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星标公众号,直达精彩内容

▉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演进

说到物联网,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大、物、云、移”四大金刚里面,物联网的诞生时间是最早的。确切来说,它比互联网的诞生时间还要早。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它就已经以传感网的身份,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80年代左右,随着TCP/IP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出现,数据通信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局域网和广域网迅速普及,并最终催生了伟大的全球互联网。

传感网受上述技术的影响,也逐渐将自己的数据传输通道IP化、以太化。与此同时,伴随传感器技术的飞速进步,传感网开始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工业及民用领域。

1996年,澳大利亚研究机构CSIRO在美国成功申请了无线网技术的专利,从而将Wi-Fi这一新兴事物带到了我们的面前。不久之后,1998年,蓝牙技术也出现了。

以Wi-Fi和蓝牙为代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很快得到普及和推广,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传感网迅速吸纳了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并借此向家庭及商业应用场景延伸。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他也因此被称为“物联网之父”。

凯文·阿什顿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提出,传感网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也是从这一年起,英国卫报、科学美国人和波士顿环球报等主流媒体开始使用“物联网”这一叫法取代“传感网”,两者开始明确划分界限。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这份报告,算是从官方层面正式给“物联网(IoT)”授予了一个合法的身份。

报告封面

我们国内老百姓对物联网的接触和了解,也差不多是从那一时期开始的。

不过,当时人们对物联网的理解,更多是基于一个名词——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Smart Home)

在很多人看来,物联网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物联网就是把物连接起来,要么用有线连,要么用无线连。

有线的话,就要到处布线,成本太高,难以普及。无线的话,受限于频谱资源的分配,民用领域能够免费用的,只有Wi-Fi、蓝牙使用的ISM免费频段(例如2.4GHz)

Wi-Fi、蓝牙这些技术,最致命的问题就是通信距离太短,最多只有几十米。

因此,它们所能适用的场景,想来想去,就只有室内场景(家庭、办公室)了。厂区、林区、渔区、牧区、公共道路等室外场景,根本没办法用(要么就成本太高)。

除了智能家居之外,还有一个物联网场景被广泛看好,而且确实取得了实质进展,那就是以NFCRFID为代表的超短距离近场通信技术。

你不是通信距离短嘛,干脆脸贴着脸通信得了。

近场通信(公交刷卡)

NFC和RFID这样的技术,在商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物料管理、商品支付、身份认证、门禁通行等场景,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

回到智能家居这个话题。

2005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人们陷入了对数码产品的狂热。很多人认为,数字生活时代全面到来了,智能家居马上就会迎来大爆发。于是,全国涌现了大量的智能家居企业,希望搭上风口,大赚一笔。

然而,风口并没有如期而至,这一等,就是十年。

就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通信工程师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可用于长距离通信的物联网技术。

很快,他们就盯上了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2G/3G技术。

借助基站,可以大幅增加物联网的覆盖范围,从而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

于是,在这期间,大量的2G/3G物联网卡终端入网,形成了物联网市场的主力军。

2013年,国内发放4G牌照。没过多久,4G LTE就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普遍覆盖。

有了4G之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将4G用于物联网应用。但是,4G是高端网络,不仅速率高,成本(芯片、模组、套餐)也高。大部分物联网场景并不需要这么高的速率,也承受不起这么高的成本,只能继续使用2G/3G,赖着不走。

2015年,华为和高通突然领了两个娃走进家门,并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娃叫NB-IoT(窄带物联网),另一个娃叫eMTC(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两个娃都是LTE的表弟,要一起打天下。

说白了,NB-IoT和eMTC都是简化版的LTE,速率更低,成本更低,可以同时连接的终端数更多,专门用于物联网场景。他们有一个统称,叫做LPWAN(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广域网)技术。

大佬们对NB和eMTC非常满意。他们心想:“你看,路都给你们造好了,就往这走呗!”

结果,市场和用户并没有非常买账,他们一方面觉得NB-IoT的网络覆盖不太好,另一方面觉得NB-IoT的成本仍然太高。于是,他们反而盯上了另一个“不起眼”的技术,那就是——Cat.1。

关于Cat.1的由来,我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看这里:Cat.1是从哪来的?

