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 / 文泉杰 著 ]
    
 
   
正文 第23节:像蜜蜂一样奔忙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1244

  005 白天像蜜蜂一样奔忙,晚上像猫儿一样随性
  白天像蜜蜂一样奔忙,晚上像猫儿一样随性,别太苛刻自己。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我们应该学会从细节中寻找快乐和幸福。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让心灵打一个盹,你会有更多的精力面对以后的生活。我们应该适当地给自己放假,凡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呢?
  小昭是个好强的女孩子。她要求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
  单位里的其他女孩子,个个活蹦乱跳,工作起来也有说有笑。小昭却不这样,她不苟言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工作。小昭很努力,作上从来没有失误过,每次分派下来的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完成,而且还会检查好几遍,生怕出错。为此,小昭经常得到老板的表扬。如果换作其他的女孩子,一定会欢天喜地地庆祝一番了,而小昭总是皱着眉,没有一点高兴的模样。因为她担心,下次能不能提前完成任务,能不能比这次更加出色。于是带着这样的忧虑,小昭又匆忙地工作去了。
  对于小昭来说,她每天的心情只有忧虑,对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的忧虑;失望,对无法办到的事情的失望;生气,对自己的失误生气;郁闷,对生活的无奈郁闷。小昭从来没有感到过快乐和满足。
  有一次,单位集体休假,她却选择了加班。为了把一个设计做好,她加班到晚上九点,中午饭也没有吃。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务,突然死机了。小昭的设计图没有来得及保存,一天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小昭又气又恼,恨不能把电脑砸了。小昭决定重来。就这样,小昭一宿未睡,就在最后马上要完成的时候,该死的电脑又死机了。而小昭没有吸取教训,又忘记了保存。小昭快疯了,一气之下,把电脑键盘砸了。恰巧这一幕被赶来的老板看见了,结果不用想就知道了,小昭被解雇了。
  像小昭这样对自己如此苛刻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小昭的心里积聚了太多的怨气。如果小昭在第一次死机之后,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一下,即使下次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也不至于摔键盘了。
  有人懂得宽容自己,因此他们过得很快乐;而有人为了一个小小的过失就忧心忡忡、患得患失,这样的人生未免有点低落,有点遗憾。如果说人生是一幅让你任意着色的画,你怎能忍心让它满是灰色?懂得着色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也一定是快乐的人。善待自己,宽容自己,才能让自己快乐,才算“活过”,要知道活着与活过永远也不可能等同,而快乐地活着才是真正地活过。
  忙碌的人,请放慢你的脚步,欣赏一下周围美丽的风景;紧张的人,请听一听音乐,舒缓一下你紧绷的神经。不要总是为了拿第一而埋头于学习,不要总是为了拿先进而卖命工作。如果你有什么愿望,就尽量去实现,不要苦了自己。努力地工作、学习本来就是为了过得更好一些,为什么我们还要活得那么累呢?
  白天像蜜蜂一样奔忙,晚上像猫儿一样随性,别太苛刻自己,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正文 第24节:为你自己工作(1)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1667

  006 不只为老板工作,更为你自己工作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是这么讲的:
  老木匠准备退休了。老板很感谢他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问他能不能再建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却想:“反正房子又不是我的,盖好了我就离开了。至于房子好不好与我没有关系了。”于是,老木匠身在曹营心在汉,干活马马虎虎,偷工减料,用劣质的材料随随便便地把房子盖好了。
  房子盖好了,老板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惊呆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老木匠的故事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有的人会说,我只是在为老板工作。理由形形×××:公司不是我的,无论公司以后如何的发展都与我无关;我只做老板吩咐我做的事情;我的待遇是固定的,我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一个样;我并不想在这个公司待多久,我打算随时离职;我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我所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同事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我不想当出头鸟。看了这么多的理由,实质上归结于一点,那就是公司并没有为你提供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钟撞得响不响就不管了。
  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事实上抱着这种思想工作的人都不会有什么成就。别人放弃你不要紧,如果你自己都把自己放弃了,那就彻底完了。诚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却能够改变自己。
  心态决定一切,你想成为什么你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你总想着你是在为别人工作,那么你肯定干不好工作。诚然,公司不是自己的,但你想过没有,无论你做好做坏你花的时间成本都是一样,那么,为什么不做好呢?你可以不为老板负责,但你总要为自己负责吧!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你的积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好坏。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总有收获。如果你只把工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而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
  每个人都羡慕别人的优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优秀,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弄懂了优秀呢?什么是优秀?优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干一点,比你多发现一点,比你多钻研一点,比你多有心一点,比你不计较一点吗?这些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一点点,组成了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这些一点点,都不是老板逼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这些一点点,你问一下自己,你有能力做到吗?你又做了多少?
  所以我们要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你才会脚踏实地地工作,你才会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才会对工作充满感激,才会时刻准备着充实自己,等更好的机会来临时,你才能够抓住它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它在你的眼皮底下溜走。
  老板最不欣赏的两种类型的员工是:一种是除非别人非要他做,否则不会主动做事的人,这种人总是在等待,把所有的时光都消磨在等待上了;另一种是即使别人让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这种人本身办事能力差,也就无法要求他什么。最不可原谅的就是第一种人,他们纯粹抱着为别人工作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当然做不好事情。作为一个员工,你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去做些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才能精益求精,做得更好,并且认真地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懒散的人、等待吩咐的人只能在成功门外徘徊。要想成功就要拿出进取心。真正有所成就的人是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做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这种人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明确的目标下积极主动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请,并且严格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预期的更多更好。
正文 第25节:为你自己工作(2)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1430

  小宇在一个文化公司上班,与其他员工一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策划编辑。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每个月策划几个选题,如果不出大的问题,他完全可以安逸地过下去。
  但小宇与别的员工不同,当别的员工消极怠工的时候,他总是在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未必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薪水,但他懂得为自己工作的道理。与其上网、聊天、玩游戏如此这般的浪费时间,为什么不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学一些业务知识,多策划几个选题呢?
  一般员工工作的时候只是完成老板的任务,他们想,即使书畅销了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何必那么费劲呢?而小宇却不这么认为,虽然捞不到物质上的好处,但能够得到业界的认可,得到读者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够策划好一本书,以后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策划一本好书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会直接影响着你的下一本书。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小宇为公司做了很多好书、畅销书,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管小宇的工资一直没有上涨,但他并不后悔。同事都认为小宇这样做太不值得了。
  突然有一天,公司的老总上调,由于匆忙不可能向社会公开招聘本公司的总经理,他前思后想,最终把总经理的位置给了小宇。这时候,同事都说小宇值了,因为他以前为公司赚的钱现在都成为自己赚的了!试想一下,如果小宇和其他员工一样也抱着为老板工作的态度,那么他现在的结果会有这么好吗?
  所以,不要总是抱怨你的公司,抱怨它给你的待遇太差,然后就不认真工作,或者认为是在给老板工作,因而敷衍了事。实质上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为我们以后的道路铺垫。认识到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意味着自我负责和自我激励。一个人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激励自己进步,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愿意自己对自己负责任,不愿意自己督促自己进步,那将不会再有任何力量能使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了。
  为自己工作,实质上是对自己负责。虽然公司不是你的,你的工资也不怎么高,但公司至少给了你一个平台,如果你不珍惜,就等于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如果你努力,也许将来某一天你会有自己的公司,你会发觉你以前做事的经验对你将起到很大的帮助。所以,为自己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一个员工放弃了对公司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在公司中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没有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成功,放弃了为自己工作的原则。这样的员工,老板当然不会看重。
  责任感是评价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很好地保持一种责任感,随时提醒自己,责任不是公司赋予我们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赋予的使命。一个缺少责任感的人,首先是失去了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是失去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也就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更不可能有所收获。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的事业达到的水平也就越高。
  著名策划大师王志纲把人才分成自用之人和被用之人。所谓自用之人,是自己了解自己,可以发挥潜力,做老板,开创一番事业的人。所谓被用之人,是有突出的能力和专长,也就是职业经理人和专家。但无论是什么人,都必须是自我负责、自我激励的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对自己负责,不在乎自己,不努力提升自己,那还会有谁帮助你呢?
  从现在起,为你自己工作吧!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浪费你的时间了,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既然来了就要好好的工作,为自己工作。
正文 第26节: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2131

  007 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有些人失败了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却从不寻找失败的原因,也不吸取失败的教训,以至于下一次同样会失败。我们常常会听到某某说:“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这个!”事情做砸了,总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怪条件不足,却从没有想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方法总比问题多,有问题就有方法,用对方法才会把事情做成功。
  “四两拨千斤”是武术太极中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拨动很重的东西,其中的诀窍当然是“巧”字。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时机,巧妙地拨动,自然可以将本来很难对付的东西,轻易地“啃掉”。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要蛮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总比问题多,有了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情来往往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扭转乾坤,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一群人在大海里划船,迷路了。
  狂风大起,每个人的生命都在飘摇。
  在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知道正确的方向,应该向西。
  第一个人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态度很坚决。但是除了这两个人,其他所有的人都误认为应该向东。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刻,大家都乱了套,都不相信这个人的意见。另外一个知道的人保持沉默。于是,第一个人就和其他人争执起来,最后的结果是这个人被失去理智的众人扔进了大海。
  船继续在大海里向东航行。另外一个知道方向的人也假装认为应该向东,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的命运会和第一个人一样,葬身大海。
  但是,他必须想一个办法矫正船的方向,否则也将是死路一条。于是,这个人就和其他人搞好关系,慢慢地取得大家的信任。他提出由他来掌舵,理由是他曾经是水手,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大家同意了。
  船继续向东航行,但是,这个人在船每走一段路时就把方向稍微调整一点,大家都觉察不出来。在船兜了一大圈之后方向变到了朝西方,最终,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到达了西面的陆地。这个时候,这个人才慢慢地告诉大家真相,大家把他当作救命恩人。
  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第一个人由于太死板,结果只能葬身大海。第二个人灵活地运用了方法,成了大家的救命恩人。
  方法很重要。我们有句古语,叫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不然,如果你用眼睛读书,即使你读一千遍一万遍也无法领悟书中的精奥,何况是一百遍?但如果你用心用脑子去读书,即使你只读一遍,书中所云你也会了然于胸。纯粹的量的重复不会导致质的飞跃。可是我们却习惯重复,重复我们已看过一百遍的单词,重复我们已看过一百遍的公式,重复我们已看过一百遍的题目。可是我们依然记不住单词,依然不会运用公式,依然解不开题目。因为我们只是重复。在重复中麻木,在重复中迟钝,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智慧。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学下棋,以为跟大师对弈百次就会成为大师。可是在每次与大师对弈的时候,他总会想到天空中有大雁飞过,他如何才能把它打下来。结果一百次棋下完了,他却一无所获。和尚之所以是和尚,是因为他只知道千篇一律地念经和敲木鱼。如果你有一颗参悟的心,在渐悟中顿悟,你就成了佛祖。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教会处死后,仍然有很多追随者。
  这天,又有两个人被教会的人带了进来。
  教皇问他们俩:“ 说说你们的理由。太阳为什么是宇宙的中心?”
  第一个人说:“圣经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我有望远镜,我有计算结果,我有一大堆证据可以证明——”结果,话还没有说完,他就被教廷人士拖下去处决了
  轮到第二个人了,他想了想,说:“无上的教皇,我尊敬的上帝,请允许我说出自己的言论吧。我相信,仁慈善良的上帝不会处罚一个仅仅是爱说话的人。”
  他停了一下,见教皇没有怒色,开始陈述自己的理由:“地狱和恶魔是在地下的,地下是黑暗的,而天堂是光明的,上帝就是住在天堂里的。光明的源头就是上帝,但我们见到的光是从太阳发出来的,可见上帝是住在太阳里的,这个宇宙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因此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有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人是别有用心的,难道恶魔会是宇宙的中心吗?显然不可能。所以经过我的苦心研究,终于证明了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下面是各种辅助证据……”
  教皇听完这个人的话,若有所思。但他仍然没有放过他,因为教皇之所以让他们说出理由,是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这个人没有被处决,而是流放到了一个荒岛。这比处决好多了。
  同一种意思,换了一种巧妙的说法,下场就不同了。
  方法很重要。不要错误地以为只要有精诚就够了。精诚不是成功的敲门砖,没有方法你可能永远也无法从此岸到达彼岸,有了方法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你离你的目标只差一步,你望着它却无法逾越那仅有咫尺的一步之遥,因为你没有方法。
  你可以头悬梁,锥刺骨,可你未必就能够金榜题名。做三只板凳的人不一定就比做一只板凳的人更有成就。
  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三只板凳,而是因为他做的每一只板凳都用了他独特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
  记住,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
正文 第27节:幸福不会主动降临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2447

