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离散数学」系列文章之一。这一系列着重于离散数学的学习和应用。由于内容随时可能发生更新变动,欢迎关注和收藏离散数学系列文章汇总目录一文以作备忘。此外,在本系列学习文章中,为了透彻理解数学知识,本人参考了诸多博客、教程、文档、书籍等资料。以下是本文的不完全参考目录,在后续学习中还会逐渐补充:

  • 国外经典教材)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第八版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Eighth Edition ,作者是 Kenneth H. Rosen ,袁崇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 离散数学 第二版,武波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 离散数学 第三版,方世昌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 (经典参考书及其题解)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理论•分析•题解,左孝凌、李为鉴、刘永才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离散数学习题集:数理逻辑与集合论分册,耿素云;图论分册,耿素云;抽象代数分册, 张立昂。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章目录

  • 4.5 集合的基数、可数与不可数集合
    • 4.5.1 集合的基数、等势
    • 4.5.2 可数集合
    • 4.5.3 不可数集合

4.5 集合的基数、可数与不可数集合

4.5.1 集合的基数、等势

有限集合的大小可以用「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来度量,很容易比较。但对于无限集合来讲,集合的大小不能简单地用所包含元素的个数来描述。因此,对于无限集合大小的度量和比较,必须寻求新的途径。

无限集合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希尔伯特旅馆 Hilbert's paradox of the Grand Hotel 的故事:一家旅店拥有无穷多个客房,每个房间恰能住一位旅客,并已经客满。当日又有一位旅客投宿,店主欣然接纳,他让1号房间的客人挪到2号房间,2号房间的客人挪到3号房间,依次类推,从而腾出1号房间让新来的旅客入住,这样所有的旅客都有房间住宿。

用集合论的语言表述这一问题——即正整数集合 Z+={1,2,3,…}\Z^+ = \{ 1, 2, 3, \dots \}Z+={1,2,3,…}(旅馆的房间数)与自然数集合 N={0,1,2,3,…}\N = \{0, 1, 2, 3, \dots \}N={0,1,2,3,…}(旅馆入住的客人数)具有同样多的元素,可是 N\NN 显然比 Z+\Z^+Z+ 多一个元素 000 啊?这一问题困扰了数学家多年,直到19世纪70年代,康托研究无限集合的度量问题时,提出了集合基数的概念,这个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定义4.5.1 度量集合 AAA 大小的数称为集合 AAA 的基数 cardinality,记为 ∣A∣|A|∣A∣ 。
定义4.5.2 若集合 AAA 到 BBB 能够建立一个双射函数,则称集合 AAA 与集合 BBB 等势 Equinumerosity 或 `,记为 A∼BA\sim BA∼B 或 ∣A∣=∣B∣|A| = |B|∣A∣=∣B∣ 。

【例1】证明正整数集合 Z+\Z^+Z+ 与自然数集合 N\NN 等势。
证明:定义函数 f:N→Z+,f(x)=x+1f: \N \to \Z^+,\ f(x) = x+1f:N→Z+, f(x)=x+1 。fff 显然是双射的,所以 N∼Z+\N \sim \Z^+N∼Z+ 。

【例2】证明实数集合 R\RR 与其真子集 (0,1)(0, 1)(0,1) 等势。
证明:定义函数 f:R→(0,1),f(x)=1πarctan⁡(x)+12f: \R \to (0, 1),\ f(x) = \dfrac{1}{\pi} \arctan(x) + \dfrac{1}{2}f:R→(0,1), f(x)=π1​arctan(x)+21​ 。fff 显然是双射的,所以 R∼(0,1)\R \sim (0, 1)R∼(0,1) 。

定理4.5.1 等势是任何集合簇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 设有集合簇 SSS 。
(1)任取 A∈SA\in SA∈S ,构造函数 f:A→A,f(x)=xf: A\to A,\ f(x) = xf:A→A, f(x)=x 。显然,fff 是双射函数,则 A∼AA \sim AA∼A ,因此等势关系是自反的。
(2)任取 A,B∈SA, B\in SA,B∈S ,若 A∼BA\sim BA∼B ,则 AAA 到 BBB 能够建立一个双射函数 fff ,则 f−1f^{-1}f−1 是从 BBB 到 AAA 的双射函数(见【离散数学】集合论 第四章 函数与集合(4) 复合函数与逆函数定义4.4.2),故有 B∼AB \sim AB∼A ,因此等势关系是对称的。
(3)任取 A,B,C∈SA, B, C\in SA,B,C∈S ,若 A∼BA\sim BA∼B 且 B∼CB \sim CB∼C ,则存在 AAA 到 BBB 的双射函数 fff 和 BBB 到 CCC 的双射函数 ggg ,那么有 g⋄fg\diamond fg⋄f 是从 AAA 到 CCC 的一个双射函数(见【离散数学】集合论 第四章 函数与集合(4) 复合函数与逆函数定理4.4.3),故有 A∼CA \sim CA∼C ,因此等势关系是传递的。

