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背景与信道划分

  • 背景
  • 信道划分
    • 2.4GHz频段
    • 5GHz频段

背景

WiFi又称WLAN(无线局域网)。你可能不会相信——它起源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个学生研究小组的毕业实践成果。领导者是工程系毕业生Dr John O’Sullivan。由于成果影响重大,澳大利亚政府马上于1996年申请了专利。WiFi的灵活性和移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个考虑,国际组织IEEE曾多次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免收专利费,但都遭到拒绝。因此,WiFi也让澳大利亚政府挣得盆满钵满。

一个行业起来,通常都有一些大厂出来制定规则。就在WiFi被申请专利的同年,美国网络通讯设备大佬——朗讯率先发起成立无线以太兼容性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志在推动无线局域网的商业化。起初发展不顺,声势远落后于蓝牙。直到1999年,WECA改名为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才慢慢有了起色。Wi-Fi联盟一方面不断推动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测试规范,保证了各厂商设备的兼容与互连互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45000种产品拿到了Wi-Fi联盟的认证(https://www.wi-fi.org),覆盖电脑,游戏设备,手机,无线路由器,智能家居,平板,电视等各个领域。

信道划分

有线网信号是通过网线传输;无线网是通过什么传输呢?答案是无线电。早期也用过红外线传输(Infrared Ray),但是,它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极差,传输距离受限;同时还容易受日光、荧光灯的干扰,最终没有被广泛应用。

无线电技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使用。当时,美国陆军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采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资料的传输。这项技术令许多学者产生了灵感。

2.4GHz频段

无线电的使用受到各国法规的限制,比较麻烦,好在有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频段可以使用。ISM由ITU-R(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即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ITU-R要求各国挪出某一段频段,开放给工业、科学和医学机构使用。应用这些频段无需许可证或费用,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ISM频段在各国的规定并不统一。但恰好2.4GHz是各国共同的ISM频段,因此,WiFi就选到了这个频段。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所有的WiFi设备都使用同一个频段,那么会很容易相互干扰。这就要求在一个WiFi设备信号覆盖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有其他的WiFi设备使用,而这是很难保证的,所以需要划分多个channel来分散Loading;另一方面,早期人们对WiFi吞吐量的要求不高,也用不着很大的带宽;于是经过权衡,WiFi的2.4GHz频段被划分为14个channel。

Channel 14不常使用。Channel 1~13每个channel之间的间隔是5MHz,而每个channel的带宽是22MHz,所以2.4GHz频段最多只能容纳3个完全没有干扰的channel(1/6/11)。对频谱这样的稀缺资源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在启动热点时,有些厂商会自动计算所有channel的利用情况,让热点启动在相对空闲的channel上,以此优化WiFi的表现。这在2.4GHz上显得尤为重要。

Channel 1与channel 2之间只隔5MHz,那channel 2的信号会影响channel 1吗?当然会。所以按Spec(IEEE802.11协议,后面简称Spec)规定channel 2的信号应该在channel 1的2.412GHz的地方衰减3dB以上。那会有怎样的影响呢?现在我们简单描述这个过程:当channel 1上的设备要发包之前,它会启动EDCCA机制检测信道是否繁忙,很不巧它会发现channel 2上有设备正在发包(有能量),因此它会等待,直到检测到信道空闲再将这包发出去。所以影响就是当channel 2上的设备正在发包时,channel 1上的设备会卡住一小段时间。这个问题对初学者有点超前了,可以先跳过。

不同的国家使用的2.4GHz的channel也是不相同的。比如,中国是channel 1~13,美国是channel 1~11。通常WiFi厂商都会集成这些对应关系,用户只用配置Country Code就足够了。这块容易出一些小插曲,通常都与支持的channel有关。比如,日本的笔记本电脑来中国可能会搜不到某些热点,出货印度的手机连不上某些笔记本电脑。

5GHz频段

2.4GHz频段较窄,而且与各种家用电器和医疗设备共享频段,易受干扰。最终大家还是把目光聚交到了更为波澜壮阔的5GHz频段。5GHz频段划分了更多的信道,而且channel的中心频率间隔由2.4GHz频段的5MHz改为20MHz,可以看出设计者对2.4GHz频段频谱交叠的愤怒。不同国家支持的channel也有所不同,参看下表。

5GHz频段什么都好,但不幸的是,雷达信号也在这个频段。雷达信号通常是军队或是航空用的,怎么看都比WiFi重要,所以各国在定义5GHz频段信道时都会把雷达可能出现的频段标记为DFS channel。控制松点的,也会标记为Indoors。

DFS channel,全称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处在这个channel上的设备需要有能力检测雷达信号,一旦检测到,就需要跳到其他channel去。通过这种方式,既保证了雷达信号不被干扰,又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

Indoors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这个设备如果确认是部署在室内的,就可以启动在这个channel上。比如家用的无线路由器,可以确定它是部署在室内,所以它可以启动在这个channel上。又比如手机,它有可能在室内,也有可能在户外,所以它通常不能启动在这个channel上。除非这个手机可以识别出当前是否在户外,当测检到是在户外时禁用这个channel(虽然当前还没有这样的手机)。