  008    幸福不会主动降临,争取你应该得到的
  说到“争取”这两个字,我们中国人往往羞于启齿,别说不是自己的了,就算是自己的也要礼让三分,出于礼貌,一不小心就让出去了,事后才后悔不已。中国人爱面子,当然也要给别人面子。谦让、礼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当着众人的面,毫不客气地要自己的东西,总觉得不好意思,对不住人家。这些都没有错,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让,有些东西一让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有些东西是你必须得到的,你不能没有它,难道这你也要让吗?不是你的不要强求,但是你应该得的,就要努力去争取。
  小强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读高三,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
  这时候,班主任宣布了一个消息:评选省级三好学生和市级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开始,每个人都有资格申请,只要你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按照规定,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的同学高考可以加五分,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的同学高考可以加三分。
  应该说,这对小强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因为小强的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是学校千帆文学社的社长,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好几十篇文章,已经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曾在学校做过签名售书,为此,全校师生没有不认识小强的。另外,小强的成绩在文科班名列前茅,最近几次的月考成绩都超出了往届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好几十分。小强的目标是美丽的厦门大学。
  有那么一刻,小强产生了写申请的念头,可是当他看到那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报名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想,也许有人更需要加那么几分。而对于他,那么几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因为那么几分而落榜。
  报名快要截止的时候,班主任找到小强,问他为什么不写申请,如果没有时间写老师可以代他写。小强委婉地拒绝了班主任的好意。
  小强的好友也来劝他:“你就那么有信心?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本来是你的为什么不争取呢!你到底怕什么呢?怕争不过别人吗?退一万步讲,即使省级的三好弄不到,市级的三好也是铁定的!”小强面对好友的劝说,仍然无动于衷,仍然是那个理由,有人更需要那么几分,而他不会因为那么几分而落榜。
  高考结束了。同学们舒了一口气。小强自我感觉良好,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填了厦门大学。放榜那天,同学们奔走相告谁考取了哪所大学。而小强,在红榜面前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最后通过电话查询,才知道他落榜了。厦门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他考取的分数多出三分,而这三分恰恰是市级三好学生所加的分数。
  一切都是天意。小强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后悔药。
  小强不得不选择复读一年。
  正应了那一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个世界变化无穷,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料到,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今天,你认为某些东西对你没有用,所以你不去争取,但明天呢?你能料到明天对你也没有用吗?
  机遇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是我们的东西就应该努力争取,只有争取过来后我们才有机会继续发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以后的路积蓄力量。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幸福和运气不会主动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要想拥有它,就必须主动争取。
  小李和小杨是同班同学,大四的时候,两个人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
  小李是那种比较老实的人,在学校期间扎扎实实地学习各门功课,成绩比较优秀。课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小李还当过班长,也入了党。
  相对小李,小杨就差多了,经常逃课,好几门必修课还挂了红灯。小杨沉迷于游戏,他的大学毕业证书就是混出来的。但小杨就一点好,敢说,口才好。
  面试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人力主管拿出一套试题要他俩做,还好,题目很简单,两个人都顺利通过了。
  第二天,公司约他们两个去谈待遇等诸项事宜。
  先是小李进去,不到几分钟就出来了。接着是小杨,半个小时才出来。
  回家的路上,小李问小杨:“ 总经理跟你说了你的月工资多少了吗?”
  “说了啊,”小杨有点自豪地说,“ 三险一金,每月3000元。”
  “这么多啊!我的才2500元!这是怎么搞的?”小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样是新招进来的,我为什么比他低那么多?更何况我的条件好多了!
  “你不会和这家公司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吧?”小李不甘心地问。
  “没有啊。是我自己争取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只给我2500元,我觉得不够,就据理力争。最后就这样了。你应该争取才对    。你的条件比我好多了,应该争取拿到4000元才对!”
  听小杨这么一说,小李后悔不该让总经理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点头答应了。
  小杨的高薪是自己争取的,这样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现在的公司对员工的待遇都实行保密制度,员工的待遇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时进来的员工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异。员工待遇的好坏全靠自己主动争取,很少有公司主动给你开很高的工资或者加薪,如果你没有意见,他们就认为你对他们所提供的待遇很满意。
  也许你正要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展开新的求职生涯。一旦确定这家公司真的需要你这位人才的加入,你就掌握了更多的谈判空间,就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条件。首先,你必须了解市场的行情,尽量多搜集相关的数据,了解类似职务的薪资水平如何。当对方提出薪资的时候,立刻回绝不合理的数目,然后提出你的理由以及数目,说明为什么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即使对方的提议让你感到满意,也不要立刻接受。至少要求对方给予2天的时间好好考虑,对方有可能因此感到些许紧张,如此一来便提高了自己的筹码。根据对方提议的数字,要求多加10%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你得提出具说服力的理由,证明自己无愧于这样的待遇。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的争取,小李吃亏就吃在这里。
正文 第28节:成人之美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660

  009 有时放弃竞争,成人之美
  唐朝有一个叫谢原的人,精通词赋,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年春天,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接待他。
  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动情地弹唱。
  谢原仔细一听,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
  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
  谈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
  谢原十分高兴,犹如遇到了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你来我往,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照理说,世上的哪个王爷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大发雷霆,但张穆王却哈哈大笑起来:“其实我早有此意了。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啊。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
  后来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成人之美是孔子所提倡的一条重要的为人原则。
  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这种风范也就是我们时下经常提到的绅士风度。只有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时,这个天下才会安定,这个社会才会和睦。孔子正是用这种乐道好施、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召笼络一切人,去组合建立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是每个时代都致力追求的。
  我们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有些竞争是可以放弃的,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今天我们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会成我之美。世界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成人之美是这个和谐世界的最美的乐章。
  我们都知道《大长今》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很多成人之美的感人例子,尤其是里面的皇帝中宗。由于中宗心事繁重忧心忡忡,因此长今时常劝中宗要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向最信任的人倾诉。中宗和长今接触频繁,渐生爱慕,尤其是当他知道长今就是多年前给他送酒的那个小姑娘时,更是觉得他和长今是缘分天注定。可是当他知道长今和闵政浩的缘分比他还要深的时候,心中升起了一股醋意。
  中宗问长今是不是喜欢闵政浩,长今点了点头,这时候中宗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明确地告诉长今,他爱慕长今,但不会逼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天,中宗约闵政浩比赛射箭,一时难忍心中的愤恨,想要一箭射死闵政浩,但是终于还是忍住了……
  中宗犹豫到底要不要封长今为后宫,此时闵政浩求见,告知中宗他曾经打算和长今一起逃离宫廷,但是又回到宫廷来,是因为长今想要发挥她的所长,继续行医,这是他爱慕长今的方式。他也恳求中宗爱惜长今的才华,不要封长今为后宫,但是要任命长今做中宗的主治医官。中宗终于下定决心,不畏一切艰难,任命长今为正三品堂上官,下赐大长今的称号,闵政浩则被流配到异乡。后来,中宗的病情每况愈下,他秘密下令让内侍府的人将长今送到闵政浩被流配的地方,希望两人远走他乡,避免被朝廷官员追杀,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护长今了。
  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因为宽容和大度,终于使得长今和闵政浩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作为皇帝要得到一个宫女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也知道,是自己的应该争取,不是自己的也不能勉强,这就是中宗的成人之美。
  今天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成你之美,不要事事都和别人争,不要为了点小事斤斤计较,有些东西该放弃的还是要放弃,不要舍不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文 第29节:沟通就是力量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458

  010 沉默不是金,沟通就是力量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住着一对老夫妻。
  妻子18岁时从外村嫁到丈夫家,两口子相濡以沫,平静地生活。妻子一直遵守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给丈夫。
  农家人做饭用的是大柴灶,烧出的米饭贴着锅边的一圈很硬,叫“饭焦”,中心部分很软,叫“软饭”。妻子自从嫁给丈夫的第一天起,总是把第一碗“软饭”盛给丈夫,而自己却吃硬硬的“饭焦”。这个习惯一天也没有改变过。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纷纷离开家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谋生,而当初年轻的小夫妻,这时也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有一天,妻子又拿碗给丈夫盛“软饭”,突然一个念头在妻子的脑海中闪现:“凭什么这么多年我要吃‘饭焦’而他要吃 ‘软饭’?自从我嫁给他到现在,我根本就不知道‘软饭’到底是什么滋味!想必一定比‘饭焦’ 好吃吧,今天我非要亲口尝尝不可!”于是,妻子把“软饭”放在自己面前,而给丈夫盛了一碗“饭焦”。
  丈夫看着这碗焦饭直发愣,妻子不无怨愤地对丈夫说:“这么多年来我总是把好吃的、嫩嫩的 ‘软饭’给你吃,而你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凭什么我总是吃 ‘饭焦’,今天我也要尝尝‘软饭’!”
  可是,她没有想到,丈夫听了这话突然老泪纵横:“孩儿他娘,我们下力气做农活的人从小就爱吃这口‘饭焦’,可是自从你嫁给我之后,每次都给我盛‘软饭’,我还以为你也爱吃‘饭焦’呢,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忍着没有告诉你。今天,你终于给我盛了一碗‘饭焦’,真是别提多高兴了,没想到……”
  妻子听完丈夫的话也愣住了,原来自己多年的良苦用心都白费了。
  这对老夫妻就是由于缺乏沟通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妻子以为丈夫喜欢吃“软饭”,而实际上丈夫喜欢吃“饭焦”。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实情,而我们总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疏于沟通,认为自己就是对的,结果往往吃力不讨好,有时候还会引发矛盾和冲突。
  沉默并不是金,沉默无法解决问题。沉默!沉默!沉默!每一个习惯沉默的人在遇到表达自己的机会时都会不情愿地保持沉默。可是他的心里却一直在说:说话!说话!说话!然而最后还是开不了口,因为沉默是金。
  当沉默这种品质被广泛弘扬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收敛了说话的欲望,东西可以乱吃,话绝对不能乱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好保持沉默。可是沉默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方便,我们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因为沉默而变成坦途,相反还失去了鲜花和掌声。表达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上帝给我们一张嘴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说话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不可理喻”,其实不是这个人不可理喻,而是我们做得不够,我们没有耐心,没有诚心去理解他的行为,他的想法。我们只是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下结论,结果当然是错误的。
  前一阵子有一个词语非常流行,那就是“代沟”。说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之间出现的不可逾越的沟壑,做父母的以传统的思想来看待子女,对子女的所作所为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而子女呢觉得自己就应该这么做,父母那一套早过时了。于是,父母不理解子女,子女也不理解父母,代沟就这样产生了。
  要想真正沟通,必须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了解对方真正在想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重要的,是被人注意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与别人沟通,或者是习惯了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注意言行举止,就往往取得与沟通前相反的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和别人沟通,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善用询问与倾听。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之后,专心地、耐心地听对方讲话,就会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内心感受告诉你。倾听本身就表示你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在他人讲话时,聆听是一种礼貌和诚挚的表现。客观地替对方着想,听听对方的内心感受,对于了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也要听他把话说完。
  相信自己,不卑不亢。成功人士,他们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都很自然大方,放得开,他们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得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
  理解对方,并做出你的回应,点头或者一个微笑。这样做是表示你的友好,降低对方的戒备心,获得好感,引发对方交流的欲望。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适当地提示对方,产生矛盾与误会时,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你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你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应适时地告诉对方你的想法,除非你只想做一个纯粹的倾听者,否则交流就会失败。因为沟通是双方的事情,如果对方在滔滔不绝地说,而你只知道点头,一字不说,那么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想法,你的愿望就无法实现。直言无讳地告诉对方你的要求与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但要切记“三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一定要抱一颗真诚的心,这是沟通当中最重要的技巧,也是不需要技巧的技巧。如果你的态度不诚恳会直接导致沟通的失败。不要伪装,不要以为骗得了别人,一切只不过是自欺欺人。那些认为沟通只不过是技术上的东西的人是十分愚蠢的。所有的技巧只不过是增加沟通成功的砝码,而不是决定因素,如果是实在觉得技巧很烦人,那么干脆你就带一颗真诚的心,轻装上阵吧。
正文 第30节:不要锋芒太露(1)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649