定义4.5.3 含有有限个(包括0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合 finite set 。不是有限集合的集合称为无限集合 infinite set

关于非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还可以给出另一种定义。给定 Nk={0,1,2,…,k−1}(k∈Z+)\N_k = \{0, 1, 2, \dots, k - 1\}\ (k \in \Z^+)Nk​={0,1,2,…,k−1} (k∈Z+) 是含有 kkk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如果存在 Nk\N_kNk​ 到 AAA 的双射函数,则称 AAA 是有限集合,且集合 AAA 的基数是 kkk(当然,空集 ∅\varnothing∅ 也是有限集合,其基数为 000 );反之,设 AAA 是非空集合,若对于任何 k∈Z+,Nk={0,1,2,…,k−1}k \in \Z^+,\ \N_k = \{ 0, 1, 2, \dots, k - 1\}k∈Z+, Nk​={0,1,2,…,k−1} ,均不存在 Nk\N_kNk​ 到 AAA 的双射函数,则称集合 AAA 是无限集合。

定理4.5.2 自然数集合 N\NN 是无限集合。
证明 任取 k∈Z+k \in \Z^+k∈Z+ ,设 fff 是从 {0,1,2,…,k−1}\{0, 1, 2, \dots, k - 1\}{0,1,2,…,k−1} 到 N\NN 的任意函数。现在令 t=1+max⁡{f(0,f(1),f(2),…,f(k−1)}t = 1 + \max \{ f(0, f(1), f(2), \dots, f(k - 1)\}t=1+max{f(0,f(1),f(2),…,f(k−1)} ,显然 t∈Nt \in \Nt∈N 。因为不存在 x∈{0,1,2,…,k−1}x \in \{0, 1, 2, \dots, k - 1\}x∈{0,1,2,…,k−1} 使得 f(x)=tf(x) = tf(x)=t ,所以 fff 不可能是满射的,故 fff 也不可能是双射的。因为 kkk 和 fff 是任意的,这说明 kkk 不是有限集合,而是无限集合。

定理4.5.3 有限集合的任意子集是有限集合。
证明 设 AAA 是一个有限集合,BBB 是 AAA 的任一子集。
(1)若 BBB 是空集 ∅\varnothing∅ ,∣∅∣=0|\varnothing| = 0∣∅∣=0 ,因此 BBB 是有限集合。
(2)若 BBB 是非空集合,那么 AAA 也是非空集合。因为 AAA 是有限集合,设 ∣A∣=k|A| = k∣A∣=k ,所以存在 Nk\N_kNk​ 到 AAA 的双射函数 fff ,使得 A={f(0),f(1),…,f(k−1)}A = \{ f(0), f(1), \dots , f(k - 1)\}A={f(0),f(1),…,f(k−1)} 。由于 B⊆AB\subseteq AB⊆A ,现构造从 Nt\N_tNt​ 到 BBB 的函数 ggg 如下:
① 置 i=0,t=0i = 0, t = 0i=0,t=0 ;
② 如果 f(i)∈Bf(i) \in Bf(i)∈B ,令 g(t)=f(i)g(t) = f(i)g(t)=f(i) ;否则,转步骤④;
③ 令 t=t+1t = t + 1t=t+1 ;
④ 令 i=i+1i = i + 1i=i+1 ,如果 i<ki < ki<k ,转步骤②,否则结束。
显然,ggg 是从 Nt={0,1,2,…,t−1}\N_t = \{ 0, 1, 2, \dots, t - 1\}Nt​={0,1,2,…,t−1} 到 BBB 的双射函数,故 B={g(0),g(1),…,g(t−1)}B = \{ g(0), g(1), \dots, g(t - 1)\}B={g(0),g(1),…,g(t−1)} 也是有限集。
推论 设 SSS 是 TTT 的子集,如果 SSS 是无限集合,则 TTT 是无限集合。