简而言之,Cat.1就是LTE。Cat.1终端的速率可以对标3G,能够无缝接入现有的LTE网络,基站无需进行软硬件升级。在芯片模组成本方面,Cat.1的集成度更高,硬件架构更简单,价格更低。

也就是说,Cat.1既有网络覆盖优势,又有成本优势。

Cat.1在2020年彻底火了一把,不仅判了国内eMTC的死刑,还抢了NB不少份额。如今的Cat.1,仍然处于高速上升期。它的成功,验证了那条永远正确的真理——“在成本优势面前,所有的高科技都是纸老虎。”

再来看看5G。

5G三大应用场景里面,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落地极不顺利,拉不开与4G的差距,现在处境尴尬;mMTC海量机器通信,本来是NB-IoT和eMTC的演进,结果指标超前,NB和eMTC都够用,干脆把兄弟俩转正,直接升级为5G。(没想到,还被Cat.1狠狠滴挖了一把墙角。)

目前,最被寄予厚望的,只剩下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也是用于物联网。但是能用到的场景,并不算多,只有远程驾驶、智能制造、远程手术等。

折腾来折腾去,国内就形成了现在的物联网技术演进格局:

随着2G/3G的退网,绝大部分的3G和少部分的2G,将迁移到Cat.1。大部分的2G,将迁移到NB-IoT。eMTC在国内基本上没戏。LTE Cat.4补足辅助Cat.1。

(点击可以看大图)

▉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

说完了技术,再来说说产业。

如今的物联网产业,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状态。没有人怀疑物联网的价值,但很少有人能够在物联网里真正赚到大钱。

物联网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只要会点单片机嵌入式,就可以搞个小项目起步。早些年智能家居火的时候,就有很多团队入局,通过写物联网项目BP(商业计划书),找投资人要钱。虽然后面倒了一批又一批,结果又进来了一批又一批。

现在进来的这帮人,不仅搞WLAN短距离物联网,还搞LPWAN物联网。不仅搞硬件,还搞软件和平台。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这些年热炒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医疗等概念。

物联网架构的四大层级

殊不知,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同质化竞争加剧,强者恒强,弱者淘汰。

2C(消费者)市场方面,小米、华为、苹果这样的大厂忙于拉拢生态,形成阵营优势。小厂夹缝求生,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即使站队,也只能喝汤,吃不上肉。

2G、2B(政企)市场方面,资源为王,赢家通吃。要么你足够大,能掌控供应链,掌控渠道,把成本做到足够低,拼价格,耗死对手。要么你掌握关键资源,能拿到政府或国企等大客户的定向订单。否则,就只是耗尽资金,黯然离场。

中下游企业处境艰难,上游却是另外一幅情景。

芯片、模组,作为物联网产业的上游,在大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前我们只知道高通、华为、紫光展锐、联发科技做物联网终端芯片,现在翱捷、移芯通信、智联安、芯翼等都做起来了。

资本的大量涌入,助推了芯片企业的崛起,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入局。芯片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研发,推出更好更优秀的产品,推动产业的向前发展。

话说回来,我们国家的物联网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越是上游,越是底层技术,我们的自主化率越低。举个例子,传感器这样看似很简单的东西,芯片的自主率也不到10%。现在越来越流行的UWB和蓝牙AoA(精准定位场景),我们的核心专利占比也远低于美国。

越是核心的东西,利润率就越高。所以,看似繁荣的市场,巨额的利润已经悄悄流进了国外企业的口袋。国内企业同室操戈,员工拼命工作,天天996,可能只是为了一小块蛋糕而已。

最后再总结一下:

1、目前的国内物联网市场,技术演进路线已十分清晰,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也有一些企业将全面崛起,成为寡头;

2、包括芯片这样的核心技术,国产自主研发的比例将会持续增加,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比也会增加,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谨防泡沫和浑水摸鱼;

3、整个物联网产业,由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需要持续关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的落地。这是一场持久战,谁能熬到最后,甚至穿越周期,谁就能笑到最后。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END-

猜你喜欢(点击下划线阅读)

物联网通信协议全解析

搞出国产芯片,总有一批中国人不服输!

