式创新设计都是必备。

[#1783]@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当一个软件和文创产业园,无法保护软件开发者对其亲手编写的代码(如小孩)拥有<抚养权>和<复制权>的话,软件开发和创意设计工作,就变成一种劳心劳力的苦力活了。更多新思维:http://t.cn/8Fo3HIo

[#1784]既然是<软件园>,不只是软件外包企业提供更多<软件服务>,而是软件园除了网络、厂房、道路等硬件设施之外,还要替驻进软件厂商提供<软性服务>,包括跨产业的整合服务,如:与硬件产业对接的软硬结合产业分析和策略规划、与艺术设计产业的对接服务、让设计产业融入到IT软硬结合产品的创新等。

[#1785]许多软件园都逃避了软件开发与创意设计的<制作权>和<复制权>的保护问题,软件开发者新心苦苦编写代码,他对其亲手写出的代码(如小孩)拥有<抚养权>吗? 拥有<复制权>吗? 文创设计也是一样,动脑、动手的人员,谁保护其复制权呢? 仰赖制作权法吗? 仰赖专利权吗?

[#1786]当一个软件和文创产业园,无法保护软件开发者对其亲手编写的代码(如小孩)拥有<抚养权>和<复制权>的话,也不能保护设计人员对其动脑、动手绘制的图案拥有<复制权>的话,就无法留住人才了,园区的价值就没有了。曾经,这让香港民众误认为软件产业是劳力密集产业,而不热衷,我认为这是香港产业发展的一项蛮大的损失,影响到其它产业发展。

[#1787]<窃以为就跟赌徒(APP)通过机会(API)进入赌场(APPSTORE),赢面如何取决于实力、技巧和运气的三才合一>。这是有趣的比喻。但是我认为:API是赌场老板决定赔率的机制! 您认为API是什么呢?

[#1788]@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架构师思维练习# API 像什么? 扮演什么角色? 更多新思维:http://t.cn/8Fo3HIo

[#1789]标致老男人:窃以为就跟赌徒(APP)通过机会(API)进入赌场(APPSTORE),赢面如何取决于实力、技巧和运气的三才合一。

[#1790]<<软硬结合潮流>> <甲骨文:软硬件结合给合作伙伴创造更大机会 。>“这是我们追求附加价值的方法之一,我们将软硬件设计在一起,是为了让系统能够更好的工作,这是市场的走向,这是客户的需求。”

[#1791]软硬结合的特性:1) 软件能提高硬件的售价;但反之不然,硬件无法提高软件的售价,反而提高了成本。2) 硬件能扩大软件的地盘(随硬件而大量复制);但反之不然,软件无法扩大硬件的地盘。

[#1792]过去,国内软件产业以企业应用MIS开发&管理为主,通称的外包产业;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潮流,以国外App Store机制营销为主,有人称为软件文创产业。有些城市认为<外包>是过时了。然而,从行业知识(Knowledge)来看,软件外包企业蕴藏了宝贵的行业知识和IT管理经验。只要与App Store机制衔接,就能结合了。

[#1793]国内软件产业以企业应用MIS开发&管理为主,通称的外包产业;其蕴藏了宝贵的行业知识和IT管理经验。只要萃取这些行业知识,建置成框架、提供行业API。于是将原来的应用软件切分成为两部份:1)行业(框架)API;2)App软件。然后,行业API与Android平台API进行软硬结合,而App则融合到App Store市场机制。

[#1794]<<从感觉(feeling)观点看IT未来>> 在2000年前的企业和办公室应用,以数据收集和供应为主,IT产品比较强调视觉(功能细腻好用)。200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以数据消费为主, IT产品比较强调触觉(好玩好摸好抱)。至于2015年起的智能家庭应用,很可能是触学、听觉、视觉兼备。

[#1795]@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取决于 硬件、软件、内容三者的组合造型,是否具有强势的话语权。其中,软件平台的掌握权愈来愈重要。软件平台并非App或App Store,这点许多人都没真正领悟到。更多新思维:http://t.cn/8Fo3HIo

[#1796]<<从整合观点看IT未来市场>> 2000年前的IT产品强调省钱多功能,产业主流结构是<软硬分工+制造>。例如:Intel/HP与Microsoft。2000年后的IT产品强调时尚精简,产业的主流结构是<软硬结合+设计>。 例如:苹果与富士康。至于2015年起的智能家庭应用,很可能是<软硬结合+设计+行业知识>潮流。

[#1797]智能家庭的有三种涵意:house, home, family。2015年的智能家庭时代,会偏向Family,尤其是天下的中国人。从Social-network迈向有中国特色的Family-network。

[#1798]卑微草民:如果电视一定要变成多功能终端,硬件的简单加法是行不通的。软件仅仅停留在APP,永远无法获得强势话语权。脱离电视的实质,在别人的平台上跳舞,并沉浸其中,未来可想而知。

[#1799]@让您成为杰出架构师#IT+Design Thinking# <<软硬结合商业模式设计的常见思维误区>>如果软件厂商一心一意希望硬件厂商愿意先付钱买软件,这种古老的商业模式,就大大违背软硬结合思潮了。更多新思维:http://t.cn/8Fo3HIo

