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10月28日,全球桌面到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的虚拟化解决方案领导厂商VMware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本年度虚拟化领域最盛大的活动——“2009虚拟化用户大会”(Virtualization Forum 2009)。此次大会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用户、合作伙伴以及媒体和分析师参加此次盛会。在大会间隙,Vmware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先生接受了e-works的采访,就用户关心的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虚拟化:突破IT桎梏
    记者: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会对企业原有的安全体系、安全策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振伦:安全是很多用户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原来做的安全策略,只有极个别会产生策略错误导致这个产品不能用。我们原先看到的策略,一个操作系统是跟交换机某一个端口绑定的,现在这个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虚拟机,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移来移去,不再通过物理端口出去,那么绑定规则就可能失效,从而产生一些问题。但VMware已经克服这样的限制, vSphere 4.0上已经推出相应的安全模块,可以适应这样的变化。
我经常说的一件事情,我们防病毒、防***,就好像是在和病毒及***者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警察跑得比较快,小偷就被抓了;小偷跑得比较快,那警察就失败了。现在小偷装备越来越好,跑得越来越快,警察抓小偷越来越困难,那么有没有新的办法?我们经常在影片看到美国动用直升机抓贼,一般的小偷可能没有直升机,这样抓起小偷来就方便得多。在安全的领域里面是不是也可以搞直升机一样的东西?可以。VMware在操作系统下面运行安全引擎,可以直接扫描进来的I/O,这是一种新的突破,是在安全上的一种加强。
当然有人说原先网络上的安全策略在虚拟化的环境里面是不是能保证?这也是可以的。VMware和思科有紧密的合作,思科的虚拟交换机跟物理交换机完全一样,甚至网络人员都不知道这个交换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因为他看到的命令和管理界面都没有任何改变。
    记者:对于IT部门来说,软硬件环境的异构一直是一个困扰。对于虚拟化的异构问题,VMware是如何看待的?
    张振伦:说到异构,你会看到竞争友商的虚拟化管理软件不仅仅可以管理自己,也可以管理VMware。但是到今天,VMware还没有说我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可以管理除VMware之外的平台。这在IT行业是最为普遍的现象,所有的领导者都会看在什么时间点支持异构的管理。我们看到关于市场份额的报告,VMware是80%左右,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产品。
如果从硬件环境的异构来说,VMware的管理很广泛。我们不是只支持某一家厂商,包括对IBM、EMC、戴尔都可以有广泛的支持。对于VMware的用户来讲,在X86的平台上已经不存在异构的问题了,应用可以从IBM的服务平台上移到惠普上、戴尔上,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
虚拟化管理:迫在眉睫
    记者:在经历了服务器整合的阶段后,对于虚拟化的管理就成为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虚拟化的管理问题?
    张振伦:VMware认为,虚拟化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首先是服务器整合的阶段,在经历了这个阶段之后,一些新的问题随之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虚拟机泛滥。在物理机时代,在进行测试或者运行某些临时性应用时使用了一些主机,很长时间后管理员却发现任务结束后资源没有及时收回,主机一直在运行,消耗了很多资源。这种情况在虚拟化时代更容易出现,因为虚拟机的生成非常容易,一旦虚拟机泛滥再想找出不必要的虚拟机就有些困难。没有合适的管理手段的话,虚拟机泛滥问题将成为一个巨大挑战。
第二,性能管理。性能方面有两个挑战,一个是企业业务不断扩张,组织架构变大,需要的计算资源也就随之增长,而原有的系统也要能够随之扩张,如何能够更灵活的来应对?第二个是有些用户的应用特别的多,比如VMware有一个用户运行在虚拟机上的应用已经有2000多个,那么物理计算平台的性能是否足够?各虚拟机的性能如何来平衡?应用需求变化时如何来调整?没有管理的话就只能一团糟,这些就是性能方面的管理需求。
第三,如何计费。如果说再往前走一步,到云计算的层面,当企业内部云灵活的为业务部门提供资源的时候,如何来计费?没有计费的东西是没法衡量的,IT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的愿望也无法达成。