我不遵守这个规定又怎么样呢?很抱歉,您的产品不能在本国销售。凡是想销售的无线电产品,都需要过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的认证。上面说的规则都有对应的测试项。

802.11n引入了channel绑定技术,会把2个相邻的channel绑定成一个channel传输数据,以提高吞吐量。对应40MHz带宽的channel中心频率会有些变化。802.11ac又将带宽增加到80MHz/160Mhz。这些后面再讲。

5GHz频段还有个Band1~Band4的说法,知道就好。

Band1: CH36、CH40、CH44、CH48 (5180MHz~5240MHz)

Band2: CH52、CH56、CH60、CH64 (5260MHz~5320MHz)

Band3: CH100、CH104、CH108、CH112、CH116、CH120、CH124、CH128、 CH132、CH136、CH140 (5500MHz~5700MHz)

Band4: CH149、CH153、CH157、CH161、CH165 (5745MHz~5825MHz)

WiFi背景与信道划分(1)相关推荐

  1. WIFI 国家码和信道划分

    一.前言 网上百度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国家码对应支持哪些信道的资料,无奈只能qiang到谷歌,分享给大家完整的WIFI 国家码和信道划分. 二.安卓WIFI国家码的影响 android中设置wifi ...

  2. WiFi 的起源、发展、信道划分及网络结构解析

    Wi-Fi 的发源地 Wi-Fi 的发源地是夏威夷,Wi-Fi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而对于网络协议中的多址接入协议的历史可以追述到 1971 年的 ALOHAnet,按照 WiKi 的记录,ALOH ...

  3. WIFI 的 传输信道 与标准 WIFI的频道 传输能力

    from: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94d5680101tqkr.html 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I ...

  4. 3.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3.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5.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信道划分 介质访问控制 ( 数据链路 | 介质访问控制分类 | 频分多路复用 FDM | 时分多路复用 TDM | 波分复用 WDM | 码分多路复用 CDM 计算 )★

    文章目录 一. 传输数据的两种链路 二. 介质访问控制 三. 信道划分 介质访问控制 四. 频分多路复用 FDM 五. 时分多路复用 TDM 六.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七. 波分复用 WDM 八. ...

  6.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信道划分、随机访问和轮询访问

    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共享信道的节点之间通信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和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

  7. 【计算机网络复习 数据链路层】3.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一.传输数据使用的两种链路 二.介质访问控制 2.1 频分多路复用 FDM 2.2 时分多路复用 TDM 2.3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2.4 波分多路复用 WDM 2.5 码 ...

  8. 计算机网络(十二)-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信道复用

    一.传输数据的两种链路 点对点链路:两个相邻节点通过一个链路相连,没有第三者.应用PPP协议,常用于广域网. 广播式链路:所有主机共享通信介质.早期的总线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常用于局域网.典型的拓扑结 ...

  9. 【学习笔记】数据链路层——信道划分访问控制(FDM、TDM、STDM、WDM、CDM CDMA)

    PPT截自王道考研B站教程 一. 铺垫知识 ① 传输数据使用的两种链路 星型.总线型都是广播式结构. 星型更有容错率,总线型断一个则全断. ② 介质访问控制 定义 采取一定措施,使得两对节点之间的通信 ...

  10. 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8、介质访问控制之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数据链路层:8.介质访问控制-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思维导图: 俩种链路: 介质访问控制: 多路复用技术: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静态划分信道):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复用技术TDM: 波分复用 ...

最新文章

  1. 《微软飞行模拟》用AI还原全球15亿建筑,玩家发现bug:白金汉宫变成写字楼
  2. 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3. php展示pdf文件内容,php网页展示pdf 问题
  4. python3.6sysos_求大佬,这是什么情况啊
  5. 支付宝php rsa签名验签工具,alipay rsa2 签名验证
  6. (29)基于FPGA实现看门狗功能(FPGA不积跬步101)
  7. 寻找点赞所需的URL
  8. gtk-vnc linux,vncviewer远程链接桌面linux
  9. 腾讯 “绝悟”论文披露技术细节。
  10. 走进R语言的世界——简单数据处理
  11. oracle 多表去重sql语句,去重语句
  12. B站排行榜(简陋版)
  13. 电脑便签、备忘录 可以直接从电脑桌面看到提醒事项的软件推荐
  14. 深入理解机器学习——类别不平衡学习(Imbalanced Learning):常用技术概览
  15. Codeforces Round 862 (Div. 2) 题解
  16. SAS的基本使用介绍2(变量的输入输出格式)
  17. 带有当前位置坐标的地图
  18. Android触摸事件实现笔触画布
  19. 2019.10.15
  20. 关于 git pull 和 git pull origin develop 的区别

热门文章

  1. linux查看scsi设备id号,scsi_id查询
  2. IT书籍电子书下载网站
  3. maya藤蔓插件_MAYA快速打造藤蔓生长的路径动画教程
  4. 什么是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网工、运维必看
  5.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6. MIUI 12稳定版系统中的开发者选项限制解除
  7. android wifi驱动详解,Android wifi驱动的移植 realtek 8188
  8. 关注手机病毒:重点手机安全事件盘点
  9. FireMonkey 界面的玩法
  10. SpringBoot搭建简单留言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