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靓崽,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如来神掌,见与你有缘,就十块卖给你了!”呜呜,我不想一年经验用十年啊,我想快快成长,有什么秘籍没有?当然有,下面送上画马秘籍一本,学会后你就是画马专家啦。

正文

近期网上流行一种说法叫努力说,似乎只要努力就能变得更加优秀。“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以多数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最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另外一种流行的说法是8小时之外说,你有多优秀取决于你8小时之外的努力。这两种说法似乎相互补充印证。然而对这两种说法,我却都不敢苟同。如果努力就能变得优秀的话,还要智慧来干嘛?纯粹靠努力成功的人我没见过,靠努力猝死的人我到听说不少,年纪轻轻就染上各种病的人更多。

据我观察,IT人之所以面临成长的烦恼,之所以一年经验用十年,不是不够努力,也不是没利用好8小时之外的时间,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在工作中学习。这也是我写《大卫谈学习》系列的缘由之一。努力是必要的,但有没有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相对轻松的学习方法呢?

成长的烦恼——其实我们不懂学习

成长,让人烦恼死循环。“请问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比较强?”“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请问你为什么从上一个公司离职呢?”“主要是因为没有挑战,学不到东西。”“那你为啥应聘我们公司呢?”“我希望能够学到更多东西。”“你的哪些方面让你觉得你能胜任我们公司的工作?”“业务和上一个公司比较类似,我觉得我的经验能用上。”从这一段面试对话中,各位能够看出些什么?希望学习成长,学不到东西,于是换个地方学,同时还想利用前面的经验,这种情况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眼熟?有没有继续换的,你现在换到几次啦?

招聘,只恨人员成长慢。“这位同学工作好几年了,连自己做过的项目都说不清楚,拒。”“这位同学工作这么久,技术还不如刚毕业半年的,框架都停留在使用阶段,拒。”“这位同学工作十年了,还来应聘高级工程师,拒。”哎呀,最后那位躺枪,作为IT界老龄人,强烈抗议年龄歧视。

培养,人才培养老大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公司的产品经理/架构师等等,我们已经给他们建立了能力模型。”“根据能力模型我们组织了很多培训,提供了实战机会,给公司输送了很多人才。”“角色岗位性的初级技能培养效果是最好的,中级技能其次。具备综合技能、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几乎无法直接培养,强制培养或强行提拔带来的副作用不断。”公司内、公司外培训机构如此多,然而培训只能培训出基础岗位的合格人员,结合实战能够让技能进一步提升,但真正独当一面的人才却不是培养出来的。

为何个人会有成长的烦恼?为何组织无法培养出所需的人才?为何会一年经验用十年?其实是我们不懂学习,尤其是工作中的学习。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以为自己懂,更可怕的是我们沿着自己定下的死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说到学习,每个人都能讲个头头是道,原因理由一大堆,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提供培训,主要是因为工作没有挑战,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主要是因为xxxx。都是客观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学习方式相关的一个没有,能够开展行动的一点也没有,继续这么下去,没有成长的烦恼才怪。

学习的秘密——专家与普通人的不同

很多人付出了时间,到最后却所得甚少。而花费同样多、甚至更少的时间,有些人却成了专家。专家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我开始观察专家和普通人在工作中学习成长的方式,发现了很多不同。

普通人做事追求快而多,而专家则追求少而精。快而多是普通人的特点,他们认为同一件工作做的越快越好,这样的话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从而能工作的更好。然而,专家不这样,他们做的少而精。同一件事,他们不一定做得更快,甚至会花费更长时间。不过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专家其实没有一直重复,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专家变换着各种花样,而不像普通人一样很快就厌烦了。