虚拟化从最早的单台服务器的虚拟,到服务器的整合,再到资源的池化,管理上的问题已经成为了虚拟化的一个重点。虚拟机的生命周期的管理、、性能架构的管理、容量的管理、计费的管理等等相关的内容都应该考虑到,从而确保整个IT架构不至于因为虚拟化带来另外一波的灾难。
虚拟化软硬件:携手共进
记者:很多硬件厂商都在研发自己的虚拟化技术,从硬件的角度对虚拟化提供支持,VMware如何和硬件虚拟化更好的结合,发挥更好的作用?
    张振伦:现在的硬件的发展现状是硬件性能提升非常迅速,比如CPU,核心数越来越多,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但对于用户来说CPU并不是越快越好,超出应用需求的那部分性能实际上是被浪费掉的。而虚拟化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因为虚拟化和CPU能力的完整结合,才让CPU的厂商能够不断创新,也解决了虚拟化原先所面对的性能挑战。
VMware和各硬件厂商一直保持着很紧密的合作和沟通,比如英特尔有专门的工程师和VMware的美国研发工程师坐在一起研究如何使CPU对虚拟化的支持度更高,他们会想很多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虚拟化的性能。第一代CPU虚拟化技术的性能并不好,但现在已经走到第二代、第三代,性能表现已经非常好了。而且无论是第几代,VMware都是第一个最完整的支持相关技术的厂家。VMware在虚拟化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以及VMware在这个行业的一些积淀,能够帮助这些CPU的厂商快速走出困境。
虚拟化目标:“I don’t care”
    记者:VMware作为这个领域的厂商,十年来一直保持领先。我想问一下,VMware作为领导厂商,最终想为用户构建怎样的用户体验?VMware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张振伦:对于所有的用户来讲,云计算有内部云、外部云、混合云,这样走完之后达到用户的体验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用了一个词叫“IDC”, “I don’t care”。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现在的情况是要知道如何去搭建IT系统,了解数据库怎么做、如何登录、如何注册、如何使用、如何维护等等,会涉及到很多东西。但是实际上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如何搭建IT系统其实不重要,只要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并且有一个终端可以获得这些资源就可以了。比如我今天想看一下某某公司的股票是什么样的价格,明天我想看一下公司去年一年业绩的状况是什么样的,我只要看到结果就好,中间的数据到底是怎么来存放和处理、应用是怎么样来组织的这些问题我都不关心,我只是想要这个结果,中间的这一层,我们就叫做云,后台提供支撑的就是一个云,这是一个云比较理想的状态。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就是让我们忘掉IT架构、数据等等细节,IT会转变成一个传统行业。就像今天的电一样,家里有一个电源插座,插上去就有电,我们从来没有关心过电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哪些步骤,只是关注插座里有没有电,能不能用就行了,将来IT也会以这种方式呈现。
    记者:e-works去年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虚拟化三十年——解析虚拟实质》的文章,认为虚拟化技术最大的价值是它取消了物理硬件和操作系统间的对应关系,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张振伦:对,是这样的。只有把对应关系去掉,才可以做云计算,如果没有这个,所有的都是各自为政,资源无法移动,也就无法实现云计算,也很难使IT变得敏捷。
虚拟化应用:SMB亦可受益
    记者: VMware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版本,但是中小企业可能有一定的服务器的数量,有专门的人员,他们在考虑是不是向虚拟化做研发,但也有投资回报的考虑,比如用了你们比较便宜的云的版本。真的能自己去管吗?从成本上来讲差别会非常大吗?
    张振伦:如果它的数量很少,可能从成本来看没有太多差别,但是灵活性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比如原先有三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上有一个应用,这三台服务器很可能不是平均的,可能某台服务器突然很忙,另外两台服务器比较空闲,这时候怎么样调动资源?服务器要不要升级?升级之后只有最高峰期才运用了资源,其他时间都是在浪费,如何将资源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其实即使是三台服务器也是可以实现资源池的,通过VMware的一些技术,把它们结合起来,变成一个资源池,可用性就能获得极大的提升。一般说来,中小企业来说都没有高可用的解决方案,他们没有做集群,备份也不是那么好,不那么完整,一旦出现问题,也是很头疼的事情,经常半夜被抓到办公室解决IT的问题,有了VMware,这些问题就变得很方便。

