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信息资源的理解
    • 按信息的加工和集约程度划分信息源?
    • 缩微文献的优点?
    • 文献信息的性质?
    • 各类信息源的特点
    • 信息采集的原则?
    • 联机信息检索的特点?
  • 2018
    • 元数据(名词解释)
    • 知识表示
    • 搜索引擎
    • 信息评价
    • 移动信息交流(简答)
    • 各类信息源的特征及价值(简答)
    • 网络信息内容分布规律(简答)
    • 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简答)
    • 信息服务营销的原则及形式(简答)
    • 大数据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影响(论述)
    • 人工智能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影响(论述)
  • 2017
    • 大数据(名词)
    • 机读目录(名词)
    • 记录型信息资源(名词)
    • 主题法(名词)
    • 信息系统(名词)
    • 信息组织的内容(简述)
    • 信息服务的内容(简述)
    • 信息采集与获取的方法(简述)
    • 网络信息源的特征(简述)
    •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论述)
    •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及其特征规律(论述)
  • 2016年
    • 信息交流(名词)
    • 指数增长率(名词)
    • 智力型信息源(名词)
    • 零次信息源
    • 分类法
    • 知识表示
    • 信息系统(名词)
    • 信息特征(简答)
    • 信息管理流程(简答)
    • 信息组织的分类
    •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管理方向和发展。(论述)
  • 2015
    • 信息管理(名词)
    • 信息交流(同16年名词解释)
    • 记录型信息源(参考17年)
    • 知识组织
    • 信息检索语言
    • 信息标引
    • 网络型信息用户行为的类型(论述)
    • 盈利性机构的市场营销策略(论述)
  • 2014
    • 大数据(同17年)
    • 布拉德福定律
    • 文献半衰期:
    • 影响因子
    • 零次信息
    • 数据,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简答题)
    • 知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简答)
    • 简答信息交流的要素
    • 信息传递的施拉姆模式(简答)
    • 云计算对信息管理的影响(论述)
    • 试述网络信息服务的模式和特点(论述)
  • 2011年
    • 二次信息(同14年)
    • 布氏定律(同14年)
    • 信息市场
    • 信息标引
    • 信息分析
    • 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答)
    • 信息交流的要素(简答)
    • 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简答)
    • 信息产业的含义和特征(简答)
    • 试述信息资源宏观管理的内容。(论述)
    • 结合案例论述数字出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 2010年
    • 文献半衰期(同14年)
    • 一次信息(同14年)
    • 信息守恒
    • 信息标引(同11,15年)
    • 信息系统(同17年)(名词)
    • 信息传递的模式(简答)
    • 知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同14年)(简答)
    • 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同17年)
    • 信息的类型(简答)
    • 试述信息管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论述)
    • 试述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
  • 2009年
    • 信息标引 文献半衰期 二次信息 信息守恒(名词解释)
    • 信息政策(名词解释)
    • 简答信息的特征(简答题)
    • 简答信息的传播过程(简答题)
    • 简答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
    • 知识管理的特征(简答题)
    • 简述文献型信息的组织方法(简答题)
    • 试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对图书情报的影响(论述题)
    • 数字图书馆对图书情报的影响(论述)
    • 我国数字述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联系和区别(论述)
  • 2008年
    • 历时信息交流(名词)
    • 布拉德福定律(同14,11年)
    • 零次信息(14年)
    • 信息法律(名词解释)
    • 文献半衰期(名词解释)
    • 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答题)
    • 简答信息的类型(简答题)
    • 信息交流的要素(同11年)
    • 信息组织的含义和特征(同10年)
    • 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同11年)
    • 试述信息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论述题)
    • 试述web2.0对信息管理的影响(论述)
    • 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论述)
    •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 网络信息交流
    • 网络信息获取方法,检索方法,
  • 网络信息组织形式

信息资源的理解

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有用信息的集合

按信息的加工和集约程度划分信息源?

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和四次信息源。
一次信息源——是最根本的信息源,所有的物质都是信息的发生源,信息资源生产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一次信息源中提取信息,形成知识。
二次信息源——也称为感知信息源,它是人的大脑中所存储的潜在信息资源,其开发利用的最终成果就形成三次信息源。
三次信息源——又称为再生信息源,主要包括口语信息源、体语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四大类。
四次信息源也称为集约型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

缩微文献的优点?

存储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价格低廉、保存期长、易于检索复制、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的文献
文献信息:就是利用某种符号系统及其相应的记录方式记载于一定载体上的人类精神信息

文献信息的性质?

第一, 文献信息是经过一系列加工后记录下来的信息,不是指文献符号系统本身的信息,也不是指文献载体本身的信息
第二, 文献信息的传递必须利用一定的符号系统和记录载体来实现
第三, 文献信息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信息,一经生产出来,就不会再改变
第四, 文献信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各类信息源的特点

报纸作为信息源的特点?①及时性②内容丰富③内容的真实性④连续性和完整性⑤传播面广
科技报告的特点?①迅速地反映新的科技研究成果②内容多样化③属于一次文献
标准文献的特点?①约束力②时效性③针对性
个人信息源的特点?①及时性②新颖性③主观随意性④瞬时性
实物信息源的特点?①直观性②客观性③综合性④实用性⑤零散性
广播作为信息源的优缺点?优点:①及时性②不受空间的限制③雅俗共赏
缺点:广播节目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每个时间段播放不同的节目,听众没办法自由选择;广播是实时进行的,中间不会有大的停顿,听众只能追随播报内容,难以停下来思考,从而影响听众接受信息的质量
电视作为信息源的特点?①视听兼备②兼容性强③感染力强④现场纪实性强⑤收视随意性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合理存放相互关联数据的集合

信息采集的原则?

①针对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可靠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⑤及时性原则⑥预见性原则
信息采集的途径?①文献信息②实物信息③个人信息④电子信息
单元词的性质?
单元词是最基本的,最小的表达主题概念的词,一般情况下,单个的单元词并不能独立地准确表达文献主题,而必须相互组合或组配,以构成专指的标题
叙词法的特点?
①直接以规范化了的自然语言叙词作为标识符号,直观性强;②直接从论述及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出发进行选词,并采用叙词组配来描述主题,专指性强;③叙词法能随时进行增减修改,适应性强;④对叙词主要采用字顺序方式,查找迅速;⑤主要采用后组式概念组配,灵活性强;⑥对同一主题的文献,可以做多维检索;⑦叙词表中编制和建立了叙词语义关系的网络结构,加强了叙词法的学科系统性和族性检索作用
建立分类体系必须遵守的规则?
①在每一次划分时,不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划分标准,避免出现类目交叉、重叠的现象;②划分所得的各下位类的外延之和应等于其上位类的外延,避免不完全划分或多出下位类的错误;③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的、符合分类目的的属性作为划分标准
组配分类法的基本思想?
整个分类表全由复分表组成,即只给出一些基本概念的划分标准,而不给出实际使用的概念子项
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并用确切的语句表达提问②选择检索系统③确定检索途径④编制检索提问式⑤实施检索⑥检索结果的分析
信息检索技术:是指能够快速、有效地从信息检索系统中查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查询技术
布尔逻辑检索:是检索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检索技术,其理论基础是集合论与布尔逻辑
加权检索:是根据用户的检索需求来确定检索词,并根据每个词在检索需求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别给予一定的权值加以区别,同时利用给出的检索命中界限值限定检索结果的输出
加权检索与布尔检索的区别?
加权检索的侧重点不在于判定检索词或字符串是否在文献记录中存在,以及与其他的检索词或字符串的关系,而在于判定检索词或字符串在满足检索逻辑后对文献命中与否的影响程度
超文本信息检索与传统信息检索系统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它以知识单元为单位,通过链路将同一文献或不同文献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检索时可深入到知识单元;传统检索系统是以文献为单位,检索结果都是整篇文献
其次。传统的检索系统采用准确匹配的检索方法,检索结果是一组未经排列的文献,无法区分它们的重要性,而超文本检索系统中,文献是结构化建立的,并非出于同一层次,用户使用超文本检索系统时,可以看到文献间链路以及两个文献间路径或相隔的节点数,并由此确定文献的重要性
第三,超文本系统通过链路浏览,找到所需要,避免了检索语言的复杂性问题,超文本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用户界面,将不同数据库的检索语言一体化。

联机信息检索的特点?