定理4.5.4 无限集合存在与其等势的真子集(戴德金无限 Dedekind-infinite :一个集合 AAA 是戴德金无限的,当且仅当存在 AAA 的真子集 BBB 与 AAA 等势。无限集合显然是戴德金无限的)。
证明 设 AAA 是任意无限集合,在 AAA 中任取一个元素,记为 a0a_0a0​ ,A−{a0}A - \{ a_0\}A−{a0​} 仍是无限集合。在 A−{a0}A - \{ a_0 \}A−{a0​} 中任取一个元素,记为 a1a_1a1​ ,A−{a0,a1}A - \{ a_0, a_1 \}A−{a0​,a1​} 仍是无限集合。如此下去,从 AAA 中可以取出一列元素:a0,a1,a2,…,an−1,an,…a_0, a_1, a_2, \dots, a_{n - 1}, a_n, \dotsa0​,a1​,a2​,…,an−1​,an​,… 。令 B=A−{a0,a1,a2,…,an−1,an,…}B = A - \{ a_0, a_1, a_2, \dots, a_{n - 1}, a_n, \dots \}B=A−{a0​,a1​,a2​,…,an−1​,an​,…} ,于是有 A=B∪{a0,a1,a2,…,an−1,an,…,}A = B \cup \{ a_0, a_1, a_2, \dots, a_{n - 1}, a_n, \dots, \}A=B∪{a0​,a1​,a2​,…,an−1​,an​,…,} 。

再取出 AAA 的一个真子集 C=B∪{a1,a2,…,an−1,an,…}C = B \cup \{a_1, a_2, \dots, a_{n - 1}, a_n, \dots \}C=B∪{a1​,a2​,…,an−1​,an​,…} ,存在双射函数 f:A→Cf : A\to Cf:A→C 如下:
{f(x)=xif x∈Bf(ai)=ai+1if x∈{a0,a1,a2,…,an−1,an,…}\begin{cases} f(x) = x \quad &\textrm {if} \ x \in B \\ f(a_i)= a_{i + 1} \quad &\textrm {if}\ x \in \{ a_0, a_1, a_2, \dots, a_{n - 1}, a_n, \dots \} \end{cases} {f(x)=xf(ai​)=ai+1​​if x∈Bif x∈{a0​,a1​,a2​,…,an−1​,an​,…}​

所以存在与 AAA 等势的真子集。


4.5.2 可数集合

由于自然数集合是无限集合,因此无法用元素的个数来表示其基数,为此引入特殊的基数符号。

定义4.5.4 与自然数集 N\NN 等势的集合,称为可数无限集合 countably infinite set 。可数无限集合的基数用 ℵ0\alef_0ℵ0​(阿列夫零)表示(显然,N\NN 的基数是 ℵ0\alef_0ℵ0​)。

阿列夫零,代表所有自然数的个数,是代表自然数总体的“数字”。
它无疑是一个“数”,但是却不在“自然数”这个集合之中。
美神所寻找的,诗云之外的诗句。
是第“一”个无限,是最“小”的无限。
但它也是有穷所无法想象的境界。
它是有穷与无穷的第一个分界点。
在它之下,所有有穷堆积,都不如它这个最“小”的无穷。
任何可以用“强一点”或“弱一点”形容的强者,都必然在它之下。
所有能够用加减乘除来形容强度的个体,就必然永远也及不上它。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最“小”的无穷。
在它之上,只要比它更强的无限,就是她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的存在。
——《走进修仙》第三百一十五章 霓虹与天人大圣

定义4.5.5 有限集和可数无限集统称为可数集合 countable set

一个可数集合要么是一个有限集合,要么是一个可数无限集合——即,一个可数集合是一个和自然数集合 N={0,1,2,3,…,}\N = \{0, 1, 2, 3, \dots , \}N={0,1,2,3,…,} 的某些子集等势的集合。等价定义是,一个集合 SSS 是可数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单射函数 f:S→Nf : S\to \Nf:S→N ,这意味着 SSS 中的每个元素都在 N\NN 中有唯一一个独特的对应元素。

【例3】设 Z\ZZ 表示整数集合,证明 ∣Z∣=ℵ0|\Z| = \alef_0∣Z∣=ℵ0​ 。
证明:做函数 f:N→Zf: \N\to \Zf:N→Z ,f(x)={x2当x是偶数时−x+12当x是奇数时f(x) = \begin{cases} \dfrac{x}{2} \ \ & 当x是偶数时\\ - \dfrac{x+1}{2} \ \ & 当x是奇数时 \end{cases}f(x)=⎩⎨⎧​2x​  −2x+1​  ​当x是偶数时当x是奇数时​ 。由于 fff 是双射的,所以 N∼Z\N \sim \ZN∼Z ,即 Z\ZZ 也是可数集,∣Z∣=ℵ0|\Z| = \alef_0∣Z∣=ℵ0​ 。

