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博士是谁?

博士就是那个拿着入场券,在人类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牛角尖的人。

今天,关于博士的真正问题不在博士的多少,而在博士的真假。

任何对博士的神化和异化,终归是一场徒劳。读博,或者不读博,成为博士,或者不成为博士,是一种选择。

在3月5日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表示:

“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中国博士研究生规模全球第一’‘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数量世界第一’的说法。这可不是夸我们,而是借此说我们‘虚胖’,只图脸面,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但是这个说法,却彻彻底底是个谣言!我们作为教育界的委员,有必要加以澄清。事实上,我国的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说博士研究生教育是短板也不足为过。”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门一度采用苏联的学位制——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回忆道,他的老师周勋初先生那一辈,当时读的是“副博士学位”这种源于苏联的学位称谓。

直到1980年2月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学位制度,并在1983年授予第一批博士学位,我国才有了国产博士。

“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

1983年5月23日,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新中国首位博士马中骐(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为代表的18名博士拿到了学位证书。

据说,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

许多人不明其意,全国才刚刚培养出18名博士,怎么就多了?一位当时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回忆:“他已经预感到将来我国授予的博士会非常多。”

苏步青的预感是准确的。1982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302人;而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83878人。

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写道:“从1994年开始,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到2015年授予博士学位总量超过66万人。从1994年至2007年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以年均25%左右的幅度快速增长,其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至2015年间年均增幅约4%。”

2008年4月,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表示:“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对照美国科学基金会下属的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和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学部联合公布的《美国高校历年授予博士学位数量(1957—2014)》及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历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即获得博士学位者)数量,在2008年这个争议节点上,美国培养了约4.8万名博士,中国则培养了约4.4万名博士,基本持平;而到了2014年,美国的数字是约5.2万,中国的数字是约5.4万,仅从数量上看,中国确实胜出了。

博士数量持续增长,是一个国际性趋势。《自然》(Nature)2011年5月发布的名为“博士工厂”(The Ph.D. Factory)的调查报告指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一份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科学类博士年增长率达到近40%,每年约增加3.4万人。没有迹象显示增长会放缓。大多数国家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并认为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为此,报告质疑道:“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

当博士成为“博士工厂”制造的批量化产品,其成色就难以保证了。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2007年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举例系列问题: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

针对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刘道玉的对策是:“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

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

1987年6月,作为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陈平原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曾在文章中记述当时的经过:

“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

那个时代,北大乃至其他高校都没有隆重的博士毕业典礼,更没有穿博士袍、戴博士帽、导师拨流苏等仪式。

很多学者像陈平原那样,以平常心对待博士学位——“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

陈平原认为,自己不是特别看重博士头衔,与专业方向有关。

“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很多没有博士学位。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才,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

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规章制度不甚健全的时候,博导们甚至不知道怎样教学生——正如莫砺锋所说,“那时没有课程体系,也没有学分制,学校连规章制度还没制定,导师指点你读什么书,你就去读”。

那时候培养博士生的方式,类似于传统手艺人带徒弟,一对一,一个博导带一两名学生,言传身教。

甚至有四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带莫砺锋的,除了导师程千帆,还有导师的三名助手——郭维森、周勋初、吴新雷,四个老师管一个。

而如今身为博导的莫砺锋,他要带的博士生有60多名。

那个时代的文科博导上课,就是跟学生聊天——莫砺锋、陈平原都十分怀念当时那种氛围。陈平原在回忆导师王瑶时这样写道:

(王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

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

2013年,陈平原撰文提出“革新博士教育六建议”,他对于博士教育的基本观点是: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这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个希望进入学界的人非做好不可的“规定动作”。

新中国首批博士毕业生

1983年5月27日,北京天安门西侧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中,18位英姿焕发的传奇挺拔的站立着,他们依次走上了主席台前领取那张嵌镶着金色国徽,紫红缎封面的博士学位证书。

这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大书特写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新中国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在这里接受学位证书,而这一事实也庄严宣告了:中国已经有能力培养世界一流的科技研究人才。

在那个“读书无用,交白卷是英雄”的年代,那时横在他们面前是一条布满荆棘,崎岖无比的道路,但是他们理想的火花并没有熄灭,追求真理和知识的脚步始终没有驻足,他们废寝忘食地钻研着,为了攻克难点,走路在想,吃饭在想,就连在睡梦中也在想。

就像18位博士中的李尚志在《毕业随感》这首诗中写道的一样:“闻鸡起舞夜枕戈,夺隘斩关鏖战多,十载迷途遗痛在,岂容分秒再蹉跎”。

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而距离新中国第一批博士毕业已经过去了36年。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4年至今,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万人左右。截至2018年8月(不含12月冬季学位将要授予的),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约77万人。

2004—2017年我国博士毕业人数统计

数据由微信公众号“PaperRSS”整理自国家统计局网站,2004年以前每年的博士生毕业人数没有相应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从1983年至2004年期间,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不会超过10-20万之间,粗略估计我国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有70-80万之间。

我想,新中国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如此重视学术人才培养,实在是因为人才太重要了。

这77万人,是国家花了35年培养的高端人才队伍,是被寄予极大希望的尖端人才。学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人才战争。

犹记得,2006年3月,百名教授联名发出倡议书,呼吁从2006年起,高校教授(研究员)不能抄袭,不能发生学术腐败。有人说,这是学术纯洁的悲壮坚守。

学术很纯洁,难道真的不能单纯的搞个学术吗?我想,是可以的。

有人说,学术不端的产生与科研制度、学术评价、监督制度有关,但这真的不是自我开脱的理由。研究学术过程中把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结合的崇高感,追求探索真知和未知的成就感,获得成果的荣誉感,造福社会引领发展的使命感,这是发多少篇“假”论文、发稿交易中找不到的。

回首再看,这18位博士,涓涓笔下,流淌的确实是中国的精神。

————

编辑 ∑Pluto

来源:浙大学报英文版

更多精彩:

☞泰勒定理的奇闻轶事

☞丘成桐:漫谈微分几何

☞Leibniz 如何想出微积分?(一)

☞线性相关和秩的物理意义

☞数学史上你认为最丑陋的公式是什么?