  011 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要锋芒太露
  初入职场的人,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个性比较强烈,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越显示自己的能力就越能够得到老板和同事的尊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显然有这种想法的人把职场当作了学校,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个性,没有人会怪你,因为你和你的老师、同学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但职场不是学校,职场不是一个纯粹的言论自由、做事自由的场所,因为你和你的同事、老板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利益相关的关系之中,如果你事事占了先,难免会被其他的同事疏远甚至抛弃。如果你得不到老板与同事的支持和认可,你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呢?一旦你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你就有危险了。
  晓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报社应聘编辑一职,在向主考官展示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后,又说自己擅长策划,有领导才能,是编辑部主任的最佳人选,并将报社目前的办报方式说得一无是处。但是那位负责招聘的正是编辑部主任,因此第一关就没有让晓军通过。
  谁都希望刚开始的时候就给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没有错,但要把握适度,做得过火往往得不偿失。晓军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对于选定的职位,只表现出自己胜任那一职位的能力即可。不要锋芒太露,还没有进入职业就先树敌,这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有很多古语警告我们为人处事不要太锋芒毕露,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保护我们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否则,你就会遭遇到危险。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出人头地而被嫉恨,因权高而被害死。倘若当初不上《谏逐客表》,闻“逐”而走,默默无闻,何落如此悲惨结果?赵高之辈,少能无德,出头之心更迫,置人死地而后自己平步×××。持枪打鸟者,必有肉吃。然而,赵高最终也被送上了绞刑架,因为他也变成了“出头”之人。倘若他懂得“出头”之害,也许就收手不干了。谁出头,谁就要担上被“枪打”的风险。
  要知道,一旦进入职场,我们就已经不再是校园那个个性飞扬的大学生了。我们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学校时,如果你真的很有才华,你的同学会很大方地夸赞你是“才子”,而当你身处职场时,即使你再有能力,你的同事都不会真心地夸赞你。为什么会这样,理由很简单,在学校,你的才华并没有干涉到别人的利益,而在同一单位,你有能力,你表现突出,你的同事就势必会显得没有能力,那么他的待遇等都会因为你的表现受到影响。
  所以,在职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锋芒太露。适当表现一下,可以给新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为人处事不可做得太绝,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世上每个人皆需依赖众生才能生存,只有在和谐平衡的情形下,方能向前发展。不要急于提意见,更不要越位。让上司、同事消除戒心,要懂得先保护自己,收敛锐气等待时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阿标在一家周刊工作,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口才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常常使他的报道趋于完美。他策划的选题常常是周刊的头条,发表后常常会引起轰动。
  鉴于此,周刊一旦有什么重大选题都交给阿标,阿标也从不推辞,认为能者多劳。起初一两次也没什么,次数多了,同事就不满了,认为阿标太嚣张,好的选题老是自己霸占,从不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渐渐的,阿标被同事疏远了。但阿标不以为然,他觉得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卓越的人,就应该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周刊记者部主任辞职了,周刊需要挑选出一个新的主任。周刊高层决定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让所有员工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主任。阿标当时非常有信心,认为主任非他莫属,因为处于同一级别的同事没有谁比他更优秀了。然而,让阿标想不到的是,没有一个人选他,大多数人把票投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更惨的是,新上任的主任再也没有把周刊的重点选题交给阿标负责,而只让他负责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阿标由失落到失望,最后不得不辞职了。
正文 第31节:不要锋芒太露(2)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415

  阿标的经历给我们的教训是,在追求优秀与卓越的同时,千万不要过分张扬,否则只能给自己、给工作带来障碍。
  不是有一句话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吗?做事的时候要扎扎实实尽力做好,但也不要搞得沸沸扬扬,唯恐没有人知道你在做这件事。做人要低调一些,做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同事,在工作上该出力的时候全力以赴,才是聪明的表现。而那些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刻意表现自己的人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一定得不到大家的喜欢。
  有的人做出了点成绩,总是在同事面前谈论,甚至还借此来贬低别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这种做法是最愚蠢的,你是怎样的人,你做事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即使你思路敏捷,口若悬河,说得再好也不会改变你在同事心中的印象,只会让人感到厌恶,他们也不会接受你的任何观点和建议。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希望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这样做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可否认,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特点,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但是前提是,你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美,就好比孔雀开屏一样,人们不会说孔雀在炫耀自己,因为那是真正的美,而刻意的自我表现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因此,人们把那种过于自我表现的人讥讽为“老孔雀”。很多人在跟同事们聊天时,总喜欢以自己为中心,突显自己,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恰当、自然、真实地展现你的能力和才华值得赞赏,只知刻意地自我表现则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在职场,要想与众不同,得到同事的肯定和老板的赏识,的确需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能力,让同事和上司看到你的过人之处。但很多员工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表现自己,不知什么是收敛,结果往往在职场竞争中输得莫名其妙。同事之间处在一种隐性的竞争关系之下,如果一味地刻意表现,不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敌意。一个聪明的员工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时会谦虚地说:“功劳是大家的。”一个蹩脚的员工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时却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如何辛苦如何努力才把事情做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表现自己,使自己获得一份好的工作和回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表现自己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诚恳,尽量不要让你的表现看上去矫揉造作,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特别是在众多同事面前,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表现得特殊、积极,往往会被人认为是故意推销自己,常常会得不偿失。当然,除了在得意之时不要张扬外,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不能在公开场合下向其他人诉说上司的种种不对。要是这样,不但上司会厌烦你,同事们更会对你不屑,你以后在单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最好的选择就是,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然后适当地表现自己。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职场上,聪明的员工对自己的成就总是轻描淡写,谦虚,不张狂,愚蠢的员工则大声喧哗,哗众取宠,结果众叛亲离。你愿意做聪明的员工,还是做愚蠢的员工呢?你自己选择吧。
正文 第32节:不要变成敌人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718

  012 即使不是朋友,也不要变成敌人
  在职场上混久了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深刻的体验,要想和同事成为掏心窝的朋友是很难的,与同事的关系多是利益关系,有共同利益的就统一战线,没有共同利益的就井水不犯河水,有冲突利益的就针锋相对。今天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有说有笑,明天也许就各奔东西。职场缺少真正的友谊,这也是职场人士不想工作,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的原因之一。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还得工作。如果你想在职场上一帆风顺,法宝就是,无论是谁,即使是你非常讨厌的人,如果成不了朋友,也不要变成敌人。因为,谁也无法料到明天将会怎样。
  这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只和与自己有利益相关的人交朋友,对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不闻不问,看不上眼的甚至还和他作对。结果,我们就在这摔了大跟头。
  某楼盘售楼×××小张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月了,一笔单都没有签。小张心急如焚,如果到月底还卖不出一套房,就要被老板炒鱿鱼。公司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非常残酷。
  这天,来了一位大客户,他暗示小张想要购买一套商务写字间。
  小张信心十足,暗下决心一定要拿下这笔业务,如果成功了,不但不会炒鱿鱼,还会得到很高的提成。
  因此,面对客户各种各样的提问,小张极其耐心地为他解答,有的问题客户问了一遍又一遍,要是平时小张早就翻脸了。
  小张看时机已到,就礼貌地问:“请问先生现在可以去签单了吗?”
  哪知客户马上回答道:“我不买……”
  还没等客户把话说完,小张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费了多少口舌他竟然说不买!这不纯粹是拿我开涮嘛!小张愤怒地说:“你这人怎么这样。不买在这里瞎凑什么热闹?你知道你耽误了我多少时间!真是气死我了!”
  等小张发泄完了,客户接着说:“没有想到你的素质这么差。今天我来这本来就是为朋友看房的,是我的朋友要买。本来我已经打算向我的朋友推荐这里了,但现在你既然这样说,我想我只好另做打算了。”
  小张后悔不已,想挽回这次损失,但为时已晚,客户已经扬长而去了。
  有的销售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旦没能与顾客达成交易,就翻脸不认人,把朋友一下子变成敌人,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往往导致更大的损失。小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小张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成不了朋友,也不要变成敌人,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失败了,下次或许会成功。不要放弃任何机会。如果变成敌人,你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甚至还会招来祸害。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你是怎样对待公司里的那些一般的行政人员的呢?你可能会这样想,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公司里只要尽心尽力,赢得上司的赏识和老总的欢心,加薪提升就指日可待了,而对那些普通的员工,没有必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礼貌,平日对他们指手画脚,急躁起来甚至会对他们颐指气使,拍桌瞪眼。朋友,如果你是这样想的,劝你赶快停止。你应该明白,有些办公室人员的职位虽然不高,权力也不怎么大,跟你也没什么直接的工作关系,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却非常重要,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的资历比你高,办公室风浪经历的比你多,要在你身上找点毛病、失误,实在是易如反掌。所以,即使你不喜欢他们,也不要得罪他们,他们的潜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影响到你的业绩和升迁。
  小安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性子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看谁不顺眼就说谁。
  有一次,单位里来了一个新同事,做信息工作。小安一点也看不惯这位新同事,因为他整天在上班的时间天南海北的瞎扯。其他人也没怎么样,有的人随便附和几句,有的人充耳不闻,只有小安见一次说一次。小安的另外一个同事劝小安,能忍则忍,不要管那么多闲事,以免日后招来麻烦。但小安却固执己见,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被解雇。有几次,小安态度恶劣地警告新同事上班的时间不要大声喧哗,新同事表面上接受小安的意见,但私下里却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
  突然有一天,小安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老板说:“你被解雇了。”
  小安莫名其妙,老板于是把小安上网聊天时的一次聊天记录调了出来,小安全明白了,在那次聊天时小安说了老板的一些坏话,结果被新同事发现了,他为了报复小安就把聊天记录调出来发给了老板。
  在信息时代里,信息就是公司的资本和生命,小安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觉得新同事只不过是一个信息技术人员,怎么也不会与自己发生什么关系。实质上,新同事不仅管理全公司的电脑系统,而且还掌握着公司最机密的资料,当然包括你的一切秘密。只要他们动一动手指,你的所有资料他都会了如指掌,但到那时再明白可就太晚了。
  所以,对公司里任何一个人都不要等闲视之,即使成不了朋友,也不要成为敌人,尤其是对以下几种职务,更要小心。
  财务。财务掌握着经济大权,你的工资就出自财务之手。别以为财务部门只是做做财务报表,开开单据。在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里,财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决定着你的预算大小和业绩优劣,财务人员已经从传统的配角逐渐走入参与决策的权力核心,他们对各个部门业务的熟悉程度简直会让你大吃一惊,而对金钱的斤斤计较也使得老板对他们言听计从。如果你得罪了他们,那你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他们会找你的麻烦。也许问题最后会得到解决,但因为这个消耗自己的精力可谓得不偿失。
  人事。你的第一份简历是通过他们的手中传给老板的,进入公司要靠他们,求得生存也靠他们,加薪提升更要靠他们,因为他们无处不在,偶尔迟到、早退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只要他们想,随时随地都可以揪你的小辫子。因为他们是老板的忠实下属,你的一切行动他们了如指掌,然后每个月如实汇报给老板。如果你得罪了他们,他们可能会添油加醋地把你的坏表现说给老板。
  秘书。这是一个敏感而又存有争议的职务,但你完全没有必要对秘书有什么看法,你只要表现出对她应有的尊敬就可以了。除了行政和业务主管,秘书绝对是公司的一号人物。他们是老总的亲信、参谋,得罪了他们,简直性命攸关,只要他们在老总面前随便说上几句,你的多年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心腹。每个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老板的心腹,他们可能是老板的昔日同窗好友,可能是童年伙伴、邻居,甚至可能是老板的太太、亲戚,老板对他们很信任,对他们的意见很重视,如果你得罪了他们,他们往老板那奏上一本,那你就完了。
  除了上面这些,公司里还有很多特殊人物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其实,我们不必恐慌,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即使你不喜欢不想和他成为朋友,也切记不要让他成为你的敌人。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正文 第33节:忠诚是一种智慧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169

