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怎么才能把知识系统化的学透彻呢?这3步可以帮助你

  1. 什么是知识体系?

  2. 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

  3.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认真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让你在学习路上少走弯路。

01.什么是知识体系?

逆熵增者说:很多人会炫耀自己的印象笔记架构,分门别类排列得非常整齐,类别非常多,还要编各种条码,就像图书的分类索引一样,他 们称之为知识体系,其实,很多时候只能称之为资料收集和整理。

我们做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真正的知识管理体系,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让知识成为工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取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多反思:这个知识我未来一定用得上吗?你学到的知识能随时被调用出来帮助你更好地决策吗?

如果不能,你就需要下意识地去搭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体系就像一个地基,只有基础打得好,建筑才能越来越牢固。而不是付出心力却做了无用功。

02.为什么搭建知识体系?

1) 让我们不被海量信息淹没,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如今网上的信息过量,在网上冲浪的人群中,分为两种人:

1.不会区分优质和劣质信息的人。

他们被动地接受信息推送、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2.在网络信息噪音环境下,主动分离有用信息的人

这类人有一定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网上冲浪再多,都是围绕自己关注的领域展开学习,往往能越学越好。

同样是玩抖音、刷微博、看视频,有知识体系和没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

没有知识体系,只会被动接受信息,看完即忘。

有知识体系的人,会刻意关注那些自己关注领域的信息,时间碎片化,但内容不碎片化,一直在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效果和漫无目的地学习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说得好:你学的知识可以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认知差距,而认知差距最主要的是过滤信息的能力。

2) 让学到的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很多人常说“读书无用”,是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

知识并没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就说“读书无用”。但如果拥有好的读书方法,就不会有这种错觉。

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开始进行知识管理,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些你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你的深度思考与整理,在未来很难被随时调用。

收集再多也只是做了无用功。

做一件事,如果花了大量精力,结果马马虎虎收尾,不划算。

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上说过,我们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形成更准确的决策判断力,那么,花时间在构建更系统的知识体系上,就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3)解放大脑,让学习更轻松

有了知识体系,正如上面所说,大脑里有一棵知识大树,我们就不需要去记住知识点(树叶),而只要记住枝干和整个树的轮廓就行,大大解放了我们的大脑。

枝干就相当于知识的索引,我们学习知识只需要建立索引,记住索引,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信息。

很多大神学习知识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不求记住知识,但求记住索引,需要知识的时候能随时调用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马伯庸在《圆桌派》上提到:我现在已经很少有时间把一本书从头读完了,现在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等需要的时候知道去哪找这个知识,就够了。

这篇文章后面可以看到如何建立索引。

03.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系统之美》里面的一个概念:系统由要素、连接和功能组成。要素其实是次要的,连接和功能才是最主要的。什么意思呢?

比如学知识,每个知识点就是要素,知识与知识间可以建立联系,功能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从这点看,知识点是最次要的,帮忙解决问题才是最主要的,而解决问题离不开知识间的连接。

知识结构就像我们大脑里的一座城市,每栋楼之间有道路相连,道路越发达,这座建筑越容易被找到。

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关键时刻却倒不出来。归根结底还是路径少,只有一条,不容易调取。

如何建立多个路径?换句话说,如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最简单的方法是,学习不求记住所有内容,只求抓住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点,去关联去思考:“这个观点我在哪儿学过?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建立知识联系的过程,思考途中脑袋里一定会冒出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这时候一定要记下来,这些东西是最宝贵的。

每次学习知识时一定不要贪多,学知识点是次要的,思考才是最主要的。

以前我老听说这句话,不当回事。现在回想,以前看了那么多书,日子还是一天天重复地过,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因为读书方法存在问题。

学习时多思考,多去建立知识知识间的联系,一旦把这个行为变成习惯,想不建立联系都难。想学不好都不行。

这个方法很多学习高手都在用,比如百度副总裁李叫兽。

他的方法是:看书时每看到一个有用的就停下来思考,这个理论可以用在其他哪些地方?必须写出来5个才算结束。

比如他在一本心理书上看到这句:人的爬行脑,也就是控制人欲望的那部分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别人学习可能不会超过5秒钟,但李叫兽却当场学了1个小时以上。他要求自己至少找出5个案例。

叫兽说之所以一定要找到5个以上的案例,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换句话说,大神只记住索引(枝丫),不会去记知识点(树叶),当然学得更好。

2)学会聪明地记笔记

学到的知识如果不保存起来,时间一长肯定会忘,因为大脑本身是不擅长记忆的。我们学生时代背那么多课文,现在有几篇能背下来?

