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

.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

2020-04-10

40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 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数的图像示意图。

2020-05-16

5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

2020-05-18

73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

2020-03-26

13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 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数的图像示意图。

f (x) x3

y

2020-04-09

20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地关系

1. p,q. 2. y 3.

x a

4.

1. 2. 3 4.

1 y f (x)

f (x) x3

y

y f '(x) 3x2

y

o

x

o

x

f (x) x2

y

y f '(x) x

y

o

x

y

o

x

o

x

p : q:

2 y y

3

P: y f (x) y f '(x)

1 y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y f (x) , x

f

'(x)

lim x0

f (x x) x

f

(x)

lim

f (x x)

x0

x

f (x)

lim x0

f

(x) f (x x) x

f

'(x)

y f '(x)

2.

y f (x) x f (x) f (x) x [ f (x)]' [ f (x)]' f '(x) (1) f '(x) f '(x) f '(x) y f '(x)

q .

p q

4 p q

p y f '(x) y f (x) y f '(x) x y f (x) 1 x2 c

2

c 0

q y f '(x) y f (x) y f '(x)

[ f (x) f (x)]' f '(x) f '(x)(1) f '(x) f '(x) 0 f (x) f (x) 0 f (x) f (x) c c

0

" R y f '(x) y f (x) " y f (x) x 0 f (0) f (0) c 0 f (x) f (x)

5 y

P r y f (x) (a, b) x a y f (x) (a, b) f (x) f (2a x) 2b f '(x) f '(2a x)(1) 0 f '(x) f '(2a x) x a

q s y

2019-04-18

92人浏览

原函数与导函数地关系

实用标准文案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问题 1

2020-04-23

3人浏览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性质讨论

目录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1 绪论 ............................................................. 1 2 导函数的性质 ..................................................... 1

2.1 定义 ........................................................1 2.2 性质 ........................................................2

2.2.1 导函数的介值性.........................................2 2.2.2 导函数无第一类间断点...................................6 2.2.3 导函数的极限.......................................... 10 3 原函数的两个性质 ................................................ 12 3.1 性质一 .....................................................12 3.2 性质二 .....................................................13 4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 ............................................ 14 5 函数性质在导函数与其原函数之间的交互关系 ........................ 15 5.1 单调性 .....................................................15 5.2 有界性 .....................................................16 5

2017-09-24

2146人浏览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性质讨论

目录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1 绪论 ............................................................. 1 2 导函数的性质 ..................................................... 1

2.1 定义 ........................................................1 2.2 性质 ........................................................2

2.2.1 导函数的介值性.........................................2 2.2.2 导函数无第一类间断点...................................6 2.2.3 导函数的极限.......................................... 10 3 原函数的两个性质 ................................................ 12 3.1 性质一 .....................................................12 3.2 性质二 .....................................................13 4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 ............................................ 14 5 函数性质在导函数与其原函数之间的交互关系 ........................ 15 5.1 单调性 .....................................................15 5.2 有界性 .....................................................16 5

2018-08-25

234人浏览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 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数的图像示意图。

2020-04-24

24人浏览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WORD 格式..可编辑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问题

2020-07-28

16人浏览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就是在学完导数与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有了 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与对 称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 有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 探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不重 要,重要的就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会 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就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 发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函

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就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比

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为真 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与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就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就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 物。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您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不?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

2020-05-25

54人浏览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 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

2020-03-26

57人浏览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 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 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 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 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 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 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 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 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 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发 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 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 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

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 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研究方法可以类

比迁移前面的方法。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 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 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 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 3 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 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 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 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

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

一. 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 1 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数的图像示意图。

2020-05-16

30人浏览

已知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_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总结相关推荐

  1. 已知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_导函数图像和原函数图像关系(我).doc

    导函数图像类型题 类型一:已知原函数图像,判断导函数图像. (福建卷11)如果函数的图象如右图,那么导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设函数f(x)在定义域内可导,y=f(x)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导函数y= ...

  2. 已知两点坐标拾取怎么操作_已知的操作员学习-第4部分

    已知两点坐标拾取怎么操作 有关深层学习的FAU讲义 (FAU LECTURE NOTES ON DEEP LEARNING) These are the lecture notes for FAU's ...

  3. 已知两点坐标拾取怎么操作_已知的操作员学习-第3部分

    已知两点坐标拾取怎么操作 有关深层学习的FAU讲义 (FAU LECTURE NOTES ON DEEP LEARNING) These are the lecture notes for FAU's ...

  4. 已知环境静态障碍物避障_我女儿如何教我无障碍环境

    已知环境静态障碍物避障 by Drew 通过德鲁 我女儿如何教我无障碍环境 (How my daughter taught me about accessibility)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花了很多时 ...

  5. 已知斜边和角度求邻边_从数学史角度看数系发展

    主要内容:主要谈数系的发展,从数系扩展或者历史角度来谈.主要涵盖: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代数数.超越数.实数等.各类数集应包含各类别的定义.数的性质等. 数学史的发展,伴随着数系的扩展.随着时 ...

  6. java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_天干地支纪日纪时计算公式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 ...

  7. java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_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 ...

  8. java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_干支纪日在线换算(干支纪日从何时开始)

    如果纪日法算干支的时候公式没有余数,应该怎么算?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quo ...

  9. java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_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如何计算的如何确定某一天的干支顺序? 爱问知识人...

    干支纪日与公历换算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 因为儒略 ...

最新文章

  1. tensorflow1.0中的改善
  2. Pytho-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7' in file解决方法
  3. 密码学基础知识(九)密钥管理
  4. return另外一个用法
  5. java 树形图构建
  6. find grep xargs
  7. 揭秘ASP.NET 2.0的Eval方法
  8. 总裁徐雷“接管”京东 但拍板的仍是刘强东
  9. error: implicit declaration of function ‘elv_next_request’
  10. Yii2学习笔记(一):Yii的安装和使用(base版)
  11. 云服务器快照——是“后悔药”也是“任意门”
  12. HTML+CSS 制作下拉菜单
  13. 个人发卡网-轻量版-可自定义接口
  14. 快速迭代内部学习心得
  15. antdesign 柱状图_你绝对想不到柱形图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16. PASCAL 高级编程
  17. 企业服务器固态硬盘寿命,SSD固态硬盘使用寿命短?_企业存储技术与评测-中关村在线...
  18. 埃森哲《2022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中国企业数字化进程五年间稳步推进,17% 企业成领军者
  19. 逆向破解之破解补丁与劫持Dll
  20. esp8266接入米家、小爱同学,附开源app控制

热门文章

  1. AddressSanitizer的使用
  2.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如何分成两栏写入Word文档
  3. Java--Annotation(注解)--使用/应用/实例
  4. 一切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戴森“造型神器“到底藏着多少安心科技?
  5. IDEA Android Studio 配置
  6. NVIDIA rtx3070显卡驱动、算力和cuda版本匹配关系
  7. 微软全力拥抱 Java !
  8. 写在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
  9. c语言程序设计李亮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
  10. erput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