联机信息检索 是指人们在计算机检索网络的终端机上,利用通信线路与计算机数据库中心连接,并使用特定的检索指令、检索词、检索策略,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信息,再由终端设备显示或打印的过程

①收录文献内容广泛②报道及时③查找迅速④资源共享⑤检索途径多,检索方便
查全率——是指检索出信息的数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总量之间的比率
查准率——是指相关信息的数量与检出的信息总量之间的比率

2018

元数据(名词解释)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或者描述数据的数据,
它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属性和特征,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元数据是组织数据,各种数据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信息。

知识表示

知识表示是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理解和识别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前提和基础,任何知识组织方法都需要建立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之上。
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表示和客观知识表示的两种。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在互联网上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信息的工具
搜索引擎是建立在信息采集,信息组织的基础之上的。
其工作基本原理是: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反馈给用户。

信息评价

信息评价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相对应的标准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价。有价值的信息一般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综合性,易获取性,经济性等特征。

移动信息交流(简答)

各类信息源的特征及价值(简答)

信息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复杂,可以将其分为记录型信息源,智力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零次型信息源
(1)记录型信息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比如磁盘,光盘)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
记录型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
它是信息存在的基本形式。
(2)实物型信息源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制品中,是由实物携带和存储的知识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试验,采集,参观等方式交流传播,(如某种生物的样品,工艺品)。
实物信息源直观生动,含有丰富的信息,易于理解和吸收。许多技术信息是通过实物来保存和传递的。
(3)智力型信息资源主要是指由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各类知识,诀窍,技巧和经验,有的可以用语言和文字明确表达和记录,有的则难以明确表达和记录,故又被成为隐形知识。这类信息由人的活动携带,根据社会需求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帮助用户解决entity。这类信息源由人脑携带,绝大多数内容难以捕捉,因此管理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4)零次信息源是指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包括听,视,嗅,味,触觉)的结果,而不像记录型信息和实物型信息那样通过某种物质载体的记录形式发生作用。因此零次信息具有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机性和非存储性等典型特征。

网络信息内容分布规律(简答)

网络信息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资源,是指通过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如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它与传统形式的信息资源相比,不同之处表现在其记录载体,表达形式以及传播手段等方面,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数字化形式分布存储于数字化节点中。
同时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海量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涵盖了几乎所有人类社会生活领域,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语言。
(3)结构复杂,分布广泛
网络信息资源本身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服务器上,服务器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等。
(4)开放互动,共享性强。开放性是互联网的特性之一,网络具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读者可以共享来自全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把自己拥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输出去,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创建者和作者,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这是它优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重要特征。
(5)传播速度快,利用方便。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极快,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用户利用网络检索工具,可以瞬间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立刻访问该资源。
(6)更新速度快,动态性强。
(7)信息使用成本低,。
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1)质量层次不齐,良莠不一。
(2)分散无序,缺乏管理。
(3)稳定性差,精确性低,缺乏安全保障。
网络信息资源分布规律:1,离散性,2,不均衡性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非常庞杂,既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软件资源,也有丰富多彩的电子出版物及动态信息。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任意性。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不仅学术信息,商业信息,政府信息,个体信息混为一体,而且大量不健康的信息也得以括散。这些都显示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性和无序性。
不均衡性: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区不均衡和语言分布等。信息资源分布基本上反映出该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简答)

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主要有主机-终端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主机终端模式或集中模式也是大型主机的结构,它是信息系统向网络发展,实现信息共享的一种早期解决方案。这种模式是一种集中计算环境,使用大熊主机作为服务器集中化管理,通过终端来访问数据。在集中模式下,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完全依赖于主机服务器,客户端每个请求都需要在服务器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客户端,缺点:对服务器的要求极高;性能受服务器和终端客户间宽带和网络繁忙程度的影响;处理大文件时,反应较慢;应用程序不能利用客户机的处理能力,而只能提交请求并显示响应。优点:系统稳定,易于维护。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业界。该模式在分布计算环境中,结合大型主机机构及网络工作组两者优点,以高性能的服务器为中心,集中管理核心资源,向客户机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持;在客户端运行应用程序,功能主要是管理用户接口,处理应用逻辑,产生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库请求,并从服务器接收结果。
优点:既能充分共享服务器的资源,也能充分利用客户机的本地资源。缺点:必须在客户端安装大量的应用程序;开发成本较高;不适应大规模的信息系统;难以突破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工作效率低。
(3)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B/S模式是在C/S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其运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应用 程序,采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数据信息以网络页面的形式传输。B/S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所有应用服务都有专门的应用服务器处理,既减轻了数据服务器的处理负担,又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服务器是数据服务器支持不同的应用以及大规模用户的应用。
(4)多层架构模式:即前台界面(如浏览器),web服务器,中间件(或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与三层结构相比,多层结构模式增加了中间性的层次,其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系统可伸缩性,增加并发性能。(2)中间件/应用层专门完成请求转发或一些与应用逻辑相关的处理,具有这一作用的中间件一般可以作为请求代理,也可作为应用服务器。(3)增加数据安全性。

信息服务营销的原则及形式(简答)

所谓营销,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卖方的产品或服务转移到用户手中,从而获得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信息服务营销,就是信息服务机构及其信息产品(商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计划,组织,促销,分销,实现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满足信息用户需要的系列的过程。 这一过程始于信息机构对潜在信息消费需求的市场调查,分析,终止于最后满足目标用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完成于他们之间价值交换的实现。对于信息机构来说,营销工作有助于其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内容价值;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营销工作有助于其获取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即获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
信息服务营销组合
营销组合是营销策略的一个基础要素,是一套关于基本营销策略的组合性计划。营销组合策略主要有4P,7P,4P+3R,4C等
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这种组合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
7P:在4P的基础上增加了人(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过程(process),适应于服务性营销。
4P+3R:顾客保留(retentions),相关销售(related sales)和顾客推荐(referrals).落实到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上。
4C:顾客需要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nts),对顾客的成本(cost to customer),便利(convenience)和交流(communication),该理论建立在买方市场基础之上,以用户价值为导向,改变了营销思考的中心。
传统信息服务机构更多地开始关注和运用7P营销组合,一般信息服务机构更多地应用4P+3R营销组合理论,而网络信息服务则主要运用4C营销组合理论。

大数据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影响(论述)

  1. 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特点是4V+1C:价值高,数据量大,内容丰富,速度快。
    2,大数据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影响(论述)

2017

大数据(名词)

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特点是4V+1C:价值高,数据量大,内容丰富,速度快。

机读目录(名词)

是计算机可读目录的简称,是一种计算机可识别和阅读的一种目录;描述文献著录项目的国际标准格式,是一种元数据,

记录型信息资源(名词)

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和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如书籍,期刊。

主题法(名词)

是指以表示信息资源主题的语词作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此间关系的检索和标引信息的方法。

信息系统(名词)

信息系统是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组织,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其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管理控制和调节。

信息组织的内容(简述)

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得信息由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作者,出版或发表日期等方面的特征。

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信息储存

信息选择——的目的就是从采集到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流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无用的信息,它是整个信息组织过程中的第一步。

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语义,语用,和语法上对选择过的内,外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信息活动。他是信息描述和揭示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信息组织的质量。

信息描述和揭示——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爱等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信息描述和揭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著录加粗样式,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信息描述和揭示是信息资源组织的重要内容,在信息组织中起着至关中的作用。

信息存储——信息存储是将经过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与顺序存储在特定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
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信息管理者和信息用户快速准确地识别,定位和检索信息各种检索工具书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报刊索引》等,各种光盘检索系统联机检索系统都是信息存储的方式。信息存储于各种检索工具中意味着信息组织过程的结束,也意味着信息检索的开始

信息服务的内容(简述)

信息服务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它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收集,评价,选择,组织,存储,使之有序化,成为方便利用的形式。二是对用户及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服务从内容上看,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信息服务。还包括经济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文化信息,生活信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切信息都是信息服务的原材料,而人类需求的各类信息都是信息提供的对象。
从信息服务的形式上看,既有主动的信息提供,又有被动的信息索取。既有多向信息发布又有单向信息传递。
从信息服务的载体来看,既有传统的印刷文献型载体,又有新型的电子载体和网络载体。从信息提供的渠道来看,既有正规渠道,又有非正规渠道,既有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又有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信息提供的主体来看,既有专职信息服务机构和专职信息工作者,又有非专业信息机构和非专业信息工作者。从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深度来说,既有传统意义上的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服务,更有直接解决问题的知识型服务。

信息采集与获取的方法(简述)

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内容的信息往往具有不同的流通渠道和分布范围,应当根据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加以评价和权衡,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获取。常采用的搜集信息方法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购:采购是获取和积累有价值的信息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许多公开出版的期刊(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等记录型信息)和发行的数据库,必须依据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各种指南来购买。采购是一种经常性,稳定性,系统性地搜集和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团体还是个人都非常适用。采购包括订购,现购,邮购,委托代购等具体方式,可以根据采购规模和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2)调查:用调查方式不仅可以获得记录型信息源,还可获得非记录型信息源,尤其是零次信息,调查既包括访谈,也包括对实物,现场的实地考察搜集,如现场调查,访问,发放问卷,样品搜集等。调查搜集信息虽然不如其他方法搜集信息那样系统连续,数量也不够,但是其速度快,质量高,准确性好,针对性强,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获得非文献信息资源的最有效的方法。
(3)交换:利用本系统的信息源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换,互相调剂,互相补充,扩大信息来源,交换的信息多属于内部资源,非卖品,不能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获得。
(4)索取:对于尚未发表的信息或者不能通过正式渠道流通的信息源,以及已经发表或公开流通,但是不够详细,完备和全面信息源,根据需要和可能,可以通过信息联系或者直接派人索取取得。
(5)检索:即以手工方式或计算机方式从各类不同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查询所需的的信息。手工检索主要是通过各类检索工具获得信息源的线索,如果需要原始信息还需要二次检索。计算机检索(包括脱机检索,联机,光盘和网络检索)不仅可以获得信息源线索,还能直接获得原始信息(如全文数据库检索

网络信息源的特征(简述)

网络信息源是一种信息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指通过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称,具体来说就是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与传统信息源相比,网络信息源的特点表现在:
(1)信息数量大,内容丰富。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数据传输平台,上面的信息资源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如学术信息,商业信息,政府信息等。它一方面给用户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信息更新及时,变化加快。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信息源相比,网络信息源变化更加快捷新颖,且数据量不断增加。
(3)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化。因特网有着表现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在多媒体形式表现的同时,用户跟信息之间的交互性也得到极大扩展。
(4)信息非线性排列,无序性增强。网络信息资源利用超链接,构成了立体王庄信息链,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内容,不同格式的信息通过节点连接起来,使得信息之间的关联度增强,但同时,无序性的状态也日益突出。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论述)

