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美国史教学与研究
作者:高玉

中国大学的现实是,上课和大学的层次地位是相反的。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大学层次越低,学生读书越少。事实上,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基本上是一流大学,而“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三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自己读书思考,“教学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上课。

大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让人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可能会过时无用,但大学所学习到的如何学习知识却是终身有用的。

对于学生,课堂应该只是引导,只是示范,主要是关于课程的概念、定位、背景、范围、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等,这些东西掌握了,这门课其实没有必要再听下去了,其它的任务就是自己去独立完成了。

研究生面试,问的问题就是读了什么书,然后围绕所读的书问下去,直到学生答不出来为止,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最初我们还担心学生读的书我们没读过,甚至没听说过,或者学生谈的问题太深刻把老师难住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往往是几个回合学生就败下阵来。学生的很多知识都是从课堂上来的,或者是从教材上来的,还有是从网上来的,或者是从微信上来的。现在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地读书,根本就没有时间安静地思考问题,他们还是沿袭中学甚至小学的学习模式,课堂教什么就学什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大学生不读书,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最糟糕的情况。如何让大学生在大学里真正读大学而不是读中学甚至小学,这才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玉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包括人格、道德品质、生活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教育是综合性的,大学学习也是综合性的。大学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存在学科差异。我认为,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不是上课,不是社会实践、实习,也不是写文章、做科研,而是阅读,不仅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增长智慧,培养高尚的情怀和品德。

现在的中国大学,大学生们都太忙了,忙得已经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问题。

但忙什么呢?

首先是忙于上课。一方面是教育计划中规定的各种课程,比如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名目之多,连大学老师都有点弄不清楚,学生也是眼花缭乱。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课程相比,当今的大学课程几近翻番。教育部曾提出课程“减负”,但就是减不下来,不是学生不愿意减,而是大学行政部门不执行,其中有利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陈旧的教育观念作梗。

另一方面,某些大学的业务部门,为了“业绩”和“政绩”,还增加大量的辅导课,比如各种提高班、技能班、特色班,诸如“考研提高班”、“卓越计划提高班”、“职业技能班”、“论文写作班”等。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

如何定义“人才”?

大学在培养人才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上大学和未来的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是什么关系?

教学和科研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

……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对于大学以及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当今我们有很多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是对“课”的理解。把大学学习等同于获得知识是很多人对于大学根深蒂固的观点,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大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学,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上课,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听课和考试,似乎课程设置越多、学生听课越多,其学习的知识就越多,本领就越大。但对于当今大学文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课?上大学与读书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听课和读书在时间上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高等教育学从来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各学科和专业也从来没有进行过充分地论证。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中国大学的现实是,上课和大学的层次地位是相反的。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大学层次越低,学生读书越少。一段时间,各大学都对自己的大学进行定位或归类,或“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这虽然主要是从办学模式和构成上进行区分的,比如“研究型大学”学生中研究生比例占很高,而“教学型大学”主要以本科为主,但实际上,它也很好地说明了各种层次大学的特征以及造成这种特征的部分原因。

事实上,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基本上是一流大学,而“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三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因为读书思考是做研究的最基本条件,其本意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学术能力,但却意外地培养了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学术品行。“教学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上课,在这里,“教学”和“上课”几乎就是同义的,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上课,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课、作笔记和考试,考试成绩是学业好坏的主要标准。

顶级“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成才”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读书思考来完成的,学校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比如图书、学习和交流的氛围;“教学型大学”学生的“成才”主要是通过课堂完成的,人生所需要的知识、智慧和情感,都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因为学会了自己读书,所以“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只是人生学习的开始;而由于没有学会自己读书,所以“教学型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基本上是人生学习的结束,有的人从此不再与书籍和学习打交道。