  013 忠诚不是“傻”,而是一种智慧
  在企业中,忠诚和能力孰胜一筹呢?能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可是对于老板来说,有能力的员工不止一个,他们更看重员工的忠诚。企业不欢迎不忠诚的人,即使他有能力。如果有能力,却没给老板留下忠诚的印象,这样的员工最可能遭到老板的猜忌。
  老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忠诚。在老板眼里,忠诚是一个员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如果员工不忠诚,怎么能够把事关公司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大事托付给他呢?一个员工能力可以有所欠缺,但在忠诚上却容不得一丝瑕疵。如果一个员工被老板发现了不忠于公司的痕迹,他在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一定会黯淡无光,他个人的人生和命运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职场上是典型的忠诚胜于能力。能力是进入公司谋求发展的敲门砖,没有能力不会得到认可,更不会被委以重任砥柱中流;忠诚是职场生存稳步做大的护身符,没有忠诚不会得到上司的青睐,更不会被安排要职步步高升。最佳的状态是忠诚和能力并重,这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退而求其次,能力差一点但绝对忠诚,这样的员工老板会很放心;再次,只有忠诚,没有能力,这样的员工老板也不会亏待;最次,有能力但不忠诚,或者既没能力也不忠诚,这样的员工走到哪里都不会得到重用,而且会遭到老板的防范和猜忌,影响前途。
  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已经很老迈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为了使自己的家族和企业有一个放心的托付,他决定从两个儿子当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大儿子叫能力,二儿子叫忠诚。有一天,他们被叫到父亲床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老了,上帝在召唤我,可是为了家族和事业,我不得不停留。我将从你们两个之中选择一个接替我。从今天起你们每人负责一个子公司,效益突出者就是我的接班人。”
  大儿子能力回到该他负责的公司里寻思,父亲已经年迈了,等他老死后遗产一定会和忠诚平分,那样的话我能拿到多少呢?于是他便把企业名下的很多资产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但又巧用手段使自己负责的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了。
  二儿子忠诚回到该他负责的公司里寻思,父亲已经年迈了,我要把他的事业发展得更大,让父亲安心。于是,忠诚每天都很忙碌,把公司的资产清清楚楚做了核算,并撰写了详细的资产收益报告。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净利润得到了很大的增加。
  一个月后,他们俩被叫到父亲床前,床边的椅子上坐着公司的首席律师。父亲说:“我最后决定让我的二儿子忠诚继承财产和家业,大儿子能力营私舞弊,转移资产,没收其应得的家产。请律师帮忙作证和核实。”
  大儿子能力一听瘫倒在椅子上。原来,两个儿子的公司里都安插了老董事长的观察员,他们的一举一动父亲都了如指掌。
  最后董事长选择了忠诚,抛弃了能力。能力也许是因为太有“能力”了,以至于到了弄巧成拙的地步。董事长不能容忍自己的继承人对自己不忠的行为,所以“能力”犯了猜忌,最后失去了自己应该得到的。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忠诚不会这样,他一门心思忠于公司,并在忠心的支撑下把自己掌管的工作完成得让人满意,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
  大凡优秀的人才,总希望成就优秀的事业,突显自身的价值。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优秀人才都能够成就优秀的事业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成功”的人缺乏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和品德——忠诚。
  环顾我们的四周,不难发现在很多人眼里,忠诚已经成为“傻”和“无能”的代名词,在他们心中,忠诚的对象只有自己。当然,在某些时候,摒弃忠诚、搬弄小智,能够得到暂时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就会得不偿失。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赖企业这个平台来实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现在大多数优秀企业在用人标准上都把忠诚作为识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然后才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所有公司无一例外地希望吸纳忠诚的职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愿意使用一个缺乏忠诚的人。只有忠诚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忠诚的人,就会失去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也成为怀才不遇的人。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忠诚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领导在与不在都一样,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无疑是企业最大的福祉,也是员工走向自己职业生涯成功彼岸的起点。
  世界知名的IBM公司,老员工的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他们用忠诚和努力,造就了IBM今天的霸主地位,自己也从中得到了更加丰厚的回报。在这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忠诚已经成为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能力和首要条件。
  当然这里并不鼓励愚忠。愚忠是愚蠢的、盲目的和有害的。忠诚也要有智慧,不是愚忠、傻忠和痴忠。人要忠诚也要智慧,忠诚与智慧并重才能获得双赢的结局。
正文 第34节:不要苛求绝对公平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556

  014 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没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能力的人怀才不遇;做事做的少或者不做事的人,拿的工资要比做事的人还要高;同样的一件事情,你做好了,老板不但不表扬还要对你鸡蛋里挑骨头,而另外一个人把事情做砸了,还得到老板的夸赞和鼓励……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看了就生气,会理直气壮地说:“这简直太不公平了!”
  公平,这是一个很让我们受伤的词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在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寻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会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
  还没有进入职场之前,还在校园里做梦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吗?我们可以大胆地驳斥学校里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果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直接提出来,根本不用害怕什么。在别人眼里,你是“有个性”和“有气魄”的人。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人人平等”变成了下级和上级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论自由”变成了尽可能地服从。如果你动不动就对公司的制度提出质疑,或者动不动就和老板理论,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职场上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是必须接受的现实,而且最好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现实。追求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但正因为它是一种理想而不是现实,所以作为职场新人,你除了适应别无选择。不管你在学校成绩多么优秀,才华多么横溢,当你离开学校进入职场之后,你与其他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一个普通的新人而已。
  小黄和小李同一天进公司,被安排在同一个部门。
  刚开始的时候,小黄和小李没有什么两样。一周上五天班,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上下班打卡,迟到早退要扣工资,有事不来要向人力部门请假。
  一个月后,小黄发现小李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经常不来上班,小黄以为小李有什么事情而不来上班,也没觉得什么。但偶然的一次,在公司上QQ联系一笔业务的时候发现小李也在线。小黄出于好奇就问小李:“你今天怎么不来上班呢?有事吗?不来上班要扣工资的呢!”小李只是说自己有事并没多说什么。小黄出于好意问小李要不要自己替他请假,小李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用,他不来上班从来就没有请过假。
  等到发工资的那一天,小黄留意了一下,发现财务给小李的工资和自己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一个月小李迟到早退不来上班没有扣一分的工资。
  小黄开始纳闷了,他想,难道是公司的制度有所变化?于是,他也学小黄,一周只来几天,其他的日子干别的事情去了。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小李大吃一惊,自己的工资被扣掉了一半!理由是,他有一半的天数没来上班。
  小黄很生气,他觉得太不公平了,气呼呼地找财务理论。财务叫他去找老板,她没有权利,只是按规定办事。
  这时候,和小黄关系不错的一个老员工偷偷地告诉他:“你别去找老板了。你还不知道吗?小李是他的外甥!”
  小黄听了这话,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如此!幸好还没去找老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此以后,小黄再也不苛求所谓的公平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你申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后,也就能够见惯不怪了。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不仅是职场,其他领域里也是一样,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老鹰吃蛇,蛇又吃鼠,鼠又吃粮食……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些受到威胁的弱者永远是不公平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优胜劣汰,没有公平可言。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只会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
  与上文中的小黄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小夏。小夏费了很大的周折才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有一天,小夏他们楼层的锅炉热水器坏了,喝开水要到楼上去打。这样,每天提热水壶上楼打开水自然成了小夏分内的事,因为小夏是刚来的,又是一个年轻人,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天上午,小夏到外面办事去了,中午回到办公室渴得不行,想喝点水,于是他揭开热水壶盖,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小夏很生气,大声说从明天起轮流打开水,他不能一个人承包。没人响应。于是,第二天早晨上班后他也不打开水了。结果可想而知,当天中午他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说他太懒惰,这点小事也不愿意做。
  应该说,这事对小夏的确不公平,但在现代职场上,永远也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出现!道理很简单,无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化,企业内部永远是个金字塔结构。既然是个金字塔,就必然会有上下之分,就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企业作为最大利润谋求者,与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欢“效率”。在一个公司内部,如果没有适当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会因为自己的“仁义”而失去竞争力,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因此,在现实生活之中,永远不会出现你想象中的那种“公平”。
  既然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不必事事苛求百分百的公平,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对生活中的小事看开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创造新的价值上。这样,就单个事情来说不一定公平,但从整体上来说就公平了。另外我们还可以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就放弃努力,那你就错了。领导的眼睛是亮的,今天不给你公平,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给你公平的要求,只要兢兢业业,相信总有一天,你的老板会给你想要的公平。最后,我们还可以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公平是相对而言的,衡量公平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时,你会发觉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
正文 第35节:和老板保持适当距离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979