(1)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他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者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始于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推理而获得正确结论,是人们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告诉我们:“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
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的知识。
对信息的理解取决于接受者的信息和知识储备,信息只有同接受者的个人经验,信息和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融合才能转化为知识。经验+信息=知识
(4)情报是人们为一定的目的搜集的又使用价值的知识,必须通过特定的方式取得的一种具有相对秘密性质的少数的不公开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及其特征规律(论述)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是网络用户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做出的反映,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基础上,利用网络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所从事的信息需求认识与表达,信息查寻,信息选择,信息存储,信息吸收与利用行为,信息交互行为,网络社群信息交流行为。
A. 网络信息查寻行为:信息查寻行为是个体为了满足其意识到的信息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外在的获取信息的活动。网络信息查寻行为则是指用户为获取所需信息,在与网络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活动,它主要通过信息检索行为和信息浏览行为来完成。网络信息检索行为是具有明确信息需求的网络用户借助专门检索工具和使用信息检索语言获取所需信息的行为。网络信息浏览行为是缺乏明确信息需求目标或特意意图的用户,利用超文本链接方式在不同网络信息节点间的自由游移从而获取信息的活动。网络信息检索行为区别于网上信息浏览的主要特征包括:(1)网络用户需要明确表达信息需求;(2)须借助具体的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3)须遵循网络信息检索规则;(4)容易通过反馈,修改等人机互动方式来调整查寻策略。
B. 网络信息选择与存储行为
网络用户的信息选择行为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个体既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呈现的网络信息进行相关性判断,选择,从而过滤出对其最为游泳的信息或信息链路。信息存储行为是指用户将挑选出的对其有帮助的信息进行保存的信息。
C,网络信息吸收与利用行为
面对搜集的信息,用户需要在头脑中对其加以反应,识别,整理,借助个人的消化学习能力,将其理解吸收并转译为自身知识序列的一份子,从而充实个人的知识储备。信息利用行为是建立在信息吸收基础上的,即用户使用所掌握的信息并作用于其生产,评价,决策,求解,创新,生活,休闲,人际交往,思维库的重组及思维层次的提高等方面。它是使信息真正发挥效能的关键环节。
D,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交互性是网络最为显要的功能特征之一。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具有不同于上述信息行为的根本特点:上述各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你是用户通过超链接或数据库查询机制在网络上查找,定位,下载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资源,是一种单向的获取信息的行为,而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是用户利用网络作为交流平台的在线信息交流行为。可以将信息交互行为分为人机交互型和人人交互型两种。
E. 网络社群信息交流行为:网络社群是衍生自实体社群/社区的概念,用来表示在国际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类社群现象,是指一群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与单个个体用户相比,网络社群用户的信息行为表现出较强的交互性和协同性特征。他们除了在网上查找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之外,还发布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更期望与相同兴趣的其他用户进行关联,互动和协作,体现出强烈的群体性,并影响周围其他用户的网络意识和行为。网络社群用户的协同信息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协同内容创作,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协同信息质量控制,计算机支持的社群信息交流。

2016年

信息交流(名词)

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数据,消息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指数增长率(名词)

(1)普赖斯曲线,如果以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则可十分近似地表征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曲线。(2)生长曲线:普赖斯指出,考虑到物质的经济的,智力的及时间的影响和限制,文献信息的增长更趋近于生物的增长曲线,即最初生长或繁殖很快,随着时间推移,其生长速度越来越慢,以致几乎不增加了。F(t)=k/1+ae-kbt.

智力型信息源(名词)

主要指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巧,有的可以用文字明确表达和记录,有的难以明确表达或记录成为隐形知识。
实物型信息源:存在于自然界或人工制品中,由实物携带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如生物样品。

零次信息源

人们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口头传播和携带的信息,是信息的客体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分类法

是构建有序化信息系统的常用方法,指根据信息内容特征或其他特征,将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的排列,以分类号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以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形成类目体系,以类目体系的自身结构来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方法。

知识表示

是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和理解知识,是知识组织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系统(名词)

信息特征(简答)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就必然存在着反映其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因而信息也就如影随形,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种普遍存在的信息还有绝对性和客观性。绝对性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先于人类主体而存在,因此信息的存在不依主体而转移;客观性表现为,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被人感知,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宇宙时空的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都在不断地产生信息,而宇宙时空中的事物是丰富无限的,分布也是无限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间的和时间段中,事物也是无限多样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信息产生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可以独立于其发生源而相对独立,可以由其他物质载体携带在时间和空间中传递。在时间上的传递既是信息的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通信。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但信息由哪种物质载体来表达,记录和载荷都不会改变信息的性质和含义,这说明信息对物资载体具有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由于人们的观察力,认识力,理解能力和目的的不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所获得信息量也各不相同。即使他们的这些能力和目的完全相同,但他们在观察事物时,选择的角度,侧面不一样,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同一事物的信息肯定也不相同。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由于信息可以脱离其发生源或独立于其物质载体,并且在利用中不被消耗,因而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提供给众多的用户利用,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信息一旦产生,就表达某种特定含义,他不是包含在信息中的各种要素(如符号,数据,单词等)的简单算术和,因而不可能将这些要素的以任意的顺序排列和不同的组合加以归并而不损害信息含义。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从信息产生的角度来看,信息所表征的是特定时刻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由于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变化,过了这一时刻,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必然会改变,表征这一“方式”和状态的信息也会随之改变,即所谓的时过境迁。从信息的利用角度来看,信息仅在特定的时刻才能发挥其效用。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价值连城,一条过时的信息可能分文不值。

信息管理流程(简答)

狭义的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的信息管理不单单是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信息管理流程包括信息创建,采集,组织,存储,开发和利用,信息清理阶段。
(1)信息创建阶段:创建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是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信息产品的创建阶段对信息的后续利用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得最终该信息能够被轻松地开发,利用和保存,因而在创建阶段需要保持文档格式,规范以及元数据描述的一致性。
(2)信息采集阶段:采集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和起点。在这一阶段,需要制定信息的采集政策,明确信息采集的内容和范围,之后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信息采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手工采集和自动获取。
(3)信息组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化的整体,以便于对信息的存取和利用。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所采集的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经过筛选,分析,标引,著录,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用户有效利用的系统的过程。目前,信息组织的对象从各种类型的数据发展到具有丰富内容的知识,组织形式从数据机构发展到知识表示,组织方式从手工单一发展到网络群体,㢟结果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模式链接等。
(4)信息存储阶段:信息存储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基础,该阶段的任务是依托相关存储应用技术,将存储在相应载体和介质上的信息从不可得状态变为可得桩体,可得状态变为可用状态,低水平的可用状态变为高水平的可用状态。
(5)信息利用阶段:信息利用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宗旨,信息利用是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有效运用的过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信息可以支撑业务决策,为企业和用户提供长期的价值。
3,信息清理(销毁/回收)阶段。随着信息老化失去价值,许多信息总会在一段时期后,没有再保存的价值,这时,需要定制相关政策,对没有保留或保存必要的信息进行清理或销毁。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科学明确的数据回收的规则。

信息组织的分类

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表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是信息由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信息组织的类型;信息源是我们进行信息组织的对象,信息组织的类型基于信息或信息源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加工程度和传播载体对信息进行分类。
(1)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
A,文字信息组织:文字是人们为了实现信息交流,通信联系所创造的一种约定的形象符号。文字信息是通过文字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的语义,语用和语法来组织的。
B,图像信息组织
图像是一种视觉信息,它比文本信息更直接,易于理解。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表现图像的各种要素按照视觉的需要来组织图像信息,有时也按照对图像存储格式的需要来组织。
C声音信息组织。
声音和语言是人类交流中最普遍的使用方式。声音可以进行编码和压缩,可以通过A/D转换为声音数字化输入到计算机中处理,再通过D/A转换模式输出。
D,视频信息组织
视频信息可分解为图像信息加声音信息,可以看成无数张图像帧按照一定的流向排列组合,外加音频组配而成,那么对于视频信息的组织实际上就是对于图像和音频信息的组织。
(2)按信息的加工程度
(1)一次信息组织: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在加工的电子化信息等。只要是原始信息就是一次信息。对这些原始信息,往往以逻辑方法和汇编,编写,编辑,选择,编译方式组织成文本,还以数据统计分析,信息调查分析以及评选等方式来进行组织。
(2) 二次信息组织: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的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信息,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树木数据库等。二次信息的形成是信息从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化的书目控制过程。它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更重要是为查找一次信息提供线索。
(3)三次信息组织:三次信息是在一次,二次,三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等深加工,以整序,筛选,浓缩,综合概括方式而成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度报告,文献指南,期刊数目,百科全书,年鉴等。它们通常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2) 按信息的传播载体划分:
按照载体形式,可以把信息源分为文献信息源和网络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就是各种类型的文献,其特点是传播信息完整系统,便于积累,便于保管,便于利用。文献信息源是信息组织的对象。按照不同的角度,文献信息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不同的物质载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视听资料等。按照不同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照编辑出版形式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图书,期刊,会议资料,专门报告,专利资料,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档案,标准,新闻报纸等。
5,知识组织的方法和技术
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节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节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知识组织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时代性。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由于知识组织包容于信息组织,所以信息组织的技术与方法在知识组织中同样适用,但是由于知识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组织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1)客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
一方面,分类法和主题法是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分类法和主题法在结构功能上就模拟了公共知识结构,但角度不同,前者以公共知识的层次聚类为基础,后者以公共知识的概念网络为基础。
(2)主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
A,数据仓库: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数据库的特征就是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数据仓库的组织过程是: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表现。
B,知识挖掘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包括联机分析处理(OLAP),知识发现(KDD)和数据挖掘(DM)。OLAP是共享多维信息的快速分析,其特征在于快速性,可分析性,多维性和信息性。
KDD的研究内容是能自动地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搜索出具有必然性的,富有意义的模式。DM技术是人们是长期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结果,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信息的技术,数据挖掘工具能够对将来的趋势和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很好地支持人们的决策。
C,主题词;主题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知识组织方式,概括地说主题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的数据格式,他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一种知识组织方式,主题图继承了索引,词汇表,叙词表,本体分类表等知识组织方式的特征。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管理方向和发展。(论述)