[#1800]<软硬结合>的基本商业价值在于:1) 以软件的<零复制成本>特性,替硬件增值。 2) 以硬件的巨大产量来创造软件的<巨大复制量>,并保护其<创作复制权>。

欢迎访问 =>高老师的ADT技术论坛

高焕堂:MISOO(大数据.大思考)联盟.台北中心和东京(日本)分社.总教练

ee                                                                                 ee

<<看上一集-------看下一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isoo/p/3572765.html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DD_1651)相关推荐

  1.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BB_0751)

    前言:基于parts(行人与汽车)和whole(社会)的需要的平衡之目标,架构师就设计出<红绿灯和班马线>,其规范parts之间的接口(interface),进而细腻订定两者的互动规则(r ...

  2.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CC_1051)

    前言:从"Essence"(本质)这个字看物联网的思维局限.天下物本质上就是多样化的,IOT想把天下物组合于网络上,是加法设计,物物通信的多样化也是本质性的,也只能加法.不能减法. ...

  3.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CC_1201)

    前言: 平台(操作系统)是轿子,不一定要自己做轿子,会做好轿子的人处处都有,但是要我们自己能坐上轿子爽快一下才算数:而且坐上去之后,有人争先恐后来抬轿才算成功.如何忽悠别人来大力抬轿(且心甘情愿)是心 ...

  4.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DD_2101)

    前言:使用"框架的插件管理器" 管理好业务逻辑插件,包括:插件定义.插件创建.插件配对.插件Callback(含同步与异步)等等.然后,让 HTML5幕后的WebView事件能传递 ...

  5.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DD_1801)

    前言:管理者的Requirement-based.User-centered.Test-Driven视角只是通往最佳用户体验的众多<途径>之一,不是唯一途径.架构师基于互补视角(例如Vis ...

  6.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BB_0901)

    前言:架构设计的主要流派有二:1) 抽象思维派:致力于抽象出稳定.可靠.不变的共同性架构:亦即,追求<万变不离其宗>的宗.2)组合创新派:致力于组合出具体独特性的创新架构:亦即,追求< ...

  7.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DD_1951)

    前言:软件接包产业的框架战略,就是分为三层:1)APP, 2)框架, 3)框架幕后模块. 然后,<将APP转包出去.将框架赠送出去.取得模块复制权>.框架就如同万里长城,控制塞外行为.保护 ...

  8.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AA_0151)

    前言:还是许多人不理解软硬整合与差异化.其原理很简单:例如,一台电视机增加一颗"手势3D"硬件模块,假设其成本是1元,量产1千万台就增加成本1千万元:如果再增加一个软件模块,假设其 ...

  9. 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AA_0001)

    前言:软件不是用来控制硬件或互联网的.它是人的头脑,而头脑不是用来控制手脚的,而是用来想象一切手脚做不到的(例如做梦.梦想与旧情人来个甜蜜的拥抱).苹果乔帮主在WWDC上也说:你知道,如果硬件是我们产 ...

最新文章

  1. 4g运行内存手机还能用多久_看完就明白:目前手机运行内存超过4G就是浪费
  2. Spring WebClient vs. RestTemplate
  3. mysql tcp 远程_MySQL开启远程访问
  4. git学习资料及心得
  5. activity销毁时执行执行方法是_[Android开发 VIII ]销毁一个activity
  6. 数据解析——Jsonpath
  7. android实现按键找图功能,从零学起之安卓篇《按键精灵安卓版找图找色应用汇总介绍》更新20140603 _ 教程中心 - 按键精灵论坛...
  8. 如何在电脑上将PDF文件转换成word?
  9. Android将webp格式图片转换为png格式方法
  10. 客快物流大数据项目(三十):软件下载后存放位置
  11. 教你文件重命名快速操作
  12. java五星好评点评器_JavaScript实现商品评价五星好评
  13. python升级到3.7版本安装pyaudio
  14. Linux常用命令(文件目录操作、拷贝移动、打包压缩、文本编辑、查找)
  15. CSS - 制作网页技巧
  16. 分享35款非常有用的免费字体
  17. 1951. 宇宙人浇花(最大异或对变形)
  18. 关于半年来对自身的总结和对未来的一些规划
  19. git-bash 的安装配置及其基本使用
  20. 耳机插在电脑上怎么录音,在线录制音频的软件有什么?

热门文章

  1. 老男孩培训视频听课笔记十(在51cto上听的)--5.8 64bit 基础优化
  2.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经典论文翻译
  3. Python---元组拆包(Tuple Unpacking)
  4. 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与数据质量规则梳理
  5. 全国计算机考试照片格式错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照片终于可以换了!...
  6. 漫画翻译、嵌字 AI,东京大学论文被 AAAI’21 收录
  7. 计算道路超高lisp_基于Visual LISP的地铁轨道综合图辅助设计程序开发
  8. php表单转json对象,将表单数据转化为json数据
  9. DHCP snooping 原理和工作工程:
  10. 中科院总共有多少计算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