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学时报,作者温新红,编辑:募格学术

李学勤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仅是学术

作者:李学勤

来源 :采访原文《专访清华教授李学勤:功利化是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

01

现在的学生空闲时间太少

老实说,多年以来,我对我的学生都不太满意。这不是说学生不好,学生们都很优秀,只不过,他们所学的总是缺少某些方面的东西。

我研究的是“古代研究”或者说“古代文明研究”,需要几门学科结合起来,要有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甚至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架构,至少这几方面都要有所涉猎,这样的学生才是最理想的。

可是今天不可能招到这样的学生,学历史的对考古学不太懂,学古文字的对文献、考古又不太懂,学考古的文献又比较弱。最糟糕的是,他们的外语每每比较差,外国文献很多,非常需要懂外语的人对中外进行比较。

问题出在哪儿?不能怪学生,他们的大学本科学习时间、课程扣得太死,学时太多,没有时间去业余读或者去考虑别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一个学期没有几堂课,有很多的时间看书,去图书馆,甲骨文我就是自己这么学的,完全没有导师,都是靠自己。

读高中期间,我也有很多空闲时间,三点多钟就下课,四点是最晚了。下课之后我先到电影院看场电影,然后再回家吃饭。今天的高中生行吗?

他们每天做功课一直到夜里11点。像我孙子夜里11点钟睡不了觉,第二天早上很早起来,眼睛还是红红的。我很反对这种做法。

李学勤先生(右)

02

现在的老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熟悉,

怎么能够言传身教呢

现在教育的优点很多,现在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发展得要深,发展是肯定的。

不过我觉得今天的教育比我们那个时候的教育降了一个层次,今天的大学好像是那时候的高中,今天的研究生好像是那时候的大学。

我读清华就像现在的研究生,上课的学生也就是五六个,有的时候七八个,有的时候就到老师家里去上,这是今天研究生最好的待遇。

现在个别老师带二十几个、甚至三十几个学生,有的连自己的研究生都不太认识。学习上指导不了不说,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机会向导师学习研究方法甚至是做人。

我们那个时候跟老师的关系都很好,能从老师的经验里学到很多,而且是通过日常的接触学的。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老师为什么这么成功啊?为什么大家都很佩服他向他学习?我们就看他,读什么书,有什么心得,对学科怎样发展,甚至看他怎么处理各种事务,这就是言传身教。

现在的老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熟悉,怎么能够言传身教呢?

李学勤先生和学生们在工作中

我对学生最主要的要求是学习研究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仅仅凭主观去做学问,没有方法是不行的,方法胜于知识,有了方法知识都可以学。

我觉得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必须教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怎样运用知识。因为知识本身不起作用,是要人来运用的,知识通过人来起作用,是人的知识。

03

基础学科人才匮乏的根源

不在大学,而在高中

现在的很多学科都在转向,学化学的实际上是化工,学数学的实际上是计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学科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没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就是无源之水,发展不了,但是今天基础学科很不容易招到高质量的学生,我最大的意见就在这里。何况真正高精尖的人才不需要很多。

我们需要培养真正基础学科的人才,可是在现在的状态下,这样的人才产生不了。产生不了的根源,不在大学,而是在高中。

目前的高中教育不能使学生认识科学的重要性,掌握不了学科的方法。

科学本身有其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是演绎和归纳相结合。我们过去高中学数学,所有的课程都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编写的。学物理也一样。

有人说学这些太枯燥,做那些习题是没有用;还说学这些干什么?其实不能这么实际,这些是基础,就是锻炼人的逻辑系统性和思维方法。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逻辑系统性,那他在科学上很难有发展。

文科也是一样,学文字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理论上从汉代推到秦,从秦推到战国,从战国推到春秋然后再推到商代,这样才能把中国文字的整个发展搞清楚,它有一个逻辑性,但今天做不到。

我所强调的是要加强中学的基础教育。好的高中不是说教给学生的知识有多少,而是让他们懂得科学的重要,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

高中是一个人逐渐塑造成型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让他们在人生和科学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大学后就学该学的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就能真正达到我们的要求了。

李学勤先生在做报告

04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功利化

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实用,学生自然而然就顺应这种潮流,希望到一个好的学校读书,读一个热门专业,拿一个社会承认的学位和一系列证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薪水高的工作。

现行的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把教育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结合在一起了。

我读书的时候,我自己和我周围的同学都没有“上大学是为了将来要生活得好一点儿”这种想法。

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条件比现在的年轻人差远了,根本没有什么钱,我常从城里骑车骑到清华,一骑就两小时,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想的就是到这里来学这个学科。

我工作的时候才19岁,工作后最早拿二十四级的工资,二十几块钱,我把所有的钱都交给父母。可是今天完全不同了。

问题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上。很不幸,教育和物质利益都联系在一起了。

举个例子,都说现在重理轻文,实际上也没有重理,重的是应用技术甚至是时髦的东西。很多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考670分,可是他将来学成之后,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在计算机科学上有大发展的人。

日本的情况都看见了,它们过去或者说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日本的竞争和我们一样厉害,只有上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那才是了不起的。就像我们争着上清华北大。这有点儿像科举,中了就一朝发迹,过于功利化,这方面的亏已经吃大了。

我经常对学生讲,不管做哪方面的学问,真正要有所建树,凭功利思想是绝对做不成的,没有任何希望。可这是目前国内的普遍现象,这是高教真正的问题。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点击进入—>3D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