  15 和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为一个员工,老板关系着我们的切身利益,升迁、加薪、休假等各种待遇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和老板搞好关系是每个员工都必须要做的事情。要和老板搞好关系,和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如何与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向来是职场新人的一大困扰。
  有很多人诉苦,如果不和老板打交道,老板就不会了解你,老板不了解你,也就不会信任你,不信任你自然就不会重用你。而如果和老板交往甚密,老板会怀疑你的能力,同事会说你阿谀奉承,会在无形中失去许多同事的信赖。
  黄×××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总经理不惑之年,成熟稳重。黄×××的好友曾开玩笑说黄×××和她的老板是“郎才女貌”。但是黄×××却非常理智。她说靠与总经理过于亲密而抬高身价,实为对自己的蔑视,也会被人瞧不起。出于工作需要,黄×××要关心总经理的身体,比如及时提醒他吃饭等等,但是黄×××对这种出于善良本能的关心把握得非常有度。在与总经理的日常交往中,太过私人的话题黄×××尽量避及,诸如总经理与妻子吵架之类的事从来不打听,一些非集体性质的活动也尽量不与总经理一同参加。既要和老板适时沟通,在工作中默契地配合,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是黄×××做秘书的诀窍。有了这些诀窍,黄×××在工作上不断取得进步。
  之所以要和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毕竟是老板,他需要一种绝对的权威,需要下属对他的认可、敬畏和服从。这也是一个老板的价值和尊严所在。有些人认为只要和老板像朋友一样相处就会安然无恙,实质上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唐×××和她的女上司张女士非常合得来,不光在工作上珠联璧合,就是爱好也惊人地相似。比如她们喜欢用同一牌子的化妆品,喜欢酒吧,喜欢看王家卫的电影……为此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多一些。有一次,两人不约而同地穿了一件不同款式却绝对风情万种的春衫,她们在更衣室相遇,嬉笑着互骂彼此是妖精,于是唐×××私下里就称张女士“老妖精”,张女士也乐着回一句“小妖精”。
  办公室本是多事之地,她们的亲密自然招致了别人的非议。张女士从此留了心,她想慢慢疏远和唐×××的距离,可是唐×××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一天,张女士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客户,唐×××敲门后进来,以为没有别人就冲着她问:“嗨,老妖精,今天晚上去看电影怎么样,我搞到了两张票。”张女士的脸色立刻很不自然,只说了一句:“你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这是在办公室。”唐×××这才发现在那张宽大的黑色沙发里,坐着一个穿黑风衣的瘦小的老头。不久,唐×××被调到市场部做统计,离开了这份自己十分喜欢的人事劳资的工作。
  可见,与老板的亲密关系不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保护伞,相反,有时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想必这是唐×××在当初走近张女士时所没有料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减少单独在一起的时间。比如吃饭、逛街、去俱乐部、一起回家等。如果老板邀请你,但又不是非去不可,你大可善意地拒绝。老板其实并不喜欢随便的员工,大多数时候,他邀请你是在试探你。
  减少开玩笑的机会和次数。和老板开玩笑被看作是禁忌游戏,很多老板不适应自己的下属对自己开玩笑,事实上,对老板开玩笑也是一种不尊敬老板的行为。频繁的玩笑会让别人以为你们的关系非常亲密,老板会觉得你太轻浮,有失对他的尊重。
  不要牵扯到上司的生活里,如果他经常需要你帮忙做一些私事,最好还是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巧妙回绝为佳。注意千万不要窥视领导的家庭秘密、个人隐私。你可以去了解上级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和习惯,但对他个人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特点不必过多了解。
  不要在上司的办公室里一谈就是半天,哪怕是为了工作,以免给他人留下 “你是他的心腹”的印象。其实你不妨用报告或E-mail的形式汇报工作和提出建议。
  如果是异性上司更要慎重,不要和异性上司有不清不白的关系,也不要让同事误会你和上司有不清不白的关系。
  了解领导的主要意图和主张,但不要事无巨细,明了到他每一个行动步骤和方法措施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做会使他感到,你的眼睛太亮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你,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很不方便。
  上司之所以不愿意与部属关系太密切,主要是顾忌到私人关系、私人感情超过了工作关系,会对领导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他担心你对他的思想感情,包括个人隐私过分了解,会降低他的威信。同时,任何领导在工作中都要讲究方法,讲究艺术,讲究一些措施和手段,如果员工把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方法、措施和手段就可能会失败。
  无论什么时候,认清这几点,你就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自己与上司的距离了。
正文 第36节:老板永远是老板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972

  016 老板永远是老板,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老板
  和老板相处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老板,因为你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他是你的老板,除非你不想干了。
  如何尊重老板,首先要从细节上做起。比如开会时,不要随意打断老板的发言,也不要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客的时候,不要抢在老板的面前喋喋不休;老板来视察工作,一定起身迎接,老板最恼火的是那些目中无人,看见老板来了无动于衷只做自己事情的人,这样的员工肯定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一同乘车,不要先于老板上车;不要在老板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的想法,即使他有明显的错误也不要急于纠正,等过了缓冲期再适时提出。
  刘先生在一家销售公司供职,是总经理的助理。
  一个客户来公司,酒足饭饱后要离开。陪同人员建议送点礼品给客户,刘先生请示老板,老板刚刚喝过酒,说:“要什么礼品?”刘先生阐述了客户的重要性,可老板坚持说,送件300元钱左右的西服就可以了。
  老板的命令必须遵循。刘先生准备了几套300元钱左右的西服。可实在看不过去,人家客户也都是有身份的人,像这样的低廉货实在拿不出手。但老板在气头上,说什么也没用,可第二天客人要走,到时候再准备就迟了。于是刘先生暗自准备了几套高档点的西服,放在车上。
  第二天在客户住的宾馆见面时,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刘先生:“礼品准备好了吗?”
  “按您的意思都准备好了,300元钱的西服。”
  “这哪拿得出手啊?赶快去换!”一晚上老板就变卦了。
  幸好刘先生昨天晚上就准备好了,于是把车开出去绕了一圈,就回来了。
  总经理夸赞刘先生能干。但是,当时如果刘先生和总经理据理力争说不能送300元钱左右的西服,那么结果将是另外一个样了。刘先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无论何时何地都尊重老板的决定。
  所以不要和老板争辩什么。无论在公司内外,都要让人感觉你和老板是有等级的。不要说社会人人平等,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老板需要等级,一旦老板觉得你和他没有了等级,你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反面的例子:
  有个杂志社给一个作家做了一期专访,杂志出来以后,这个作家收到了一本样刊,他想多要几本送给朋友,便打电话给杂志社主编。主编不在,杂志社里一个×××接了电话。“麻烦你转告一下主编,我希望多要几本这期杂志。”“这个啊,没问题!您直接派人过来拿就成。”×××爽快地说。
  作家正打算驱车去拿杂志时,就接到主编的电话:“对不起!刚才我不在,杂志收到了吧?我刚才派人给你多送了几本过去。”停了一下,主编又说:“可是,对不起,我想知道是哪位×××说您可以立刻过来拿。”作家很奇怪,问道:“有问题吗?”“当然没问题,您要十本都可以,我只是想知道,是谁在自作主张。”
  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位自作主张的×××免不了受到上司的
  一番责备,她在主编心目中的印象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自作主张被视为最不尊重老板的行为之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上司没有授予你定夺的权利,你就不要越权替上司决定任何事情。否则,吃亏的人绝对是你。
  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做主的时候做主,是职场新人常犯的毛病。你必须知道,无论你帮老板做了多少事,也无论老板多糊涂,甚至依赖你到了你不在他连电话都不会拨的程度,他毕竟还是你的老板,毕竟还得由他来做主。出了错,他承担;有面子,也该由他来卖。
  上司反感下属的自作主张,其实不在于下属的擅自决定给工作带来的损失——通常说来,这种损失是微小的。上司真正在意的是下属越权行事的行为,以及这种做事风格所反应的下属心中对上司的尊重程度。尽管这种行为不一定说明下属不注意上司的存在,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但在上司的理解中,往往会把这种行为与下属对自己的个人态度联系起来,最后认定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自己的无视,也是下属工作经验与能力欠缺、办事不稳重的表现。这样一来,你无意中的一次私自定夺行为,可能给你带来的就是上司以后的冷遇与不信任。这种误会与不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对员工前途的损伤,也是难以弥补的。
  职场上,你必须时刻牢记一条:上司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你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这一关键步骤。否则,当上司意识到本应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下属越俎代庖,他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以及对于下属不懂规矩的气恼,足以毁掉你平时凭借积极努力所换来的上司对你的认同。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莫过于此。
  总之,老板永远是老板,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尊重你的老板。
正文 第37节:不要和老板怄气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449