 
    VMware vSphere Essentials及Essentials Plus架构图
    记者: 我记得您说到VMware要为中小型客户建立云计算的平台,不知道目前的状况怎么样?另外VMware如何让中小企业更好的应用云计算?
    张振伦:说到云计算,如果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很多都会走到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云的方式。可能很多IT都是变成外包的方式,或者在外面租赁的方式,VMware有一个计划在推动,专门为中小企业推出的云计算的服务。另外一种,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可能有十台服务器,有两三名IT人员管理这些系统,那对于这些用户,我们推出了专门针对他们需求的VMware vSphere的版本,用比较低的价格、比较紧凑的软件包专门为这些中小企业服务,让这些中小企业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然后能管理这些环境。
当然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服务,到底什么时候能提供给这些中小用户?我相信国内有大量的IDC的运营商都已经摩拳擦掌,都在等这样的一些机会。实际上有部分的云服务已经提供出来了,比如像用友提供的伟库,当然完整的云服务可能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厂家提供出来,但我相信会走得很快。

VMware云计算战略:构建统一平台
    记者: 如今大家常说的云,大部分都是外部云,但从VMware来看还是希望从企业内部云开始,请您谈一下Vmware的云计算战略是怎样的?
    张振伦:现在看云计算市场,会发觉已经有很多云存在,比如Google、亚马逊构建的云,你会发觉他是作为一个云计算服务商体现的。他们自己搭建云计算的平台,能够满足特定的应用的需要。但用户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无论是大到一个银行,一家电信公司,还是一家中小的企业,他们至少都有几十种应用,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说甚至有成百上千种应用。你今天告诉他,你可以把某个应用放在我的云平台上做,那用户说我剩下98%的应用怎么办呢?如果说用户已经把一个应用放在亚马逊的平台上,现在想转移到Google的平台上该怎么办?现状就是这样,一旦应用放在亚马逊、Google的平台上,是拿不回来的,除非重新做一遍。目前的外部云只能支持特定的标准和应用,那用户如果要把应用放到云平台上,就要全部重新开发一次,如果要转移平台还得再开发一次,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企业级的用户,最现实的云计算的路径应该怎么走?首先,企业的应用大多数都可以搬到云上来,并且硬件的架构不需要做太多的更改,不需要把这些应用重新更改,硬件架构也不需要重新更改。VMware做的vSphere的平台,把X86的应用都可以无缝迁移到内部云的平台上,所以内部云是企业走的云计算的第一步道路。当然VMware也在和第三方的云计算服务商或者类似中国IDC的概念,有广泛的合作,到今天为止我们和全球超过一千家IDC的企业合作,他们也基于VMware的平台提供云服务,到今天全球前十家的IDC服务商都在用VMware的平台对外提供服务。
    一旦内、外部云都基于VMware的平台,那么事情就好办了。今天应用还放在A服务商这儿,觉得他服务不好,可以随时移归到自己的内部云。内部云的资源不够,还可以放在B服务商这儿,这有完全的灵活性,不至于出现像刚才提到的尴尬状态。这实际上是内部云和外部云之间协同,真正达到虚拟私有的概念。
    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阶段,内部云、外部云、私有云,我们应该走这样的路径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而不是走特定云计算平台。
    VMware云计算平台架构图

 
VMware:构建虚拟化生态圈
    记者:在云计算标准方面,VMware做了哪些工作?
    张振伦:我知道已经有一个标准递交审议了,但没有具体的时间点。
任何一个行业走到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标准。但是据我所看到的整个IT行业最先出现的技术基本上都不符合标准,很多标准永远落后于技术,因为一个新技术出现拿去申请标准,中间的流程经常是一两年,申请下来就发现这个标准已经过时了。但是这个标准有没有意义?确实有意义,所有接下来的标准之间会有兼容性,标准往前进步的过程中所有的厂家都会按照这个标准组织相应的硬件、软件,然后确保大家之间的兼容和操作。通过整个行业的努力形成整个生态圈是非常关键的。VMware的标准非常大,到今天为止,VMware的生态圈是其它任何竞争友商都没法比的,在VMware的平台上有超过200家的研究机构开发相关的服务,VMware不是在唱独角戏,而是一场大戏。
    记者: VMware和服务器厂商合作,除了OEM的形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吗?除了与国际服务器厂商的合作外,与国内服务器厂商是否有深层次的合作?
    张振伦:这是肯定的,我相信第一步是让国内厂商在服务器上开发的软件能够跟VMware确保兼容,然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OEM的模式。但是接下来,国内的厂商会开发自己相应的服务器管理平台,这些平台的开发和应用都可以和VMware的开发团队做紧密的结合。VMware在国内有一个很强大的开发团队,做本地软硬件厂商的集成是我们开发团队的任务之一。
后记:
Vmware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公司,至今不过十一年,但已成为当前最热的IT技术“虚拟化技术”的领导厂商,能在变幻莫测的IT市场中走到今日绝非侥幸。在采访中,张振伦先生侃侃而谈,向记者介绍了虚拟化对传统IT架构的挑战、突破和超越,并描述了对未来IT行业的设想。记者此时感到,VMware带来的并非仅仅是虚拟化、云计算,它正在颠覆人们对传统IT行业的认知,在改变人类的信息获取模式。未来的前景如此壮观和美好,愿VMware能早日将新IT带到人们身边。
本文摘自:http://articles.e-works.net.cn/712/Article73447.htm
本文杂志版下载地址:www.e-works.net.cn/edm/digital/it3.pdf

虚拟化未来是I don’t care相关推荐

  1. 《VMware、Citrix和Microsoft虚拟化技术详解与应用实践》一1.1 虚拟化概述

    1.1 虚拟化概述 在了解虚拟化之前,你可能会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什么是虚拟化? 为什么我们需要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有哪些? 虚拟化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 怎么才能实现虚拟化技术? 1.1.1 虚拟化的 ...