干货下载与学习

后台回复:巴塞罗自治大学课件,即可下载国外大学沉淀数年3D Vison精品课件

后台回复:计算机视觉书籍,即可下载3D视觉领域经典书籍pdf

后台回复:3D视觉课程,即可学习3D视觉领域精品课程

3D视觉工坊精品课程官网:3dcver.com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2.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3.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4.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5.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6.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7.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8.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9.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10.自动驾驶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实战

11.相机模型与标定(单目+双目+鱼眼)

12.重磅!四旋翼飞行器:算法与实战

13.ROS2从入门到精通:理论与实战

14.国内首个3D缺陷检测教程:理论、源码与实战

15.基于Open3D的点云处理入门与实战教程

16.透彻理解视觉ORB-SLAM3:理论基础+代码解析+算法改进

重磅!粉丝学习交流群已成立

交流群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TOF、求职交流等方向。

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微信(dddvisiona),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微信号:dddvisiona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源码分享、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等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6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3天内无条件退款

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清华教授:多年以来,我对我的学生都不太满意相关推荐

  1. 64岁的清华教授火了!他悄悄在街头画了几笔,却温暖了所有人……

    最近 一位清华教授的微博 被网友围观天天催更 原来 几乎每一天 他都会上传几张最新鲜的速写 有异想天开的美好 有温暖人心的细节 有回不去的旧时光 还有不易察觉的小确幸 看似简单的 线条和色彩 却让每个 ...

  2.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才流失,清华教授直言:博士名额稀缺,人才流失和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突显!...

    原标题:清华教授直言:博士名额稀缺,人才流失和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突显! 大家都知道,博士是科研的主力军,目前国内的博士生名额分配不足,再加上企业的高薪挖人,导致学术人才的缺失,人才供给不足,影响到了科学 ...

  3. 本、硕、博到底有什么区别?清华教授的“兔子理论”让你快速弄懂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数据与算法之美 前段时间,有人问到卢sir一个问题--"本.硕.博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曾经就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 ...

  4. 清华放大招!竟然连初三学生都招,一条龙培养到博士,还不准转专业......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提前5年 博士毕业 近日,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清华大学2021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办法>. 在这则公告 ...

  5. 师从施一公,从造纸工人到清华教授,CNS12篇,柴继杰再发Science

    柴继杰,1966年生于辽宁,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已发表80多篇SCI,13篇CNS,他引12000+次. 主要科 ...

  6. 清华教授说自己的女儿要做个普通人,可她没跟你说“学术可以近亲繁殖”

    转载自九边,九边的力作,符合九边一贯地教育人向上的.虽然博主人到中年,仍然在不断学习,通过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不算逼迫,自认为算"引导":对于博主来说,九边是博主仰望的.就想文中所说 ...

  7. python清华教程_清华教授整理的全套Python 400集视频教程,速拿!

    Python是世界上功能最多,功能最强大的编程语言之一.如果你一直想学Python,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那就别犹豫了.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 清华教授整理的Python全集视频教程,这就是你需要的 如 ...

  8. 10.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教授的任一门课程的学生姓名

    10.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教授的任一门课程的学生姓名 关键词:" 学生姓名.张三老师" 第一步: 锁定表,需要用到全部的四张表,张三老师在teacher表, ...

  9. Stanford-CV华人教授李飞飞写给她学生的一封信,如何做好研究以及写好PAPER,受益匪浅

    Stanford-CV华人教授李飞飞写给她学生的一封信,如何做好研究以及写好PAPER,受益匪浅 转载 2014年01月20日 22:55:01 1051 0 2 李飞飞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牛 ...

最新文章

  1. day18——sql优化——绑定变量
  2. Oracle10g 回收站及彻底删除table : drop table xx purge
  3. mocha.js 生成覆盖率报告
  4. lightNLP:框架功能丰富,开箱即用
  5. linux32-bit是什么意思,怎么查看LINUX系统是32bit还是64bit
  6. 店庆遇上双11,买书的最大优惠来了!
  7. linux实训项目有哪些内容,实训项目2__Linux基本命令(带参考答案)
  8. Django折腾日记(django2.0)
  9. oracle更新字段为null,OracleORA-01451:要修改为NULL的列无法修改为NULL
  10. 华为云NP考试题库_华为np题库
  11. PLC的模糊PID控制
  12. 2021-01-18
  13. 功能丰富强大的开源HEVC分析软件 “ Gitl HEVC Analyzer ”
  14. ENVI中的3种图像分类方法
  15. WINUSB STM32移植参考
  16. ipp协议 服务器,IPP远程服务
  17. Android EditText身份证等类型
  18. 神经系统疾病题库【1】
  19. Input的常用属性
  20. 前端入门之——html day2

热门文章

  1. 【使用TL431校准万用表】
  2. 利用人性弱电的互联网服务
  3. 一加9 Pro和小米11 Pro哪个好?做了超多功课最终选择了它
  4. TCP/UDP常用端口及对应服务列表
  5. Kotlin 注解全解析
  6. 阿里的敏捷组织和中台策略有何不同?
  7. 微信小程序简单好看的表格器
  8. c语言报告西电,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ocx
  9. 论软件自动化测试中 QR_Code 的登录的逻辑
  10. 多家技术公司喊停的人脸识别业务,被这家波兰网站玩火了!