普通人学得很快却少有实践,专家学的很慢却总有结果。普通人的学习很快,我知道了,我懂了,时髦名词时刻挂在嘴边,他们很快就头头是道的四处点评,谁做对了,谁做错了。到最后,他们什么都懂,但都是略懂;他们什么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与之相反的是,专家学一个东西挺慢的,他们一直都不太懂,一直试着寻求新的理解和答案。他们很少到处点评,只会默默把正在学习的东西用在工作中。在普通人四处寻觅却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的见解与认识,而且还产出了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普通人是用原来的自己去做新的事,而专家是用新的自己去做事。普通人总在到处寻找新机会,似乎只有新机会才能成长,但新机会却总没掉到他们头上,他们只能在原有的工作中日复一日的重复自己。专家却在原有的工作中不断改变自己,在普通人抱怨没有机会的时候,他们掌握了新的语言工具,总结出了新的认识方法,在现在的岗位上获得了成功,与此同时,新的机会也在向他们招手。

普通人不重视反馈调整,而专家却非常重视反馈调整。普通人做完一件事就完了,总想赶快进入下一件。而专家则是在一个充满反馈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做一件事,并或被动或主动的不断调整,例如创业到公司发展的那几年。

像专家一样学习——多维正交学习法

要获得真正的、持续不断的成长,我们需要像专家一样学习。我们需要告别传统的学习方法,转而使用多维正交学习法。

传统学习方法是基于单一维度的,将多个维度进行建模(职能模型、岗位能力模型),然后对模型中的关键维度进行培训,从而让被培养者快速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这种方式适合批量培养合格的普通人,要培养专家或者成为专家就需要改变学习方法。

专家采用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多维正交学习法。其做法很简单,做事的时候先把基础维度做好,做好后不停增加新的维度,然后根据结果的反馈进行调整,直到站在多个维度的正交点(综合性最佳答案)。专家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把很多维度训练成本能,从而在一次编码中实现尽可能多的维度。专家会不断改变工作方法,以便更有效率的实现多个维度,其工作方法和普通人的工作方法甚至截然不同。

以IT圈最常见的编码为例,解释一下多维正交学习法。编码有几个基础维度,实现功能目标、符合代码规范、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大部分人的代码都能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很多人的编码能力也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试着增加维度,加入鲁棒性,增加了异常考虑;加入可追溯性,需要规范代码提交说明;加入团队内交流,采取结对编程;加入业务领域、性能、可维护性、架构规划,增加设计模式、敏捷建模等等。试着增加更多更难的维度,在编码中融入业务理解过程,就是BDD;融入验收测试,就是ATDD;融入测试驱动与设计演进,就是TDD;融入团队交互与持续可运行软件,就是持续集成;融入发布,就是持续部署到持续发布;融入软件生命周期成本考虑,就是持续重构。你的编码在哪一层次?你融入了多少维度?结果让你满意吗?你的工作方法与其他人有无差异,差异在哪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传统的代码行生产率是多么可笑。)

很多时候,给你专家的方法你也用不了,甚至理解不了,因为专家的维度你可能不懂。例如当无法理解团队内交流必要性的时候,结对编程对你来说就毫无必要。这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学习专家的方式,当有一种方法你弄不懂,甚至觉得可笑的时候,一定是有些维度你还不了解。试着去发现并掌握这些维度,并将这些维度融入你的工作中。

突发奇想,虽然我们是软件研发人数大国,但在研发人员技术寿命和专家数量上却远远比不上别人。我们在人数上赢了,却在能力上输了。

后记

今天,你多维正交了吗?

希望本篇博客能够让你有所收获。请支持我参加2013年度IT博客大赛,投票地址:我的参赛页,以便能让更多人看到。

参考

1. “靓崽,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如来神掌,见与你有缘,就十块卖给你了!”——来自周星驰电影《功夫》

2. 推荐一篇讲述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文章《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3. 大卫谈学习系列的第一篇《大卫谈学习:重新认识学习》

4. 大卫谈学习系列的第二篇《大卫谈学习2:习惯的力量》

5. 大卫谈学习系列的第三篇《大卫谈学习3:方法还是问题,这是个问题》

6. 大卫谈学习系列的第四篇《大卫谈学习4:为何你会一年经验用十年》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avidzhang33/1330589

大卫谈学习5:成长的烦恼相关推荐

  1. 大卫谈学习4:为何你会一年经验用十年?

    引子 哈德良皇帝手下有一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被提升."我应该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因为我经验丰富,至少参加了十场重要战役."可皇帝是位对他人才华有着高明判断力的君主,他并不这样认为.于 ...