定义4.5.6 设 AAA 是一个集合,若 fff 是从 N\NN 或 Nk={0,1,2,…,k−1}\N_k = \{ 0, 1, 2, \dots, k - 1\}Nk​={0,1,2,…,k−1} 到 AAA 的一个满射函数,则称 fff 是 AAA 的一个枚举 enumeration ,通常可表示为序列 ⟨f(0),f(1),f(2),…⟩\langle f(0), f(1), f(2), \dots \rangle⟨f(0),f(1),f(2),…⟩ 。如果枚举函数 fff 是双射的,那么称 fff 是一个无重复枚举,否则称 fff 是一个重复枚举

【例4】构造下列集合的枚举。
(1)B={a1,a2}B = \{ a_1, a_ 2\}B={a1​,a2​} ;
(2)C={0,1,2,3}×{0,1,2,3}C = \{ 0, 1, 2, 3\} \times \{ 0, 1, 2, 3\}C={0,1,2,3}×{0,1,2,3}
解:
(1)令 f:{0,1}→{a1,a2},f(0)=a1,f(1)=a2f: \{ 0, 1\} \to \{ a_1, a_2\},\ f(0) = a_1,\ f(1) = a_2f:{0,1}→{a1​,a2​}, f(0)=a1​, f(1)=a2​ ,fff 是一个双射函数,则 ⟨a1,a2⟩\langle a_1, a_2 \rangle⟨a1​,a2​⟩ 是 BBB 的一个无重复枚举。令 f:N→{a1,a2},f(x)={a1当x=0时a2当x>0时f: \N \to \{ a_1, a_2 \}, \ f(x) =\begin{cases} a_1 \ \ & 当x=0时 \\ a_2 \ \ & 当x>0时\end{cases}f:N→{a1​,a2​}, f(x)={a1​  a2​  ​当x=0时当x>0时​ ,fff 是一个满射函数,而非双射函数,则 ⟨a1,a2,a2,…⟩\langle a_1, a_2, a_2, \dots \rangle⟨a1​,a2​,a2​,…⟩ 是 BBB 的一个重复枚举。
(2)下图a)和b)均为 CCC 的无重复枚举,a)中的枚举序列可以更直观地表示成c)的形式:

定理4.5.5 一个无限集合 AAA 是可数集合,当且仅当存在 AAA 的枚举(有限集合一定是可数集合)。
证明

  • 必要性。设 AAA 是可数无限集合,由可数无限集合的定义4.5.4知 A∼NA \sim \NA∼N ,所以存在 N\NN 到 AAA 的双射函数 fff ,fff 就是 AAA 的枚举。
  • 充分性(?)。设存在集合 AAA 的枚举,枚举函数为 fff 。根据枚举函数 fff 构造双射函数 g:N→Ag: \N \to Ag:N→A 。过程如下:
    (1)置 g(0)=f(0),i=j=1g(0) = f(0), i = j = 1g(0)=f(0),i=j=1 ;
    (2)检查 f(i)f(i)f(i) 是否已经出现在 S={g(0),g(1),…,g(j−1)}S = \{ g(0), g(1), \dots, g(j - 1) \}S={g(0),g(1),…,g(j−1)} 中,如果 f(i)∉Sf(i) \notin Sf(i)∈/​S ,转到第(3)步,否则转到第(4)步;
    (3)置 g(j)=f(i),i=i+1,j=j+1g(j) = f(i), i = i + 1, j = j + 1g(j)=f(i),i=i+1,j=j+1 ,转至第(2)步;
    (4)i=i+1i = i + 1i=i+1 ,转至第(2)步
    这样进行下去,得到的函数 ggg 是 N\NN 到 AAA 的双射,所以 AAA 是可数无限集合。

定理4.5.6 可数无限集合的任意无限子集是可数集合。
证明 设 AAA 是可数无限集合,存在 AAA 的枚举函数 f:N→Af: \N \to Af:N→A 。BBB 是 AAA 的任一无限子集,任取 b∈Bb \in Bb∈B ,构造函数 g:A→Bg: A\to Bg:A→B 如下:
g(x)={xx∈Bbx∉Bg(x) = \begin{cases} x\quad& x \in B \\ b\quad& x \notin B \\ \end{cases}g(x)={xb​x∈Bx∈/​B​ 显然,ggg 是满射的,则有 g⋄fg\diamond fg⋄f 也是从 N\NN 到 BBB 的一个满射函数,因此存在 BBB 的枚举 g⋄fg\diamond fg⋄f 。故 BBB 是可数集。