  017 不要和老板怄气,正确对待老板的批评
  作为下属,如果挨骂,或受到警告、指责时,心里都会不痛快。尽管你知道,下属被上司斥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还是常常会产生抵触和抱怨情绪,从而影响到你和上司的关系。一切关键是个心态问题。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自己的心情不能被别人的斥责所扰乱,而应当保持弹性和冷静,挨骂时只要低头认错就好。既然上司已经斥责了,还是干干脆脆地道歉吧!这才是下属应持的态度。别人指责你的缺点和错误时能够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同时也是个有内涵的人。
  在对待挨骂的态度上,我们不妨参悟一下乌龟的自卫方式。
  众所周知,乌龟在遭受到外力干扰或进攻时,便把头脚缩进壳里,从不反击,直到外力消失之后,它认为安全了,才把头脚伸出来。
  面对正处在火头上的上司,也把自己当作一只乌龟,缩起自己的不满和冲动,任尔指责和批评,直到上司的一顿乱批结束。这或许显得有点懦弱可笑,但是从摆正心态的角度理解却是聪明和正确的。
  在受到上司批评时,心态十分关键。在具体的应对方式上,你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上司一般不会把批评、责训别人当成自己的乐趣。既然批评,尤其是训斥容易伤和气,那么他在提出批评时一般会比较谨慎,没有人愿意无故地与人翻脸。上司的“责骂”从一般角度考虑,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或对或错,都表明上司对某些和你有关的工作不满意。因此,被责骂时应该认真对待,首先抱着自责和检讨的心理去接受批评。
  从另一个方面讲,上司一旦批评了别人,就存在着权威问题和尊严问题。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他的批评,把训斥当成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其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为糟糕。因为,那样会让上司面子尽失,让上司觉得你的眼里没有他。
  一个合格的员工,在受到上司责骂时,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的神情,眼神不可随意飘动,要表现出对上司批评的专注,不要让他以为你心不在焉或是不甚服气。
  如果上司的责骂中有你能立刻明白的部分,最好在上司批评完后,将被指责事项逐一复诵,并尽可能地陈述善后对策或改善方法,诚恳地请求上司给予指导。如果有机会的话,在事后也可以对上司的训示加以感谢。
  下属能完全接受教训、理解上司的“苦心”,积极地谋求改善,并对教训心存感激。这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这样即使你真的做错了事情,上司也会觉得你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在这一瞬间,你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待批评,不要不服气和牢骚满腹。记住:让上司觉得他是被信赖和尊敬的,最直接的表现是部下很愿意听他“教训”。但是,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这种做法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让你和上司的感情距离拉大,关系恶化。事实上,上司的 “责骂”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他的责骂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你的重视和鞭策。正因为他的眼里有你这个员工,他才会注意到你的错误,希望通过指责的手段促使你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做下属的人在面对上司的教训时,表现出一副很不服气的态度,私下里满腹牢骚,不仅无法理会上司的真心真意,还会招惹上司的嫌恶,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
  退一步来说,即使上司对你的批评没有什么附加意义,只是一次简单的训斥,你也可以通过得当的处理,利用好它,让它成为使你走进上司视线,受其关注的一次契机。这些总比由于你的牢骚,引起上司与你的对立的结果要好得多吧。
  当然,有时候在公开场合受到上司的批评指责,自己难免会觉得难堪,特别是当你觉得上司的指责没有道理的时候。在周围同事众目睽睽之下,你可能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静,反驳上司的批评以显示自己的无辜。这样一时快意的“英雄”壮举,换取的可能仅仅是同事的一丝同情,留给上司的却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责,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把上司的一顿责骂就当作一场暴风雨,风暴过后自会平息,你又不曾损失什么,何不审时度势,选择回避。一名合格的员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化冲动,理智地看待是非,特别是在上司面前。
  如果你觉得自己下不了台,不如反过来想想,假如你当面顶撞了上司,上司同样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在上司耍威风时给足他面子,起码能说明你大气、大度、理智、成熟。只要上司不是存心找你的茬,冷静下来他一定会反思,你的表现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的心里一定会有歉疚之情。
  另外,时常有这样的员工,遭受上司的批评后,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充满悲观情绪,把上司的批评当作世界末日。他们错在把上司的批评看得太重。
  其实,受到一两次批评并不代表自己就没前途了,更没必要觉得一切都完了。上司批评你主要是针对你所犯的错误,除了个别有偏见的上司外,大部分的领导都不会针对员工个人。上司的本意是通过责备让你意识到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并不是觉得你什么都不行,对你进行打击。如果受到一两次批评你就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这样才会让上司看不起你,今后他可能也就不会再信任和提拔你了。
  受到上级批评时,反复纠缠、争辩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当然可以“寸土必争”,“寸理不让”。可是,一个把上司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又谈何晋升、发展呢?
  当然,话也并不能说得太绝对。如果,确有冤情,确有误解,怎么办?
  或许你认为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接受批评,可以表示出遗憾的态度,但这和认错不一样,因为这只是一种礼貌,能显示出你的修养和体谅别人的风度。另外你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但应点到为止。即使上司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用不着纠缠不休,因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一名聪明的员工,不会让自己的心情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挨骂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的进步。
正文 第38节:寻找正确的答案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183

  第三辑    聆听人生讲堂——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
  人生是个大课堂,好多事都讲个力道。刚柔适中,分寸准确。识大体,顾大局。把握火候,讲究力度。见招拆招,迎刃而解。处于劣势,反败为胜。
  001 不要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答案
  有这么一个笑话:
  一只猴子噔噔噔跑到书店门口大喊:“老板,请问有没有香蕉卖?” 老板跟猴子说:“我这里是书店,没有香蕉。”“哦!”猴子噔噔噔跳走了。第二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书店门口大喊:“老板,请问有没有香蕉卖啊?”老板跑出来说:“早就跟你说我这里没有香蕉,你怎么还来?走开!走开!”猴子又 “哦”一声,噔噔噔跳走了。第三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书店门口大喊:“老板,请问有没有香蕉卖啊?”老板生气地冲出来说:“已经告诉你这里没卖香蕉你还敢来?你再来的话,我就把你的尾巴剪掉!”猴子吓了一跳,就噔噔噔逃走了。第四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书店门口大喊:“老板,请问有没有剪刀卖?”老板纳闷地走出来说:“我这里怎么会卖剪刀?”“哦!”猴子说,“ 那你有没有香蕉卖?”老板终于气不过,搬起一张凳子把猴子打跑了,猴子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来书店买香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答案。我们解一道数学题,用同一种方法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但仍然不换别的方法;我们想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却拿着一本爱情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我们想感动自己一把,却钻进爱因斯坦的大脑里出不来;夏天的时候我们想着去滑,却跑到威尼斯去看撒哈拉沙漠;我们抓住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说,你就是我这一辈子要找的人,我们结婚吧……这一切都是我们企图在错误的地方找到正确的答案。也许有些时候我们确实知道这是错误的地方,但是当你第一次失败了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在错误的地方继续寻找呢?你为什么不离开呢?你怕什么?你怕又走入另外一个错误的地方?还是本来就不想寻找正确的答案?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在错误的地方,但我们很固执,或者说很执著,我们偏不信这个邪。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你浪费了太多,不可饶恕。
  24小时便利超市的店员打电话到警察局:“警察先生,请派人来,现在是半夜两点,有一个男人在门外走来走去,鬼鬼祟祟非常可疑!”
  警察赶来后就问男人:“先生,你在干什么?”
  男人说:“我的手机掉了,在这里找呢!”
  警察问:“手机是在哪里掉的?”
  男人回答:“在我家门口!”
  警察继续问:“你家在哪里?”
  男人指着前方说:“在前面巷子里!”
  警察被男人的回答弄糊涂了,问:“那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找?你怎么那么笨?”
  男人振振有词地说:“巷子里那么暗怎么找?这里比较亮当然是要来这里找啊!”
  又是一个“在错误的地方找正确的答案”的例子。
  楚国有个人,有一次乘船过江,一不小心,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他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伏下身子,在船帮上刻下了一个记号,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同船的人见他不着急的样子都很纳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帮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他却说:“不着急,我已经做了记号,等船靠岸了,我再下水去捞吧。”
  等到船靠了岸,人们纷纷下船。这个楚国人却对着船帮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大家都莫名其妙,一会儿他钻出来,又对着船帮的记号看了看,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同船的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船夫告诉他说:“宝剑掉进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现在船已到岸,再按船帮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么能找到呢?你在错误的地方怎么能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呢?”
  为什么我们总习惯在错误的地方找正确的答案呢?因为我们认为,坚持就是胜利。于是什么事做了就做了,一做到底,什么事错了就错了,一错到底。
  确实有坚持就是胜利的例子,而且很多,但也有南辕北辙的故事,一个人驾着车子朝与自己的目的地相反的方向跑,越跑越远,越跑越远。两个人在沙漠里迷了路,一个人坚信只要朝着前方走一定能走出沙漠,可是当他弹尽粮绝的时候,他绝望地发现自己仍在原地打转。而另一个人就聪明很多,他白天休息,晚上朝着北斗星所在的方向走,很快就走出了沙漠。
  一切从设立目标开始,而且这个目标必须是正确的。
  你可以走出千万条路,可就是找不到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你可以做千万件事,可就是做不对一件事。追求一份你完全不可能得到的爱情,与其说是坚贞不渝,不如说是麻木不仁。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财富,没有理由让我们盲目地挥霍。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请你一定要找准方向,否则坚持就是失败。
  一味努力不如有效努力,有效努力不如正确努力。
  不要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答案,不要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太久。
  掌握趋势,认清事实,找对策略,做对事情,然后坚持到底!
正文 第39节:改变自己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488

  002    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
  一位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叹自己生不逢时,整天过着苦闷的生活。
  这天,他决定去他尊敬的一位师长家寻求帮助。
  年轻人对师长抱怨说:“为什么我老觉得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呢?”
  师长想了一下,让年轻人跟着他到厨房。只见师长拿出一根胡萝卜和一个鸡蛋,接着往锅内倒入一些冷水,然后再放入胡萝卜和鸡蛋。师长打开燃气开关烧水。过了约10分钟,师长把胡萝卜和鸡蛋捞出来,分别放入两个碗内,转身问年轻人:“你摸摸它们,看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胡萝卜煮熟了,鸡蛋也煮熟了。”年轻人摸后不解地问道,“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师长笑了笑,说:“胡萝卜和鸡蛋放到锅内后,它们都会面临同样的环境——开水,但它们的反应就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前是强壮的、结实的,但经过开水煮后,它就变软了。而鸡蛋入锅前是易碎的,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液态的内脏,但经过开水煮后,它的内脏就变硬了。”
  这时候,年轻人抢着说:“面对同一环境,都是它们不可改变的,但是鸡蛋却能够改变自己,融入并适应这个环境,从而变得更加强大。师长,是这样的吗?”
  “对,你说得没错!”师长高兴地说,“你虽然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
  你虽然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这句话已经成了无数成功人士恪守的人生准则。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往往不是主观所能决定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改变残酷的现实,唯一可行的选择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让生命在有限的时空中得以延续。就好比一块石头,有棱有角,从山坡滚下去势必头破血流,但如果是圆滑的鹅卵石,就顺利轻松多了。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强大,不要和环境较真,如果你生来就不会说话,那么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哑语。
  世界上并不只有你一个人,地球也不只是为你而转,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愿发展,面对一个强大的你不喜欢的环境,你的反抗是徒劳的,你只能学会适应。比如上课,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却有几十个,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又都不相同,若要老师来适应学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适应老师的讲学思路。比如吃饭,学校的食堂只有一个,学生却有数千人,所谓众口难调,不可能让食堂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菜,只可能是我们慢慢适应食堂的饭菜。再比如,你所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机器轰鸣吵得你不得安宁,但是你不可能为了你的安宁要求他们停止施工。那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学会闹中求静。
  小红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大学刚刚毕业却选择了一份比较外向的工作:总经理秘书。
  小红没上班几天就想辞职了,因为她实在适应不了总经理的工作方式,她尤其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对她的流言蜚语。她非常怀念大学时代那种单纯的人际关系。
  有一天,总经理要小红去陪一个客户喝酒,小红坚决不去,她说:“我从来不喝酒,这一辈子也不会喝酒。”
  总经理说:“也不要你真喝,你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了,那可是我们的大客户啊。”
  小红没有一点回旋余地地说:“那也不行。”
  总经理说:“你作为一个秘书,陪客户是分内的事情。你不去,我要你来做什么?”
  小红说:“我不会改变自己的。如果你接受不了,我只好辞职。”
  本来总经理打算原谅小红这一次,可见她这么说也就无话可说了,只得和小红终止了劳务合同。
  小红的问题是职场新人尤其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新人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每个新人从象牙塔到职场,都要经历一个“适应期”。而新人在初上岗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不能快速做到角色转换,在很多时候都太学生气。殊不知,在你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机器的一颗螺丝钉,要学会尽快适应这个新身份。你已经不是以前的你了,你已经不是学生了,你不可能要公司按照校园的方式来经营发展,你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你只好改变自己。
  与象牙塔里单纯的人际关系不同,踏入职场,人际关系也相应地复杂了起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过于清高,对一些自己看不惯的事无法接受,认为怎么可以这样!其实这个公司是这样,换一个公司还是这样,这是大环境,你改变不了。原则性太强,改变不了环境,也不肯改变自己的人,结果往往会把自己推入一个窘迫的境地。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进入社会后,不妨把自己的个性磨得圆滑一点。岗位性质的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要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必须要圆滑,有时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风格,有时甚至要懂得伪装,不要什么都直来直去。工作和读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没有人会同情你,可怜你,你处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快适应这个环境。
  要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即使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许多新人在熟悉工作环境后,新鲜感慢慢退却,开始抱怨公司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其实,每个公司都有其自身的具体问题,如果不是很严重,最应该做的不是选择离开,而是要学会适应环境,提高自己的调适能力。有些人就如同当初草率决定签约一样,冲动地打算离开,其实这样做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也许你认为原则是永远不可以放弃的,改变自己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不是妥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就好比要到达一个目标,多数情况下,直接走是行不通的,得绕个弯子迂回一下。
  改变自己,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随波逐流;改变自己,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世故与圆滑。达尔文说:“适者生存。”我们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以后自身有更好的发展。记住这句话吧,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
正文 第40节:生气是惩罚自己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101