记笔记这件事我走了很多弯路,以前看书时喜欢摘抄、划线,但现在,我更喜欢给自己做索引地图,这个方法让我看书更快,效果更好。

索引是什么?索引就像一个地图,压缩信息让我们能快速找到。

比如我看《小狗钱钱》这本书时,我会提前看作者的目录,然后这本书前面的空白处,重新做一个自己的目录,就是我说的索引地图。

索引地图需要先写下自己的问题,比如看《小狗钱钱》这本书时,写下如何赚钱,如何存钱等问题。

边看书边去寻找解决办法,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主动思考这个知识点以前在哪儿学过,还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把这个笔记的页数记录到前面的索引。

索引不需要很多内容,只需要记录问题、答案关键词和页码即可。

看完书后,我们只需要检查我们的索引,记住关键词去实践就好了。不需要记住知识点,如果记不住知识点,之后跟着索引页数也能找到。

在用在线笔记软件时,也是同样的操作,学会给自己建立索引,以下供参考。

正如上面所说,索引就像一棵树的枝干,知识点就像树叶。索引把所有知识点联系起来。

有了索引,笔记记得再多,只会让知识越来越牢固,而不是越记越乱。

索引就是知识体系的核心。

只要我们索引在,系统在,知识点记不住也没关系,想找的时候一定能找到。

未来社会考验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你能随时调用多少知识。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

3)多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理

换句话说,学习时多去思考背后的原理和底层逻辑,因为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往往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查理芒格也提到:在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时,要弄清楚那些知识是怎么来的。

平常这句话听完就忘了,但一旦你用心去深挖,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方法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因为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有可能是相似的。

比如成甲老师提到自己作为一个文案小白开始写营销文案时的经历。

如果从底层逻辑出发,写营销文案,本质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他就去找到心理学书籍中构建信任和认同的内容,运营心理学原理撰写,最后效果好得出乎意料。

比如以前从来没有”运营“这个行业,只是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才有了运营这个岗位。

虽然行业不同,但实际上面临的问题都是差不多的。任何行业都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等问题。

比如时装业、快餐业、香蕉业之间有什么联系?

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产品保质期短。那么我们的笔记就可以做成下面这种。

然后每个分支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关联和重组,到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

培养自己思考背后原理的习惯,可以让我们走得更快也更稳。

比如玩游戏《王者荣耀》时,研究它用什么思路,能让众多玩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思考这个方法是否可以迁移,这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原理有可能是因为游戏可以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正反馈等,那么正反馈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一连串问题下来学习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这个过程虽然慢,效果却是惊人的。一旦你养成这个习惯,未来学习知识会更快抓住问题的本质,更好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4)学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

准确地说,是去学习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且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越多,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越难。

高手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只记录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把一棵小的知识树苗,培育成一棵大树。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得好:搭建个人知识体系的真相就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5)学习要有输出

输出的目的是为了活用我们的知识,经常调用旧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

如果把每个知识点比作一张牌,学习知识就像玩牌,玩牌玩得溜的人一定精通各种千奇百怪的组合,否则不可能赢。

学习知识也是如此,需要经常调用出来,进行新的排列组合,知识间相互关联产生新的创意想法。

所以推荐大家写作,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输出是最好的学。

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对知识进行重组的过程,重组的次数越多,知识掌握得越牢,越能融会贯通。

我们的笔记库就像一个店铺,平常必须经常整理和进货,店铺才能正常运营。

进货就是学习新知识,出货就是分享读书笔记。输出读书笔记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

输出笔记越多,库存空了,倒逼我们去主动学习新知识。

我们并不知道往笔记库里面添加什么,我们只是更喜欢去收集那些能产生关联的东西。久而久之,在一个领域研究得会越来越深入,让你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写到最后

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今天这篇,认真去实践,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

学习会变得像升级打怪一样好玩。一旦你爱上阅读,我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起加油!❤️

一、建立知识体系
1.知识结构体系化
2.便于管理
3.提取方便

二、slip box
1.即时笔记:捕捉灵感、点子
2.文献笔记:文献参考资料,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形成精简的笔记
3.永久笔记:整个笔记中最精华的部分。
(1)定期整理前两部分笔记,思考这些内容如何联系感兴趣的话题/正在研究的领域,重点在于思考和讨论,达到写给别人看也能理解的程度。完成以上后,即时笔记可以扔掉。文献笔记作为参考资料标注。
(注意:单纯堆叠笔记是无效的。bottom up方法:完成一个个独立的作品后,再从整体思考,找出联系的部分,归为一个主题。不同于平常确定主题后再归类的方法)
4.项目笔记:将可以整合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深入研究。