更可悲的是,三流大学师资水平本来有限,上课任务重,知识更新慢,又重复讲授,学生也不愿意听课,以至最后上课和听课之间搞成尖锐的矛盾。学校管理部门想出很多办法管理学生,比如上课不准带手机,上课点名等。有的老师非常夸张,上课时点一次名,下课时再点一次名,甚至课间休息也点一次名,并且把这种所谓“考核”作为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相反,一流大学的老师水平本来就高些,课并不多,对课堂非常重视,有的老师对每一节课都作精心的准备,效果反而非常好,听课的学生很多,良性循环,真正发挥了课堂的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其次是忙于各种活动。当今的大学生可以说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比如社团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竞赛活动、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有些是集体组织的,有些是学生自发组织的。

大学当然要上课,不上课怎么称得上是上大学呢?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学课太多了。应付上课,老师、学生都很疲惫,学校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很疲惫。我认为,大学学习当然要学习一定的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要掌握一定的技能特别是专业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知识是无限丰富的,人生所需要的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是与时俱进的,但大学学习能够给人一生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课程能够给人提供的知识更加有限。就知识对于人生的有用性来说,知识越是基础性就越有用。大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让人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可能会过时无用,但大学所学习到的如何学习知识却是终身有用的,它可以保证人一生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保证人一生都可以不断获得知识。

以此来看,大学课程根本就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老师根本就没有必要讲那么多课,学生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听那么多课。大学课程在类型和知识体系上是有限的,同样的类型、同一知识体系的课程不宜设置过多,多了就是重复。一个老师的知识可能是丰富的,学问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但精髓其实就是那么多,也即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基础观念等是比较固定的,讲多了就是老一套,最后只有知识性的东西甚至重复。这也就是一个老师不能在同一个班级开设多门课的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学生,课堂应该只是引导,只是示范,主要是关于课程的概念、定位、背景、范围、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等,这些东西掌握了,这门课其实没有必要再听下去了,其它的任务就是自己去独立完成了。

就知识来说,书本比课堂要优越得多,课堂上有的东西书本上基本都有,反过来,书本上有的东西课堂上只有很少一部分,如果说书本是海洋,课堂不过是一个水池。就水平来说,所有的出版物都达到了讲稿的水平,但不是所有的讲稿都达到了出版物的水平。书比讲义在知识体系上更加严谨、准确,当然也更加详细,能够给学生更多更大的选择余地,而课堂则没有这种自由。所以,最好的大学生多是不把课堂当回事而选择自己读书的人,他们以古今中外大师为师。读书不仅比听课具有选择上的优势,而且效率也高多了。学生一个学期听下来所得到的东西,阅读教材一周就可以得到。很多老师上课不过是照本宣科,这样的课有必要从头听到尾吗?至于那种除了常识而空洞无物的课,就更没有必要听下去,听那样的课是受苦受难,是浪费生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大学生当然要参加各种活动,除了校园活动以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培养和锻炼协作精神,了解和认识社会,这也是大学“学习”的范畴,因为大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学,学生活动太多了,已经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思维训练。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街道、社区和自由市场,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电影院、银行、电信公司等都进入了校园,演员明星等也进校园走穴和搞宣传活动,这些看似增加校园活力,其实是扰乱了学校秩序,在表面丰富、繁荣的背后是大学空虚、轻浮、躁动不安,这种浮躁不仅是表象的,更是精神的。过去我们曾批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大学里根本就没有这种现象。

与这种不读书的状况相一致,现在大学生水平似乎越来越差了。目前各大学都是采取计算“绩点”的方式考核和评价学生,“绩点”是各种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以及保送读研究生最重要的依据,但可悲的是,“绩点”和“优秀”基本上倒挂的,要“绩点”高就得多上课,认真地听课,背讲义,考试得高分,就得参加各种活动,也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时间自己去看书,但很少读书的人如何能够优秀呢?相反,那些自己认真看书的学生,那些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的学生则可能敷衍上课,导致考试成绩不好,各种活动参加的也会相对较少,“绩点”也会比较低,不过,真正优秀的学生恰恰会产生于他们之中。现在保送研究生的名额越来越多,但这并不一定是好事,保送上研究生的学生有可能恰恰是读书最少的学生,因为推荐他们的理由不是读书多,而是考试多,参加活动多,“绩点”高。