☞陶哲轩谈什么是好的数学

☞田渊栋:数学的用处(下篇)

☞你绝对没想过原来数学家这么流氓,一言不合就进行暴力证明

☞世界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数学中有哪些巧合让人眼前一亮?

☞算法立功!清华毕业教授美国被抢车,警察无能为力自己用“贪心算法”找回

☞学术史上的奇文:怎样用数学抓狮子

☞台大教授的反思:最难的一课 我们却没教给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学习指导—— 怎样做研究生

☞分享 数学,常识和运气 ——投资大师詹姆斯·西蒙斯2010年在MIT的讲座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math_alg@163.com

我国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相关推荐

  1. 延毕率逐年上升!我国博士研究生累计招生已近150万!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载自:科研大匠 据<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 ...

  2. 最新报告:我国博士研究生累计招生已近150万!延毕率逐年上升

    公众号关注 "大鱼机器人" 设为 "星标",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据<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91.7万人,其 ...

  3. 【学术相关】我国博士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基于2015-2020年数据的分析

    来源: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1期 作者:罗洪川.向体燕.高玉建.马永红    编辑:学妹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202 ...

  4. 玩了下朋友刚买的iphone4s,太鸡冻了,太幸福了

    玩了下朋友刚买的iphone4s,太鸡冻了,太幸福了 2012年01月14日 今天朋友从网上订购的iphone 4s终于到了.我在楼上看着他抱着约2立方分米的盒子上来.心中的感觉可谓复杂无比. 我颤抖 ...

  5. 人数全球第一,但现在中国的问题不是人太多,而是太少 | 浪潮工作室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永远在堵车.永远在排队挤地铁.永远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里抓狂?还真不是因为"人太多". 作者:黄童超 2016-11-26 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浪潮工作室出 ...

  6. 网爆B站面试官在北邮校招时,炫耀身价过亿资产、贬低北邮应试者:你们太浮躁,眼界太窄

    目前该事已经冲上知乎热搜第一了! 知乎网友吐槽: 1.北邮人眼界太低了,仅限于一个圈,不如我家孩子,五岁不会说中文,只会说英语,可以和白人交流. (你家孩子学不会中文可能智商不太够) 2.某40余岁中 ...

  7. 梦想太远,现实太近 3

    梦想太远,现实太近 当所有的关联都已撤销,离别也变得触手可得.触及冰冷的湖面,寒彻心扉,将一切的值得付诸流水.情感维系变得那么的荒唐可笑,让人措手不及.只想赶紧逃离,远离这纠葛之地. 陷入被动局面的自 ...

  8. iFunk:想太多,享太少,是一种辜负

    iFunk:想太多,享太少,是一种辜负.当你想为自己做一件事,听到的只有"不合时宜"."理想主义"."天真"类似这种评价,顺便再被语重心长的 ...

  9. 人生信条:不要太乐观,不要太悲观

    我一直奉"不要太乐观,不要太悲观"的人生信条.也许有人会说它很中庸,没错,它的确是很中庸.其实,我一直很赞同任何人或任何事都要中庸地看待,想到它的好,也要考虑它的坏,任何事情都有两 ...

最新文章

  1. AI科技大本营招实习生了!
  2. jmu-python-凯撒密码加密算法_7-30 jmu-python-凯撒密码加密算法 (10 分)
  3. 2018 年度 GtiHub 开源项目 TOP 25:数据科学 机器学习
  4. centos 推荐使用epel源
  5. java 数组的冒泡排序
  6. 医学影像分割领域常用数据集
  7. Android插件丢失怎么办,Android studio推荐插件以及升级后插件丢失问题解决
  8. 天池-街景字符编码识别2-数据读取与数据扩增
  9. MySQL数据库加密和解密~认证登陆密码(mysql.user)和MySQL不区分大小写
  10. C语言C++中memset()函数使用和注意事项
  11. 一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培训老师写的《论婚姻项目管理》值得看一下!
  12. auto cad 打印颜色变浅_CAD初学者最容易忽视的CAD打印线宽问题,你“中枪”了吗?...
  13. PX4 mixer load
  14. Python 关键字(keyword)
  15. 【Tornado】| 扫码签到系统雏形及思路
  16. simulink如何简单的控制模块间执行顺序
  17. python中write函数%啥意思_python write( )函数
  18. win10pro不够pro,win10专业工作站版本才是真的牛。
  19. 网络同步时钟系统_NTP时间服务器
  20. 简单常用的http压测工具

热门文章

  1. Struts2自定义标签(template)——示例
  2. 计算机计划300字作文,我的计划作文300字
  3. mipony linux客户端,Mipony网盘下载工具
  4. 动手学CV-目标检测入门教程4:模型结构
  5. python实现视频关键帧提取(基于帧间差分)
  6.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
  7. RSA公钥文件(PEM)解析
  8. rr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电子教本8.pdf
  9. vue如何输出一个值_如何利用vue获取当前点击的元素并传值(图文教程) -
  10. 怎么查看ingress的规则_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基础理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