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Binder是Android中一个很重要且很复杂的概念,它在系统的整体运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本文并不打算从深层次分析Binder机制,有两点原因:1是目前网上已经有2篇很好的文章了,2是对Binder机制进行深入底层乃至驱动的分析这一过程相当困难且相当耗时,因此并不适合重复造轮子。本文的角度是对android的Binder机制从整体和概念上进行分析,能够让大家很快明白到底什么是Binder,Binder是干什么的,Binder和应用开发的关系是什么,总之,这篇文章还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

什么是Binder

1. 直观来说,Binder是Android中的一个类,它继承了IBinder接口

2. 从IPC角度来说,Binder是Android中的一种跨进程通信方式,Binder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虚拟的物理设备,它的设备驱动是/dev/binder,该通信方式在Linux中没有

3. 从Android Framework角度来说,Binder是ServiceManager连接各种Manager(ActivityManager、WindowManager,etc)和相应ManagerService的桥梁

4. 从Android应用层来说,Binder是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通信的媒介,当你bindService的时候,服务端会返回一个包含了服务端业务调用的Binder对象,通过这个Binder对象,客户端就可以获取服务端提供的服务或者数据,这里的服务包括普通服务和基于AIDL的服务

为什么Android内核要使用Binder

Android中有大量的CS(Client-Server)应用方式,这就要求Android内部提供IPC方法,而linux所支持的进程通信方式有两个问题:性能和安全性。

目前linux支持的IPC包括传统的管道,System V IPC(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以及socket,但只有socket支持Client-Server的通信方式,由于socket是一套通用的网络通信方式,其传输效率低下切有很大的开销,比如socket的连接建立过程和中断连接过程都是有一定开销的。消息队列和管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数据先从发送方缓存区拷贝到内核开辟的缓存区中,然后再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缓存区,至少有两次拷贝过程。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贝,但控制复杂,难以使用。

在安全性方面,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式,拥有众多开发者的的平台,应用程序的来源广泛,确保智能终端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终端用户不希望从网上下载的程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窥隐私数据,连接无线网络,长期操作底层设备导致电池很快耗尽等等。传统IPC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完全依赖上层协议来确保。首先传统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用户ID/进程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使用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但这样不可靠,容易被恶意程序利用。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比如命名管道的名称,system V的键值,socket的ip地址或文件名都是开放的,只要知道这些接入点的程序都可以和对端建立连接,不管怎样都无法阻止恶意程序通过猜测接收方地址获得连接。

基于以上原因,Android需要建立一套新的IPC机制来满足系统对通信方式,传输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这就是Binder。Binder基于 Client-Server通信模式,传输过程只需一次拷贝,为发送发添加UID/PID身份,既支持实名Binder也支持匿名Binder,安全性高。下图为Binder通信过程示例:

参考:

1. http://www.cnblogs.com/innost/archive/2011/01/09/1931456.html

2. http://blog.csdn.net/universus/article/details/6211589

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singwhatiwanna/article/details/19756201

Android Binder机制浅析相关推荐

  1. Android Binder机制浅析及AIDL的使用

    参考 轻松理解 Android Binder,只需要读这一篇 图文详解 Android Binder跨进程通信的原理 Android中的Parcel是什么 Android Binder IPC通信机制 ...

  2. Android 进阶8:进程通信之 Binder 机制浅析

    读完本文你将了解: IBinder Binder Binder 通信机制 Binder 驱动 Service Manager Binder 机制跨进程通信流程 Binder 机制的优点 总结 Than ...

  3. aidl使用_借助 AIDL 理解 Android Binder 机制——Binder 来龙去脉

    AIDL 是 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ndroid 接口定义语言)的缩写,它是 Android 进程间通信的接口语言.由于 Android 系统的 ...

  4. 理解Android Binder机制(3/3):Java层

    本文是Android Binder机制解析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本文会讲解Binder Framework Java部分的逻辑. Binder机制分析的前面两篇文章,请移步这里: 理解Andro ...

  5. 理解Android Binder机制(1/3):驱动篇

    Binder的实现是比较复杂的,想要完全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面牵涉到好几个层次,每一层都有一些模块和机制需要理解.这部分内容预计会分为三篇文章来讲解.本文是第一篇,首先会对 ...

  6. Android Binder机制学习笔记

    声明,学习材料:http://my.unix-center.net/~Simon_fu/?p=875,不是简单的copy 1    Android的进程间通讯机制(IPC)用的是自己的binder机制 ...

  7. Android - Binder机制 - Binder框架总结

    以下几篇文章是较深入分析binder机制. 目录 1. Android - Binder机制 - ServiceManager 2. Android - Binder机制 - 普通service注册 ...

  8. Android Binder机制情景源码分析之Binder回调注册和反注册

    我们在日常开发中,经常用到Binder来进行跨进程通信,有个比较常见的场景是向服务端注册Binder回调,比如: IActivityManager中有两个成对的方法,Client端向AMS所在的服务端 ...

  9. android binder机制之——(创建binder服务)

    Binder机制编程 前面的几篇文章具体介绍了android中binder机制的方方面面,相信你对binder机制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俗话说得好"学以致用",以下我们就通过在an ...

  10. Android Binder机制(1501210451 张志康)

    本文主要分析native层和Java层的Android binder通信机制. binder是Android最为常见的进程通信机制之一,其驱动和通信库是binder的核心,分别由C和C++编写,应用程 ...

最新文章

  1. 属性配置文件详解(2)(十七)
  2. C++应用程序性能优化
  3. python设计一个动物类_python面向对象 动物园 例题
  4. nginx大量TIME_WAIT的解决办法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5. linux 安装tomcat 权限不足问题
  6. 网络编程-网络分层的意义
  7. buildpack_使用Buildpack容器化Spring Boot应用程序
  8. scala 方法重载_Scala中的方法重载
  9. 深入浅出 Java 8 Lambda 表达式
  10. 小米air耳机重新配对_平价蓝牙耳机品牌,百元平价蓝牙耳机推荐
  11. Python实战从入门到精通第四讲——数据结构与算法2之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
  12. JS正则表达式(RegExp)
  13. MySQL 索引分析
  14. 大数据工程师简历_大数据工程师简历3份
  15. 问卷及量表统计与SPSS实战
  16. Pytroch常用损失函数总结
  17. java读加密excel,JAVA读取加密的Excel文件
  18. 什么叫冷备用状态_什么是热备用状态?
  19. 46. 全排列:给定一个不含重复数字的数组 nums ,返回其 所有可能的全排列 。你可以 按任意顺序 返回答案。
  20. 通过API访问阿里云效Codeup代码库,检查某个文件是否存在更新并下载的方法,顺带介绍一下阿里云OpenAPI

热门文章

  1. delphi dll 使用
  2.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
  3. python求绝对值_python求绝对值
  4. 只需三步即可将 Python 程序转换成 exe 文件
  5. 2021中国AI商业落地典型案例
  6. 第10课:图片管理模块
  7. 消息中间件RabbitMQ(五)——实现RPC调用
  8. Linux TTY 串口 struct termios结构体参数
  9. 基于双核的双系统制作
  10. 渗透测试-SQL注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