笔者所在的学科研究生面试,问的问题就是读了什么书,然后围绕所读的书问下去,直到学生答不出来为止,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最初我们还担心学生读的书我们没读过,甚至没听说过,或者学生谈的问题太深刻把老师难住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往往是几个回合学生就败下阵来。学生的很多知识都是从课堂上来的,或者是从教材上来的,还有是从网上来的,或者是从微信上来的。现在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地读书,根本就没有时间安静地思考问题,他们还是沿袭中学甚至小学的学习模式,课堂教什么就学什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汕头大学图书馆

今天,不论是社会还是大学内部,对大学教育都有很多批评、抱怨甚至愤懑,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越来越差,水平越来越低,能力越来越弱表示不能理解。按理说,今天的大学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好了,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师资条件与过去相比有巨大的进步,经费也很充裕,大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这些越来越好的条件比如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影以及微信、QQ等无一例外地都导致大学生越来越不读书,我认为,不读书才是大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源。

不以读书为求知方式的大学教育正在形成一种教育模式,而且越来越通行,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中国今天的人才培养,而且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人的素养。极而言之,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很多问题都可以说是不读书造成的,比如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问题,还有为人处世、道德品质修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读书而提高,都可以在阅读中解决,人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只不过有的是直接答案,而更多的是间接答案,需要读者去悟。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大师越多的大学当然是越好的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说,读大学能够聆听大师讲课,得到大师的指点当然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可以说人生不虚此行。但即使是当今最著名的大学,其大师也是屈指可数的,能够亲聆其讲课和指导,更是非常难得和稀罕。

与人类几千年相比,当今几十年的大师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各大学以及其它机构,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根本就不在大学,深居简出,人都很难见到,更不要说拜师学艺了。但读书就不一样了,读书是以所有的伟人和大师为师,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语言限制,不受文化限制,不受民族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向他们学习,听他们“讲课”。

最重要的是自由,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精读或细读也可以泛读;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可以从头读到尾,也可以挑选着读;可以专业性地研究性地读,也可以消遣性地了解性地读。如果喜欢柏拉图,还可以进一步阅读他的其它著作比如《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等,乃至《柏拉图全集》。如果还觉得不够,古今中外研究柏拉图的专著很多,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著作找来读。这种优越性是课堂无法比拟的,即使柏拉图在世,即使柏拉图走进我们的课堂,即使柏拉图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无法和读柏拉图的书相提并论。

△江南大学图书馆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到海外留学,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接受异域的教育,开阔视野,这无可厚非。由于历史以及经济的原因,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多在海外,主要在欧美和日本。留学不仅只是学习知识,接受专业训练,也是人生很独特的经历和体验。欧美以及日本教育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理工科教育,不只是和中国大学教育构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它的先进性。

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就接受思维训练,思想方式以及知识来说,只要学会阅读并且有效地阅读,不留学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留学首先要过语言关,而学习语言需要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但即使把某一种外语掌握得很熟练,要真正听得懂外国学者的讲课,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留学教育,很多学习完全可以在国内完成,可以通过读书完成,而且效率会更高。

△纽约公共图书馆

在中小学,老师讲解很重要,但到了大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我始终想不明白课堂有什么优势。一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老师要讲一个学期,但自己读书,一个星期就够了。于大学文科各课程来说,除了少数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比如语言学中的“语音”课,外语教学中的“口语与对话”课,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课等需要通过上课来完成以外,大多数的课程都只需要老师引导,自己看书学习就可以完成,并且效果要好得多。

课堂对于学习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束缚,要遵守时间和课堂纪律,不能随便进出,不喜欢听也得听下去。而阅读则没有任何约束,喜欢读就读,不喜欢读就放下;难读可以读得慢一些,易读则可以读得快一些;读到受启发处可以停下来思考,不懂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搞清楚之后再读。