定理4.5.7 任意两个可数集合的并为可数集合。
证明留作练习。

定理4.5.8 N\NN 是自然数集合,N×N\N \times \NN×N 是可数无限集合。
证明 N={0,1,2,3,…}\N = \{0, 1, 2, 3, \dots \}N={0,1,2,3,…} 是一个可数无限集合,可以将 N×N\N \times \NN×N 表示成二维矩阵的形式,其中元素 ⟨i,j⟩\langle i, j\rangle⟨i,j⟩ 放置在矩阵的第 iii 行、第 jjj 列位置。如下图所示,按箭头方向对图中每个序偶依次用自然数标号。

令 f(m,n)=f(⟨m,n⟩)=f(m, n)= f(\langle m, n\rangle) =f(m,n)=f(⟨m,n⟩)= 图中序偶 ⟨m,n⟩\langle m, n\rangle⟨m,n⟩ 的标号,得到函数 f:N×N→Nf: \N \times \N \to \Nf:N×N→N 如下:
{f(0,0)=0f(0,n)=1+2+3+⋯+n=n(n+1)2f(m,n)=f(0,m+n)+m=12(m+n)(m+n+1)+m\begin{cases} f(0, 0) = 0 \\ f(0, n) = 1 + 2 + 3 +\dots + n = \dfrac{n(n + 1) } {2}\\ f(m, n) = f(0, m + n) + m = \dfrac{1}{2}(m+n)(m+n+1) + m \end{cases}⎩⎪⎪⎪⎨⎪⎪⎪⎧​f(0,0)=0f(0,n)=1+2+3+⋯+n=2n(n+1)​f(m,n)=f(0,m+n)+m=21​(m+n)(m+n+1)+m​ (证明存在 N×N\N \times \NN×N 的枚举不香吗?)下面证明以上构造的函数 fff 是一个双射函数。首先证明 f:N×N→Nf: \N \times \N \to \Nf:N×N→N 是一个单射,任取 ⟨m1,n1⟩,⟨m2,n2⟩∈N×N\langle m_1, n_1\rangle, \langle m_2, n_2 \rangle \in \N \times \N⟨m1​,n1​⟩,⟨m2​,n2​⟩∈N×N ,且设 ⟨m1,n1⟩≠⟨m2,n2⟩\langle m_1, n_1 \rangle \ne \langle m_2, n_2\rangle⟨m1​,n1​⟩​=⟨m2​,n2​⟩ ,证明 f(m1,n1)≠f(m2,n2)f(m_1, n_1) \ne f(m_2, n_2)f(m1​,n1​)​=f(m2​,n2​) ,留作练习。
其次证明任取 u∈Nu \in \Nu∈N ,存在 ⟨m,n⟩∈N×N\langle m, n\rangle \in \N \times \N⟨m,n⟩∈N×N ,使得 u=f(⟨m,n⟩)=f(m,n)=12(m+n)(m+n+1)+mu = f(\langle m, n\rangle) = f(m, n) = \dfrac{1}{2} (m + n)(m + n+1) + mu=f(⟨m,n⟩)=f(m,n)=21​(m+n)(m+n+1)+m 令 u=f(m,n)=12(m+n)(m+n+1)+mu = f(m, n)= \dfrac{1}{2} (m + n) (m + n + 1) + mu=f(m,n)=21​(m+n)(m+n+1)+m ,则 u≥12(m+n)(m+n+1)u<12(m+n)(m+n+1)+(m+n)+1=12(m+n)(m+n+3)+1u \ge \dfrac{1}{2} (m +n) (m + n + 1) \\ u < \dfrac{1}{2} (m +n)(m + n+1) + (m + n)+ 1 = \dfrac{1}{2} (m + n)(m +n+3) + 1 u≥21​(m+n)(m+n+1)u<21​(m+n)(m+n+1)+(m+n)+1=21​(m+n)(m+n+3)+1 令 m+n=tm + n = tm+n=t ,则 12t(t+1)≤u<12t(t+3)+1\dfrac{1}{2} t(t+1) \le u\lt \dfrac{1}{2} t(t+3) +121​t(t+1)≤u<21​t(t+3)+1