信息管理阶段经历传统阶段,技术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2,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互联网检索的特征。
(1)信息检索起源于文献的文摘索引工作和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手工化检索阶段手工化检索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下一时期的计算机化信息检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大批高质量的文摘性检索工具陆续被编制并投入使用。第二,检索语言的创建和试验活动十分活跃,在分类语言方面出现了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手工检索是人们直接凭头脑进行判断,借助简单的机械工具,对记录在普通载体上的资料进行的相应的检索。其特点:直观性强,灵活性高,费用比较低,但是随信息数量的迅速增长,人们信息需求的快速拓展,手工检索不足也日益明显呢,比如检索系统速度慢,时空的限制强,更新周期长,新颖性和时效性低,检索途径少等。
(2)机械检索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的各种机械装置进行信息检索的机械系统,是手工检索向现代检索阶段的过渡阶段,机械信息检索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机电信息检索系统和光电信息检索系统。机械检索阶段促进了信息检索的自动化,但它并没有发展信息检索语言,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对固定的存储形式进行检索,而且过分依赖于设备,检索复杂,成本较高,检索效率和质量不理想。
(3)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利用计算机按一定的方法从相关信息检索系统中识别并获取所需信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脱机批处理检索,联机实时检索,联机网络化检索。其特点是检索范围广,检索速度快,检索功能强,组配灵活,检索途径多,数据更新及时,时效性强,检索结果输出多样。
(4)网络信息检索是通过一定方法,从已存储的网络信息中查找与用户提高相关的过程,其特点是:a,检索对象得到极大的丰富,b,检索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c,检索方法趋于简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a,信息查准率比较低,b,检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c,各种检索工具不统一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2015

信息管理(名词)

狭义的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并将其引向特定特定目标。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但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个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信息交流(同16年名词解释)

记录型信息源(参考17年)

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节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节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

信息检索语言

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需求主题概念的简明性,单义性,关联性的概念标识系统,是根据文献标引和文献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信息标引

是指分析文献的内容属性及相关的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出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信息标引有两个步骤主题分析和概念转换。
简答题
1,信息,数据,知识的关系(参考17年)
2,信息组织的方法思想
信息组织的定义: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节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节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
信息组织的方法思想:
(1)分类法;信息分类组织是 构成有序化信息系统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信息资源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将资源分门别类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它用分类号来别表达主题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信息资源分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按照信息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来组织信息的。)(2)它是某一角度出发来揭示和组织信息资源的。(3)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来作为排序工具。
(2)主题法;是指以表示信息资源主题的语词作为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信息的方法。它是分类法之外,另一种从内容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以特定事物,问题,对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2)直接以语词作为信息的组织和检索标识。(3)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3)分类–主题一体化
在分类法系统和主题词系统中,存在着原理上的渗透现象,这种原理和方法上的趋向和渗透为分类主题一体化结构上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基础。在分类表和叙词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即包括将主题概念按学科体系或逻辑体系排列和组织的分类法系统,又包括将主题概念按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加以组织的主题法系统,他们是一个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在一体化此表中,分类表不但能够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揭示主题概念的系统关系和等级关系,并借助与之对应的叙词表可进一步揭示主题概念的相互关系。同理,叙词表不但能揭示主题概念的相互关系,同一关系及组配关系,并借助与之对应的分类表部分可揭示主题之间的系统关系和等级关系。
主题法一般分为标题词,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标题词法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以词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标引和检索主题法。标题词所采用的工具是标题词表。所谓标题词亦称标题,指经过词汇控制来表达文献主题的标识,大多数是对文献内容所论及事物名称及特征的规范表达。其优点:a,先组式,易于使用,不易混乱;b,以事物为中心集中与该事物有关的文献,易于查全一项事件的文献。C,直观,易掌握,检索速度快,补充修改较为容易。缺点:a,很难查全一门学科或某一属性事物的文献。B,使用不灵活,不能满足多途径检索。
单元词法:是以单元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字面组配方式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后组式标识是这种方法的重要特点。单元词是指用来标引信息资源主题的最基本的字面上上不能再分的语词。
叙词法:叙词又称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文献主题的词和词组。叙词法是以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处理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类型。优点:a,直观性强,b,适应性强c,先组式,组配灵活d,专指性e,迅速准确,字顺排列f,多维检索g,网络结构
关键词法:将文献中原来用的能描述其主题概念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关键词抽出来作为主题标识,不加规范或只作极少量的规范化处理,通过轮排方式揭示文献主题。关键词是指那些出现在文献的标题,摘要,正文中,对描述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
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可行性: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是建立在分类检索语言与主题检索语言想通的原理基础之上。首先(1)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都是建立在概念逻辑,术语学,知识分类的理论基础之上,都应用了概念划分与概括,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其次(2)所采用的表达信息主体和文献主题概念的标识在本质上是想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即分类检索语言用分类号做标识而主题检索语言用主题词做标识。(3)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的处理对象都是语义单元,所类集的内容都是相同的,表达的都是主题概念。
3,信息搜集的途径(同17年)
4,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法:信息安全的内容不仅包括信息的完整性 ,可靠性,保密性等信息安全需求,还包括实现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实体和信息遭受破坏而导致 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是防止机密信息被泄露和窃取。因此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分为非技术性和技术性两大类。非技术性安全策略 是指利用法制保证,行政管理,和其他措施等防止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
非技术安全策略是通过采取与系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防止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非技术安全策略不受信息系统的控制,是施加于信息系统之上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法制保护,行政管理,人员培训。
法制保护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社会规范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技术规范是依据系统的实践活动,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职能机构。人员培训,对于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保密教育,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技术策略是最为客观和基本也最具有可控性。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存储,身份认证,漏洞检测技术,防火墙,交换式虚拟局域网技术。

网络型信息用户行为的类型(论述)

盈利性机构的市场营销策略(论述)

(1)产品和服务策略
产品是市场营销中最基本的要素,信息机构通过向目标市场提供适合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来实现其营销目标。从市场整体供求来看,信息市场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许多用户找不到所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许多信息产品有闲置不用这就形成了产品使用与用户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信息机构需要用户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调整信息产品结构,针对不同的信息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信息机构需要采用产品差异战略。在证明中以突出产品特色为中心,形成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特色经营市场。营利性信息机构的信息产品作为推向市场的一种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份额占有率等情况来明确商品所处的生命期(如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并在每一阶段采取相对应的产品营销策略。
(2)价格策略
价格是信息商品质量及有效程度的经济量度。是信息商品经济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信息商品的价格,对于信息市场供求关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信息商品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以及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在信息市场上根据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价格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机构在信息市场营销中,通常采用的价格策略有:
A,高价撇脂策略。他是只在信息商品投放市场初期在价格可行范围内尽可能制定高价。以便尽快回收投资并取得较高的利润。这种价格策略,适用于那些产量小在短期内不会有竞争对手的名称,名特优新产品。
B,低价渗透策略,这是旨在推出新的信息商品是在价格科学范围内采取尽可能低的价格。薄利多销,以便是信息商品尽快渗透到市场中去。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价格策略,适用于可批量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信息商品。如数据库和网络服务等。
C,差别价格策略,他是指对同一信息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面向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价格。这种价格策略结合信息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和用户的实际支付能力实行比较灵活的收费标准,如在信息商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价格。根据不同地域信息市场的竞争态势或用户的经济实力区别定价。实行差别,价格策略,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信息市场必须是可分割的,并且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二是信息商品在各部分之间没有转售的可能。
D,免费定价策略,他是只对本应收费的某些信息商品和服务实行策略性免费已达到特定目的。比如在信息系统试运行阶段或信息商品测试机采用试用方式来吸引用户。在新商品上市时开展免费赠送活动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或为其他产品建立用户基础。在信息商品交易中通过免费提供售后服务和跟踪服务来推销商品,完全彻底的免费是不存在的免费服务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增加信息机构的收益。

2014

大数据(同17年)

布拉德福定律

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递减排序,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机区。这时核心区和后记几区的期刊数成1:a: aa 的关系。

文献半衰期:

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半衰期”大体与某学科领域文献中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反映的是一种期刊中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等于该种期刊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年度期刊的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零次信息

零次信息,是指人际交流中口头携带和传递的信息。包括交谈聚会参观以及人际通过其他直接接受方式形成的信息。零次信息产生于交流的过程,具有选择针对性强,交流速度快,反馈及时。但不便积累和检验。

数据,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简答题)

知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简答)

