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目的有三

  1. 个人学习生涯的总结和记录
  2. 分享非科班转互联网的经验和感悟
  3. 对于转行互联网的想法 & 交流

说明:本文会将题主转码前后的心路历程详尽道来,我想有打算转行的同学应该会有类似的经历。

只想看干货的可以跳到第四节。后面还会专门出一期转码面经

一、个人情况

个人信息

双985硕,本硕均机械专业,0基础硬卷算法岗成功,转行上岸

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故障诊断,水过2篇SCI,无顶会论文,获国家

实习经历

富士康:没错,就是那个富士康,属于校企合作项目,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

腾讯:Robotic X 实验室,主要是强化学习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阿里:阿里云,机器学习岗,主要是机器学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字节跳动:推荐算法,主要是拿到offer之后来体验的

秋招offer

阿里、字节跳动、美团、华为、OPPO、顺丰、科大讯飞、新浪、深信服、中兴(蓝剑计划)等 15+ offer

二、转码前的徘徊

转码前的经历

前面提到,题主本硕所学都是机械。高考报考是因对其感兴趣,至今也仍爱之如初,爱之切,念之深。

本科最开始的时候,离真正的生活还比较远,因此没有考虑到机械的就业现状,只想着早点工作早点赚钱,于是我经常参加机器人相关的比赛,也获得一些名次;并且花大量的精力在学生工作上,也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

到了保研之际,毅然决定读研,只是保研操作失误,并没有到自己想去的高校,不过祸兮福兮,如果换个高校我可能就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自学、实习、转行了。在此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导师!

读研之后第一份实习就是到富士康实习(导师和那边的合作项目),和流水线工人同吃同住,不过也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可怕。我们主要是做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实习之后才第一次知道我们平时玩的demo根本没有办法直接落地。其实我们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并非算法,而是前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思想的改变

从富士康“退休”返校已经是研二,将学业上的事情基本搞定之后,毅然决定转码。没有去过工厂的可能根本无法体会,站一整天,满手洗不干净的机油,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下对比

三、转互联网的思考

浅谈机械专业

本科阶段(2014年),机械还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就业率高,社会需求稳定。机械有“万金油”之称,意指从机械机构到嵌入、再到算法,啥都能干,因为啥都学,当然这也容易导致啥都学不精。

机械也有“越老越吃香”之说,因为对于传统的机械师傅而言,经验就是王道。也就是说,即使很清晰得告诉你每一步怎么做,最后你还是可能做废了,因为很多经验是无法量化和标准化的。然而我想在有体力、有能力奋斗的时候就“吃香”。

机械虽然没有“生化环材”的天坑之说,但是也差不多了。我们机械学院几乎人人转码,因此被戏称为“计算机二院”。我转互联网当然也受到氛围的影响,但是,最终还是需要量身定制自己的规划,盲从是不可取的。

转行的思考

我从来没有认为机械专业不如CS,只是对于处在当前环境下的我,互联网方向更适合我罢了。这里提到的“环境”包括家庭情况、个人追求的倾向、个人未来的发展规划等。互联网工资固然高,但也是需要牺牲一些东西去交换的,比如健康的身体。

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放弃互联网,去选调生(一起阿里实习的同学)、去深圳当老师(“陈同学在搬砖”)、去考公务员(最佩服的的实验室师兄)、去银行(高中同学)、转金融读博(本科同学)等。选择很多,重点看你自己的选择。

所学七年付诸东流?

读研之后,才慢慢感受到世界变化之快,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虽然以后大概率不再拿扳手了,但是在机械学到严谨、追求细节这些搬砖精神仍然是有价值的。

重要的是,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不是很棒吗

还有,既然敢放弃七年所学,并且能够转行成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就算再学新的东西也不怕

四、算法岗的准备

废话结束,进入正题。

为什么硬卷算法岗

题主是机械转算法岗,至于为什么转算法。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