  2. 神经生物学超级大牛蒲慕明教授与研究生谈学习和成长

    Nigh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Scientific Life 蒲先生演讲名句: 1 不加选择的阅读文献比抽烟对身体还有害 2 引用数百篇引文的综述不是好综述,综述选择的引 ...

  3. 15 年腾讯老兵谈技术人成长之路

    作者:alexguo,腾讯TEG技术总监&技术专家 每个职场人都会经历从职场新人到骨干.专家亦或是管理者的蜕变过程.作为技术职业人,大家常会碰到一些困惑,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和专 ...

  4. 程序员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

    关于成长,这是一个上至10年的大牛.下至3年的菜鸟 都能参与的话题,作为一名在坑里挣扎了六年的码农,我 也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总结,作为一名码农 到底该怎么成长? 这是一个值得持续讨论的话题 ...

  5. 小众专业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

    文章目录 前言 "鉴宝"不是娱乐,而是项严谨的专业 在市场"练摊",国赛.世赛上"实战" 如何解决新专业"成长"的烦恼 ...

  6. 读书笔记——程序员成长的烦恼(吴亮等)

    最近在读一些技术领域相关的书籍,以了解那些传说中的技术牛人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的,从而更好地让自己明白以后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会遇到什么挫折,让自己更加勇敢的有准备的迎难而上. 昨 ...

  7. 访谈 | 杨卫华谈技术人成长,要善用社区提升自身影响力

    \ EGO是高端技术人聚集和交流的组织,每周我们都会对一位会员进行人物专访,在展示会员风采的同时,也分享会员们对技术.对工作.对人生的感悟,本周,我们邀请到了新浪微博研发副总经理杨卫华. \ \\ 杨 ...

  8. tensorflow和python先学哪个-前辈说先学会了这些Python知识点,再谈学习人工智能!...

    原标题:前辈说先学会了这些Python知识点,再谈学习人工智能! 首先我们看一看Python的优势: 开源,跨平台. 社区.不要小看这一点.社区意味着有很多教程.书籍,出了问题很容易google到,乃 ...

  9. 由su和su -的区别谈学习linux运维方法

    由su和su -的区别谈学习linux运维方法一例 老男孩Linux培训新班刚开始,老男孩发现群里就在讨论这个su和su -的区别,有的同学们说,直接su就可以,有的说必须要su -.有的同学直接发问 ...

最新文章

  1. 第九章 字符串,字符和字节
  2. Python Django安装MySQL库
  3. 16位汇编 在代码段中使用数据
  4. [bzoj3532][Sdoi2014]Lis
  5. 判断数组是否有重复值
  6. Java 1.1.2 字符串之拼接
  7. 监控SQL:通过SQL Server的DDL触发器来监控数据库结构的变化(1)
  8. 002_关于six版本过低报cannot import name urllib_parse的问题
  9. 想加入一行代码吗?使用code标签
  10. 搞乱别人精美的代码,一点数没有?
  11. JavaScript数组去重的四种方法
  12. win10 android驱动安装失败,win10系统下小米手机驱动安装失败如何解决
  13. 迅雷手机版苹果版_2020最新迅雷苹果版如何下载?
  14. 让你的 commit 更有价值(规范)
  15. 计算机点阵存储空间,计算机存储量计算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________....
  16. 我的世界制作服务器地图,我的世界1.7地图制作必看心得 教你怎么做地图
  17. 如何制作电子印章?电脑做印章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18. 用arduino对stm32编程(一)
  19. 蓝桥杯:穿越雷区——DFS
  20. 学习HCIA总结(第一天)

热门文章

  1. 学用MVC4做网站五:5.4删除文章
  2. 数据结构上机实践第10周项目1 - 二叉树算法验证
  3. STL vector简介
  4. 离线安装pymysql和dbutils
  5. (二十五)深度学习目标检测:RCNN
  6. Tesseract试用过程及结果分析
  7. 测试原理_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基本原理与选用
  8. java类和对象数组传参_Java 练习(替换数组元素, 将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
  9. java ftp 上传文件 无效_java实现FTP文件上传出现的问题
  10. java堆内存_java堆内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