知识组织的含义。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索引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一是知识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络化。
总之知识组织就是揭示知识单元(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和行为,最为快捷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和信息。

知识组织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知识存储和提供知识,而且在于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所谓知识表示就是把知识客体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表示和客观知识表示。知识组织的特征: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自动化:采用自动化的方法组织信息,知识。知识组织的技术手段现代化已经充分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不可逆转的信息组织自动化方向,自动标引,二次信息自动生成和数据库建设成为比较成熟的信息组织自动化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集成化:在知识组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数据仓库。智能化–对象具有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行使有效的执行功能。

简答信息交流的要素

信息交流: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信息交流是一个社会性过程,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要素,这些条件和要素可以概括如下:
(1)信息发送者。它也称信息传递者或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的初始来源,是信息传递链上的初始环节,一般不指信息机构,图书馆,文献中心等信息传递的中继站。
(2)信息接受者,或称受信者。它是信息的最后接受者或利用者。
(3)交流通道:即信息到达受信者所经过的渠道,无论是何种渠道也无论这些渠道所采用的技术如何先进或发达。对于S或R而言,他们发送或接受信息的基本通道都是交流双方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其他通道或技术系统仅仅是这些感官通道的扩展,延伸或变换。
(4)符号体系。它是信息交流时所依附的载体。它包括语言,文字,手势,表情,信物,烽火狼烟,计算机语言。同时还包括这些符号体系内部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组织的方式及规则。
(5)知识信息库:它是人脑知识信息的总称,包括人所创造的各种知识或信息,是信息交流的最根本来源和最终极的归宿。
(6)支持条件。它是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保障。它包括自然条件,如光,电,声,空气在传导信息的作用。技术条件:包括各种通信技术,存储,处理技术等。社会条件:即信息交流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法律,政策,经济条件,信息机构及相关组织的建立。

信息传递的施拉姆模式(简答)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中提出了信息交流的三个模式。第一个模式与申农的的通信模型十分相似。该模型把信息交流描述成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整个过程由5个环节构成。信源负责发出要传递的信息,此信息会经编码器编码而采用与所经渠道相适应的形式到达解码器,解码器的功能和编码器相反,他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信息并发送到交流的目的地,即信宿。噪音指一切传播者意图之外,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

通信模型所面向的是机器之间的信号传递,它反映了一种原始朴素的信息传播思想,为后来的许多交流传播过程模式奠定了基础,并引起人们对技术角度进行信息交流研究的重视。其局限性:模型本身具有较好的抽象性,但其关注的主要侧重于语法层面的信息,对于语义和语用层面的信息关注较少。另外,模型是一个单向线性的模型,没有考虑“反馈”的环节。
第二个模式中,施拉姆把简单的信息交流的简单模式推进为一个比较复杂的模式。他指出两个试图交流的个人必须积累有相当的共同经验,即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能有所谓的交流,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号才能为信源和信宿所共享。
第三个模式中又进一步发展成一个表明人类信息交流的两个个体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模式。按照施拉姆的观点,信息交流双方都必须将想要表达的意义制成代码,传递给对方,同时须将对方传来的信息译码并作出解释以产生意义。通过信息的传送与反馈,个体之间形成了信息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交流过程就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反馈的过程。该模式更加注重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交流效果,它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这个模式也被称为施拉姆“循环模式”。
此外,施拉姆还提出了能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特点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二者之间存在着传递与反馈关系;其中,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想联系。受众接收到信息,连同从其他方面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作出反应,即产生反馈作用。施拉姆模式的特点在于引进了反馈的概念,将反馈的过程与交流者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信息交流理解成为一种互动的循环过程。

5,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

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进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和指南。
信息法律是指在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社会关系主要涉及利益,权益,安全问题,这些法律规范涉及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组织和对信息负有责任的个人等。信息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专利法,著作法,商标法),信息安全法,信息公开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
信息法律和信息规范的关系。
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是对社会信息环境实施管理和控制的两种主要手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1)两者指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
信息法律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等依照法律程序而创制的,其立法权限和创制程序均有严格而复杂的规定。而信息政策的制定则处于多门。其程序也显得不很严格。我国的信息政策是按部门,划领域制定的。
(2)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在我国,信息法律通常采用制定法的形式,主要有民法通则,一些单行法律(如《著作法》,《专利法》)和一些单行法规(《计算机保护条例》)。而信息政策则经常以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决定,决议,命令,规则,规定,意见以及通知,会议纪要等形式出现。
(3)两者调整范围,方式不同
从范围上看,信息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信息法律广泛的多,而信息法律所调整,则往往是那些在信息活动中对国家,社会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关系领域。从方式上来看,信息法律一般调整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他偏重对既有的社会关系的确认,保证或控制。而信息政策是应对的手段,它不仅要处理既有的问题,而且要对正在形成或将要出现的问题作出反应,因此它偏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以适应社会形式不断发展的需要。
(4)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往往是宏观的方针性号召,在政策执行允许有灵活性,由于动态性大,因此时效较短。而信息法律一般都是在信息政策长期实施以后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下来的比较具体的行为规范,时效性较长,而且它的制定,修改,废除都要经过严格复杂的法律程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5)两者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不同。
信息政策代表的是政治组织的利益和意义,不具备强制力的属性;而信息法律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具有强制力的属性。从功能上讲,信息政策的基本功能是“导向”,即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信息活动以达成信息政策的目标;信息法律的基本功能是“制约”,即运用法律,限制和约束社会信息行为以保护信息环境的健康发展。
信息曾策与信息法律的练习
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国家或政治组织制定的信息政策和由国家制定的信息法律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他们的制定和实施,即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也是统治阶级和执政党的意志反映。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环境管理的手段,均承担着各自的职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1)信息政策对信息立法有指导作用
信息政策对一切社会信息活动进行知道,信息立法作为信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离不开信息政策的指导。同时信息政策又是信息法律制定的依据。
(2)信息政策需要依靠信息法律贯彻实施
实现信息政策的形式很多,信息法律只是实现信息政策的形式之一,它只有贯彻信息政策的其他形式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云计算对信息管理的影响(论述)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设备。云计算通常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数据中心。
信息管理的定义
云计算对信息管理的正反面影响。

试述网络信息服务的模式和特点(论述)

网络信息服务是指信息服务机构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它包括信息内容的加工处理,信息内容的提供,信息内容的存储和获取,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
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信息提供知识化。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的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高浓缩信息产品,其内容与纷繁,无序,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网络信息资源相比更加规范,并且能针对用户的需求为其建立起“知识库”,“数据仓库”等,从而达到即为用户节约时间和精力,又能快速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内容的目的。
(2)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社会化,网络化共享是网络信息资源最鲜明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服务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与此同时,信息服务所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3)信息服务虚拟化
网络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地同用户联系,服务内容,过程都已电子化,服务的主客体也已经隐匿,突破了传统信息服务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得用户的信息检索,请求和获取更加快捷和及时,为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
(3)信息服务个性化
(4)网络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是互联网出现后信息服务的明显特征,也正是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提高才使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它表现在面对不同的用户,信息服务的内容和过程,手段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2011年

二次信息(同14年)

布氏定律(同14年)

信息市场

信息市场是在信息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形成饿信息商品交换场所,以及信息商品交换所连接的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信息标引

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用某种检索语言把文献主题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是文献存储和检索所依据的一种文献处理过程。

信息分析

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从语法,语义,语用上对选择过的信息的内外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活动。
二,简答

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答)

信息交流的要素(简答)

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简答)

信息服务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它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行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收集,评价,选择组织,存储,使之有序化,成为方便利用的形式。而二是对用户及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信息检索和传递服务
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是信息服务机构利用本机构内部以及外部信息资源体系,根据信息用户具体需求,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合适的信息,具体形式包括信息搜索服务,查新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信息检索服务是信息机构服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各种检索工具为其查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资源。查新服务是一类传统信息查找服务,其应用目的是为了避免科研选题的盲目性,重复性和成果评审的主观失误现象。该服务广泛应用于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请专利等。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公益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该项服务借助便捷的网络环境为用户建立畅通渠道,可为用户提供图书,期刊论文,数据库文献全文等资源的馆际借阅和传递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2)信息报道与发布服务
即信息机构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评价,研究和选择之后,及时报道出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常见的信息报道服务有以下三种形式:
A, 文字报道。这是信息报道的主要形式。信息服务机构通过研究用户在科研,生产,经营等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提出的信息需求,有选择地将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原始信息或一次信息)加工成二次信息或三次信息进行报道。
B,口头报道服务;主要指通过直接交谈,专题讲座,学术会议,信息发布会提供信息。口头报道的信息一般是零次信息。其特点是迅速及时,交互性强,效果好。
C,直观传播报道服务;即通过实物,如样品,样机,展览,电影,音像等载体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直观生动,易于接受,易于理解,但信息传递范围受到限制。
(3)参考服务:在网络时代该服务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即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将用户与专家的学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的问答式服务。目前图书馆界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采用分布式合作参考服务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咨询员数量有限而用户提问无限之间的模式。其主要分为异步,实时,合作化三种形式。
(4)信息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服务是帮助用户解决信息问题的一种专门咨询活动。与其他服务方式相比:信息咨询服务灵活多样,更具有主动性和渗透性,能直接满足用户的需求,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4,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
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并按照给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由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作者,出版或发表日期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者其他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就是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和揭示,信息存储。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知识组织。信息是知识的原料或半成品,知识是经过整序和提炼的信息,是系统化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是时代,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信息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组织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时代性。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
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节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节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知识组织就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和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知识组织的目标不仅在于对知识存储进行整序和提供知识,而是在于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所谓知识表示,是指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和理解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组织方法都要建立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之上。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表示和客观知识表示两种。