三、如何编码
1.统一命名
给资料统一命名
给笔记用同样的格式记录(what why how)
2.打上标签
多维度标签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一:建立知识架构。
二:丰富知识内容。
1.快速阅读。
2.戒掉游戏手机成瘾。
3.主体阅读。(根据需求确定读本)
三:梳理内容。
1.将学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整理。
2.建立知识关联。
3.运用关联关系。
四:灵活运用。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怎么才能把知识系统化的学透彻呢?这3步可以帮助你

推荐3篇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相关推荐

  1. PMCAFF | 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作者 | 彭小六 PMCAFF专栏作者 IT老处男.产品狗.铲屎官 固执地读书,诚恳地写字 不谈理想,也不玩感情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建大楼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轰炸,我们点赞.转发,甚 ...

  2. 架构师知识体系(5)--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g5Nzc5OA==&mid=400103116&idx=1&sn=89bc2f3644603ffc ...

  3. 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字数2720  阅读23479  评论526  喜欢1512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建大楼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轰炸,我们点赞.转发,甚至保存.然后呢 ...

  4.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六步就能简单打造

    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 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必定要透过知识积累这个步骤.好比厨师,一看到桌上的材料,就自然知道它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菜式. 因为在他们脑海中,经过长年累 ...

  5.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摘)

    前段时间在知乎里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一直到这几天才回答了,估计看我这个BLOG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在这里分享一下答案.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比较大,可能会说得比较灵散.我基本上是通过大量阅读,特别主 ...

  6.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1.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 知识世界如同浩瀚的海洋,想要获取全部的知识在人们有限的时间中根本做不到,并且也没有必要.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几个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方面,有所积累就 ...

  7. 科研经验3:公众号建立实验室共享知识体系和宣传窗口

    背景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出现,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非常多优秀的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也质量极高,我们可以用自己生活中的零散时间学习很多感兴趣的知识. 微信公众号每天超20亿次的阅读量,已经明显绑架 ...

  8. 收藏!一张图帮你快速建立大数据知识体系

    简介: 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分析.挖掘处理需要依赖一系列的大数据技术,而大数据技术又涉及了分布式计算.高并发处理.高可用处理.集群.实时性计算等,可以说是汇集了当前 IT 领域热门流行的 IT ...

  9. 学习前端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工作中如何快速进阶?

    「自学」是不可能太「系统」的,因为没有人帮你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定义清晰.由于缺乏别人提供的反馈,你没办法知道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是否完成了.千锋广州老师一般的建议方式是,你去实体书店看看相关的书籍, ...

最新文章

  1. python itertools模块实现排列组合
  2. php 回调通知 连连支付_php怎么写连连支付退款
  3. 【渝粤教育】电大中专中成药作业 题库
  4. ORACLE JOB 失败 查看,Oracle JOB异常中断原因分析
  5. React 16 Jest手动模拟(Manual Mocks)
  6. 测试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好坏软件,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出现叹号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
  7. java 开发银行支付、对账时证书相关的操作总结
  8. Wannafly挑战赛9: D. 造一造(组合数)
  9. Java解析中文数字字符串
  10. android根据ip获取查询省份,通过IP地址获取省份城市位置信息
  11. Intellij IDEA中拉svn分支
  12. java 原子量_Java线程:原子量
  13. python学习笔记------列表
  14.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258 A~Ex 题解
  15. nginx的带宽限制和并发控制
  16. d3 地图长宽比调整
  17. Reporting报表开发知识汇总[个人原创]
  18. python web面试题部分汇总
  19. 教你这么理解 『假脱机打印机系统』
  20. 如何选购一款优质的台式电脑电源?

热门文章

  1. 其實,硪想要的不是這種生活。
  2. linux scp传输文件权限被拒绝,Linux的远程传输文件scp及出现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lost connection问题解决方法...
  3. python矩阵运算_python矩阵计算
  4. 因特网上的英语学习资源
  5. android系统toast是什么意思,Android - Snackbar vs Toast - 使用和区别
  6. 模拟koa洋葱模型实现
  7. Flutter - 记录遇到的一些问题
  8. 公交车信息查询管理系统(Java实现)
  9. 【Linux进程】Linux进程
  10. IDEA添加maven依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