即 t2+t−2u≤0t^2 + t - 2u \le 0t2+t−2u≤0 且 t2+3t−2(u−1)>0t^2 + 3t - 2(u - 1) > 0t2+3t−2(u−1)>0 ,得
−1+−1+1+8u2<t≤−1+1+8u2-1 + \dfrac{-1+ \sqrt{1 + 8u}}{2} < t \le \dfrac{-1 + \sqrt{1+8u}} {2}−1+2−1+1+8u​​<t≤2−1+1+8u​​ 因为 ttt 是自然数,故可取 t=[−1+1+8u2]t = \bigg[ \dfrac{-1+ \sqrt{1 + 8u}} {2} \bigg]t=[2−1+1+8u​​] ,即 [−1+1+8u2]\bigg[ \dfrac{-1+ \sqrt{1 + 8u}} {2} \bigg][2−1+1+8u​​] 的整数部分,得
{m=u−12t(t+1)n=t−m\begin{cases}m = u - \dfrac{1}{2} t(t + 1) \\ n = t - m\end{cases}⎩⎨⎧​m=u−21​t(t+1)n=t−m​ 因此 fff 是双射的。由此可知 N×N\N \times \NN×N 是可数无限集合。注意,fff 是 N×N\N \times \NN×N 的无重复枚举,这种枚举方法称为对角线枚举法。

【例5】证明有理数集合 Q\mathbb{Q}Q 是可数无限集合。
证明:已知 N×N\N \times \NN×N 是可数无限集合,在 N×N\N \times \NN×N 集合中删除所有 mmm 或 nnn 等于 000 ,以及 mmm 和 nnn 均大于 000 、但有大于 111 的公因子的序偶 ⟨m,n⟩\langle m, n\rangle⟨m,n⟩ ,得到集合 SSS 如下:
S={⟨m,n⟩∣m,n∈Z+,m与n互质}S = \{ \langle m, n\rangle \mid m, n \in \Z^+, m与n互质\}S={⟨m,n⟩∣m,n∈Z+,m与n互质} 因为 SSS 是可数无限子集 N×N\N \times \NN×N 的无限子集,所以 SSS 是可数的(定理4.5.6)。令 g:S→Q+g : S\to \mathbb{Q}^+g:S→Q+ ,g(⟨m,n⟩)=mng(\langle m, n\rangle)= \dfrac{m}{n}g(⟨m,n⟩)=nm​ ,ggg 是双射,故 Q+\mathbb{Q}^+Q+ 是可数无限集合。又因为 Q+∼Q−\mathbb{Q}^+ \sim \mathbb{Q}^-Q+∼Q− ,故 Q=Q+∪{0}∪Q−\mathbb{Q} = \mathbb{Q}^+ \cup \{ 0\} \cup \mathbb{Q}^-Q=Q+∪{0}∪Q− 是可数无限集合。

定理4.5.9 可数个可数无限集合的并是可数无限集合
证明 不妨设可数个可数无限集合为 A0,A1,…A_0, A_1, \dotsA0​,A1​,… ,其中 Ai={ai0,ai1,ai2,…},i∈NA_i = \{ a_{i0}, a_{i1}, a_{i2}, \dots \},\ i \in \NAi​={ai0​,ai1​,ai2​,…}, i∈N 。令 A=⋃i=0∞Ai=A0∪A1∪…A = \displaystyle \bigcup^\infin_{i = 0} A_i = A_0 \cup A_1 \cup \dotsA=i=0⋃∞​Ai​=A0​∪A1​∪… ,则存在双射函数 f:N×N→Af: \N \times \N \to Af:N×N→A 如下:
f(m,n)=amnf(m, n) = a_{mn}f(m,n)=amn​ 故 N×N∼A\N \times \N \sim AN×N∼A ,AAA 是可数无限集合。


4.5.3 不可数集合

定义4.5.7 与自然数集合不等势的无限集合,称为不可数集合
定理4.5.10 实数集合的子集 (0,1)(0, 1)(0,1) 是不可数集合。
证明 利用康托对角线法。
设 fff 是从 N\NN 到 (0,1)(0, 1)(0,1) 的任一函数,我们证明 fff 不可能是满射的,从而证明 (0,1)(0, 1)(0,1) 不存在枚举。将任一 x∈(0,1)x \in (0, 1)x∈(0,1) 都表示为无限十进制小数,于是 f(0),f(1),f(2),…,f(n)∈(0,1)f(0), f(1), f(2), \dots, f(n) \in (0, 1)f(0),f(1),f(2),…,f(n)∈(0,1) 可分别表示为:

其中,xnix_{ni}xni​ 是 f(n)f(n)f(n) 小数后的第 i+1i + 1i+1 位数字。构造实数 y∈(0,1)y \in (0, 1)y∈(0,1) 如下:
y=⋅y0y1y2…y = \cdot y_0 y_1 y_2 \dotsy=⋅y0​y1​y2​… 其中,yi={1若xii≠12若xii=1y_i = \begin{cases} 1 \ \ &若x_{ii} \ne 1 \\ 2 \ \ &若x_{ii} = 1\end{cases}yi​={1  2  ​若xii​​=1若xii​=1​ 。显然,y∈(0,1)y \in (0, 1)y∈(0,1) ,然而 yyy 与每一个 f(n)f(n)f(n) 的展开式至少有一个数字(第 n+1n + 1n+1 个数字)不同。因此,对于一切 n∈N,y≠f(n)n \in \N,\ y \ne f(n)n∈N, y​=f(n) 。这表明 f:N→(0,1)f: \N \to (0, 1)f:N→(0,1) 不是一个满射。因为 fff 是任意的,所以 (0,1)(0, 1)(0,1) 不可能与自然数集合等势,从而有 ∣(0,1)∣≠ℵ0|(0, 1)| \ne \alef_0∣(0,1)∣​=ℵ0​ 。

将集合 (0,1)(0, 1)(0,1) 的基数用 ℵ\alefℵ 表示,ℵ\alefℵ 也称作连续统的势。

【例6】证明 [0,1][0, 1][0,1] 与 (0,1)(0, 1)(0,1) 等势。
证明:设集合 A={0,1,12,13,…,1n,…},B={12,13,…,1n,…}A = \{ 0, 1, \dfrac{1}{2}, \dfrac{1}{3}, \dots, \dfrac{1}{n}, \dots \}, B = \{ \dfrac{1}{2}, \dfrac{1}{3}, \dots, \dfrac{1}{n}, \dots \}A={0,1,21​,31​,…,n1​,…},B={21​,31​,…,n1​,…} ,A,BA, BA,B 分别是 [0,1],(0,1)[0, 1],\ (0, 1)[0,1], (0,1) 的子集。如下图所示,定义函数 f:[0,1]→(0,1)f: [0, 1] \to (0, 1)f:[0,1]→(0,1) ,得
{f(0)=12f(1n)=1n+2当n≥1,n∈N时f(x)=x当x∈[0,1]−A时\begin{cases} f(0) = \dfrac{1}{2} \\ f(\dfrac{1}{n} ) = \dfrac{1}{n + 2} \quad &当n\ge 1, n \in \N时 \\ f(x) = x \quad &当x \in [0, 1] - A时 \end{cases}⎩⎪⎪⎪⎨⎪⎪⎪⎧​f(0)=21​f(n1​)=n+21​f(x)=x​当n≥1,n∈N时当x∈[0,1]−A时​

可以验证,fff 是双射函数,所以 [0,1]∼(0,1)[0, 1] \sim (0, 1)[0,1]∼(0,1) 。

【例7】求下列各集合的基数。
(1)[a,b][a, b][a,b] ,其中 a,b∈Ra, b \in \Ra,b∈R 且 a<ba < ba<b 。
(2)实数集 R\RR 。
解:
(1)构造函数 f:[0,1]→[a,b],f(x)=(b−a)x+af: [0, 1] \to [a, b],\ f(x) = (b - a) x + af:[0,1]→[a,b], f(x)=(b−a)x+a ,因为 fff 是双射的,所以 ∣[a,b]∣=∣[0,1]∣=ℵ\mid [a, b]\mid = \mid [0, 1]\mid = \alef∣[a,b]∣=∣[0,1]∣=ℵ 。
(2)构造函数 g:(0,1)→R,g(x)=12−xx(1−x)g: (0, 1) \to \R,\ g(x) = \dfrac{ \dfrac{1}{2} - x } { x(1-x) }g:(0,1)→R, g(x)=x(1−x)21​−x​ 。因为 ggg 是双射的,所以 ∣R∣=∣(0,1)∣=ℵ| \R| = |(0, 1) | = \alef∣R∣=∣(0,1)∣=ℵ 。

【离散数学】集合论 第四章 函数与集合(5) 集合的基数、可数与不可数集合相关推荐

  1. 【离散数学】集合论 第四章 函数与集合(3) 鸽巢原理

    本文属于「离散数学」系列文章之一.这一系列着重于离散数学的学习和应用.由于内容随时可能发生更新变动,欢迎关注和收藏离散数学系列文章汇总目录一文以作备忘.此外,在本系列学习文章中,为了透彻理解数学知识, ...