一名合格的电子工程师,不能逃避的“梗”

最 后

若觉得文章不错,转发分享,也是我们继续更新的动力。

5T资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单片机、等等

点击下方卡片,在公众号内回复「更多资源」,即可免费获取。

变局之际,聊聊物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推荐

  1. 2021-2027中国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1-2027中国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  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  亿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 (202 ...

  2. 2021-2027全球与中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1-2027全球与中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物联网基础设施旨在支持物联网系统的运行. 组成IoT基础设施的五个支柱如下:(1)平台,(2)访问技术,(3)数据存储和处理,(4)数 ...

  3. 网络系列--参考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分析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文章目录 物联网发展现状 物联网未来展望 开放.标准 软化.边缘化 安全 参考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分析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物联网发展现状 ​ 物联网能够高效的利用资源.大限度的减少人力消耗,因此其 ...

  4. 亿佰特物联网通信-智慧城市的未来城市愿景

    城市智慧概念现在得到广泛认识,也在很多国家和地方开始建设,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大多是处于数字化阶段,并在数字化形态下逐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但其中更多体 ...

  5. 2021-2027全球与中国医疗物联网服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医疗物联网服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企业,同时对比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地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重点分析在全球及中国有重要角色的 ...

  6. 物联网设备的分类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物联网设备是指能够进行网络无线连接并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物联网将传统的互联网设备连接扩展到物理设备和物品之间的连接,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传达给相关用户.物联网设备可以分为三大类: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工 ...

  7. 普元云计算-聊聊前端工程化的实践与未来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EAWorld,违者必究.   目录:   一.前端过去一年的发展 二.工程化是前端实现的核心 三.EOS8前端工程化设计实践分析 四.总结与展望 一.前端过去一年的发展 ...

  8. 聊聊前端工程化的实践与未来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EAWorld,违者必究. 目录: 一.前端过去一年的发展 二.工程化是前端实现的核心 三.EOS8前端工程化设计实践分析 四.总结与展望 一.前端过去一年的发展 201 ...

  9. 增长率高达40%!物联网平台如何拉动产业马车飞速狂奔

    来源: 联动原素.安信通信研究.IoT Analytics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物联网的低准入门槛造就了这个内容庞大的产业生态,致使更多的企业融入进来.伴随物联网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平台在其中的作用越 ...

最新文章

  1. 禅道826版本SQL注入,登录绕过以及禅道826后台GetShell的小技巧
  2. 皮一皮:这个单人可玩推理真是太好玩了...
  3. 浅谈Java的Fork/Join并发框架
  4. systemd管理mysql多实例_使用 systemd 配置多个 MySQL 8.0 实例
  5. 【安全】java的Jaas授权与鉴权
  6. linux版uTorrent安装手记
  7. 第三批更新鸿蒙系统,emui11第三批更新名单-emui11第三批更新名单介绍 - 系统家园...
  8. 交互媒体专题设计------《The Wiley Handbook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9. 网络安全:为大家介绍5种常见的加密算法
  10. 通过后台数据在百度地图标记多个点
  11. MySQL数据库入门实战教程
  12. 爆火的《看漫画学Python》出PDF版了,文末自取
  13. CLIP也是一种有效的分割器:弱监督语义分割的文本驱动方法
  14. 移动端旅游报价日历插件
  15. 智博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16. 【过程控制】基于matlab GUI串级控制【含Matlab源码 2385期】
  17. 渗透实战:dedeCMS任意用户密码重置到内网getshell
  18. 宠物合成网站源码_ThinkPHP区块链宠物养成合成类游戏APP陀螺世界程序源码 已优化...
  19. 电脑防盗新措施:能“杀死”电脑的USB线缆
  20. 【Nginx】重启报错,端口重复占用无法解决

热门文章

  1. SAP customer engagement center Fiori界面登录后的处理
  2. why we need createBindingContext in SAP UI5
  3. SAP UI5 sap.ui.localResources函数调用的作用
  4. SAP CRM product category search - hidden search attribute
  5. SAP ABAP OData uri type为metadata的请求处理逻辑
  6. xml view里control id的生成逻辑
  7. How to connect iOS simulator to Chrome for debugging
  8. which kinds of error message will prevent business transaction save
  9. 如何找到一个前端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
  10. oracle时间类型转化成java对象_Oracle数据库date类型与Java中Date的联系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