信息产业的含义和特征(简答)

信息产业是以信息为资源,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生产,储存,传递,销售信息商品,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信息产业的特征:
(1)信息产业是技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增值产业
(3)信息产业是更新快,受科技影响大的变动型产业。
(4)信息产业是高渗透型和独立型相结合的产业。
(5)信息产业是省资源,低公害的可持续性发展产业。
(6)信息产业是增长快,需求广的产业。
(7)信息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先导性产业。

试述信息资源宏观管理的内容。(论述)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一般由国家有关部门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主要是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信息的生产和开发利用活动,使信息按照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最有效的利用,具体来说,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的任务包括:
(1)制定信息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和政策,使信息的开发活动在国家统一指导和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使信息的开发不仅成本低,价格廉,而且能很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制定信息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使信息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使生产和开发的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及时和有效的利用。
(3)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权,责,利界限,是信息的开发利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使信息的生产,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良好的硬件环境支持。

结合案例论述数字出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1,数字出版(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传统出版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业在发展过程,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其产生的冲击,导致原来出版形态的变化。数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规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规模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业态。,
2,2,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3,数字出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大力推动书报刊出版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出版流程;切实加快出版资源数字化工作,抓好存量资源整理,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存储。积极探索出版资源数字版权授权解决方案。鼓励传统出版单位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支持传统出版单位设立完全市场化的数字出版公式。,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鼓励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与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及硬件制造商进行全方位合作,拓展新业务。

2010年

文献半衰期(同14年)

一次信息(同14年)

信息守恒

信息守恒描述的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变化的规律。社会信息在其生产和接收时是一种0和1的作用过程。信息一经生成,,只能被掩蔽,但不会消灭,信息接收后只能被遗忘,但不会消失。

信息标引(同11,15年)

信息系统(同17年)(名词)

信息传递的模式(简答)

信息传递的模式有多向主动传递,单向主动传递,多向被动传递,单向被动传递。
(1)多向主动传递
这种方式是S或A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受者(R),多向主动传递已经成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专业信息服务机构(A)通过对大量一次信息的加工整理,以“浓缩”后的二次信息向R提供,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如:书商关于新书新刊目录的传播与分发。网络环境下:网络提供的各种索引,文摘等工具就属于多向主动传递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主动传递的范围拓展到全世界,并且具有 时间间隔短,选择性高,针对性强,信息交流迅速,直接,生动,反馈快等优点。
(2)单向信息传递
这种方式是S或A在调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受者R,它的主要形式是定题服务(它是一种根据读者需求,一次性或定期不断地将符合需求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的服务模式,又指信息机构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给用户,直至协助课题完成的一种连续性服务),这是专业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所传递的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这种方式一般是S或A与R之间有固定的和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S,A了解R的信息需求,从而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信息。如:专题数据库
(3)多向被动传递
这种方式事先也没有确定的接受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书刊资料阅览和借阅服务,网站信息服务等因用户的行为是主动的,信息传递本身是被动的,故也称无向被动传递。
(4)单向被动传递
这种方式主要指由S或A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S或A往往不了解R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资源接收R的咨询。也称为有向被动传递。
各种传递方式的关系:
(1)在专业信息服务中,上述四种信息传递模式是相互补充,互补取代,协调一致的关系。 多向传递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单向传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信息交流的最后目的;单向传递的基础是多向传递,有了多向传递才能使单向传递成为有源之流。(2)无论哪一种信息传递模式在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中都具有自己特有的作用和功能。不能片面地夸大某些方面而否定另一些方面,人为地使某些模式处于特别优越地地位,使信息交流的平衡被破坏。
各种传递方式的区别:
(1)多向主动传递是专业信息服务开展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它构成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诸多环节的核心,以它为中心环节,形成信息管理的流程。对用户来说,有了信息机构的多向主动传递,才具有了解和获得各类信息的基础。
(2)多向传递一般较单向传递容易,因为单向传递具有特定的目标,需要S或者A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了解特定用户的需求,难度自然增加,与被动传递相比较,主动传递较为容易,因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准备。
(3)有向传递是信息服务的理想目标,只有定向,才能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用
(4)有向传递是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但不易做到。

知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同14年)(简答)

知识管理的特征
信息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阶段的局限性:
1,
(1)仅关注显性知识尤其是记录型知识的管理,而忽略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而限制了管理范围。(2)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记录型信息资源,对获得这一成果的学习与创新过程视而不见,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3)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对利用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限制信息效用的实现。
(4)仅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未能将信息看成一种资产,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
2,知识管理克服了信息管理固有的缺陷,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现是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
知识管理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意味着灵活性,独创性,适应性,重视团队成员的联合并鼓励经验和知识和共享,其目的是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同17年)

信息的类型(简答)

信息类型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1)按照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2)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3)从利用者观察角度和过程划分,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4)按照信息的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
(5)按照信息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等。
(6)按照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
(7)按照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
(8)按照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9)按照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机信息。
(10)按照信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组织内部和外部等)
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信息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不同种类的信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间互有交叉重叠。有几种分类是最基本的。例如按照信息的性质划分,按照信息的内容,渠道,记录方式的划分对于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的研究又是基础的。

试述信息管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论述)

信息管理的定义,对象,任务,视角。信息管理的沿革。现代的信息管理已经大大超越了古代和近代时期对信息管理的理解框架,发生了质的认识变化;信息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大,它所面对的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范畴,扩大到了多种新型的信息类型,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均不得不面对信息管理的挑战。信息管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处理文献的信息管理技术范围你,大量采用了网络,数据库,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而信息管理人员早已不仅是以传统的文献信息处理为任务,而且更加技术化,专业化,专门化,他们在组织内部被称为CIO或CKO,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的一个阶层。

试述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

信息管理:实质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正规渠道信息流和非正规渠道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使其效用价值最大化。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利用,以 现代信息科技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就其管理对象而言,IRM是为了有效满足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有三种说法:1,等同关系,信息管理就是信息资源管理。
2,从属关系,信息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部分。
3,发展关系信息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知识管理的定义,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策略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利用知识的能力,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它们做出最好的决策和实施。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A,首先从渊源上看,知识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强的研究领域并非完全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B,从内涵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种构建智力库的过程,而知识管理是一种激励知识创新并实现其价值的思想,通过发挥集体智能和知识共享来提高竞争力的过程。
C,从目标与功能上看,知识管理主要不是吸收和占有多少知识,而是促进知识机构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创新知识,解决经营决策问题,因而其总体目标是知识运用,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效用性。
D,从业务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信息的组织,控制和利用过程,是根据规范和指令对信息加以处理。知识管理业务则涉及发现知识,交流知识,应用知识。包括信息管理过程,激励过程,契约构建过程,权利维护过程。
联系:
A,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B,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
C,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能够相互促进。
知识管理是在克服信息管理固有的缺陷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过程。实质是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三者虽有区别,但是联系更为密切,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同时对知识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9年

信息标引 文献半衰期 二次信息 信息守恒(名词解释)

信息政策(名词解释)

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公共利益和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采用分配以及促进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则,原则或指南。

简答信息的特征(简答题)

简答信息的传播过程(简答题)

信息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信息交流时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因此信息一旦生产出来,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或接收者,在信息产生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信息流。有的信息直接从S流向R,有的则需通过中间环节从S流向R,不论期间过程多么复杂,在S与R之间总有一条信息纽带联系着。我们把这种信息纽带成为信息链 或社会信息流。社会信息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是信息从生产者S,经过或不经过其他社会环节,最终转移到利用者R的流动过程。
在社会信息流中,除了S和R之外,在S和R之间还有数量不等的中间环节的介入,如编辑部,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等,这些中介环节构成了信息交流和传播必不可少的条件。如著者(如信息生产者S)到读者(信息利用者R)的信息流就可以描述如下:
著者(S)-------→出版者--------→书店发行系统------→零售店--------→读者(R)

采编部----------→流通部
图书馆系统
---------------—
S----→◎-----→◎-----→◎-------→R

◎-------→◎
→表示信息流,O表示信息链的节点。由于这些节点可以进行信息的存储,转换,处理,传递。如同商品流通中的货栈一样,这些节点就是“信息栈”。更具体说,信息战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他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如出版机构,信息机构,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
信息的传播除了S和R的直接交流外,其余均需有信息栈的参与,对于这种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可以称之为“栈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成为“零栈交流” 。
由于信息交流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而信息传递又靠信息栈W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栈W的功能特征将其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他们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他们有新闻,报纸,互联网。不论是时间栈还是空间栈,它们都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储,积累和选择;对R或后栈传递信息。
信息栈是信息交流的中介,但对某些信息栈而言,他们一方面传递信息一方面又使用这些信息,他们不同于邮局及其信使对信中的信息一无所知,而是一边吸收信息,以边进行传播。
“信息栈”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生产者,有利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特点之二就是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