  2. 第四章函数作业题,函数模板

    什么是函数模板? 就是不写具体的数据类型,而用一个虚拟类型来代表,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template< ...

  3. Javascript第四章函数function也是数据类型第六课

    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进行传参 练习: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meta chars ...

  4. 第四章 函数的故事(1)超详!!!

    维系C世界框架的英雄 今天是关于C语言函数的故事.我相信很多人,学习C语言的第一段代码就是: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printf("Hel ...

  5. c语言 如果 n 是素数,且 n+2 也是素数,则称为孪生素数.,算法竞赛入门经典: 第四章 函数与递归 4.3孪生素数...

    /* 孪生素数: 如果n和n+2都是素数,则称他们是孪生素数.输入m,输出两个数均不超过m的最大孪生素数.5<=m<=10000.例如m=20时答案是17,19,m=1000时答案是881 ...

  6. 【离散数学】集合论 第三章 集合与关系(3) 集合计数的加法原理、容斥原理

    本文属于「离散数学」系列文章之一.这一系列着重于离散数学的学习和应用.由于内容随时可能发生更新变动,欢迎关注和收藏离散数学系列文章汇总目录一文以作备忘.此外,在本系列学习文章中,为了透彻理解数学知识, ...

  7. 《Reids 设计与实现》第四章 整数集合和压缩列表

    <Reids 设计与实现>第四章 整数集合和压缩列表 文章目录 <Reids 设计与实现>第四章 整数集合和压缩列表 一.整数集合 1.简介 2.整数集合的实现 3.升级 4. ...

  8. 【JAVA SE】第十四章 集合框架、语法糖和泛型

    第十四章 集合框架.语法糖和泛型 文章目录 第十四章 集合框架.语法糖和泛型 一.集合框架 1.概念 2.接口 二.语法糖 1.概念 2.解语法糖 三.泛型 1.概念 2.泛型类 3.泛型接口 4.泛 ...

  9. python123第四章第五题_第五章 Python 函数

    第1章 为什么要使用函数 #1.代码的组织结构不清晰,可读性差 #2.遇到重复的功能只能重复编写实现代码,代码冗余 #3.功能需要扩展时,需要找出所有实现该功能的地方修改之,无法统一管理且维护难度极大 ...

  10. 【python第四章——序列(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字符串、正则)】

    python第四章--序列 第四章--序列 4.1列表 4.2元组 4.3字典 4.4集合 4.5字符串(重要) 4.6正则表达式 第四章--序列 概念:序列指一块可存放多个值的连续内存空间,这些值按 ...

最新文章

  1. 信号转换 | 将对称方波转换成倍频PWM波形
  2. The Illustrated Transformer 翻译
  3. formal method lecture 7 文件系统
  4. 简单的派生类构造函数C++
  5. Erlang语言学习入门
  6. ionic2 html 转义,ionic2 基于ngx-translate实现多语言切换,翻译
  7. char data[0]在struct末尾的用法
  8. java 异常练习题_Java 异常(习题)
  9. 【Python】pyinstaller安装失败的解决办法
  10. 优秀的应用快速启动工具:start for Mac完美支持m1
  11. C++中 模板Template的使用
  12. 《计算机系统:系统架构与操作系统的高度集成》——2.5 高级数据抽象
  13. eclipse spring boot_Spring源码(一)-Spring整体架构和环境搭建
  14. 重磅!「自然语言处理(NLP)」全球学术界”巨佬“信息大盘点(一)!
  15. 51单片机 ADC0832酒精传感器
  16. 2019秋-走的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17. KB和kb的区别以及我的网速
  18. 李小龙传奇一生的资料(多图)
  19. [完结]saliency filters精读之permutohedral lattice
  20. The Monster

热门文章

  1. 友善的小精灵 Casper
  2. 论文综述(KNN算法)
  3. matlab设计滤波器
  4. 微型计算机原理小闹钟,微机原理课程设计_电子钟的设计.doc
  5. MongoDB下载安装教程
  6. CSDN 积分的作用
  7. textarea高度自适应且不出现滚动条
  8. NXP- 5744P-MATLAB安装教程
  9. java实现批量更新数据_Java数据库编程中的几个常用技巧(批量更新)
  10. 易语言计算机代码,易语言基础教程之简单代码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