  003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一个男人,心胸狭窄,老是控制不住自己,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
  男人想改掉这个坏毛病,便去求一位大师为自己开解。
  大师听了男人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他领到漆黑的柴房里,然后把门锁了,就离开了。
  男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大师也不理会。男人又开始哀求,大师仍置若罔闻。男人终于沉默了。大师来到门外,问他:“你还生气吗?”男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瞎了眼,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大师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大师又来问男人:“还生气吗?”“不生气了。”男人说。“为什么?”“气也没有办法呀。”“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大师又离开了。
  大师第三次来到门前,男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大师笑道。
  当大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男人问大师:“大师,什么是气?”大师打开房门,将手中的茶水洒在地上。男人想了很久,终于恍然大悟,向大师叩谢而去。
  气就是消,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有一句经典名言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生气主要是因为别人干了让自己不满的事情或者看不惯别人的所作所为。既然别人已经错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们为什么不大度一点,看开一点,幽默一点,让别人的错误随风而散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因为压力过大而常生气,有时候甚至乱发脾气,但生气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气对人体的健康有以下害处:令皮肤长出色斑,引起胃溃疡,加快脑细胞衰老,伤肝,引发甲亢,伤肺,损伤免疫系统等。
  生气不仅对我们生理上产生不利影响,对我们心理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在生气的状态下,我们会做出很多冲动的事情,结果后悔不已。在生气的状态下,你的情绪不稳定,处理问题失去理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在生气的状态下,你不分对象,每一个人你都看不顺眼,往往你控制不住自己而把别人当作出气筒。曾经有一个售楼×××在生气的状态下和一个客户谈判,可想而知,客户不仅拂袖而去,还向公司老板告了她一状。
  古希腊有一个叫斯巴达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女问:“爷爷!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是为什么呢?”
  斯巴达对孙女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劳作了。”
  孙女又问:“那你成了富翁后,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斯巴达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斯巴达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气就消了,可谓是智者所为。我们应该学学他这种心态,学学他消解生气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方法和措施可以使我们避免生气。
  比如试着在生气的时候说“没关系”。发生不顺心的事,遭到误解后,采用放松心理的方式,对自己说小事一桩。当你生气时,可以这样想,我为什么要生气呢?他这样做是他的权利,我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
  可以嘴上不气,但可以在日记本上生气,记下你为什么要生气,值得不值得,久而久之,你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要爱惜自己,要知道即使别人做的事情如何不对,生气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生气时,想想后果,别图一时之快,同时想想你的感受和对方的感受。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容易引起动怒的言行。
  当你生气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瞬间转移法来消解你的愤怒。比如,你刚刚因为受了老板的批评而生气,这时候你可以马上转移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从生气这件事转移到其他的事件上去,比如想一想最近发生的令你愉快的事情,刚领了工资或者发表了一篇文章等。当你的情绪变得愉快的时候,你就会淡忘让你生气的事情。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要想让你生气的事情。
  生气的时候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发泄,当然拿别人做出气筒也是一种发泄,不过这是最愚蠢的一种发泄,你发泄完后不但气没有消,反而惹来更多的气。你完全可以想其他的方法,比如听听音乐,跑跑步等。
  总之,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下面这首诗我们可以读一读: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正文 第41节:目标在于实现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117

  004 目标在于实现,不在于高远
  方丈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寺院里修行。有一天,方丈派遣师兄弟俩去指定的地方布施。两人各领了一部分财物便匆匆上路。行至中途连遭大雨,师兄弟依旧风雨兼程。不料,一条大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河面上的桥已被洪水冲塌,河中也没有任何船只过往。师兄坚持应带着财物返回寺院,师弟则坚持就地布施,师兄弟只好各行其道。
  大和尚带着财物原路返回,一进寺院就去见老和尚,并禀报了途中所遇。老和尚双眼紧闭,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便打发他去休息。
  几天后,小和尚布施完回到寺院,方丈一见他便问:“你布施完了吗?”小和尚双手合什,恭恭敬敬地回答:“师傅,弟子已完成布施。”方丈继续追问:“ 那你去哪儿布施的呢?是不是我指定的地方?”小和尚并没有直接解释,而回答说:“弟子布施的地方不是师傅指定的地方,但遵照师傅的意愿,我已把所带财物布施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方丈非常满意小和尚的回答,不久就让小和尚做了寺院的住持。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远大目标,但当这个目标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时,我们是不是就这样放弃呢?如果目标还能实现,也没有改变初衷的话,放弃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如学学小和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设定一个目标,并实现它。
  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把理想这个大目标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分别去实现它。当我们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去实现第二个目标,依此类推,我们的理想最终就会实现。
  目标不能太虚幻太笼统,否则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看似绚丽,其实只是昙花一现。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制订一个具体的目标,每天背30个单词,写一篇英文日记,看一份英文报纸,听一个英文节目。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猴子分成两组,训练它们去跳高。第一组有具体的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挂了一个香蕉,第二组没有具体高度,就让猴子随便去跳。半个月后检验两组儿子的训练结果,在同一个高度上挂一个香蕉,让它们去摘。结果第一组的猴子摘到香蕉的数量比第二组要多得多。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有无具体目标的差别。
  两个人去找鲁班拜师学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
  鲁班刚开始并没有答应他们,只允许他们在旁边观看他的手艺。
  一个月后,鲁班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想拜我为师,必须经过考验才行。”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愿意接受考验。
  “你们各自做一套家具,这套家具必须包括桌子、椅子、凳子、柜子和床。桌子一张,椅子两张,凳子四张,柜子两个,床一张。如果你们谁能做好,我就收谁为徒。”
  瘦子并没有多想,他开始把目标具体化。先做一张桌子,这个目标最好实现。再做两张椅子,接着做四张凳子。三个小部头做好后,再做两个大部头。他的计划是先做一张床,最后攻克两个相对来说比较麻烦的柜子。瘦子的计划有条不紊,先易后难,每完成一项,都给自己打气。他会自我鼓励地说:“下一个目标就是一张凳子嘛!太容易了!”然后就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再来看胖子,一想到要做那么多的家具就发愁。天啊,这么多啊!我做一年都做不完啊。“这么重的任务怎么能完成呢?太多了啊。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多呢?做少一点不行吗?真的太多了啊。我肯定完成不了。”胖子语无伦次地抱怨任务太重,心中毫无目标,不知从何下手。既想做椅子,又想做桌子,还想做柜子,恨不得一下子全做完,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于是椅子做了一半就丢在一边去做桌子,桌子的四条腿还没有完成又跑去做柜子。
  两个月后,瘦子的一套家具全做好了,而胖子连一张椅子都没有做好。
  鲁班收瘦子为徒,胖子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同样一个目标,瘦子能完成,胖子却只能败兴而归,并不是胖子的手艺比瘦子差,而是胖子不懂得有计划有条理地把目标具体化和细化,脑子里老想着这么大的一个目标怎么能实现,胖子输就输在这里。要知道“在65岁之前,我希望我在银行中的存款能达到20万元,我将在那时退休”的效果要比“我希望赚很多钱,尽早退休”好得多。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目标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排列。根据你的个人信仰,把精力放在那些对你有重要意义的目标上面。我们还可以把奋斗目标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这会帮助你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最终目标。通过制定并实现年度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甚至每日目标,你就会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和积极性,迈上一个新台阶。
  按照计划定期行动,逐步实现目标。真正的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就能一步登天。把精力放在若干个短期目标上,你就能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目标不在于高远,而在于实现。请把你的目标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眼高手低。如果你想行×××路,就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如果你想破万卷书,就老老实实地读完每一本书。
正文 第42节:细节决定成败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324

  005 细节决定成败
  有一天,一位将军外出狩猎,口渴了,经过一座寺庙,于是便到寺中求茶。
  一个和尚热情地接待了将军,给他打来水,让将军洗脸,先凉快凉快。
  接下来和尚开始给将军倒茶。和尚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和尚说:“ 这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一定要大。”将军点头称许。
  接着,和尚又给将军倒了第二杯中碗稍热的茶,并说:“ 第二杯是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
  当将军要第三杯时,和尚却奉上了一小碗热茶。将军有点生气,以为和尚小气,就说:“你不必担心,本将军喝了你的茶会赏你银子的。”
  和尚赶紧说:“将军误会了。这第三杯茶,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将军被和尚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他选在自己的幕下,成为一代名将。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
  有一句话说,做人要不拘小节,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细节。注意细节,注重细节的人,才有把事情做对,把工作做好的可能。而那些不注重细节的人则会“由百分之一的失败,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从而导致工作全盘瘫痪,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100减去1等于多少?你也许会觉得这个问题简单到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知道,但是你能说出它的答案吗?如果你说是99,那就太幼稚了,它的答案是0。不是吗?航天飞机上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一个小小的零件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发射失败。
  很多事情我们没有成功,不是我们没有付出努力,而是我们忽略了一些细节。一个优秀的青年由于简历上没有写清自己的手机号码而失去一个工作的机会;药厂厂长的一口痰结束了一次与外商合作的机会;入口处多一节拐弯的门,可以降低空调的耗电量;市长弯腰拾起眼镜,引来了巨额投资……这一切都说明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是一种长期的准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获得一些机遇,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小朱在一家大型外贸公司当部门经理,他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很注重细节的人,就是因为他的这个优点当初才能够顺利进入这家公司。
  小朱大四的时候来到这家公司实习,与他一起来实习的还有几个同学。由于这家公司实力非常强,还没进来的时候就有人向小朱透露,要想通过实习为跳板进入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公司让他们实习只不过是利用廉价劳动力而已。
  正式实习的那一天,有关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部门的成员和同学们的分工。由于不能够留下来,其他同学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而小朱主动见事做事,跟着同事跑银行和商检交单,到海关报验,即使在大热天乘公共汽车去也毫无怨言。小朱认为,多跑一个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接单的过程,也可以让他熟悉这个工作的环节。即使出了差错,请示老师后,现场改正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公司里有一个老业务员老王,其他同学都跟着员工喊他 “老王”,而小朱一直很尊敬地称他“王老师”。有好几次,老王接国际长途,小朱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则悄悄地给老王递一支笔,或续上水,或记录一些数据。这些细小之处,既给老王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也表现出新人对 “前辈”的尊重。老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朱刚一毕业,老王就以老员工的身份极力推荐了小朱,经过一番考察,小朱被公司录用了。
  因为细节,小朱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告诉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可以分割成若干细节,一个职业经理人说得好,做事业就是做细节。同一个项目,很多人都在做,大的方面不相上下,这就要靠细节了,你做得越认真越仔细,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两家餐厅,设施基本上一样,一家生意很火,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另外一家则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第一家餐厅为顾客提供免费茶水,而第二家却没有。顾客都图实惠,再说基本上人人都有吃饭喝水的习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顾客当然选择第一家了。
  细小砂粒可堆积成山,涓涓溪流可汇集成河,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海尔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企业?因为他们都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海尔电器为什么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为每一位海尔职工在平时工作中都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细节。张瑞敏经常这样教导员工:“一定要注重细节,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审视自己、提醒自己,把小事做好,把细事做细,事情才会成功,才会完美。”
  话说回来,我们这里说的细节是决定成败的细节,而不是无聊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琐事,注重细节不是为小事抓狂。人生在世,难免为小事烦恼。有些小事完全可以不必放在心上。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有个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芝麻大的小事反而占去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因小失大,太不值。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兼顾平衡,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至于被琐事牵绊,才能集中精力,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
  细节决定成败,是让你受益一生的人生信条。
正文 第43节:态度决定高度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229