简答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

用户的信息行为是指用户寻求他所需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需求表达,信息获取,信息利用等行为,从用户信息需求,心理动机,信息行为等特征方面去考察,就可以发现某些共同的规律。
(1)用户所需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或所需的信息价值的大小,是决定用户信息需求是否转化为信息行为的根本原因。
(2)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易用性是决定情报用户是否利用某种信息服务的最重要因素。可获得性是由信息源的物质载体,信息源及信息机构的地理位置,网络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的,是信息及信息服务是否方便获取和使用的属性。
(3)用户寻求信息的过程是,首先从个人的资料库中查询,然后转向非正规渠道,取到同行的帮助。只有在这些办法不能达到目的时才考虑到信息系统或信息中心。这种行为特点具有两种原因:一是易用性所致,而死可获得性所致。
(4)任何信息用户,即通过正规渠道,也通过非正规渠道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对许多用户来说,非正规渠道被认为比正规渠道更为重要。虽然非正规渠道不如正规渠道严谨和可靠,但是由于易用性和可获得性以及用户的习惯等原因,它至今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用户对提供信息资料及信息服务的时间有一个总趋势:更快,更新。
(6)用户向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用户在向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信息咨询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他的提问所表达的往往是他认为该信息中心能够提供给他的东西,而不是它真正想要的东西。第二,用户用书信方式提问比直接向信息人员提出咨询更能准确地表达其信息需求。针对以上两种现象,信息服务人员在提供信息服务时应该使用户了解信息系统的特性和功能,其次应该仔细揣摩用户为表达出来的真实信息需求,必要时应当尽量让用户在提问单上填写信息需求组。

知识管理的特征(简答题)

简述文献型信息的组织方法(简答题)

试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对图书情报的影响(论述题)

1.起源。“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西方国家,称之为Digital Li-brary。以Internet为背景,并随着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的提出于1993年得到确认并迅速风靡世界。
1995年开始,我国有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文章发表,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从2004年开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繁荣阶段。从高校馆到公共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了评价一个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越来越被图书馆界重视。
2,特征:一是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把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多个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二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三是与平台数字化资源集合。数字图书馆可实现异种数据库之间、服务之间、工作站之间的互操作性。四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3,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1.国家与单位投入,免费供用户使用。主要代表是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2.国家与企业投入,市场化运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家图书馆控股,公司通过股份制经营,多种形式广泛募集资金完成融资,采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3.企业投入,市场化运行。主要代表有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对图书情报的影响(论述)

数字图书馆对图书情报的有利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例如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快速,低廉,可以跨时间,区域共享其他高校,图书馆,国家的信息。
弊端:1,使资源重复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彼此独立,难以协调,各自发展规模向大二全方向发展,缺乏凝聚力。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严重重复,整体规划不够规范,资源分布不成体系。
2,数字图书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通用规范,存在着自主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标准的混乱现象,其结果是各个数字图书馆数据不兼容,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相互应用。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版权难以进行管理。多数数字图书馆法律意识淡薄,忽视版权问题,侥幸心理较重,对于保护权利人的权益和版权人的权利的限制重视不够。

我国数字述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联系和区别(论述)

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并按照给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由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作者,出版或发表日期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者其他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就是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和揭示,信息存储。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知识组织。信息是知识的原料或半成品,知识是经过整序和提炼的信息,是系统化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是时代,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信息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组织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时代性。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

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节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节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知识组织就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和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知识组织的目标不仅在于对知识存储进行整序和提供知识,而是在于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所谓知识表示,是指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和理解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组织方法都要建立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之上。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表示和客观知识表示两种。

2008年

历时信息交流(名词)

信息交流的定义。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功能在于消除时间的交流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和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共时信息交流又称横向信息交流,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交流。

布拉德福定律(同14,11年)

零次信息(14年)

信息法律(名词解释)

信息法律是指在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社会关系主要涉及利益,权益,安全问题,这些法律规范涉及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组织和对信息负有责任的个人。信息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信息安全法,信息公开法等。
信息法律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而创造的,其该法律权限和创制程序均有严格而复杂的规定。

文献半衰期(名词解释)

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答题)

简答信息的类型(简答题)

信息交流的要素(同11年)

信息组织的含义和特征(同10年)

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同11年)

试述信息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论述题)

信息管理阶段可划分为四个典型的管理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1)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未象征同时包括其他文献资料管理。图书馆对文献的收藏以文献的利用为目的,强调为“用”而“藏”。为有效解决用和藏之间的矛盾,图书馆引用了管理的概念,它除了对文献本身的管理外,还包括对机构,人,文献整理过程的管理,因而已具备相当的综合性和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
(2)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内容。计算机具有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计算机在发明之后,很快被应用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加工和管理,其目的是提高文献加工处理和查找效率。实现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这一阶段着眼于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技术因素占主导地位,技术专家唱主角。
(3)资源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信息成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克服了信息的技术管理阶段只重视技术因素的作用而忽视经济,人文因素的缺陷,但是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a,仅关注显性知识尤其是记录型信息的管理而忽视了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而大大限制了其管理范围和管理效能的发挥。B,仅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记录型信息,对获得这一成果的学习与创新过程视而不见,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C,仅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信息利用者,而对利用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效用价值的实现。D,仅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未能将信息看做一种资产,从而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
(4)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克服了信息管理阶段的固有缺陷,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来你想起来。知识管理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知识管理意味着独创性,创新能力,灵活性,适应性,重视智力的作用,并试图增强组织在这方面的能力。知识管理重视团队成员联合并鼓励经验和知识的共享。知识管理的前提是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能够以易于利用的方式提供信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管理策略是知识管理的重点主题。

试述web2.0对信息管理的影响(论述)

一,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主要特点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1.0网站单项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编辑本段相关技术 对于Web2.0概念的说明,通常采用典型Web2.0网站案例介绍,加上对部分Web2.0相关技术的解释,这些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
二,信息管理的定义,对象,内容。
三,网络资源的特征

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论述)

Web 2.0是以Flicker,Linkedin, Delicious, 43things.com 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 ,播客, Tag,wiki,SNS,RSS ,开放式AP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模式。
Web2.0的核心理念即自由开放共享,具有去中心化,共同参与创作,自组织协同,可再混合性等特征。
Web2.0新变化特征:(1)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想“写和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2)信息传播的目的从原先满足用户共性信息需求转向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求。(3)交互方式从单一的网络到用户转向个人对个人以及群体协同的互动传播(4)从内容构成单元上看,从静态网页向动态发布和记录信息的发展。
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1)信息源主体的改变,传统网络环境下,信息源主要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信息源主体仍然是传统的,精英的。而维基百科在内容编辑方面汲取了开放的宗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编写,使用门槛低,内容边界广。由于信息主体角色的转化,网络信息的主体行为从“读”信息的比重下降,而“写”信息的比重日益上升。
(2)信道的多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复杂化,传统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在网络的超文本中呈现的是树型结构。而在web2.0下除了这种模式之外,信息构建中的不断反馈成为信息形成过程中新的现象。信源和信宿之间角色不断的转换,相互之间的信息输出,互动性增强。
(3)信息交流中的信源由个体走向群体
随着网民个体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网络群体的归属感成为新的网络情感需求,产生了与网络的依靠关系–粘度。。
4,Web2.0环境下的信息组织
Web 2.0是以Flicker,Linkedin, Delicious, 43things.com 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 ,播客, Tag,wiki,SNS,RSS ,开放式AP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模式。
Web2.0的核心理念即自由开放共享,具有去中心化,共同参与创作,自组织协同,可再混合性等特征。
Web2.0新变化特征:(1)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想“写和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2)信息传播的目的从原先满足用户共性信息需求转向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求。(3)交互方式从单一的网络到用户转向个人对个人以及群体协同的互动传播(4)从内容构成单元上看,从静态网页向动态发布和记录信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Web2.0 作为将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创建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从单个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和理念,在其环境下信息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信息创建具有草根性和分散性。
第二用户具有信息获取这和信息提供者的双重身份,交互功能被着重强调。
第三,信息的个性化和社会性并存,由于交互性强,web2.0下的信息大多具有信息鲜明的特点。
Web2.0下的信息组织方法
在web2.0的相关技术中,应用于信息组织技术的主要有Blog,RSS,wiki,Tag等。他们都为网络用户提供了创建,组织,发布,更新和共享信息的开放式技术平台。
(1)Blog 是网络日志的缩写,其功能是提供信息创建发布,更新个网页以及共享和交流网络信息的技术平台。
(2)RSS 也叫内容聚合,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这种技术将不同信息汇集到单一页面,以便不同站点间内容的共享。
(3)Wiki 是一中在网络上开放,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技术。
(4)Tag 也称标签技术,是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分类标识,一般一个标签就是一个自然语言词汇。每个标签由用户自主创建。Tag 的特点表现为每个标签可由用户自主创建和修改。
5,Web2.0 下的信息检索
Web 2.0是以Flicker,Linkedin, Delicious, 43things.com 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 ,播客, Tag,wiki,SNS,RSS ,开放式AP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模式。
Web2.0的核心理念即自由开放共享,具有去中心化,共同参与创作,自组织协同,可再混合性等特征。
Web2.0新变化特征:(1)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想“写和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2)信息传播的目的从原先满足用户共性信息需求转向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求。(3)交互方式从单一的网络到用户转向个人对个人以及群体协同的互动传播(4)从内容构成单元上看,从静态网页向动态发布和记录信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Web2.0 作为将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创建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从单个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和理念,在其环境下信息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信息创建具有草根性和分散性。
第二用户具有信息获取这和信息提供者的双重身份,交互功能被着重强调。
第四,信息的个性化和社会性并存,由于交互性强,web2.0下的信息大多具有信息鲜明的特点。