事实上,即使是中学课堂,一节课真正值得从头到尾听下去的并不多,一节课真正值得听的内容并不多,三分之一就算不错的了,关键就是那么几处。大学更是这样。学术大师讲自己的学术研究当然值得认真听,但一般老师所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常识,都是教科书上有的内容,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通过听课去掌握。真正读书的人都知道,除非极少数的经典需要一字一句从头至尾读下来以外,大多数著作都可以跳着读,选择性地读,特别是一般性的图书,真正有创见性的东西并不多,新鲜的内容就那么一点点,这种书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通读,仅掌握精华就行了。所以读书到一定程度后都非常快,有些书翻翻就可以知道其大概内容,书读到一定程度量会变得非常大。

△斯图加特图书馆

现代社会是知识的时代,和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书籍非常多,出版的速度快,流通广,价格相对低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大多都有书籍流传,当今有名的思想家、学术大师都有书籍流布,这些书籍在图书馆可以很方便地借到,如果特别喜欢,很轻松地就可以买到。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中外交流不畅,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外国的书很难看到,即使看得到,也看不懂,但现在翻译非常发达,即使最新的外国书籍,也能够很快翻译过来,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思想传播在地域隔阂和语言不通方面的问题。

古代由于教育信息以及教育条件不发达,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师傅带徒弟,老师耳提面命,师生口耳相传,但现代教育更重要的是靠书籍阅读,大学本质上是给学习者一个完整的学习时间,为读书提供便利的条件。

所以,真正的好大学是非常重视阅读的,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相应地,真正的好学生更看重阅读而不是上课,更重视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与阅读相比,大学课堂是次要的,其它学习方式是更次要的,比如听讲座,学术讨论等不过是一种补充方式,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阅读之外的休息调剂形式甚至娱乐调剂形式。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伟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阅读可以让死人“复活”,可以让外国人变成中国人,可以让不认识的人变成熟悉的人,阅读可以把所有的伟人变成活生生的老师,阅读可以以所有的大师为师,罗素描述读历史:“幸福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所得到的乃是比幸福更加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善于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的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我认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读大学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学会读书,知识可能会过时,专业也可能会落后和淘汰,但学会读书则是终身有用的本领。学习知识的读大学只是读四年,而学习读书的读大学则是“终身”读大学,学会了自己读书就意味着具有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论是在知识上还是专业上都可以与时俱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语),老师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好与不好不在于他的课讲得好与不好,或者是否讲授了很多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会了学生自己读书。大学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授读书的经验。优秀教师不仅仅在于其知识渊博、学识深厚,更在于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不能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莎士比亚、鲁迅等相比,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以这些伟人为师。

今天的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很欠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知识过于偏狭,学中文的不懂历史、哲学和伦理学,这当然与当代学术分工以及教育分科有很大的关系。各大学都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办综合班,增加通识课,一年级不分专业,理工科专业增加人文课程,鼓励跨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各种辅导班、提高班等,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得要害,解决的思路和方向都是错误的。知识单一和偏狭的问题只能通过读书解决。其根本办法就是减少课程,给学生更多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有学会了读书,才能够真正突破专业限制,并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所谓“专业”,都是人为地分割的结果,知识本身具有一体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任何专业都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不断读书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让大学生在大学里真正读大学而不是读中学甚至小学,这才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必要的,但不能太多,大学最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热闹。人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能够思考问题,但思考是需要环境和心境的,是需要以静心阅读为基础的,不能凭空思考。大学生不读书,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最糟糕的情况,唯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

版权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D_Technologies 删除或修改!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中国大学的现实是: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学生读书越少相关推荐

  1. 中国大学的现实: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学生读书越少

    作者|高玉 内容来源于网络 导读:大学生不读书,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最糟糕的情况.如何让大学生在大学里真正读大学而不是读中学甚至小学,这才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文较长,时间比较紧的同 ...