  2. CITRIX:为什么说“桌面虚拟化”我们最强?

    桌面虚拟化(Desktop Virtualization,又称为"虚拟桌面"--Virtual Desktop,下文我们简称为"VD")可以说是继服务器虚拟化之 ...

  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虚拟化技术、开源技术Xen、KVM、OpenVZ的讲解(图文解释 超详细)

    一.系统虚拟化 系统虚拟化的核心思想是使用虚拟化软件在一台物理机上,虚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机.步骤如下 利用虚拟化评估工具进行容量规划,实现同平台应用的资源整合: 首先采用容量规划工具决定每个系统的配置 ...

  4. 揭秘GPU虚拟化,算力隔离,和最新技术突破qGPU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i6969464502689595935/ 〇.本文写作背景 大约 2 年前,在腾讯内网,笔者和很多同事讨论了 GPU 虚拟化的现状和问题.从那以 ...

  5. GPU虚拟化,算力隔离,和qGPU

    作者:jikesong,腾讯 CSIG 腾讯云异构计算研发副总监 〇.本文写作背景 大约 2 年前,在腾讯内网,笔者和很多同事讨论了 GPU 虚拟化的现状和问题.从那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并且 ...

  6. 深入理解Linux调度(GPU)虚拟化(内有惊喜)

    hi,大家好,中秋节快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团圆,这个是今年鹅厂的月饼: 希望大家可以好好过节,特意准备一些鹅厂月饼,大家可以加我微信:fr35331508 或者扫描二维码 我会在朋友圈送大家月饼,欢迎 ...

  7. [转]Hyper-V功能大跃进 或引发市场洗牌

    Hyper-V功能大跃进 或引发市场洗牌 微软日前在全球伙伴大会上宣布,下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正式版将在8月上市,同时公布四个Windows Server 2012 ...

  8. 2020 云原生技术 7 大领域趋势全预测

    文章联合撰稿人(排名不分先后) 叔同.谷朴.不瞋.育睿.许晓斌.至简.典违.鲁直.改之.小剑.汤志敏.白慕.循环.文卿,喽哥.水鸟.神秀. 在筹备阿里云首届云原生实践峰会的过程中,我们展开了对云原生技 ...

  9. 2020 云原生 7 大趋势预测

    简介: 17位专家.7大趋势.万字长文.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叔同.谷朴.不瞋.育睿.许晓斌.至简.典违.鲁直.改之.小剑.汤志敏.白慕.循环.文卿,喽哥.水鸟.神秀 过去的几年,是云原生技术 ...

最新文章

  1. Java函数式接口看这一篇就够了
  2. datawhale组队学习笔记(3)树
  3. 某法院HP-P4500存储数据恢复案例
  4. NetBeans Java EE技巧8:持久性单元
  5. steam夏日促销悄然开始,用Python爬取排行榜上的游戏打折信息
  6. 服务超时时间如何设置、如何对超时时间治理、超时设计原则一文揭秘!
  7. Python的第三方库openpyxl
  8. aws rds监控慢sql_AWS RDS SQL Server入门
  9. linux源码包与RPM包的区别
  10. python 【递归 及 二分法】
  11. 2021-07-13
  12. 人生时间计算器_真实年龄计算器app下载-抖音珍稀时间年龄计算器下载v1.5 安卓版-西西软件下载...
  13. 【技术分享】配置手工模式链路聚合(交换机之间直连)
  14. Imdisk 虚拟磁盘 » A programmer's site
  15. Excel VBA | 一键批量生成对账单
  16. Python GUI学习感想
  17. kk5.0 服务器信息,关于KK问题整理汇总,这个可以收藏!
  18. Docker自定义镜像上传阿里云
  19. 获得了第一枚勋章---CSDN持之以恒勋章
  20. canvas绘图在高清屏显示模糊

热门文章

  1. 浏览器cookie那些事儿
  2. network of emergency contacts---BFS
  3. delphi OleVariant转换RecordSet
  4. 烟囱加固技术不断完善
  5. cisco交换机命令大全(10)
  6. [PBRT-V3]从MCMC的角度分析MLT
  7. Q144:FS,求解流体方程(逻辑总结)
  8. LNK2026 module unsafe for SAFESEH image
  9. 工业大数据的发展面临哪四大挑战
  10. python基础知识专题 - 模块的打包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