鉴于信息以上特征,web2.0环境下的网络检索应该是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化的,个性化的。
第一:有足够的信息检索范围,以适应大众和海量信息的增长。
第二:能够提供类似集成搜索引擎功能的一站式检索。
第三:能够对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降低用户对信息判断和选择的难度。
第四:用户能够通过搜索行为快速及时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检索工具,能够记录并评估用户搜索行为,以保障知识更新的准确性,以及检索结果的个性化。
Web2.0环境下信息检索的发展
智能检索技术,多媒体检索技术,P2P检索技术,可视化检索技术,语义检索技术。
(1)智能检索技术:智能检索技术是人工智能和检索技术的结合。智能化信息检索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检索形式,他可以模拟人脑的思维方式。分析用户以自然语言表达的检索请求,自动形成检索策略。进行智能,快速,高效的信息检索。智能检索技术主要体现在语义理解,知识管理和知识检索三个方面。
(2)多媒体检索技术。多媒体检索技术包括基于描述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和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基于描述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其实质依然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是在对多媒体对象内容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取多媒体对象那个的语义信息,构成多媒体信息单元数据库,再对用户提交的多媒体的样例进行匹配检索。
(3)P2P检索:一般译为点对点或端对端,它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介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P2P检索能够共享所有用户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也可以不受信息文档和格式的限制。P2P模式基于分布式共享技术,它使互联网上的每台计算机都能够成为信息资源提供者。
(4)可视化信息检索技术
可视化信息检索是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类检索模型以及利用信息检索模型进行检索的过程展示在一个多维的可视化空间中,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其实质就是提供一种语义关系,使提问与检索结果以及检索到的各文献之间的检索结果可视化。包括检索过程可视化和检索结果可视化。
(5)
语义检索技术:语义检索技术也成为概念检索技术,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键词的字面匹配,而是从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层次上来认识和处理用户的检索请求。语义检索包括两个方面:语义扩展检索和相关概念联想。同义词扩展检索是指在检索某一关键词时,还能对它的同义词近义词相关概念进行检索,
相关概念联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上位概念进行联想,称为语义外延扩展,一是对其下位概念进行联想,称为语义蕴含扩展。

网络信息交流

1,网络信息交流中,信息用户分为四种:网络信息生产者,主要指原始信息的生产者,如政府,企业。网络信息发布者,将原始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发布在网络上,从用户 通过浏览页面从信息执行者那得到信息。,网络信息执行者,作为中间环节,执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然后将执行后的信息传给请求信息的用户;网络信息使用者,网络信息使用者是指接收并利用信息的个人或群体。
,2,网络信息交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信息产生阶段,信息交流阶段,信息接收阶段。
信息产生阶段:信息生产者的信息通过信息发布者到互联网上。
信息交流阶段: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使用者借用于计算机或终端通过internet 或Web站点进行的网络信息交流活动。
信息接收阶段:信息使用者直接浏览网页或通过搜索引擎向网络发出请求,通过信息执行者得到所需信息的过程。
2,网络环境下的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
非正式信息交流是指信息在信息源和信息用户间的直接传递,诸如座谈,谈论,报告,展示。正式信息交流是指信息部门借助于文献信息系统,以文献为媒介,向信息用户进行信息的间接传递,如文献的搜集,整理,储存,其基本表现是已经正式出版发行的文献的交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信息源和信息用户是否通过文献信息系统并以文献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可以根据是否有专职人员的参与分为正式信息交流和非正式信息交流。在信息由信息源到信息用户的信息存储和传递过程中,有专职信息人员的参与的交流为正式交流。反之,没有专职信息人员参与的,自发性的个体交流属于非正式信息交流。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交流相对于传统非正式信息交流,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第一:网络非正式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第二:网络非正式交流的间隔时间短,交流更迅速,更快捷,可非常方便地以实时方式与同行进行切磋。
第三: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成本更低。
3,网络信息交流中的栈。网络信息交流所需要的载体,使用工具和平台,统称为网络信息交流的中介。根据中介对信息交流内容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纯技术型中介,内容选择控制型中介和内容完全控制型中介。与之相对应,可将网络信息交流分为零栈信息交流,准栈信息交流和有栈信息交流。纯技术型中介是指仅提供网络信息交流的技术支持系统,不参与对交流内容的控制。内容选择控制型中介是指可对交流内容进行过滤控制,但仅删除或屏蔽,而不对内容进行组织整理。例如BBS,个人网站,Blog,新闻组。内容完全控制型中介是指网络信息进行采集,控制,组织,存储,发布和管理的中介。网络信息交流的应用工具主要有Blog,RSS,WIKI,Tag,SNS.

网络信息获取方法,检索方法,

网络信息获取方法: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RSS。
检索方法:直接浏览,网址查询;利用网络资源目录,利用以搜索引擎,关键词检索为主的搜索引擎;利用网络数据库;查询网上图书馆;

网络信息组织形式

网络信息组织方式:(1)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数方式,超媒体方式。
(1)文件方式: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对信息资源加以组织。优点:简单方便,存储非结构化信息的纯天然单位。缺点:难以平衡网络负载和文件数量之间的关系;难以组织结构化的信息。
(2)数据库方式:将已获得的网络资源以固定的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难以处理非结构化信息;不能提供数据之间的关联;对用户和数据库服务端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要求用户掌握一定检索技术。
(3)主题树方式: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好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的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信息。优点:树型浏览方式简单易用;信息检索按照范畴类体系,目的性强,查准率高;树型目录结构组织信息资源,可扩充性和严密的系统性。
缺点:需事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要保证主题树的结构清晰和资源可用性;主题目录收录不够全面,新颖性和即时性较差。
(4)超媒体技术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是网络信息未来的发展方向,非线性的信息组织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实现了链接浏览的方式。不住之处是采用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搜寻,当媒体网络过于庞大时,很难迅速准确定位,且很难保存浏览过程的所有记录,难免出现所谓的迷航现象。

【620】【信息管理学基础】【真题背诵】相关推荐

  1. 2021年5月ccaa审核员考试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真题

    2021年5月ccaa审核员考试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真题 一.单选题(1分) 1.审核计划中应明确使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所需的审核抽样范围:以获得足够的审核证据,适用时还包括(). A.现场审核方案 B.审 ...

  2. 计算机应用基础ascii码运算,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自考本科的原则是宽进严出,考试难度不低,通过自考本科获得学历的考生都是真材实料地学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很充实的.下面是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考真题 一.单项 ...

  3. midi是音乐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2008年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与解答.doc...

    2008年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与解答 2008年"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统一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 ...

  4. 2022年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真题

    22年计算机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构成CPU 的主要部件是( ) A. ...

  5. 2015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2015年4月自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小编为考生们整理的2015年4月自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考生们可通过上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以便更好的进行复习,更多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历年真题,请 ...

  6.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word解析,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分,共3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存 ...

  7. 闲情赋计算机考试题目,2015年9月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六.doc...

    2015年9月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六.doc 还剩 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文档到电脑,马上远离加班熬夜! 亲,喜欢就下载吧,价低环保! 内容要点: (2)第4张幻灯片背景 ...

  8. 2017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2017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10.doc...

    2017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10 一.单选题 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______. A.继电器 B.晶体管 C.电子管 D.集成电路 答案:B 2.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

  9. 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2008年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2008年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2008年"专转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统一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 ...

  10. 保研资料 | 电子信息笔面试真题254题!(超全干货版)

    每一个专业都有其重要的学科知识点 掌握了常见笔面试真题 保研录取概率就能得到大大提升 作为计算机大类里一个较为基础和常见的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的保研笔面试 往年的真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也可以作为复 ...

最新文章

  1. 快速学习nodejs系列:六、nodejs特性3--事件驱动
  2. 练习二十一:关于猴子吃桃的问题
  3. 电脑知识:电脑如何连接电视,在电视上显示?
  4. AVAudioSession
  5. web 三联发票针式打印_不要买二手激光打印机,公开咸鱼卖家套路
  6. spring mvc实例
  7. Aqua - Mac OS X平台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8.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PYTHON
  9. swift. 扩展类添加属性_swift 扩展属性的方法
  10. WPS简历模板的图标怎么修改_新媒体运营-简历模板范文,【工作经历+项目经验+自我评价】怎么写?...
  11. xp系统怎样安装传真服务器,Windows XP系统怎样配置传真机
  12. Typora上传图片终于解决了
  13. Mysql实战45讲(二十二)Mysql有那些“饮鸩止渴”提高性能的方法?
  14. Win10 Cortana 搜索框字体颜色
  15. word拆分表格宽度发生大小变化问题
  16. mongodb集群-副本集(CSRS)
  17. 职称计算机考试时的输入法,2017年高级职称计算机预习:输入法的使用
  18.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19. JS验证手机号,密码,邮箱格式
  20. 如何选择合适的移动应用测试工具?

热门文章

  1. kali Xss 渗透测试工具
  2. C语言笔试经典编程题目(汇总帖)
  3. 【存储测试】vdbench存储性能测试工具
  4. python管理系统web版_Python从零搭建Conf_Web配置管理平台
  5. lammps后处理:Python调用Ovito模块配置方法
  6. 刷网课-踩坑——jsDOM获取不到页面元素节点-iframe标签获取元素节点
  7. Java测试类的编写与使用
  8. 微信小程序扫码连接WiFi项目, WiFi地推项目(带源码)
  9. mssql无法通过ip连接mysql_解决ADO通过指定IP地址连接到SQLServer数据库时总是失败问题...
  10.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遥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