  2. 借钱的境界:开价越低 借成的机会反而越小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教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后者毕竟不常发生,而且同难者众,前者的命中率却 ...

  3. 大学考试分数越高学分越多吗_大学的绩点和学分有什么用?影响学生毕业吗

    原标题:大学的绩点和学分有什么用?影响学生毕业吗 网友一: 读大学也要关心成绩,绩点和学分是两个重要指标,到底是什么,怎么计算?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很重要?面试官最看重哪些指标呢? 一般每个课程都有学分 ...

  4. 学计算机的副部级,中国31所副部级大学排名

    原标题:中国31所副部级大学排名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 ...

  5. 美通社企业新闻汇总 | 2019.2.27 | 中国大学名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继续攀升;吉利2021年发布支持5G量产车型...

    要闻 乐高集团2018全年收入同比增长4%,中国取得收入两位数增长 PSA标致雪铁龙集团2018年营收740亿欧元,增长18.9% 吉利联手高通2021年发布支持5G和C-V2X的量产车型 猫途鹰公布 ...

  6. 这所年轻大学,被誉为中国离科学最近的大学!

    一所大学,可以包揽多少个中国之最? 中国最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中国院士最多的大学.中国科学家最多的大学.中国每年培养博士和硕士最多的大学.中国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大学等等,这些重量 ...

  7. 对计算机专业最难的,计算机专业: 最好的7所大学! 也是全中国“最难考”的大学!...

    原标题:计算机专业: 最好的7所大学! 也是全中国"最难考"的大学! 高考即将来临,很多高考生在努力备考的同时,也在进行自己的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有很多考生都想读计算机专业,觉得计算 ...

  8. 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分享湖北当年的中考状元."太空少年&q ...

  9. ​东京大学商汤悉尼大学等提出融合了动态规划、分治算法的MIM,实现绿色高效层次Transformer!已开源!...

    关注公众号,发现CV技术之美 本文分享论文『Green Hierarchical Vision Transformer for Masked Image Modeling』,由东京大学&商汤& ...

最新文章

  1. java与scala的区别 个位数以内的 就喜欢作者这么言简意赅的
  2. Matlab回显语句
  3. Linux中errno的含义
  4. svn+ssh 想要CheckOut不容易
  5. Android SqlLite数据库的创建、增、删、改、查、使用事务
  6. IOS 归档 即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7. 巧妙使用JQuery Clone 添加多行数据,并更新到数据库的实现代码
  8. 连接linux常用的工具
  9. JavaScript高级技巧
  10. 关于浏览器自动转https
  11. [Excel函数] COUNT函数 | COUNTIF函数 | COUNTIFS函数
  12. 程序员面试前只因为做了这几件事,成功征服了一系列大厂面试官。
  13. 无线耳机哪个品牌好?四大国内蓝牙耳机品牌排行
  14. EAG通过新实验室拓展医疗器械检测服务
  15. 北邮智能车仿真培训(一)—— 安装仿真环境
  16. Spark动态加载外部资源文件
  17. Wi-Fi Display
  18. 数据库工程师考点2023
  19. 采取何种措施保护专利权?
  20. oracle12c rac重启,Oracle12.2 RAC其中一个节点重启

热门文章

  1. 小米商城app端项目
  2. 测试管理工具-禅道---软件缺陷和软件缺陷种类
  3. Hijacking tons of Instapage expired users Domains Subdomains
  4. 基于Unity的VR迷宫游戏项目技术分享
  5. 南京湖南路学计算机哪家好,在南京只知道夫子庙湖南路你就OUT了!真正的美食街在此!!...
  6. Windows 安装Docker碰到 cannot enable hyper-v service
  7. DB2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 ‘’Operation not allowed for reason code 7 on table DB2ADMIN.XXX. SQLSTATE=5701‘’
  8. Windows如何强制关闭电脑全部代理
  9. web前端工程师基础知识点
  10. Auto.js Pro安卓免ROOT引流脚本开发系列教程27网易公开课(5)-UI界面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