  006    态度决定高度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对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报。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人最可贵的就是 “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能真正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浮躁,抱怨,这山望着那山高,导致一些人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那些在本行业、本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乐观向上的。
  心态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如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态度。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干任何工作,干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能否把这件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上更高的职位。
  一位企业老板给另外一位公司经理发了一封电子邀请函,连发几次都被退回。公司经理问自己的秘书是怎么回事。秘书没去调查原因,只是猜测地说,可能是邮箱满了的原因。可一周过去了,经理仍然没有收到企业的邀请函。经理又问秘书,秘书的回答竟然还是邮箱满了!公司因此失去了与该企业筹备已久的合作项目。经理一气之下,辞退了秘书。
  恰恰相反,还有一位秘书,她是自考本科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外贸公司的。她的意向是经理秘书。但公司却安排她做办公室文员,具体的任务就是负责收发传真、复印文件。她虽然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因为她觉得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而她又是一个自考本科生。她工作非常认真,同事们交代的事情,她都能准确而及时地完成,从没有怨言。有一次,经理拿一份合同让她复印,经理说要急用叫她快点,细心的她习惯性地快速浏览了一遍合同。当经理有些不耐烦催促她时,她指着一处刚发现的错误给经理看。经理看完之后,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一个数字后面多了一个零。她的更正为公司避免了几百万元的损失,很快她就被提升为经理秘书。
  同样是秘书,前者被辞退,后者被提升,是什么原因?很明显,是态度问题。前者作为秘书竟然一周都不清理邮箱,这是什么工作态度?这样的工作态度,谁当老板都受不了。后者则相反,不管工作是否理想,她都能认真对待,对自己分内的工作是如此,对分外的工作也能注意到细枝末节,为企业挽回了一大笔的损失。正是这种责任心,这种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才决定了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走上更高的职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古语早就教导我们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下定决心,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只要你认真地去做了,事情总会有结果。也许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世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态度不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有了好的态度,对工作、对他人、对自己都会表现出热情、激情和活力;有了好的工作态度,你就不怕失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气馁,而是充满直面人生的勇气,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定更容易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比别人更容易走向成功。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就是由好的态度一点一滴的培养而成的。
  你的心有多高你就会飞多高,如果你认为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觉得不行那你就不行,成败往往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对待事业的态度。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区别就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就看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幸福的人总会向希望、向光明看齐,而不幸福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比不上别人。好的态度应该是,努力的付出,努力的追求,至于结果就不要强求了,毕竟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结果。有着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容易获得幸福感。
正文 第44节:吃亏是福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691

  007 厚道一点,吃亏是福
  什么是厚道?厚道是以诚相待、大度宽容,厚道是谦逊礼让、诚实守信。怎样做一个厚道的人?厚道的人宽厚待人、以心换心,拥有好的人缘,同事、朋友、亲人都信任他。厚道是做人之本,精明是成事之道。厚道做人,精明做事,既不做碌碌无为的平庸者,也不做狡猾奸诈的小人,而是做一名恪守中庸之道的君子,这样你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在企业管理中,一个厚道的管理者往往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一致爱戴与拥护,管理者能够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台一些对员工有利的政策措施,员工肯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员工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而那些对员工极其苛刻的管理者恰恰相反,企业的效益必将越来越差,因为员工没有积极性为这样的企业卖命。
  尹明善是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做人要厚道”是尹明善的人生哲学,他不仅对社会、对自己的员工这样要求,而且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因为这样,他带领下的重庆力帆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摩托车市场。
  尹明善是一个时时刻刻为员工利益着想的人,他理解员工的苦和员工的累,他认为,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最重要的是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尹明善说:“效益不好就大量裁员,稍有困难就转嫁给员工,这样的企业最不厚道。力帆集团2001年就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具有3年工龄的员工工资不得低于600元。”力帆集团的最低工资制比重庆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出400多元。
  面对下岗,尹明善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员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力求企业兴旺,以避免裁员造成员工失业。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保险,在参保这件事上要厚道,尽量提高参保率。他说:“员工病无所治,老无所养,厚道的老板心何以安。”
  作为一个管理者,尹明善对员工的任何合理要求都会想办法满足,实在满足不了,他也会给员工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绝对不会置之不理。他还认为,职工有用武之地的期盼、学习上进的要求、娱乐休闲的渴望,老板都应认真对待,这些都是老板厚道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为什么老板要厚道呢?首先是看清楚财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尹明善认为:“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能有今天,是七分社会赋予,三分个人打拼。”“企业的财富既然是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主就应当使用这些财富来保住员工的饭碗。”尹明善说:“ 企业主获利多,员工挣钱少,员工心里是明白的。老板厚道,员工地道,同行称道,企业和谐,才能生财有道。”
  作为企业家的尹明善,说的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做人做事是大有裨益的。老板对员工不厚道,必然引起员工心中的不平,就难免出现不关心企业甚至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重一些,还可能引起劳资纠纷,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就会成为空话。老板厚道,员工就会关心爱护自己的企业,企业内部矛盾才能化解,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我们或许不能像尹明善掌握那么多财富,可是我们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为对方留有余地。别人犯了错误,不要恶言讥讽,更不要落井下石,应好言相劝,给人以台阶下。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厚道就是自己吃亏,谁会这么傻做这样的事情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觉得此时此刻自己吃亏了,却没有想到未来的日子因为你的厚道也许会得到更大的回报。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之初,性本善,恩将仇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换作你自己,别人帮助了你,难道别人有了困难你就忍心袖手旁观吗?所以,在生活工作当中,我们吃点小亏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我们的福气。厚道一点,吃亏是福,厚道的人必将得到回报。
  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凡事礼让为先,为他人着想,能不计较的不要计较,能成全的就要成全,能帮助的尽量帮助,这就是厚道。厚道的人朋友多,厚道的人容易得到别人支持,厚道的人办事比较顺利,厚道的人所处的环境会比较和谐,厚道的人前途更加广阔。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ncwcl/290411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中)相关推荐

  1.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上)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 / 文泉杰 著 ]           书籍介绍: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  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少人为了这两个字而头破血流,多少人为了这两个字而倾尽其一生 ...

  2.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下)

    正文 第45节:拿得起放得下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1660 008    拿得起,放得下,坚持不一定就是胜利 传统价值观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坚持 ...

  3. 35岁前必做10件事 让你少奋斗8年挣足钱

    35岁前必做10件事 让你少奋斗8年挣足钱(转)中财网 (2010-03-27 16:04:01) 转载 标签: 就业 求职 乘数 钱经 李彦宏 美国 杂谈 分类:转载 男人.女人都要过三十五岁这堵墙 ...

  4. 成功八大资源:请在35岁前搞掂

    成功八大资源:请在35岁前搞掂 一切成功都是"一二三五八成功模式",这是<一生的保证>这本书的核心脉络,也是我八年研究成功学得出的结论,那些成功的人没有谁离开了这模式. ...

  5. 35岁前务必成功的12级跳(男女通用) 转

    第1跳:1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请明确以下几点:  1. 你为什么是穷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 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 ...

  6. 35岁前务必成功的12级跳

    第1跳:1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请明确以下几点: 1.你为什么是穷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 ...

  7. 程序员35岁前需要完成的10件事

    作为一名程序员要在 35 岁前完成哪些事情呢?这因目标而异,但下面这些项目应该具有非常高的通用性: 1.精通一门最常用的语言 2.了解一个最常用平台的基本机制,比如:内存管理.线程机制等 3.UML ...

  8. 35岁前需要完成的事

    要在 35 岁前搞定哪些事呢?这因目标而异,但下面这些项目应该具有非常高的通用性: >精通一门最常用的语言 >了解一个最常用平台的基本机制,比如:内存管理.线程机制等 >UML 图和 ...

  9. [为梦想,千里行] 评论:35岁前买房没出息,说对了一半

    15日,出版人路金波在微博发表一篇言论引起网友热议,他称建议但凡有些条件的中国大陆青年,在30岁前要去过4个城市:台北.东京.纽约.拉萨.这对了解世界有帮助.并称35岁之前买了房子的小伙子,不会有大出 ...

  10. 35岁前成功的黄金法则(1)-一个目标

    人与人之间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     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     所谓成 ...

最新文章

  1. 2015#183;Fool#39;s Day#183;NND
  2. win7 重启 IIS.
  3. ICLR 2019论文接收结果揭晓:24篇oral论文有没有你?
  4. J2EE 字符 字节 编码知识概念
  5. LeetCode Algorithm 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6. tankwar的java坦克子弹撞墙_tankwar
  7. 阿里程序员转行公务员,工资少了40万,只留一句话惊醒众人
  8. mysql 容灾 灾备 备份
  9. 【微软的VDI】Windows Server 2012 RDS存储相关
  10. 40. 减少 HTTP 请求 (1)
  11. pq分解法中b’怎么求_1.初中数学:含参数不等式组,有两个负整数解,怎么求a的取值范围?...
  12. 彻底解决git中.gitignore文件失效原因及解决办法
  13. 【读书笔记】《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产品经理人生规划修心课
  14. 还记得爆火的图解算法吗?现在图解机器学习算法书来了!送书10本!
  15. 图片云存储以及图片外链
  16. “海潮效应”下,聚则“生”分则“亡”360奏响“经济复苏集结号”
  17. Linux Kernel suspend/resume 过程
  18. 【6-2】hbase shell
  19. 一切系统都是分布式的
  20. excel表格文件损坏 无法打开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51单片机入门教程(2)——实现流水灯
  2. 平面设计中都有哪些风格?常用的风格有哪些?
  3. 2019-09-11想念艾青,想念《大堰河——我的保姆》
  4. gatk过滤_GATK Hard-filter 过滤变异结果推荐阈值
  5. win10自带sftp服务器_win10开启sftp服务器
  6. 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有哪些社团,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7. 基于opencv答题卡识别
  8. 探索反汇编-在Linux环境下
  9. cocos2dx 3.2 学习篇之六(精灵运动,自定义运动轨迹(太极八卦))
  10. 微信客户端电话人工服务器,微信客服电话多少 微信客服电话人工服务怎么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